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与考核指标

合集下载

医院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医院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医院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平均住院日是体现医院服务能力、医院管理效益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切实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合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根据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 14号)和《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医管发[2011]33号)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一、目的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二、适用范围全院临床科室三、定义平均住院日是指一定时期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等于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

是一项评价医疗效益和效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

四、实施办法(一)、医院建立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1.加强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监管,提高其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医院统一组织领导下,医务处直接负责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工作。

各级管理工作者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提高医院效率和收益,提升医院形象,维护患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2.通过科学方法制订院、科、病种平均住院日标准。

在我院平均住院日的基础上,根据科室临床工作实际,通过科学方法,制订各科室、代表性单病种、手术前的平均住院日标准,建立形成以科室为中心,以病种为重点的逐级控制目标责任制。

3.将平均住院日列入医院考核体系。

平均住院日作为一项单独考核、奖惩指标,纳入各科室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医疗质量考核、绩效考核体系,科室平均住院日情况与科主任考核挂钩。

4.严禁以压缩平均住院日为目的的分解住院及多次入院情况。

5定期召开临床、医技科室沟通会、访谈会等,进一步研讨相关对策,建立起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长效机制。

(二)落实医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提高诊疗质量1.完善和落实医疗工作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规定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规定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规定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规定一、引言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医疗费用的持续上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旨在规范和指导医院管理者、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员,在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管理范围1. 适用对象:本适用于所有医院内的住院患者管理。

2. 目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三、管理措施1. 住院前评估1.1 患者信息收集:在患者入院前,收集相关患者信息,包括病史、病情、家庭情况等,以便提前做好住院准备工作。

1.2 风险评估: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的风险,以便提前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3 医生沟通: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并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2. 治疗方案制定和执行2.1 多学科协作:医疗团队应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缩短住院时间。

2.2 康复护理:提前规划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康复训练、营养咨询等,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2.3 定期评估:定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3. 出院计划和安排3.1 出院指导:在患者即将出院前,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药物使用说明、饮食建议等,以便患者在出院后能够正确管理自己的健康。

3.2 家庭支持: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其居住条件和家庭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院计划,并提供家庭支持服务。

四、管理效果评估1. 数据分析:定期对患者平均住院日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估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2. 不良事件分析:对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改进管理措施。

五、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患者入院评估表2. 患者出院计划表3. 家庭支持服务协议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住院日: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连续天数,不包括入院和出院当天。

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

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

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大全 5 篇)第一篇: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武汉市第一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反映医院内涵建设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如下:1.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全部在门诊完成,提高门诊诊断的确诊符合率。

2.规范诊疗行为,积极开展临床路径诊疗模式。

3.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4.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病情评估制,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保证诊疗的及时性。

5.提高科间会诊质量及效率,严禁出现推诿、推责和以大量辅助检查代替会诊意见的现象。

6.提高床位有效使用率。

出院前复查有计划进行,避免盲目性。

7.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水平,在诊疗过程中尽量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确保临床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准确。

职能、后勤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与工作流程,确保临床日常诊疗工作高效运转,出现突发事件能反应敏捷、处理到位。

8.医院制定相关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组织学习考核,在工作中监督管理落实,根据落实情况,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

9.开展日间手术及择期手术预约管理等,可以通过医疗流程优化、合理配备人员及手术设备,充分发挥麻醉复苏室的作用,延长手术室的开放时间,缩短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和休息日开展择期手术。

10.护理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落到实处。

医院要加强护士“三基”培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确保护理安全。

加强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保证病人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医院感染和并发症发生。

11.充分挖掘医技科室内部的潜力,提高辅助诊断的时效性。

医技科室要重视人员配备与人才培养,改善内部运行机制,合理排班,确保临床科室能够及时预约、检查和领取报告单。

12.执行院间检验检查互认制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SJNK007神经内科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SJNK007神经内科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神经内科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一、入院前或入院时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尽量在门诊或入院当日完成,提高门诊诊断的确诊符合率,提高预约诊疗服务,缩短化验结果时间。

如DSA、头颅MRI、头颅CT检查主管医师可先电话向放射科预约时间,缩短等待时间。

二、同级以上医院院间检验检查互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三、在入院3天内完成相关检查检验,明确诊断;若不能明确诊断者,及时提出疑难病历讨论。

四、对于入院后5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及时请上级医师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五、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病情评估制,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若有他科情况,及时请会诊,保证诊疗的及时性。

六、对于符合临床路径入组标准的患者,使用临床路径手段规范诊疗行为,缩短平均住院日。

七、加强重点疾病的管理,制定脑梗死和脑出血诊疗规范,缩短平均住院日在7-14天左右。

八、对病情评估已达到康复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可请康复医学科会诊后转康复医学科继续康复理疗。

对于诊断明确后
需继续治疗或行康复理疗的患者,可建议患者进入社区医院继续治疗。

九、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对于老干部经多次沟通拒绝转科及拒绝回家休养,定期办理出入院。

十、对于存在第三方因素的患者,根据医院制定,可在发出出院通知书3天仍拒绝出院者上报医院医疗科,责令其出院。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住院治疗对于患者来说通常是一个相当耗时的过程。

然而,对于医院管理来说,延长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既增加了医疗资源的利用,也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因此,建立并完善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完善住院流程严格规范住院流程是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关键。

首先,通过建立住院预约制度,能有效控制住院人数和次数。

患者在住院前需提前预约,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床位,并确保住院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推行分诊制度,将急需住院治疗的患者优先安排,避免非急需患者住院延误。

二、提高医疗效率高效的医疗工作是缩短住院日的关键所在。

医院应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减少患者的诊疗等待时间。

采用信息化管理,实现电子病历、在线报告等电子化处理,避免因病历丢失或传递错误带来的延误。

同时,医院应当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以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三、加强团队合作医院各科室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度,鼓励各个科室间加强沟通与协作,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避免因为信息不畅通而导致的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

此外,医院应当注重医患沟通和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度,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科学合理的床位管理合理调配床位资源也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一个重要环节。

医院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住院病房的开放情况和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床位的分配,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住院治疗。

同时,医院应建立转科制度,及时将病情转好的患者转往病情较重的科室,以给予更需要的患者更多的治疗机会。

五、加强康复和出院指导康复和出院指导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最后一环。

医院应当加强康复专科的建设,增加康复机构的数量,为康复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环境。

同时,医院也应当加强出院指导工作,给予患者详细和全面的出院指导,包括用药说明、饮食调理、病情观察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减轻医院的床位负担。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患者医疗负担,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等相关政策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旨在通过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有效缩短。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充分发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作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确保患者安全、满意。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第四条医疗机构应成立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本医疗机构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工作。

第五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制定具体措施、监测指标、考核评价等。

第六条医疗机构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后勤部门等应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三章具体措施第八条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制定诊疗计划,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和住院时间。

第九条加强床源管理,提高病床周转率。

医疗机构应合理分配和使用病床资源,确保病床使用效率最大化。

第十条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

第十一条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医疗机构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第十二条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便捷性。

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挂号、就诊、检查、收费等流程,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第四章监测与评估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平均住院日监测制度,定期收集、分析患者住院数据,评估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工作效果。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持续推进。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定期报送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工作情况和数据。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医院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医院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营山县人民病院之杨若古兰创作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为提高病院效力和收益,提升病院抽象,保护患者切身利益,根据《三级综合病院评审尺度实施细则》及相干文件请求,结合病院实际,特拟定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规定.一、建立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中间的综合目标管理义务制(一)加强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积极性和盲目性.1、在病院统一组织领导下,医务处直接负责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工作;2、病院和科室对医护人员每年至多进行一次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常识培训,使相干管理人员与医师均知晓缩短平均住院日的请求,并落实各项措施;科室要有培训记录、有签到、有培训课件;3、各级管理工作者及医务人员必须明确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提高病院效力和收益、提升病院抽象、保护患者切身利益的主要手段.(二)通过科学方法拟定院、科平均住院日尺度.根据科室临床工作实际,通过科学方法,拟定各科室平均住院日尺度及科室重点病种住院日尺度,建立构成以科室为中间的逐级控制目标义务制.1、拟定各科室平均住院日尺度(见附件1).(1)以《病院工作年报表》为根据,索引出2010-2012年各科室的年平均住院日;(2)取各专业科室三年内年平均住院日中的最低的数值作为本专业科室的尺度住院日数值.(3)新专业科室心脏内科以2013年7-9月份的月平均住院日中的最低值作为本专业科室的尺度住院日数值.2、拟定重点病种平均住院日尺度(见附件2).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重点病种以规定的路径住院日为准,其余重点病种住院天数以诊疗规范为准.3、拟定尺度应以包管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为前提.(三)将平均住院日列入病院考核体系1、将平均住院日作为一项对科室和医务人员的单独考核、奖惩目标,纳入各科室的岗位职责、医疗质量考核、绩效考核体系,科室平均住院日情况与科主任考核挂钩.2、信息科于每月底,及时将病院工作月报表报医务处;3、医务处根据月报表,绝对于该科室平均住院日尺度,对每个科室的平均住院日进行对比分析并给予响应的处罚,以每添加1个0.2作为1个处罚点,添加数低于0.2的,忽略不计;平均住院日降低的科室,不奖不罚.4、科主任及科室人员要充分认识缩短平均住院日在病院经营管理中的主要性,通过加大平均住院日的考核与奖惩力度,督促各专业组加强住院病人的管理,提高工作效力.5、根据医护患人员比例,能通过必定的奖励机制,响应调配医护人员,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四)加大对科室平均住院日的监管力度1、科室至多每月进行一次本科室前五位病种平均住院日的汇总与分析;至多每季度进行一次本科室前五位病种平均住院日的对比、分析与总结(用曲线图来暗示平均住院日的增高或降低),并提出改进措施;2、医务处至多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院各科室、各重点病种平均住院日管理工作的督导与检查,同时将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至多每年进行一次全院各科室、各重点病种的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工作的对比与分析.(五)定期召开座谈会医务初至多每年召开一次临床与医技科室沟通会,科室病房主任、护士长与医师座谈会,进一步研究相干对策,体现持续改进.三、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工作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的开展,有益于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包管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有益于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在包管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严酷履行我院拟定的《单病种质量管理轨制》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轨制》.四、落实各项措施,建立起缩短平均住院日长效管理机制,使病院平均住院日达到卫生行政部分设定的控制目标.病院医务处附件:1、缩短平均住院日监管流程;2、各科室平均住院日尺度;3、科室重点病种平均住院日尺度;4、科室前五位病种平均住院日自查表;5、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规定培训记录6、缩短平均住院日座谈会议记录7、平均住院日督导检查反馈单.附件1:缩短平均住院日监管流程附件2:病院2014年各科室平均住院日目标附件3:病院重点病种平均住院日尺度注: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重点病种以规定的路径住院日为准,其余重点病种住院天数以诊疗规范为准.附件4:病院科室前五位病种平均住院日自查表科室名称:完成日期:201年月说明:占科室前五位的病种有可能不是重点病种,填报时以实际发生为准.附件5: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常识培训记录附件6:病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第一季度工作总结第一季度情况汇总:缘由分析:整改措施:后果及持续改进:注:要有1-3月科室平均住院日的曲线对比图附件7:病院第季度科室平均住院日督导检查反馈单说明:1、平均住院日的督导每季度进行一次2、本督导单一式两份,一份科室留存,一份医务部存案。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及要求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及要求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及要求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反映医院内涵建设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同时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也是等级医院复审的一项重要内容,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如下
1、规范诊疗行为,积极开展临床路径诊疗模式。

2、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3、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病情评估制度,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保证诊疗的及时性。

4、提高科间会诊质量及效率,严禁出现推诿、推责和以大量辅助检查代替会诊意见的现象。

5、提高床位有效使用率,患者出院前复查,医师按路径有计划进行,避免盲目性。

6、积极开展微创手术,缩短住院时间。

7、有计划地安排择期手术住院日,做好术前准备。

8、加强门急诊管理,提高门急诊收治患者入科的准确性。

9、周末、节假日科室安排上级医师查房,保证新入院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

10、辅助科室检查项目出具报告按规定执行,及时出具报告,无节假日之分。

各科室要积极推进落实相关上述措施,努力缩短科室的平均住院日,使科室的平均住院日达到控制目标。

附件:
2016年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平各科均住院日指标。

平均住院日统计管理办法

平均住院日统计管理办法

平均住院日统计管理办法根据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及医改的相关要求,为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指标,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平均住院日(一)计算公式平均住院日=出院病人占用总床日数/医院同期出院病人数。

(二)数据来源医院信息系统病案系统角色中病区日报。

(三)结果运用运用于公立医院改革、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数据上报。

二、科室平均住院日(一)计算公式科室平均住院日=(出院病人占用总床日数+转出病人占用总床日数-转入病人他科占用床日数)/科室同期出院病人数+转出病人数。

(因病情复杂危重或开展新技术项目等无法控制原因住院超30天的部分,经科室申请,医务科审核后给予核减;因纠纷〈病人与第三方纠纷〉、发生手术并发症等可控原因住院超30天的部分,不予核减)(二)数据来源医院信息系统病案系统角色中病区日报及人工统计。

(三)结果运用运用于医院对各科室年度目标计划制定及对科室的绩效考核。

三、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办法(一)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全部在门诊完成,提高门诊诊断的确诊符合率;(二)规范诊疗行为,积极开展和完善临床路径诊疗模式;(三)积极开展日间手术及择期预约手术管理,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效率;(四)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健康宣教,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五)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病情评估制,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保证诊疗的及时性;(六)提高科间会诊质量及效率,严禁出现推诿、推责和以大量辅助检查代替会诊意见的现象;(七)提高床位有效使用率,出院前复查有计划进行,避免盲目性;(八)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水平;(九)严格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实施考核奖惩;(十)医技科室要提高效率,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检查,及时出具检测检查报告单。

四、科室职责(一)临床科室于每月5日前将需核减的数据交财务科,超期不交视为科室不需核减。

(二)财务科负责全院及各科室平均住院日统计,每月8日前报质控科进行通报。

医院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

医院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

医院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一、医院对各科室平均住院日进行二级监控,将平均住院日纳入院、科室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医院结合各科收治病种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各临床科室制定切合实际的平均住院日控制指标,制定相应计划并组织落实。

二、各科及时周转病床,控制加床。

规范入院前检查,提高入院诊断正确率;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等医疗核心制度,主管医师及时查看患者,上级医师在规定时限内及时查房,及时提出诊治意见;对病情复杂、危重、疑难的患者及时进行会诊、讨论,尽快明确诊治方案。

三、严格执行医疗规范及操作规程,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需要预约的检查,主管医师应提前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如检查前需要患者做相应准备的,应及时告知患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四、专科专治,减少和避免因非专科收治造成的诊治检查延误。

五、加强三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及考核,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诊疗水平,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等造成住院日的增加。

六、加强医疗护理工作,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

七、科室之间、科内医护人员之间加强协作沟通。

会诊医师在规定时限内会诊。

八、严格执行《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完善服务流程。

九、及时与患方进行沟通,使患方及时认可诊治方案并及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十、加强对检验科、影像科、脑电图、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的时效性管理。

优化流程,缩短辅助检查的等待时间,减少无效就诊时间;按照规定的检查时限出具报告,周末常规检查项目均应正常开展。

实行同级医院化验结果互认。

十一、加强对危急重症、诊断治疗效果不佳、对服务不满意或出现医疗纠纷隐患等重点患者的管理,优化服务流程,保证患者及时检查、及时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

十二、对住院时间长的患者,科内要及时查找原因。

若反复诊治病情仍无好转时,科内应及时组织讨论、会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病情复杂需全院多科会诊时,及时上报医务部,由医务部组织安排;特殊情况如本院人力物力不能解决的,及时请外院专家会诊或联系转上级医院治疗。

控制超常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

控制超常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

控制超常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一、对平均住院日进行二级监控,将平均住院日纳入院、科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医院结合各科收治病种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各临床科室制定切合实际的平均住院日控制指标。

并定期对各科进行监控,各科应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相应计划并组织落实。

二、各科加强计划收治。

及时周转病床、控制加床。

对全科病人的检查、手术科学计划安排,规范入院前检查,提高门诊入院诊断正确率。

能在门诊先做的检查尽量避免患者收入院后再做,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等医疗核心制度。

主管医师及时查看病人,上级医师在规定时限内及时查房,及时提出诊治意见。

对病情复杂、危重、疑难的病人及时进行会诊、讨论,尽快明确诊治方案。

三、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及操作规程,合理检查,避免重复检查及过度检查。

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需要预约的检查,主管医师应提前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联系。

如检查前需要患者做相应准备的,应及时告知患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四、尽量做到专科专治。

减少和避免因非专科收治造成的诊治检查延误。

五、及时与手术室、麻醉科沟通,及时安排手术。

六、合理安排科内医师的工作,保证治疗、手术及时安全。

七、加强三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及考核。

不断提高专业诊疗水平,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等造成术前住院日的延长。

八、加强医疗护理工作,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

九、科室之间、科内医护人员之间加强协作沟通。

会诊医师在规定时限内尽快完成会诊。

十、加强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优化服务流程。

十一、及时与患方进行沟通,使患方及时认可诊治方案并及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十二、医技科室缩短入院后检查时间。

医技科室合理排班,在病人高峰期采取早上班、晚下班、周六、日加班等措施缩短CT、MRI、超声等预约时间。

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符合相关要求:急诊影像检查结果报告时间≤30分钟;急诊CT检查结果≤60分钟;常规影像检查、X线平片、超声等结果报告时间≤2小时;大型影像设备CT、MRI、DSA、各种造影检查、核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间≤48小时;急诊检验结果≤30分钟;常规检验结果≤24小时;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在30分钟。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管理规定一、背景和目的患者平均住院日作为评价医疗机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机构的竞争力,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定义和计算方法1. 患者平均住院日:指所有患者在医疗机构住院时间的总和除以住院患者人数。

计算公式:患者平均住院日 = 所有患者住院时间总和 / 住院患者人数2. 住院时间: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实际时间,以天为单位计算。

三、管理要求1. 优化入院流程a) 建立预约入院制度,合理安排患者入院时间,避免拥挤和等待时间过长。

b) 加强患者信息收集和处理,提前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史资料,为医护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c) 加强入院评估,合理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和康复需要,提前进行康复规划。

2. 优化治疗方案a) 加强团队协作,通过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等方式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b) 应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疗效果。

c) 合理使用药品,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药物费用。

3.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a) 加强护理团队的培训和专业能力建设,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b)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效率。

c) 推行患者家属参与护理的模式,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满意度。

4. 加强康复治疗a) 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b) 加强康复团队的合作,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c) 加强康复宣教,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康复意识和主动性。

五、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入院流程优化方案附件2:治疗方案优化措施附件3: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措施附件4:康复治疗方案示例附件5:康复宣教材料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住院患者人数:指住院期间接受医疗机构服务的患者总数,包括常规住院和留观的患者。

2. 入院评估: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疾病评估和康复需求评估的过程,旨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为落实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需要,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效率及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科室平均住院日指标。

根据本科室近三年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情况,建立科室平均住院日指标,为患者住院期间正确的诊治赢得时间。

平均住院日指标,纳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二、实施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临床路径、疾病诊疗规范,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控制无效住院日。

三、落实双向转诊制度。

普通稳定期患者、慢性疾病需康复治疗的患者转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长期的社区帮扶机制,建立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四、重点加强影响平均住院日关键环节的控制(一)缩短术前等待时间。

1.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尽快完善术前检查。

2.入院 48 小时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尽早明确诊断,充分评估病情,完善术前准备。

3.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等围手术期管理规范,确保手术安全与质量。

4.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日一般不超过 72 小时。

5.实行 24 小时急诊服务,需急诊手术抢救的患者可经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手术室。

6.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推广微创手术,优化诊疗方案,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二)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强调首诊负责制,严格会诊医师资格和时效管理,保证会诊质量。

对于疑难危重病例要及时组织病例讨论,必要时提请院内多学科会诊,以缩短疾病诊治时间。

加强急、危重症和住院超过 30 天患者的管理。

对急、危重患者开设绿色通道。

(三)加强医技科室的时效性管理。

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检查等待时间,医技科室须在规定时限内出具报告。

出具报告时限要求:大型设备检查项目≤24 小时;血尿便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30 分钟;凝血、生化项目≤2 小时;免疫常规项目≤1 个工作日;细菌学检查≤4 个工作日;术中冰冻病理≤30 分钟;病理标本≤3—5 天;急诊超声检查项目、影像常规检查项目≤30 分钟。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为了提高医院效率和收益,提升医院形象,维护患者切身利益,我们需要建立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监管,提高其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医务科直接负责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工作,在统一组织领导下,各级管理工作者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缩短平均住院日是重要手段。

为了实现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目标,我们需要科学方法制订院、科、病种平均住院日标准。

根据科室临床工作实际,制订各科室、代表性单病种、手术前的平均住院日标准,建立形成以科室为中心,以病种为重点的逐级控制目标责任制。

制定标准应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前提。

将平均住院日列入医院考核体系,作为一项单独考核、奖惩指标,纳入各科室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医疗质量考核、绩效考核体系,科室平均住院日情况与科主任考核挂钩。

定期召开临床、医技科室沟通会,病房组长访谈会等,进一步研讨相关对策,建立起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长效机制。

为了提高诊疗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我们需要落实医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完善和落实医疗工作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加大“三基三严”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鼓励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尤其是微创技术。

加强对护士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工作,有利于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利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我院制定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将普通病例、慢性患者及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分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下级医疗机构。

建立长期的社区帮扶机制,建立医院出院患者信息追踪和康复期医疗委托服务制度。

重点加强影响平均住院日关键环节的控制,加强手术室、各手术科室、麻醉科的配合。

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

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第一条平均住院日:指一定时期内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是一个评价医疗效益和效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

等于“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

第二条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是集中表现医院管理、医院效率和效益较重要而敏感的指标。

缩短平均住院日,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是医院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医院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此外,平均住院日也是评价医院工作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他全面地反映医院的医、护、技力量和医院的管理水平。

在确保医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能使医院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达到医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条职责和措施(一)职能部门:根据我院平均住院日实际情况,制定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指标;每月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医疗质量考评;负责牵头新技术新项目管理。

(二)监督临床路径及单病种开展工作。

(三)确立医技科室质量时限指标。

各科室应按规定的时限出具报告。

(四)手术室、麻醉科:合理安排手术,对手术患者接送及接台手术制定规范的流程;充分利用麻醉恢复室,加速手术室的周转。

(五)临床科室:积极开展与诊疗效果相关的新技术新项目,定期开展科内医务人员业务学习,加大“三基三严”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加强医患沟通,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将科内常见疾病、并发症相对简单的疾病纳入临床路径管理;严格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预防院内感染发生;落实双向转诊,对双向转诊患者落实追踪随访制度。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为了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医院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通过临床路径的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从而达到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病人费用的目的。

二、制定各科室的平均住院日标准。

由医院的管理部门,对各科室历史平均住院时间和科室的专业特性进行分析并广泛征询意见,制定各科室的平均住院日标准。

三、对科室的平均住院日进行考核。

以平均住院日作为科室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并与经济挂钩,引导科室重视平均住院日的管理,促进科室根据病人的疾病要求安排检查,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将住院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四、压缩检查、化验、手术的等候时间。

院际间应互认检查单,从而减少重复检查的时间。

实行预约检查,有序安排病人的检查时间,通过制度规定检查科室在限定的时间内出检查结果,杜绝医技人员工作拖拉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五、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

减少手术前住院时间能有效降低病人的平均住院日,使病人节省住院费用。

同时医院通过病人平均住院日的减少,使床位周转率提高而增加收治病人数量,提高医疗总收入。

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开展微创技术,广泛开展各种腔镜技术和介入治疗。

腔镜技术较传统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能缩短住院时间。

七、控制医院内感染。

建立健全感染管理制度,确保医院感染率≤1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6%,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100%。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监控,控制医院内感染,减少并预防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并发症。

通过以上措施,医院可以有效地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品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增加医院的收入。

同时,医院也需要改变患者传统看病意识,消除其后期的心理影响。

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的规定

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的规定

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的规定
为进一步深化医院改革,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标准体系和营运机制,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标准和制度,我院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具体规定如下:
一、将平均住院日纳入科室责任目标管理
首先,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目标。

其次,根据各个科室收治病人的差异,同时结合近几年各个科室的平均住院日,在充分征求科室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年度科室平均住院日指标,并将指标纳入科室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

医院对该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同科室绩效挂钩。

二、积极推广应用高新技术
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选择使用微创手术等医疗技术。

这些项目创伤小术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使病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出院。

三、改善医疗服务模式
适当延长门诊科室的服务时间,化验室周末全部开放,患者入院前尽可能在门诊做好必要的化验和检查,入院后即可进行治疗和手术。

进一步充实麻醉科室、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数量,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错开手术时间,必要连台手术。

为解决康复科、神经内科和肿瘤内科病人住院周期较长
的问题,医院与社区医院进行合作。

为社区医院提供技术支撑。

四、减轻病人负担,提高病人满意度
医疗质量始终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尽管采取各项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但并不是以降低医疗质量为代价。

医院通过采取临床路径管理、及内部流程优化等举措,缩短病人住院天数,减少病人家属的陪护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制度与考核指标
为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要,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效率及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科室平均住院日指标:根据本科室近三年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情况,建立科室平均住院日指标(见附件),为患者住院期间正确的诊治赢得时间。

平均住院日指标,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二、实施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临床路径、疾病诊疗规范,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控制无效住院日。

三、缩短术前等待时间:
1、病人入院当天,经治医生必须医嘱术前该做的全部检查,以节省病人检查时间。

2、入院24小时内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尽早明确诊断,充分评估病情,提前术前准备。

3、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等围术期医疗制度,确保手术安全与质量。

4、择期手术病人术前日一般不超过72小时。

5、延长手术室开放时间。

在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理顺手术流程的各个环节,合理调配和利用手术室资源,延长手术室开放时间,保证择期手术的有序、高效地开展,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和病人术前等候时间。

6、实行24小时急诊服务,需急救手术抢救的病人可经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手术室。

7、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推广微创手术,优化诊疗方案,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四、提高医技科室工作效率。

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要求大型设备检查项目≤24小时;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检查项目≤6小时;细菌学检查≤5天;术中冰冻病理≤30分钟;病理标本≤3-5天;急诊超声检查项目、影像常规检查项目≤30分钟。

网上实时查询结果,指导医师及时确定诊治方案。

五、执行三级医疗机构临床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对于三级医疗机构有指导意义的辅助检查,在病历中留取报告单复印件,避免重复检查。

六、控制医院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应用抗菌素,控制术后并发症。

七、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

三日未确诊病例要及时申请相关专科会诊,必要时提请全院会诊;加强危重病例管理、住院超过30天病例管理;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提高对患者诊治的及时性及效果。

八、对急、危重病人开设绿色通道,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

九、医务科、护理部、感染办负责对本制度的落实监控,考核结果与当月绩效挂钩。

附件:临床科室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考核指标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