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常规和生化操作规程及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液常规和生化操作规程及临床意义
脑脊液常规检查
一、标本的采集: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小瓶(或试管)中,
每瓶1~2ml即可,第一瓶做细菌学检查,第2瓶做化学或免疫学检查,第3瓶做细胞计数。
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化验,一般不能超过1小时。因为放置时间过久,其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影响检验结果:
1、细胞破坏或沉淀,与纤维蛋白凝集成块,导致细胞分布不均
而使计数不准确;
2、细胞离体后迅速变形乃至渐渐消失,影响分类计数;
3、葡萄迅速分解,造成含糖量降低;
4、细菌溶解,影响细菌的检出。
二、一般性状检查:外观颜色及透明度。
1、血性标本的区分:离心后,上层液体为黄色,隐血试验为阳
性,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出血已经超过4小时。如上层
液体澄清无色,红细胞沉降于管底,多为穿刺损伤或因病变
所致的新鲜出血。
2、黄色:除陈旧性出血外,在脑脊髓肿瘤所致脑脊液滞留时,
也可呈黄色。黄疸患者的脑脊液也可呈黄色。
3、米汤样:由于白(脓)细胞增多,可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引
起的脑膜炎。
4、绿色:可见于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
膜炎。
5、褐色或黑色:见于侵犯脑膜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
6、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微混。
三、潘氏球蛋白定性试验:
5、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
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6、操作:取饱和石炭酸溶液2~3ml,置于小试验管内,用毛细
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7、结果判断: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弱阳性(呈微白
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阳性(灰白色云雾状或
白色浑浊)、强阳性和最强阳性(白色絮状沉淀或白色凝块)。
8、注意事项:
(1)红细胞过多时,须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进行试验;
(2)试验中所用试管和滴管必须十分洁净,否则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3)饱和石炭酸试剂如不纯,可引起假阳性反应;室温低于10℃,饱和石炭酸饱和度低,亦可引起假阴性结果。
四、临床意义:正常多为阴性。有脑组织和脑膜疾患时常呈阳性反应,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炎等等。脑出血时多呈×阳性反应,如外伤性血液混入脑脊液中,亦可阳呈性反应。
五、白细胞计数:
1、对澄清脑脊液:小试管内放入冰醋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
壁沾有冰乙酸后倾去之,然后滴加混匀的脑脊液充入计数池计数。
2、血性标本:将混匀的脑脊液用1%的冰醋酸溶液稀释后进行计
数。
3、参考值:正常人脑脊液中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胞。
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
4、临床意义:
(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其增多的程度及种类与病变的性质有关。
(2)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结核性或霉菌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可中度增加,常以淋巴细胞为主。
(3)细菌感染时(化脓性脑膜性),细胞数显著增加,以中性粒
细胞为主。
(4)脑寄生虫病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5)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内可见多数红细胞。
胸腹水常规检查
一、标本采集:由临床医师在无菌条件下,对各积液部位行穿
刺采集。常规及细胞学检查约留取2ml,生化检验留2ml。
如查结核杆菌则需10ml。为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
细胞破坏自溶等,除应即时送检外,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宜
用1/60标本量的100g/LEDTANa2抗凝,并立即离心浓集
细胞,否则应在标本内加入乙醇至10%的浓度,置冰箱保
存。生化检查标本宜用肝素抗凝。另外留1管不加任何抗
凝剂用以观察有无凝固现象。
二、外观:
1、颜色: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根据病因不同常呈现不
同的颜色,红色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病急性期、风湿性
疾病等;化脓性细菌感染时积液多呈黄色;绿脓杆菌感染
时呈绿色;内脏损伤、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及穿刺损伤
时积液可呈咖啡色,丝虫病淋巴结肿瘤、淋巴结结核、慢
性肾炎肾变期、肝硬化、腹膜癌等呈乳白色,脓胸和化脓
性胸膜炎时呈乳酪色。
2、透明度:漏出液多为透明或微浊;渗出液因含较多细胞、
细菌等成分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混浊。
3、比重:漏出液比重多低于1.018;渗出液因含有多量蛋白
质及细胞故比重一般高于漏出液,常大于1.018。
4、凝固性:漏出液含纤维蛋白原甚微,一般不凝固;渗出液
因含有较多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易于凝固,但当渗出液
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溶解酶时,也可发生凝固。
二、浆膜粘蛋白定性试验:
1、原理:渗出液中可含多量浆膜粘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
白色雾状沉淀。
2、操作:取100ml量筒,加蒸馏水100ml,滴入冰醋酸0.1ml,
充分混匀,静止10分钟,将穿刺液靠近量筒液面逐滴轻轻
滴下,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白色雾状沉淀的发生及其下降速
度等。
3、结果判定:阴性(清晰不显雾状);±(渐呈白雾状);+
(呈白雾状);2+(白薄云状);3+(白浓云状)。
三、细胞计数:同脑脊液。
四、临床意义:
1、渗出液中含较多浆膜粘蛋白,故呈阳性,而漏出液为阴性,
但如漏出液经长期吸收蛋白浓缩后,也可呈阳性。
2、炎症性疾患(化脓性、结核性)蛋白含量多为40克/升以上;
恶性肿瘤为20~40克/升;肝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为40~60
克/升;淤血性心功能不全、肾病变患者的胸腹水中蛋白浓度
最低,为1~10克/升;肝硬变的腹水多为5~20克/升。
3、穿刺液中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提示化脓性炎症或早期结核
性积液。在结核性渗出液的吸收期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提示慢性炎症。可见于结核性渗出液、
病毒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发性浆膜炎等。
5、以间皮细胞及组织细胞增多为主,提示浆膜上皮脱落旺盛,
可见于淤血、恶性肿瘤。
五、胸腹水蛋白定量试验:加试剂1000微升,样品量加26微升后,
水浴10分钟,上机测定,结果除以2后为标本结果。
脑脊液蛋白定性测定操作步骤
潘氏球蛋白定性试验:
1、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
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2、操作:取饱和石炭酸溶液2~3ml,置于小试验管内,用毛细
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3、结果判断: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弱阳性(呈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