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 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一、积累应用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贤而用,国之福也 B.弃贤专己而衰 C.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D.可不慎欤 福:强盛 衰:衰亡、衰落 犹:好像 慎:慎重、小心 )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赏析:此诗当是作者在罢官归洛途中的船上写给元大的 留别诗。“凄凄”形容离去时心情的愁苦悲伤,“泛泛”写 船在无尽风烟中飘游,进一步抒写心情的惆怅。“归棹洛阳 人,残钟广陵树”是历代公认的名句,将人物置于残钟凄寂、 烟柳断肠的背景,外来的声响颜色与内在的心曲隐隐交汇。 “归”“残”,似断犹续。一切都将因“归”而成为过去, 永不褪色的却是这美好的往事。借景抒情,不着痕迹。后四 句慨叹身世浮沉,世事无常,友人难以聚会,感情极为深沉。 表现方法仍是借景抒情,以舟的沿洄不定比喻世事无常,难 以自主。全诗寓人生哲理于景物描写中,含蓄深沉。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基础梳理 1.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政论文,是王安石为推行新法所作的舆论准 备。所谓“兴贤”,即“举贤”,也就是本文开篇所说的 “任贤使能”。能否“任贤”,关系到国家的兴盛衰亡。是 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作为一位有远见的、爱国的政治家, 王安石敏锐地察觉到当时的社会危机,决心变风俗,立法度, 实行改革,扭转积弱积贫的局面。要使新法得以顺利贯彻执 行,就必须起用一批德才兼备的贤士,否则一切都将落空。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作者才写了这篇文章,陈述自己的见解 和主张,希望朝廷广开贤路,招揽英才,以造福于国家和人 民。
)
C.内容列举了商朝、周朝、两汉等用人之功和选人 之过,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 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D.运用事实论证,正反两面对比,说理透彻,文笔 劲健。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解析:此题对选文内容进行了分析、理解一定要 注意是理解选文的内容,而不是全篇文章,选文是文 章的第一段,从国家兴衰的高度指出“兴贤”的重要 性,并运用了事实作论据。选文并没有从当今的政治 现实出发,这点内容应该在文章的第二段,所以选项B 是错误的。 答案:B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3)古今异义 ①魏、晋而下,至于李唐 (古义:“至”是“到”,“于”表动作对象;今 义:连词。) ②流俗所共知耳 (古义:一般人;今义: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 义。)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主旨感悟 本文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论证了中心——国家 的兴盛、衰亡,能否用贤能之人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3.句段剖析 (1)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 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 犹无有也。 剖析: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都不乏德才兼备的人,关 键在于用与不用。用之则国家兴盛,不用则国家衰亡。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 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 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剖析:一连五“则”,列举“兴贤”的措施与方法, 语气贯通,发人深省。 一则广泛听取百姓意见,二则让人们敢说真话,三 则疏远小人,四则不拘泥于表面文章,五则不在小处苛求 于人。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根 据词类活用情况,熟练地翻译全文。 2 2.认真体会文中作者所论述的兴贤的重要性。 3.理解作者对历史兴亡与是否兴贤的关系的论证。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 (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 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 “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 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王韶,取熙河 等州。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 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旋 改封荆,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今存《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辑本)、 《老子注》若干条。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 散佚。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11世 纪时的改革家。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3.写作背景 仁宗庆历年间有庞大的军队,但百万大军缺乏严格的 训练,养成了骄堕习气,而战事不断,多以宋军败北而告 终。真宗景德元年,宋与契丹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北宋的冗官、冗兵、政治腐败极深。神宗即位后为了改变 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他把希望寄托在王安石变法上。变 法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触及官场的腐败、用人体 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最终导致变法失败。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在封建时代,任贤使能还是弃贤专己, 是辨别明君与昏君的标尺,也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治乱的关 键。王安石在《兴贤》中提出的“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 贤专己而衰”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
解析: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可以进行 逐一排除的方法,A项中的“福”应该是“福气,幸运” 的意思。 答案:A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从国家兴衰的高度指出“兴贤”的重要性,接着 从历史的经验当中提炼出坚实的论据。 B.从当今政治现实出发,阐述了“兴贤”实际上关 系着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固。
(4)一词多义
望其旗靡,故逐之(人称代词,他们)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指示代词,那) 其 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可译为“大概”) 安陵君其许寡人(表祈使语气)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其衰也亦有三仁(人称代词,它)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4.基础字词 (1)字音识记 陈蕃(fān) 轶(yì) 谠直之路(dǎnɡ) (2)通假字 然后贱五帝、三皇之涂哉(“涂”通“途”,指治世的境 界。) 扰攘(rǎo rǎnɡ) 仲虺(huǐ) 谗谀(chán yú) 祭公谋父(zhài fǔ)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步行) 徒徒百有二十人(服劳役的人)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士者(徒弟,门人) 徒有其名(只有,仅仅)
5.特殊句式 不责人以细过(状语后置)
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同一类的人)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他主张“经术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雱与门人 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 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其 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 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兴贤》一文关心的是国事,为政论名篇。诗歌遒 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香·金陵怀古》颇有 名。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0 兴

王安石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①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②,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③。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往④。 注:①校书:校书郎,官名,掌管校勘书籍。②亲爱: 指好友。③棹(zhào):船桨,这里指船。广陵:今江苏扬 州。④沿:顺流的意思,洄:逆流的意思。沿洄:指处境 的顺逆。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4.探究拓展 读本文我们发现,这篇文章所讲的道理仍然有现实意 义。 在《兴贤》中,作者认为如果贤才得不到适当的任用, 就等于没有贤才。我觉得,实际情形可能比这个更严重,因 为既然是贤才,他不被“正面力量”所用,就有可能被“反 面力量”所用。野有遗贤,对国家安全来说,不仅仅只有零 作用,还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假如黄巢科举得中,被朝廷任 用,也就不会有后来持续九年的国家动乱了;假如洪秀全能 皇榜高中,也就不至于出现威胁大清安全持续了十四年的 “长毛之乱”了。现在我们国家培养的人才,是否都可以 “英雄有用武之地”了呢?还不能。有能力出国的人,坚持 为祖国服务的并不多。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五十年代,大批海外华裔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冲破 重重阻力回国服务,而跨进了二十一世纪,我国某些重 点大学在宣传自己的办学成绩时,却以自己培养的毕业 生出国就业率居高不下为荣。“我校某专业刚毕业的十 四名博士,就有十位在美国取得了绿卡。”当大量的尖 端人才只有到国外才可以找到用武之地时,不知道这对 中国将意味着什么。“因落后而挨打”的悲剧会不会重 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