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C部体艺部《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表达鉴赏题》 新人教版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解析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解析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拔草李娟我们家自行车的全部构件只剩下两个轮子、一只坐垫、一副龙头以及连接物。
连踏板都没有。
至于刹车器,就更是奢侈物了。
需要刹车的时候,只须把脚伸直,用鞋底在飞速运转的车轮上“嗞——”地蹭一下,车自然就会减速。
如果情况特别紧急,则两只脚一起上。
有一次我妹骑车的时候,骑着骑着车链条掉了,并且掉得极不是时候——当时我们正在被两条大狗狂追。
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穷凶极恶的狗!在阿克哈拉,最凶的狗一直都是我们家的琼瑶。
可是和这两条狗相比,我们家琼瑶简直温柔极了。
我妹的车链子不巧就在那时候掉了!她“啊——”地叫起来,两条腿蹬得飞快,面无表情,大汗淋淋。
亏她车上还载了小山似的一堆干草,居然也没给狗扒掉。
要是掉了的话谁敢回去捡啊?家里养鸡,一养就是一百多只,还有五只野鸭子。
小的时候还好打发,长大了简直跟一群强盗似的。
我妹每天都要拔瓷瓷的两大编织袋蒲公英回来才够它们吃,加上家里打算再养只小毛驴,于是草就得拔得更勤了。
每天拔回来的草都得晒干一部分,留作冬天给毛驴的草料。
到了一年一度的打草季节,牧民们纷纷从深山返回乌伦古河流域,为大畜准备冬天的草料。
一辆辆打草的马车晃晃悠悠,满载而归。
我家没有草场,只好去草场里捡别人割剩下的。
拉草的车经过的地方,沿途路两边的树枝多多少少会把垛得高高的草从车上挂下来一些。
于是我妹就天天沿着打草的车辙走啊走啊,前面掉,后面捡。
就是被狗追的那一次,我也跟去捡草了。
去的路上果然捡了很多,我们细细拢一拢,居然有好几抱,便藏在路边灌木丛里,准备回去的时候捎上。
风很大很大,在高处呼啦啦地响。
苞谷地如丛林一般,茂密地高过头顶,又如大海一般起伏。
土路孤独地在这片海洋中延伸。
走在这路上,像是走在消失之中。
我们每捡够一大抱的时候,就集中到一处放着,然后空手向前继续捡。
这样,走过的路上每隔不远就垛着一堆,一路延伸得很远很远。
2018年高考语文文学艺术类文本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文学艺术类文本阅读(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3题。
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大聚焦)2.2.3表达技巧的鉴赏新人教版(1)(2021学年)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大聚焦)2.2.3表达技巧的鉴赏新人教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大聚焦)2.2.3表达技巧的鉴赏新人教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大聚焦)2.2.3表达技巧的鉴赏新人教版(1)的全部内容。
表达技巧的鉴赏三年真题·大聚焦一、(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表达技巧)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要指出运用了哪种修辞,二要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运用了比拟、排比的修辞手法。
从效果看,比拟手法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风狂雪虐、风雪交加的壮美景色和诗人诗兴随着风雪大发的情景;而排比手法的使用,则描写出诗人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答案:比拟、排比。
(2分)“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送刘司直赴安西王维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注】苜蓿:植物名。
原产西域各国,汉武帝时,张骞使西域,始从大宛传入。
天马:骏马的美称。
《史记•大宛列传》说:“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
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联中“绝域”指极远的地域,“胡烟”“塞尘”点明此去的前方是边塞,那里路途遥远,寂寞荒凉,环境恶劣。
B.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抬头偶见归雁,前方路上极少行人,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哀伤与压抑之情。
C.尾联言此去应让外族害怕,使他们不敢再强求和亲,既是对友人的希望,也寄寓诗人效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情。
D.全诗熔写景、说史、抒情于一炉,从写景到说史,再从说史到抒情,曲折有致,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试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方面对“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一联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骢马(唐)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①,为报天山行路难。
【注】①长城窟:相传长城下有泉窟,可以饮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神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唐)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人教版高考 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走正门王春迪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
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
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
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
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
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
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
如此花园,中间竟然高立着贺家的祠堂,迁又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
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
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
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
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
鸣锣十一响!这排场,惟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挺直地跪在地上。
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甚至有的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
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
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
高三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表达技巧鉴赏题》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表达技巧鉴赏题》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真题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
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
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2)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诗歌后两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
诗人与友相约,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敲打,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检测试题(有答案)(高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检测试题(有答案)(高一)必修一检测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
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
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初唐的书法,由于皇室宫延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
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
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
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
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茏,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
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
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新部编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野兴陆游鬓边莫笑久星星,造物常钟我辈情。
每带余酿蹋花影,又和残梦听莺声。
轩窗风过书答乱,洲渚潮生钓艇横。
韩子未除豪气在,文章都待不平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自嘲衰老,说造物主常常钟情于我,很久以来我就已经两鬓斑臼了。
B.颔联写诗人的雅兴,常常带着几分醉意月下赏花,朦胧的睡梦中听莺鸣。
C.一个“横”字形象地写出了钓艇随意停放的状态,又写出诗人自适自足的情态。
D.全诗紧扣标题,蹋花影、听莺声、读书、垂钓,从白天到晚上,层次清晰。
(2)最后一联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载“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到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好酒的诗人在苦寒中却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局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与冷酷的环境作对比,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运用借代,以殷浩代己,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
(2)诗歌颔联由哪些意象构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秦州杂诗(其四)①杜甫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
人教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及解析解析
人教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及解析解析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那座军营,那群士兵(节选)杨西景侯发山于是,他们来到当年的“点名台”前。
张嵩山整了整衣冠,缓缓走上了“点名台”。
看着排列整齐的方阵,望着一头头白发,一张张沧桑的脸庞,张嵩山心里几多激动,几多感慨,眼前幻化出了一张张英俊的面孔,一个个鲜艳的、火红的领章、帽徽,仿佛回到了三十五年前……“连长好!”一声震天响的呼喊把张嵩山拉回到现实中,“唰”,两行泪珠从眼帘飞驰而下。
此刻,这一声亲切的、久违的呼喊,蕴含着当年那血浓于水的连队亲情。
这就是连队,军人一生一世都难以忘却的灵魂的故乡、青春的故乡。
一个锅里抡勺子的生活,一个院子里共迎日月的岁月,是生命和生命的融洽,灵魂与灵魂的沟通,青春和青春的碰撞。
纵然在这里哭过、吵过,甚至骂过,然而,在岁月的回忆里,都是人生最珍贵的欢声笑语。
虽然部队解散了,他们的豪气未散,心未散……张嵩山清了清嗓子,着力一展当年的豪气,开始点名:“孙雅雅。
”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年近七十的老连长除了身体略显佝偻外,声音还是那样洪亮,还是那样有力,丝毫不减当年。
张嵩山又叫了一声:“孙雅雅。
”“到!”“曲高远。
”“到!”“牛飞鸣。
”“到!”……“张文英!”这是张嵩山点的最后一个人。
现场一下子沉寂了。
“张文英!”张嵩山提高了声音。
当年那一次点名,缺他;今天,又缺他!现场一阵沉默。
这时,杨伊洛站了出来,阴着脸对大家说:“乡亲们,战友们,去年夏天,几个小孩来到九龙湾游玩,当时天热,他们就跳进黄河洗澡。
黄河下边暗流很多,卷走了一个小孩。
当时,张文英正在岸边种菜,听到呼救,没有半点犹豫,一下子跳进了黄河,孩子推到岸边,但他却没出来。
”啊!张嵩山傻了。
杨伊洛走到张嵩山身边,解释道:“我怕大家一路上开车分心,在微信上没有说明。
”张嵩山点点头,眼角又一次飞出泪花。
这时,站起来一个孩子。
他说:“我是兵兵,张叔叔就是为救我牺牲的。
2019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单元检测(A)(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20分)阅读题(34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华国学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或理论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其具体表现为始终彻底地从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对待世界和人生,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普世关心和人文实践精神。
国学中的“人文〞一词,早在?周易?中已出现。
?易传?在解释“贲〞卦的卦义时说:“刚柔交织,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意思是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自然界的“天文〞现象;辞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根据人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从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
可见,中国早在2 000多年前,已有“人文〞一词,用以指称人类社会赖以安康开展的文化精神特征,标示“天文〞“地文〞“物文〞等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之本质区别。
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来皆属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采,而“人文〞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
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天地,也不同于草木鸟兽。
用荀子的话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里,“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
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
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心,主要表达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体认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关心。
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求教于孔子的故事,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完人,子曰:“假设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河南省周口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百里滩刀客李子胜(1)时令过了立秋,三十出头的爷爷每天都亢奋得失眼,不论白天黑夜,脑子里全是一扎长的大对虾,瓦片似的大海蟹,光屁股娃娃大小的鲈鱼。
出海打鱼,就是抢银春金秋两季,卖足了现洋,好偎冬过年。
(2)凌晨,码头上人影幢幢。
爷爷解开缆绳,和另一个外号叫“狼鱼”的驾长搭讪着。
有个竹竿一样纤瘦的生疏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狼鱼的船边。
让爷爷惊讶的是,竹竿手里拿了把对虾大小的刀子,刀子在晨光里灰白的颜色把爷爷的心刺了一下。
(3)这是个刀客。
爷爷小声咕嚷着。
船老大出海,就怕遇到这种讨钱的刀客。
刀客不是你给个饽饽就能打发的小乞丐,他们要的是钱,少了,就把刀子在额头、胳膊上刺,刺得鲜血淋漓时,你就必需给更多的现洋。
渔民出海,原来就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都怕遇到晦气,出海的时候,最怕见到血光。
(4)狼鱼和竹竿对峙了片刻,抖抖地摸出一块现洋,但是,刀客不接,而是把刀子缓缓举过了额头。
狼鱼啐了口唾沫,要饭还嫌馊,爱要不要!爷爷看到灰白色一闪,竹竿额头立即殷出了个红红的“一”字。
而狼鱼扔下那块现洋,已经把船推动了涨满海水的航道。
刀客把脸扭向爷爷,爷爷下意识地把手捂在空荡荡的腰间。
(5)爷爷说,兄弟,我真的没有钱,要不,你跟我出海吧,今日卖的钱都归你。
(6)刀客愣了片刻,向爷爷点点头。
(7)下好拖网,已经晌午,爷爷从船舱里拿出干粮和昨晚煮熟的一盆对虾,招呼刀客吃饭。
(8)刀客狼吞虎咽地吃完,看看爷爷,用浓浓的山东腔调说,大哥,看来你是好人。
(9)该起网了。
刀客抓过网绳,拉网很沉,网底快出水面时,网里的鱼翻动得水花四溅。
刀客娴熟地把鱼虾分拣进鱼篓,又内行地把拉网投到海里。
刀客说,东家,我帮你做两个月店员,工钱你看着给。
(10)在以后的一个月里,爷爷的鱼获让船老大们眼红,夸爷爷视力好,雇了好店员。
当爷爷每次看到刀客赤裸的上身胸前那个菊花般的伤疤时,心头总是惴惴的。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归洛道中(宋)陈与义①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老岁岁负年华。
归途忽践杨柳影,春事已到芜菁花。
道路无穷几倾毂②,牛羊既饱各知家。
人生扰扰成底事,马上哦诗日又斜。
【注释】①陈与义(1090-1138),著名爱国诗人。
此诗是作者在客居汴梁10年后返回洛阳途中所作。
②毂(gǔ):车轮子穿轴的孔,用来喻车。
(1)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A.3个B.4个C.5个D.6个(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本诗描写诗人从汴梁归洛阳途中的所见和所思。
B.领联中的“忽”、“已”表明诗人归途中的焦虑。
C.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年华已逝而壮志难酬的苦闷。
D.本诗语言工巧与朴拙结合,显得非常耐人寻味。
(3)联系全诗,赏析颈联的妙处。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醉落魄①范成大栖鸟飞绝,绛河②绿雾星明灭。
烧香曳簟眠清樾③。
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④三弄临风咽。
鬓丝撩乱纶巾折。
凉满北窗,休共软红⑤说。
【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
②绛河:天河。
③樾:交相掩映的树木。
④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
⑤软红: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1)下列对本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B.“烧香曳簟眠清樾”句写出了词人于清荫之下点燃香炉、展开竹席,独自享受夜晚的宁谧清凉的情景。
C.词中的花影、月色与音乐相应相衬,眼前景、耳边乐与词人的心中情相契合,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悠长。
D.“昭华三弄临风咽”中“弄”有两层意思,一指玩耍,把玩;又一指一曲为一弄。
“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
(2)“好风碎竹声如雪”一句历来被人们所称道。
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辋川别业①王维不到东山②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新人教版高考 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解析解析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岳麓寺①李东阳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②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永看。
蓟北湘南俱到眼,鷓鸪③声里独凭栏。
【注释】①成化八年,时任翰林院编修的李东阳返故乡茶陵(长沙附近)省亲,游岳麓山,写下此诗。
岳麓寺,在今湖南长沙岳麓山上,湘江岸边。
②僧:此指僧寺。
③鹧鸪:鸟名。
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写登高、望远和回顾来路三个过程,暗含了诗人登上高峰时的激动心情。
B.“危峰”写山峰之高耸,“高瞰”状视野之广远;两个词表现了岳麓山挺拔的气势。
C.颔联描写山中所见岳麓寺及其周围景色,突出其幽深、清寂的特点,为眼前实景。
D.颈联描写远眺所见;平沙浅草、天边,落日孤城、湘江,构成一幅开阔苍凉的画面。
(2)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董元达谢逸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顔。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①破屋应数间。
【注】①玉川:唐卢仝,号玉川子,家中贫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六句意即董元达归来之后,曾被先皇在延和殿召见,他在廷对的时候,议论慷慨,连天子也为之开颜。
B.九,十句写董元达南行之后,将越过浪涛滚滚、蛟龙怒吼的长江,乘舟而去,不知何时能归,深寓惜别之意。
C.诗歌最后两句表明将来一定会在大梁城中相见,到时董元达应该只有几间破屋,暗示董元达日后生活的穷迫。
D.全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磊落旷达之情,不作临别涕泣之语,也包含了对董元达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惋惜之意。
(2)这首诗中的董元达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新人教版高考 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试题解析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试题解析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补胎李恒冲良小的老婆要临产了,他早开始了倒计时。
天天扳着手指算,已经九个月零一天了,如果不懒月的话,再有六天,就能当上爸爸了。
良小高兴,有使不完的劲儿。
可近些日子,他却老是有劲没地儿使,真叫着急。
原因也很简单。
早先,通往山里的路很糟,良小就在山口开个修车补胎的铺子,整天有爆胎坏车的来求他,有时一忙起来顾不上吃饭。
可现在呢,进山的路修得平平展展的,良小站在铺子门口看着大车小辆从眼前飞驰而过,熟识的司机有意识按一下喇叭,或领一下首,算是打个招呼。
可这礼貌的举止却令良小心里不是滋味。
想想,他们跑的都是钱,自己站着干等闲。
良小清闲了,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照顾怀孕的老婆。
可他总是个闲不住的人,再说,不趁年轻狠狠攒一笔,将来如何供儿子上大学,读研究生,出国留洋呢?良小一准认定老婆怀着儿子,因为他天天都在隔着她的肚皮去享受有力的踢蹬:“小子,好大劲儿哟,再来一下。
”那可是发自内心的自豪,无与伦比的幸福。
然而,良小越是沉醉幸福,越是双手发痒,一天不动扳手,好比睡觉摸不着枕头。
最后,良小实在耐不住清闲,打算去创造点活做。
其实,从司机们的抱怨中,良小早知道有些地方修车的为自己找活做,在路上撒钉子,撒玻璃。
以前他不屑,那是由于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如今,闲下来后也常往那方面想,但毕竟做贼心虚,一次次都没有去行动。
然而,终归顶不住闲散和不能挣钱的负重感,这天,他也偷偷向路上撒了钉子。
傍晚时分,终于等来了倒霉蛋。
歪歪抖抖一辆小车停靠门口,下来个中年司机,听口音就知道是外地人,有怨气也不敢大声喘,只是抱怨:“人倒霉了喝口凉水也塞牙,爆了条胎,刚换了备胎,没走五十米,又扎了,真气人。
两条胎都补了,要多少钱?”良小说:“一条三十,两条便宜点,五十吧。
”司机说:“是否贵了点?”良小说:“嫌贵,前边修去,十里坡有家铺子,少说要你八十。
”司机万般无奈:“补吧,补吧。
新部编高考 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含答案解析
新部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含答案解析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格桑花鸿鸣军嫂去唐古拉山兵部站看望当连长的丈夫,从格尔木站一下车,就看见一名20岁出头的小战士向她招手,原来是接她的司机兵。
军嫂来到军车前,看见车的前面,绑了一束鲜花,有点像江南的扫帚梅,还有点像菊花。
她乐了,这个小伙子,还挺热爱生活的。
军车离开格尔木,奔驰在去唐古拉山的山路上。
司机兵一边开车,一边和军嫂聊天。
“嫂子,听连长说,你是大学生,还是城市人,却一直生活在山村。
”司机兵好奇地问。
“是啊,我和你大哥是大学同学,他毕业参军去了边疆,父母年龄大,就他一个儿子,为让他安心卫国,结婚后我辞去公司会计工作,从苏州到他老家,陕西的一个小山村,现在有10多年了。
”军嫂轻描淡写地说。
“嫂子,你是城市人,在山村适应吗?”“开始不适应,现在学会了柴火灶做饭,喂猪砍柴,山地播种,彻底是个农村媳妇了。
”军嫂说着笑了起来。
司机兵又问:“嫂子,山村的生活不容易吧?”“还行,就是有时候有一种无助的感觉,比如上个月,我脸上一个痦子越来越大,还有点疼,医生说是黑色素痣病变,怀疑是恶性肿瘤前兆,必须切除。
我瞒家人做了手术,还好,病理检验报告显示,肿瘤是良性,我就是那次才哭了。
”军嫂好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却让司机兵心里为之一振,他由衷地说:“嫂子,你真了不起!”军嫂笑着说:“这有什么啊,你大哥为国家,我为他呀。
”军嫂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神情,接着说,“实际我最自豪的是我儿子,他7岁了,经常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爸爸,我爸爸是解放军,他在唐古拉山保卫国家……”司机兵听得眼睛有些湿润。
对面不断有军车开过来,军嫂发现,这些军车开过来的时候,都鸣笛三声,车上的人都向他们的军车敬礼,有时候司机兵也举手回礼。
军嫂很奇怪,问:“你们军车在路上相遇,都互相敬礼呀?”司机兵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军嫂:“嫂子,你认识车前挂着的那束花吗?”军嫂说:“好像我们那里的扫帚梅花。
新部编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1)
新部编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雕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极为忧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塑造了一个有志而无奈、进退两难的官员形象,披露了一个官员的思想矛盾。
B.首联点明分别的时间,“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
C.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既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诗人个人的前途。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感激友人李儋的问候,急切盼望友人的来访的情感。
(2)诗歌的颈联备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
请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西江月①苏轼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
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③层霄:弥漫的云气。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E.词人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表现了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文学类文本阅读(2)李仕才小说阅读训练(二)环境描写[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洗礼[法]莫泊桑男人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农庄门前等候。
五月的太阳把它明亮的光辉倾泻在开着花的苹果树上。
苹果树周围,不断有雪片似的小花瓣撒下来,落入深深的草丛,草丛中蒲公英盛开如火,虞美人好像点点血滴。
一只乳房饱满的大肚子母猪睡在厩肥堆边;一大群小猪在它周围转来转去,它们的尾巴像绳子似的卷曲着.突然间,在那些庄院的大树后面,响起了教堂的钟声,当当当,这微弱而又遥远的召唤在欢乐的天空里播送着。
燕子像箭一样地掠过蓝色天空。
牛圈的气味掺杂着苹果树甜蜜蜜的气息不时飘过。
那些男人中间的一个转身对着房子喊道:“快点,快点,梅利娜,打钟啦!”他大约三十岁光景,是个魁梧的庄稼汉。
他的父亲,一个老头儿,像橡树的躯干那样虬劲盘结,说道:“女人家总不肯早点准备好。
"老头儿的另外两个儿子笑了,其中一个对刚才高声叫喊的大哥说:“去催催吧,波利特。
不然到了中午也出不来."那年轻人走进房子去了。
这当儿,保姆在门口出现了,裹在白襁褓里的两个月的婴儿睡在她的肚子上。
随后,那母亲也挽着丈夫的胳膊出来了.她长得高大壮实,才十八岁,气色红润,面带笑容。
【人教版】三年高考2020高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2 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专题02 文学类文本阅读2018年高考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喝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备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
期末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欣赏中,“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这个“所视”,并不意味着欣赏者可以任意放纵自己的鉴赏力,爱看什么就看什么,爱怎么看就怎么看,而要求这个“所视”与艺术品着意显现的本质特点相一致。
所谓¨遗其所不视”,也不是完全略过不看,而应该迅速地通过这些“入门的向导”,而升堂入室,直探底蕴。
总之,“所视”和“所不视”,都不能单纯地理解为鉴赏力主观的取舍,而必须遵循艺术形象的客观制约与规范。
有识者所欣赏的东西,正是对象的全副精神之所在。
艺术表现事物本质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人物画一般都通过正面描绘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但是高明的画家有时通过对一个侧影甚至背影的勾勒,也可以收到极为传神的效果。
一幅《门前立地看春风》的背面美人图,欣赏者从美人的背影上,可以透视她内心的“春天的烦恼”;一位著名演员,在背对观众的时候,观众也能够从他的肩背手足等微妙的动态中,听到他无声的台词和看到看不见的表情。
在这种情况下,欣赏对象给予欣赏者的“所视”与“所不视”的部分具有跟通常情况下不大相同的意义,它对于作者的创造力和欣赏者的鉴赏力都是一种考验。
欣赏者要在“所视”中得到和通常正面描绘同样明甚至更加强烈的本质性的审美感知。
总之,欣赏者在画面上“视其所视”者,正是画家“画其所欲画者。
画家的心与欣赏者的心跳在一起,相契无间,因而得出了一致的审美结论。
欣赏者“见其所见”“视其所视”的地方,既是对象本质之所在,也是艺术表现焦点之所在。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有那么一种魅力,能吸引欣赏者的鉴赏力集中到艺术的表现焦点上来,自觉地接受它的规范。
因此,在欣赏活动中,鉴赏力的自由活动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在舞台演出中,一个场面往往有几个角色,动作对话,纷至沓来,但表演焦点只有一个。
所谓“一台无二戏”,吸引观众的也正是这个表演焦点。
如果台上有的演员,不按照剧情的规定和表演整体性的要求,企图突出自己,哗众取宠,那么就会破坏表演焦点和分散观众的鉴赏力,以致招来演岀的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题目展示
• 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 表现特色。(10《溜索》)
• 2: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 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09《上善若 水》)
• 3:“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 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 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 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07《麦天》)
某一段的表达特色为主。 • 在判断“表达特色”时,与古代诗歌的表达技
巧鉴赏讲求角度单一、明了相对,它要求多角 度切入,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 • 有模糊式和单一式之分。
ppt课件
• 反思 • 从答卷来看,鉴赏表达特色题学生都能得分,但
得分普遍不高,表明还存在一些问题: • 1.判断不准。对修辞手法判断得好,对表达方
• 2.请分析“这究竟真是那种叫做葡萄的水果,还是玉石深处潜 藏的一汪水胆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 解析 此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 答出句子的特点,“是……还是……”很明显是选择问句的形式; 然后分析这句话所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整篇文章都在赞美吐鲁番 的葡萄,赞美吐鲁番的葡萄“水多”的特点;最后要答出作者表 达的感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吐鲁番的 葡萄的由衷喜爱之情和对葡萄中的“水”是如此之多的惊奇。
• 答案 • 运用比喻、叠词的修辞手法,通过“密密
匝匝”“一列列”的叠词强化了夜色中树 林阴森的氛围,描绘了雪域高原的清幽之 景。
ppt课件
• 2.作者写雪域夜色做到了“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和主要描写手法。
• 解析 • 注意两问:一是行文思路,二是全文主要描写手法。鉴赏角度
• 4:文章开头的两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你更喜 欢那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06《一幅烟雨牛鹭图》)
ppt课件
• 本课目标: • 1:熟悉题目对表达鉴赏方式的要求。 • 2: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鉴赏题目。
ppt课件
• 考点风向 • “鉴赏文章的表达特色”是江苏卷文学类文本
阅读的必考点,也是重点之一。 • 鉴赏角度分全篇和局部两种,以对某些句子、
• 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是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 法”“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而设的一种题型。
它是文学作品阅读的主要题型。 • 鉴赏表达技巧(艺术表现)重心放在判断运用了哪些
手法上,兼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而且,在“判断”手 法上,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 用。
• 鉴赏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卷已由过去的对某些句子、某一
是“描写”。 • 这题为整体鉴赏。
• 答案 • 文章以时间、行踪为序采取移步换景的手法,写出夜
幕降临时雪域高原的安静宁谧与深邃的黑暗、月牙初 现时河面天宇的清幽之美、开阔的河谷的苍茫月色。 • 全文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从光线的变化、鸟虫声音 的有无、河谷高原写出雪域高原的夜色之美。
ppt课件
命题特色
• 鉴赏角度: 艺术表现特色
• 题干关键词语:艺术表现特色
• 答题区间: 全文
• 提示暗示: ①“不以描写见长”暗示可从表达方式及 表现手法角度答。②“哪些”暗示至少有两个答题点
• 答题点拨:①一定要注意题干暗示的鉴赏角度和文体特 征;②不宜从修辞层面回答,因为这是就全文而言,修 辞手法是从具体的语句而言;③不可什么手法、技巧统 统往里写,要有针对性。
• 解析 这是一道句子赏析题,“赏析”自然有对表达技巧 的赏析。而具体句子的表达技巧当以修辞手法为优先考虑。
• 答案 •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夕阳西下时
的景色给作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上的极大震 撼,表达了高原的庄严和肃穆给作者带来的崇敬、 敬仰之情。
ppt课件
(2)公路两侧的树林愈加浓密起来,密密匝 匝的像一列列古阵中站立的士兵,令路面 显得逼仄起来。
③句式的整与散 (2)修辞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复 (7种) (3)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象征 借景抒情 动静结合 (4)表达方式 抒情 描写 议论
ppt课件
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 (1)太阳悄然翻过山坳,地面于是便呈现山岭投下 的巨大阴影,在光与影的分割线中,“冷峻”从 深潜的地府渗了出来,给人的心灵以哆嗦。
• 答案 采用选择问句,将葡萄比作玉石深处潜藏的一汪水胆,说 明在炎热干旱的夏季,葡萄给戈壁滩带来了无限绿意,给人们带 来了滴滴清凉,表达了作者的pp惊t课件奇和对吐鲁番葡萄的喜爱
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则判断不准。 • 2.不会多角度切入。拿到一道鉴赏题到底该从
哪些角度切入、需要从哪些角度切入感到困惑。 常常不论鉴赏的范围,统统都从修辞手法角度答。
ppt课件
1技巧题(表达特色、艺术特色、表达技巧) 2表达技巧四大类 (1)语言 ①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 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段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转为对作品整篇的表达特色的鉴 赏,即转为2009·江苏)《上善若水》(原文见专练
一“规范点拨”部分P47) •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
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ppt课件
• 答题要求: 说明艺术表现特色
• 答案 ①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②托物言志: 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③借古喻今,借 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④虚实结合:借都 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ppt课件
• 答题规范要求见P60:教你审题;教你答题
ppt课件
• 1.文章记叙了作者游历葡萄沟的所见所感,可是却多处使用了 第二人称代词“你”,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 解析 回答此题时,既要说出第二人称的普遍用法(能够更好地 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又要结合 文本阐述其特殊作用(便于抒发作者对吐鲁番的葡萄的喜爱之情)。
• 答案 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你”,更便于作者抒发自己对吐鲁番 的葡萄的喜爱之情,同时这样写如同在和读者对话,显得更加密 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