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作业答案
教材课后题答案-第6章_指针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一、单项选择题1.若定义了int n=2, *p=&n, *q=p;则下面【】的赋值是非法的。
A.p=qB. *p=*qC. n=*qD. p=n【答案】D2.若定义了double *p, a;则能通过scanf函数给输入项读入数据的程序段是【】。
A.p=&a; scanf(“%1e”,p);B. *p=&a; scanf(“%1f”,p);C. p=&a; scanf(“%f”,p);D. p=&a; scanf(“%1f”,a);【答案】C3.若定义了int a[10], i=3, *p; p=&a[5];下面不能表示为a数组元素的是【】。
A.p[-5]B. a[i+5]C. *p++D. a[i-5]【答案】D4.若有如下定义:int n[5]={1,2,3,4,5},*p=n;则值为5的表达式是【】。
A.*+5B. *(p+5)C. *p+=4D. p+4【答案】C5.设变量b的地址已赋给指针变量ps,下面为“真”的表达式是【】。
A.b==&psB. b==psC. b==*psD. &b==&ps【答案】C6.设有以下定义和语句:int a[3][2]={1,2,3,4,5,6},*p[3];p[0]=a[1];则*(p[0]+1)所代表的数组元素是【】。
A.a[0][1]B. a[1][0]C. a[1][1]D. a[1][2]【答案】C7.若定义了char *str=”Hello!”;下面程序段中正确的是【】。
A.char c[ ], *p=c; strcpy(p,str);B.char c[5], *p; strcpy(p=&c[1],&str[3]);C.char c[5]; strcpy(c,str);D.char c[5]; strcpy(p=c+2,str+3);【答案】B8.若有下面的程序段,则不正确的fxy函数的首部是【】。
第6章作业参考答案
1.12 两台 机通过其串行口直接通信时,通常只使用 两台PC机通过其串行口直接通信时 机通过其串行口直接通信时, 三 根信号线。( 。(A) 根信号线。( ) A. TXD、RXD和GND B. TXD、CTS和GND 、 和 、 和 C. DSR、CTS和GND D. DTR、RTS和GND 、 和 、 和 1.13 在通用微机中普遍采用的串行接口标准是。 (D) 在通用微机中普遍采用的串行接口标准是。 ) A. RS485 B. RS423 C. RS-422 D. RS-232C 1.14 一装置采用 一装置采用8251A进行串行同步通信,当选定通信速率 进行串行同步通信, 进行串行同步通信 波特时, 芯片的TXD及RXD引脚上的时钟 为9600波特时,施加于 波特时 施加于8251A芯片的 芯片的 及 引脚上的时钟 信号频率为 。 (C) ) A. 4800HZ B.2400HZ C. 9600HZ D. 19200HZ 1.15 RS-232C接口采用的信号电平范围是 接口采用的信号电平范围是 。 (C) ) A. 0~+5V B. -5V~+5V C. -15V~+15V D. 0~+15V 1.16 异步串行通信中,常采用波特率的 倍频作为接收时钟, 异步串行通信中,常采用波特率的16倍频作为接收时钟 倍频作为接收时钟, 其目的是 。 (B) ) A. 提高采样精度 B. 识别正确的起始位 C. 提高接收速率 4
。 (C) ) 之间的数据传输
(A) )
2
1.9 异步串行通信的主要特点是 。(A) 。( ) A. 传送的每个字符是独立发送的 B. 通信双方不需要同步 C. 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应相同 D. 传送的数据中不含有控制信息 1.10 波特率是串行通信中的一项重要参数,以下说明中正确的 波特率是串行通信中的一项重要参数, 是 。 (B) ) A. 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字符数 B. 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C. 波特率也称为波特率因子 D. 通常收/发时钟频率等于波特率 通常收/ 1.11 下列关于串行通信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 串行通信只需一根导线 B. 半双工就是串口只工作一半工作时间 C. 异步串行通讯是以字符为单位逐个发送和接收的 D. 同步串行通讯的发、收双方可使用各自独立的局部时钟 同步串行通讯的发、
第6章 糖代谢 作业答案习题
一,名词解释1.糖酵解糖酵解是指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是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的共同分解途径。
2.氧化磷酸化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电子传递链传递至氧生成水时,产生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氧化磷酸化作用。
3.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TP的形成的形成直接与一个中间代谢物(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偶联的作用。
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时产生的ATP,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时释放的能量用于生成GTP,GTP可转变为ATP。
4.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循环时以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后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又重新生成草酰乙酸的环状途径。
由于途径的第一个代谢物是柠檬酸,故称为柠檬酸循环;又由于柠檬酸含有三个羧基,故也称其为三羧酸循环。
5.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发生在胞质中,该途径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脱氢、脱羧等反应生成5-磷酸核酮糖,5-磷酸核酮糖可转变为5-磷酸核糖供RNA、DNA及多种辅酶合成的需要。
5-磷酸核酮糖经转醛和转酮反应再次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与糖酵解途径相连接。
由于该途径是产生5-磷酸戊糖的重要途径,所以称为磷酸戊糖途径,又由于反应的起始物为6-磷酸葡萄糖,故亦称其为磷酸己糖支路。
6.糖原糖原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贮存形式,是具有分支的葡萄糖多聚物,存在于肌肉中的糖原称为肌糖原,存在于肝脏中的糖原称为肝糖原。
7.Cori循环肌肉中积累的乳酸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在肝脏异生为葡萄糖后又回到肌肉中被利用的过程称为Cori循环。
二,填空题1.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所含葡萄糖,正常人的血糖水平是3.61-6.11 mmol/L 。
2.调节血糖升高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调节血糖降低的激素是胰岛素。
3.糖酵解途径(EMP途径)的起始物是葡萄糖,终产物是丙酮酸。
4.糖酵解途径的调节酶是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5.糖异生途径的调节酶是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果糖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
第6章 习题答案
第六章 分子动理论6-1 一立方容器,每边长20cm 其中贮有,的气体,当把气体加热到时,容器每个壁所受到的压力为多大?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kT pV =得11kT Vp N =。
所以 6-2 一氧气瓶的容积是,其中氧气的压强是,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到时就得充气,以免混入其他气体而需洗瓶,今有一玻璃室,每天需用氧气,问一瓶氧气能用几天。
解:一瓶氧的摩尔数为RT pV =ν,用完后瓶中还剩氧气的摩尔数为RTVp '='ν,实际能用的摩尔数为RTp p )(-'-='=ννν∆.每天所用氧气的摩尔数为RT V p ''''=''ν。
一瓶氧气能用的天数为6-3 有一水银气压计,当水银柱为0.76m 高时,管顶离水银柱液面0.12m ,管的截面积为2.0×10-4m 2,当有少量氦(He)混入水银管内顶部,水银柱高下降为0.6m ,此时温度为27℃,试计算有多少质量氦气在管顶(He 的摩尔质量为0.004kg ·mol -1)?解:当压强计顶部中混入氦气,其压强为)(21h h g p -=ρ,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氦气的质量为6-4 在常温下(例如27℃),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等于多少ev?在多高的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等于1000ev?解:23.8810ev -⨯ ,301K6-5 计算下列一组粒子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21 4 6 8 210.0 20.0 30.0 40.0 50.0 解:s /m 7.2141.5020.4080.3060.2040.1021=⨯+⨯+⨯+⨯+⨯=υ 6-6 下列系统各有多少个自由度: (1)在一平面上滑动的粒子;(2)可以在一平面上滑动并可围绕垂直于平面的轴转动的硬币; (3)一弯成三角形的金属棒在空间自由运动.解:(1)确定平面上运动的粒子需要2个独立坐标,所以自由度数为2;(2)确定硬币的平动需要两个独立坐标,确定转动需要一个坐标,确定硬币位置共需3个坐标,所以自由度数为3;(3)这是一个自由刚体,有6个自由度,其中3个平动自由度和3个转动自由度。
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一、选择题1.若不考虑结点的数据信息的组合情况,具有3个结点的树共有种()形态,而二叉树共有( )种形态。
A.2 B。
3C。
4 D。
52.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n0,n1,n2分别是度为0,1,2的结点的个数,则n0= ()A.n1+1B.n1+n2C.n2+1 D。
2n1+13。
已知某非空二叉树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树中结点的数据信息依次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即ABC□DFE□□G□□H□□,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A。
G,D,B,A,F,H,C,E B。
G,B,D,A,F,H,C,EC。
B,D,G,A,F,H,C,E D.B,G,D,A,F,H,C,E4、具有6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
(根的层次号为1)A.8 B.7 C.6 D.55、在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
A 不确定B 2NC 2N+1D 2N—16、以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存储结构,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值为非空的链域的个数为().A N-1B 2N-1C N+1D 2N+17、树的后根遍历序列等同于该树对应的二叉树的( )。
A. 先序序列B。
中序序列 C. 后序序列8、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 B.52 C.111 D。
1199、在一棵度为4的树T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的叶节点个数是()A.41 B.82 C。
113 D.122二、填空题。
1、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它为一颗_____ 二叉树时,具有最小高度。
2、对于一颗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进行链接存储时,其二叉链表中的指针域的总数为_____ 个,其中_____个用于链接孩子结点,_____ 个空闲着。
3、一颗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_____ ,一颗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的最小值为_____ ,最大值为_____ 。
软件工程第6章-课后作业参考(附答案)
软件⼯程第6章-课后作业参考(附答案)第六章作业题参考答案3.画出下列伪码程序的程序流程图和盒图: STARTIF p THENWHILE q DO f END DO ELSEBLOCK g nEND BLOCK END IF STOP 答:(1)流程图如图6-1所⽰:图6-1从伪码变成的程序流程图(2)该程序的盒图如图6-2所⽰:图6-2 从伪码变成的程序盒图4.下图给出的程序流程图代表⼀个⾮结构化的程序,请问:(1)为什么说它是⾮结构化的?(2)设计⼀个等价的结构化程序。
(3)在(2)题的设计中你使⽤附加的标志变量flag吗?若没⽤,请再设计⼀个使⽤flag 的程序;若⽤了,再设计⼀个不⽤flag 的程序。
答:(1)通常所说的结构化程序,是按照狭义的结构程序的定义衡量,符合定义规定的程序。
图⽰的程序的循环控制结构有两个出⼝,显然不符合狭义的结构程序的定义,因此是⾮结构化的程序。
(2)使⽤附加的标志变量flag,⾄少有两种⽅法可以把该程序改造为等价的结构化程序,图6-3描绘了等价的结构化程序的盒图。
(a)解法1(b)解法2图6-3 与该图等价的结构化程序(⽤flag)(3)不使⽤flag把该程序改造为等价的结构化程序的⽅法如图6-4所⽰。
图6-4 与该图等价的结构化程序(不⽤flag)8.画出下列伪码程序的流图,计算它的环形复杂度。
你觉得这个程序的逻辑有什么问题吗?C EXAMPLELOOP:DO WHILE X>0A=B+1IF A>10THEN X=AELSE Y=ZEND IFIF Y<5THEN PRINT X,YELSE IF Y=2THEN GOTO LOOPELSE C=3END IFEND IFG=H+REND DOIF F>0THEN PRINT GELSE PRINT KEND IFSTOP答:(1)该伪码的流程图如图6-8所⽰:图6-8 程序流程图根据该程序流程图,可得该程序流图如图6-9所⽰:图6-9 程序流图环形复杂度V(G)=流图中的区域数=流图中判定结点数⽬+1=6+1=7 (判定结点为:1、3、6、8、10、11)(2)该算法问题在于控制最外层循环的变量Z不仅没有经过初始化,并且在该循环内部没有任何有可能该变Z的语句。
大学物理第6章真空中的静电场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6章真空中的静电场习题及答案1.电荷为q 和2q 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x1m 和x1m 处。
一试验电荷置于x 轴上何处,它受到的合力等于零?解:根据两个点电荷对试验电荷的库仑力的大小及方向可以断定,只有试验电荷 q 位于点电荷 0q 的右侧,它受到的合力才可能为0,所以2qqqq00224(x 1)4(x1) ππ 00故x3222.电量都是q 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 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 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解:(1)以A 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 为负电荷,所以2 4 1 π 0 q a 22 cos304 1 π 0 ( q 33qa 2 )3故qq3(2)与三角形边长无关。
3.如图所示,半径为R 、电荷线密度为1的一个均匀带电圆环,在其轴线上放一长为l 、电荷线密度为2的均匀带电直线段,该线段的一端处于圆环中心处。
求该直线段受到的电场力。
解:先求均匀带电圆环在其轴线上产生的场强。
在带电圆环上取dqdl 1,dq 在带电圆环轴 线上x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dE 4 dq20(xRy2 )根据电荷分布的对称性知,yE0E zdEdEcos x41xdq 1R 3 22 2O(xR) 02xl式中:为dq 到场点的连线与x 轴负向的夹角。
E x4x 220(xR) 3 2dqzx21R R 1 x4x 2R2()3 2 2xR 2( 02 )3 2下面求直线段受到的电场力。
在直线段上取dqdx2,dq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Rx12dFxdxEdq32222(xR)0方向沿x轴正方向。
直线段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Rlx12FdxdF3202220xR)(11R1121/22R22lR方向沿x轴正方向。
4.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
求:(1)圆心处O点的场强;(2)将此带电半圆环弯成一个整圆后,圆心处O点场强。
第6章超临界流体萃取作业参考答案
第6章超临界流体萃取作业参考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6章超临界流体萃取一名词解释1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SF)是指某种气体(液体)或气体(液体)混合物在操作压力和温度均高于临界点时,使其密度接近液体,而其扩散系数和黏度均接近气体,其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技术就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些有效组分,并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
3 拖带剂: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是非极性物质,比较适合于脂溶性物质的萃取,但对极性较强的物质来说,其溶解能力明显不足,此时,为增加二氧化碳流体的溶解性能,通常在其中加入少量极性溶剂,以增加其溶解能力,这种溶剂称为拖带剂或提携剂(entrainer),也称夹带剂或修饰剂(cosolvent,modifier)。
二简答题1 超临界流体萃取有哪些特点?答: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萃取和精馏过程中,作为常规分离方法的替代,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
其优势特点是:1)超临界萃取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
因此,在萃取物中保持着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性、易热解的物质在远低于其沸点温度下萃取出来;2)使用SFE是最干净的提取方法,由于全过程不用有机溶剂,因此萃取物绝无残留的溶剂物质,从而防止了提取过程中对人体有害物的存在和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100%的纯天然性;3)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当饱和的溶解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压力的下降或温度的变化,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气液分离)而立即分开,不仅萃取的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费用成本;4)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臭、无毒、安全性非常好;5)CO2气体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制取,且在生产中可以重复循环使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6)压力和温度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达到萃取的目的,压力固定通过改变温度也同样可以将物质分离开来;反之,将温度固定,通过降低压力使萃取物分离,因此工艺简单容易掌握,而且萃取的速度快。
第六章作业(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决策哪些不属于短期决策(D)A.生产决策B.追加订货决策C.定价决策D.设备更新改造2.以下项目中不属于短期经营决策的是(D)A.在生产多种产品品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品的最优组合B.在自制零部件需要投入一定专属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对自制和外购方案进行选优C.寻找最佳的产品定价D.对联产品进一步加工所需要的新设备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3.下列决策那些不属于长期决策(D)A.扩建厂房B.更新设备C.新产品试制D.定价4.影响决策的因素不能肯定,且出现这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也无法确切预计,这类型决策成为(B)A.确定型决策B.非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定价决策5.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不同来分类,决策不包括(C)A.确定性决策B.风险性决策C.互斥方案决策D.不确定性决策6.某工厂经过一定工序加工后的半成品可立即出售,也可继续加工后再出售。
若立即出售可获利5 000元,继续加工后再出售可获利6 510元,则继续加工方案的机会成本为(B)A.1 510元 B.5 000元C.6 510元D.11 510元7.下列成本中属于决策无关成本的是(B)A.机会成本B.联合成本C.可分成本D.差别成本8.当企业生产能力有剩余时,不同产量的差别成本应主要考虑(B)A.总成本B.变动成本C.付现成本D.固定成本9.当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剩余时,增加生产量会使得企业利润增加或亏损减少的条件是(B)A.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单位边际成本B.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单位产品成本C.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基础生产量的销售单价D.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每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分摊数10.用统一设备生产甲产品还是乙产品的选择是通过比较甲、乙两种产品的________来进行的。
(A)A.边际贡献B.单价C.变动成本D.销售量11.对亏损的B产品是否停产,应根据下面方法来决策(C)A.看B产品亏损数是否能由盈利产品来弥补,如能弥补,继续生产B.B产品亏损数如能由盈利产品来弥补,也应停止生产C.B产品的边际贡献如为正数,不应停止生产D.B产品的边际贡献如为正数,应停止生产12.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满足________条件时,应当停产。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第六章 存货决策5. 在存货决策中,( B )可以不考虑。
固定订货成本C.变动订货成本A. 采购部门的折旧费7.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称 为(B )。
A. 订货成本 C.米购成本8.在储存成本中,凡总额大小取决于存货数量的多少及储存时间长短的 成本,称为(C )。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与经济订货量无关的是( D )。
A •每日消耗量B .每日供应量C .储存变动成本D .订货提前期 2 .某公司使用材料A ,一次订货成本为2000元,每单位采购成本为50元, 经济订货批量为2000个,单位资本成本为单位采购成本的10%,全年用量为 8000个。
该材料单位储存成本中的付现成本是( B )元。
3.某商品的再订购点为680件,安全存量为200件,采购间隔日数为12 天,假设每年有300个工作日,则年度耗用量为(C )件。
A . 11000B . 10000C . 12000D . 130004. ( D )不是存货的形式。
A .原材料B .在产品C .产成品D .应收账款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订货成本的是()。
C.按存货价值计算的保险费 差旅费变动储存成本 A.订货成本 检验费.缺货成本 .储存成本二、多项选择题1. 当采购批量增加时,(AD )。
A.变动储存成本增加 B .变动储存成本减少 C •变动订货成本增加D.变动订货成本减少2. 按存货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当订货批量为经济批量时, (ABCD )。
A. 变动储存成本等于变动订货成本B. 变动储存成本等于最低相关总成本的一半C. 变动订货成本等于最低相关总成本的一半D. 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3. 计算经济订购批量时,不需用的项目是( BD )。
A.全年需要量 B .固定储存成本 C.每次订货成本D.安全存量4. 在存货经济订购批量基本模型假设前提下确定经济订购批量,下列表述 中正确的有(ABCD )。
第6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6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交换机在OSI的第几层上提供VLAN间的连接(C)(A) 第一层(B) 第二层(C) 第三层(D) 第四层2.下列哪一条命令是将端口指派到一个VLAN上?(B)(A) access vlan vlan-id (B) switchport access vlan-id(C) vlan vlan-id (D) set port vlan vlan-id3.如果VTP域内有4台交换机,最小需要配置几个Trunk和几个VTP客户端口?(C)(A) 3;1 (B) 2;1 (C) 3;0 (D) 4;44.如果交换机配置了3个VLAN,需要几个IP子网?(D)(A) 0 (B) 1 (C) 2 (D) 35.下列哪种协议采用Trunk报头来封装以太帧?(D)(A) VTP (B) ISL (C) 802.1Q (D) ISL与802.1Q6.交换机的哪一项技术可减少广播域?(C)(A) ISL (B) 802.1Q (C) VLAN (D) STP7.STP的主要目的是(B )A.保护单一环路B.消除网络的环路C.保持多个环路D.减少环路8.在根交换机上,所有的端口是(A)A.根端口B.阻塞端口C.指定端口D.非指定端口9.生成树协议在非根交换机上选择根端口的方式是( B )A.到根网桥的管理成本最高的端口B.到根网桥的管理成本最低的端口C.到备份根网桥的管理成本最低的端口D.到备份根网桥的管理成本最高的端口10.下列选项中是根交换机的是(A)A.最低优先级的网桥B.最低BID值的网桥C.最高BID值的网桥D.MAC地址值最大的网桥11.生成树协议的BID(Bridge ID)是由(B )组成的A.网桥优先级与网桥IP地址B.网桥优先级与网桥MAC地址C.网桥MAC地址与网桥IP地址D.网桥MAC地址与端口号12.生成树协议中所有端口稳定后必须是( D )A.所有的端口都转变成阻塞状态B.所有的端口都转变成转发状态C.所有端口要么是阻塞状态,要么是监听状态D.所有端口要么是阻塞状态,要么是转发状态13.生成树协议中从阻塞转态变换到监听转态的默认时间是(B )A.2秒B.15秒C.20秒D.30秒14.设置VLAN端口优先级命令是(A)A.(config)#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pore-priorityB.> 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port-priorityC.# 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port-priorityD.(config-if)# 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port-priority15、配置静态路由正确的命令是( C )。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补充作业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补充作业参考答案一、判断改错题(先判断对错,对错误的要加以改正)6.1组织只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答:错,组织既是群体的总称,也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6.2组织结构是要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以分散的方式去完成工作任务。
答:错,组织结构是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结合起来去完成工作任务。
6.3组织机构是否设置合理是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答:对。
6.4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答:对。
6.5敏感性训练是通过结构小组的相互作用改变行为的方法。
答:错,改为:敏感性训练是通过无结构小组的相互作用改变行为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6.1.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C )A、3——30人B、30——1000人C、1000——45000人D、45000人以上6.2.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A、社会功能B、成员受益程度C、对成员的控制程度D、成员人数6.3. 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D )。
A 分化—整合组织结构B 项目组织设计C 距阵式组织设计D 自由型组织结构6.4. 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A、人际关系B、协作关系C、共同目标D、信息沟通6.5. “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 ( B )A 稳定性B 有序性C 复杂性D 不确定性6.6. 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实质上是一种( A)。
A 价值观念B 职业道德C 组织信念D 组织情感6.7. 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 A)A 稳定性B 有序性C 复杂性D 不确定性6.8.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
这类环境是( D )。
A 简单—静态环境B 复杂—静态环境C 简单—动态环境D 复杂—动态环境6.9.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C )A、社会功能B、成员受益程度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D、成员人数6.10. 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是:( D )。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6章作业的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作业参考答案第六章应用层6.2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及权限域名服务器有何区别?解析:域名系统中的服务器主要包括: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和本地域名服务器三种。
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回答此题的基础。
答案:域名系统DNS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即域名转换为IP地址。
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高层次的域名服务器。
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都知道所有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和IP地址。
顶级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在该顶级域名服务器注册的所有二级域名。
权限域名服务器就是负责一个区的域名服务器,用来保存该区中的所有主机的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
本地域名服务器也称为默认域名服务器,每一个因特网服务提供者,或一所大学,甚至一所大学里的系,都可以拥有一台本地域名服务器。
当一台主机发出DNS查询请求时,这个查询请求报文就发送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6.3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
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解析:域名转换的过程是首先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申请解析,如果本地查不到,则向根服务器进行查询,如果根服务器中也查不到,则根据根服务器中保存的相应授权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则一定可以找到。
举例说明即可。
答案:假定域名为的主机想知道另一个域名为的主机的IP地址。
首先向其本地域名服务器查询。
当查询不到的时候,就向根域名服务器 查询。
根据被查询的域名中的“”再向授权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报文,最后再向授权域名服务器查询。
得到结果后,按照查询的路径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用途是优化查询的开销,减少域名查询花费的时间。
6.5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FTP是带外传送控制信息?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解析:文件传输协议只提供文件传送的一些基本服务,使用TCP提供可靠的运输服务。
FTP 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运行。
结构力学_第六章_作业参考答案(整理_BY_TANG_Gui-he)
结构力学 第六章习题 参考答案TANG Gui-he6-1 试用积分法求图示刚架B 点的水平位移。
q解:(1) 实际状态下的内力AC 杆:22P qx M qlx =−+BC 杆:2P qlxM =(2) 虚拟状态下的内力AC 杆:M x = BC 杆:M x = (3)求Bx Δ200411()223 ()8l lp Bx M M ds qlx qx xdx qlx xdx EIEI EI qlΔ==+−+=∑∫∫∫i i→6-2 图示曲梁为圆弧形,EI =常数。
试求B 的水平位移。
1解:(1) 实际状态下的内力(sin 2p FM R R )θ=− (2) 虚拟状态下的内力1sin M R θ=i (3)求 Bx Δ/2312(sin )sin 22p Bx M M ds F F R R R Rd EIEIEIπθθθΔ==→−=∑∫∫ii i ()R6-3B AAB解:(1) 实际状态下的内力20sin()(1cos )p M qRd R qR θϕθϕθ=−=−∫i(2) 虚拟状态下的内力1sin M R θ=i(3)求 Bx Δ/2421(1cos )sin ()2p Bx M M ds FR qR R Rd EIEIEIπθθθΔ==←−=∑∫∫i i6-4 图示桁架各杆截面均为,32210m A −=×210 GPa E =,40 kN F =,。
试求:(a) C 点的竖向位移;(b) 角ADC 的改变量。
2 m d =F (kN)NP解: 实际状态下的桁架内力如上图。
(a )在C 点加上一个单位荷载,得到虚拟状态下的内力如上图。
11[2()(222322]22210)()N Np Cy F F l F d F d EAEA FdEAΔ==−−+↓++=+∑i i i i i i iNPNP(b)虚拟状态下的内力如上图。
11(22()(]4) ()N NpADCF F lF dEA EA dFEAϕ∠Δ==++−=∑ii i i增大6-6 试用图乘法求指定位移。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六章作业答案
第六章作业一单选题(错一题,扣1分)N和W AN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后者可以(D)。
A.管理几十台到一百台计算机B.以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为限C.实现小范围内的数据资源共享D.涉及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2.计算机网络成员交换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作(C)。
A.通信B.通道C.协议D.配置3.目前使用的网络传输介质中,传输速率最高的是(A)。
A.光纤B.同轴电缆C.双绞线D.电话线4.在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局域网中,网络的核心是(B)。
A网卡 B.服务器 C.路由器 D.网络介质5.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是实现(D)。
A.数字信号的编码B.数字信号的整形C.模拟信号的放大D.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6.Internet实现网络互连采用的通信协议是(A)。
A.TCP/IPB.IEEE802.xC.X.25D.IPX/SPX7.中国的顶层域名是(C)。
A.CHINAB.CHD.CHI8.IP地址(IPv4)由(B)位二进制数组成。
A.16B.32C.64D.1289.下列用点分十进制数表示的IP地址中,错误的表示是(D)。
A.210.39.0.35B.18.181.0.31C.166.111.9.2D.192.5.256.3410.B类IP地址的前16位表示网络地址,其点分十进制数的第一段(B)。
A.大于192,小于256B.大于127,小于192C.大于64,小于127D.大于0,小于6411.下面合法的Email地址是(A)。
A.liru@@liru12.HTTP是一种(D)。
A.域名B.网址C.程序设计语言D.超文本传输协议13.访问Web服务器需要的软件工具是(B)。
A.搜索引擎B.浏览器C.新闻组D.过滤器14.Google是一个(A)。
A.搜索引擎B.压缩/解压软件C.聊天室D.新闻组15.访问清华大学主页,可通过(B)。
A.网上邻居B.Internet ExplorerC.单击“查看/转到”命令D.Outlook Express16.撰写一封电子邮件时,下面可以提供邮件主要内容的项目是(C)。
生物药物分析第六章作业答案
单选题1、抗生素产品质量的常规检定不包括下列项目1/50A.鉴别检查鉴别检查B.无菌检查C.热原检查D.高压试验E.水分测定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抗生素产品质量的常规检定包括鉴别检查、异常毒性检查、无菌检查、热原检查、降压试验、酸碱度(pH值)、水分测定、溶解澄明度、效价测定及其他检查等。
2、不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有2/50A.盐酸四环素B.盐酸红霉素C.盐酸多烯环素D.盐酸金霉素E.盐酸美他环素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盐酸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3、关于抗生素的效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50A.抗生素效价是以它的生物活性来衡量其活性标准,因此以效价的高低作为抗生素质量的相对标准。
B.能完全抑制1ml肉汤培养液中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生长的最低含量作为链霉素的一个效价单位C.特定单位是以抗生素盐类纯净品的重量作为效价基准类似重量单位D.效价单位的标示方法是以抗生素的生物活性部分的重量作为效价单位,称为重量单位E.重量折算单位是以特定的纯抗生素某一重量为1单位而加以折算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类似重量单位是以抗生素盐类纯净品的重量作为效价基准4、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反应不包括4/50A.羟肟酸铁反应B.离子火焰反应C.还原碘的反应D.变色酸-硫酸显色反应E.类似肽键的双缩脲和茚三酮反应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反应不包括还原碘反应。
5、β-内酰胺类抗生素需要检查的主要项目不包括5/50A.高分子杂质B.有关物质和异构体C.沸点和熔点D.结晶性E.有机溶剂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需要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高分子杂质、有关物质和异构体、吸光度、结晶性、有机溶剂。
6、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6/50A.阿米卡星B.硫酸庆大霉素C.妥布霉素D.盐酸诺氟沙星E.硫酸小诺米星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盐酸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
7、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方法不包括哪一项7/50A.呈色反应B.TCL法C.HPLC法D.还原碘反应E.IR法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方法包括呈色反应、硫酸盐反应、TLC法、HPLC法、IR法和UV法。
数据结构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3、试分别画出具有3个结点的树和3个结点的二叉树 的所有不同形态。 4、对右图所示的二叉树求出 A 以下的遍历序列: B C (1)先序序列 D E F (2)中序序列 (3)后序序列 G H 5、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先序序列为 EBADCFHGIKJ 和 中序序列为 ABCDEFGHIJK。请画出该树,并给 出后序序列。 6、假设一棵二叉树的中序序列为 DCBGEAHFIJK和 后序序列为 DCEGBFHKJIA 。请画出该树,并给 出先序序列。
2
7、将以下森林转换成二叉树。
A
B
C
D
E F G J I
H
L K
3
8、画出和下列二叉树相应的森林。
(a)
A
(b) (c)
A B C
(d)
A B C B C D B
(e)
A
C E F
A
G
J
H
K M
I
4
第六章作业解答 1、(1) M、N、D、L、F、J、K是叶子结点
(2) C是结点G的双亲 (3) A、C是结点G的祖先 (4) I、M、N是结点E的子孙 (5) 树的深度是5 2、(1)二叉树与树的区别: 二叉树的一个结点至多有2个子树,树则不然; 二叉树的一个结点有左、右之分,而树则没有此要求 (2)一棵度为2的树有2个分支,没有左、右之分, 一棵二叉树也可以有2个分支,但有左、右之分, 且左、右不能交换。 3、具有3个结点的树的形态为:
C D
E
F
K
7
7、解:转换后的二叉树为:
A B C D E F G J K I L H
8
8、解:转换后的森林为: (a) (b) (c)
A A B A B C
第六章---应收款项作业答案
第六章应收款项作业答案一、单选题1.在我国,应收票据是指( D )。
A.支票B.银行本票C.银行汇票D.商业汇票2.超过承兑期收不回的应收票据,应(C )。
A.转作管理费用B.冲减坏账准备C.转作应收账款D.冲减营业收入3."应收票据"科目应按(A)做账。
A.票据面值B.票据到期价值C.票据面值加应计利息D.票据贴现额4.带息票据每期计提利息时,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A)科目。
A.财务费用B.管理费用C.营业费用D.其他业务收入5.企业销售商品时,根据情况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称为(A)。
A.商业折扣B.现金折扣C.销货折扣D.购货折扣6.企业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由于承兑人的银行存款不足,银行将商业承兑汇票退还给企业,并从贴现企业的银行账户中扣款,银行扣款的金额是(B)。
A.票据票面金额B.票据到期价值C.票据贴现额D.票据票面金额加上贴现息7.将未减去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的方法称为(A)。
A.总价法B.净价法C.混合法D.市价8.企业在采用总价法入账的情况下,发生的现金折扣应作为(C )处理。
A.营业收入B.营业费用增加C.财务费用增加D.管理费用增加9.坏账实际发生时,确认坏账损失,并计入期间费用的核算方法称为(A)。
A.直接转销法B.间接法C.备抵法D.成本法10.一张5月26日签发的30天的票据,其到期日为(A )。
A.6月25日B.6月26日C.6月27日D.6月24日11.如果企业将预付货款记入“应付账款”科目,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 C )。
A.以预付账款抵减应付账款金额B.将预付账款金额反映在应收账款项目中C.将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的金额分开报告D.以预付账款抵减预收账款的金额12. 2002年7月2日某企业将一张带息应收票据到银行贴现。
该票据面值为1 000 000元,2002年6月30日已计利息1 000元,尚未计提利息1 200元,银行贴现息为900元。
第六章基础和地下室6章作业答案
第六章基础和地下室一.判断题1.当地下水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都在地下室地坪标高以上时,地下室应采用防水处理。
()2.基础埋深是指从建筑的±0.000处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3.钢筋混凝土基础底面宽度的增加,应控制在刚性角的范围内。
()4.受刚性角的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特点是抗压好,抗拉、弯、剪差。
包含砖、石材基础等()5.按受力方式分,桩基础包括端承桩基础和摩擦桩基础。
()6.箱形基础整体空间刚度大,对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有利,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
()7.地下室因为在地下,没办法开设窗户。
()8.地下室应特别注意防水,依据建筑的重要性,分有五个防水等级。
()9.地下室的防水层主要设置在迎水一面。
()10.地下室内的水,是采取措施现将其汇集到集水坑,再用水泵抽取走。
()11.钢筋混凝土基础抗压好,属于刚性基础。
()12.筏形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强较小。
()13.强夯法是人工基础的处理方法之一。
()14.地下水位较高时,基础应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200mm处或更深。
()15.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建筑。
()二.选择题1.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以下,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等。
A. 最高水位200mmB. 最低水位200mmC.最高水位500mmD. 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2.基础埋置的最小深度应为()。
A. 0.3mB. 0.5mC. 0.6mD. 0.8m3. 地下室墙面防水有()的作法:I.涂沥青两遍 II.设置多道水平防水层 III.外贴防水卷材Ⅳ.外墙采用防水混凝上A. I和IIB.II和IIIC.III和ⅣD. I和IV4. 深基础是指建筑物基础的埋深大于()。
A 6mB 5mC 4mD 3m5. ( )不是建筑常用基础的类型。
A、条形基础B、单独基础C、片筏基础D、砂基础E、箱形基础6.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时,必须作好地下室的防水构造。
第6章作业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六6-1 气体在平衡态时有何特征?气体的平衡态与力学中的平衡态有何不同?答:气体在平衡态时,系统与外界在宏观上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力学平衡态与热力学平衡态不同.当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组成系统的大量粒子仍在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着,大量粒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变,这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个别粒子所受合外力可以不为零.而力学平衡态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 6-2 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理想气体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各如何? 答: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论出发,运用力学规律,通过统计平均的办法,求出热运动的宏观结果,再由实验确认的方法.从宏观看,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大时,实际气体都可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压强越低,温度越高,这种近似的准确度越高.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是把分子看成弹性的自由运动的质点.6-3 何谓微观量?何谓宏观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答:用来描述个别微观粒子特征的物理量称为微观量.如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等)的大小、质量、速度、能量等.描述大量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的集体的物理量叫宏观量,如实验中观测得到的气体体积、压强、温度、热容量等都是宏观量.气体宏观量是微观量统计平均的结果. 6-5 速率分布函数)(v f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n 为分子数密度,N 为系统总分子数).(1)v v f d )( (2)v v nf d )( (3)v v Nf d )( (4)⎰vv v f 0d )( (5)⎰∞d )(v v f (6)⎰21d )(v v v v Nf解:)(v f :表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分布在速率v 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1) v v 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v d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2) v v n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dv 内的分子数密度. (3) v v N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dv 内的分子数. (4)⎰vv v f 0d )(:表示分布在21~v v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5)⎰∞d )(v v f :表示分布在∞~0的速率区间内所有分子,其与总分子数的比值是1.(6)⎰21d )(v v v v Nf :表示分布在21~v v 区间内的分子数.6-6 最概然速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方均根速率、最概然速率和平均速率,它们各有何用 处? 答: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有个极大值,与这个极大值对应的速率叫做气体分子的最概然速率.物理意义是:对所有的相等速率区间而言,在含有P v 的那个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最大.分布函数的特征用最概然速率P v 表示;讨论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用方均根速率,讨论平均自由程用平均速率.6-7 容器中盛有温度为T 的理想气体,试问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为什么? 答: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为0.在平衡态,由于分子不停地与其他分子及容器壁发生碰撞、其速度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分子具有各种可能的速度,而每个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概率是相等的,沿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也相同.从统计看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是0.6-8 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就氢分子和氧分子比较,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大,对吗? 答:不对,平均平动动能相等是统计平均的结果.分子速率由于不停地发生碰撞而发生变化,分子具有各种可能的速率,因此,一些氢分子的速率比氧分子速率大,也有一些氢分子的速率比氧分子速率小.6-10 题6-10图(a)是氢和氧在同一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代表氢?题6-10图(b)是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的温度较高? 答:图(a)中(1)表示氧,(2)表示氢;图(b)中(2)温度高.题6-10图6-11 温度概念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温度微观本质是什么?答: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一个统计概念,对个别分子无意义.温度微观本质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6-13 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 (1)kT 21 (2)kT 23 (3)kT i2 (4)RT iM Mmol 2(5)RT i2(6)RT 23解:(1)在平衡态下,分子热运动能量平均地分配在分子每一个自由度上的能量均为k 21T .(2)在平衡态下,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均为kT 23.(3)在平衡态下,自由度为i 的分子平均总能量均为kT i 2.(4)由质量为M ,摩尔质量为m ol M ,自由度为i 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为RT i M M2mol .(5) 1摩尔自由度为i 的分子组成的系统内能为RT i 2.(6) 1摩尔自由度为3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RT 23,或者说热力学体系内,1摩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总和为RT 23.6-14 有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同压、同温而体积不等,试问下述各量是否相同?(1)分子数密度;(2)气体质量密度;(3)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总平动动能;(4)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总动能. 解:(1)由kTp n nkT p ==,知分子数密度相同;(2)由RTp M VM m ol ==ρ知气体质量密度不同;(3)由kT n23知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总平动动能相同; (4)由kT in 2知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总动能不一定相同.6-15 何谓理想气体的内能?为什么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解:在不涉及化学反应,核反应,电磁变化的情况下,内能是指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之总和.对于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间相互作用能量,质量为M 的理想气体的所有分子的热运动能量称为理想气体的内能.由于理想气体不计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内能仅为热运动能量之总和.即RT iM M E 2mol =是温度的单值函数.6-16 如果氢和氦的摩尔数和温度相同,则下列各量是否相等,为什么?(1)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分子的平动动能;(3)内能. 解:(1)相等,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都为kT 23.(2)不相等,因为氢分子的平均动能kT 25,氦分子的平均动能kT 23.(3)不相等,因为氢分子的内能RT 25υ,氦分子的内能RT 23υ.6-21 1mol 氢气,在温度为27℃时,它的平动动能、转动动能和内能各是多少? 解:理想气体分子的能量RT i E 2υ=平动动能 3=t 5.373930031.823=⨯⨯=t E J 转动动能 2=r 249330031.822=⨯⨯=r E J内能5=i 5.623230031.825=⨯⨯=i E J6-22 一瓶氧气,一瓶氢气,等压、等温,氧气体积是氢气的2倍,求(1)氧气和氢气分子数密度之比;(2)氧分子和氢分子的平均速率之比. 解:(1)因为 nkT p =则1=HO n n(2)由平均速率公式mol60.1M RT v =41mol mol ==OH HO M M v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co = I o X C = I o
ω=
1 1 → L = 2 = 0.667 H ωC LC
回路的品质因数 Q 为
U CO = 20 U 6-4 在 题 6-4 图 所 示 电 路 中 , I S = 1 A , ω = 1000 rad/s 时 电 路 发 生 谐 振 , 已 知 Q= R1 = R2 = 100 Ω , L = 0.2H ,试求谐振时的电容值及电流源电压。
将已知条件代入,得 C =25μF
所以,谐振时输入阻抗为
Z in = R1 +来自R2ω 2 L2 = 180Ω R2 + ω 2 L2
从而,有电流源电压为
& =I & Z = 180V U is S in
6-5 试求题 6-5 图所示电路发生谐振时的角频率。
I + U
L IC C 2IC
题 6-5 图
电路发生谐振时,必有
ω ( L1 + L2 ) − ω 3 L1 L2C =0 1 − ω 2 L2C ω=
1 支路 L2C 发生并联谐振。 L2C
(1) 当 1 − ω L2C = 0,
2
(2) 当 ω ( L1 + L2 ) − ω L1 L2C = 0,
3
ω=
L1 + L2 L1 L2C
电路发生串联谐振。
(b) 题 6-6(b)图所示电路的等效导纳为
Y=
jω C 2 1 1 1 + jωC1 + = + jωC1 + 1 R R 1 − ω 2 L C2 jω L + j ω C2
电路发生谐振时, 必有
ωC1 +
ω C2 =0 1 − ω 2 LC2
2
(1) 当 1 − ω LC2 = 0,
2
ω=
1 支路 LC2 发生串联谐振。 LC2
(2) 当 ω (C1 + C2 ) − ω C1C2 L = 0,
3
ω=
C1 + C2 C1C2 L
电路发生并联谐振。
3
6-2 在题 6-2 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 U = 10 V,角频率ω = 3 000 rad/s。调节电容 C 使电路 达到谐振,谐振电流 I0 = 100 mA,谐振电容电压 Uco = 200 V。试求 R、L、C 之值及回 路的品质因数 Q。 解 电路发生谐振,有
R=
U 10 = = 100Ω I o 100 ×10−3
-
解 由题 6-5 图所示电路列 KCL 方程,有
&=I & + 2I & = 3I & I C C C
列 KVL 方程,有
1
& = jω LI &+ 1 I & = jω LI &+ 1 I & U C jω C 3 jω C
所以,电路的输入阻抗为
& U 1 = jω L − j & 3ωC I
发生谐振时,必有
ωL −
1 =0 3ωC
所以,谐振时的角频率为
ω=
1 3ω L
6-6 试求题 6-6 图所示各电路的谐振角频率的表达式。
L2 R L1 C (a)
题 6-6 图
C2 R C1
L
(b)
解 (a) 题 6-6(a)图所示电路的等效阻抗为
1 ω ( L1 + L2 ) − ω 3 L1L2C jω L2 jω C = R + jω L1 + = + j Z = R + jω L1 + R 1 1 − ω 2 L2C 1 − ω 2 L2C jω L2 + jω C jω L2 ⋅
解 题 6-4 图所示电路的输入阻抗为
Z in = R1 +
1 R × jω L R ω 2 L2 R ω 2 L2 1 + 2 = R1 + 2 2 2 + j( 2 2 2 − ) jω C R2 + jω L R2 + ω L R2 + ω L ω C
电路发生谐振,则必有
R2ω 2 L2 1 − =0 2 2 R2 + ω L 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