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写作指导(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同步作文课件
说一说
师演示第三步 老师又在水中加入了足够
多的盐,用玻璃棒轻轻搅动, 这时鸡蛋终于浮起来了。
说一说
鸡蛋终于睡醒了,慢慢浮上水面, 露出一个小脑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这时,你的心情如何? 想知道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吗? 揭示原理:是因为盐水的密度比鸡 蛋的密度大,所以,鸡蛋浮上来了!
板书:简要介绍小实验的名称和实验背景。 示例:今天的自然课上,周老师带同学们做了
2 习作思路
立意 方法
可以在实验结尾处谈谈实验收获:以小 见大,认识并掌握小实验中所包含的道理; 培养自己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于质疑的 精神;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懂得实践出真 知的道理,勇于自己动手操作等。
选材 技巧 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的实验来写呢?一
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要简单,容 易操作,实验的安全性也要有保障。②尽 量选择结果呈现比较快的,方便我们观察 的实验。比如:摩擦起电实验、悬浮鸡蛋 实验、白醋去水垢实验等。
4 锦囊妙招
按照顺序,完整记录实验过程。 “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 清楚”是本次习作的总要求。同学们,我们 在写一项小实验时,需要把实验的经过讲清
楚,让读者能了解做实验的步骤。为了交 代清楚实验步骤,我们可以怎么写呢?有 两种常用方法:第一种是用上“先……接 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 第二种是用上“第一步……第二步……第 三步……”这样的句式。这两种句式都能 帮助我们把实验经过写完整。
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玻璃杯一个, 纸片或杯垫一个。实验过程是:首先,我们 将杯子里倒满水;接着把纸片盖在杯子上; 然后慢慢地用手按着把杯子倒转过来,注意 在倒转杯子的时候不要让空气流进杯子里去;
最后再慢慢松开手。这时你 会发现,杯子里的水不会流 出来冲掉纸片,这就说明你 成功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含语文园地二)
范文赏析
放风筝
冬天悄悄地走了,春天迈着欢快的脚步来了,春风吹拂着大地
,到处生机勃勃。又是一个放风筝的好时节,于是,我和几个小伙
伴相约来到绿草如菌的大草坪。
相亲相爱的三口之家,三三两两的好朋友都在放风筝。形态各
词句段运 用
1.说说下面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照样子写 几个。 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词句段运 用
1.说说下面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照样子写 几个。 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第一组词语是AABC式词语 第二组词语是“无×无×”式词语 可以回想以前学过的或看过的这类词语 也可以查词典或上网查阅。
异、五彩缤纷的风等把蔚蓝的天空装扮得像美丽的万花筒。有栩栩
如生的金鱼,翱翔天际的雄鹰,色彩鲜艳的孔雀,大蜻蜓,蜈蚣
……
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我和小伙伴们也迫不及待地放起风筝。
明明拿着风筝,帅帅则拉着风筝线往前跑,风筝很快就飞上了 天空,越飞越高。
夕阳西下,我们才带着风筝,带着疲惫回家。
动手写一 写
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 写;联系生活,加入自己 的想象,如在描写时可以 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 态写进去。写完之后,给 家长读一读,给同学读一 读,再做修改。
分主次观察:详 略得当,重点突出。
习作指导:联系生活,合理 想像
1、习作中加入适当的想像,可以让观察到的 静态的画面变得有动感。 2、回忆自己放风筝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会和小 伙伴说些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把观察到的 内容和想像的结合起来说一说。
习作指导:看图画
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 话?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篇1一、回顾课文1、回顾课文题材及主题。
(1)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第二单元的复习整理,以及语文园地二的内容。
第二单元学习的是寓言故事。
首先,我们来复习4篇课文的题材,以及道理。
《守株待兔》是中国古代寓言,教育我们做事要靠自己,不要想着不劳而获;《陶罐和铁罐》是中国当代寓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两篇都是中国寓言。
(2)《鹿角和鹿腿》是外国古代寓言,选自伊索寓言,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要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池子与河流》是克雷洛夫寓言,警示我们不要贪图安逸,应该积极进取。
这两篇都是外国寓言。
(3)瞧!不同题材的寓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蕴含着道理。
2、世界四大寓言家:伊索、克雷洛夫、拉·封丹、莱辛。
3、中国的寓言出自哪里呢?那可是会让你引以为豪的。
寓言出自《战国策》《列子》《庄子》《三国志》等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所谓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所谓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中国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4、解决难点:《守株待兔》是人与动物的故事,《陶罐和铁罐》《池子与河流》是事物与事物的故事,当然动物与动物,人与人的故事,我们也学过很多。
《鹿角和鹿腿》则是同一只动物身体的两个部分。
同学们,寓言故事可以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只要你肯动脑思考,生活处处是学问呢!二、学习词句1、结合ppt进行日积月累部分,进行师生交流。
你们提前搜这两个故事,我们来一起学习这些成语故事吧!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 习作例文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案及反思( 2课时)
习作例文·习作:奇妙的想象本次习作的话题是“奇妙的想象”,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并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象故事。
本次习作是在精读课文感受奇妙的想象并借助“交流平台”梳理如何展开想象,通过“初试身手”进行大胆想象的尝试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本单元习作任务的具体落实。
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语言浅显,情节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旨在给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提供借鉴和模仿的范例。
《一支铅笔的梦想》这篇例文描述了一支“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的各种梦想。
山坡上、荷塘里、菜园里、小溪边、运动场上,铅笔的梦想在不断变化。
无论铅笔的梦想如何变化,想象始终围绕铅笔的特点展开。
课文的旁批引导学生关注铅笔与想象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明白展开想象要联系事物的特点。
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仿照课文说说铅笔的其他梦想,就是引导学生顺着课文的思路继续展开想象。
例文配有插图,对应铅笔的第三个梦想。
图上铅笔像细长的豆角一样长在青青的藤上,表现了铅笔实现梦想后的开心与快乐。
《尾巴它有一只猫》这篇例文颠覆惯常思维展开想象,不是猫有一只尾巴,而是尾巴拥有一只猫。
顺着尾巴的思维,创造出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故事。
课文的旁批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提示常规思维下不可能发生的事,反着去想象就能实现。
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启示反方向去想象,打开思路,说出更多新鲜有趣的想法,把学生带入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例文配有插图,从绿色的枝叶中伸出一条猫的尾巴,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和例文内容形成了呼应。
习作主要分为“题目晾衣图”和习作要求两部分。
单元习作的第一部分,提供了7个题目,旨在以富有想象力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习作思路。
第二部分,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
首先对习作范围作了说明:可以选教材中的题目来写,也可以自拟题目。
然后强调了本次习作最主要的要求:想象要大胆。
之后对习作交流提出要求:完成习作后要交流分享,互相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含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这些动物写得很 细致,小瓢虫仿佛就 在我的眼前。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语句,我们要细细品味。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 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通过读句子, 我们可以体会到小燕 子飞行的轻盈。
这句话生动地描写了小燕子的动作,用 “偶尔沾”表现了其动作之轻。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语句,我们要细细品味。
嗅觉(闻一闻) 触觉(摸一摸) 味觉(尝一尝)
全面了解植物的外形、 生长特点等。
听觉(听一听)
习作指导
仔细观察
我
干、枝 大小、高矮、形状、色彩
的
植 物
叶 形状、色彩、变化
朋
友
花 形状、姿态、色彩
习作指导
观察范例--梅花
观察一:选一棵长得 好的梅花,看看花是怎样 排列在茎上的,是一排还 是两排,是对排的,还是 隔着排的。
交流平台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语句,我们要细细品味。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 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读到这句话,
我能体会到小燕子飞 行的轻盈。
作者的感受 真独特,把花朵 写活了。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 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 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 溜;收拢硬刺,严丝合缝。
lāo
捞(打捞) luò 络(网络) dài 贷(贷款)
yuán zhì lāo fù liáo luò zī gòng dài 援掷捞缚缭络资贡贷
读一读,认一认
yuán
援(救援) fù 缚(束缚) zī 资(资产)
zhì 掷(投掷) liáo 缭(缭乱) gòng 贡(贡献)
lāo
捞(打捞) luò 络(网络) dài 贷(贷款)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 习作:国宝大熊猫 教案及反思(2课时)
习作:国宝大熊猫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国宝大熊猫”,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查找信息,并尝试学习整合有关信息,写一写大熊猫。
教材的第一部分首先提供了关于大熊猫许多小朋友都想了解的三个问题,使得本次习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教材呈现的三个问题,有的指向大熊猫的类别,有的指向大熊猫生活的地方,而“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则指向大熊猫的价值。
它们只是问题列举,是小朋友可能提出问题的一部分。
其作用是让学生从这些问题中受到启发,打开思路,继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部分首先明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就是要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第一部分罗列的问题及学生补充的问题为确定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大熊猫奠定了基础。
考虑到学生对大熊猫的知识储备有限,教材提供了一些新资料,从大熊猫的名称、类别、食物、分布地区几个方面,提供了简洁明确的信息。
有的还直接回应了上面的疑问,如“分布地区”就回应了“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
但是教材上的信息是非常基本的,并不能满足习作的需要,所以教材提示学生要“再查找资料,补充其他内容”。
第三部分对习作的要求作了说明。
一是习作后要自己检查修改,调整补充;而是交流互查。
自查和互查的重点聚焦在习作运用的信息是否准确。
教学目标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尝试从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
3.能在自评和互评中,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能在自评和互评中,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教学难点1.根据自己的需要收集信息、整合信息。
2.能根据修改的内容补充新的内容。
教学策略要完成本次习作,学生需要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清楚、准确地从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
可以通过互联网、报刊、书籍等多种方式查找资料。
提醒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不要局限于书中所提示的问题。
习作指导的重点是避免学生对信息资料的生搬硬套和随意拼接,习作评价的重点是信息的准确性。
人教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奇妙的想象》同步作文
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 的想象故事。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 象世界。
写完后,可以交换习作。说说自己最喜欢同 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在墙报上开辟一个专栏,如“想象岛”,展 示大家的习作。
习作要素
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习作内容
1.从所给的题目中任选一个,或自拟题目, 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6 例文引路
最好(hào)玩的国王
□作者/陶彦行 指导老师/姜丽群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特别喜欢玩。他每 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玩。他最喜欢玩的就 是积木,因为整天沉迷在这些积木中,他一天 也没有理过朝政,满朝文武百官可是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啊!
第①段:介绍故事主人公及其性格特点。“看在 眼里,急在心上”写出了大臣们的担忧。
第⑤段:小明 以后是怎样做的呢? 这里应简要交代故 事的结果,使情节 完整。
原文
提升点
6 我们可不能和以前的小明一样, 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手。
第⑥段:结尾如 果强调一下要养成讲 卫生的好习惯,就更 好了。
升格文 手罢工啦
1 小明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他有一个不爱洗手的坏习 惯。有一天,他的手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决定罢工。
第③段:通过想象塑造了一个由各种类型的糖组 成的世界。
曾经有人想占领糖世界,但全都失败了。 因为糖世界有个神秘的守护者——糖巨人。以前, 苦瓜大军想要占领糖世界,于是苦瓜大军先向糖 世界发射了大量的苦苦弹,但全都被糖巨人挡住 了。苦瓜大王愤怒了,发射了终极苦苦弹。糖巨 人为了让糖世界渡过劫难,用糖之力挡住了终极
风过了,雨停了,在烈日的暴晒下,我飞 不了,也跑不动,最后只能一点点枯萎。在离 开世界的最后一刻,我终于明白:世界万物都 有不同的精彩,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作为一棵 树,扎根大地才是真正的精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含语文园地六)
“老宽”名叫罗闰腾,小名叫宽宽,还不到四岁。为什么叫他“老宽”
呢?这是因为他刚学说话时,他爸要他叫“老爸”,他妈要他叫“老妈” ,他就觉得名称前面加个“老”字很好玩,于是就叫自己“老宽”了,还 管我叫“老哥”,管我妈叫“老姨妈”。有一次,我叫他:“宽宽,快过来 !”他噘着嘴说:“不对,我是‘老宽’!”逗得我们捧腹大笑。从此,大 家只有叫他“老宽”,他才满口答应。 (名字的由来)
习作指导:写作手法
要把一个人写得鲜活,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貌,还要抓
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通过对人物的行
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通过心理描写体现 人物的思想动态和性格。此外,还要通过具体、真实的事例 来反映人物的性格。
写好人物的外貌
人物的外貌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 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 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的描写 。 示例:他今年7岁,个人不算高,比较瘦,但看起来却
嘴上的油和肉,便大功告成的开始了下一道工序。
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 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 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 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范例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 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出现 在我眼前。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 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 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给忘
热心肠 昆虫迷 幽默王子 智多星 小问号 故事大王 乐天派 小书虫 运动健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盘点+写作指导(部编版).doc
追逐 ---- 追赶 怒放一一凋零 阻力 ---- 动力减少——增加透明一一浑浊第四单元知识盘点一、易写错的字。
舒适(shi )蓼醒(SU )干爆 (zoo) 阻生(mo) 超越(chao).尊部 (fu)比寒(jiao)搏斗(,bo)二、多音L 字。
闷men (闷热) 尽jin (尽快)men (愁闷)jin (尽力)doy (斗争)bei (背影一) 斗背dou (星斗)bei (背包)四、辨字组词。
(芬(芬芳) [芳(芳香) [寿(长寿)'分(分别).1方(方向)[筹(筹备)J 蜜(蜂蜜)J 蜂(蜂王) (辨(■分辨,)[密(秘密) 1锋(锋利),'辩(辩论)五、近义词。
舒展一一伸展 大致一一大概. 立即 ---- 立刻适宜 ---- 适合超常 ---- 出奇安静一一寂静花中君子:梅兰竹菊独自一一单独 六、反义词。
艳丽一一素雅 密切一一疏远 干燥-----潮湿 陌生-----熟悉 七、诗文佳句。
一三、重点词语争奇斗艳 芬芳 迷人 留心 开放艳丽笑脸 睡莲醒来 万寿菊 醒 含笑温度湿度光照 气温 长期 展示 昆虫 修建 组成 时钟 说 辨认能力公里记号 几乎 阻力 花粉 将近 包括 亲眼 检查 确 尽管沿途陌生景物 确实记忆本能欣然苏 蜜蜂听 迷失准1.《花钟》第1自然段: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2一唐•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第四单元习作指导.③用"先……接着……然后……"的句式具体写了做这个小实验的过程。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范文和名师点评(13篇)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范文和名师点评(13篇)范文一:名师点评:文章开篇人题,直接写明树向蝴蝶诉说自己心中的苦恼;然后通过树和蝴蝶的对话,写出了树心里的想法;最后以树明白的道理结尾,揭示主题。
小路旁的一棵树一只美丽的蝴蝶从远方飞来,落在小路旁的一棵树上。
树便开始向蝴蝶诉说自己心中的苦恼。
“蝴蝶啊蝴蝶,你可真自由,我不想再当一棵树了。
我只会站在这,什么用都没有!你看前面的小溪,它每天是多么欢乐自在;你再看我身旁的花儿,每一个路过的行人都会夸她们长得美;只有我,一无是处……嘤嘤嘤……”树越说越伤心,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正当树哭得伤心时,几个刚劳作完的奶奶来到树下,并坐了下来。
奶奶们拿下头顶遮阳的帽子,开始闲聊起来:“这棵树长在这儿可太好了,我们还算有块纳凉的地方……”树听到这话,瞬间停止了哭泣。
这时蝴蝶扇动着翅膀,开心地对树说:“树,你并不是一无是处,你能帮奶奶们遮阴,这可帮了奶奶们一个大忙!” 树终于明白: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善用它,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①开篇简洁, 迅速入题。
②对比的手法,表现树的自卑和苦恼。
③奶奶和蝴蝶的话写出了树的作用。
④ 通过树的感悟点明主题。
范文二:名师点评:故事开篇设疑,以描写书封面的文字来引出下文;接着通过讲述“我”和突然出现的怪物斗智斗勇的故事,表现了“我”的机智;最后总结个人感受, 点明主题。
一本有魔法的书 “千万不要翻开我!”一本书的封面上印有这样几个大字。
于是我更加好奇了,便轻轻地将它从书架上拿了下来。
就在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突然,一道金光闪过,接着就出现了一个长鼻子,大嘴巴,长獠牙,还长着三根长头发的怪物。
太可怕了!我吓得正想逃走,可这时那个怪物却开口说话了:“哈哈,我终于出来了,你是第一个放我出来的人。
为了感谢你,我可以帮你实现一个愿望,说吧!”我结结巴巴地回答道:“真……真的吗?”“在我被咒语封印在书里的第一天,我就发过誓,谁要是第一个放我出来,我就会帮他实现一个愿望,然后再吃掉他。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学目标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课前准备学生:周末与父母或小伙伴一起放风筝,留心观察放风筝时的情景,搜集与风筝有关的诗词和文章。
教师:准备一个风筝。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忆放风筝,激发习作兴趣1.情境导入,交流有关描写风筝的资料。
学生可能交流与风筝相关的诗词、文章,也可能交流与风筝相关的历史,引导学生想象描写的情景。
出示《村居》《山塘棹歌》等古诗,同时出示相应图片。
2.回忆放风筝,分享快乐。
同学们也都很喜欢放风筝,说说自己是怎样把风筝放飞的,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快乐。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与放风筝有关的习作。
板块二观察图画,想象画面内容1.明确习作内容,审清题目要求。
出示主题情景图,请同学读一读本次习作的要求:“看图画,写一写。
请你写一段话,把上面这幅图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说说自己的理解。
2.有序观察图画,大胆想象。
怎样才能把图画内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呢?这就需要大家认真观察,有序介绍。
(1)全面观察,理清画面内容。
整体观察图画,看看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和同桌说一说。
这么多人在广场上放风筝,为了便于介绍,我们给他们分别起好名字。
看清了人物在做什么,怎样才能更清楚地介绍给大家呢?(可以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介绍)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2)仔细观察,捕捉具体信息。
再看图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人物动作分别是怎样的。
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对照表格,自己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互相补充。
学生表述有困难时搭建台阶,提示学生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举、跑、拽、跳、抛、仰望……(教师相机板书)两个小伙伴合作放风筝的动作,学生可能说不清楚,可以请两名学生到前面表演一下,观察后再说。
2021部编版(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作文指导:书信传情
书信传情让感情汩汩流淌于书信间,让我们的心随信笺一起飞!【达人支招】唐代杜甫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足可见书信之历史悠久,所以格式也几经变化。
那么,书信有什么格式?怎么样写书信?写书信时又要注意什么呢?一、什么是书信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它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人们都会使用。
书信在人类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喜欢使用书信互通信息。
二、如何写好书信1.写书信的步骤按通信的习惯,主要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六个部分。
2.书信的格式称呼一般要顶格写,这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在称呼上还有长辈与晚辈、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关系亲疏等区别。
称呼下面一般是一句问候语,前面应空两格,然后再写正文。
结尾要写敬语,如“此致”“祝……”等。
敬语的动词部分可写在正文末行,也可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在正文的下方,一般靠纸的右边。
日期应写在署名的右下方,和署名大致对齐。
三、书信有什么作用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沟通方式既简单又快捷的今天,很多人认为书信已经没有意义了,也不用学了,其实不然。
书信虽然有些慢且不够方便,但是它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个故事:一位妻子给远在外地的丈夫写信,由于她不识字,便在信上画了四只小乌龟:这封信是什么意思呢?显然,四只乌龟代表着“归,归,归,归”,妻子这是在委婉地表达让丈夫“速归”的意愿呀!丈夫接到信后,果然很快就回家了。
同学们,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用笔在说悄悄话、心里话。
写信时,可以直截了当地把心里话写出来,也可以委婉地写,有时候,把话说得委婉比直截了当的效果更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桃同学写给爸爸的信吧!【佳作赏析】写给爸爸的信王桃亲爱的爸爸,您好!每当听到同学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我就热泪盈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1-8单元习作范文(部编版)
习作一:我的植物朋友范文一:我家的海棠花我见过火红鲜艳的玫瑰花,也见过亭亭玉立的荷花,还见过清香淡雅的桂花,但令我情有独钟的是我家阳台上的海棠花。
我家阳台上有一盆四季海棠。
海棠花落户在我家已经有六年了。
它的主干直径大约有三——四厘米。
主干顶上的枝条被爸爸精心地修理过,那长长的枝条都被编织在一起了,就像那梳理到一边的蓬松的头发一样。
爸爸还用细铁丝把它们固定成型了,全部让他们往右边生长。
别的花大多数都是先长叶子,再开花,可是我们家的海棠花就不一样了。
每到春天,天气暖和的时候,枝条上首先长出许许多多的小花苞。
小花苞被绿色包住,露出一点点红色。
过一个月左右,小小的花苞就变成了一朵朵,一朵朵的玫红色的海棠花,远远看去,这些海棠花就像一朵火烧云,好看极了!花开始凋谢时,枝条上才长长密密麻麻嫩绿的小叶子来。
站在窗前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朵,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海棠花,穿着玫红色的衣裳。
这时飞来了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赞美我很漂亮,还有那美美的一盆海棠花。
我很喜欢我家的海棠花,它不但很美,还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我一定要好好地照顾好它,让它年年开出美丽而漂亮的花朵。
开篇作者用衬托手法点明“令我情有独钟的是我家阳台上的海棠花”,总领全文。
详细状物的文字从海棠花的形状、生长历程来写,写得很具体,细节描写尤其生动。
习作二:放风筝范文一:放风筝今天,我们到附近的草地上放风筝。
来到草地上,风就刮起来了。
我先把风筝放在地上。
由于风有点大,我就叫丽丽来帮忙压着风筝,风筝就不会被风吹走了。
然后,我又拿出了风筝的支架,把风筝的支架安在了风筝上,这样,风筝终于可以起飞了。
我让东东把风筝举起来。
我喊:“三、二、一,撒手。
”我们以为风筝可以飞起来了呢。
可是,风筝却落在了地面上,我们很失望。
原来呀,是我没有逆着风跑。
为了能让风筝飞起来,我赶紧逆着风跑了一会儿。
啊!风筝终于飞起来啦!风筝在半空中摇摇摆摆地向我们招手。
我们高兴地蹦啊、跳啊,兴奋的不得了。
2021年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学案
成功之处: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看图画,写一写》,指导孩子们学会细致观察图画,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
让孩子们学会图画,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和语言描写。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放风筝的过程,这节习作课我重点是引导孩子按照顺序,把放风筝描述得生动,具体条理清楚。
不足之处: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学目标】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1.能按一定的顺观察图画,准确把握图意,合理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能根据意见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一次放风筝的体验活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围绕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展开想象,细致刻画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把事情写具体、清楚、完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1.教师导入:清明前后,晴空碧净,鸟语花香,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放飞风筝,在我国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
从古到今,放风筝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项文娱活动。
你看,古人将放风筝的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多媒体出示古诗《村居》)预设:生齐读古诗。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有没有什么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指名说一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
4.出示习作话题:看图话,写一写教师过渡: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一群小朋友也在放风筝。
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他们的心情如何?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放风筝的文章。
同学们都放过风筝,一定有体会,也一定能把作文写好。
相机板书(看图画,写一写)出示课件1.2.3.4.5.6:(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活动导入新课,让学生将学习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同步作文
1.习作内容
春天来了,身边的植物都生机勃勃。 你最喜欢哪一种植物呢?是花,是草,还 是树?请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 然后对它进行描写。
2.习作素养 本单元习作目标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
物写清楚”。因此在动笔之前,我们要先选 定一种植物,从多角度来观察、记录;再按 照一定的顺序将观察所得写清楚。所写的内 容一定是自己观察到的,不能凭空想象。
写花儿的词语5语言积累百花齐放花团锦簇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姹紫嫣红繁花似锦芳香四溢y五颜六色落英缤纷香气扑鼻含苞欲放昙花一现暗香浮动花枝招展写草的词语草色青青草木欣荣绿草如茵一碧千里百草丰茂嫩绿嫩绿绿草遍地生命顽强漫山遍野奇花异草草木茂盛草长莺飞芳草萋萋长林丰草写树木的词语枝繁叶茂苍翠挺拔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根深叶茂婀娜nu多姿高大雄伟直插云霄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硕shu果累累参天古树迎风摇曳y描写植物外形美的句子大冬青静静地匍匐f在地上足有四个乒乓球台那么大
多感官观察,彰显个性美。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任何一 种植物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要了解植物的特点, 就得对其进行一番细致的观察。 怎么观察呢?
我们可以广泛调动各种感官,从视觉、
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方面去观察和感受。
比如,可以从视觉上去看看植物外形长什么
样,颜色如何;可以从听觉上去感受植物在
3.易错点
没有抓住植物的特点,描写语言平淡, 所写植物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刻。要试着 把你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除了描写植 物的外在特点,也要融入自己的感想,把 植物当成“朋友来写。
2 习作思路
立意 方法 “一枝一叶总关情。”描写一种植物,
可以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展现其美丽动人 的地方,表现其不同寻常的品质,表达自己 的喜爱、敬佩和赞赏之情。不仅要写出植物 的外在美,还要写出植物的内在美。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同步作文课件
➢ 描写风筝形态的句子
这时,我放眼望去,天空中有各式各 样的风筝,有黄色的蝴蝶,灰色的老 鹰,绿色的青蛙,还有黑色的小燕子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我们那只粉色 的大鱼风筝显得格外漂亮,像是鱼儿 在蓝色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游动。
➢ 描写放风筝的句子
引线的男孩就像魔法师一样,用那纤 细的风筝线控制着风筝,他根据风力 在不断调整着奔跑的快慢,同时一手 还不停地收放着风筝线。
板书:简要交代时间、地点、天气情况、 主要人物与事件。
示例:今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是个放 风筝的好天气。于是,爸爸带着我和 小妹妹来到江堤公园的广场上放风筝。
画面 全景
板书:描写画面上人们放风筝的整体场景。
示例:远远望去,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飞 起了各种各样的风筝,有金鱼,有长 龙,还有老鹰……它们五颜六色,忽 上忽下。
不远处,一个小男孩正拽着风筝线,将 他的“彩色三角”风筝放飞到天空中……
近处,明明和亮亮也正在放飞他们的燕 子风筝……
风筝飞呀,飞呀,带着童年的梦想和快 乐飞上了天空,和蓝天打招呼,向白云问好。
——选自学生习作
作者以第三人称形式,按故事背 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 和结果的叙事顺序,描写了野外放风 筝的图景。
放风筝可真有趣啊,它让春天变得浪漫
无比!
——选自学生习作
作者以第三人称的形式,有顺序地描写
这幅图画里放风筝的内容。开头交代故事背
景(时间、地点和人物),中间先介绍整体
画面内容,接着具体描写了两处放风筝的场
景,最后表达作者的感想。
选用人称,理清叙述顺序。 这次习作,同学们要选好人称形式。可以 是第一人称,想象自己就是图片中的某一个人 物,以亲身经历的形式来讲述图片中放风筝的 故事。也可以以第三人称的形式,站在第三方 的角度,对图画中人物放风筝的故事进行介绍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画面,并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几幅春景图,配乐,学生说感受)2.小结导入: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
自古就有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绝句》。
(板书课题,师简介杜甫)二、自主读文,初读感知1.播放配乐诗《绝句》。
(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播放配乐朗诵)2.读词语: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课件出示词语,注意指导读准音调)迟日泥融燕子沙暖鸳鸯3.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1)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练读,师生读。
三、细读感悟,深入探究1.默读《绝句》,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2.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指名读,思考:“迟日”是什么意思?(春季太阳落山渐晚)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温暖的太阳,青山绿水,鲜花,绿草)(2)师小结:多么美的春景!多么温暖的春风呀!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3)指导朗读:语调轻柔,读出春风的柔和、春景的美丽。
3.课件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泥融”是什么意思?(泥土湿软)你们从这句诗中又读懂了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鸳鸯在沙滩上晒太阳。
)(2)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衔泥筑巢)(3)想象后两句诗展示的画面,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指导及范文+图文解读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指导及范文+图文解读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写作指导一、审题介绍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二、选材教材提供的词语让你想到了谁,只要是和身边人有关的都可以写。
如这个人的外貌、语言、性格特征、精神品质,以及关于他的典型事例等都可以写。
爸爸:球迷、小书虫妈妈:勤劳、热心肠班长:故事大王、昆虫谜外婆:慈祥、善良三、构思我们先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所写人物—班长。
(略)中间:列举符合班长特点的事例,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使之丰满。
(详)结尾:总结班长的特点。
(略)四、表达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构思出提纲后,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如何让文章吸引人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为起一个别致的名字;②用上本单元所学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③记得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
作素材题目辣子”班长》《吝啬的奶奶》《我的弟弟是个小书虫》《家有小问号》《故事大王》好词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白净柔嫩满面红光满头银发目光炯炯双目如潭火眼金睛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衣着得体2.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满面春风洋洋得意和颜悦色悠然自得容光焕发精神焕发八面威风神情沮丧愁眉苦脸没精打采泪流满面3.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心花怒放满心欢喜归心似箭心旷神怡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心潮起伏心悦诚服苦衷重重忧心忡忡心如刀绞欣喜若狂怒火中烧心惊胆战心慌意乱心急如焚心灰意冷4.描写人物的句子1)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2)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3)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下册三年级第四单元习作-精品教案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选择一次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连贯。
3.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自己的心情。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5.通过小实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爱写、乐写。
[教学重难点]
选择一次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5)通过小实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爱写、乐写。
2.审题要点。
(1)先要正确理解实验的意思。所谓实验就是为了证明某种科学的理论或假设,做操作性工作的意思。自己做过的生活小实验、自然小实验、科学小实验都可以写。
(2)题目上限定“一项小实验”,就只能写一项,不能写两项、三项,更不能写多项。
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老师拿起手帕,风趣地说:“我先给这些米老鼠洗个澡。”说完就把手帕在水盆里浸湿了,拧干,再洒点儿酒精,然后把手帕挂在玻璃棒上。老师请来一位同学协助她点火。“哧”的一声,火柴划着了,可一靠近手帕,火就灭了。同学们议论说风太大了,老师把风扇关掉,那位同学第二次点着了火柴,可火柴一靠近手帕,火又熄灭了。同学们说可能手帕太湿了,老师立刻把手帕又拧一拧并洒了些酒精,可手帕还是没有点着。
(3)小作者不但把实验过程写得清楚明白,还通过老师的讲解告诉了读者实验的道理。
4.学生自由阅读例文,深入探究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2.导言:上节课小组同学围绕一项小实验及例文探究交流,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全班交流,完成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