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耳针疗法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耳针疗法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耳针疗法


10

1.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上的腧穴,也是人体各部分的 生理、病理变化在耳廓上的反应点 2. 耳穴在临床上,除用各种方法刺激耳穴进行治疗疾 病,外还可以从耳穴的望诊、电测定等,观察异其常
耳穴运用

变化以协助诊断疾病。

3. 耳穴的适应证广,运用方便,为医师和患者都乐于 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 4. 在针刺麻醉领域中,应用耳针麻醉占有高比重地位。
耳 ”。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救卒死而目闭者,捣薤汁灌之
“ 取耳中孔上横梁(现今的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寒暑疫毒 ”。
耳针疗法 5
一、耳与经络的关系

耳与经络关系密切,早在2000多年前的医学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就记述了
“ 耳脉 ”。

《内经-灵枢》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手太阳、 手足少阳、手阳明等经脉、经别都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 前、至耳上角。
耳针疗法 9

1. 人体经脉,五脏六腑皆有络于耳者,因此耳部和
结论
全身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为运用耳部
作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体十论根据,因而创立了 耳针疗法。

2. 耳针和耳穴是在针灸学术基本理论指导下,逐渐
发展起来的。 3. 为便于国际间的研究学习交流,讲义所述耳穴名 称和定位标准皆根据: 《耳穴名称与部位国家标准方案》。
耳针疗法 4
耳针疗法


耳穴治病历代悠久,有医学文献记载以耳治病
《灵枢-五邪》 “ 邪在肝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
《灵枢-厥病》
《灵枢-师传》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 耳聋无闻,取耳中 ”(听宫 、角孙)

《耳针疗法》课件

《耳针疗法》课件

需要专业培训
耳针疗法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才能掌握正确的操作 技巧和理论知识。
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与药物治疗比较
耳针疗法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副作 用少的优点,但治疗效果可能不如药 物治疗迅速和显著。
与针灸比较
耳针疗法与传统的针灸疗法相比,具 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但针 灸疗法对于一些复杂病症的治疗效果 可能更为显著。

03
新生儿黄疸。
04
小儿营养不良。
五官科疾病
眼科疾病 耳科疾病 鼻科疾病
如近视、远视、青光眼等。 如中耳炎、耳鸣等。 如鼻炎、鼻窦炎等。
04
耳针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操作简便
耳针疗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 的设备和工具,方便在家庭和社
区中实施。
副作用少
与药物治疗相比,耳针疗法通常 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安全性较高
05
耳针疗法的科研进展与未来 展望
科研进展
耳针疗法的理论基础研究
近年来,科研人员对耳针疗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经络理论、脏腑理论等,进一步 揭示了耳针疗法的科学内涵。
临床实践研究
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耳针疗法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如疼痛性疾病、神经系统 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耳针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如失眠、焦虑 、抑郁等。
THANKS
临床应用拓展
进一步拓展耳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 ,探索其在更多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和 应用价值。在现代 Nhomakorabea学中的应用
疼痛性疾病治疗
耳针疗法在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如头痛、颈肩痛 、腰腿痛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
耳针疗法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糖尿病、甲 状腺功能亢进等。

耳穴PPT课件

耳穴PPT课件
❖ [主治] 落枕,颈椎 病。
❖ 4.三角窝穴位
❖ [穴名] 神门
神门
❖ [定位] 在三角窝 后1/3的上部, 即三角窝4区。
❖ [主治] 失眠、多 梦、各种痛症, 咳嗽,哮喘,眩 晕,高血压,过 敏性疾病,戒断 综合症。
❖ [穴名] 内生殖器
❖ [定位] 在三角窝 前1/3的下部,即
三角窝2区。
据《内经》、《难经》等书记载,耳与五脏 均有生理功能上的联系。《厘正按摩要术》进 一步将耳廓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曰“耳珠属 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 背玉楼属肝。”说明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是 息息相关的。
(三)耳廓与神经的关系
耳廓是外耳的组成部分,主要由弹性纤维软骨, 软骨膜,韧带,退化了的耳肌,以及覆盖在最外层 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所组成,耳廓皮下有极为丰富的 神经分布,其中脊神经有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 小神经,多分布在耳垂、耳轮、耳舟和对耳轮区。
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 2.耳廓背面
❖ 耳轮背面 耳轮背部 的平坦部分。
❖ 耳舟隆起 耳舟在耳 背呈现的隆起。
❖ 对耳轮上脚沟 对耳轮上 脚在耳背呈现的凹
沟。
❖ 对耳轮下脚沟 对耳轮下 脚在耳背呈现的凹
沟。
❖ 耳轮脚沟 耳轮脚在 耳背呈现的凹沟。
❖ 3.耳根
❖ 上耳根 耳廓与头 部相连的最上部。
一、耳针作用原理
❖ (一)耳与经脉的关系 ❖ 手太阳:其支者,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 足太阳:其支者,从巅入耳上角。 ❖ 手少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
主人,前交颊。 ❖ 足少阳:从而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 足阳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
(2)耳与脏腑的联系

耳针 PPT课件

耳针 PPT课件
1.各种疼痛性疾病 2.各种炎症性疾病 3.功能紊乱性疾病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6.传染病 7.用于手术麻醉
耳针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2.对扭伤和运动障碍患者,进针后宜适当活动。 3.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应禁针。 4.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针刺,
11)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 12)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3)外耳门:耳甲腔前方的孔窍。
耳针
(2)耳廓背面 1)耳轮背面:因耳轮向前卷曲,
此面多向前方,又 称耳轮外侧面。 2)耳舟后隆起:耳舟背面。 3)对耳轮后沟:同对耳轮相对应
的背面凹沟处。 4)三角窝后隆起:三角窝的背面
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病患者不宜行强刺激法。 5.耳针治疗时亦可发生晕针,应注意预防并及时处
理。
返回
隆起处。 (3)耳根 1)上耳根:耳廓与头部相连的最
上部。 2)下耳根:耳廓与头部相连的最
下部。
耳针
2.耳穴的分布
耳穴的分布规律: 耳穴在耳廓的
分布犹如一个倒置 在子宫的胎儿,头 部朝下,臀部朝上。
耳针 1.处方选穴原则 (1)辨证选穴:
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辨证选穴。 (2)对症选穴:
根据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知识对症选穴。 (3)相应部位选穴:
根据临床诊断疾病选用相应的耳穴。
耳针
2.操作程序
1)选穴:根据耳穴的选穴原则或选耳廓上 的阳性反应点。
2)消毒:针具消毒 医生手消毒 耳郭皮肤消毒
耳针
3)刺激方法
(1)毫针刺法 (2)电针刺法 (3)埋针法 (4)压丸法 (5)灸法 (6)刺血法 (7)水针法
(8)磁疗法 (1章 针灸疗法

耳针疗法分析ppt课件

耳针疗法分析ppt课件
推拿基础手法
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 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背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 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拿法
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 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其功能为开窍醒神、 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
坐骨神经痛
扭挫伤落枕
急性扁桃体炎
盆腔炎
风湿性关节炎
面神经炎
眩晕症
心律不齐
高血压
多汗症
肠功能紊乱
月经不调
遗尿
神经衰弱
过敏性鼻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
戒烟减肥
耳郭湿疹
习惯性流产的孕妇
耳针选项穴处方原则
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2、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穴3、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
耳针的操作方法
望耳:皮肤溃疡、炎症、破损不能使用寻找反应点:找痛点、特定反应点消毒:皮肤消毒针刺或贴耳 手法:补、泻出针/换药籽
打法
作。
以手五指微曲,形成 空心虚掌,稍用力在 病 人的患处作拍打动作常用于颈肩、腰背、 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
滚法
用手背部的近小指侧部分压按在一定的体表部位上,以腕部作前、后、左、右连续不断滚动的手法。适用于肩背、腰臀、 四肢等肌肉丰富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滑利 关节、缓解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能力、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 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 的功效。
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医学课件)耳针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耳针PPT演示课件

肩周炎 主穴 肩、神门、肾上腺; 配穴 皮质下、肾、脾、肝、耳尖、内分泌。 面神经炎 主穴 面颊、肝、口、眼、皮质下; 配穴 肾上腺、脾、枕、额。 头痛 主穴 神门、皮质下、枕透额、交感; 配穴 肝、胃、肾、脑干、心、脾、肺。
失眠 主穴 神门、心、肾、皮质下、垂前; 配穴 心脾两虚加脾、小肠,心肾不交加肝、 肾,心气虚加肝、胰胆、交感,肝郁气 滞加肝、三焦,肾阳虚加内生殖器、 肾、内分泌、艇角,胃失和降加胃、 脾、三焦、交感。 戒断综合征 主穴 神门、皮质下、肺、内分泌; 配穴 胃、肝、心、肾上腺。


概 述
耳针学由耳廓腧穴学、耳廓诊断学和耳廓治 疗学三部分组成,构成了一门自成体系、别具一 格的医学新学科。 古籍记载 《灵枢五邪》:恶血在内,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备急千金要方》:艾灸耳后阳维穴-风聋雷鸣 《针灸大成》:艾灸耳尖治疗眼生翳膜 民间经验 针刺耳轮-痄腮/砭石刺耳-斑疹/刺耳垂-红眼病
肾上腺下屏尖
部位 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2区后缘 主治 急性炎症/休克 过敏/低血压
皮质下(脑)
部位 对耳屏内侧面 对耳屏4区
主治
神经精神障碍
各种慢性病

部位 耳甲腔正中凹陷中 耳甲15区 主治 心/ 舌/ 神/ 脉

部位 耳轮脚消失处 耳甲4区 主治 胃/牙/前额/肌肉

部位 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 耳甲10区 主治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腰 /耳
荨麻疹
主穴 肺、心、 内分泌、风溪; 配穴 风热型加耳尖、肾上腺,风寒型加肾,肠胃 湿热型加大肠、胃,气血两虚型加肾、脾, 冲任不调型加内生殖器、肾。
麦粒肿
主穴 肝、眼、屏间前、屏间后; 配穴 神门、皮质下 、 肾、耳尖、胃、肾上腺。

中医护理技术之耳针法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之耳针法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
3
耳针法可以缓解腰
椎间盘突出症引起
的腰部疼痛、麻木
等症状。
关节炎:耳针法可
4
以缓解关节炎引起
的关节疼痛、肿胀
等症状。
肌肉疼痛:耳针法
5
可以缓解肌肉疼痛、
紧张等症状。
神经痛:耳针法可
6
以缓解神经痛引起
的疼痛、麻木等症
状。
耳针法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
耳针法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调整
A
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失眠的
02
耳针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 应用:如胃炎、肠炎、便秘

03
耳针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 应用:如感冒、咳嗽、哮喘

04
耳针法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 应用:如失眠、焦虑、抑郁

05
耳针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如湿疹、皮炎、痤疮等
06
耳针法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如疲劳、眩晕、耳鸣等
耳 针 进法 展的 研 究
耳针法的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对耳针法的研究:从解剖学、生理学、病 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
耳针法的临床应用:在疼痛、失眠、焦虑、抑郁等 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耳针法的作用机理: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调节神经、 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功能
耳针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和科 学研究,证明耳针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耳针法的发展趋势
适度刺激:根据患者情况, 选择适当的刺激强度和频率
观察反应:操作过程中,密 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 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
避免感染:操作后,保持 耳部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了解 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耳针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01

(医学课件)耳针疗法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耳针疗法ppt演示课件
Auricular Acupuncture
耳针疗法
.
1
耳针概况

耳针是在耳郭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刺激方 法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其治疗范围较广, 操作方便,并可用于针刺麻醉,对疾病的 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2

古代医著中就有“耳脉”、耳与脏腑经络 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借耳诊治疾病的理 论和方法等记载。近30多年来,通过大量 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耳穴诊治方法迅 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耳穴诊治体系。
. 29

以耳甲腔中央为圆心,圆心与BC线间距离 的l/2为半径作圆,该圆形区域为耳甲15区。 过15区最高点及最低点分别向外耳门后壁 作两条切线,切线间为耳甲16区。15、16 区周围为耳甲14区。将外耳门的最低点与 对耳屏耳甲缘中点相连,再将该线以下的 耳甲腔部分为上、下2等份,上1/2为耳甲 17区,下1/2为耳甲18区。
.
44

7.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 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有改善症状、 减轻痛苦的作用。耳针除上述病症外, 还可用于针刺麻醉中(耳针麻醉)。也 可用于妇产科方面,如催产、催乳等。 也能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 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还可用于 戒烟、减肥,国外还用于戒毒等。
.
10





对耳轮体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部 分。 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 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前分支的部分。 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的 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
11



耳屏耳廓前方呈瓣状的隆起。 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处。 对耳屏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瓣状隆起。 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中医护理技术之耳针法介绍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之耳针法介绍课件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01
耳针法操作时,如何 确定穴位位置?
05
耳针法操作时,如何 避免感染?
02
03
解决方法:根据耳穴图,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确定穴位位置。
耳针法操作时,如何 避免疼痛?
06
解决方法:操作前,对 耳针进行严格消毒,操 作后,注意保持耳部的 清洁和干燥。
07
耳针法操作时,如何 避免晕针?
阴阳五行学说:耳针法认为耳朵与人体的阴阳五行密切相关,通 过刺激耳朵的穴位可以调节阴阳五行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整体观念:耳针法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刺激耳朵的 穴位可以调节全身的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针法的特点与优势
01
操作简便:耳针法操作 简单,易于掌握,可在 家中自行操作。
耳针法在保健养生中的应用
改善睡眠:耳针 法可调节睡眠质 量,缓解失眠问 题
缓解疲劳:耳针 法可缓解疲劳, 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免疫力:耳 针法可增强免疫 力,预防疾病发 生
美容养颜:耳针 法可促进血液循 环,改善皮肤状 况
调节情绪:耳针 法可调节情绪, 缓解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
预防疾病:耳针 法可预防感冒、 咳嗽等常见疾病
耳针法与现代医学 1 技术的结合,提高 治疗效果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2 如激光、超声波等, 辅助耳针法治疗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3 如计算机辅助诊断
系统,提高耳针法
的诊断准确性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4 如虚拟现实技术,
提高耳针法的教学
效果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5 如大数据和人工智
能,提高耳针法的
研究水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6 如互联网和移动设

4耳针疗法_针灸新型技术教学PPT课件

4耳针疗法_针灸新型技术教学PPT课件

肢:耳舟 干下肢:对耳轮 头面:耳屏、对耳屏 上肢:耳舟 脏:耳甲
躯干下肢:对耳轮 内脏:耳甲

耳穴定义——分布在耳 面:耳屏、对耳屏 廓上的特定区域;阳性 反应点;刺激点
耳甲 耳屏
耳舟 对耳轮
耳穴形象分布示意图
(三)对耳轮穴位: 13区、14穴 三、几个重要的耳穴
定位:耳屏游离缘下部 ,耳屏 2区后缘; 尖端
】急性炎症、休克、
主治:低血压、眩晕、 、低血压 急性炎症、过敏

(六)对耳屏穴位:4区、8穴
质下 皮质下
定位:对耳屏内侧
位】对耳屏内侧面,
屏4区(对耳屏内
主治:痛证、神经衰 ); 弱、失眠、假性近视
治】神经精神障碍、
.交感 交感
对耳轮上脚
三角窝
定位:对耳轮下脚末端 部位】对耳轮下脚末端与 与耳轮内缘相交处
轮内缘相交处;对耳轮6 前;
对耳轮下脚
主治:内脏疼痛(心、 胃、胆、输尿管);神 主治】(内脏疼痛)心、 经紧张;植物神经功能 、胆、肾;精神紧张;植 紊乱 神经功能紊乱。

(四)三角窝穴位-神门
神门
4.神门
【部位】在三角窝后1/3
的上部,三角窝 4 区; 定位:三角窝后1/3
的上部 【主治】失眠、多梦、高
血压、神经衰弱、癫痫、 主治:失眠、多梦、
高血压、神经衰弱
戒断综合症。

(五)耳屏穴位-肾上腺
肾上腺 上腺
】耳屏游离缘下部
症、各种慢性病。
对耳轮体
轮脚 耳轮脚
耳甲 艇
耳甲 艇
道 屏 耳屏外 耳口
外道 耳口
耳甲 腔
间 屏间 迹 切迹
耳垂

中医操作-耳针法ppt课件

中医操作-耳针法ppt课件
遗漏。 ④取针后用棉签轻压针孔,防止出血。 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询问
患者需要。 ⑥分类处理用物。 ⑦洗手、取口罩。 ⑧记录。
指导患者
❖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注意事 项,饥饿疲劳者先进食、休息后再行针刺, 精神高度紧张者放松心态,消除紧张情绪 后再行针刺。
❖ 2.向患者说明: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胀感, 48h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有时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不超过1d。
❖ 3.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卫生,防止感染,如出 现局部红肿发热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 理。
注意事项
❖ 1.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因耳廓暴露在 外,表面凹凸不平,结构特殊,针刺前必须 严格消毒,有伤面和炎症部位禁针。针刺后 如针孔发红、肿胀,应及时处理,防止化脓 性软骨膜炎的发生。
❖ 2.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待 耳廓充血发热时,应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 并在患部推拿、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 3.对年老体弱者及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者不 宜行强刺激法。
❖ 4.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应注意防止发生晕针, 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中医护理操作规程 ----耳针法
xxx 2012年6月14日
操作目的:
❖ 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 (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 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 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评估患者:
❖ 1.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 史。
❖ 2.评估患者耳针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 ❖ 3.了解患者年龄、文化层次、目前心理状态
及对疾病的认识。 ❖ 4.了解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
前是否妊娠。 ❖ 5.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每次以贴压 5~7穴为宜 , 每日按压3-5 次,隔1~3 天换1次,两 组穴位交替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平喘、肺、下 脚端、下屏尖。 眩晕:肾、神门、内 耳。


胃痛:胃、神门、脑、下脚端。 月经不调:子宫、卵巢、屏尖. 痛经:子宫、肾、屏间、下脚端。 遗尿:肾、膀胱、缘中、脑。
常见症状备用穴

高热:耳尖、屏尖、对屏尖、 肾上腺、皮质下、神门。 感冒:感冒点、内鼻、外鼻。 失语:哑门、声带、语言中枢。 多汗:交感、内分泌、肾上腺、 肺、枕。 恶心呕吐:食道、胃、神门、 交感、贲门、脑干、皮质下。 呃逆:食道、胃、神门、交感、 耳中、膈、支点、神经丛点。


耳穴疗法(耳针):是用毫针 或其他方法刺激耳廓穴位, 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其 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 并可用于针刺麻醉,在临床 上根据耳穴形、色变化和病 理反应,对疾病的诊断也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生物全息
根据生物全息规律,人体各个相对独立的局部,如 耳、面、舌、鼻、足、第二掌骨等局部,都是各个 独立的“全息胚”,而且,具有全息胚的特性, 是整体的缩小,并带有整体的全部信息。
耳穴疗法的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公元前 最早有关采用耳穴治疗首 推《灵枢.口问第二十八》 中记述的一句“两耳无闻 取耳中”。 明代(16世纪左右)出现 了首张耳穴图谱。

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在他 所著的《针灸大成》中也 记载了采用耳尖穴治疗眼 生翳膜 。
第二阶段五十年代至 六十年代 1958年法国的医学博士 P.Nogier提出一个新的 理论:耳朵穴位分布 恰巧像一个倒置的胎 儿。中国的学者萧月 麟将此介绍给国内, 十年间,全国的刊物 和会议发表了四五百 篇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常用耳穴

耳舟部:指、腕、肘、肩、 肩关节、锁骨(6) 对耳轮上脚部:趾、踝、 膝(3)


对耳轮下脚部:臀、坐骨、 下脚端(交感)(3)
对耳轮部:腹、胸、颈、 脊椎(4) 三角窝:子宫(精宫)、 神门(2)





耳屏部:外鼻、咽喉、内 鼻、上屏尖、下屏尖(肾 上腺)、外耳(6) 对耳屏:缘中(脑点)、 平喘(腮腺)、脑(皮质 下)、睾丸(卵巢)、枕、 额、颞(太阳)(7) 屏间切迹部:目1、目2、 屏间(内分泌)(3) 耳轮脚周围部:口、食道、 贲门、胃、十二指肠、小 肠、大肠、阑尾(8)
1、一般与头脑、面部相应的耳穴多分 布在耳垂和对耳屏; 2、与耳鼻咽喉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 屏四周; 3、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舟; 4、与躯体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 对耳轮体耳部和对耳轮上下脚; 5、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与 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甲艇; 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甲腔; 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轮脚周 围。
3、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 间的三角形凹窝。 4、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 沟。 5、耳屏: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 6、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 之间的凹陷。 7、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 对的隆起部。 8、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 的凹陷。
9、屏轮切迹:对耳屏与 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 10、耳垂:耳廓最下部, 无软骨的皮垂。 11、耳甲艇:耳轮脚以上 的耳腔部分。 12、耳甲腔:耳轮脚以下 的耳腔部分。 13、外耳道开口:在耳甲 腔内的孔窍。



耳甲艇部:膀胱、输 尿管、肾、胰(胆)、 肝(5) 耳甲腔部:脾、心、 肺、气管、三焦(4) 耳轮部:直肠下段、 尿道、外生殖器、耳 尖、肝阳、轮1-6(6) 耳轮脚部:耳中(膈) (1)

耳垂部:升压点、齿1、 舌、齿2、上颌、下颌、 眼、面颊、内耳、扁 桃体(10)
耳郭背面部:上耳根、 降压沟、上耳背、中 耳背、下耳背、耳迷 根、下耳根(7)
第三阶段六十年代至 七十年代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所的《耳针疗法》、 南京部队某部耳针篇 写小组的《耳针》、 云南管遵信编着的 《耳针学讲义》,河 南洛阳的李家琪发表 了耳穴压豆疗法,这 就是耳穴贴压疗法的 雏型了。
第四阶段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


1982年12月在哈尔滨成立 了“中国针灸学会全国耳 针协作小组”。 1984年又 在云南召开了第一届全国 耳针、头针学术会议。 陈巩荪、许瑞征、丁育德 的《耳针研究》,王忠、 管遵信的《耳针》,尉迟 静的《简明耳针学》,王 照浩的《实用耳针》等。 耳穴疗法已成为大众所欢 迎的一种保健和治病的方 法。
九十年代至今..... 1987年中国受「世界卫 生组织WHO」委托,制订 并通过了耳穴标准化方 案,耳穴开始走入规范 化的阶段。1993年又发 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 位 」。
耳廓的表面解剖


1.、耳轮:耳廓最外缘 的卷曲部分,其深入 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 分叫耳轮脚,耳轮后 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 结节,耳轮与耳垂的 交界处叫耳轮尾。 2、对耳轮:在耳轮的 内侧,与耳轮相对的 隆起部,其上方有两 分叉,向上分叉的一 支叫对耳轮上脚,向 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 轮下脚。
耳穴的分布


耳穴:人体发生疾病时, 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 现“阳性反应”点,如压 痛、变形、变色、水泡、 结节、丘疹、凹陷、脱屑、 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 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 点,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有一 定的规律,好像一个倒置 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 朝上,根据形如胚胎的耳 穴分布图看到:

选穴处方

按疾病的相应部位选穴。 按中医理论选穴。 按现代医学知识选穴。 根据临床经验选穴 选穴需精炼,一般2-3穴, 一侧病取同侧穴,两侧 病或内脏病取双侧穴, 也可左病取右,右病取 左。
常见病症选穴处方举例:


感冒:肺、内鼻、下 屏尖。 中暑:心、枕、脑。 咳嗽:支气管、肺、 神门。
便秘:便秘点、大肠、直 肠。 心悸:心、交感、皮质下。 心绞痛:心、小肠、交感、 皮质下、心脏点。 高血压:心、小肠、交感、 皮质下、奇点、降压点、 头昏点、高血压点、耳背 沟、屏尖、耳尖、肝阳、 神门。 失眠:心、肾、枕、神门、 失眠、催眠穴、声带、迎 四、胃、耳尖。
尿潴留:肾、膀胱、输尿管、 内分泌、交感、三焦、艇角、 盆腔点。 腹痛:止痛点、耳迷根、交感、 神门、腹外、下腹、肝炎点、 腹内、上腹。 腰痛:腰痛点、下背、膀胱、 热穴、外生殖器。 腰腿痛:坐骨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