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诗词的解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典诗词的解读方法
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意蕴,体现了高雅的审美情趣,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地。我在古典诗词教学改革中,试用了如下方法:
一、反复诵读——解读古典诗词的起点
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古典诗词的鉴赏首要的是学会诵读:即音读、意读、情读、美读。
1、音读。音读的最基本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这是所有诵读诗歌者的入门券。
2、意读。意读即要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把握诗歌的大意。
3、情读。情读即指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领会作者在诗中意欲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情感体会,调动起自己心中与之产生共鸣的情感,只有读者与作者情感达到共鸣后,再借助如下技巧才能真正达到情读的目的: (1)读出节奏。古典诗歌节奏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式样。
(2)读出韵律。诗歌的语言具有音乐性。
(3)读出情调。每一篇诗歌都有其基本的情感基调:有的抒发豪放慷慨之情,有的抒发建功立业之志,有的抒发思亲念友之愁,有的抒发忧国忧民之心,有的抒发怀才不遇之愤·····把握不同诗歌的情感基调,诵读时方能“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4、美读,是欣赏诗歌的较高层次。读出诗歌的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必须要用美的标准、美的感受去观赏诗歌。教学中不一定刻意去追求,但应该作为重要的目标,力争经过一段训练后,
使学生逐步达到这个境界。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形式。哪怕整节课都在朗读也是可以的。
二、品味意象——解读古典诗词的关键
所谓意象,即指诗人心中的物象。诗歌的创作一般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眷念之情。诗中的红豆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它喻义为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南唐后主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意象“东流之水”表达作者绵绵不断的哀思。
三、鉴赏语言——解读古典诗词的捷径
许多诗词中都有一些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诗眼即“咽”“冷”二字。因为这二字绘出了山中寂寥景象,也体现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另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
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高考真题:诗歌鉴赏《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第2小题: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这一“带”字,原是人的主观的动作,而本诗中此动作由老鹤发出,着一“带”字将老鹤拟人化。更为巧妙的是,老鹤带的是“钟声”,钟声本无形,无从“带”起,但作者用一“带”,将“钟声”也拟物化了。横空老鹤本来与钟声一点关系也没有,但经一“带”字连接,使整个意境浑然一体了。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如:孟云卿的《寒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此诗中一个“满”字,将二月江南繁花开满枝头的景象形象地描画出来。
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叠词:叠词作用有两种,在内容上起强调作用,在音韵上增强美感。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
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受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红藕香残玉簟秋”,红、白相间,使画面色彩不至于单一。
引导学生鉴赏语言时,不求答案统一,主要让学生找出他们喜欢
的句子或词语,并说说理由,只要他们有话可说,言之成理就行。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我们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诗词的特点,不断探索,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满堂灌”裂变为“十满堂”
前言——话“满堂”
一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不顾学科特点,实行新的课堂评价标准,把“我讲你听,我教你说”统归为“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上课使用这种模式的教师,“亮黄牌”以示警告。于是“满堂灌”裂变为“十满堂”,分述如下:
一、活动(教学活动)——“满堂滥”
只要是城区学校的语文课,就会有热烈的课堂活动。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讨论的问题是教师事先设计的,而不是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提出的;表演、游戏是教师导演的,而不是学生相互讨论后自我设计、排练的。过多、过滥、不必要的课堂活动,让课堂气氛显得异常热烈,但教师和学生却缺乏思想和感情的沟通,学生并不是在真正的自主学习。
二、技术(教学技术)——“满堂花”
第二个普遍的现象就是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课件画面多彩。学生们常常会为眼花缭乱的课件场景所陶醉,对重要知识点却记忆得少之又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把握最佳时机,掌握适当的“量”与“度”。
三、任务(教学任务)——“满堂浮”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常有学生提出了很有思维碰撞的问题,授课老师担心影响教学进度,常常忽视过去。而真正的教学任务是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引到实践教学目标的活动中。教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艺术水平高的老师,就是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不是窒息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课本(联系实际)——“满堂虚”
语文课要搞活动就要“联系实际”。然而,不能为了搞活动、为了“联系实际”,而忽视了课本。有的教师让学生用几分钟时间速读课文,然后急忙地进入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环节,教师或学生逐个举例。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很少翻书或者不用翻书,学生的书本非常干净。
五、效应(轰动效应)——“满堂夸”
有的执教者为了使课堂生动,想达到轰动效应,引用的事例都特别轰动、特别有影响力。其实学生身边的小事,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以学生自己身边的故事来说明课本上的原理或道理,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更能达到为他们树立榜样的目的。一堂真正的好课应该是一堂能走近学生内心世界的课,应该是一堂与学生生活实际非常贴近的课。
六、释疑(师问生答)——“满堂问”
笔者所听的全国东、南、西、北语文课中,每堂语文课教师提问均在50个小问题以上。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要重要得多。真正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参与的热情,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不应只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更应该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或同学来回答。
七、过程(教学过程)——“满堂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