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缘由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缘由及对策
[摘要]文学文本翻译是本族文化与异文化的相
互交流,“误译”现象在中外文化的传递中无处不在。
从翻译和文化的相渗互动、翻译主体的心理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前理解及意识性心理是造成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根本缘由。
因此,全面关照本族文化与异
文化的异同是解决文本翻译中“误译”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文学文本前理解心理缘由策略
文学文本翻译的全过程从原语作者创作原作开始,经译者的理解和阐释,后经译入语的读者对译作进行阅读。
译者的主导地位显而易见,他横跨原作和译作,联结作者和读者,所以,翻译中的误译都与译者相关。
译者的前理解及心理作用,译者阅读原文文本中的误
读生发了译者翻译原文文本的“误读”。
如将《西游记》中的“赤脚大仙”译成“红腿的不朽之神”,这种“误译”,并非译者不懂这个名词,也不是疏忽,而是社会风尚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对译介学来说,这种“误译”是研究不同文化和文学交流的切入点。
本文从译者的前理解、有意或者无意的心理作用的角度,分析了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缘由,全面关照本族文化与异文化的异同是解决文本翻译中误译的有效策略。
一、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缘由
1、前理解生发的误译
翻译本身是一定文化背景中的翻译,我们常说翻译负有“文化传真”的使命,即文化信息的“原汁原味”,但在文学文本翻译这一具体的层面上,绝对的传真是
不可能的。
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内特指出:“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它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
”作为翻译中不可避免的误译,并非是单纯的表面现象,如果将某些误译置于宏观的文化背景下考察,那么它将会向我们揭示更深层的原因。
中外不少翻译理论家对误译现象作过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中国学者乐黛云先生认为:“误译其实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民族事物去解读异文化。
一般来说,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这个世界。
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
‘不见’和‘洞见’,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
由于译者和作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各自都受制
于其语言、宗教、社会、物质、生态等文化因素,有着先入为主的主体文化的思维定势,所以,译者对于原作的理解是以“前理解”为前提的,此“前理解”即构成了译者的主观意识,并在无形之中对于译者进行着操纵和支配,使其不自觉地做出相应的反应,用译者原有的文化经验去曲解原文的信息,这在译作中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
早期的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伦理价值观,西洋文学与中国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相冲突,但译者为了主体文化认可的目的,对译语进行加工,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如,福尔摩斯在1916年中华版《福尔摩斯全集》中是守法、护法的正义之士,所以有关福尔摩斯吸毒的描写在译成中文时却变成福尔摩斯说:要不是因为身体健康欠佳,精神状态不好,也不会吸毒。
可见,译者为了晚清社会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以鸦片可以止痛为福尔摩斯的行为开脱。
再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忠孝“仁、义、孝”是为人之基本道德准则,所以,严复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对其中提到的哈姆雷特,恐国人不解,处理为“罕木勒特,孝子也”。
虽然译者的创造造成了源语中的某些文化特征部分遗失,但是目的语中的某些文化特征则借此进入。
由于不同的文化沉积和文化传统,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文化的文化特征不可避免地渗入译作,误译的产生便是特定时空下前理解介入的结果。
2、有意、无意的心理生发的误译
从审美接受和文学阐释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文学文本翻译中的“误译”分为“无意识误译”和“有意识误译”。
无意识误译主要是由于译者的疏忽大意、外语功底的不深和对原语文化缺乏了解造成的,前两个原因
属于语言层面问题,通过努力就可以解决第三个原因不单是语言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由于缺乏对译语文化的了解所造成的误译,问题更复杂,但它有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价值。
如:将“He looksblue today,”译成“他今天看上去是蓝色的”就成了笑话,因为蓝色代表“忧伤”,所以其真实意思是“他今天情绪低落”。
同样,将汉语的“下海、打的、扣帽子”忠实地按照语言本意译成外文,外国读者一定感到莫名其妙,由此可见,这种误译是在翻译者只通晓异国语言而不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时发生的,属于译者的无意识误读。
有意识误译是指“为了迎合本民族的文化心态改
变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文学意境等等;或为了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置本族的审美趣味的接受可能性于不顾,从而故意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翻译。
”这段话表述了有意识的创造性翻译则发生在
一些自觉的译者身上,他们不仅有自己的翻译原则,还有自己独特的追求。
他们或者为了迎合接受国的习惯和风俗,或者为了适应接受国读者的口味,或者出于道德、政治等因素的考虑,或者为了便于传播,译者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而进行“有意误译”,如,美
国新诗派诗人庞德将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译作:Drawing sword,cut into water,wateragain flOWS Raise up,quench sorrow,sorrow again sorrow显然,这种译法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译者却置本族的接受性于不顾,强行引进异国表达法,以体现异国情调,这虽然一时难以被本国读者理解,但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对读者还是有“拓视野”、“益心智”之效果。
二、关照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异同
翻译中的误译现象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误读现象,一方面受到主体文化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又给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对促进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同时,这也体现出文化与翻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鲁迅说:“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于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
”所以,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译者有意而为之的误译。
有意识误译是一种翻译策略,是译者在语言转换以外目的性行为的结果。
笔者认为,产生误译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译者考虑到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在对原作的诠释
上不得不背离原作二是译者忠实地依照原作的语言表达方式,违背了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
由于两种文化间的距离和障碍,文本在译入时,难免存在主体文化以其特有的视角观看客体文化的现象。
而有意识的误译突破了常规,在正确表达原文内容和译文语言条件许可上违背了上述标准。
然而,人们对待文化误读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
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作为珍稀的收藏,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崇拜其空壳。
第三种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赞赏多元共存,反对用某一文化体系评判另一种文化体系。
也就是说,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常用三种方式对待异质文化差异。
以民族中心论为翻译原则的人,他们采
用“本国化”的态度对待异质文化,反对文化的“外国化”。
但是,在世界文化日益频繁交流的今天,只有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不依单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另一种文化体系,本土文化才能融入世界文化之林。
依靠译者的误译这一通行证。
使得大批外国文学得以引进,误译推动了承载着客体文化的译作的传播。
但在这种相遇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简单地做一或二的切分。
譬如,现在风靡全球的美国文化、美国影视领导世界影视潮流,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文化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其背后就潜藏深层的文化因素,这种文化潮流实际上对第三世界的自身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可以认为是侵略。
另一方面又岂能不是一种促进。
在跟上国际文化大趋势的同时,使本土文化模式引起外国的兴趣和关注,使
本土文化展现新貌,走向世界。
只要有两种异文化存在,翻译就是彼此间的最好媒介,正是由于外国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经过译者的翻译和更改,才能被本国文学传统直接吸收,才能成为该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误译不仅是对客体文化的认识,也是对主体文化的再认识,成为两种文化亲密接触的契合点,同时误译也以崭新的文化因子充实和更新主体文化的结构,供给新鲜的养料,从而滋养和丰富了主体文化,带动了它的发展,将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文化间的“误读”始
终就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展开民族文化间的对话,目的不在于求取文化上的普遍性与一致性,而在于消除彼此间的误解,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
观照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异同是解决文学文本翻译中误译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