(完整版)物理化学第8章电解质溶液教案
物理化学08章_电解质溶液
1、
当通电结束,阴、阳两极部溶液浓度相同, 但比原溶液各少了2mol,而中部溶液浓度不变。
2、 3
通电结束,阳极部正、负离子各少了3mol, 阴极部只各少了1mol,而中部溶液浓度仍保持不变。
3、离子的电迁移现象结果
1 向阴、阳两极迁移的正、负离子物质的量总和恰好 等 于通入溶液的总电量
1Au3 e 1Au
3
3
1 H O e 1O +H
22
42
(3) n(O2) 14n(13Au)
= 11.20 g
4.57103 mol
4 197.0 gmol1/3
Au3 3e Au
3 H O 3e 3O +H
22
42
(3) n(O2) 34n(Au) = 3 1.20 g 4.57103 mol 4 197.0 gmol1
( 2 CuSO4 )
7.17 103 S m2 mol1
二、电导的测定
R1 Rx R3 R4
若已知 l、A、c, 则可求得 、m
电导池常数
K cell
l A
1
R
R
25℃时在一电导池盛以c=0.02mol.dm-3的KCl溶液,测得其电阻为82.4Ω,若在同 一电导池中盛以c=0.0025 mol.dm-3的K2SO4 溶液,测得其电阻为326.0 Ω。已知 25℃0.02mol.dm-3的KCl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1,试求:
2 4 c( K SO ) 2.799 10 s.m .mol
24
三、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强电解质:
浓度增加,电导率升高;
但达一最高点下降
弱电解质: 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变化 不显著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 电解质溶液(2010级)
材化学院大学化学教学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
§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8.2 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 §8.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8.4 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 §8.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大学化学教学部 何明中
§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1 Cl 2 2
荷二价电
H2
3 H2 2
Cu
Cl 2Biblioteka 正极发生还原作用为阴极; 负极发生氧化作用为阳极。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原电池中,阳离子(正离子)迁向阴极(正极),发 生还原作用;阴离子(负离子)迁向阳极(负极),发 生氧化作用。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大学化学教学部 何明中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总之,无论是电解池或是原电池,在讨论其中单 个电极时,都把发生氧化作用的电极称为阳极,把 发生还原作用的电极称为阴极,这是在电化学中公 认的约定。 但是在电极上究竟发生什么反应,这与电解质的 种类、溶剂的性质、电极材料、外加电源的电压、 离子浓度以及温度等有关。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大学化学教学部 何明中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例如,电解CuCl2水溶液,则
正极:2Cl Cl2(g)+2e
2+ 2+ -
阴 极
电源 +
e
-
+
阳 极
e-
负极:Cu +2e Cu(s) 电池反应:Cu +2Cl Cu(s)+Cl2(g)
在电化学中,将 CuCl2水溶液 发生氧化作用的极称为阳极; 电解池 发生还原作用的极称为阴极。 电解池中,阴离子(负离子)迁向阳极(正极),发 生氧化作用;阳离子(正离子)迁向阴极(负极),发 生还原作用。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PPT课件
总 反 应 :12O2H2H2O
6
可编辑课件PPT
负极 正极
正极
负极
7
可编辑课件PPT
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正极(positive electrode)——电势高的电极 负极(negative electrode)——电势低的电极
34
可编辑课件PPT
4.求难溶盐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难溶盐本身的电导率很低,这时水的电导率就不能忽略
κH溶2O液————难所溶用盐水饱的和电溶导液率的。电导率;
盐 溶 液H2O
Λm
c
Λm
35
c
盐
Λ m ,盐
可编辑课件PPT
步骤:
1.用已知电导率的高纯水配制难溶盐的饱和溶液; 2.测定此饱和溶液的电导率,从中扣去水的电导率后即为盐的 电导率; 3.用难溶液盐的 Λm∞ 代替 Λm 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 c; 4.求 KSp 。
14
q V 1 q V
可编辑课件PPT
通入4mol电量
迁移过程:q+ + │q-│=q
15
q V 3 q V
可编辑课件PPT
定义:电解质溶液中各种离子的导电份额或导电百分数, 用tB 表示,tB无量纲。
def
tB
qB / q
qB—B种离子传输的电量 q—通过溶液的总电量
对于只含有一种正离子和一种负离子的电解质溶 液而言,正、负离子的迁移数分别为
由于溶液中导电物质的量已给定为1mol,所以,当浓度降低 时,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减弱,正、负离子迁移速率加快,溶液的 摩尔电导率必定升高。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教案中的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教案中的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电解质溶液是物理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以及相关实验教案设计。
一、电解质溶液的定义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溶剂中溶解而能导电的物质。
它通常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类。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离解成离子,导电能力很强,而弱电解质只有部分分子会离解成离子,导电能力较弱。
二、电解质溶液的电离过程电解质溶液的电离过程是指在溶液中,电解质的分子被电解成离子的过程。
电离过程可以通过电解实验来观察和探究。
1. 实验设备和材料为了观察电解质溶液的电离过程,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设备和材料:- 直流电源- 导电容器- 电解质溶液(如NaCl溶液)- 电导计2. 实验步骤(1)将导电容器中注入适量的电解质溶液,如NaCl溶液。
(2)将导电容器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3)使用电导计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并记录数据。
(4)逐渐增大电流强度,观察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变化。
3.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溶液的电导率会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 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程度越高,其导电能力越强。
三、教案设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案来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离过程,以及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
2. 实验步骤与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个导电容器和适量的电解质溶液。
(2)学生将导电容器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3)学生使用电导计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并记录数据。
(4)学生逐渐增大电流强度,观察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3. 讨论与总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导电能力与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程度之间的关系。
物理化学:第08章_电解质溶液
anion anode
返回
2020/11/12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在电解池中
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
-
- 电源 +
e-
+
e-
2Cl aq Cl2(g) 2e
阴
阳
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
极
极
CuCl2
Cu2 aq 2e Cu(s)
电解池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例题
解: 1 Au3+ e = 1 Au
3
3
OH
1 4
O2
1 2
H2O e
(1) Q zF 196500197.01.g20mgol-1 /3 Cmol1
= 1763 C
(2)
t
Q I
1763 C 0.025 A
7.05104
s
(3)
m(O2)
1 4
M
(O2)
=197.01g.20mgol1
返回
2020/11/12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在原电池中
阳离子移向阴极
负
负载电阻
正
极
e-
Zn
极
Cu e-
e-
阳 Zn2+ Cu2+ 阴
极 SO24-
SO24- 极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在阴极上发生还原的是
Cu2 aq 2e Cu(s)
阴离子迁向阳极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的是
Danill电池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1/12
2. 法拉第定律
人们把在数值上等于1 mol元电荷的电荷量称 为Faraday常数,用F表示。
电解质溶液课件
性,或碳酸钠的碱性。
二、酸碱质子理论
(一)酸碱的概念
酸: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HCl,H3O+ ,H2O ,HCO3-) 碱:凡是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Cl-,H2O, OH-,CO32-)
H2O + Ac-
HAc + OH-
结论:一种酸和一种碱发生反应,总是伴随着一种新 酸和新碱的生成。酸1 和碱1是一对共轭酸碱对,同2.
酸碱反应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
酸碱反应的 方向:
总是由较强的酸或是较强的碱作 用,向着生成较弱的酸或较弱的 碱的方向进行。
HCl+NH3 NH4++Cl-
强电解质 完全电离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 不完全电离 弱酸、弱碱、部分盐
一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可逆的
HAc + H2O
Ac- + H3O+
解离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当分子解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
分子的速率相同时,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即
达到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解离平衡。
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酸碱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一般来说:共轭酸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 酸性越强,它的共轭碱接受质子的能力 就越弱,共轭碱的碱性就越弱;共轭碱 越强,它的共轭酸就越弱。
如:H2OH++OH水为最弱的酸,它的共轭碱是最强的碱。
(二) 酸碱反应的实质
❖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 的传递,酸碱反应是两对共轭酸碱对共同作 用的结果。
第八章 电化学
⒈ 在电极界面上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质量 与通入的电荷量成正比。
⒉ 通电于若干个电解池串联的线路中,当 所取的基本粒子的荷电数相同时,在各个电 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其物质的量相同,析 出物质的质量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
人们把在数值上等于1 mol元电荷的电量称为 Faraday常数。
已知元电荷电量 e 为 1.6022 1019 C
四、电化学的发展史
1600 1791 1799 1800 1807 1833 1839 1900 1884 Gilbert(英) Galvani (意大利) Volta (意大利) Davy(英) Faraday(英) Grove Nernst(德) Arrhenius(瑞典) 发现摩擦生电 发现生物电现象 发明电池 电解制碱金属 电解定律 氢氧燃料电池 Nernst方程 电离学说
在电解池中
阳离子迁向阴极,在
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
阴 极
e-
-
电源 +
+
阳 极
e
-
Cation Cathode
阴离子迁向阳极,在 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
电解质溶液
Anion Anode
电解池
在电解池中 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
阴 极
e-
-
电源 +
+
阳 极
e
-
2Cl aq Cl2 (g) 2e
⒈ 是电化学上最早的定量的基本定律,揭示了
通入的电量与析出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
⒉ 该定律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力下均可以使用。
⒊ 该定律的使用没有什么限制条件。 4. 适用于多个电化学装置的多个反应(串联)
电流效率
按Faraday定律计算所需理论电荷量 电流效率 100% 实际所消耗的电荷量
电解质溶液学案
板书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如:弱酸、弱碱) 弱酸:碳酸、氢氟酸、次氯酸等
弱碱:一水合氨、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铜等。
电离方程式:由于存在电离平衡,为可逆反应
CH3C00H==CH3C00-+H+
NH3.H2O==NH4++0H-
H2CO3==H++HC03-
讲述
女口:HCI:无水时,分子形式存在
有水时:H-CI
H2O
HCI► H++CI-(全部)
板书
水
强——►水合氢离子+水合酸根离子
结果:只有水合离子,没有电解质分子
3.某些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CH3COOH、NH3°H2O等)
讲述
电离不充分
结果:既有溶质分子,也有电解质的水合离子
板书
2.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
NH3H2O>NH4++OH-
分析
可逆的电离过程如冋化学反应的可逆过程一样,存在着两个相反的趋 势(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最终将达到平衡。
板书
(1)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2)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各微粒浓度不在变化)
(3)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移动
(3)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是否相
等?
板书
4.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的表现
离子互换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过程中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强弱电解质反应速率的差异
讨论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
-
- 电源 +
e-
+
e-
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
2 C laq C l2(g ) 2 e
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
阴
阳
极
极
C uC l2
电解池
C u2aq2e C u(s)
总反应△rGT,p>0
C u C l2a q C u (s )+ C l2 (g )
在原电池中
阳离子迁向阴极 在阴极上发生还原的是
电化学基本理论
在电化学工业发展的同时,电化学的基 本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先后提出 了电解质的部分电离理论、强电解质溶液的 离子互吸理理论和电导理论、原电池电动势 的产生理论、电极反应动力学的理论等,这 些理论也反过来指导电化学工业的进一步发 展。
电化学主要研究内容
发展今天电化学所研究的内容已相当丰 富,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主要 研究内定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A. 正、负离子作反向移动而导电 B. 导电过程中有化学反应发生 C. 温度升高,电阻下降 D. 导电总量分别由正、负离子分担 *固体电解质,如 AgBr、PbI2 等,也属于离子 导体,但它导电的机理比较复杂,导电能力不高, 本章以讨论电解质水溶液为主。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讨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也就是讨 论离子导体是如何连续导电的?为了能使离 子导体能连续导电,就必须使电流通过电解 质溶液,也就必须将两个第一类超导体插入 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或电解池,形成一个 闭合回路。
是阳极
是阴极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指在溶剂中或熔融状态下,能 完全或部分离解成离子的物质。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与溶剂形成的溶液。 一般指电解质水溶液。
物理化学 电解质溶液ppt课件
电化学基本理论
在电化学工业发展的同时,电化学 的基本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先后 提出了电解质的部分电离理论、强电解质溶 液的离子互吸理理论和电导理论、原电池电 动势的产生理论、电极反应动力学的理论等, 这些理论也反过来指导电化学工业的进一步 发展。
电化学主要研究内容
发展今天电化学所研究的内容已相 当丰富,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其 主要研究内定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831年至1870年间,经过法拉第、 皮克希、西门子 、帕其努悌 、古拉姆等人 努发明了发电机后,电解工业得了迅速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电化学的发展 。
生产的需要不断推动着电化学的发 展,至今,电化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
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冶炼、精炼, 如铝、铅、镁、钾、锆、锂、铪等的冶炼, 铜、锌的精炼,金、银的回收等都是用电解 方法。
(2)原电池:能够实现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
注意:电解池和原电池可能是一套 装置,如充电电池。
电化学装置的电极命名
电化学装置不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 池,电极的命名通常有如下形式:
(1)正极、负极。
(2)阴极、阳极。
注意:习惯上,电解池用阴极、阳 极命名;原电池用正极、负极命名。
正极、负极
导体
导体:能导电的物质,通常分为两类: 第一类导体又称电子导体,如金属、石墨等 第一类导体的特点是:
A. 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而导电 B. 导电过程中导体本身不发生变化 C. 温度升高,电阻也升高 D. 导电总量全部由电子承担
第二类导体又称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熔 融电解质等 第二类导体的特点是:
(1)电解质溶液理论。 (2)电化学平衡。 (3)电极过程。
(4)实用电化学。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
电位梯度 V• m-1
uB为单位电位梯度(1V• m-1)时的运动 速率,与离子本性(半径、电荷、水化 程度)和溶剂的性质(如粘度)有关。
表8.1 298.15 K无限稀水溶液中离子淌度
U 10 正离子 m 2 s -1 V -1 负离子
8
U 10 2 -1 -1 m s V
定Q
1 1 3 n(Au) ? n( Au ) ? n( O 2 ) 4 3 3 1 1 ? n( O 2 ) 电流效率 3 4
理论电量 100% (物质的量一定) 实际电量
实际产物质量 100%(电量一定) 理论产物质量
§8.2 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
一、离子的电迁移现象 + 阳 极+++++ +++++ +++++ ----- ----- ----阴 +极 + + + -
I 原电池 原电池
e
+2e PbO2
PbSO4
H2SO4
PbSO4
思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的正极就是阳极 (B)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解池的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二、 Faraday电解定律 通电量与各电极上发生氧化或还 原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法拉第常数 F
设电解质为Mv+Nv,
m
= v+ m,+ + v m,
——Kohlrausch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由于无限稀释时的导电能力取决于离子本性,而与共 存的其他粒子的性质无关,因此在一定溶剂和T条件下, 任何离子的m 为定值,可查表。
初中化学液体电解质教案
初中化学液体电解质教案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液体电解质的性质和作用;
2. 掌握液体电解质的分类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两个碗、电池、铜板、锌板、导线;
2. 实验物质:酒精、盐水、葡萄糖水溶液;
3. 课件:液体电解质的介绍和实验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液体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并说明液体电解质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探究
1. 实验一:将盐水倒入一个碗中,将电池的两极分别与铜板和锌板相连,浸入盐水中。
观察电池的变化并记录。
2. 实验二:将酒精和葡萄糖水溶液倒入另一个碗中,并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
观察电池的变化并记录。
三、实验总结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液体电解质的性质和作用,并分享实验心得。
四、深化拓展
教师向学生介绍液体电解质的分类和应用,并带领学生思考液体电解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液体电解质进行简要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反馈: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讨论情况,及时反馈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和思考。
注:液体电解质教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补充。
物理化学课件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均相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
热能
异相(或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 电能 差异原因:所得失电子的传递方式和途径不同
电化学体系:氧化和还原在空间上分离且电子经外电路传递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理论.热力学.动力学.应用 电解质溶液理论:水溶液.非水溶液.熔液.固态快离子导体
(1)基本概念
A : 研究对象
H : 第二类导体 (2)法拉弟定律
B :电化学用途 C :电流 D : 载流子 E : 正极、负极
F :阴极、阳极 G : 第一类导体
I : 半导体
定律的文字表示
J : 原电池 K:电解池 L : 离子迁移方向 M :电流效率
法拉弟常数 定律的数学式 粒子的基本单元 例题
离子都为一价离子 正负离子运输电荷的数量取决于其迁移速度
1、设正负离子迁移速率相等,r- =r+,各分担2mol电子电量 在AA'、BB'平面上各有2mol正、负离子逆向通过。
惰
A
B
惰
迁移 性 反应 阳
+++++ +++++ ----- -----
+++++ -----
性 阴
极 阳极区
中间区
阴极区 极
法拉第定律的意义 ⒈ 是电化学上最早的定量的基本定律,揭示了 电化学池通入电量与析出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 2. 该定律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力下均可以使用 3 该定律的使用没有什么限制条件
4. 电量计或库仑计的基础
§ 8.2 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中可以移动 不同的离子有无区别 怎样表征这种区别? 离子的电迁移规律、影响因素?
+
阴
(完整版)物理化学第8章电解质溶液教案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一、基本内容电解质溶液属第二类导体,它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含有能导电的阴、阳离子.若通电于电解质溶液,则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同时在电极/溶液的界面上必然发生氧化或还原作用,即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
法拉第定律表明,电极上起作用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若通电于几个串联的电解池,则各个电解池的每个电极上起作用的物质的量相同。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行为,可以用离子迁移速率、离子电迁移率(即淌度)、离子迁移数、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和离子摩尔电导率等物理量来定量描述。
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遵循科尔劳施离子独立移动定律,该定律可用来求算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此外,在浓度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中,其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据此,可用外推法求算无限稀释时强电解质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为了描述电解质溶液偏离理想稀溶液的行为,以及解决溶液中单个离子的性质无法用实验测定的困难,引入了离子强度I 、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和平均活度因子等概念。
对稀溶液,活度因子的值可以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定律进行理论计算,活度因子的实验值可以用下一章中的电动势法测得。
二、重点与难点1.法拉第定律:nzF Q =,式中法拉第常量F=96484。
6 C·mol -1。
若欲从含有+Z M 离子的溶液中沉积出M ,则当通过的电量为Q 时,可以沉积出的金属M 的物质的量n 为:F Q n Z +=,更多地将该式写作FQ n Z =,所沉积出的金属的质量为:M FQm Z =,式中M 为金属的摩尔质量. 2.离子B 的迁移数:I I Q Q t BB B ==,1t BB =∑ 3.电导:lAκl A R G ρ=⋅==11 (为电导率,单位:S·m -1) 电导池常数:AlK cell =4.摩尔电导率:cV m m κκΛ== (c:电解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ol·m -3, m Λ的单位:12mol m S -⋅⋅)5.科尔劳施经验式:)1(c m m βΛΛ-=∞6.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ννA C 溶液中,∞--∞++∞Λ+Λ=,,m m m ννΛ,式中,+ν、-ν分别为阳离子、阴离子的化学计量数。
电解质教案
电解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电解质的离子化过程;3.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4.掌握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电解质浓度的关系;5.理解电解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
根据电离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乙酸、碳酸氢钠等。
2. 电解质的离子化过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化过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NaCl(s) → Na+(aq) + Cl-(aq)其中,NaCl(s)表示固态的氯化钠,Na+(aq)和Cl-(aq)分别表示水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3.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Kc = [A+] × [B-] / [AB]其中,Kc表示电离常数,[A+]和[B-]分别表示水溶液中的A离子和B离子的浓度,[AB]表示水溶液中的AB化合物的浓度。
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电解质浓度的关系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成正比,即电解质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这是因为电解质浓度越高,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也越多,电离的程度也越大,从而导致电导率的增加。
5. 电解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电解质在生物体内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钠离子和氯离子是维持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离子,钾离子则是维持神经和肌肉功能的重要离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环节,教师将通过PPT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电解质的定义、分类、离子化过程、电离平衡、电导率和浓度的关系以及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等内容。
在实验环节,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电解质浓度与电导率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解质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一、基本内容电解质溶液属第二类导体,它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含有能导电的阴、阳离子.若通电于电解质溶液,则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同时在电极/溶液的界面上必然发生氧化或还原作用,即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
法拉第定律表明,电极上起作用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若通电于几个串联的电解池,则各个电解池的每个电极上起作用的物质的量相同。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行为,可以用离子迁移速率、离子电迁移率(即淌度)、离子迁移数、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和离子摩尔电导率等物理量来定量描述。
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遵循科尔劳施离子独立移动定律,该定律可用来求算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此外,在浓度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中,其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据此,可用外推法求算无限稀释时强电解质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为了描述电解质溶液偏离理想稀溶液的行为,以及解决溶液中单个离子的性质无法用实验测定的困难,引入了离子强度I 、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和平均活度因子等概念。
对稀溶液,活度因子的值可以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定律进行理论计算,活度因子的实验值可以用下一章中的电动势法测得。
二、重点与难点1.法拉第定律:nzF Q =,式中法拉第常量F=96484。
6 C·mol -1。
若欲从含有+Z M 离子的溶液中沉积出M ,则当通过的电量为Q 时,可以沉积出的金属M 的物质的量n 为:F Q n Z +=,更多地将该式写作FQ n Z =,所沉积出的金属的质量为:M FQm Z =,式中M 为金属的摩尔质量. 2.离子B 的迁移数:I I Q Q t BB B ==,1t BB =∑ 3.电导:lAκl A R G ρ=⋅==11 (为电导率,单位:S·m -1) 电导池常数:AlK cell =4.摩尔电导率:cV m m κκΛ== (c:电解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ol·m -3, m Λ的单位:12mol m S -⋅⋅)5.科尔劳施经验式:)1(c m m βΛΛ-=∞6.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ννA C 溶液中,∞--∞++∞Λ+Λ=,,m m m ννΛ,式中,+ν、-ν分别为阳离子、阴离子的化学计量数。
7.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设m Λ为弱电解质-+ννA C 浓度为c 时的摩尔电导率,∞m Λ为该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则该弱电解质的解离度为:∞≈mmΛΛα若弱电解质为1—1价型或2—2价型,则此时弱电解质化学式为CA ,其解离平衡常数为:θ2c c1⋅-=ααθK θΛΛΛΛcm m m m c )(2⋅-=∞∞该式称为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
8.电解质-+ννA C 的溶液中离子的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 和平均活度因子±γ:-+±-+=νννm m m ,-+±-+=νννγγγ 式中,-++=ννν9.电解质-+ννA C 的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活度:θγm m a +++=,θγm m a ---= 10.电解质B(-+ννA C )的溶液的活度a B 及离子的平均活度±a :-+-+=±=νννa a a a B)(θγmm a ±±±= 11.离子强度:221i ii z m I ∑= 12.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I Az γi i 2lg -= (I <0。
01mol ·kg -1)I z Az γ-+-=±lg (I 〈0.01mol ·kg -1)IaB I z Az γ+-=-+±1lg (I 〈0。
1mol ·kg -1)三、习题的主要类型1、利用法拉第定律计算电极上与发生反应的物质相关的物理量。
(例8-1)2、计算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率、电迁移率、迁移数。
(例8-2、例8—3)3、计算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离子的迁移数。
(例8-4、例8-5)4、用图解法强电解质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例8-6);用科尔劳施定律求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四、精选题及解答例8—1 298。
15K 及101325Pa 下电解CuSO 4水溶液,当通入的定量为965.0C 时,在阴极上沉积出2。
859×10-4kg 的铜,问同时在阴极上有多少H 2放出?解 在阴极上发生的反应: Cu(s)e (aq)Cu 21221−→−+-+(g)H e (aq)H 221−→−+-+在阴极上析出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为 mol 101.000}mol 96500965.0{n 2t -⨯== 而 )H n(Cu)n(n 22121t +=mol 108.999}mol 21063.54102.859 {Cu)n(33-421--⨯=⨯⨯= 故mol101.00 }mol 108.99910{1.000)H n(332221---⨯=⨯-⨯=mol 105.00}mol 101.00{)H n()n(H 4321221212--⨯=⨯⨯== 35342m 101.22 }m 101325(298.2)(8.314))10(5.00{ 2--⨯=⨯⨯⨯==p)RT n(H V H例8-2 用界面移动法测定H +的电迁移率时,751s 内界面移动4。
00×10-2m ,迁移管两极间的距离为9.60×10-2m ,电势差为16。
0V ,试计算H +的电迁移率。
解 H +的移动速率为1512s m 105.33s }m 751104.00{)r(H ----+⋅⨯=⋅⨯= 由 dl dE )U(H )r(H ++=得 11271121-251V s m 103.20 V s m })109.616.0(105.33{--------++⋅⋅⨯=⋅⋅⨯⨯⨯==)dldE )(r(H )U(H例8-3 在291。
15K 时,将0.100mol·dm -3的NaCl 溶液充入直径为2。
00×10-2m 的迁移管中,管中两个电极(涂有AgCl 的Ag 片)的距离为0.200m,电极间的电势降为50。
0V 。
假定电势梯度很稳定,并已知291.15K 时Na +和Cl -的电迁移率分别为3。
73×10-8m 2·s -1·V -1和5。
78×10-8 m 2·s -1·V -1,试求通电30分钟后,(1) 各离子迁移的距离。
(2) 各离子通过迁移管某一截面的物质的量. (3) 各离子的迁移数.解 (1) dldE)U(Cl ), r(Cl dl dE )U(Na ) r(Na --++== m101.68 (1800)}m )0.20050.0()10(3.73{28--+++⨯=⨯⨯⨯===∴t dl dE )U(Na )t r(Na ) l(Na m102.60 (1800)}m )0.20050.0()10(5.78{28-----⨯=⨯⨯⨯===t dl dE)U(Cl )t r(Cl )l(Cl (2)mol105.28 )}mol 10(0.100)10(1.68)10(1.003.14{ 432222---+++⨯=⨯⨯⨯⨯⨯⨯==))c(Na l(Na π r )n(Namol 108.16 )}mol 10(0.100)10(2.60)10(1.003.14{432222------⨯=⨯⨯⨯⨯⨯⨯==))c(Cl l(Cl π r )n(Cl (3)0.393108.16105.28105.28 444=⨯+⨯⨯=+=----+++)n(Cl )n(Na )n(Na )t(Na0.607108.16105.28108.16 444=⨯+⨯⨯=+=----+--)n(Cl )n(Na )n(Cl )t(Cl或 0.6070.39311=-=-=+-)t(Na )t(Cl例8—4 298.15K 时,某电导池中充以0.01000mol·dm -3KCl 溶液,测得其电阻为112。
3,若改充以同浓度的溶液X ,测得其电阻为2184,试求溶液X 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已知298。
15K 时,0.01000mol·dm -3KCl 溶液的电导率为κ=0.14106S·m -1,溶剂水的电导率可以忽略不计。
解 11cell m 15.84}m (112.3)(0.14106){R κK --=⨯=⋅=溶液X 的电导率为 131cell m S 107.253m }S 218415.84{R(X)K κ(X)---⋅⨯=⋅==溶液X 的摩尔斯电导率为1-241-233m m ol m S 107.253m ol m }S 100.01000107.253{c κ(X)(X)Λ⋅⋅⨯=⋅⋅⨯⨯==--例8-5 某电导池内装有两个半径为2。
00×10-2m 的相互平行的Ag 电极,电极之间距离为0.120m 。
若在电解池内装满0.1000mol·dm -3AgNO3溶液,并施以20。
0V 的电压,测得此时的电流强度为0.1976A 。
试计算该溶液的电导、电导池常数、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解 UI R 1G ==S 109.88}S 20.00.1976{3-⨯==1122-95.5m }m )10(2.003.140.120{ --=⨯⨯==Al K cell1-1-3cellm S 0.944 m (95.5)}S )10(9.88{ ⋅=⋅⨯⨯==-GK κ1-231-23m mol m S 1044.9mol m }S 100.10000.944{c κΛ⋅⋅⨯=⋅⋅⨯==-例8—6 在298.15K 时测得不同浓度的LiCl 水溶液的电导率数据如下表:/10-2S·m-1解 在浓度极稀时,强电解质的m Λ与c 有如下线性关系)c β(ΛΛm m -=∞1 (1)由实验数据,可算出一系列c 及m Λ值(后者由公式cm κ=Λ求算): 213-)m m ol /(⋅c1.000 0。
8660 0.7071 0。
5477 0。
3162 -122mol m S /10⋅⋅Λm1。
12401.12731.13161.13571。
1420按(1)式对这些数据作线性拟合,得到直线截距=∞Λm =1.150⨯10-2-12mol m S ⋅⋅例8—7 298.15K 时,将某电导池中充以0.1000mol·dm -3KCl 溶液,测得其电阻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