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赛龙舟
![端午节赛龙舟](https://img.taocdn.com/s3/m/22ef4c4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8.png)
赛龙舟起源传说
纪念龙神说
传说很久以前,邹圩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有个打鱼人在 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渔人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 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小龙。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 龙身上的千年枷锁。
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 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河水为邹圩带来了五谷丰登。为了纪念这 条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 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端午节赛龙舟诗词
《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
唐.李群玉
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 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 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 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赏析:
三千健儿划着扎彩的龙舟,飞速向前,满江是喧闹的锣鼓声,热闹非常。日暮时分炊烟升起,人群已经散去。远处, 不知谁吹起了幽怨的笛声,勾起江底沉魂的幽绪。
端午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在很多地区都有赛龙舟 这一活动,是非常热闹的。就了解龙舟参赛队员为25人。
每队设队长一名(运动员兼),比寒时必须佩戴标志。每队登 舟比赛队员为23人,包括: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划手 20人。
替换时需经裁判员验明资格,并于检录登龙舟前替换完毕, 登龙舟后不得替换。
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传统佳节
01.赛龙舟的文化内涵 03.不同地区的赛龙舟
02.赛龙舟起源传说
04.端午节赛龙舟诗词
赛龙舟的文化内涵
端 午 节 文 化 内 涵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赛龙舟前会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一般都是点香烛,烧纸钱,
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
水族的端午节风俗活动
![水族的端午节风俗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67d8f53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0.png)
水族的端午节风俗活动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
对于水族人来说,端午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水族人会通过一些特殊的风俗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
一、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著名的活动之一,也是水族人最为热衷的活动。
赛龙舟起源于古代中国,传统认为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水族地区有很多举办赛龙舟比赛的传统,比如在广西柳州,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赛龙舟比赛,吸引了众多的参赛选手和观众。
二、吃粽子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其他食材包裹而成的食物,香味十足,口感也非常好。
对于水族人来说,端午节期间吃粽子也是一种传统习俗,可以在节日期间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品尝。
三、插艾叶插艾叶是水族端午节的另一项传统活动。
水族人用艾叶在门前、屋里和大街小巷的重要位置插上一排,寓意着祛病驱鬼,祈福平安。
据说,在古代,居民们将艾叶插在房门上,将来自外界的毒气和蚊虫等害虫赶走,保障了家人的健康。
四、涂雄黄涂雄黄也是水族端午节的传统风俗,相信可以驱走邪恶的幽灵和瘟疫。
涂雄黄最早是由屈原的乡亲们发明的,通过将雄黄涂在门框和窗户上,来挡住瘟疫的入口,保佑家庭平安。
此外,水族人还会将雄黄涂在家禽和牛马身上,希望它们能够远离疫病。
五、系五彩线水族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是系五彩线。
水族人把五彩线穿在脖子上,象征着祥和、平安、健康、快乐和幸福。
这条五彩线在家庭和社区中也成为了一种联系的纽带,它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团结。
在传承和发展中,这些水族端午节的传统活动逐渐成为了水族文化的一部分。
端午节期间,水族人除了要进行这些传统活动,还要唱水族歌曲、跳水族舞蹈等,以此来展示水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感受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及意义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10a4c9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f.png)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及意义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比如祭奠屈原、祭奠水神、龙神等等,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
相传屈原死后,人们划着船去打捞他的身体,并往江中投粽子等食物,防止鱼虾啃食他的身体,此后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就流传下来了,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起源的话就要追溯到战国时期了。
赛龙舟的意义最早的赛龙舟的起源是一种祭的祀仪式,所以自古至今都是庄重严肃的,即便是今时,龙船竞渡前的请神仪式也是少不了的,都要先要请龙、祭神,神灵各地有所差异,广东珠三角是请南海神,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则是请妈祖。
赛龙舟除了宗教意义外,它也是民众最富有激情的民间体育娱乐项目,赛龙舟需要众人密切配合,一起划桨开大船,只有万众一心奔向前,才能最快到达终点,这期间得过程,表达大家积极向上,勇做弄潮好儿郎的奋斗精神。
同时作为全民娱乐项目,端午节这日,很多商家也会积极赞助某支龙舟队,寓意其能带来财运亨通,在潮汕地区,拿到冠军得龙舟队叫“夺标”,而且赞助的商家会好运连连客源不断。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粽子,古称“粘蜀”、“角黍”。
据考证,吃粽子并非只在端午。
夏至日也有吃粽子的习惯,“盖取其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
然而吃粽子是端午节特有的风俗。
据记载:汉代在端午节前一天包粽子,端午节时吃。
当时端午节吃粽子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节令食品。
俗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笼”,“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的谚语。
端午节吃粽子,说明时序已转入夏季,人们即将换上夏装。
现在民间普遍接受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
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悲愤投江后,举国哀痛。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楚国人每逢端午这一天,都要用竹筒贮米做成筒粽,将其投入江中以祭屈原。
端午节庆祝方式有哪些
![端午节庆祝方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901b4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8.png)
端午节庆祝方式有哪些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并祈求平安祥和。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喜悦和祝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端午节庆祝方式。
一、赛龙舟端午节的一大特色就是赛龙舟。
龙舟赛是源自战国时期的习俗,人们划着装饰有龙头龙尾的长船,奋力划桨,争先恐后地冲向终点。
赛龙舟活动不仅能增进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对屈原的纪念和祭奠。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传统运动,吸引着无数观众前来观赛,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
二、包粽子在端午节期间,包粽子是一项家庭互动的重要活动。
粽子是用糯米、豆沙、肉类等馅料包裹在竹叶中,再用细绳扎牢,最后蒸煮而成。
包粽子是一个传统的手工技艺,通过亲手包粽的过程,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家人们可以一起坐在一起,边包边聊,增进感情,共同享受这个节日的乐趣。
而在包粽子时,人们也会为粽子加入一些艾叶,这是为了驱邪避恶,保护身体健康。
三、佩戴五彩丝线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佩戴五彩丝线,用于驱邪避祟,祈求平安。
五彩丝线象征着好运和吉祥,人们相信佩戴后能带来好运和平安。
通常,五彩丝线会系在手腕、脚腕、颈项等部位,以展示人们对节日和祝福的喜悦之情。
此举不仅能增添节日氛围,也能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
四、食用粽子无论是在赛龙舟的比赛现场还是在家庭聚会,吃粽子都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环。
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味道香甜可口。
不同地区的粽子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做法,有咸粽、甜粽、果脯粽等多种品类。
人们可以品味各种各样的粽子,享受端午节独特的美食。
五、荡秋千一些地方的端午节习俗中,还有荡秋千的活动。
秋千作为一种古老的游戏,让人们在欢乐中迎接丰收和新的开始。
荡秋千是一种传统的游戏,人们可以坐在秋千上,围绕着一根悬挂的绳索摇晃,感受风的轻吹和快乐的心情。
这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传统庆祝活动,让人们将忧愁与烦恼甩到一边,享受天伦之乐。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f58969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b.png)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有哪些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很多,龙舟比赛便是这其中一项。
潮汕端午节有哪些习俗_端午节
![潮汕端午节有哪些习俗_端午节](https://img.taocdn.com/s3/m/01a4e70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3.png)
潮汕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潮汕端午节习俗多,而且有很多习俗与众不同,那么,潮汕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潮汕端午节习俗1、吃“麦熟”据《潮州府志》载:“大城所设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百户十员,镇抚一百,旗军一千二百二十三员。
”这些人来自大江南北,也带来了包括饮食习俗在内的各种风俗。
像每年清明节过后,当地便盛行吃一种叫“麦熟”的食物。
饼是从清明节开始,做到端午节过。
“麦熟”的出现跟古时所城大量来自北方的驻兵有关。
明朝的时候,当时就有部队驻扎在所城。
麦熟的时候,大丰收,(当时军兵将)收成的麦碾成粉(制作面皮),就叫做“麦熟”。
潮汕端午节习俗2、吃栀粿在潮汕地区,栀粿一年里仅有在端午节时才有销售。
潮汕人家端午食栀粿,希望清热祛疫助消化。
制作栀粿需将采摘下的栀子洗净捣碎,浸泡滤渣成为黄色汁液,后与糯米浆搓匀,放入专用粿帕,装入蒸笼蒸熟。
蒸熟后的栀粿呈棕黄色。
放凉后食用,食用时不用刀切,而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潮汕端午节习俗3、赛龙舟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黄金水域。
端午节期间潮汕人赛的龙舟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型龙舟,长20—30米,宽1.4—1.6米,设20—30对桨,周身彩绘鱼龙图案。
另外两种是彩头船(饶平、南澳一带)和龙船仔。
有些地方(如澄海),人们在赛龙舟后,要饮“龙舟水”,吃“龙舟饭”,祷求平安健康。
潮汕端午节习俗4、插艾花浴(吃)药汤潮汕“端午节”的另一主要习俗是插艾花浴(吃)药汤。
这一天,各家各户门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艾虎形以辟邪秽”,驱瘟辟邪。
另外,这一天称作“圣日”,吃药最有效。
潮人早餐有吃“五果汤”的习俗。
“五果汤”即莲子、玉米、白果、黄豆、怀山等煮成。
异族家的婆婆端午节这一天一定要用艾水洗澡,去风湿等。
潮汕端午节习俗5、吃端午粽潮汕人家,世代相沿,端午包粽,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
民间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可见粽球已成为潮汕名小吃的历史悠长。
端午节赛龙舟的俗语
![端午节赛龙舟的俗语](https://img.taocdn.com/s3/m/c11c042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6c.png)
端午节赛龙舟的俗语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节日期间各地均有举行龙舟竞赛的习俗,这也被称为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同时也配以许多有趣的俗语,跟随文化的传播不断流传至今。
一、龙舟快,神仙愁这是最经典的龙舟节俗语之一,也是人们在赛龙舟时最常用的口号之一。
含义是假如你在比赛中,龙舟处境不理想,船速慢,该如何面对迅猛的对手?这时候就要发挥出你的勇气和决心,让赛龙舟的队员们尽力划船,扬起龙船的速度,创造胜利机会,即使你的对手是神仙,也会因为你的速度而感到愁苦。
二、输了也硬在赛龙舟的比赛中,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队伍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仍需在众人的注目下返回。
这时,就需要坚强起来,表现出镇定,并不放弃。
你会被认为是很硬的人。
这个词语也被用于表示在任何竞争中,即使没有获胜,也不会随随便便的结束,坚定顽强的表现出前进的决心和刚强的心态。
三、强强联合,扬威九州赛龙舟是一项团体运动,但在比赛之前,各个区域和不同的队伍都是有区别和不同的。
而当正式比赛开始后,只有团结和合作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成果。
这时候就大声喊出强强联合,扬威九州的口号,以催化士气和合作精神。
这个词语也指出,在任何领域,如果掌握这种情感和态度,多方合作,就可以更大的发展和创造成功。
四、进水太多,船底跟少在龙舟比赛中,有时会发现屏障沿途壮观遒劲,击退飞溅的大水,这时都要注意一个问题:如果进水太多,船只的底部容易降低过低,会破坏船只的平衡性,而船只的速度也会相应的缓慢。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个词语了,即使没有赢得最后的比赛,也要确保自己保持真正的平衡和调整思路,以更为均衡的速率行驶。
这个口号也可以反映在各个领域中,成功并不绝只是在荣誉,更是在于坚持,真实的平衡和稳定。
五、一碗儿水,两头撇这个俗语是表达在团队合作中,任何人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做好本职工作。
假如有什么无法完成的事情,就应该沟通交流,让你的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d846e7c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8.png)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活动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传统风俗活动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庆祝这个节日,而端午节也因其独特的风俗活动而备受关注。
那么,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传统风俗活动吗?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一、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活动之一。
龙舟起源于中国,据传始于春秋时期的楚国,起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龙舟由木材制成,外形呈长条形,头部有龙头,尾部有龙尾,整个龙舟上还会装饰各种图案。
在比赛中,一般有两个人敲锣打鼓、一人教掌舵、一人领船、十数人划桨,队手们在比赛中奋力划桨,带着龙舟在水中翻滚、飞舞,同时各种呐喊声、锣鼓声也十分嘹亮。
赛龙舟是一项充满活力的运动,也是一种展现团队协作与竞技精神的体验。
二、吃粽子吃粽子也是端午节传统的风俗活动之一。
粽子是一种用粳米等食材包裹而成的传统中国食品,外形呈三角锥形,馅料种类多样,包括糯米、豆沙、肉类等。
吃粽子的习俗据说始于屈原,他曾将糯米包裹成三角形,投入汨罗江中,以祭祀自己。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也开始包粽子,并在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表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在现代,吃粽子的习俗仍然广泛存在,不仅仅是一种口感美食,更是一种传承文化的形式。
三、挂艾草挂艾草也是端午节传统的风俗活动之一。
艾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据说能够驱邪、辟秽,因此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将艾草捆成一束,挂在门口或者悬挂在室内,以保佑家庭平安。
挂艾草的习俗据说也始于屈原,他曾将艾草散布在自己的住所、村庄和城市的四个角落,以期驱除瘟疫和邪恶。
现代人们也将这种传统习俗延续下来,希望通过挂艾草来祈求健康、平安。
总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其中的传统风俗活动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体现。
在今天,这些传统风俗活动虽然已经改变了一些形式,但是其内涵仍然在不断传承。
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这些传统风俗活动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意义,都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https://img.taocdn.com/s3/m/7f76e10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a.png)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的原因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的原因,以供大家参考!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而在传说之外,“龙舟竞渡”也确实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
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端午节赛龙舟的寓意端午节赛龙舟的寓意是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
也有说法说端午节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跳江自尽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却没有捞到,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春秋之前,古代的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为了表示自己是“龙种”身份,他们除了有断发文身的风俗,还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便有类似于今天的赛龙舟游戏,这就是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
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
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
端午赛龙舟作文又是一年一度又火热的端午节来了,人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看赛龙舟了。
南方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
![南方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cfb56c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f.png)
南方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南方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节日。
在南方地区,端午节有着自己的独特风俗,本文将介绍南方端午节的几种传统风俗。
一、赛龙舟赛龙舟是南方端午节最为著名的传统活动之一。
龙舟起源于中国南方,其形象栩栩如生,船身上布满彩绸,船头贴着龙头,船尾银鳞闪闪,船身布满彩绸,彩旗飘扬,赛龙舟场面非常壮观。
赛龙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龙舟比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船队们争夺胜利,象征着人们共同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南方地区,赛龙舟已成为一种文化和体育盛会,成为了端午节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吃粽子吃粽子是南方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风俗。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肉、蛋黄等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制而成的食品,因为形似“角黍”,也就是古时的刑具“角黍”,故称为“粽”。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传说吃粽子可以避邪、驱瘟疫,而且还可以招财、增寿、驱邪,是吉祥之物。
每年端午节,南方地区的民间便会煮粽子,创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人们一边吃着粽子,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龙舟比赛,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三、挂艾叶、穿香囊在南方地区,还有一些其他的端午节传统风俗,如挂艾叶、穿香囊等。
挂艾叶是指用艾叶、菖蒲、柴胡等中草药制成的香囊挂在门前、墙上或车前,以驱邪、消瘟。
穿香囊是指将香草、香粉等填入小布袋,系在身上,以驱虫、祛瘟疫。
南方人民传统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端午节的传统风俗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代表了南方人民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
总之,南方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举世闻名,粽子、龙舟、艾草等都代表了南方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
这些传统风俗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流传广泛,充满着浓浓的异域风情和文化自信。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端午节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端午节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9edac7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e.png)
端午节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内涵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非政治性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庆祝这个节日。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敢,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习俗之一。
龙舟是一种独特的船只,形状长而窄,船头和船尾都雕刻有龙的形象。
赛龙舟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民间传说,相传古代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身体,纷纷划船捞取他的尸骨。
后来,这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的竞技运动。
现在,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组织赛龙舟的比赛,吸引着众多的观众和参赛者。
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尊贵,而舟则代表着团结和合作。
赛龙舟的习俗通过体育竞技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吃粽子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
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和其他配料包裹而成的食物,通常用竹叶或者其他植物叶子包裹。
粽子的制作工艺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但是每个地区的做法和口味都有所不同。
吃粽子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民间传说。
相传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将糯米包裹成三角形,用竹叶裹好,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吃掉。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食物不仅可以防止鱼虾吃掉,还可以增加体力和抵御疾病。
于是,吃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吃粽子不仅是一种美食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亲手包制粽子,传承家族的独特做法和口味。
吃粽子的习俗不仅让人们品尝到美味,还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温暖。
三、挂艾草和穿香囊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挂艾草和穿香囊。
艾草是一种具有浓郁香气的植物,人们会将艾草挂在门口或者悬挂在家中的某个角落。
相传艾草可以驱邪和祛病,人们希望通过挂艾草来保护家人的健康和平安。
香囊是一种小巧的袋子,里面装有香料和草药。
人们会将香囊挂在身上或者放在枕头下,以驱除邪气和保佑自己的身体健康。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内容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43519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a.png)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内容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端午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传统习俗,不仅在华人圈子中深受欢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的参与。
以下是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内容的文档。
一、赛龙舟的由来与意义传说在古代,楚国的大臣屈原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主张公正,被楚国的偏安派挤出朝廷,流落到了汨罗江的岸边。
屈原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爱国情怀,写下了《离骚》等著名的诗篇,并投身汨罗江中。
当地百姓为了怕鱼虾咬食屈原的尸体,纷纷划船捞取。
这个习俗逐渐演化成为了赛龙舟的形式,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和烈士。
在另一个传说中,龙舟比赛是为了纪念养蚕圣母的精神,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故端午节赛龙舟被看作是祈求健康、幸福和吉利的一种传统方式。
二、赛龙舟的习俗和流程1、结伴而来端午节赛龙舟通常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大家可以自由结伴组队参加,也可以抽签随机分组。
参与者可以身着鲜艳的竹编马裤和马褂,并佩戴五彩缤纷的腰带和头花。
在这个热闹的节日中,人们展示着自己的风采,互相搭讪和交流。
2、准备比赛参赛队伍提前一天开始练习,排练比赛的节奏和技巧。
比赛当天,船队将会听从领队的指挥,进行集体预赛和决赛。
一些地区还会在赛前安排整理浴龙舟、会议、祈求平安等颓势,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开始比赛比赛开始之前,每个船队都会在水边的竹制传统舞龙表演,就算是鼓舞士气。
船队随着裁判员的发令号发起冲刺,并且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信号灯提示,比赛通常包括100米、200米和400米比赛,船队的速度和配合度都决定着最终的胜负。
三、赛龙舟的文化价值端午节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也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首先,赛龙舟可以展现传统的体育文化和船艇技能,同时也可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团队意义。
其次,赛龙舟可以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最后,端午节赛龙舟还可以推动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国际化的视野也有积极的意义。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fbfcf10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c.png)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有个重大项目活动,那就是赛龙舟了,赛龙舟也叫划龙船、龙船赛会。
那么为什么叫赛龙舟呢?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又是怎么来的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的来历,希望能帮到你。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的来历一传说龙戏水好飞、善于变化,有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所以自古以来龙就受到江海湖泊地区人民的顶礼膜拜,北方雨水缺少地区百姓更要向龙祈求风调雨顺。
赛龙舟活动,固然说是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也首先是要让天龙、水龙高兴,保佑五谷丰登。
江南龙图腾崇拜中的祭敬,就含有希望龙保佑雨水不缺、洪水不滥而年年丰收的目的。
人们还把端午节时死去的伍子胥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和江神,也曾经把屈原封为广源顺济王,产生了“江神即楚大夫屈原”的说法,这是把人神化了,也是把神龙人格化了,人就是龙、龙就是人而为一体了。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的来历二端午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活动之一,又被称为“龙舟竞渡”、“龙船赛会”、“划龙舟”、“划龙船”等。
在南方水乡地带,由于河湖众多,这一习俗是兴盛异常。
关于划龙舟的来历,民间普遍认为也与屈原有关。
传说屈原投江后,当地老百姓便顺江打捞,但一直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他的尸身。
他们便想渡过洞庭湖去找,可八百里洞庭天水茫茫无法渡过。
此时恰巧下起了瓢泼大雨,湖上的渔民纷纷摇桨归来,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渔民们听说百姓是为了打捞国家的贤臣而来,便争先恐后地相帮,于是形成了后世五月五日赛龙船的习俗。
对此,《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
”到唐代,人们则说竞渡是为屈原招魂,并在今湖南湘阴汨罗江北岸的玉笋山上修建了招屈亭,据说这就是当年赛龙船的终点。
其实龙船在西周穆王时期就有了,湖南长沙出土的一幅战国时期楚墓的帛画上面就有男子站在龙船之上的图画。
而赛龙船这种竞技活动,据《纪纂渊海》的记载,起源于越王勾践时代,《物原》则考据在吴王夫差挖成运河时就有了竞渡之俗。
端午赛龙舟文化习俗介绍课件
![端午赛龙舟文化习俗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cc52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d.png)
发展演变
起源:古代祭 祀活动,祈求
风调雨顺
演变:逐渐成 为民间竞技活 动,增强团队
协作精神
发展:成为端 午节的重要习 俗,传承民族
文化
现代:赛龙舟 成为国际性体 育赛事,促进
文化交流
2
赛龙舟的习俗
龙舟制作
材料选择:选 用优质木材, 如杉木、松木 等
01
龙舟结构:包 括龙头、龙尾、 船身、船桨等
龙舟运动:将 龙舟运动引入 学校,推广龙 舟运动
竞技体育
赛龙舟已成为一项竞 技体育项目
国际龙舟联合会成立, 推动龙舟运动的国际
化
赛龙舟比赛成为国际 体育赛事的一部分
赛龙舟运动在民间和 竞技体育领域都得到
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旅游文化产业
赛龙舟成为 旅游项目, 吸引游客参
与
赛龙舟活动 带动当地经 济发展,促 进文化交流
03
比赛方式:采用直线竞速的 方式进行比赛
04
比赛时间:通常在端午节当 天或前后几天进行
05
比赛奖励:通常为奖金、奖 品或荣誉证书等
06
比赛安全:比赛过程中需遵 守安全规定,确保参赛人员
安全
庆祝活动
01
赛龙舟:各地 举行龙舟比赛,
庆祝端午节
02
包粽子:家家 户户包粽子, 寓意吉祥如意
03
挂艾草:在 门上挂艾草,
赛龙舟成为 城市名片, 提升城市知
名度
赛龙舟活动 成为传统文 化传承的重 要载体,促 进文化传播
谢谢
端午赛龙舟文化 习俗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 录
Part One.
赛龙舟的起源
Part Three.
赛龙舟的文化内涵
赛龙舟是哪里的风俗
![赛龙舟是哪里的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408c8a2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0.png)
赛龙舟是哪里的风俗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
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传说: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
他在流放了的情况下,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祠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
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
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
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
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龙舟竞渡习俗
![龙舟竞渡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c9a151e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6.png)
龙舟竞渡习俗陕西安康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水流急缓,深浅、宽度不一,不像南方河宽水深,可以在同一时间段于同一水域自由开展竞渡,于是在安康的龙舟竞渡中出现了分开竞渡。
这一队在逆水竞渡,那一队在顺流较量,此一队在横渡抢对岸,彼一队在拖长距比耐力。
而且在安康的习俗中,龙舟一旦正式下水,只能轮番地替换划船的水手,决不允许龙舟停泊不“竞”。
桡手划船的姿式是侧身脚蹬“底板”跪在船帮之上,身体前倾几乎俯于船沿。
这种姿式一方面是方便划船,另一方面也是“爬”在船沿察看水中动静,便于打劳屈原的尸体。
舟不停泊则是满江河寻找屈原尸体的需要,同时也可以驱赶鱼类,以避免对屈原遗体的侵害。
这种习俗还是有别于国内其他地方龙舟竞渡的比赛方式。
浙江龙舟竞渡习俗浙江杭州市郊的余杭蒋村,龙舟习俗别具一格,以龙舟文明风尚为主,并不计较速度,倘未经先行船礼让而争先者,反受观众讥评。
比赛要求击桨齐整有力,踩艄姿态优美,充分发挥集体的意志、毅力。
现代蒋村年年举办龙舟盛会。
夜间赛舟是浙江水乡旧时习俗。
白天赛龙舟意犹未尽,便相约(或为主持者规定)夜晚继续比赛。
水上点浮灯,终点有标灯,舟中自备灯,岸灯列列,游灯晃晃,整个赛区如同白昼,场面十分炫丽。
竞渡场所大多在人烟稠密地区附近,水域宽阔的江河湖泊中进行。
贵州龙舟竞渡习俗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造龙舟,砍树的日期是龙年十月的末日。
去时,由寨子上备糯米饭些许,一只活雄鸡,一块刀头肉,一尺青布,一绺丝线,一束麻,一壶酒和一些香、纸钱,作祭树用。
在选中的杉树下,先将青布、丝线缠在树干上,将酒、饭置于树下泥土上,然后焚香烧纸钱,再将鸡血放出,淋在树干上,请“山神”、“树神”受献。
然后由一位知古规古礼、并“富贵双全”(儿孙满堂)的老人向树祈祷:“吉杉啊!请允许我们全氏族将你砍伐去做龙舟。
愿你庇护老少吉安,子孙昌盛。
”祭礼毕,即由一名事先已选好了的“有福之人”(是青年,要父母双全;是中年要儿女俱在,忌续弦)动手先砍第一斧,然后大家把树伐倒。
端午节传统风俗习惯
![端午节传统风俗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ce5e2e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b.png)
端午节传统风俗习惯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传统风俗习惯,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端午节的风俗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至于赛龙舟这个习俗从何而起,还是来源于历史典故。
根据古时传说,屈原含冤投江之后,楚国人十分悲伤,他们相信楚原是忠心贤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
然而当他们奋力到达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了,他们担心湖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借划龙舟来驱散湖中的鱼。
后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赛龙舟活动,赛龙舟之习俗盛行于当时的吴、越、楚三国。
之后人们以端午赛龙舟的方式来祈祷风调雨顺。
2、吃粽子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3、佩香囊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
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
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
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4、悬艾叶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
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但是区别于作用不一样,南方利用艾叶祛邪祛病,而北方进行避毒避恶,其药理相通,都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龙舟节习俗划龙舟
![龙舟节习俗划龙舟](https://img.taocdn.com/s3/m/410f2d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5.png)
龙舟节习俗划龙舟龙舟节,又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就是划龙舟比赛。
本文将介绍龙舟节的起源、庆祝方式以及龙舟赛事的举办情况。
一、龙舟节的起源龙舟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屈原故事。
相传屈原是楚国忠臣,他反对腐败的政府,被贵族排挤,并被流放。
屈原心系国家民族,竭尽忠诚,最终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以表达他对楚国的痛惜之情。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举行划龙舟的活动,以纪念他的爱国精神。
二、庆祝方式龙舟节是一个集传统风俗、民间艺术、青少年活动于一体的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五花断肠、插艾叶、喝雄黄酒、穿五色丝等活动,以避邪驱瘟或祈求健康吉祥。
而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举行盛大的龙舟赛。
这项传统体育运动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又是一场激烈的竞技比赛。
三、龙舟赛事的举办情况龙舟赛一般会在河流或湖泊等水域进行。
赛前,人们会准备一条精心装饰的龙舟,龙舟的外观通常是木质结构,船头雕有龙头,整个龙舟配以五彩斑斓的龙鳞,让人赏心悦目。
赛时,参赛队员会划动长长的竹桨,配合鼓乐和锣鼓声,在舟上加油助威,争夺比赛首位。
龙舟赛事通常分为多个组别,包括男子组、女子组、混合组等。
这些队伍经过精心的训练,能够保持默契的配合,力求划出最快的速度来赢得比赛。
赛程一般分为直道、弯曲道和终点三个部分,选手需要根据河道的特点来灵活应变,以确保团队的胜利。
龙舟赛事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人们会聚集在河岸上为参赛队伍加油鼓劲,场面非常壮观。
此外,龙舟节还是一次文化交流的机会,来自不同地区的队伍可以通过比赛互相切磋,展示各自的技艺和特色,丰富人们的文化体验。
总结: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人们通过庆祝活动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并举行盛大的龙舟赛来庆祝。
龙舟赛事精彩激烈,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这一传统的节日不仅传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人们的团结协作和拼搏奋进的精神。
端午节赛龙舟
![端午节赛龙舟](https://img.taocdn.com/s3/m/c1e1e61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e.png)
端午节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1相传古代五月初五,屈原跳入了汨罗江,楚国的百姓没有捞到他的尸体,就把鸡蛋粽子等东西扔进汨罗江里,希望小鱼小虾不要吃掉他的身体。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就把这天定为端午节,端午节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会挂上艾草,角角落落喷上雄黄酒,以防蛇虫爬进屋子。
还有包粽子,吃酒宴,穿新衣,编彩绳,赛龙舟等习俗。
说到龙舟比赛,外公家旁有一条大河,每年五月初五这天,村里的男人都会组织划龙舟比赛。
一排排色彩鲜艳,惟妙惟肖的龙舟,齐刷刷的整装待发,龙船头站着指挥的人,龙船尾立着敲鼓的人,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鼓声,想起了船员高亢呐喊的喝彩声,龙舟就像是在水上飞腾一样呼呼而过,牵动着岸边每一位观众的心,当冠军冲出那条红彩带时,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鞭炮声,响遍了整个乡村。
看到这激动人心,惊心动魄的场面,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插上一双翅膀去看一看我老家的龙舟比赛了。
端午节赛龙舟2一 . 项目参与方主办方:xxx承办方:xxx xxx xxx xxx冠名方:xxx xxx xxx xxx协办方:xxx xxx xxx xxx参赛队及表演队:xxx xxx xxx xxx商业街商户:租用场地的各商家二、项目时间前期筹备时间:20xx 年5 月27 日——20xx 年6 月15 日活动时间:20xx 年6 月16 日——20xx 年6 月18 日三、项目地点:**市**河四、竞赛的组织机构五、项目前期筹备1. 前期宣传a) 电视台:有选择性的联合当地受众率较高的电视台开展媒体合作,通过活动信息发布、现场采访录制等方式配合地面活动,旨在媒体有效联动,使资源最大化,活动最大化。
b) 电台:联合当地知名度较高的音乐电台开辟报名专线,发布活动信息等。
c) 报刊:**晚报,**日报等报刊媒体合作,主要用于活动前9 期宣传铺垫、活动过程信息采集、活动宣传报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
东周末期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杀。
楚国人民
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岳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
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
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民间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
方十分流行和重视,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
体划桨竞赛。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
原而兴起的。
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龙
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
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由来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
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loo人,桡手约80人。
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
湖南汨罗县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
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
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
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
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
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
绘。
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
除龙头龙尾外,龙舟
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
如广东顺德龙舟
上饰以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
还有绣满龙风、八仙等图案的罗伞。
一般龙舟没有这么
多的装饰,多饰以各色三角旗、挂彩等。
古代龙舟也很
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
层重檐楼阁。
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
又如《点石斋画报。
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船,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
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精丽。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
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
有的
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
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县,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
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
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
如云。
”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
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
可能屈原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
《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
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录》中记吴地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
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
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
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
坡上人
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
势空挥挠。
……”这些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
的壮景。
妇女们平时是不出门的,如今也争着来看龙船,银钗耀日;鼓声、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驰而来,掉如飞剑,鼓声如雷;终点插着锦绮彩竿,作为标志。
龙舟向着标飞快地驰近……近代的龙舟比赛也大抵相同,不过规程稍
严格一些。
国内外都出现了国际龙舟比赛,吸引了各国
健儿。
端午节赛龙舟的神话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条又小又脏的水沟。
有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一条小蛇。
这一
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鳞片。
当渔人把手触
向鳞片的时候,蛇眼里闪着乞求光芒,十分可怜。
渔人
顿生恻隐之心,抚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水沟。
谁知,那九片鳞突然脱落,小蛇长身而舞,化为条小龙。
原来,它是条上天神龙,因触犯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才变成了这模样。
它的尾巴上被加九把锁——就是小蛇
尾上九片闪耀的鳞。
玉皇曾言:“除非得到人阳气,这
锁才能打开。
”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小龙身上的千年
枷锁。
小龙为感谢渔人,在水沟中不停地翻动,并从口
里不停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
慢慢地,小水沟变
成大河,河水为西
岸带来五谷丰登。
为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村子称
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
在神龙升天这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端午节赛龙舟的历史意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
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
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初
五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
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
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
同的寓意。
常见赛龙舟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
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
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不
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
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
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
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XX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
在竞渡前,
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
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