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
学前教育-3-6岁儿童父母教育观念的现状调查论文

3-6岁儿童父母教育观念的现状调查摘要3-6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承担教育儿童的重要责任,父母的教育观念会影响其教育行为和教育方法。
本研究旨在了解3-6岁儿童父母教育观念的现状特点,并以研究结果为基础探索帮助父母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的方法与对策。
参考已有研究,本研究把父母教育观念分为成才观、亲子观、儿童观、教子观。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上述四个维度考察父母的教育观念。
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父母教育观念现状:其成才观、亲子观显著高于中等水平,儿童观、教子观未显著高于中等水平;(2)父母教育观念的主要影响因素:父母的学历和性别。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树立正确儿童观;(2)建立科学教子观;(3)加深父职参与程度;(4)加强自我提升意识。
关键词父母教育观念父母教育观念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rental education conceptin children aged 3-6Abstract From the age of 3 to 6, children are experiencing a critical period in their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us, it is parents who should bear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arents’ educational concept tend to affect their educational behavior and method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gure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arents' educational concept on children aged 3-6, and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help parents establish correct educational concep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Referring to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is study divided the concept of parental education into the view of talent-cultivation,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view on children and view of teaching children.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parental educational concept from the four perspectives abov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mainly include :(1)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arents' educational concept: parents' view of talent-cultivation and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ntermediate level; The view of children and the view of teaching children are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ntermediate level ;(2)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rents' educational concept include: parent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gender.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1) To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children ;(2)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view of teaching children ; (3) To expand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4) To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self-improvement.Key words parents,views on education,parental views on education目录一、绪论 (1)(一)选题缘由 (1)1.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价值 (1)2.个人的研究兴趣 (1)(二)研究意义 (1)1.理论层面的意义 (1)2.实践层面的意义 (1)(三)概念界定 (1)1.父母 (1)2.教育观念 (2)3.父母教育观念 (2)(四)文献综述 (2)1.父母教育观念的构成研究 (2)2.父母教育观念的影响因素研究 (3)3.父母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4)(五)研究设计 (4)1.研究工具 (4)2.研究对象 (5)二、3-6岁儿童父母教育观念的现状分析 (6)(一)成才观 (6)(二)亲子观 (7)(三)儿童观 (9)(四)教子观 (11)三、3-6岁儿童父母教育观念的影响因素分析 (12)(一)父母性别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12)(二)父母收入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12)(三)父母学历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13)(四)父母年龄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13)(五)幼儿性别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14)四、思考与建议 (14)(一)树立正确儿童观 (14)1.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幼儿 (14)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全面发展 (14)3.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 (15)(二)建立科学教子观 (15)1.加深自身责任意识 (15)2.摒弃错误教育方式 (15)3.主动寻求教师帮助 (15)(三)加深父职参与程度 (15)1.重视父亲角色的重要性 (16)2.增加父亲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机会 (16)(四)加强自我提升意识 (16)1.主动学习 (16)2.提升自身学历和眼界 (16)结语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附录 (20)一、绪论(一)选题缘由1.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表示:应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幼儿教学应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论文

幼儿教学应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论文摘要:《指南》既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又是国家对我国幼儿教育所颁布的政策和对下一代教育的期望,《指南》全面具体地分析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情形,相信通过《指南》的引导,早期教育者能够更容易掌握科学的幼儿教学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幼儿的发展做出判断,因此,《指南》在学前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背景和作用《指南》是由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的政策,它的提出主要是在国际幼儿早期教育的“标准化”运动影响下产生的,尽管国际和国内关于幼儿教育的“标准化”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很多国家仍然选择指定和实施“标准化”,作为保障幼儿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20多个国家参与了“标准化”的项目,而这个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是在我国的国情和幼儿发展的实际上进行研究提出的,是由教育部的专家和国内儿童学者等很多有识之士经过多年的时间研究制定而成的。
具体来讲,《指南》其实是国家对下一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期望与要求,而这些期望与要求是与我国传统与主流的价值观相一致的,其次是《指南》的制定主要根据我国当前幼儿和儿童发展的平均水平为依据,所以,《指南》在儿童教学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指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明确儿童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够掌握的知识。
很多家庭在进行幼儿和儿童教育的过程中,片面地强调读写算,或者进行超前教育,这都是违背儿童教育规律的。
《指南》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要求,可以帮助家长和儿童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更加注重对儿童的启发教育和实际应用的教育,而非单纯地会加减法。
其次,《指南》为儿童教育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和依据,更加有利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最后,《指南》儿童的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搭建了桥梁,为幼小的衔接做了充分的准备。
《指南》的制定动因之一就是明确规定了小学之前的学前教育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应该做好怎么样的准备,尤其是对一些未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家庭教育对3-6岁幼儿情绪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家庭教育对3-6岁幼儿情绪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家庭教育作为儿童的启蒙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是持续的、长久的。
家庭教育有很多种不同的概念界定,在本论文中是指家庭中父母对儿童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的具体表现主要在父母的言语、动作行为、亲子关系的建立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方面。
本研究目的是探究家庭教育对3-6岁幼儿积极情绪的影响,让更多的家庭对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引起重视,为我国家庭教育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提供可探讨的路径与策略,以利于这一阶段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探讨家庭教育对3-6岁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策略。
主要结论如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第一,父母言语方面恰当的表扬奖励、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有效提升幼儿的情绪识别与理解;第二,父母的行为、动作对幼儿情绪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如安抚引导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父母更多采用安抚引导的教育方式,对于中大班的幼儿,父母采用安慰鼓励说服教育的方式逐渐增多;同时,大班父母开始出现批评、斥责的教育方式,此种教育方式会增加悲伤、害怕等消极情绪的出现;第三,亲子关系、环境因素以及表扬和批评影响幼儿的情绪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能够理解表达更多的情绪类型。
通过个案研究发现:第一,家庭教育影响3-6岁幼儿情绪识别、理解、调节与表达能力,父母积极的言行(即安慰、鼓励、说服教育等)能够促进幼儿情绪的理解、识别、调节与表达,反之,父母消极的言行(即批评的、惩罚、忽视等)会限制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
第二,幼儿对于成人情绪以及环境的感知十分敏感,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着幼儿情绪的理解、调节、表达能力。
第三,父母共同参与家庭教育有利于幼儿的情绪发展,父母双方共同参与幼儿的生活与教育,能给幼儿提供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安全感。
根据论文的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四点教育对策:第一,父母多采用积极评价。
第二,父母在行为上给予幼儿正确引导。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摘要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人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程度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成长和发育。
本研究通过调查幼儿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今后幼儿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策略研究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述(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般由儿童的家长——如法定监护人、养护人或其亲属承担[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发生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是指家长结合家庭教育的艺术、巧妙地运用家庭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为其今后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好基础,把儿童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本论文所研究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专指3-6岁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基石,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其次,幼儿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人生的发展走向。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之所以能有后来的成就,与孟母对他幼年时期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时至今日还在被我们所传颂。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数据分析在家庭中,家长是幼儿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承担着主导角色,掌握着主动权。
因此,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表1 关于家长自身素质的调查问卷从上述调查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教育主要负责人93%是由父母而非老一辈人承担,其中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的母亲占多数。
94%的家长认识到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大影响。
但有58%的父母不太理解甚至于不理解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所包涵的内容,这也说明我们有些家长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细致,需要去学习、去探讨,真正的理解幼儿时期家庭教育的内涵。
《2024年3-6岁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研究》范文

《3-6岁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子产品的普及也逐步蔓延到了幼教领域,尤其是在3-6岁这一年龄段,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愈发普遍。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年龄段的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以及电视、游戏机的家庭普及率不断提高,使得3-6岁幼儿接触和使用电子产品的机会大大增加。
这些电子产品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娱乐和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3-6岁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调查对象包括幼儿园的幼儿及其家长,以及部分家庭中的幼儿使用者。
四、研究结果(一)使用频率与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3-6岁幼儿都有使用电子产品的经历。
其中,手机和平板电脑是最常见的使用设备。
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普遍较长,尤其是在周末和假期期间。
(二)使用目的与内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学习。
其中,观看动画片、玩电子游戏和学习教育类应用是最常见的活动。
然而,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许多幼儿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容易沉迷于娱乐内容,忽视学习目的。
(三)影响因素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经济条件、幼儿园的教育方式等都是影响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重要因素。
同时,社会环境、同伴影响等也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问题分析(一)健康问题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如视力下降、姿势不正确等。
此外,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也可能影响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二)教育问题虽然电子产品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但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也可能导致幼儿缺乏实际操作和探索的机会,影响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六、建议与对策(一)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安排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内容。
同时,家长应积极参与幼儿的成长过程,关注其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方法

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方法导语: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
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5岁前孩子一定要学会的生活技能: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1——吃东西孩子刚开始吃饭都是用勺子,但是到五岁时,就应该学会使用筷子了,而且这时候要渐渐培养小孩不浪费的意识,能吃多少就盛多少,吃饭不剩饭菜。
端碗端水要拿稳,不可随意倾倒饭菜和茶水。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2——个人卫生孩子要能独自漱口、刷牙、洗脸,知道早起晚睡要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自己去洗手,身上穿的衣服脏了要懂得自己去换干净衣服。
大小便能够自理,女孩子要养成小便后用卫生纸的习惯。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3——穿衣服不需要家长帮手,会自己穿衣服,懂得辨别鞋子和手套的左右、衣服正反、裤子前后,并且知道将换下来的衣服叠一叠,放整齐,不乱丢乱扔。
套头的衣服有些小孩不会穿,妈妈多做几次示范,教会要领,一般学习起来也不会太难。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4——问候他人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见了人就能脱口说出如“您好”、“谢谢”等。
出门时要对家里人说“我出去了”,回家要说“我回来了”,吃饭前后要讲“那我吃了”、“吃饱了”、“真好吃”等。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5——做家务五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家务活了,比如洗盘子和收拾玩具,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如何一步步操作,怎样对碗盘和玩具分类,分别放到相应的地方,并且要让孩子知道,他必须在这些家务中负起责任。
一旦他学会了对自己承担的事情,等到他一天天长大,他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6——认路问路五岁的孩子应该要熟悉自己家和常去的地方之间的路程,一些不太远但是好记的道路,他应该走过一遍就能大致记住。
并且,此时他应该还会一点基本的问路常识,知道自己父母的姓名和住址,使有意帮助的人送他回家。
3-6岁儿童家庭、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式

3-6岁儿童家庭、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式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角色越来越被重视。
对3-6岁儿童来说,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教育方式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教育方式,并就此提出建议。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习场所,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和习惯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情感发展和认知习得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幼儿园教育的特点1.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其教育方式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2. 幼儿园教育具有专业化的特点,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方法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3. 幼儿园教育注重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
四、家庭和幼儿园合作的必要性1. 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的个性化教育需求,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2. 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能够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3. 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家庭和幼儿园各自的优势,为儿童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五、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方式的建议1. 亲子教育活动的开展a. 家长和幼教老师一起设计亲子活动,如亲子手工制作、亲子游戏等,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b. 帮助家长掌握专业教育知识,增强儿童学习的乐趣。
2. 家庭作业的指导a.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作业情况,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b. 家长可以加强课后辅导,弥补孩子在学校学习中的不足。
3. 家园协同育人活动a. 家长和幼教老师一起举办育人讲座,探讨儿童成长教育问题,促进双方的交流和合作。
b. 加强家园教育合作的制度建设,形成家长、学校的共育合力。
六、结语3-6岁儿童的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家长和幼教老师之间的密切合作。
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3-6岁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分析及其问题诊治

经验交流・3-6岁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分析及其问题诊治福州市教育中心林青家庭教育是随人类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态。
在一部完整的教育史,特别是学前教育史中,家庭教育占据重要地位。
家庭教育的实施形式分为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公共教育(也叫学前社会教育)。
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
因此,家庭教育具有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和随机性等特点。
一、3-6岁儿童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一)领先性领先性又称为率先性,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生活环境,所以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应该也是第一个环境,而父母是教育幼儿的第一人。
家庭教育相对于幼儿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确实存在领先性。
家长可能在孩子三岁以前就教会了孩子如何说普通话、礼貌待人等基本的行为规范。
儿童对社会生活的规则的适应和体验,多数为后天逐步养成。
而儿童阶段是这些学习的关键期,且主要的学习与经验来自家庭。
我们的大部分社会体验都是自己亲身体验的,也是后天习得的而这些道德品质都是幼儿在家里时就习得的。
(二)长久性家庭教育陪伴着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
家庭教育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情感与意志的建立提供终生成长的根基,并不受知识更新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所具有的长久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切身、深刻地体会。
(三)单独性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个体。
它并不像幼儿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那样是一对多的教育,更多的是一对一的家庭教育。
现在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贴心宝贝”,他们都希望孩子将来有所作为。
但教育是要凸显幼儿个体的主体性以及单独性。
一个人拥有远大抱负才能获得个人提升,这里用到的两个词“一个人”“个人”都说明了家庭教育的单独性。
家庭教育的单独性更多适用于二胎还没开放或者是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对于家里有二胎的情况,笔者觉得并不是单独性,更多的是偏向于家庭会议式的方法。
除非有些事情需要单独了解的情况,则是单独性。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策略一、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儿3-6岁阶段,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逐渐学会自己穿衣服、洗手、上厕所等基本生活技能。
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和引导,让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培养其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幼儿天生充满好奇心,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提供丰富的玩具和图书、与孩子一起做科学实验、参观博物馆等。
通过鼓励孩子探索和发现,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思维能力。
三、促进社交能力发展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社交能力开始发展,家长应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和交流。
同时,家长也要教孩子学习基本的社交规则,如分享、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等,促进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
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遵守规矩、礼貌待人、不随意哭闹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家庭规则、表扬和奖励等方式,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增强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幼儿阶段是孩子安全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不随意跟陌生人走、不碰触危险物品等。
同时,家长也要教会孩子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六、关注心理健康与情感支持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家长必须关注的问题,家长应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
七、引导早期阅读与语言发展早期阅读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家长应提供适合孩子年龄的图书,引导孩子阅读并与之交流。
通过阅读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八、培养运动习惯与身体素质运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长应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运动活动,如跑步、游泳、跳绳等。
通过运动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促进其身体发育和健康。
九、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创造力与想象力是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家长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鼓励孩子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6岁教育建议和意见

一、3-6岁教育建议和意见1、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发展孩子的表象想象是在孩子大量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
别人说“苹果”,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一个“苹果”的具体形象,这个形象就是表象。
正是依靠表象的积累,孩子的想象才逐渐发展起来。
我们要帮助孩子积累的生活经验正是帮助孩子在头脑中建立表象的过程,孩子表象的积累越多,就越容易将相关的表象联系起来,这也就是想象发展的过程。
家长经常要带孩子走向大自然,与社会接触,目的就是让孩子有机会丰富生活经验,在头脑中留下更多的表象,为想象的发展打下基础。
2、给孩子提供适合的环境,激发孩子想象的欲望除了带孩子外出,在家中也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踊帮助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给孩子合适的图书,和孩子一起分一享故事描述的情景,和孩子一起想象情节的变化,鼓励孩子想一想结局怎样,都是帮助孩子想象发展的好办法。
读故事书时,改变一下读的方法,读一读,停一停,想一想,给孩子一个吸收和连接已有经验的时间。
3、给孩予轻松的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象孩子将想的说出来也是一个过程,她不但是将生活经验梳理的过程,也是将经验在头脑中组织、整理后表达的过程。
我们鼓励孩子大胆地想,还要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孩子想的就当成真的说出来时,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句“瞎说”就将孩子打发掉,而是应该仔细地问问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想的,还是真的,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地鼓励她:“你想想为什么?”“你想会是什么样呢?”4、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引导孩子合理地幻想幻想是想象的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一种合理的想象,在学前期,孩子的幻想也是在从远离现实的幻想到接近现实的幻想发展的过程。
幼儿处于发展形成的过程当中,其个性的可塑性很强,所以需要家园配合、共施良策,使她更好地发展。
(一)给老师1、战胜胆怯、树立信心:针对幼儿不愿表现自己,胆小缺乏自信的情况应从她所感兴趣的事物中捕捉教育的契机,让她有机会发挥出自身的兴趣爱好,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锻炼自己,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获得更多成就感。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研究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和参与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其影响,旨在提升社会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认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本文首先将对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父亲参与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包括心理、情感、社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提出促进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家庭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对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视,推动家庭教育模式的优化和创新,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参与越来越受到关注。
近年来,关于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父亲参与的重要性和影响。
在父亲参与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方面,大量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幼儿的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性别角色形成、自尊心和社交行为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父亲与母亲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幼儿性别角色形成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
父亲的参与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促进幼儿的社交技能发展。
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现状方面,研究显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程度普遍较低。
这可能与父亲在职业、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随着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亲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方面,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父亲应该与母亲共同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建立平等的家庭教育伙伴关系。
父亲应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教育方式,寻找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策略。
父亲还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为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家庭教育中回应3-6岁幼儿哭泣行为的研究

家庭教育中回应3-6岁幼儿哭泣行为的研究家庭教育中,当幼儿面对挫折、失落、焦虑等情绪时常常会表现出哭泣的行为。
这种表现可能引起父母的疑惑和不安,不知道如何回应和处理。
为此,本文将介绍针对3-6岁幼儿哭泣行为的相关研究,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研究表明,3-6岁幼儿的哭泣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生理需求:幼儿可能因为饥饿、口渴、疼痛等生理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哭泣。
2. 情绪需求:幼儿可能因为受到挫折、失望、惊恐、愤怒等情绪刺激而哭泣。
3. 病理需求:某些幼儿可能存在一些精神或身体障碍,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导致他们过于敏感或易受刺激,而表现出哭泣行为。
针对不同的哭泣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1. 生理需求:如果幼儿因为生理需求而哭泣,我们要尽快满足他们的需求,例如给予食物、水或医疗帮助。
2. 情绪需求:如果幼儿因为情绪需求而哭泣,我们要尝试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可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他们得到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可以缓解负面情绪的方式,例如看书、玩具、游戏等。
3. 病理需求:如果幼儿表现出过于敏感或易受刺激的哭泣行为,我们建议家长寻求专业帮助。
家长可以带幼儿去儿科、心理科等专业医院做检查和治疗,以帮助幼儿克服问题并恢复正常的生活。
另外,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建议可以帮助家长处理幼儿哭泣问题:1. 给予关注和支持:家长应该重视幼儿的情感需求,尽量给予他们关注和支持,使他们感到被爱和被理解。
2. 倾听孩子的声音:家长应该尽量倾听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避免强制幼儿沉默或忽视他们的情感。
3. 避免惩罚和威胁:家长不应该以惩罚和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幼儿哭泣的行为。
这样做可能会加重幼儿的情感负担,也会影响到家长和幼儿的关系。
总之,在处理3-6岁幼儿哭泣行为时,我们需要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采取适当的回应方式,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理解。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幼儿的健康和发展状况,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以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3篇

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3篇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及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欢迎阅读!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篇一在我国,对新生一带的孩子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包括幼儿园托儿所)与社会教育。
从出生到学龄初期,家庭教育占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大的优势,家庭教育是托儿所幼儿园教育的助手。
又是社会教育的一个方面,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影响又不断地反映到家庭中来,实践证明,重视与家庭配合的托儿所、幼儿园,就能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教育工作就顺利,反之,忽视家庭教育的托儿所、幼儿园,就会事倍功半。
一、家庭是儿童进入社会的桥梁,家庭教育是儿童认识世界的起点。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方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又是社会教育的示波器。
教育者人士更为明确的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二、家庭从物质上为儿童发展提供了可能,家庭教育是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关键。
要使儿童发展的可能变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家庭教育。
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使儿童有不同的发展,智力的早期开发,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
儿童与父母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环境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相互的了解,有利于交通教育的实施。
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家庭教育是人才成长的阶梯。
三、家长的期望、爱抚、教育态度等家庭因素,对儿童性格性的形成至观重要。
家庭不但成为儿童创造生活和发展的物质环境,满足其物质需要,而且还给儿童以父母的爱,满足其精神需要。
爱是人的一种天然需要,享有充分的父母的爱,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比物质环境更重要。
幼儿的性格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与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双向联系。
在以成人为中心的家庭中,儿童的家庭地位多半处于顺从、依附、被动的位置,这就容易养成顺从、听话、胆小、退缩的性格;在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里,有的儿童甚至成为家庭中的“小太阳”或“小皇帝”,指挥与决定整个家庭的动向,几个成人围绕着孩子团团转,这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不守纪律或依赖、无能的性格;在民主和睦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家庭中,成人既尊重儿童的意志和合理要求,也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能接受成人的正确指示,因而发展了儿童独立、自信、讲道理、勤思考的性格。
3-6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的现状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

3-6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的现状研究摘要: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
亲子阅读是早期阅读中的关键组成单元,亲子阅读的侧重点主要在于父母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众多研究成果可见,孩子3-8岁是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发育最快的时间段,这一阶段也是孩子们培养基本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
不可否认,家庭氛围对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想培养好孩子的阅读能力,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首先,本研究阐明亲子阅读对3-6岁幼儿的教育价值,通过分析我国3-6岁幼儿亲子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讨论对幼儿家庭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及方法,希望给与幼儿家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阅读;亲子阅读A study on the status of parent-child reading in 3-6 year oldchildren´s families-Take a kindergarten in Ankang City as an exampleAbstract:Parent-child reading is also called parent-child co-reading.Parent-child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arly reading,which emphasi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ren.It has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3-8 years old i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children´s rapi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reading,and it is also a key period for them to learn basic reading ability.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home environmen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young children´s reading.Therefore,the first mission of children´s parents is to provide a good family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Firstly,this study clarifies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parent-child reading for children aged 3-6 in china.Finally,according to the above discussion,it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for children´s families,hoping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parents of children.Key Words:child;read;parent-child reading目录一、3-6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的价值 (4)(一)亲子阅读有助于促进儿童阅读和学习能力发展 (4)(二)亲子阅读有助于亲近亲子关系 (4)(三)亲子阅读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能力 (4)(四)亲子阅读有助于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5)二、3-6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的现状 (5)(一)家长对亲子阅读的态度 (5)(二)家长对亲子阅读价值的认识 (6)(三)亲子阅读的环境创设 (6)(四)亲子阅读的书本选择 (7)三、3-6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7)(一)阅读目的的功利性 (7)(二)缺乏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 (8)(三)亲子阅读的指导方法单一 (8)四、对3-6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的建议 (8)(一)树立科学的阅读观,满足幼儿成长需求 (8)(二)创设良好的家庭亲子阅读环境和氛围 (8)(三)依据幼儿身心规律选择亲子阅读材料 (9)(四)优化亲子阅读的指导方法 (9)(五)保证充足高效的亲子阅读时间 (10)结束语 (10)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教育家园融合教育的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教育家园融合教育的策略发布时间:2022-07-27T08:19:25.82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6期作者:李嫦[导读] 幼儿园活动时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的教学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在符合幼儿年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幼儿园相关政策指导,选择活动内容,开展系列活动。
李嫦深圳龙岗区吉华街道水径第二幼儿园摘要:幼儿园活动时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的教学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在符合幼儿年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幼儿园相关政策指导,选择活动内容,开展系列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幼儿园的指导文件之一,是幼儿教师开展活动的重要指南,指明了家园合作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本文将在《指南》背景下,探究五大领域之一的科学领域家园融合教育策略,丰富相关理论研究。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科学教育;家园合作《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基本规律及特点,以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在家园合力作用下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科学领域是《指南》中划分的五个领域之一,并在《指南》中明确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做什么、能做什么、可以达到何种水平提出建议,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学习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
在《指南》指导下探究更加科学的科学教育家园融合策略对促进幼儿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家长角色,参与科学教育互动幼儿教育相关研究证明:家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幼儿园教育指导文件中纷纷提及幼儿园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争取获取家长对幼儿工作的理解、支持、合作。
而对幼儿园家长的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相关调查中则表明,目前仍有部分家长尚未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的影响,多数家庭对如何正确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支持幼儿学习成长感到困惑,表明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家长尚未在幼儿教育中形成正确、明晰的角色认知,对此,幼儿园方面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帮助家长明确幼儿教育活动角色,引导其积极参与科学教育互动[1]。
3到6岁儿童教育

3到6岁儿童教育儿童教育一直被视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3到6岁这个关键时期,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环境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3到6岁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
一、儿童教育的重要性3到6岁是孩子们的黄金年龄,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大脑快速发展,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智力、情感和社交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智力发展:在3到6岁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大脑正在迅速发展。
他们具有极高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能够迅速吸收新知识和技能。
通过针对他们特定年龄段的教育,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情感发展:在3到6岁这个时期,孩子们开始形成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3. 社交发展:3到6岁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并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的阶段。
通过参加幼儿园或其他适龄教育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尊重差异。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社交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供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为了给3到6岁的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考虑的:1. 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集体教育的地方。
选择合适的幼儿园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优质的幼儿园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性的游戏和活动,以及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
2. 家庭教育:除了幼儿园教育,家庭也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境。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暖、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提供有益于他们发展的学习材料和玩具。
3. 多元化的教育内容:3到6岁的孩子对于世界的兴趣是多样的,他们希望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和认识事物。
教育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方面,以满足孩子们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4. 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学习风格,因此教学方法应该尊重和照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
浅析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

浅析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摘要:在幼儿的早期生活中,家庭、社会和幼儿园共同组成了幼儿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教育环境在不同维度下实现了对幼儿的教育和影响。
其中,家庭是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其教育和影响也将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不仅将完成幼儿的启蒙教育,还将实现对幼儿的终身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要想促进幼儿获得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就必须注重家庭教育的开展,不断促进幼儿教育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教育;作用;实施策略引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也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及未来的成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指导致力改变人们不合理的教育观念,使人们掌握科学教养方式,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促进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
可见,家庭教育成效受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的内容通常所说的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成员中父母对子女进行的非正规、无固定模式的教育活动。
其实,家庭教育不仅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还包括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和基础,是孩子成才的基石,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学习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势在必行。
二、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幼儿园教育和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幼儿正处在一切认知体系的形成期,一切的教学元素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要把幼儿园教学的优点更全面地充分发挥起来,实现对家庭的指导作用,对学校发展形成更正面的影响,就需要对幼儿园教育和家庭加以探索和有效的研究,才能够产生良好的实际效果。
同时,家庭也要为幼儿园教学工作保驾护航,才可以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家庭教育工作就必须在幼儿园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必须具有科学性元素作为保障,不能随意而为之。
幼儿教育受众相对固定,主要为3~6岁的幼儿开展多项幼儿教育活动。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方法原则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方法原则幼儿家庭教育六大攻略01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这非常重要。
当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但这并不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02最适合培养幼儿的方式是“游戏”说教的方法不适宜培养孩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是“游戏”。
孩子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商量。
03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可以适时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
孩子回到家还会向家长宣传,如果看到家长乱扔垃圾,就会告诉他们这是不对的,垃圾要分类。
连很多家长都说,垃圾分类的游戏让他们很受益,以前他们都不懂得垃圾还要分类,以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还有“关爱他人”的教育,组织孩子们到敬老院慰问、表演节目,使孩子从小懂得同情和关怀弱者。
04关注孩子的发展潜力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什么样的孩子才有发展潜力?热情大方,会关心同伴,这样的孩子人缘更好,以后也会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时,这样的孩子求知欲强,思维很活跃,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
幼儿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卫生习惯。
孩子的潜力非常大。
小班的孩子经常玩交通安全的游戏,已经懂得走人行道要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交通规则。
05要孩子做到家长首先要做到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学校,家庭、社会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而且,由于孩子喜欢模仿大人,但是又不懂得选择,就把在家庭和社会中看到、听到的一切现象都模仿和表现在游戏中了,比如有的孩子会模仿大人醉酒的样子。
家长无论是说话,还是行动,实际上就已经在教孩子怎么做了。
家长经常跟孩子说,对人要有礼貌,不能乱发脾气。
可是家长自己说话的时候,经常大呼小叫的。
孩子怎么能不受影响呢?要孩子做到,家长首先要做到。
有些家长说,我们要是早知道这些就好了,可以让孩子早点养成好习惯。
幼教理论社会性发展3-6岁儿童归属感及其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
的人际关系,增强其心理归属感。
06
实践案例分享与讨论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幼儿园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亲子运动会、文艺汇 演等,成功增强了3-6岁儿童的归属感。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 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还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提高了他 们的自信心。
困难一
缺乏有效的评估工具。目前针对3-6岁儿童归属感发展的 评估工具相对较少,难以对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准确评估 。
挑战二
家庭背景差异。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对儿童归属感的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克服家庭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 到集体的温暖是另一大挑战。
困难二
教育资源不足。部分地区或幼儿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难 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从而影响儿童归属感的培养 。
良好的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 系是儿童归属感形成的基础,其中, 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对儿童归属感的发 展尤为重要。
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影响儿童归属感发 展的重要因素,包括社区文化、民族 文化、社会价值观等。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 归属感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为跨文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对幼儿园规则的遵守
儿童能理解和遵守幼儿园的基本规则,如作息、 安全、礼仪等,表现出对幼儿园文化的尊重和认 同。
对幼儿园活动的参与
儿童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如游戏、学习 、表演等,表现出对幼儿园生活的融入和贡献。
社会归属感表现
01
02
03
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儿童能明确自己的社会角 色,如性别、年龄、职业 等,表现出对社会规范和 期望的理解和尊重。
倾听孩子的内心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岁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选题背景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其教育目标1应是:保证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使其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孤单,为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父母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幼儿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为实现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出努力。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和途径。
但是什么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电视剧《虎妈猫爸》再一次掀起家庭教育的热潮,究竟是做“虎妈”还是“猫爸”,引发了很多家庭的思考。
其实,做家长也是一门学问,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者是“人云亦云”,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哪里能够学习到最佳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情绪有哪些重要影响?在《3-6岁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中能够寻找到答案。
文献综述一、3-6岁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一)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2现在很多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绝大部分家长能认识到后天培养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意识到作为家长所应担负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的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
这是家长教育观念的一个进步。
1周丽婷,.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分析[J]. 学理论,2013,(2).(二)家长对于幼儿特性的认识程度家长对幼儿特性有较充分的认识。
家长大多能认识到幼儿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独立的人格,每一个孩子有自身的天赋和基础,实施教育既要尊重孩子的天赋,同时要为孩子创造优良的后天条件。
(三)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方法的认识程度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方式较为科学,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很多家长能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心智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能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儿童。
(四)家长对于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情绪的认识程度在“早教热”的背景下,家长们在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上过多重视智育、强调认知,而忽视了幼儿的情绪体验以及良好情绪的培养。
二、3-6岁幼儿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一)家庭教育观念的漏洞“教子有方”、“家教不严”成为中国人对父母教子能力的评价,认为“教子成才”是人生的一大成就,教子不善让他们无脸见人。
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家庭教育观念3在当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然而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家庭教育观念带来的后果4是如何呢?如幼儿不到两岁,话还说不清楚就教认字,三岁就教写字。
这些家长不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的文化知识,而是在于结合认知环境,丰富印象力,全面发展智力,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兴趣。
我国教育制度中,系统的文化科学3周丽婷,.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分析[J]. 学理论,2013,(2).知识教育是在入学后才开始的,一个智力正常发展的孩子完成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任务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但品德方面有所不同,一个性格散漫,为所欲为的孩子入学后就很难适应45分钟上课,很难服从学校纪律约束。
有些青年曾经在学习黄金时期失去学习机会,后来珍惜时间,文化课还能赶上,然而从小缺乏良好的品德教育,改掉坏习惯、坏毛病就很痛苦。
除了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家庭教育观念之外,还有的家长把孩子当玩物5,任意哄骗,把孩子幼稚无知当好玩,更不负责任的家长对孩子喜怒无常,使孩子觉得无所适从,变得是非不清。
这些家长的并没有把孩子真正的“人”来看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句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
那这些大人怕是比小孩还要小了!陈鹤琴老先生也和这些家长式截然不同的,是把孩子真的当做一个“人”来看的,我也能感受到他真的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而不是以一种高人一等的权威者的姿态。
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比孩子年长如此之多,那自身的经验必然是比他们丰富而正确的,殊不知他们如果总是以一种成人的姿态去了解孩子,终归不能与孩子的经验有一个连结的通道6的。
(二)家庭教育软环境7的漏洞幼儿家庭教育环境除了硬环境外,还有软环境。
软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等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可操作性强。
家庭教育环境中的软环境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深刻、5龚小河,.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周刊,2012,(22).6陈鹤琴,.家庭教育[A].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二版持久影响。
当前一些家庭存在着“环境污染”;电视、录像、音响,让幼儿耳濡目染了声色暴力;有些家长沉溺于赌博等不良活动中,洗牌声、吆喝声、笑骂声夹杂,乌烟瘴气,幼儿处于自由放任当中;有些家长忙着做生意赚钱,疏于管教,经常用钱应对幼儿的要求;有的家长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这些恶劣的家庭环境,模仿力强的幼儿在言行举止中会直接仿效,而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幼儿人格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久远影响。
(三)家庭教育方法的漏洞由于我国家庭教育水平长期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起步比较晚,在教育方法上还存在很多落后的不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儿童身心特点的方法,通过体罚和责骂等粗放方法教育的现象还很严重,那中国的家庭教养方式究竟出了哪些问题8呢?1、过度溺爱。
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显示,占抽样家庭的70%的家庭都存在这种情况,只要孩子提出要求,父母便无条件答应。
这些做法往往容易使幼儿形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个性,一旦他们失去这种优越和满足感,接触到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的同伴或他人时,往往会因为受到拒绝和挫折而产生嫉妒和仇视等严重的心理问题,通过文献调查,这样的孩子90、都将无法适应人群、适应社会。
2、不断拒绝。
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显示,占抽样的10%的父母为了使幼儿长大以后对社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常常对幼儿进行过度的挫折教育,以增强幼儿的“抗挫能力”。
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达到所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长期让幼儿处于这种不安定的消极环境中,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
通过文献调查,当个体长期处于挫折中,会产生强烈的神经质倾向,对个体今后的发展会产生物极必反的作用。
3、忽视。
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显示,占了抽样家庭的20%的家庭由于父母忙着工作而没有时间照顾幼儿,常常把幼儿交与老人看管。
这种情况下幼儿与父母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很多幼儿在情感上会被忽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亲情越来越淡,久而久之在心理上形成阴影,也将对下一代的教育产生影响,可能使幼儿的整个人生由于缺少父母的亲情而失去色彩。
在西方国家和经济教育先进地区已经普遍接收和推广的一些科学的学前家庭教育方法9,如转变目标法、暗示法、家校配合法、引导法、个性培养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举法、心里换位法、狮子型育儿法等等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还很陌生,甚至闻所未闻,更谈不上合理运用,加以创新了。
(四)家庭教育内容的漏洞由于人们长期对学前家庭教育观念认识上的偏差,我国目前学前家庭教育在内容上,重养育轻教育,重知识灌输轻道德培养,导致幼儿家庭教育出现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欠缺,诚信教育欠缺,做人基本规范教育欠缺等教育欠缺和空白。
具体表现在:1.重视智力培养,忽视非智力教育。
2.重视单项培养,忽视全面发展。
3.重视幼儿教育,忽视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3-6岁幼儿家庭教育的策略(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让素质教育进入家庭打破以往学前家庭教育观念上的认识偏差,充分认识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一种新的重竞争、重实力的开放的、平等自主的现代科学的幼儿家庭教育观念。
(二)大力推广科学的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目的能否实现,家庭教育的任务能否完成。
合理、科学的教育内容是家庭教育质量的保证。
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内容应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家庭教育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知识、思想、品德、生理、心理、生活、技能等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品德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成功之处。
(三)坚持爱而不溺、严而有格的幼儿教育方法“教有法,教无定法”。
幼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固定的章法可遵循。
在具体的家庭生活中,最终就落在“管”字上。
管理的对象是幼儿,所以就体现为“爱中管”,也就是要努力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格。
具体来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0:1、学做“律师”。
孩子出了问题,父母不要急于去批判、去“定罪”,就如同给犯人判刑一样,要记住我们不是法官,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律师”。
幼儿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就如同当事人与律师一样,“当事人”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律师”(即幼儿向父母敞开心扉无所不谈),而“律师”也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当事人”的人格与品质,全心全意真诚的服务与“当事人”,两者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2、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
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能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
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学做“镜子”。
只有让孩子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战胜一切,这个时候便需要父母来充当“镜子”及时的向幼儿反馈信息,而不需要父母做只会严厉鞭笞的“驯兽师”,只有让孩子看到错对,才能不会使孩子恐惧父母的“权威”,慢慢的敢于与父母沟通。
家长不可以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还要对孩子的一些好的要求及时做出回应,让孩子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
当然,对于孩子一些过分的、无理的要求也要及时进行改正,并且说明道理,让孩子懂得那是错误的做法,只要父母选择一个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育,那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做“蜂蜜”。
11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表扬的,家长要在合适的时机对孩子进行鼓励、表扬,肯定孩子好的表现,使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都有所提高,能唤起儿童内心的积极性。
5、学做“天秤座”。
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家庭成员必须坚持一直的要求。
由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觉悟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客观上难于实现一致的教育,但孩子的家长主观撒谎那个应有意识地重视,家长之间对孩子要求不一致时,不应再孩子面前计较争辩,要私下协商。
6、学做“游戏王”。
游戏对幼儿有特殊教育作用,家长不仅应允许孩子做游戏,还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游戏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孩子模仿大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从而使他们获得一些体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7、学做“大海”。
家长也应该向大海学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很多家庭里的孩子会出现不停话的情况,但是这听话与否可不能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我们要培养幼儿懂道理、明是非,对家长合理的要求能愉快接受,不合理的要求也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有了是非感,不肯屈从家长不正确的要求,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