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应用49554

合集下载

分块乘法的初等变换及应用举例(高等代数课件)

分块乘法的初等变换及应用举例(高等代数课件)

E 0 m 1 CA E n
1

A 0 C D
1
0 A1 0 E m 1 1 CA E 0 D n
1 A 0 1 1 1 D CA D
§4.7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应用举例
证明:存在下三角矩阵 Bnn ,使 BA 为上三角形. 证:对 n 作归纳法.
A (a11 ), B (b11 ), BA (a11b11 )为上三角形. 当 n=1时,
假设对 n 1级矩阵命题成立,即对 A1 (aij )( n1)( n1) 结论成立,于是存在 ( n 1) ( n 1) 矩阵 B1,满足:
1
O D
1Tຫໍສະໝຸດ 1 1 A BD C C
1
O D
1
Em O
BD , En
§4.7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应用举例
再由例 1,得
A BD C 1 T1 C
1
O D
1
Em O
1 1 1 A . 1 ,求 1 A1 A1 1 1 , 解: 把A分块成 A A1 1 1 , A A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A 例 2. 1 1



1 1 1 1 A . A 1 1 1 2 2
Eij , En
i , j = 1, 2, … , n , 这里 Eij 为 n n 矩阵,除了第 i 行第 j 列元素为 aij 外,其他元素皆为零. 则由初
§4.7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应用举例
等矩阵与初等变换的关系,易得下列关系式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若干应用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若干应用
⎛E 解 将 T 与分块单位矩阵 ⎜ m ⎝O O⎞ ⎛A O 排成分块矩阵 ⎜ ⎟ En ⎠ ⎝C D
4
Em O
O⎞ .对上述分块 En ⎟ ⎠
矩阵进行分块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将“ T ”的部分变为单位矩阵:
⎛A O ⎜C D ⎝
第1块行左乘A−1
Em O O
O ⎞ 第1块行左乘-CA−1加到第2块行 ⎛ A O Em ⎯⎯⎯⎯⎯⎯⎯⎯⎯ →⎜ ⎟ −1 En ⎠ ⎝ O D −CA A−1
⎛E (1) 交换分块单位阵 ⎜ m ⎝ 0t × m
用此矩阵左乘 T ,有
3
⎛ 0t × m ⎜ ⎝ Em
Et ⎞ ⎛ A B ⎞ ⎛ C D ⎞ ⎟ ⎟=⎜ ⎟, 0m×t ⎠ ⎜ ⎝C D⎠ ⎝ A B ⎠
这正是交换 T 的两块行得到的矩阵.
⎛E (2) 用 P 乘分块单位阵 ⎜ m ⎝ 0t × m 0m×t ⎞ ⎟ 的第一块行,得分块初等矩阵 Et ⎠ ⎛ P ⎜ ⎝ 0t × m 0m×t ⎞ ⎟. Et ⎠
⎛ En1 ⎜O ⎜ ⎜O ⎜ ⎜O ⎝ O En2 O O O ⎞ O O ⎟ ⎟ % O ⎟ ⎟ O E ns ⎟ ⎠ O
1
的分块矩阵称为分块单位矩阵. 定义 分块单位矩阵经过一次分块矩阵的初等行(列)变换后得到分块矩阵就叫 做分块初等矩阵.因为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有三种形式,因此分块初等矩阵也相 应的有以下三种类型: (1)交换分块单位矩阵的第 i , j 块行(或块列)得到的分块矩阵.例如,
T 的左边乘上相应的 2×2 分块初等矩阵.同理可证对一个 2×2 分块矩阵
⎛A B⎞ T =⎜ ⎟ 作一分块矩阵的初等列变换就相当于在 T 的右边乘上相应的 2×2 分 ⎝C D⎠ 块初等矩阵. 2.分块矩阵初等变换的应用 ⎛ A O⎞ 例 求T = ⎜ ⎟ 的逆,其中 A 是 m 阶可逆矩阵, B 是 n 阶可逆矩阵. ⎝C D⎠

(完整版)分块矩阵及其应用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分块矩阵及其应用汇总,推荐文档

分块矩阵及其应用徐健,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摘要:在高等代数中,分块矩阵是矩阵内容的推广. 一般矩阵元素是数量,而分块矩阵则是将大矩阵分割成小矩形矩阵,它的元素是每个矩阵块.分块矩阵的引进使得矩阵工具的利用更加便利,解决相关问题更加强有力,所以其应用也更广泛. 本文主要研究分块矩阵及其应用,主要应用于计算行列式、解决线性方程组、求矩阵的逆、证明与矩阵秩有关的定理.关键词:分块矩阵;行列式;方程组;矩阵的秩On Block Matrixes and its ApplicationsXu J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Abstract In the higher algebra, block matrix is a generalization of matrix content.In general, matrix elements are numbers. However, the block matrix is a large matrix which is divided into some small rectangular matricies, whose elements are matrix block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lock matrix makes it more convenient to use matrix, and more powerful to solve relevant problems. S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lock matrix is much wider.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block matrix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alculation of determinant, such as solving linear equations, calculating inverse matrix, proving theorem related to the rank of matrix , etc.Keywords Block matrix; Determinant; System of equations; Rank of a matrix11 ⎪1 引 言我们在高等代数中接触到矩阵后,学习了矩阵的相关性质,但是对于一些复杂高阶矩阵,我们希望能将问题简化. 考虑将矩阵分割为若干块,并将矩阵的部分性质平移至分块矩阵中,这样的处理往往会使问题简化.定义 1.1 [1] 分块矩阵是把一个大矩阵分割成若干“矩阵的矩阵”,如把 m ⨯ n 矩阵分割为如下形式的矩阵:⎛A 11A ⎫ 1n ⎪A m ⨯n = ⎪A m 1 A m n特别地,对于单位矩阵分块:⎝ ⎭ ⎛E 0 0 ⎫ ⎪ E n ⨯n = 0 0 0 ⎪ 0 E ⎝n n ⎭ 显然,这里我们认识的矩阵元素不再局限于数字,而是一个整体,这里的A 所代表的是大矩阵囊括的小矩阵,而小矩阵一般是我们熟知的常见矩阵.ij依照以上设想,有关矩阵性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考虑用分块矩阵的思路来解决.2.1 矩阵的相关概念2 分块矩阵在矩阵的学习中,我们学过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比如矩阵的行列式、矩阵 的秩、矩阵的逆、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等等.事实上,我们发现:分块后的矩阵同样用到这些概念.a 11 定义 2.1.1[2]n 级行列式a 21a 12 a 22 a 1n a 2n等于所有取自不同行不同列的a n 1 a n 2a nn 个元素的乘积a 1j a 2ja n j的代数和,这一定义又可写成:12na 11 a 21 a 12a 22a 1na 2n =(-1) (j 1j 2 j n )a aa .a n 1 a n 2a n∑j 1j 2 j n1j 1 2j 2n j n[2]定义 2.1.2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所含向量的个数称为这个向量组的的秩.所O I ⎪ ⎪ ⎪1谓矩阵的行秩就是指矩阵的行向量组的秩;矩阵的列秩就是矩阵列向量组的秩. 定义 2.1.3 [2] n 级方阵称为可逆的,如果有n 级方阵 B ,使得A B = A -1 .BA = E (这里 E 是n 级单位矩阵),那么B 就称为 A 的逆矩阵,记为定义 2.1.4 [3] 对分块矩阵施行下列三种初等变换: (1) 互换分块矩阵的某两行(列);(2) 用一个非奇异阵左(右)乘分块矩阵的某一行(列);(3) 用一个非零阵左(右)乘分块矩阵的某一行(列)加至另一行(列)上, 分别称上述三种初等行(列)变换为分块矩阵的初等行(列)变换. 定义 2.1.5 [3] m + n 2 ⨯ 2 ⎛I m O ⎫对 阶单位矩阵作 分块,即I m +n = O I ⎪ ,然后⎝ n ⎭对其作相应的初等变换所得到的矩阵称为分块初等矩阵. 分块矩阵具有以下形式:(1) 分块初等对换阵⎛I n O ;⎫ ⎝ m ⎭⎛P O ⎫ ⎛I m O ⎫(2) 分块初等倍乘阵 0 I ⎪ , ⎪ ;⎝ n ⎭ (3) 分块初等倍加阵⎛I m R 1 ⎫ O I ⎝ 0 Q ⎭ ,⎛I m O ⎫ ; S I ⎝ n ⎭ ⎝ n ⎭其中 P , Q 分别是m 阶和n 阶可逆方阵,且R ∈ R m ⨯n ,S ∈ R n ⨯m为非零阵.2.2 矩阵的运算性质矩阵的运算包括加法、乘法、数乘,这里主要讨论矩阵的运算性质: 定义 2.2.1 [4] 矩阵加法:设A = (a ) , B = (b ) 是两个同型矩阵,ij snij sn则矩阵C = (c i j )= (a i j+ b i j )称为 A 和 B 的和,记为C = A + B .元素全为零的矩阵称为零矩阵,记为O s n ,可简单记为O,对于矩阵 A 、 B ,有:(1) A + O = A(2) A + ( -A ) = 0(3) A - B = A + ( -B )(4) ( A + B ) + C = A + ( B + C )snsnn11 (5)A + B = 定义 2.2.2 [4] B + A矩阵乘法:设A = (a ) ,B = (b ) 是两个不同型矩阵,i k s nk j n m那么矩阵C = A B =(c i j ),称为矩阵 A 与 B 的乘积,其中:smc i j = a i 1b 1j + a i 2b 2j+ a i n b n j= ∑a i k b k jk =1在乘积的定义中,我们要求第二个矩阵行数和第一个矩阵列数相等.特别地,矩阵的乘法和加法满足以下性质:(1) A ( B + C ) = A B + A C(2) ( B + C )A = B A + C A(3) (A B )D =A (B D )⎛k a 11 k a 1k a 1 ⎫定义 2.2.3 [4] 矩阵数乘: k a 21k ak a 2n ⎪ ⎪A = (a ) 与 数 22 ⎪称为矩阵 ⎪⎪ ij sn k a k a k a ⎝ s 1 s 2 s n ⎭k 的数量乘积,记为kA ,有以下性质:(1) 1 * A = A ;(2) k(l A ) = (k l )A ;(3) k ( A + B )= kA + kB ;(4) (k + l )A = kA +lA ; (5) k (A + B ) = kA +kB .2.3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性质我们对于分块矩阵,也有其运算性质:设 A 、 B 是m ⨯ n 矩阵,若对它们有相同的划分,也就有:⎛A 11 + B A 1t + B 1t ⎫ ⎪ 加法:A + B = ⎪ . ⎪ A + B A + B ⎪ ⎝ s 1 s 1 st st ⎭乘法:C = A B , 其中:∑ ⎪ 1 C i j = A i 1B 1j + A i 2B 2j+ + A i n B n j⎛k A 11k A 1 ⎫⎪ n= A i k B k j .k =1数乘:k A =⎪ .⎪ k Ak A⎝s 1 s t ⎭总结了矩阵的运算性质,我们主要看看分块矩阵初等变换性质:定义 2.3.1 [2] 由单位矩阵 E 经过一次初等变换得到的矩阵称为初等矩阵. 初等矩阵都是方阵,包括以下三种变换:(1) 互换矩阵 E 的i 行与 j 行的位置; (2) 用数域 P 中的非零数c 乘 E 的i 行; (3) 把矩阵 E 的 j 行的k 倍加到i 行.定义 2.3.2 [5] 将单位矩阵分块,并施行如下三种变换中的一种变换而得到的方阵称为分块初等矩阵:(1) 对调两块同阶的块所在的行或列; (2) 某一块乘以同阶的满秩方阵;(3) 某一块乘以一个矩阵后加到另一行上(假定这种运算可以进行).如:我们对分块矩阵⎛ A B ⎫进行相应变换,只要应用矩阵的计算性质,左乘对⎝C D ⎭ 应分块矩阵: ⎛ O E m ⎫ ⎛ A B ⎫ ⎪⎪⎛C D ⎫ ⎪ ⎝E n O ⎭ ⎝C D ⎭⎝ A B ⎭ ⎛P O ⎫ ⎛ A B ⎫ ⎛P A = P B ⎫ O E ⎪C D ⎪ ⎪⎝ n ⎭ ⎝⎭ ⎝ C D ⎭ ⎛E m O ⎫ ⎛ A B ⎫ ⎛ = A B⎫P E ⎪C D ⎪ ⎪C + P AD + P B⎝ n ⎭ ⎝⎭ ⎝ ⎭2.4 矩阵的分块技巧对矩阵的分块不是唯一的,我们往往根据问题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块,分块的合适与否,都对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块方法[6] :(1) 列向量分法,即A =(1,⎛ ⎫ ⎪, n ),其中j 为 A 的列向量.(2) 行向量分法,即A = ⎪ ,其中j 为 A 的行向量.⎪ ⎝ m ⎭=1⎪ (3)分两块,即A = (A 1, A 2 ),其中A 1 ,A 2 分别为A 的各若干列作成.或 A = ⎛B ⎫ ,其中B ,B 分别为 A 的若干行作成. B ⎪1 2 ⎝ 2 ⎭⎛C 1 C 2 ⎫(4) 分四块,即A =C C ⎪ .⎝ 3 4 ⎭我们在进行分块时,希望分割的矩阵块尽可能是我们所熟悉的简单矩阵,于是,我们有必要熟悉一些常见的矩阵.2.5 常见的矩阵块我们把高等代数中学习过的一些常见矩阵总结如下: (1) 单位矩阵:对角线元素都为1,其余元素为0 的n 阶方阵. (2) 对角矩阵:对角线之外的元素都为0 的n 阶方阵. (3) 三角矩阵:对角线以上(或以下)元素全为0 的n 阶方阵. (4) 对称矩阵:满足矩阵 A 的转置和 A 相等. (5) 若尔丹(Jordan )块:形如⎛ 0 1 0 0 ⎫ 0 ⎪J ( ,t ) ⎪= ⎪0 0 ⎪ 0 0 0 1 ⎝ ⎭(6) 若尔丹形矩阵:由若干个若尔丹块组成的准对角矩阵, 其一般形状形如:⎛A 1 ⎫⎪ A 2⎪ ⎪ ⎪A ⎪ ⎝n ⎭在复杂矩阵中,找到这些矩阵块,会使计算简化.3.1 行列式计算的应用3 分块矩阵及其应用定理 3.1.1 [2] 拉普拉斯(Laplace )定理:设在行列式 D 中任意取定了k 个 行.由这k 行元素所组成的一切k 级子式与它们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的和等于行列式 D .事实上,行列式计算中的拉普拉斯定理就包括了矩阵分块的思想,它通过取k 级子式的方法,提取出矩阵内的矩阵块. 然而,在行列式计算中,行列式a ⎪ a 按行或列的展开更为常用. 这里,我们最常用到的是取列向量分块和行向量分块.例 3.1.1 [7] :(爪形行列式)计算行列式:a 01 1 1 1 a 10 0 1 0 a 2 0 ,其中a i ≠ 0(i = 1, 2, , n ) .1 0 0 a n解:设Q =A D ,其中A = (a )C B a 1 B =,C = ( 1, 1, , 1)T ,D = ( 1, 1, , 1) .a n因为a i ≠ 0(i = 1, 2, , n ) ,所以 B 是可逆矩阵.-1⎛n 1 ⎫又易知: A - D B C = a 0 - ∑ ⎪ . ⎝ i =1 i ⎭根据分块矩阵乘法: ⎛ E0 ⎫ ⎛ A D ⎫ --1 ⎪ ⎪= ⎛A D ⎫-1 ⎝ C A E ⎭ ⎝C B ⎭ ⎝ 0 B - C A D ⎭A D -1 -1 ⎛ n 1 ⎫则:= AB - C A D =B A - D BC = a a a a-∑ a ⎪C B⎛n 1 ⎫ 12n 0⎝i =1 i ⎭故:原行列式=a 1a 2 a n a 0 - ∑ ⎪ . ⎝ i =1 i ⎭例 3.1.2 [7] :(对角行列式)计算行列式:adH 2n= a d.c bcb解:令⎪ a x A =⎛a ⎫⎪ ,B = ⎛b ⎫⎪ ,C = ⎛ c ⎫ ⎛ ,D = d ⎫⎪ ⎪ ⎪ ⎪ ⎪ a ⎪ b ⎪ c ⎪ d ⎪ ⎝ ⎭ 为n 阶方阵. 由于a ≠ ⎝ ⎭ ⎝ ⎭ ⎝ ⎭ 0,故 A 为可逆方阵.⎛ b - c a -1d⎫⎪ 又易知:B - C A -1D =⎝ b - c a -1d ⎪ b - -1 ⎪ ca d ⎭故 H 2n= A D = C BAB - C A -1D = a n (b - c a -1d )n= (a b - c d )n .例 3.1.3 [8] :设 A 、 B 、C 、 D 都是n 阶矩阵,证明当 AC = CA 时, A 可逆时,有A D= A B - C DC B⎛ A D ⎫ ⎛E -A 1D-⎛ A 0 ⎪ ⎫,证明:若 A 可逆,⎪ ⎪ =-1 ⎝C B ⎭ ⎝OE ⎭ ⎝C B - C A D ⎭A D故:=C BAB - C A -1D = A B - A C A-1D = A B - C D .注意到,这里计算分块矩阵行列式和计算一般数字矩阵行列式有所区别,不是简单的a d c b= a b - c d ,其矩阵块限制条件有所加强. 所以本例告诉我们,在矩阵分块以后,并非所有一般矩阵性质都可以应用到分块矩阵中.3.2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对于线性方程组,我们有以下四种表述: (1) 标准型:⎧a 11x 1 + a 12x 2+ + ax = b ⎪ 1nn 1⎨ax + ax + + a x = b ; ⎪a 21 x 1+ 22 2 + + 2n n a x = b ⎩ m1 1 m2 2 m n n m (2) 矩阵型:令A = ⎣a i j ⎦m ⨯n,x = (x 1, x 2, , x n )' ,B = (b 1, b 2, b m )' 方程组可以表述为: Ax = B ;(3) 列向量型:令2⎢a ⎥ ⎝O O⎪ ⎪ ⎪ ⎡a 11 ⎤ ⎢21 ⎥⎡a 12 ⎤⎥ 22 ⎡a 1n ⎤ ⎢ ⎥ = , 1 ⎢ ⎥ 2 = , , ⎢ ⎥= ⎢a 2n ⎥ n ⎢ ⎥ ⎢ ⎥ ⎣a m 1 ⎦ ⎢ ⎥ ⎣a m 2 ⎦ ⎢ ⎥ ⎣a m n ⎦则方程组又可以表述为:x 11 + x22+ + x nn = B ;(4)行向量型: x ' + x ' + + x' = B ' .1 12 2n n可见,矩阵分块为我们解方程组提供了新的思路.事实上,在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系数矩阵的秩时,在判断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是否有解时,行列向量组的合理应用,使得问题解决更加便捷、明了.例 3.2.1:(齐次线性方程组)求解方程组:⎧ x 1 + 2x 2 2x ⎪ + x + 2x 3 - 2x + x 4 = 0 - 2x = 0 ⎨ 1 x -2x - 4x 3 - 3x 4=0 ⎩ 1 2 3 4 解:对系数矩阵施行行变换,并将结果用分块矩阵表示:⎛1 0 -25 ⎫ - 3⎪ ⎛ 1 2 2 1 ⎪⎫ ⎛ 1 2 2 1 ⎪⎫4 ⎪ ⎛E C ⎫ A = 2 1 -2 -2 0 -3 -6 -4 0 1 2 ⎪ = 2 ⎪ ⎪1 -1 -4 -3⎪ 0 -3 -6 -4⎪ 3 ⎪ 12 ⎭ ⎝ ⎭ ⎝ ⎭ 0 0 0 0 ⎪⎪ ⎝ ⎭R ( A ) = 2,基础解系含4 - 2 = 2 个.而方程又满足:相应的可以取:⎛E 2 C ⎫ ⎛1 ⎫ = ⎛ 0⎫⎪ ,⎝O 1 O 2 ⎭ ⎝2 ⎭⎝ 0⎭⎛ 5 ⎫ 2 3 ⎪ ⎛ -C ⎫⎪⎝ E 2 ⎭⎪ = -2 4 ⎪3 ⎪1 0 ⎪ ⎝ 0 1 ⎭-⎪ 0 3 ⎪⎭⎛ 2 ⎫ ⎛ 5 ⎫3 ⎪有通解: = k + k,其中= -2⎪1, =- ⎪ 4 ⎪ . 1 12 21 ⎪2 ⎪ ⎪ ⎝ 0 ⎭⎪ 1 ⎪ ⎝ ⎭例 3.2.2 [9]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求解方程组:⎧⎪ x 1 + 2x 2- 3x 4 + 2x 5 = 1 x - x - 3x + x - 3x = 2 ⎪ ⎨ 1 2 3 4 52x - 3x + 4x - 5x + 2x = 7 ⎪ 9x ⎩ 1= 25 解:我们分别对于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求秩:r ( A ) = 3,而r ( A ) = 4 , 故r ( A ) ≠ r ( A) . 从而方程组无解. ⎛ Λ45 -b ⎫事实上,我们可以利用分块矩阵叙述:经对分块矩阵 ⎝ E变换,都不能把最后一列变成0 ,所以该方程组无解.例 3.2.3:证明: n 阶方阵 A 的秩为n- 1,则r a n k ( A* )=1首先证明此例需要利用的一个引理: 4进行行列0 引理:A = (a i j )n ⨯n ,B = (b i j )n ⨯n ,r( A ) = r ,A B =0 ,则r ( B ) ≤ n - r证明:对矩阵 B 进行列向量的分块,B = (B 1, B 2, B n ) ,A B = 0 则有:A B i= 0 ,B i 是AX = 0 的解. 而A X =0 基础解系有n - r 个解.故:r ( B ) ≤ n - r 再证明本例: 因为r ( A )= n - 1,则 A = 0 ,A 至少有一个n -1级子式不为零,r a n k ( A* ) ≥ 1.而:A * =AE = 0 .利用引理得:r a n k ( A * ) ≤ 1,故r a n k ( A )=*.51 - 9 x +2 6x - 163 x4 + 2x 52 3 4 5⎝⎪ 1 2= ⎪ ⎪ 得证.3.3 求矩阵逆的应用我们在求矩阵逆的时候包括很多方法:利用定义求逆、利用伴随矩阵求逆、 利用初等变换求逆、混合采用初等行列变换求逆等等.这里我们统一用矩阵分块的思路来求矩阵的逆.例 3.3.1 [6] :设 A 、 B 是n 阶方阵,若 A + B 与 A - B 可逆,试证明: ⎛ A B ⎫可逆,并求其逆矩阵. B A ⎭ ⎪ 解:令D = ⎛ A B ⎫,由假设知 A + B ≠ 0 , A - B ≠ 0B A ⎪ .那么:D =A B⎝ ⎭A +B B =A + BB= A + B A - B ≠ 0 .B AB + A AA - B即 D 可逆. 再令D -1 ⎛D 1= D 2⎫ , 由D -1 = E ,即:可得:D D ⎝ 3 4 ⎭⎛ A B ⎫ ⎛D D ⎫ ⎛E 0 ⎫ ⎪ ⎪⎪ ⎝B A ⎭ ⎝D 3D 4 ⎭ ⎝ 0E ⎭⎪⎧A D 1 + B D 3 = E B D + A D = 0⎪12⎨A D +B D = 0 B D 2 + A D 4 = E ⎩ 2 4将第一行和第二行相加、相减,得:⎪D + D = ( A + B )-1 ⎨1 3⎩D 1 - D 3= ( A - B )-1 解之得:D = 1 ⎡( A + B )-1 + ( A - B )-1 ,D = 1⎡( A + B )-1 - ( A - B )-11 2 ⎣⎦ 2 2 ⎣⎦类似地:D 2所以: = D 3 ,D 4= D 1 .⎛ A B ⎫-11 ⎛( A + B )-1 + ( A - B )-1 ( A + B )-1 - ( A - B )-1 ⎫⎪ = 2 -1 -1 -1-1 ⎪ . ⎝B A ⎭ ⎝( A + B ) - ( A - B )( A + B ) + ( A - B ) ⎭ =⎝⎭ ⎝ - ⎪⎪ ⎪0 例 3.3.2 [6] :已知分块形矩阵M = ⎛ A B ⎫可逆,其中 B 为p ⨯ p 块, C 为C 0 ⎪ ⎝ ⎭q ⨯ q 块,求证: B 与C 都可逆,并求M-1 . 解:由0 ≠M = (-1)p qBC ,则: B ≠0 , C ≠ 0 ,即证 B 、C 都可逆.这里用分块矩阵的广义初等变换来求逆: ⎛ A B E p0 ⎫ → ⎛ A B E 0 ⎫ → ⎛ 0B E -AC -1 ⎫⎪ ⎪ -1 ⎪ -1⎝C 0 0 Eq ⎭ ⎝E 0 0 C ⎭ ⎝E 0 0 E ⎭→ ⎛ 0 E B -1-B -1A C -1 ⎫ → ⎛E 0 0 C-1 ⎫E 0 0 C-1⎪ 0 E B -1-B -1A C -1 ⎪ ⎭-1⎛C -1 ⎫故 :M = B -1-B -1A C-1 ⎪ . ⎝⎭备注:本例和上例属于同一个类型的问题,但我们利用分块矩阵,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待定系数法和广义初等变换都是求逆的有效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题目没有直接给出分块矩阵的情况时,我们要学会自己构造:⎛ 1 0 1 ⎫ 例 3.3.3 [10] :求矩阵A = 2 1 0 ⎪的逆矩阵.⎝ ⎭ 解:构造矩阵:⎛ 10 1 1 00⎫⎪⎛ 1 0 1 1 0 0⎫⎪2 0 0 1 -2 -2 1 0 D = ⎛ A E ⎫= -3 1 0 0 1 2 -5 0 0 1⎪ → 0 2 -2 3 0 1⎪ ⎪⎪ ⎪ ⎝E O ⎭6⨯6 1 0 0 0 0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0 0 1 0 0 0 0 1 0 0 0 ⎝ ⎭ ⎝ ⎭⎛ 1 0⎫⎪ 00 1⎪ →1 0⎪ ⎛ 1 0 1 1 0 0⎫ 0 1 -2 -2 1 0 0 1⎪ → 1 0⎪⎪ ⎪ 0 0⎪ 0 0⎪ 00⎪ 0 0⎪ ⎝⎭ ⎝ ⎭ 0 1 1 0 1 -2 -2 1 0 2 7 -2 0 0 0 0 1 0 0 0 0 1 0 00 2 7 -2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 ⎪ ⎝ ⎭ ⎝ ⎭1 ⎛ 1 0 0 1 0 0⎫⎪0 1 0 2 1 0 ⎛ 10 0 1 0 0⎪⎫ 0 1 0 2 1 0 0 0 17 -2 1⎪0 0 2 7 -2 1⎪1 ⎪→ ⎪ → 10 - 0 0 0⎪ .1 0 -1 0 0 0⎪2⎪ 0 1 2 0 0 0⎪ 00 10 01 0 0 0⎪0 0 1 0 0 0⎪⎝所以;⎭⎪⎝2⎭⎛1 0 1 ⎫ ⎛ 5 1 ⎫- 2 ⎪⎛ 1 0 0⎫ - 2 -1 - 2 ⎪ A -1 = 0 1 1 ⎪ -2 1 0⎪ = 5 -1 1 ⎪ . ⎪ ⎪ ⎪ 1 ⎪ 7 -2 17 1 ⎪ 0 0 2 ⎪ ⎝ ⎭ 2 -1 2 ⎪ 此方法在计算上并不简单,但是它把平常的单纯的一种变换变成了两种变换同时应用,把已知的可逆矩阵置于含单位矩阵的分块矩阵中,以此求逆矩阵, 有时比较简单.3.4 矩阵秩基本不等式矩阵理论中, 矩阵的秩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矩阵经过运算后所得新矩阵 的秩往往与原矩阵的秩有一定关系. 现把高等代数书中有关矩阵秩最基本的不等式总结如下:(1)矩阵和的秩不超过两矩阵秩的和.即:设 A 、 B 均为m ⨯ n 矩阵,则:r ( A + B ) ≤ r(A ) + r ( B ) .(2)矩阵乘积的秩不超过各因子的秩.即:设 A 是m ⨯ n 矩阵 , B 是n ⨯ s 矩(3)r ⎛A B ⎫阵,则:r ( A B ) ≤≥ r ( A ) + r ( B ) . m i n {r ( A ) , r ( B )}.(4)r ⎝ 0 C ⎭ ⎪ ⎛A ⎫ ⎪⎪ ≥ A i j .A ⎪ ⎝ m ⎭再来介绍由分块矩阵证明导出的两个基本不等式例 3.4.1[11] :(薛尔弗斯特不等式)设A = (a ) ,B = (b ) ,证明:ij s ⨯nij n ⨯mr a n k ( A B ) ≥ r a n k ( A ) + r a n k ( B ) - n⎪ 证明:由分块矩阵的乘积⎛ E n 0⎪ ⎫ ⎛E B ⎫ ⎪⎛E n -B ⎫⎛E n 0 ⎫ -A E A n0 0 E ⎪ = ⎪0 - ⎝ s ⎭ ⎝ ⎭ ⎝ 知:m ⎭⎝ A B ⎭ r a n k⎛E n B⎫ = r a n k (E ) + r a n k ( -A B ) = n + r a n k ( A B )A 0 ⎪n.⎝ ⎭但,r a n k⎛E nB ⎫ A 0⎪= r a n k⎛B E n ⎫ ≥ r a n k ( A ) + r a n k ( B ) ⎪故:得证.⎝⎭ ⎝ 0 A ⎭.n + r a n k ( A B )≥ r a n k ( A ) + r a n k ( B )备注:在矩阵秩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构造如下的分块矩阵: (1) 矩阵不等式中含两个不同矩阵:构造 ⎛A 0 ⎫⎪;⎝ 0 B ⎭(2) 矩阵不等式中含有两个不同矩阵及阶数:构造⎛ A E ⎫ ⎪ 或者 ⎛ A 0 ⎫ ⎪.⎝ 0 B ⎭ ⎝E B ⎭具体分块矩阵的元素则要看题目所给的条件.例 3.4.2 [6] :(Frobenius 不等式)设 A 、 B 、C 是任意3 个矩阵,乘积ABC 有意义,证明:r ( A B C ) ≥ r ( A B ) + r ( B C ) - r ( B )证明:设 B 是n ⨯ m 矩阵,r ( B ) = r那么存在n 阶可逆阵 P , m 阶可逆阵Q ,使B = ⎛Er0⎫ P ⎪ Q .⎝ 0 0⎭把 P 、Q 适当分块:P = (M , S ),Q =⎛N ⎫, 由上式有: T ⎝ ⎭故:r ( A B C )= r ( A M N C ) B = (M , S )⎛E r0⎫ ⎛N ⎫ = M N .⎪ ⎪ ⎝ 0 0⎭ ⎝T ⎭≥ r ( A M ) + r ( N C ) - r0 ≥ r ( A M N ) + r ( M N C ) - r ( B )得证.= r ( A B ) + r ( B C ) - r ( B ) .3.5 矩阵秩不等式证明的应用矩阵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思路,在一般不等式中也常常用到, 以下例题是对矩阵秩不等式的推广及其应用:例 3.5.1[11] :设 A 为m ⨯ k 矩阵, B 为k ⨯ n 矩阵,则证明:r a n k ( A )+r ank( B ) - k≤ r ank( AB) ≤ m i n {r a n k ( A ) , r a n k ( B )}证明:先证明右边的不等式,由:(A 0)(E k0 B ) = ( A A B ) ;E n可得:⎛E k A E 0⎪ ⎫ ⎛B ⎪⎫ = ⎛ B A B ⎫⎪ ,⎝m ⎭ ⎝ ⎭⎝ ⎭r a n k ( A ) =r ank( A 0) = r a n k ( A A B ) ≥ r a n k ( A B ) ;r a n k ( B ) = r a n k ⎛ B ⎫ = r a n k ⎛ B ⎫≥ r a n k ( A B ) .⎪ ⎪⎝ 0 ⎭ ⎝AB ⎭ 再证左边的不等式.注意到下列事实:⎛E m -A ⎫ ⎛ A 0 ⎫ ⎛E ⎪k -B ⎫ = ⎛ 0 -A B ⎫⎪ 0 E ⎪E B 0E⎪ E 0 ⎝k ⎭ ⎝ k 则:⎭ ⎝ n ⎭⎝ k ⎭0 ⎫⎛ 0r a n k ⎛ A ⎪ = r a n k-A B ⎫ ⎪于是:⎝E kB ⎭ ⎝E k0 ⎭⎛ A 0 ⎫r a n k ( A ) + r ank ( B ) ≤r ank ⎪ = r a n k ( -A B ) + r a n k (E k )= r a n k ( A B ) + k⎝E kB ⎭ 从而: r a n k ( A ) + r a n k ( B ) - k ≤ r a n k ( A B ) .这里也是用到构造矩阵的方法.例 3.5.2 [6] :设n 阶矩阵 A 、 B 可交换,证明:r a n k ( A + B ) ≤ r a n k ( A ) + r a n k ( B ) - r a n k ( A B )→ → , ⎝ ⎭ 解:利用分块初等变换,有:⎛A O ⎫ ⎛A B ⎫ ⎛A + B B ⎫⎪ ⎪⎪ ⎝O B ⎭ ⎝O B ⎭ ⎝ B B ⎭ 因为 AB = BA ,所以:⎛ E O ⎫ ⎛A + B B ⎫ = ⎛A + B B ⎫ .B -A - ⎪ B ⎪ O- ⎪B B A B ⎝ 于是,有:⎭ ⎝ ⎭ ⎝ ⎭r a n k ( A ) + r a n k ( B )= r a n k⎛A + B B ⎫≥ r a n k ⎛A + B B ⎫B ⎪⎝ B ⎭ ⎝ ⎪O-A B ⎭即:r a n k ( A + B )得证.≥ r a n k ( A + B ) + r a n k ( A B ) .≤ r a n k ( A ) + r a n k ( B ) - r a n k ( A B ) .例 3.5.3:设 A 是n 阶方阵,且r ( A ) = r ( A 2 ,证明:对任意自然数k ,有r ( A k ) = r ( A )⎛A 2O ⎫证:构造分块矩阵 O A 2 ⎪,由 Frobenius 不等式: 2 2 2 ⎛A O ⎫ ⎛A 2 -A 3 ⎫ ⎛O -A 3 ⎫ 3 r ( A )+r( A ) ≤ r ⎪ = r A A 2 A O ⎪ = r A O ⎪ = r ( A ) + r ( A ) . 由:r ( A ) = r ( A 2 ) ⎝ ⎭ ⎝ ⎭ ⎝ ⎭所以,r ( A3 ) = r ( A 2 * A )≤ r ( A2 ) .故: r(A 2 ) = r ( A 3 .由此可推得:r ( A3) = r ( A 4) , r ( A4) = r ( A5 ) , .故:对任意自然数k , 有:r ( A k ) = r ( A ) .3.6 综合应用在掌握了分块矩阵的技巧之后,可以由其导出的一个重要的定理:特征多项式的降阶定理,以下主要讨论该定理及其结论的应用.例 3.6.1 [6] :(特征多项式的降阶定理)设 A 是m ⨯n 矩阵, B 是n ⨯ m 矩阵. 证明: AB 的特征多项式f A B ( ) 与 BA 的特征多项式f B A( ) 有如下的关系:nm1 2 s证:先要把上式改写为:n f () =m f () .A BB AnE -m A B =mEE 1 Bn - B A .用构造法,设 ≠ 0 ,令: H =n.A E m⎛1 ⎫ ⎛E 1 B ⎫对 ⎛E n 0⎪ ⎫ E n B ⎪= n ⎪ ⎝ -A E⎪⎪ 1 ⎪ 两边取行列式得: n ⎭ A E⎝ m ⎭ 0 E - ⎝A B ⎪⎭ H = E -1 A B = 1 m E - A B .⎛E 1 B ⎫ ⎛E nm 0 ⎫⎛ 1( ) m1 B ⎫ 再对 n ⎪ -A E ⎪ E - B A ⎪ 两边取行列式得: ⎪ ⎪ = n⎪⎝ A E m ⎭⎝ n ⎭ ⎝ H = E -0 1B A = E m ⎭ 1 n E - B A .故: 1nE n- B A =1Em mn- A B() nmE n - B A = nE m - A B .上述等式是假设了 ≠ 0 ,但是两边均为的n + m 次多项式,有无穷多个值使它们成立(0)≠ ,从而一定是恒等式,即证.这个等式也称为薛尔弗斯特(Sylvester )公式. 以下例题是定理的应用. 例 3.6.2 [6] :设 A 为m ⨯ n 矩阵, B 为n ⨯ m 矩阵,证明: AB 与 BA 有相同的非零特征值.证:由定理:m E - B A = n E - A B .设 E m- A B = m -s (- ) ( - ) ( - ) ,其中12 m ≠么有:0 ,即 AB 有s 个非零特征值:1, 2, , s , 由上面两式,那nE - B A = ( - 1) ( - ) 2 (- )n- s s即证 BA 也只有s 个非零特征值:1, 2, , s .m∑ 例 3.6.3 [6] :设 A 、 B 分别是m ⨯n 和n ⨯ m 矩阵,证明:t r A B = t r B A .解:由上例知,若E - A B = m -s ( - a ) ( - a )m1s其中a 1a 2 a s ≠ 0. 则 AB 的全部特征值为1 = a 1, , s= a s , s +1= = m = 0 ,且:E - B A = n -s ( - a ) ( - a ) .n1s即 BA 的全部特征值为:1 = a 1,2 = a2, ,s +1= = n = 0 .从而 t r A B =sa ii=1=t r B A .可见,在一些问题中,直接利用特征多项式的降阶定理会更加方便处理,这里则要求我们对分块矩阵的了解更加深刻.结论本文主要通过“分块矩阵、分块矩阵及其应用”两个部分,分别简单介绍了分块矩阵的性质概念、导出的定理结论和相关应用.主要是将分块矩阵的技巧和推广做了一个内容的总结.本文简单的将矩阵工具应用于计算行列式、解决线性方程组、求矩阵的逆、证明矩阵秩的相关定理等,对应不同问题也举了几个重要的应用以及它们的综合应用.将以前出现的矩阵思想整体化,并对相关知识也做了一个系统的复习.最后,本文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参考文献[1] 上海交通大学线性代数编写组. 线性代数[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 [2] 北京大学. 高等代数{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3] 高百俊.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7(4):14-18.[4]张红玉, 魏慧敏. 矩阵的研究[M]. ft 西人民出版社, 2010.[5]雷英果. 分块初等方阵及其应用[J].工科数学, 1998, 14(4):150-154. [6]钱吉林. 高等代数题解精粹(第二版)[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0.[7] 王莲花, 李念伟, 梁志新. 分块矩阵在行列式计算中的应用[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4(3):12-15.[8] 张贤科, 许甫华. 高等代数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91-96.[9]杨子胥. 高等代数习题集[M]. ft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10]鲁翠仙. 分块矩阵在求矩阵逆的应用[D]. 云南:云南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2009:14-15.[11]刘丁酉. 高等代数习题精解[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9.“”“”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含论文、综述、开题-可编辑]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含论文、综述、开题-可编辑]

设计(20 届)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所在学院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摘要:本文介绍了矩阵,分块矩阵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也介绍了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在一些问题中的相关应用,如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计算矩阵的行列式,求矩阵的逆,在秩问题中的应用,在相似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用22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证明实对称矩阵的正定性。

并根据各种的应用给出了大量的例题,充分体现了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在代数学中所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分块矩阵;初等变换;行列式;矩阵的逆;应用Elementary block matrix 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ome basic concepts of the matrix and partitioned matrix,also introduces the 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of partitioned matrix and the related application in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using the 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of partitioned matrix to compute matrix's determinant or get the inverse of a matrix. Also it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partitioned matrix in some rank problems, similar problems and other problems, using the 22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of partitioned matrix to prove the definiteness of symmetric matrix. According to different kinds of application, it lists a lot of examples, which fully indicate the superiority of partitioned matrix's 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in algebra.Key words:partitioned matrices; 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determinant; the inverse of a matrix; Application目录1 绪论 (1)1.1问题的背景 (1)1.2问题的意义 (1)2 矩阵的介绍 (2)2.1矩阵的概念 (2)2.2矩阵的运算 (4)2.3矩阵的行列式与秩 (6)2.4矩阵的逆 (8)2.5初等矩阵 (8)3 分块矩阵的介绍 (10)3.1分块矩阵的定义 (10)3.2分块矩阵的分类 (10)3.3分块矩阵的运算 (11)3.4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分块初等阵 (12)3.5分块方阵的行列式 (15)4 分块矩阵初等变换的相关应用 (18)4.1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计算行列式 (18)4.2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 (20)4.3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在秩问题中的应用 (23)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证明实对称矩阵的正定性 (25)4.4用224.5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在相似问题中的应用 (26)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1 绪论1.1 问题的背景在数学上,矩阵是指纵横排列的二维数据表格,最早来自于方程组的系数及常数所构成的方阵。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一、引言分块矩阵作为矩阵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重要的数学应用。

在线性代数中,我们学习到了矩阵的初等变换,它们是一类重要的矩阵操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行变换和列变换来改变矩阵的形态。

而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则是在分块矩阵中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

二、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是指对分块矩阵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包括交换分块的位置、对某个分块进行乘法变换和加法变换等。

这些操作可以通过矩阵的行变换和列变换来实现。

1. 交换分块的位置交换分块的位置是指将分块矩阵中的两个分块进行位置交换。

这种操作可以通过交换两个分块所在的行或列来实现。

2. 对某个分块进行乘法变换对某个分块进行乘法变换是指对分块矩阵中的某个分块进行乘以一个非零标量的操作。

这种操作可以通过将分块矩阵中对应的行或列乘以一个非零标量来实现。

3. 对某个分块进行加法变换对某个分块进行加法变换是指对分块矩阵中的某个分块进行加上另一个分块的操作。

这种操作可以通过将分块矩阵中对应的行或列加上另一个分块所在的行或列来实现。

三、分块矩阵的应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在数学和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在线性代数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矩阵进行运算,如求逆矩阵、求特征值等。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可以简化这些运算的过程,使得计算更加简便和高效。

2.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可以通过行变换和列变换将线性方程组转化为简化的形式,从而更容易求解。

3. 矩阵的相似性在矩阵的相似性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矩阵进行相似变换。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可以通过对分块矩阵进行相似变换,从而得到相似的简化矩阵。

4. 矩阵的分解矩阵的分解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矩阵的结构和性质。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可以通过对分块矩阵进行分解,从而得到更简化的形式。

分块初等变换的应用

分块初等变换的应用

A = ⎜⎜⎝⎛αBT
α ann
⎟⎟⎠⎞

⎜⎜⎝⎛
B 0
ann
α −αT
B −1α
⎟⎟⎠⎞

⎜⎜⎝⎛
B 0
ann
0 −αT
B −1α
⎟⎟⎠⎞

这表明
A
合同于
⎜⎜⎝⎛
B 0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0 −αT
B −1α
⎟⎟⎠⎞
。又第三类块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行列式,
因此
( ) A =| B || ann − α T B −1α |= An−1 ann − α T B −1α ,
特别地,当 A 和 D 都是单位阵时,有 | En − CB |=| Em − BC | 。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降阶公式的应用: 例 1 利用降阶法求下列矩阵的行列式:
⎜⎛ a12
a1 a2 + 1 " a1 an + 1⎟⎞
A
=
⎜ a2 a1
⎜ ⎜⎜⎝
a
n
# a1
+1 +1
a
2 2
#
ana2 +1
" % "

ann
− α T B −1α
=
An An−1

于是
A 合同于
⎜⎛ ⎜⎜⎝
B 0
0 An
An−1
⎟⎞ ⎟⎟⎠
。再由归纳假设, B
合同于
diag( A1,
A2 A1
,",
An−1 An−2
)
,这就
导出
A 合同于
diag( A1,
A2 A1

分块矩阵应用

分块矩阵应用

例如
A11 A = A 21 A 31
1 3
A12 A 22 A 32
A13 A 23 A 33
A 32 A 22 A12 A 33 A 23 A13
A14 A 24 A 34
A 34 A 24 = B1 A14
A 31 R ← R → A → A 21 A 11
(2)分块矩阵的某行左乘某矩阵 ,表示为 i。需要 )分块矩阵的某行左乘某矩阵P,表示为PR 注意的是矩阵P的列数要等于R 的子块行数。 注意的是矩阵P的列数要等于Ri的子块行数。 的列数要等于 (3)分块矩阵的某列右乘某矩阵 表示为 jQ )分块矩阵的某列右乘某矩阵Q, 表示为C (4)分块矩阵的的某行的对应子块左乘某矩阵加到分 ) 块矩阵的另一行对应的子块上, 表示为R 块矩阵的另一行对应的子块上 表示为 i+PRj (5)分块矩阵的的某列的对应子块右乘某矩阵加到分 ) 块矩阵的另一列对应的子块上, 表示为C 块矩阵的另一列对应的子块上 表示为 i + CjQ
E1 L 0 E = L 0 L 0
L 0 L 0 L 0 O L L L L L L Ei L 0 L 0 L L O L L L L 0 L Ej L 0 L L L L O L L 0 L 0 L Et
进行一次分块矩阵初等变换得到的分块矩阵称为 分块初等矩阵 以下我们用二阶分块初等矩阵来定义这些分块初等矩阵
A12 + A14Q A13 A 22 + A 24Q A 23 A 32 + A 34Q A 33
A14 A 24 = B 6 A 34
Q的列数等于第二列子块的列数,行数为第四列子块的列数 的列数等于第二列子块的列数, 的列数等于第二列子块的列数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信息与计算科学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一、选题的背景、意义1.选题的背景在数学的矩阵理论中,一个分块矩阵或是分段矩阵就是将矩阵分割出较小的矩形矩阵,这些较小的矩阵就称为区块。

换个方式来说,就是以较小的矩阵组合成一个矩阵。

分块矩阵的分割原则是以水平线和垂直线进行划分。

分块矩阵中,位在同一行(列)的每一个子矩阵,都拥有相同的列数(行数)。

通过将大的矩阵通过分块的方式划分,并将每个分块看做另一个矩阵的元素,这样之后再参与运算,通常可以让计算变得清晰甚至得以大幅简化。

例如,有的大矩阵可以通过分块变为对角矩阵或者是三角矩阵等特殊形式的矩阵。

2.选题的意义矩阵的分块是处理较高阶矩阵时常用的方法,用一些贯穿于矩阵的纵线和横线将矩阵分成若干子块,使得阶数较高的矩阵化为阶数较低的分块矩阵。

在运算中,我们有时把这些子块当作元素一样来处理,从而简化了表示,便于计算。

分块矩阵初等变换是线性代数中重要而基本的运算,它在研究矩阵行列式、特征值、秩等各种性质及求矩阵的逆、解线性代数方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如何直接对分块矩阵实行初等变换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的目的就是讨论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1]。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2.1 分块矩阵及其初等变换2.1.1 分块矩阵的定义:将一个分块矩阵A用若干条纵线和横线分成许多块的低阶矩阵,每一块低阶矩阵称为A 的子块。

以子块为元素的矩阵A称为分块矩阵。

我们将单位矩阵E分块:⎪⎪⎪⎭⎫⎝⎛=s r r E E E 000001O ,其中E r 是r i 阶单位矩阵(1<i<s) 称E 为分块单位矩阵[2]。

2.1.2 分块矩阵与广义初等变换[3]分块矩阵可以解释为矩阵中的矩阵,而对这个矩阵进行初等变换, 相应的初等矩阵也要变为可计算的分块矩阵,所进行的变换陈维广义初等变换.其目的在于简化计算和证明.定义 1 矩阵 称为分块矩阵,如果元素A ij 为 阶矩阵,其中m 1+m 2+m 3+…+m r =M 注释:定义规定分块矩阵为与同行的矩阵有相同的行数,位于同列的元素有相同的列数.它们的行数之和构成分块矩阵的行数, 列数之和构成分块矩阵的列数. 分块矩阵的运算满足矩阵的运算定义,由于它的特殊性,故此给出各自的定义.•设 A,B 为两个分块矩阵,则定义它们的加法为 A+B=(A ij + B ij )条件:A,B 为同阶矩阵而且A ij , B ij 也为同阶矩阵.•设 A=(A ij )rxt , B=(B ij )txs 为两个分块矩阵,则定义它们的乘法为A X B=(C ij )其中∑==tj kj ikij B AC 1的列数t 等于B 的行数而且A ij x B ij 也存在.同样地,广义初等变换与广义初等矩阵可简单叙述如下:定义 2 广义初等变换是对分块矩阵进行以下的变换的统称.• 交换矩阵的两行(列); • 将某行(列)左(右)乘可逆矩阵;•将某行(列)左(右)乘矩阵加到另一行(列)上;定义 3 设E nXn 为分块的单位矩阵,对其进行一次广义初等变换所得到的矩阵称为广义初等矩阵[4].例子 1 广义初等矩阵具体形式⎪⎪⎭⎫ ⎝⎛→⎪⎪⎭⎫ ⎝⎛0000mn n mE E E E , ⎪⎪⎭⎫ ⎝⎛→⎪⎪⎭⎫ ⎝⎛n n mE P E E 0000, ⎪⎪⎭⎫⎝⎛→⎪⎪⎭⎫ ⎝⎛En Q E E E mn m000 广义初等矩阵(变换)的作用如同一般的初等矩阵(变换),遵守"左行右列"原则. 例子 2 设 ⎪⎪⎭⎫ ⎝⎛=D C B A M那么 ⎪⎪⎭⎫ ⎝⎛=⎪⎪⎭⎫ ⎝⎛⎪⎪⎭⎫ ⎝⎛B A D C D C B A EE m n 00, ⎪⎪⎭⎫⎝⎛=⎪⎪⎭⎫ ⎝⎛⎪⎪⎭⎫ ⎝⎛D C PB PA D C B A En P 00 ⎪⎪⎭⎫ ⎝⎛++=⎪⎪⎭⎫ ⎝⎛⎪⎪⎭⎫ ⎝⎛D QB C QA B A D C B A En Q E m 02.1.3 分块矩阵的初等行(列)变换的定义[5]与普通矩阵的初等行变换类似,分块矩阵也有三种类型的初等行变换:1.把一个块行的左P 倍(P 是矩阵)加到另一个块行上;2.换两个块行的位置;3.用一个可逆矩阵左乘 某一块行。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

2
证明syvester不等式: 设A、 B分别是s×n、 n×m矩阵, 则 只要证n+rank (AB ) ≥rank (A ) +rank (B ) 。根据 (3 ) 式有 0 I 。 0 0 0 AB
n
rank (AB ) ≥rank (A ) +rank (B ) -n。〔 6〕
n+rank (AB ) =rank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初等变换的应用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初等变换矩阵的初等变换技巧初等变换法求逆矩阵利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矩阵的初等行变换矩阵初等行变换
大理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DALI UNIVERS ITY
第 8 卷 第 8 期 2009 年 8 月 Vol.8 No.8 Aug. 2009
高等代数教材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分块矩阵来解决, 而且过程简单, 容易理解。2×2分块矩阵形式简 单, 但如果与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结合起来却变得非常有用。
1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
1.1 分块矩阵的初等行 (列 ) 变换的定义 与普通矩阵的初等行变换类似, 分块矩阵也有三种类型的初等行 变换〔 1〕: ①把一个块行的左P倍 (P是矩阵 ) 加到另一个块行上; ②换两个块行的位置; ③用一个可逆矩阵左乘 某一块行。 类似地有分块矩阵的初等列变换: ①把一个块列的右P倍 (P是矩阵 ) 加到另一个块列上; ②互换两个块列的位置; ③用一个可逆矩阵右乘 某一块列。 1.2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分块初等矩阵的关系 把单位矩阵分块得到的矩阵 I 0 经过一次分块矩阵 0 0 0 I
B Is B Is -B Is In A In A =|Is-AB|。
(1 )
另一方面, 又有 In A 于是有 In 0 B Is = In-BA A 0 Is ,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应用_百度文库.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应用_百度文库.

十.研究创新题解:1.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吴云在1997年8月的《工科数学》上的《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一文中提到定义1分块矩阵的行(列初等变换是指:(1)交换两行(列的位置;(2)第i行(列的各个元素分别左乘(右乘该行(列的一个阶左(右保秩因子H;(3)第i行(列的各个元素分别左乘(右乘一个阶矩阵K后加到第j行.定义2 对应于分块矩阵的初等分块矩阵是指:(1)=或=(2)=或=其中H为第i行(列的一个左(右保秩因子;(1 =(2 或=初等分块矩阵与通常的初等矩阵类似,但由于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故需要分为左、右两种.直接验算可得:定理1(1交换的第i行与第j行,相当于左乘一个m阶初等分块矩阵,其中中的元素为h(i阶单位矩阵,为h(j阶单位矩阵,当r≠i且r≠j时,为h(r阶单位矩阵;交换的第i列与第j列相当于右乘一个n阶初等分块矩阵,其中为l(i阶单位矩阵,为l(j阶单位矩阵,当r≠i且r≠j时,为l(r阶单位矩阵;(2 的第i行的每一个元素左乘一个矩阵H相当于左乘一个m阶分块矩阵中H为h(i阶方阵; 的第i列的每一个元素右乘一个矩阵H,相当于右乘一个n阶初等到变换矩阵,其中H为l(i阶方阵;(3 的第j行的每个元素分别左乘一个h(i×h(j矩阵K后加到第i行,相当于左乘一个初等分块矩阵;第j列的每一个元素分别右乘l(j×l(i矩阵K后加到第i列,相当于右乘.定理2设A为方阵,则分块矩阵施行第一种行初等变换后,对应的行列式为,其中h(i,j=h(ih(j-l+h(i+l]+…+h(j[h(i+h(i+j+…+h(j-l],l(i,j=l(ih(j-l+l(i+l]+…+l(j[l(i+l(i+j+…+l(j-l],施行第二种初等变换后,对应的行列式为|H|·|A|;施行第三种初等变换后,对应的行列式的值不变.证明: ,显然成立.下证,所在的第1行逐次与它相邻的行交换,移至前,共进行h(i-1+h(i+1+…+h(j-1次交换两行,第2行逐次与它相邻的行交换,移至前,同样进行相同次交换两行,依此类推,把所在的行移至所在的行前,共进行h(i[h(i-1+h(i+1+…+h(j-1]次交换两行,然后把移至适当的位置,同理共进行h(j[h(i+h(i+1+…+h(j-1]次交换两行,所以交换两行的总次数为h(i,j,故;同理.所以有==(-1或==(-1)==或=====定理3 分块矩阵进行初等变换后,秩不变.证明: 对于(1,相当于对进行若干次行(列的交换,故命题成立;对于(2,根据定义1,显然成立;对于(3,相当于进行若干次把行(列乘以一个倍数后加到另一行(列,故命题成立.定理4 (1设A,B的行数均为m,则矩阵方程AX=B,当(A= (A,B=m时有唯一解,当(A= (A,B<m时有无穷多解,当(A< (A,B时无解;(2设A,B的列数均为n,则矩阵方程XA=B,当(A= =n时有唯一解,当(A= <n有无穷多解,当(A< 时无解.证明: (1设(A= (A,B<m,则存在可逆矩阵P,Q,使,其中为r阶单位矩阵, 为r阶方阵,设,则有: == =B所以为AX=B的解,其中, 是任意的.当(A= (A,B=m时,A=P(OQ,B=( ,显然,AX=B有唯一解: ;当(A< (A,B时,AX=B无解.同理可证(2成立(当(A= ( , <n时,X=P定义3 对于任意的u,v,如果( = ( ,= (,,则称为极大元.定理5 分块矩阵可以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是: 它有一个极大元.证明: 充分性.不妨设为极大元(否则可以通过第一种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把极大元移到第一行,第一列交叉位置.由定理4,存在可逆矩阵P,Q,使,,令K=-P,其中, 为适当阶数的任意矩阵.则K+ =,所以第一行左乘K加到第二行,得.同理,令K'=-, 则K′+ =0,所以的第一列右乘K′后加到第二列,得.(如先进行列变换,再进行行变换,得,因为=+=+,故两种运算顺序结果相同必要性.反证法,不妨设(≠(,或(,(,则由定理4, =-或=-无解,从而不存在K,使对角化.同理,当(≠(,或(,≠(时,不存在使-A K=A或-=成立.定理5表明:并不是所有的2×2分块矩阵都可以用分块矩阵初等变换对角化,如果分块矩阵没有极大元,则需分得更细,才能对角化.定理6 矩阵的一种分块方法可以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对角化的充分条件是:存在s-1行且存在t-1列有极大元.证明: 用数学归纳法.当s=t=1时,只有一块,命题成立;设s≤e,t≤ f时命题成立.当s=e+1,t=f时,存在e行且存在f-1列有极大元,显然可以用第一种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通过交换两行或两列的位置,使的前e行与前f-1列都有极大元,再把前e行,前f-1列看成一块,得到一个新的2×2分块矩阵,记为.显然为极大元,根据定理4, 可以化成对角形: ,又,它的每行、列都有极大,故由假设可以对角化,从而可以对角化.同理可证当s=e,t=f+1时, 可以对角化.由此命题成立.下面讨论对角化后的非零块进一步化简的方法.设,与.根据定理1, ,为的左(右保秩因子,显然也是所在行(列的左(右保秩因子,故对角化后的分块矩阵第i行、第i列分别左乘,右乘后, 可以化成讨论分块方阵行列式的计算,先讨论分块初等阵的行列式.设I为S×S分块单位阵:I=其中I r为r阶单位阵(1≤i≤S,对I施行一次初等变换可得定义2所述的三种分块初等阵,它们的行列式有下列计算公式.引理分块初等阵的行列式有以下性质:(1|I(i,j|= ,其中τ=r (r+1+…+r+ r (r+1+…+ r-1(i特别地,若j=i+1,则| I(i,j|=(-1 r r;(2|I(i(K|=|k|,其中K是r阶可逆阵;(3|I(j(K,i|=1,其中K是r×r矩阵.证(1不难验证,将I(i,j的元素行进行τ次相邻的对调可将I(i,j变成I,由行列式的性质,|I(i,j|= |I|=.(2,(3由对角分块方阵及三角形分块方阵的行列式计算方法即知.由于对分块方阵A施行一次初等行变换,相当于用相应的分块初等阵左乘A,由上述引理,我们有下列分块方阵的行列式计算性质.定理7 设A是一个分块方阵.(1交换|A|的i,j两行(列,行列式变为(-1τ|A|,其中τ= r (r+1+…+ r+ r (r+1+…+ r-1;特别地,交换|A|的相邻两行(列(i行和i+1行,行列式变为(-1 r r+1|A|;(2用一个r阶可逆阵K左(右乘|A|的第i行(列的所有矩阵,等于用|K|乘以|A|;(3用一个矩阵左(右乘|A|的某一行(列的所有矩阵再加到另一行(列的对应元素上,行列式不变.由定理7的(2可得推论分块行列式|A|的某一行(列的所有矩阵的可逆左(右因子K,可以行列式|K|的形式提到行列式符号外.2.分块矩阵初等变换的应用一、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廖中行在2002年05期《四川教育学院学报》上的《初等变换在分块矩阵乘法》的一文中提到例1: 已知其中B是r×r可逆阵,C是s×s可逆阵,求证:P可逆,并求.分析:本题是一个分块阵的求逆问题,一般可用待定子块法,也可利用广义初等变换span,还可用左乘分块初等阵的方法.解:因B、C可逆,故|B|≠0,|C|≠0.根据拉普拉斯展开,有≠0,故P可逆.求C有三种办法:解法一:利用广义初等行变换法.B r,C r(B D+r故P=本题对分块矩阵进行广义初等变换是一般矩阵的初等变换的一种推广,其方法和一般矩阵相同.作初等行(列变换时,对矩阵P应左(右乘相应的分块单位阵.上述分块初等变换的过程也可用分块阵左乘相应的分块初等阵,可表示如下:解法二: 可用左乘分块初等阵的方法求=有=即:==E故有P===例2:已知A=,求A.分析:本题是一个矩阵的求逆问题,一般可用公式法,矩阵的初等变换法求;可以用分块矩阵初等变换法求.利用分块矩阵初等变换法先A化分成分块矩阵,即A==其中B=,C=,D=从而求得B=,C=然后对A进行广义初等变换,即:B r,C r(B D r+rA==如果用其它方法来求解将会变得很繁琐,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发来求解就显的比较简单.二、利用分块矩阵初等变换求行列式的值宋玉英在2002年04期的《兰州教育学院学报》上的《“用广义初等变换”法求“分块矩阵”的逆矩阵》一文中提到例3设P=是一个分块方阵,其中A是r阶可逆阵,求|P|.解: 由推论及定理7的(3:====若A与D可乘,则|P|=|AD-ACAB|;又若A与C可交换(即AC=CA,则|P|=|AD-CB|.例例4 设D=, 其中a≠0,求|A|解: D==由于A,C可交换,所以D=== =|(ad-bcI|=(ad-bc例5 设A,B,C和D是n阶方阵,试证明=证两次利用定理4的(1,得=(-1)=(-1)(-1)=三、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史永铨在2002年02期《淮南师范学院学报》上的《分块矩阵初等变换及其应用》一文中提到:矩阵的秩有以下初等性质:设A与B分别是r×s与p×q矩阵,则r≥r(A+r(B并且当A(或B是方阵且非异时,或者C=0时上式的等号成立.例6. 设A是m×n阵的非异顺序主子阵,则r=r(A+r(D-CAB证:=而A是非异阵,由以上性质知r=≥r(A+r(D考情解读B例7. 设n阶方阵A=(Q为反对称矩阵,证明:r2必为偶数(1: 对n用归纳法n=1,2是命题显然成立设阶数小于n时命题为真则对n阶及对称矩阵A,将A分块成A=,其中A=不妨设(30.=∴r(A=r=r=r(A+r作函数图象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描点法,二是图象变换法,其中图象变换有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C4=2+r(D-BAC但D-BAC为阶数比A低的反对称矩阵,由归纳假设r(D-BAC为偶数,故r(A为偶数.四、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在矩阵分解中的应用例8. 设A=(a是n阶方阵,它的顺序主子式全不为零,证明: 存在非异下三角形矩阵B与非异上三角形矩阵C,使A=BC证: 对n用归纳法n=1时显然成立设当n-1时,结论成立,则对n,将A分块成A=由归纳假设对A=有A=BC其中BC分别是n-1阶非异下三角形与上三角形矩阵,其中b=-上式两端取行列式有:=b,b0=于是得:A==BC其中B===,C==0,=bB与C分别是非奇异的下三角与上三角形矩阵.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由于篇幅有限,不再赘述.总之,在矩阵乘法中,只要对矩阵进行恰当的分块,结合矩阵初等变换的方法,就能大大的简化其运算.。

分块矩阵初等变换及应用

分块矩阵初等变换及应用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应用唐佳丞(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2014级3班)摘要 初等变换和分块矩阵是线性代数研究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本文主要研究分块矩阵中的初等变换问题,简化并较为全面的总结了前人的研究。

关键词 初等变换 分块矩阵 初等矩阵 一、引言我们在研究大型矩阵时常会将其简化为分块矩阵,分块矩阵在计算上比原矩阵更加简洁。

而初等变换也是对矩阵进行简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然而,由于分块矩阵中的项为矩阵而不是数,其在进行初等变换时无法像一般矩阵那样运算,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讨论如何对分块矩阵进行初等变换及其应用。

二、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分块初等矩阵定义1 设A 是一个n 阶分块矩阵:A=11111n i iiji jjn nn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其三种初等行变换为:(1) 交换i 、j 两行((,)I i j );(2) 第i 行左乘一个可逆矩阵K ((())I i K ); (3) 第i 行左乘一个矩阵P 加到第j 行(((),)I i P j )。

定义2 将单位矩阵I 分块:1000000n r r I I I ⎛⎫ ⎪= ⎪⎪⎝⎭,其中ir I 是i r 阶单位矩阵 (1i n <<) 则称I 为分块单位矩阵。

定义3 设I 是一个n 阶分块单位矩阵100n i I i ⎛⎫⎪=⎪ ⎪⎝⎭其对应三种分块初等矩阵分别为:(1)其交换i 、j 两行:1100(,)00jj iinn i i I i j i i ⎛⎫ ⎪ ⎪⎪⎪= ⎪ ⎪ ⎪ ⎪ ⎪⎝⎭; (2)其第i 行左乘一个可逆矩阵K :110(())0nn i I i K ki ⎛⎫ ⎪⎪⎪= ⎪ ⎪ ⎪⎝⎭; (3)其第i 行左乘一个矩阵P 加到第j 行:110((),)0ii jjnn i i I i P j Pi i ⎛⎫ ⎪ ⎪ ⎪⎪=⎪ ⎪ ⎪ ⎪ ⎪⎝⎭。

分块初等矩阵有如下性质:性质 1 分块初等矩阵皆为可逆矩阵且逆分别为:(1) 1110000jjii nn i i i i -⎛⎫ ⎪⎪⎪⎪ ⎪⎪ ⎪⎪⎪⎝⎭=110000jj ii nn i i i i ⎛⎫⎪ ⎪ ⎪ ⎪ ⎪ ⎪ ⎪ ⎪ ⎪⎝⎭; (2) 11100nn i ki -⎛⎫ ⎪⎪⎪ ⎪⎪⎪⎝⎭=11100nn i k i -⎛⎫⎪ ⎪⎪ ⎪ ⎪ ⎪⎝⎭;(3) 11100ii jjnn i i Pi i -⎛⎫⎪⎪⎪⎪⎪⎪⎪⎪⎪⎝⎭=1100ii jjnn i i Pi i ⎛⎫⎪ ⎪ ⎪⎪ ⎪ ⎪- ⎪ ⎪ ⎪⎝⎭(证明略)性质 2 对于要进行初等行变换的分块矩阵A ,其对应的分块初等矩阵I的行数等于A 的列数,I 中第i 行的矩阵的行数等于A 中第i 列矩阵的列数。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1)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1)
, 对它进 0 En 行两行 ( 列) 对换 ; 某一行 ( 列) 左乘 ( 右乘) 一个矩阵 P ; 一 Em 0 0 E - A A λE 0 λE - AB = λ λ λ 0 E E B E 0 E B 两边取行列式得 : λE n A n λ ( - 1) n|λE - AB| =λ ……( 1) E B λE E 0 E 0 A λE A = λ λ -B E 0 E E B E - BA 0 两边取行列式得 : λE n A n λ ( - 1) n|λE - BA| =λ ……( 2) E B 比较 ( 1) ( 2) 得 |λE - AB| = |λE - BA| 故 AB 与 BA 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 。 命题 2 设 A 是 n 阶方阵且满足 A2 = A ,则 rank ( A) E + rank ( A - E) = n
1 2
P- 1 - P
- 1
又 P- 1 =
1 ab + bc
= | D| ・ | A - BD - 1 C|
=
A C
B D
- 1
d
- 1
- b
d
- b
( A - BD - 1 C)
- ( A - BD - 1 C) D - 1 C (A - BD - 1 C) A C B D Ir 0
-1
BD - 1
得| W| = | A| ・ | D - CA B| 。显然 ,此时如果再有 D - 1 - CA B 可逆 ,则 W 可逆 ,且由 ( a) 两边取逆得 W- 1 = - 1 - 1 Ir 0 Ir - A B A 0
0 In r

0 Ir 0 0 D
- 1
( D - CA - BD In r - 1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含论文、综述、开题-可编辑]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含论文、综述、开题-可编辑]

设计(20 届)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所在学院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摘要:本文介绍了矩阵,分块矩阵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也介绍了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在一些问题中的相关应用,如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计算矩阵的行列式,求矩阵的逆,在秩问题中的应用,在相似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用22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证明实对称矩阵的正定性。

并根据各种的应用给出了大量的例题,充分体现了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在代数学中所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分块矩阵;初等变换;行列式;矩阵的逆;应用Elementary block matrix 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ome basic concepts of the matrix and partitioned matrix,also introduces the 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of partitioned matrix and the related application in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using the 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of partitioned matrix to compute matrix's determinant or get the inverse of a matrix. Also it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partitioned matrix in some rank problems, similar problems and other problems, using the 22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of partitioned matrix to prove the definiteness of symmetric matrix. According to different kinds of application, it lists a lot of examples, which fully indicate the superiority of partitioned matrix's 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in algebra.Key words:partitioned matrices; 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determinant; the inverse of a matrix; Application目录1 绪论 (1)1.1问题的背景 (1)1.2问题的意义 (1)2 矩阵的介绍 (2)2.1矩阵的概念 (2)2.2矩阵的运算 (4)2.3矩阵的行列式与秩 (6)2.4矩阵的逆 (8)2.5初等矩阵 (8)3 分块矩阵的介绍 (10)3.1分块矩阵的定义 (10)3.2分块矩阵的分类 (10)3.3分块矩阵的运算 (11)3.4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分块初等阵 (12)3.5分块方阵的行列式 (15)4 分块矩阵初等变换的相关应用 (18)4.1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计算行列式 (18)4.2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 (20)4.3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在秩问题中的应用 (23)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证明实对称矩阵的正定性 (25)4.4用224.5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在相似问题中的应用 (26)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1 绪论1.1 问题的背景在数学上,矩阵是指纵横排列的二维数据表格,最早来自于方程组的系数及常数所构成的方阵。

专题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

专题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



1 A1 0 E E E 0 4 E E 1 0 E 0 A1 2


2016/5/31
1 0 4 A1 E E 1 1 0 E A1 A1 2 4 1 1 4 A1 4 A1 1 1 A1 A1 4 4
B1 B1 A1 B1 0 A1 0 1 0 a A 1 0 a A 1 nn 1 nn 1
为上三角形.
0 B1 B1 0 E 0 B 1 A 1 0 1 1 A11 1

C D A B C D C A B 行变换 A PC B PD C D C D
D
二.分块初等矩阵
将分块单位矩阵经过一次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 得到的矩阵,称为分块初等矩阵.

Em 若 E O

则 又
1 1 1 1 A . A 1 1 1 2 2
1 1

E E A1 A1 E 0 E E 0 E A A 1 1
1
2 A1 A 1
2016/5/31
0 E 0 2A 0 A E E
r2 C ( A BD1C )1 r1
A BD 1C O Em BD 1 1 1 1 1 1 C ( A BD C ) ( BD ) En O D C ( A BD C )
2016/5/31

Em O ( A BD 1C ) 1 ( A BD 1C ) 1 BD 1 1 1 1 1 1 1 1 1 O E D C ( A BD C ) BD D n D C ( A BD C )

毕业设计--分块矩阵的初等运算及其应用-精品

毕业设计--分块矩阵的初等运算及其应用-精品

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分块矩阵的初等运算及其应用姓名___ 姬君君__学院(系)应用科学学院专业_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 081801指导教师___ 王银珠___年月日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发给学生)学院(直属系):应用科学学院时间: 2012年3月1日学生姓名姬君君指导教师王银珠设计(论文)题目分块矩阵的初等运算及其应用主要研究内容1、翻译相关英文科技文献;2、了解分块矩阵常用的各种运算,探讨其应用;3、深入研究分块矩阵的新的运算,探讨研究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通过查找文献、特别是英文文献,培养翻译数学相关英文文献的能力,进一步查找文献,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分块矩阵的初等运算以及实际应用的问题.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深入研究分块矩阵的新的运算,探讨研究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1.《线性代数与矩阵论》,许以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矩阵论》,杨明,刘先忠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说明:一式两份,一份装订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一份交学院(直属系).目录摘要 (Ⅲ)ABSTRACT (Ⅳ)第1章绪论 (1)第2章分块矩阵的定义及相关运算 (16)2.1 分块矩阵的定义 (18)2.2 分块矩阵的运算 (20)2.2.1 加法与数量乘法运算 (21)2.2.2乘法运算 (22)2.2.3 转置运算 (23)2.3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 (28)2.3.1定义.....................................................................................................................2.3.2运算..................................................................................................... 第3章分块矩阵的应用 (29)3.1分块矩阵在解线性方程组中的应用..................................................................3.2 遗传算法运行参数分析 (32)3.2.1 确立评价目标函数 (36)3.2.2 分析各参数的影响 (38)3.3 对基本遗传算法的改进 (40)3.3.1适应值函数的改进 (42)3.3.2 自适应遗传算法 (46)结论............................................................................ .... (48)参考文献 (49)致谢 (50)附录 (55)附录Ⅰ中文译文....................................................................................... ..55 附录Ⅱ英文原文 (62)(注1:如果还有其他附录,可放在中文译文之前,中文译文、英文原文编号顺延) (注2:先将目录排好,基本对齐,然后选择段落-对齐方式-分散对齐)分块矩阵的初等运算及其应用摘要作为高等代数中的一个工具,矩阵是高等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分块矩阵是矩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高等代数中有着很重要的应用,本文详细且全面论述了分块矩阵阵的概念和算法,包括用分块矩阵来算矩阵的乘积,利用分块矩阵求逆矩阵的问题,用分块矩阵求矩阵的行列式问题。

2.2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

2.2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

r ( P1 ) r ( A) , r ( P2 ) r ( B )
P1 A O 初等行变换 O O B O

O P2 O
A O r r ( A) r ( B ) O B A O 中至少有一个 (2)由Laplace 定理 C B
1
两边取行列式即得 | M | | A | | D CA B |
1
例 3 证明下列几个关系式:
(1)
A O r r ( A) r ( B ) O B
A O ( 2) r r ( A) r ( B ) C B P P 初等行变换 1 初等行变换 2 证(1) A , B O O 其中 P1 ,P2 为阶梯形矩阵,且
§2.2*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 定义 对分块矩阵的行(列)施行下列 3 种 操作之一, 称为对分块矩阵施行了 一次初等变换: 1°交换分块矩阵的两行(列) , 记为
Ri R j (Ci C j )
2°用一个可逆矩阵 P ( Q )左(右) 乘分块 矩阵的某行(列) 的各子块, 记为
PRi Ri (CiQ Ci )
k
i 行
j 行
i 列
j 列
P 为可逆矩阵
El
1
El
i El
k
i 行
i 列
Ai 的列数 = El的行数
i
Ai 的行数 = El的行数
j
El
k


i 列
j 列
El
1
E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研究创新题解:1.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吴云在1997年8月的《工科数学》上的《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一文中提到 定义1 分块矩阵的行(列)初等变换是指: (1)交换两行(列)的位置;(2)第i行(列)的各个元素分别左乘(右乘)该行(列)的一个)(i h 阶)阶)((i l 左(右)保秩因子H;(3)第i行(列)的各个元素分别左乘(右乘)一个)(i h 阶)阶)((i l 矩阵K后加到第j行. 定义2 对应于分块矩阵t s ij A ⨯)(的初等分块矩阵是指:(1)))((k j i P i +=⎪⎪⎪⎪⎪⎪⎪⎪⎪⎭⎫⎝⎛ss llii E E K E E11或ijk P =⎪⎪⎪⎪⎪⎪⎪⎪⎪⎭⎫⎝⎛ii lliijj E OE E O E(2) )(H P il =⎪⎪⎪⎪⎪⎪⎭⎫⎝⎛ss ll E H E 或)(H P ik =⎪⎪⎪⎪⎪⎪⎭⎫ ⎝⎛ii E H E 11其中H为第i行(列)的一个左(右)保秩因子;(1) ))((k j i P i +=⎪⎪⎪⎪⎪⎪⎪⎪⎪⎭⎫⎝⎛ss llii E E K E E11(2) 或))((k j i P k +=⎪⎪⎪⎪⎪⎪⎪⎪⎪⎭⎫⎝⎛ll llii E E K E E11 初等分块矩阵与通常的初等矩阵类似,但由于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故需要分为左、右两种.直接验算可得:定理1 (1)交换t s ij A ⨯)(的第i行与第j行,相当于左乘一个m阶初等分块矩阵ijL P,其中ijL P 中的元素ii E 为h(i)阶单位矩阵, jj E 为h(j)阶单位矩阵,当r≠i且r≠j时, rr E 为h(r)阶单位矩阵;交换t s ij A ⨯)(的第i列与第j列相当于右乘一个n阶初等分块矩阵ijk P ,其中ii E 为l(i)阶单位矩阵, jj E 为l(j)阶单位矩阵, 当r≠i且r≠j时, rr E 为l(r)阶单位矩阵;(2) t s ij A ⨯)(的第i行的每一个元素左乘一个矩阵H相当于t s ij A ⨯)(左乘一个m阶分块矩阵)(H P iL 中H为h(i)阶方阵; t s ij A ⨯)(的第i列的每一个元素右乘一个矩阵H,相当于t s ij A ⨯)(右乘一个n阶初等到变换矩阵)(H P ik ,其中H为l(i)阶方阵; (3) t s ij A ⨯)(的第j行的每个元素分别左乘一个h(i)×h(j)矩阵K后加到第i行,相当于t s ij A ⨯)(左乘一个初等分块矩阵))((k j i P L +;第j列的每一个元素分别右乘l(j)×l(i)矩阵K后加到第i列,相当于t s ij A ⨯)(右乘))((k j i P k +. 定理2设A为方阵,则分块矩阵t s ij A ⨯)(施行第一种行初等变换后,对应的行列式为A j i h ),()(1-,其中h(i,j)=h(i)h(j)-l+h(i+l)]+…+h(j)[h(i)+h(i+j)+…+h(j-l)], l(i,j)=l(i)h(j)-l+l(i+l)]+…+l(j)[l(i)+l(i+j)+…+l(j-l)],施行第二种初等变换后,对应的行列式为|H|·|A|;施行第三种初等变换后,对应的行列式的值不变.证明: H H P i =)(,A k j i P =+))((显然成立. 下证),()(j i h irL P 1-=,ii E 所在的第1行逐次与它相邻的行交换,移至jj E 前,共进行h(i)-1+h(i+1)+…+h(j-1)次交换两行,第2行逐次与它相邻的行交换,移至jj E 前,同样进行相同次交换两行,依此类推,把ii E 所在的行移至jj E 所在的行前,共进行h(i)[h(i)-1+h(i+1)+…+h(j-1)]次交换两行,然后把jj E 移至适当的位置,同理共进行h(j)[h(i)+h(i+1)+…+h(j-1)]次交换两行,所以交换两行的总次数为h(i,j),故),()(j i h irL P 1-=;同理),()(j i l irR P 1-=. 所以有A P ilj =ilj P ∙A =(-1)),(l i h A 或ilk AP =A ∙ilkP =(-1)),(j i l AA H P il )(=)(H P il A =H ∙A 或A )(H P ik =H ∙AA k j i p l ))((+=)((k j i P l +A ∙=A ))((k j i AP K +=A ))((k j i P k +=A定理3 分块矩阵进行初等变换后,秩不变.证明: 对于(1),相当于对n m ij a A ⨯=)(进行若干次行(列)的交换,故命题成立;对于(2),根据定义1,显然成立;对于(3),相当于进行若干次把n m ij a A ⨯=)(行(列)乘以一个倍数后加到另一行(列),故命题成立.定理4 (1)设A,B的行数均为m,则矩阵方程AX=B,当rank (A)= rank (A,B)=m时有唯一解,当rank (A)= rank (A,B)<m时有无穷多解, 当rank (A)< rank (A,B)时无解;(2)设A,B的列数均为n,则矩阵方程XA=B,当rank (A)= )(TT B A rank ,=n时有唯一解,当rank (A)= )(TTB A rank ,<n有无穷多解, 当rank (A)< )(TTB A rank ,时无解.证明: (1)设rank (A)= rank (A,B)<m,则存在可逆矩阵P,Q,使Q O O O I P A r⎢⎢⎣⎡⎥⎦⎤=,Q O O B B P B ⎢⎢⎣⎡⎥⎦⎤=21 其中r I 为r阶单位矩阵, 1B 为r阶方阵,设Q B B B B Q X o⎢⎣⎡⎥⎦⎤=-43211,则有: Q O O O I P AX r o ⎢⎢⎣⎡⎥⎦⎤= Q B B B B Q ⎢⎣⎡⎥⎦⎤-43211= []⎢⎣⎡⎥⎦⎤⎢⎢⎣⎡⎥⎦⎤4321B B B B O O O I P r = Q O O B B P ⎢⎢⎣⎡⎥⎦⎤21=B所以o X 为AX=B的解,其中3B , 4B 是任意的.当rank (A)= rank (A,B)=m时,A=P(m I O)Q,B=( 1B 2B ),显然,AX=B有唯一解: Q B B Q X o )(211-=;当rank (A)< rank (A,B)时,AX=B无解.同理可证(2)成立(当rank (A)= rank ( tA , TB )<n时,X=P ⎢⎢⎣⎡⎥⎦⎤O OO I r1-P ) 定义3 对于任意的u,v,如果rank ( ij A )= rank ( ij A ,iv A )= rank (T ij A ,Tiv A ),则称ij A 为极大元.定理5 分块矩阵22 ij A ⨯)(可以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是:它有一个极大元.证明: 充分性.不妨设11A 为极大元(否则可以通过第一种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把极大元移到第一行,第一列交叉位置).由定理4,存在可逆矩阵P,Q,使Q O O O I P A r⎢⎢⎣⎡⎥⎦⎤=11Q O B O A P A ⎢⎣⎡⎥⎦⎤=2121,Q O O A A P A ⎢⎢⎣⎡⎥⎦⎤=2'1'12,令K=-P⎢⎣⎡⎥⎦⎤4321A A A A 1-P ,其中3A , 4A 为适当阶数的任意矩阵.则 K 11A + 21A =P -⎢⎣⎡⎥⎦⎤4321A A A A 1-P P ⎢⎢⎣⎡⎥⎦⎤O O O I r Q , 所以22 ij A ⨯)( 第一行左乘K加到第二行,得⎢⎢⎣⎡⎥⎦⎤+22121211A KA O A A .同理,令K'=-1-Q ⎢⎢⎣⎡⎥⎥⎦⎤4231,,,,A A A A Q , 则11A K′+12A =0,所以⎢⎢⎣⎡⎥⎦⎤+22121211A KA OA A 的第一列右乘K′后加到第二列,得⎢⎢⎣⎡⎥⎥⎦⎤+221211A KA OO A .(如先进行列变换,再进行行变换,得⎢⎢⎣⎡⎥⎥⎦⎤+222111A K A O O A ,, 因为2221A KA +=⎢⎢⎣⎡⎥⎥⎦⎤-2'21'22'11'1A A A A A A A A +22A =21'A K +22A ,故两种运算顺序结果相同) 必要性.反证法,不妨设rank (11A )≠rank (T A 11,T A 21)或rank (T A 11,TA 221)rank (21A ),则由定理4, X 11A =-21A 或X 21A =-11A 无解,从而不存在K,使22 ij A ⨯)(对角化.同理,当rank (11A )≠rank (11A ,12A )或rank (11A ,12A )≠rank (12A )时,不存在'K 使 -A 11K '=A 12或-'12K A =11A 成立.定理5表明:并不是所有的2×2分块矩阵都可以用分块矩阵初等变换对角化,如果分块矩阵没有极大元,则需分得更细,才能对角化.定理 6 矩阵n m A ⨯的一种分块方法t s ij A ⨯)(可以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对角化的充分条件是:存在s-1行且存在t-1列有极大元.证明: 用数学归纳法.当s=t=1时,只有一块,命题成立;设s ≤e,t≤ f时命题成立.当s=e+1,t=f时,存在e行且存在f-1列有极大元,显然可以用第一种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通过交换两行或两列的位置,使t s ij A ⨯)(的前e行与前f-1列都有极大元,再把前e行,前f-1列看成一块,得到一个新的2×2分块矩阵,记为22 ij B ⨯)(.显然11B 为极大元,根据定理4, 22 ij B ⨯)(可以化成对角形:⎥⎦⎤⎢⎣⎡+2221B KB O O B ,又)()(111-⨯=f e ij A B ,它的每行、列都有极大,故由假设11B 可以对角化,从而f e ij A ⨯=)()(1可以对角化.同理可证当s=e,t=f+1时, )()(1+⨯f e ij A 可以对角化.由此命题成立.下面讨论对角化后的非零块ii A 进一步化简的方法.设Q O OO I P A i ii ⎥⎦⎤⎢⎣⎡=,121-⎥⎦⎤⎢⎣⎡=P B O B I L i i 与⎥⎦⎤⎢⎣⎡=-211C C O I Q R Ri .根据定理1, i L ,i R 为ii A 的左(右)保秩因子,显然也是ii A 所在行(列)的左(右)保秩因子,故对角化后的分块矩阵第i行、第i列分别左乘i L ,右乘i R 后, ii A 可以化成⎥⎦⎤⎢⎣⎡O O O I i讨论分块方阵行列式的计算,先讨论分块初等阵的行列式. 设I 为S ×S 分块单位阵:I=⎪⎪⎪⎪⎪⎪⎪⎪⎪⎪⎭⎫⎝⎛s r r r r I I I I321 其中I r i 为r i 阶单位阵(1≤i ≤S),对I 施行一次初等变换可得定义2所述的三种分块初等阵,它们的行列式有下列计算公式.引理 分块初等阵的行列式有以下性质:(1)|I(i,j)|= τ)1(-,其中τ=r i (r i +1+…+r j )+ r j (r i +1+…+ r j -1)(i<j). 特别地,若j=i+1,则| I(i,j)|=(-1) r i r j ; (2)|I(i(K))|=|k|,其中K 是r i 阶可逆阵; (3)|I(j(K),i)|=1,其中K 是r i ×r j 矩阵.证(1)不难验证,将I(i,j)的元素行进行τ次相邻的对调可将I(i,j)变成I,由行列式的性质,|I(i,j)|= τ)1(-|I|=τ)1(-.(2),(3)由对角分块方阵及三角形分块方阵的行列式计算方法即知.由于对分块方阵A 施行一次初等行变换,相当于用相应的分块初等阵左乘A,由上述引理,我们有下列分块方阵的行列式计算性质. 定理7 设A 是一个分块方阵.(1)交换|A|的i,j 两行(列),行列式变为(-1)τ|A|,其中τ= r i (r i +1+…+ r j )+ r j (r i +1+…+ r j -1);特别地,交换|A|的相邻两行(列)(i 行和i+1行),行列式变为(-1) r i r i +1|A|; (2)用一个r i 阶可逆阵K 左(右)乘|A|的第i 行(列)的所有矩阵,等于用|K|乘以|A|; (3)用一个矩阵左(右)乘|A|的某一行(列)的所有矩阵再加到另一行(列)的对应元素上,行列式不变. 由定理7的(2)可得推论 分块行列式|A|的某一行(列)的所有矩阵的可逆左(右)因子K,可以行列式|K|的形式提到行列式符号外.2.分块矩阵初等变换的应用一、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廖中行在2002年05期《四川教育学院学报》上的《初等变换在分块矩阵乘法》的一文中提到例1: 已知⎥⎦⎤⎢⎣⎡=C OD BP 其中B是r×r可逆阵,C是s×s可逆阵,求证:P可逆,并求1-P .分析:本题是一个分块阵的求逆问题,一般可用待定子块法,也可利用广义初等变换,还可用左乘分块初等阵的方法.解:因B、C可逆,故|B|≠0,|C|≠0.根据拉普拉斯展开,有C B CO D B P ·==≠0,故P可逆.求C 有三种办法:解法一:利用广义初等行变换法.⎪⎭ ⎝E C 0012⎪⎭ ⎝-100C E (B 1-D)2r ⨯+r 1 ⎪⎪⎭⎫ ⎝⎛-----1111000C DC B E B E 故P 1-=⎪⎪⎭⎫⎝⎛-----1111C DC B B 本题对分块矩阵进行广义初等变换是一般矩阵的初等变换的一种推广,其方法和一般矩阵相同.作初等行(列)变换时,对矩阵P应左(右)乘相应的分块单位阵.上述分块初等变换的过程也可用分块阵左乘相应的分块初等阵,可表示如下: 解法二: 可用左乘分块初等阵的方法求1-P⎪⎪⎭⎫ ⎝⎛--1100C B ⎪⎪⎭⎫ ⎝⎛C D B 0=⎪⎪⎭⎫⎝⎛--110C D B E 有 ⎪⎪⎭⎫ ⎝⎛--E D B E 01⎪⎪⎭⎫ ⎝⎛-E D B E 01=⎪⎪⎭⎫⎝⎛E E 00 即:⎪⎪⎭⎫ ⎝⎛--E D B E 01⎪⎪⎭⎫ ⎝⎛-C B 001⎪⎪⎭⎫ ⎝⎛C D B 0=⎪⎪⎭⎫⎝⎛E E 00=E 故有P 1-=⎪⎪⎭⎫ ⎝⎛C D B 01-=⎪⎪⎭⎫ ⎝⎛--E D B E 01⎪⎪⎭⎫ ⎝⎛--1100C B =⎪⎪⎭⎫⎝⎛-----11110C DC B B 例2:已知A=⎪⎪⎪⎪⎪⎪⎭⎫ ⎝⎛--1001000000643521100010001,求A 1-.分析:本题是一个矩阵的求逆问题,一般可用公式法,矩阵的初等变换法求;可以用分块矩阵初等变换法求1-A .利用分块矩阵初等变换法先A 化分成分块矩阵,即A=⎪⎪⎪⎪⎪⎪⎭⎫⎝⎛--1001000000643521100010001=⎪⎪⎭⎫ ⎝⎛C D B 0 其中B=⎪⎪⎪⎭⎫ ⎝⎛100010001,C=⎪⎪⎭⎫ ⎝⎛--1001,D=⎪⎪⎪⎭⎫⎝⎛654321 从而求得B 1-=⎪⎪⎪⎭⎫⎝⎛100010001,C 1-=⎪⎪⎭⎫ ⎝⎛--1001然后对A 进行广义初等变换,即:⎪⎭ ⎝E C 0012⎪⎭⎝-100C E(B 1-D)⨯r 2+r 1 ⎪⎪⎭⎫⎝⎛-----111100C DC B E B E ∴A 1-=⎪⎪⎭⎫ ⎝⎛-----11110C DCB B =⎪⎪⎪⎪⎪⎪⎭⎫⎝⎛--1000001000651004201031001如果用其它方法来求解将会变得很繁琐,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发来求解就显的比较简单.二、利用分块矩阵初等变换求行列式的值宋玉英在2002年04期的《兰州教育学院学报》上的《“用广义初等变换”法求“分块矩阵”的逆矩阵》一文中提到 例3 设P=⎪⎪⎭⎫⎝⎛D C B A 是一个分块方阵,其中A 是r 阶可逆阵,求|P|. 解: 由推论及定理7的(3):P =D CBA =A D CB A I r 1-=A BCA D B A Ir 110---=A B CA D 1--若A 与D 可乘,则|P|=|AD-ACAB|;又若A 与C 可交换(即AC=CA),则|P|=|AD-CB|.例例4 设D n 2=dc d c ba ba, 其中a ≠0,求|A|解: D n 2=dcd c b a ba=DCB A由于A,C 可交换,所以D n 2=CB AD -=⎪⎪⎪⎭⎫⎝⎛∙⎪⎪⎪⎭⎫ ⎝⎛bc bc ad ad = =|(ad-bc)I|=(ad-bc)n例5 设A,B,C 和D 是n 阶方阵,试证明DC B A =AB CD证 两次利用定理4的(1),得DCB A =(-1)2n BAD C =(-1)2n (-1)2n ABC D =ABC D三、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史永铨在2002年02期《淮南师范学院学报》上的《分块矩阵初等变换及其应用》一文中提到:矩阵的秩有以下初等性质:设A与B分别是r×s与p×q矩阵,则rBCA 0≥r(A)+r(B) 并且当A(或B)是方阵且非异时,或者C=0时上式的等号成立. 例6. 设A是m×n阵DCB A 的非异顺序主子阵,则r DCB A =r(A)+r(D-CA1-B)证: ⎥⎦⎤⎢⎣⎡---r m rI CA I 10∙⎥⎦⎤⎢⎣⎡D C B A =⎥⎦⎤⎢⎣⎡--B CA D B A10而A是非异阵,由以上性质知r⎥⎦⎤⎢⎣⎡D C B A =⎥⎦⎤⎢⎣⎡--B CA D B A 10≥r(A)+r(D-CA 1-B) 例7. 设n阶方阵A=(Qij )为反对称矩阵,证明:r(A)必为偶数 证: 对n用归纳法n=1,2是命题显然成立设阶数小于n时命题为真则对n阶及对称矩阵A,将A分块成A=DBC A 1,其中A1=01212a a -不妨设12a ≠0.⎥⎦⎤⎢⎣⎡--I BA I 110⎥⎦⎤⎢⎣⎡D B C A 1⎥⎦⎤⎢⎣⎡--I C A I 011=⎥⎦⎤⎢⎣⎡--C BA D A 111∴r(A)=r⎥⎦⎤⎢⎣⎡D BC A 1=r⎥⎦⎤⎢⎣⎡--C BA D A 11100 =r(A1)+r(D-BA11-C) =2+r(D-BA11-C)但D-BA 11-C为阶数比A低的反对称矩阵,由归纳假设r(D-BA11-C)为偶数,故r(A)为偶数.四、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在矩阵分解中的应用例8. 设A=(aij )是n阶方阵,它的顺序主子式全不为零,证明: 存在非异下三角形矩阵B与非异上三角形矩阵C,使A=BC 证: 对n用归纳法n=1时显然成立设当n-1时,结论成立,则对n,将A分块成A=⎥⎦⎤⎢⎣⎡-nn n a A βα1由归纳假设对A1-n =⎥⎥⎥⎦⎤⎢⎢⎢⎣⎡----1,11,11,11,1n n n n a a a a有A1-n =B1C1其中B1C1分别是n-1阶非异下三角形与上三角形矩阵⎥⎦⎤⎢⎣⎡----10111n n A I β∙⎥⎦⎤⎢⎣⎡-b a A n 01,其中b=a nn -11--n A βa 上式两端取行列式有:A =1-n A ∙b, ∴ b ≠0∴ ⎥⎦⎤⎢⎣⎡-b A n 001=⎥⎦⎤⎢⎣⎡I C B 0011∙⎥⎦⎤⎢⎣⎡-b a B C 0111 于是得:A ⎥⎦⎤⎢⎣⎡-m n a A βα1=⎥⎦⎤⎢⎣⎡----10111n n A I β∙⎥⎦⎤⎢⎣⎡1001B ⎥⎦⎤⎢⎣⎡-b B C 0111α=BC 其中B=⎥⎦⎤⎢⎣⎡----10111n n A I β1-∙⎥⎦⎤⎢⎣⎡1001B =⎥⎦⎤⎢⎣⎡---10111n n A I β⎥⎦⎤⎢⎣⎡1001B =⎥⎦⎤⎢⎣⎡-10111C B β, C=⎥⎦⎤⎢⎣⎡-b B C 0111αB =1B ≠0,C =b 1C 0≠∴B 与C 分别是非奇异的下三角与上三角形矩阵.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由于篇幅有限,不再赘述.总之,在矩阵乘法中,只要对矩阵进行恰当的分块,结合矩阵初等变换的方法,就能大大的简化其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