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地层时代划分及岩性

合集下载

地层的概念

地层的概念

地层的概念地层概念地层是指地壳中不同层次的岩石或土层的堆积状况。

地层是地球表面上形成并可见的地球材料的层状分布,是对地壳内在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记录。

通过研究地层,可以了解地球历史的变迁和地质事件的发生过程。

相关内容地层研究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地层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地层学地层学是研究地球与地壳内不同层次的岩石或土层堆积状况的学科。

通过分析和描述地层的组成、性质、时代和空间分布等特征,可以对地球历史的演化进行重建,揭示地球内部及地壳变化的规律。

地层学是石油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基础。

古生物学古生物学是研究地层中保存的古代生物化石及其生态环境的学科。

通过对不同地层中出现的古生物化石的鉴定、分类和分布等研究,可以推断不同时期的生物演化和生态环境变化,为研究地层的年代和沉积环境提供重要依据。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壳和地球表层各种元素和化学物质的组成、分布及其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学科。

通过分析不同地层中的元素、同位素及有机质等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对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地层作为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地层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揭示地球历史演化和地壳内部变化的规律。

通过对地层中的岩石、土层及其中的生物化石和化学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地层的堆积时代、沉积环境和地球材料的性质,为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地层的划分和分类地层的划分是根据地质过程中的相变、沉积和变质等特征进行的。

常用的地层划分方法包括岩性地层和时代地层两种。

•岩性地层是根据不同岩石类型和岩性特征进行划分的。

常见的岩性地层包括砂岩层、泥岩层、石灰岩层等。

岩性地层的划分可以说明地质过程中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对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有重要作用。

•时代地层是按地壳中不同时代的沉积岩层进行划分的。

时代地层的划分是根据地层中保存的古生物化石和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层序列和地层剖面等综合研究给地层标定年代的过程。

地质勘测报告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

地质勘测报告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

地质勘测报告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地质勘测报告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1. 引言地质勘测报告是对勘测区域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关键文件。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地质勘测中的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

2. 地层分析地层分析是指对地层的划分和分类,以及地层的时代和岩性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2.1 地层划分根据勘测区域的岩层特征,将地质剖面绘制成区分明确的地层单元。

地层单元的划分依据包括岩性、颜色、化石组合以及地球物理特征等因素。

2.2 地层分类根据地层的岩性、形成环境、年代等特点,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的地层群、地层系、地层组和地层段,以更好地理解地层演化的过程。

3. 岩性描述岩性描述是对勘测区域中不同地层的岩石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和分类的过程。

3.1 岩性分类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将不同的岩石划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主要类别。

每个类别下还包括不同的亚类和具体的岩石类型。

3.2 岩性特征描述针对每个岩石类型,描述其颜色、质地、结构、矿物组成等特征,并结合有关的图例和剖面图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还应描述岩石的风化特征、断裂和节理等地质构造特征。

4. 结论通过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我们对地质勘测区域的地质情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可以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5. 参考文献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资料:1) 张三, 李四. 地质勘测与矿产地质学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 王五, 赵六. 地质学导论[M]. 科学出版社, 2015.3)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Report on Geotechnical Survey[M]. China Geological Press, 2018.感谢您阅读本报告,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地球地层时代划分及岩性

地球地层时代划分及岩性
下古生界
志留系
中下统
纱帽组
S1-2s
灰绿色中薄层粉砂岩、页岩
罗惹坪组
S1Lr
奥陶系
中上统
龙马溪组
O3S1l
灰绿色页岩夹石英砂岩
宝塔组
O2-3b
龟裂灰岩、瘤状灰岩
下统
桐梓组
01t
生物碎屑岩、白云岩
断层接触
寒武系
中上统
三游洞组
∈3sy
浅灰色中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
整合接触
覃家庙组
∈2q
薄层状白云岩、薄层状泥质白云岩
P2w
深黑色中厚层灰岩
整合接触
长兴组
P2ch
一般以黑色、深灰色薄-中层白云岩为主
整合接触
龙潭组
P2l
下部以深灰色砂、页岩互层顶为砂岩及灰岩;中部为厚层长石石英砂岩、铝土质泥岩、页岩夹煤层;上部以黑色页岩为主夹灰岩及细砂岩
整合接触
下统
茅口组
P1m
灰色白云质灰岩、灰岩及燧石结核灰岩
整合接触
栖霞组
P1Q
碎屑岩或夹煤、中厚层灰岩
C2j
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
整合接触
泥盆系
上统
写经寺组
D3C1x
上部称砂页岩段,以灰绿色、灰黑色页岩、炭质页岩、粉砂岩为主,下部称灰岩段,以灰色泥灰岩、灰岩或白云岩为主
整合接触
黄家磴组
D3h
灰绿色页岩、砂质页岩和砂岩为主
整合接触
中统
云台观组
D2yn
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夹少许泥质砂岩
平行不整合
整合接触
马鞍山组
P1l
粉砂质泥岩、黑色铁质页岩夹煤层

地球地层时代划分及岩性

地球地层时代划分及岩性
整合接触
中统
巴东组
第三段
T2b3
紫红色粉砂岩、泥岩夹灰绿色页岩
整合接触
第二段
T2b2
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夹页岩、泥岩
第一段
T2b1
紫红色、灰绿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夹泥岩、页岩
嘉陵江组
T2j
灰白色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整合接触
下统
大Hale Waihona Puke 组T1dy灰色、浅灰色薄层状灰岩
整合接触
上古生界
二叠系
上统
吴家坪组
下古生界
志留系
中下统
纱帽组
S1-2s
灰绿色中薄层粉砂岩、页岩
罗惹坪组
S1Lr
奥陶系
中上统
龙马溪组
O3S1l
灰绿色页岩夹石英砂岩
宝塔组
O2-3b
龟裂灰岩、瘤状灰岩
下统
桐梓组
01t
生物碎屑岩、白云岩
断层接触
寒武系
中上统
三游洞组
∈3sy
浅灰色中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
整合接触
覃家庙组
∈2q
薄层状白云岩、薄层状泥质白云岩
P2w
深黑色中厚层灰岩
整合接触
长兴组
P2ch
一般以黑色、深灰色薄-中层白云岩为主
整合接触
龙潭组
P2l
下部以深灰色砂、页岩互层顶为砂岩及灰岩;中部为厚层长石石英砂岩、铝土质泥岩、页岩夹煤层;上部以黑色页岩为主夹灰岩及细砂岩
整合接触
下统
茅口组
P1m
灰色白云质灰岩、灰岩及燧石结核灰岩
整合接触
栖霞组
P1Q
碎屑岩或夹煤、中厚层灰岩

地质发展史

地质发展史

始新世 E2
中国
北美
欧洲
非洲 南美
印度
澳洲
南极
澳洲也向东北漂移
中新世 N1
北美
南美
欧洲
中国
非洲
印度
澳洲
南极
喜马拉雅形成
(二)第四纪
1 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 2 频繁而普遍的新构造运动 3 第四纪沉积物广布 4 第四纪大冰期 5 人类出现
晚更新世Q3
北美 南美
欧洲 非洲
中国 澳洲
南极
晚冰期最盛时
物时代 (二)加里东运动和加里东构造阶段 (三)海洋占优势的时代 (四)气候温暖干燥
早 古 生 代 化 石
晚寒武纪
华北
寒武纪的广泛海侵
华南
华北 华南
奥陶纪开始广泛海退
志留纪末
加里东山脉
加里东运动
华北
华南
从海洋向陆地转化的序幕拉开
四、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 泥盆纪(Devon,日译泥盆) 石炭纪(含煤层) 二叠纪(Dyas,二层) (一)生物界的飞跃发展
2.5~2.9亿年前
约6500万~2亿年前
2300~6500万年前
晚侏罗纪
中国
北美
欧洲

非洲
特提斯洋

南美
西 洋
印度 澳洲
南极
联合古陆解体
晚白垩纪
北冰洋
中国
北美
欧洲
南美
非洲
特提斯洋
印度 澳洲
南极
大西洋形成
六、新生代
(一)第三纪 1 被子植物时代和哺乳
动物时代 2 喜马拉雅运动 3 海陆轮廓已经和现在
相似。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地层的划分依据所谓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

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地层和岩层这两个名词相似,但岩层一般是泛指各种成层岩石,而不必具有时代的概念。

地层既然具有时代的概念,所以地层就有所谓上下或新老关系,这叫做地层层序,也就是相当于一本书的页次。

如果地层没有受过扰动,愈处于下部的地层时代愈老,愈处于上部的地层时代愈新,叫做正常层位。

前面已经讲过,这种上新下老的关系叫地层层序律。

但是,组成地壳的地层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或者由于地壳运动造成地层缺失,或者由于构造变动弄得层序颠倒,或者由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改变了地层的产状和面貌。

这就如同一本年代久远并保存不好的古书一样,已经变成残篇断简,字迹模糊,必须进行一番校订考证工作,分章划段,才能读懂其内容;地层也是如此,既要把地层整理出上下顺序,又要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这就是地层的划分。

划分地层的主要根据如下: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行划分时,一般是先建立一个标准剖面。

凡是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剖面就可以做为标准剖面。

如果是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例如,在剖面中共包括三个大的沉积旋回,那末就可以据此把地层划分为三个单位。

根据沉积旋回划分地层应当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因为地壳升降运动是波动性的,所以沉积旋回的级别有大有小,即一个大旋回中可以有几个小旋回,而一个小旋回中又可以包括几个更小的旋回,根据具体情况,划分的地层单位也有大有小。

第二,每一旋回中的海侵层位容易保存,而海退层位则不易全部保存或者根本不保存,因此一个沉积旋回不一定是完整的。

第三,每一沉积旋回一般总是由粗碎屑岩(通常是砾岩)开始,称底砾岩,因此,底砾岩的下部层面往往是两个地层单位的分界面。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地层划分是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可以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揭示地壳变动的规律,为资源勘探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一些特定的依据来进行。

一、岩性特征岩性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依据之一。

不同的地质时代形成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岩石的颜色、结构、成分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其所属的地层。

例如,古生代时期的地层中常见的是石灰岩、砂岩等,而新生代时期的地层中则常见的是火山岩、玄武岩等。

二、化石特征化石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地质时代的生物在地质过程中死亡并埋藏在地层中,形成了化石。

通过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研究和对比,可以确定地层的时代。

例如,三叠纪地层中出现了恐龙化石,而第四纪地层中则出现了现代人的化石。

三、地层的地理位置地层的地理位置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不尽相同,因此地层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通过对不同地区地层的对比,可以揭示地球各地地质演化的差异和联系。

例如,中国的华北地区与四川地区的地层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比可以了解到这两个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

四、地球物理特征地球物理特征也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会随着地质历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通过对不同地层中地磁、地震等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和对比,可以确定地层的界限和时代。

例如,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方向会受到地层的影响,通过对地震波的观测和分析,可以确定地层的分布和性质。

总结起来,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主要包括岩性特征、化石特征、地层的地理位置和地球物理特征。

这些依据相互作用,通过对地层的观察、分析和对比,可以揭示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为地质学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地质学家会结合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以提高划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层年代 阶的划分

地层年代 阶的划分

地层年代阶的划分地层年代划分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对于了解地球历史、探究地球演化规律以及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层年代划分的重要性、划分方法、应用领域、我国研究进展以及其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层年代划分的重要性地层年代划分是研究地球历史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地层的年代学研究,可以揭示地球表层形成的顺序、演化的历程以及地球系统的演化规律。

此外,地层年代学还为资源勘探、环境保护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尺度。

二、地层年代的划分方法地层年代的划分主要依赖于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和化学地层学等方法。

1.生物地层学划分:通过研究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确定其所属的时代和生物群落特征,从而进行地层年代划分。

这种方法在地层划分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在晚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层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2.岩石地层学划分:依据地层的岩石组合、岩相、岩性等特征进行地层年代划分。

这种方法在地层划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沉积岩分布广泛的地区。

3.化学地层学划分:通过分析地层中的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和同位素特征,为地层年代划分提供依据。

这种方法在地层划分中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尤其在复杂地层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层年代划分的应用领域地层年代划分在地球科学、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四、我国地层年代划分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我国地层年代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和化学地层学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通过对地层年代学的研究,为揭示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地层年代划分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资源勘探:地层年代划分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资源的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层年代的准确划分,可以为油气藏评价、煤系地层划分等提供重要依据。

2.环境保护:地层年代划分在环境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地层划分

地层划分

地史与大地构造一、地史(一)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又称为地质时代,是指各种地质事件(如地层的形成)发生的时代和年龄,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地质事件发生距今的实际年数,称为绝对地质年代。

二是指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1、绝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又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单位以百万年计。

它是依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比例,用衰变常数(半衰期)进行计算和确定。

2、相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是依据地层形成的顺序和生物演化规律的原理来划分和确定,分别叫做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

(1)地层层序律沉积物的形成是由下而上一层一层的叠置起来的,先沉积的在下面,后沉积地在上面,沉积岩层这种正常的层序关系,反映了沉积历史的先后,具有下老上新的相对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地层层序律只能确定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而不能解决地层归属及不同地区地层时代对比问题。

沉积岩的正常层序(2)生物层序律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而且生物的进化是不可逆的,也就说任何一种生物一经灭绝,在以后的演化过程中,绝对不再重复出现,同时生物演化的历史,又使生物不断适应生活环境的过程。

在不同环境的地质历史时期,必定有不同的生物种属和生物群,所以地质年代越老的地层,保存的生物化石越低级简单,地质年代新的地层,保存的生物化石越高级复杂,称为生物层序律。

利用生物层序律就可以确定地层时代的归属和不同地区地层时代的对比问题。

生物演化系谱3、地质年代表通过对全世界各地区地层剖面的划分和对比,综合岩石同位素年龄测定和古生物研究资料,结合我国实际,将地球发展演化的历史,按从新到老的顺序,进行系统性的排列,编制而成的年表,称为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的内容包括了地质年代划分的顺序、名称、代号和绝对年龄,以及历次重大构造运动和生物演化规律。

它简明扼要地反映了地壳发展的主要特征,便于地质工作对比应用。

(二)地层单位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层位的层状或非层状岩石的总称,是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各种岩石。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地层地层(stratum[ 'streitəm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成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

】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

(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

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

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

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编辑本段]地层系统的单位是如何划分我国地层委员会采用宇、界、系、统、阶、亚阶等六个地层单位术语。

[编辑本段]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某一时间阶段的划分方法。

地质年代的单位的划分地球的历史按等级划分为:宙、代、纪、世、期、亚期等六个地质年代单位。

地质年代共分五个代,为:1)太古代2)元古代3)古生代4)中生代5)新生代其中,古生代共分六个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分为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分为三个纪,分别是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相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指地层的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

它只表示地质历史的相对顺序和发展阶段,不表示各个地质时代单位的长短。

绝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是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生物演化与地质年代单位及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这个不错,看一下一、地质年代地质年代(Geologic Time)为指地球上各地质中,剧烈的构造运动、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海陆变迁以及生物的兴盛与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所发生的时代(图4-1)。

地质年代地层表

地质年代地层表

0.01170.1260.7811.8062.5883.6005.3337.24611.6213.8215.9720.4423.0328.133.938.041.347.856.059.261.666.072.1 ±0.2 83.6 ±0.286.3 ±0.589.8 ±0.393.9100.5~ 113.0~ 125.0~ 129.4~ 132.9~145.0 152.1 ±0.9157.3 ±1.0163.5 ±1.0166.1 ±1.2168.3 ±1.3170.3 ±1.4174.1 ±1.0182.7 ±0.7190.8 ±1.0199.3 ±0.3201.3 ±0.2~ 208.5~ 227254.14 ±0.07259.8 ±0.4265.1 ±0.4268.8 ±0.5272.3 ±0.5283.5 ±0.6290.1 ±0.26303.7 ±0.1307.0 ±0.1315.2 ±0.2323.2 ±0.4330.9 ±0.2298.9 ±0.15295.5 ±0.18~ 237~ 242247.2251.2252.17 ±0.06 358.9 ± 0.4372.2 ±1.6382.7 ±1.6 387.7 ±0.8393.3 ±1.2407.6 ±2.6410.8 ±2.8419.2 ±3.2423.0 ±2.3425.6 ±0.9427.4 ±0.5430.5 ±0.7433.4 ±0.8438.5 ±1.1440.8 ±1.2443.4 ±1.5445.2 ±1.4453.0 ±0.7458.4 ±0.9467.3 ±1.1470.0 ±1.4477.7 ±1.4485.4 ±1.9~ 489.5~ 494~ 497~ 500.5~ 504.5~ 509~ 514~ 521 541.0±1.0850100012001400160018002050230025002800320036004000现今G S S PG S S PS S P S S AS S P宇界系统阶年龄(Ma)宇界系统阶年龄(Ma )宇界系统阶地质年龄(Ma)宇界系地质年龄(Ma)表1 国 际 年 代 地 层 表国 际 地 层 委 员 会 每个全球年代地层单位都是通过其底部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GSSP )界定。

地层划分——精选推荐

地层划分——精选推荐

地层分类(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是指根据岩石本身客观存在的不同特征或属性,将组成地壳的岩层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层。

目前国际上主要把地层分为三大类型:①以岩性作为主要划分依据的岩石地层(岩性地层);②以化石作为划分依据的生物地层;③以形成时间作为划分依据的时间地层或年代地层。

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年代地层也就是生物地层。

尽管在年代对比方法上虽然有许多种,但以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测定的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并指出,虽然同位素年龄测定是前寒武纪和寒武纪以后的深度变质地层时代对比的重要方法,但它在显生宙地层的详细划分和对比方面,还不够完善。

而古生物(生物地层)的方法,在地质时期划分和地层的时代对比方面,具有全球的相对同时性。

而且,迄今为止,年代地层单位(界、系、统、阶)也像生物地层一样,都主要是以化石作为划分和对比依据的,因而年代地层也就是生物地层,进而主张把地层分为两大类型。

20世纪中、后期,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和新理论的产生,地层学出现一系列新分支学科,因而地层分类也随之扩大。

目前除以上三大类以外,还出现了以岩石体剩余磁性方向的变化作为划分依据的磁性地层;以各种客观存在的,且易用近代地质地球物理方法追踪而识别的物理界面(不整合面、地层结构转换面等)作为划分标志的层序地层等等。

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出露地表和地下的岩层剖面,分析和研究各地的岩层剖面,并进行剖面间的地层对比,是区域的乃至全球的地层综合研究的基础。

地层划分地层划分是地层学研究和实践中的基本程序,现代地层学十分注重地层划分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岩层具有多种作为地层划分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可以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地层划分,也可以根据多种特征的综合分析得出的属性(如时间、气候、环境、事件、成因解释等)进行地层划分。

岩层有多少种类可作为划分依据的特征和属性,就有多少种类的地层划分。

最常用的有①岩石地层划分,以一种岩石特征或几种岩石的组合特征为基础划分地层单位;②生物地层划分,以含同一生物化石内容及其分布范围为基础划分地层单位;③年代地层划分,以岩层形成的地质时间为基础划分地层单位。

地层

地层
包括岩相 沉积岩相 生物相 岩相(或沉积岩相 生物相。 岩相 沉积岩相)和生物相
生物相——指反映一定沉积环境的生物群的生态特征 生物群的生态特征。 生物群的生态特征
如含大量笔石的笔石相,反映流水不畅—指反映一定沉积环境的岩性特征 岩性特征,包括矿物 岩性特征 组成、化学成份 粒度大小、分选性、磨圆度 结构、 化学成份、粒度大小 磨圆度和结构 组成 化学成份 粒度大小、分选性 磨圆度 结构 构造等。 构造
4.非正常海相 4.非正常海相 淡化海
如现代的黑海 现代的黑海,水域较深,陆地包围,大量淡水注 现代的黑海 入,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 水的垂直循环不畅 垂直循环不畅甚至停止,因此海底为缺氧的还 垂直循环不畅 还 原环境。生物死亡下沉 生物死亡下沉,形成富含有机质黑色泥质 原环境 生物死亡下沉 黑色泥质 沉积。 沉积。 古代地层中有含笔石黑色页岩相 含笔石黑色页岩相,大致相当此沉积。 古代地层 含笔石黑色页岩相
地层层序(律)——地层上下或新老关系。
正常层位——未受扰动的地层,愈处于下部 下部时代愈 下部 愈 上部的地层时代愈新 愈新。 老,愈处于上部 上部 愈新
标准剖面——地层出露完全 顺序正常 接触 出露完全、顺序正常 出露完全 顺序正常、接触 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 化石保存良好可供进行地层划分、 关系清楚 化石保存良好 对比等研究的剖面。
2.浅海相 2.浅海相
海面到深200m左右的浅海区 浅海区,相当于大陆架 浅海区 上的海洋部分。
波浪作用减小,阳光充足 底栖生物繁盛 阳光充足,底栖生物繁盛 阳光充足 底栖生物繁盛,沉积物 以陆源细碎屑物质 化学 生物化学沉积物质 陆源细碎屑物质、化学 生物化学沉积物质为主, 陆源细碎屑物质 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物质 含生物遗体。 富含生物遗体 含生物遗体 一般为:砂岩 页岩 泥灰岩 石灰岩 砂岩→页岩 泥灰岩→石灰岩 砂岩 页岩→泥灰岩 石灰岩。常夹有Al、 、 Fe、 Mn等胶体沉积 等胶体沉积,以及磷块岩等生物化学沉积 、 等胶体沉积 而成的矿产。有时含特有的鲕状结构;生物化石种 鲕状结构; 鲕状结构 化石种 类多而且丰富。 类多

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

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

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07-11-13 08:04 ]地层的相对年代主要是根据地层的上下层序、地层中的化石、岩性变化和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等来确定的。

(1)地层层序法正常的地层是老的先沉积在下,而新的后沉积在上。

地层这种新老的上下覆盖关系,称为地层的层序定律。

常利用地层层序来确定其相对地质年代。

但在剧烈构造运动中地层发生倒转的情况下,这一方法就不能应用了。

(2)古生物比较法古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如动物的外壳、骨骼、角质层和足印,植物的枝、千、叶等。

地球上自有生物出现以来,每一个地质时期有相应的生物繁殖。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的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在某一地质时期绝灭了的种属不能再出现。

这一规律称为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

因此.新地层内的生物化石的种类和组合,往往不同于老地层内的生物化石的种类和组合。

通常利用那些演化快、生存短、分布广泛的生物化石,又称标准化石来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

(3)标准地层对比法不同地质时代的沉积环境不同,因而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岩,其岩性特征有很大的差异。

只有在同一地质时期内,相同的沉积环境,形成的沉积岩才具有相似的岩性特征。

因此,可以地层的岩性变化来划分和对比地层。

一般是利用已知相对年代的,具有某种特殊性质和特征的,易为人们辨认的“标志层”来进行对比。

例如,我国华北和尔北的南部,奥陶纪地层是厚层质纯的石灰岩;广西、湖南—·带的泥盆纪早期地层为紫红色的砂岩等都可以作为“标志层”。

还可利用地层中含燧石结核的灰岩、冰碛层、硅质层、碳质层等特征米定“标志层”。

标准地层对比法,一般用于地质年代较老而又无化石的“哑地层”。

对含有化石的地层,可与古生物比较法结合运用,相互印证。

(4)地层接触关系是根据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米确定其相对年代。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有:接合接触、平行不整合(假整合)接触、角度(斜交)不整合接触(图3-1)。

地球历史与地质年代

地球历史与地质年代

地球历史与地质年代胡经国一、地层与地质年代㈠、地层划分与地层单位1、地层概述⑴、地层的定义地层(Stratum)是指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成因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是一层或一组具有某种统一的特征和属性的并且和上下岩层之间具有明显区别的岩层。

地层可以是固结的成层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松散的成层沉积物。

地层之间可以由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分开;也可以由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或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不十分明显的特征的变化所形成的界线分开。

⑵、地层与岩层的区别地层与岩层这两个术语相似。

但是,地层往往具有特定地质时代的涵义。

因为地层是在一定地质时代形成的,或新或老,每一层或每一组地层都有它自己形成的地质时代或年龄;而岩层则往往是泛指各种成层的岩石,如砂岩层、石灰岩层等,不必强调时代的概念。

举例来说,这里的地层是寒武纪的,这其中就具有地质时代概念。

又如,这种岩层是含水层,这其中就没有强调它的地质时代概念。

不过,在实际应用时,地层和岩层也可以互相代替,不必严格区分。

2、地层划分依据与地层单位对地层划分的侧重点和出发点不同,依据不同,划分与确定地层单位的方法也就不同。

常见的地层划分依据和方法有:⑴、岩石地层单位根据岩性划分,其地层单位称为岩石地层单位。

⑵、生物地层单位根据古生物化石划分,其地层单位称为生物地层单位。

⑶、年代地层单位根据地层形成年代的统一性划分,其地层单位称为年代地层单位。

⑷、其他地层单位此外,还有以电性、磁性、磁极性、地震、矿物、古气候、地球化学成分等为依据的地层单位。

3、常用地层单位常用地层单位有: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

其中,又以年代地层单位和岩石地层单位应用更为广泛。

㈡、年代地层单位1、年代地层单位的定义年代地层单位,是指由在某特定地质时间间隔内所形成的岩层统一构成的岩体。

它代表地球历史某时间阶段内所形成的全部岩层。

年代地层单位是国际性地层单位,在世界各国都是统一的,便于进行世界性地层对比和交流。

地层的划分名词解释

地层的划分名词解释

地层的划分名词解释地层是地壳中的多层构造体系,是地质历史发展的产物。

地质学家通过对地球内部矿物成分、岩石性质、化石组合、地层叠置等特征的观察与研究,将地层进行划分和命名,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以及研究地质资源和环境变化。

地层的名称是基于具体地质时代和地域特征的综合分析而得出的,下面将对地层的一些常见名词进行解释。

1. 岩性地层岩性地层是指由同种或相似岩石构成的一系列地层,例如沉积岩层、火山岩层和变质岩层。

沉积岩层是由岩石碎屑在沉积作用下堆积形成的,如砂岩、泥岩和砾岩。

火山岩层则是由火山喷发物在喷发过程中喷发出来的岩浆和碎屑积累形成的,如火山灰和火山岩。

变质岩层是由原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如片麻岩和云母片岩。

2. 时代地层时代地层是地质学家根据岩石中化石记录的地质时代进行的划分。

地质时代是指地球历史上的一个时间段,通常以特定化石的出现和消失为标志。

国际地层学委员会将地质历史分为多个时代,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个时代又分为若干个地质纪。

例如,古生代时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和石炭纪等。

3. 形成地层形成地层是指地质历史上特定地域地层的命名。

这些地层通常根据地层形成的地理位置或者石油、矿产资源的分布来命名。

例如,有白垩系、古近纪和新近纪等地层,这些地层是根据其地层形成时代和矿产资源的分布而命名的。

4. 区域地层区域地层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地层,主要用于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层对比。

区域地层的划分通常基于地质剖面和地层堆积规律,以及不同地质时代和地质事件的相互关系。

例如,对于某个区域的地层,可以将其分为上古生界、中生界和下新生界等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

5. 区域岩性地层区域岩性地层是指在某个特定地域内由特定岩石组成的一系列地层。

这种地层划分是基于地层中的岩石性质和岩石成分而进行的,主要是为了研究岩石的物理特性和资源勘探。

例如,某个区域的粉砂岩地层、页岩地层和石英岩地层等。

总之,地层的划分和命名是地质学家对地球历史和地质过程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

地质年代及第四系特征

地质年代及第四系特征
新老地层之间为平行或近于平行的关系反映该地区在此沉积时期内地壳升降与沉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没有发生显著的构造运动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接触界线与整合接触界线相似
第三讲
地质年代及第四系特征
h
1
1、确定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
(1)沉积岩的确定方法
1)层位对比法 沉积岩,未经剧烈构造变动,位于下面的地层较老,上面较新。
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上升,沉积地层露出水面,接受剥蚀, 是升降运动的表现。
h
4
(2)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1)沉积接触。先形成的岩浆岩遭受分化剥蚀,后在其上又沉积新 的岩层。 (2)侵入接触。岩浆岩侵入于先形成的岩层中所形成。
沉积接触
侵入接触
h
5
2、地层年代的划分
地史即地质历史,也就是地壳演变的历史。
整合接触 沉积作用基本连续,沉积物连续堆积,没有间断。新老地 层之间为平行或近于平行的关系
整合接触的地质意义 反映该地区在此沉积时期内地壳升降与沉积处于相对稳定 状态,没有发生显著的构造运动
h
3
平行不整合-假整合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接触界线与整合 接触界线相似。
平行不整合与整合的区别 :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 缺失地层 。
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 :
➢ 1、岩性松散: 习称“松散堆积物”,是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的重要特征,也有胶
结甚至固结的。 如:海滩岩、火山岩、强钙质胶结的沉积物外。 ➢ 2、成因多样:
几乎包括了所有外力成因的沉积物。 ➢ 3、岩性岩相变化快:
同期沉积物可在短距离内发生相变,厚度小而多变(山顶到山脚), 划分对比困难,研究难度大 ➢ 4、厚度差异大:

地球地层时代划分及岩性

地球地层时代划分及岩性
地 层 岩 性 表



地层名称
岩组
代号
岩 性 简 述
备 注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Qh
粉质粘土、粘性土、碎石土、砾石层
更新统
Qp
粘土夹砾石,底部为新滩砾岩
仅见于新滩龙马溪附近
中 生界
侏罗系
下统
香溪组
J1x
黑色厚层底砾岩,含砾石英砂岩
整合接触
三叠系
上统
沙镇溪组
J1s
含炭质页岩及煤层、顶部为灰黄色厚层石英砂岩
整合接触
中统
巴东组
第三段
T2b3
紫红色粉砂岩、泥岩夹灰绿色页岩
整合接触
第二段
T2b2
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夹页岩、泥岩
第一段
T2b1
紫红色、灰绿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夹泥岩、页岩
嘉陵江组
T2j
灰白色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整合接触
下统
大冶组
T1dy
灰色、浅灰色薄层状灰岩
整合接触
上古生界
二叠系
上统
吴家坪组
下古生界
志留系
中下统
纱帽组
S1-2s
灰绿色中薄层粉砂岩、页岩
罗惹坪组
S1Lr
奥陶系
中上统
龙马溪组
O3S1l
灰绿色页岩夹石英砂岩
宝塔组
O2-3b
龟裂灰岩、瘤状灰岩
下统
桐梓组
01t
生物碎屑岩、白云岩
断层接触
寒武系
中上统
三游洞组
∈3sy
浅灰色中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
整合接触
覃家庙组

地质年代与地质系统

地质年代与地质系统


白垩纪(系)K

中 生 代 ( 界 )
燕 山
侏罗纪(系)J
三叠纪(系)T
印 支 物 繁 盛
二叠纪(系)P
古 生 代 ( 界 )
石炭纪(系)C
植蕨 物类 繁及 盛原 始 裸 子
两 栖 动 物 繁 盛 盛鱼 类 繁
无 脊 椎 动 物 继 续 演 化 发 展
元古宇---------元古宙 古生界---------古生代 石炭系---------石炭纪 上石炭统-----晚石炭世
最常见的是年代地层单位“统”下再分组, 如C2b代表古生界—石炭系—中石炭统本溪组
地质年代(地层系统及代号)

(宇) 第四纪(系)Q 新 生 代 (界) Kz 中 生 代 新第三纪(系)N 全新世(统) 更新世(统) 上新世(统) 中新世(统) 渐新世(统) 老第三纪(系)E 白垩纪(系)K 始新世(统) 古新世(统) 晚白垩世(统)
裸露无脊椎动 物出现
晋宁 吕梁 阜平
)(古古 界代元 太 古 宙 ( 宇 ) (冥 宇古 )宙
Pt1 Ar2
( 新 界代太 ) 古 ( 古 界代太 ) 古 成地 球 形
生原 物 核 生命现象开始
Ar1AR
泥盆纪(系)D 盛物类及藻进植裸 繁植菌类化物蕨
HD
地 球 生 物 史
生物演化中三类生物起关键作用:蓝绿藻,维管植物,人类
代(界)
纪(系)
世(统)
同位素 年龄值 (Ma)
0.01 25 23
二、地质年代表
(括号中为地层单位)
显 生
晚志留世(统) 410 古 生 代 奥陶纪(系)O 志留纪(系)S 中志留世(统) 早志留世(统) 晚奥陶世(统) 中奥陶世(统) 早奥陶世(统) (界) Pz 元古宙 (宇) 新元古代(界)Pt3 Pt 中元古代(界)Pt2 古元古代(界)Pt1 太古宙 新太古代 (界) Ar2 (宇) 古太古代(界)Ar1 Ar 冥古宙 (宇) HD 寒武纪(系)E 晚寒武世(统) 510 中寒武世(统) 早寒武世(统) 震旦纪(系)Z 青白口纪(系) Qb 蓟县纪(系) Jx 长城纪(系) CHc 滹沱纪(系) Ht 未名 1800 2500 3100 3850—46 00 晚震旦世(统) 570 早震旦世(统) 800 1000 439

地质时代和地层

地质时代和地层

绝对地质时代的确定
①同位素年龄测定
依据: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度在地史期间不变 计算某种矿物和岩石形成至今的年龄值 常用方法:铀—钍—铅法、钾—氩法、铷—锶法、氦 法、放射性碳法
②古地磁年龄测定
依据:地球磁场全球性、周期性发生倒转
D t ln(1 ) N
1
第二节
一、基本概念
地质年代和地层单位划分
陆相沉积:类型 多样、结构松 散、尚未成岩 多次冰期


地质年代简表
前寒武纪 ↓ 三 叶 虫 笔 石 鱼 类 造 煤 期 蜓
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 菊石、恐龙、裸子植物
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
第四节
古生物简介
地质时代与地层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确定地层时代的方法 地质年代和地层单位划分 华北地块地史概况 古生物简介
第一节
确定地层时代的方法
一、地层和地层时代的概念
1、地层的概念
某一地质时代形成的岩层或岩石组合,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 变质岩。
2、研究地层的意义
①了解地壳发展历史 ②探索各类矿产形成和分布规律,指导找矿
1、地质年代——表示地质历史时期中的时间间隔单位 2、地层单位——不同时期形成的地层相应地在空间上划分出的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岩层体,其顶底界
面为等时面。 ▲宙 地 ▲▲代 质 ▲▲▲纪 年 ▲▲▲▲世 代 ▲▲▲▲▲期 单 位 ▲▲▲▲▲▲时 宇▲▲▲▲▲▲ 界▲▲▲▲▲ 系▲▲▲▲ 统▲▲▲ 阶▲▲ 时间带▲
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距今423亿年海西运动1寒武纪系与太古界角度不整合接触海侵开始三叶虫的时代2奥陶纪系o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奥陶世末期海退上升为笔石兴起标准化石3志留纪系d4泥盆纪系s5石炭纪系c与奥陶系灰岩平行不整合海水再次入侵中晚石炭世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蕨类植物繁盛造煤期博山新汶本溪唐山赵各庄两栖动物盛极一时华北地台缺失6二叠纪系p沼泽河湖相沉积两栖类发育出现爬行类末期许多无脊椎动物绝灭1划分三叠纪印支构造期侏罗纪白垩纪2地层三叠系陆相侏罗白垩系西部大型内陆盆地陆相沉积海相沉积燕山构造期三中生代距今23065亿年中生代古生物四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01划分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200万年第四纪2生物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时代3地层1第三系中国东部陆相断陷湖盆沉积三列沉降带三列隆起带中国西部山间盆地陆相沉积雅鲁藏布江以南和塔里木西南缘早第三纪有海相沉积2第四系陆相沉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层岩性表



地层名称
岩组
代号
岩性简述
备注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Qh
粉质粘土、粘性土、碎石土、砾石层
更新统
Qp
粘土夹砾石,底部为新滩砾岩
仅见于新滩龙马溪附近
中生界
侏罗系
下统
香溪组
J1x
黑色厚层底砾岩,含砾石英砂岩
整合接触
三叠系
上统
沙镇溪组
J1s
含炭质页岩及煤层、顶部为灰黄色厚层石英砂岩
整合接触
中统
巴东组
C2j
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
整合接触
泥盆系
上统
写经寺组
D3C1x
上部称砂页岩段,以灰绿色、灰黑色页岩、炭质页岩、粉砂岩为主,下部称灰岩段,以灰色泥灰岩、灰岩或白云岩为主
整合接触
黄家磴组
D3h
灰绿色页岩、砂质页岩和砂岩为主
整合接触
中统
云台观组
D2yn
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夹少许泥质砂岩
平行不整合
整合接触
马鞍山组
P1l
粉砂质泥岩、黑色铁质页岩夹煤层
平行不整合石炭系中统 Nhomakorabea船山组
C2P1
灰白色厚层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整合至平行不整合接触
黄龙组
C2h
浅灰、灰白色中厚层至块状结晶灰岩
整合接触
大浦组
C2d
灰白-灰黑色厚层状白云岩
整合接触
下统
高骊组
C2g
黄绿、灰紫红色页岩、泥岩、粉砂岩、石英砂岩
整合接触
金陵组
整合接触
长兴组
P2ch
一般以黑色、深灰色薄-中层白云岩为主
整合接触
龙潭组
P2l
下部以深灰色砂、页岩互层顶为砂岩及灰岩;中部为厚层长石石英砂岩、铝土质泥岩、页岩夹煤层;上部以黑色页岩为主夹灰岩及细砂岩
整合接触
下统
茅口组
P1m
灰色白云质灰岩、灰岩及燧石结核灰岩
整合接触
栖霞组
P1Q
碎屑岩或夹煤、中厚层灰岩
整合接触
元古界
震旦系
上统
灯影组
Z2
岩性三分:下部灰白色厚层白云岩,中部黑色薄层状灰岩,上部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
整合接触
陡山沱组
Z2d
岩性四分:从下至上分别为①灰白色薄层状白云岩②灰黑色页片状白云岩③灰白色薄层白云岩④黑色炭质页岩
平行不整合接触
下统
南沱组
Z1n
灰绿色冰碛砾岩,含砾比较多
平行不整合接触
莲沱组
Z1l
紫红色、灰绿色砂岩,含泥质比较多
角度不整合接触
前震旦系
崆岭群组
Pt2k
深灰色条带状混合斜长片麻岩
整合接触
下统
石龙洞组
∈1sl
深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
整合接触
天河板组
∈1t
深灰色及灰色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夹少许黄绿色页岩及鲕状灰岩
整合接触
下古生界
寒武系
下统
石牌组
∈1sp
灰绿色薄层状砂质页岩
整合接触
水井沱组
∈1s
黑色薄层含炭质灰岩与薄层炭质页岩互层,黑色页岩中含巨大碎石结核最大直径1m以上(又称“飞碟石”)
下古生界
志留系
中下统
纱帽组
S1-2s
灰绿色中薄层粉砂岩、页岩
罗惹坪组
S1Lr
奥陶系
中上统
龙马溪组
O3S1l
灰绿色页岩夹石英砂岩
宝塔组
O2-3b
龟裂灰岩、瘤状灰岩
下统
桐梓组
01t
生物碎屑岩、白云岩
断层接触
寒武系
中上统
三游洞组
∈3sy
浅灰色中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
整合接触
覃家庙组
∈2q
薄层状白云岩、薄层状泥质白云岩
第三段
T2b3
紫红色粉砂岩、泥岩夹灰绿色页岩
整合接触
第二段
T2b2
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夹页岩、泥岩
第一段
T2b1
紫红色、灰绿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夹泥岩、页岩
嘉陵江组
T2j
灰白色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整合接触
下统
大冶组
T1dy
灰色、浅灰色薄层状灰岩
整合接触
上古生界
二叠系
上统
吴家坪组
P2w
深黑色中厚层灰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