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讨论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有条件者应对病人进行心电监护。
【关键词】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护理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较为常见,上颌窦恶性肿瘤最为多见,其次为筛窦癌,额窦和蝶窦癌较少见。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评估病人既往有无反复手术史、致癌物质接触史、外伤史、鼻腔良性肿瘤史等。
2.评估病人有无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了解既往健康状况。
(二)身体状况1.鼻腔及鼻窦癌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可表现为轻度鼻塞、涕中带血,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鼻塞,脓血涕。
2.随着肿瘤发展可出现面部麻木疼痛、嗅觉障碍及顽固性头痛。
3.肿瘤溃烂时出现血性恶臭鼻涕。
4.其他牙痛、牙齿松动、硬腭隆起、面部肿胀、眼球移位、复视、视力下降等。
5.前后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菜花状新生物,表面有溃疡和坏死组织。
(三)辅助检查1.鼻内镜下活检。
2.CT及MRI可了解肿瘤的大小和范围。
(四)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心理活动、家庭支持程度、工作性质、经济收入情况、医疗费支付方式等。
(五)治疗原则以放射治疗联合手术治疗为主,一般先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4~6周手术,手术后根据肿瘤的范围辅以放疗或化疗。
【主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预感性悲哀与被诊断为癌症,担心预后和术后容貌破坏有关。
2.急性疼痛与手术创伤和鼻腔内填塞纱条有关。
3.自理能力下降与术后身体虚弱、伤口疼痛、卧床、输液等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口鼻腔结构改变、切口易被污染、营养摄入不足、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
5.潜在并发症术后出血、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
6.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后面部塌陷、咀嚼功能障碍和发声功能障碍有关。
7.知识缺乏缺乏术前术后的有关信息以及出院后的自我护理知识有关。
【主要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了解病人的情绪状态,理解并引导病人正常的悲哀反应,鼓励病人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正视现实,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生活的勇气,促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但也要将其术后面容改变等情况向家属及病人讲明,让其有思想准备。
(新)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概述及偏方汇总
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概述及偏方(一)概述鼻腔恶性肿瘤好发于鼻腔上部,以鳞状细胞癌多见,尚可见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其临床表现以鼻阻塞最常见,疼痛可出现于较早期,表现为鼻内痛、上牙痛、头痛、眼及面颌部痛等;其他可见脓性或血性渗出液,流泪等。
副鼻窦恶性肿瘤多发于上颌窦、筛窦,额窦癌及蝶窦癌甚少见。
上颌窦恶性肿瘤初期因肿瘤再窦内,外观无明显表现;待症状明显时,癌瘤多已破坏骨壁而侵出窦外。
最多见的症状为见异常渗出液,鼻阻塞,面部肿胀及牙痛等。
筛窦恶性肿瘤以内眦部肿块最多见,依次为鼻阻塞,头痛,突眼及流泪,鼻血性渗出液,面部皮肤麻木,嗅觉减退,患侧视力减退或失明及眼胀感等。
额窦癌常见的症状为患侧持续性额窦区疼痛,患侧上眼睑肿胀,下垂及眼球向下移位,鼻阻塞,复视及基底部变宽等。
蝶窦癌主要症状为患侧头痛,鼻阻塞及复视等。
本病发生原因,尚未阐明。
详询病史,结合临床表现、X 线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多无困难。
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及综合疗法。
中医学所记载的“颧疔”、“颧疽”、“鼻渊”等难治之病与本病有相似之处。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阳明毒热,侵袭上焦,或气虚血瘀、毒邪郁滞所致。
(二)鼻腔恶性肿瘤方1、主治:鼻侧未分化癌方药:(1)、玄参15克,生地12克,丹皮12克,赤芍9克,金银花9克,败酱草12克,凤尾草12克,蒲公英18克,贯众炭12克,藕节炭9克,消瘤丸9克(吞)茅根30克。
(2)、柴胡4.5克,龙胆草6克、炙鳖甲24克,地骨皮18克,地龙6克,土贝母12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凤尾草12克,败酱草12克,消瘤丸(全蝎、蜂房、龙衣各等份)9克(吞)用法:水煎服,日1剂。
来源:《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180。
2、主治:鼻腔未分化癌方药:鲜野荞麦30克,鲜汉防己30克,鲜土牛膝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另用灯芯草捣碎,口含;垂盆草捣烂,外敷。
病例:女,16岁。
鼻腔鼻窦内的恶性肿瘤
常见的病因包括长期慢性炎症、放射 线暴露、化学物质接触、遗传因素等 。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鼻腔鼻窦内恶性肿瘤在头 颈部肿瘤中较为常见,发 病率较高。
年龄与性别
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发病率 存在差异,可能与环境因 素和生活习惯有关。
PART 02
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化学治疗
化疗原理
化学治疗使用药物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于某些类型的鼻 腔鼻窦内恶性肿瘤,化疗可以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
化疗药物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紫杉醇类、氟尿嘧啶类等。具体药物选 择需根据肿瘤类型和病情制定。
化疗副作用
化疗可能导致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 下进行治疗。
内窥镜检查
生化指标检测
通过鼻腔内窥镜检查,观察鼻腔及鼻窦内 的肿瘤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并可取 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部分鼻腔鼻窦内恶性肿瘤可引起血清肿瘤 标志物水平升高,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有 助于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良性肿瘤
鼻腔鼻窦内良性肿瘤如血管瘤、乳头 状瘤等,生长缓慢,症状较轻,与恶 性肿瘤在影像学和内窥镜下有明显区 别。
康复护理
术后护理
01
鼻腔鼻窦内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换药
,以确保手术效果和预防感染。
心理支持
02
恶性肿瘤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
够的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训练
03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呼吸训练、语
言训练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鼻腔鼻窦肿瘤概述ppt课件
鼻腔鼻窦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肿瘤,常见 良性肿瘤有血管瘤、乳头状瘤和骨瘤;鼻 腔及鼻窦恶性肿瘤较常见,且它们在病因、 病理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鼻腔鼻窦肿瘤向颅内外扩展的方式:①肿 瘤增长直接压迫侵袭颅底骨质;②通过颅 底骨缝隙或缺损;③通过神经、血管或淋 巴扩展。
1
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
27
左上颌窦癌,内镜像 左上颌窦癌,软组织窗位
28
右上颌窦癌(软组织窗位)侵入眼眶 29
左上颌窦癌(骨窗位)破坏硬腭 30
T1w横断位, 右上颌窦前上壁分叶状中低信号影,
左上颌窦慢性炎症
增强后 T1w 肿块明显增强, 不均匀。
31
上颌窦癌MRI加权
冠状位
增强后T1w,加脂肪抑制
右上颌窦前上壁肿块侵入右眶内
14
诊断:主要依据X线拍片或CT扫描检查, 可见圆形高密度阴影。
15
治疗:骨瘤小者不必及时行手术截除,但 要定期复查。如骨瘤较大,症状明显,颅 面有畸形或已向颅内扩展和发生颅内并发 症者,宜早日手术。术式选择应尽量减少 遗留面部的畸形
16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较为常见,占全身恶 性肿瘤的2%~4%,占耳鼻咽喉科恶性 肿瘤的20%~50%,癌肿绝大多数发 生在40~60岁之间,肉瘤多见于青年 及儿童。
34
上颌骨切除各壁界线示意图
A. 翼突凿断线 硬腭锯开线
B. 翼腭窝界线
35
上颌骨切除术
面部皮瓣翻开
36
上颌骨切除术
剥离眶骨膜,保护眼球
37
上颌骨切除术
颧骨锯开
38
上颌骨切除术
硬腭锯开
39
上颌骨切除术
凿断翼突根部
鼻-鼻窦恶性肿瘤
发病部位
鼻窦的恶性肿瘤较原发于鼻 腔者为多见,在鼻窦恶性肿瘤中 尤以上额窦恶性肿瘤最为多见, 甚至可高达60%至80%,并且有1/3 上颌窦癌病人伴有筛窦癌。筛窦 恶性肿瘤次之,约占3.8%。原发 于额窦者仅占2.5%,蝶窦恶性肿 瘤则属罕见。
返回
病
癌
理
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70%~80% 好发于上颌窦 ~ 腺 癌:多见于筛窦 其他:淋巴上皮癌,移行细胞癌, 其他:淋巴上皮癌,移行细胞癌,基底细胞癌 粘液表皮样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等。 粘液表皮样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等。
鼻-鼻窦恶性肿瘤 鼻窦恶性肿瘤
一 概述 二 病理 三 临床表现 四 诊断 五 治疗
结束
发病情况 发病部位
2.05%至3.66%, 国外报告为0.2%至2.5%;占耳鼻咽喉 部恶性肿瘤的21.74% 至49.22%;北 方发病率高于南方,在北方次于喉癌, 在南方则次于鼻咽癌。癌肿与肉瘤发 病率之比约为8.5: 1。男女发病约为 1.5至3.0:1。癌肿绝大多数发生于40 至60岁之间。
1 . 手术加放疗 2 . 化疗加手术 3 . 手术加放疗加化疗 4 . 中医中药治疗 5 . 有淋巴结转移时,行下颌区和颈部淋巴结廓清术 有淋巴结转移时, 6 . 其他治疗:激光治疗或冷冻治疗。 其他治疗:激光治疗或冷冻治疗。
返回
退出
肉瘤-肉瘤 好发于鼻腔及上颌窦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60%) )
定位方法
.
Ohngren定位: Sebileau定位:
返回
早期临床表现:
脓血鼻涕: 面颊部疼痛和麻木: 鼻塞: 磨牙疼痛和松动:
返回
晚期症状:
(1)破坏前壁 (2)向上压迫 (3)向下发展 面颊部隆起 眼部症状 硬腭下塌,牙槽变形 顽固性神经痛和张口困难
鼻部肿瘤
冯会洁,等.不同时发生的双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报道. 中外医疗,2010,26,50-51
【病理】
病理上常将其分为两型:
1.硬型 瘤体较小、质硬、色灰、局限而单发,呈桑葚状, 多见于鼻前庭、鼻中隔前部或硬腭处。外观及组织结构与一般 皮疣相似,上皮向体表增生,主要由鳞状上皮组成。 2.软型 瘤体较大、质软、色红,多呈弥漫型生长,有细蒂
目录
鼻-鼻窦良性肿瘤
鼻-鼻窦恶性肿瘤
鼻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常见的主要有血管瘤、乳头状瘤和骨
瘤。部分肿瘤虽为良性,但生长过程对周围器官破坏力强,手 术切除不易彻底,易复发,甚至可能恶变。
(一)血管瘤 鼻腔血管瘤是是发生于脉管组织的良性肿瘤,鼻腔良性肿 瘤中最多见。依据病理分类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 两种。前者多见,并多发生于鼻中隔。后者多发生于下鼻甲及 上颌窦内,少数发生于鼻骨。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
侧切肿物切除术,术顺,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物复发。
冯会洁,等.不同时发生的双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报道. 中外医疗,2010,26,50-51
【治疗】
因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多发性生长、易复发和恶
性变的特点,应作根治性切除术。 肿瘤较大、已侵及上颌窦、筛窦,多采用鼻侧切 开或上唇下进路,必要时行内侧上颌骨切除术加筛窦 开放术。
样涕,可有头胀、头痛、嗅觉减退或丧失。晚期可侵入鼻窦、 眼眶,表现为鼻窦恶性肿瘤症状。
图1 鼻腔低分化鳞癌。 a.鼻腔冠状面CT平扫 b.CT横轴面增强扫描 图2 鼻腔低分化鳞癌。 a.横轴面T2WI b.横轴面DWI 图3 鼻腔腺样囊性癌。 a.横轴面CT b.横轴面T1WI c.横轴面 T2WI d.冠状面增强T1WI 图4 鼻腔乳头状腺癌。
2-nasal.ca[1]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病理
以鳞状细胞癌居多,约占70—80% 以鳞状细胞癌居多,约占70 80%,其次 70 80%, 为腺癌。 为腺癌。 肉瘤以恶性淋巴瘤居多,大于60% 肉瘤以恶性淋巴瘤居多,大于60%
症状
鼻塞:间歇性、进行性、 鼻塞:间歇性、进行性、持续性
鼻腔 早期出现 鼻窦-------晚期出现 鼻窦----晚期出现
谢谢!
放疗敏感 放疗不敏感 肿瘤小 肿瘤大 单独放疗或手术 + 放疗 广泛手术切除, 广泛手术切除,放疗 手术切除 + 一期整形修复 手术一年后整形
预后差
概况
发病年龄
癌 肉瘤 40-60岁 40-60岁 年轻 鼻窦 鼻腔
部位
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发病率
上颌窦 > 筛窦 > 额窦 > 蝶窦
病因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接触致癌物质 良性肿瘤恶变 外伤
上颌窦恶性肿瘤
上颌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
单侧脓血涕 单侧面颊部痛或麻木感 单侧进行性鼻塞 单侧上列磨牙疼痛或松 动
上颌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
肿瘤侵入邻近结构和器官的相应症状: 肿瘤侵入邻近结构和器官的相应症状:
诊断
病史综合分析 40岁以上,出现一侧 进行性鼻塞,经常有鼻出 血或涕中带血者。 前后鼻镜检查 鼻腔及鼻窦内窥镜检查
治疗
放疗
单纯放疗—肉瘤、未分化癌、晚期癌瘤 疗 单纯放疗 肉瘤、未分化癌、晚期癌瘤—疗 肉瘤 效不满意 综合疗法(放疗+手术)--术前或术后 术前或术后—疗 综合疗法(放疗+手术)--术前或术后 疗 效好 类型—钴 类型 钴、直线加速器等 剂量—5000~6000rad 4~8周完成 5000~6000rad, 剂量 5000~6000rad,4~8周完成 化疗—不愿或不能手术 化疗 不愿或不能手术
鼻窦恶性肿瘤
鼻-鼻窦恶性肿瘤
诊断
鼻-鼻窦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 •单侧脓血性鼻涕和鼻塞,应警惕鼻-鼻窦恶性肿瘤。单侧面颊部疼 痛或麻木感和单侧上列磨牙疼痛后或松动应警惕上颌窦恶性肿瘤。 •前、后鼻镜检查极为重要。必要时行鼻内镜检查。 •肿瘤组织活检及鼻窦穿刺细胞涂片病理学检查是最终诊断依据。 •鼻窦CT或MRI检查可明确肿瘤大小及范围。 •对于高度怀疑恶性肿瘤但临床不能明确者,可重复活检或行鼻窦 探察术,术中结合冰冻切片。 •与局部转移的鼻咽癌鉴别。
鼻-鼻窦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鼻窦恶性肿瘤——额窦恶性肿瘤 早期多无临床表现。肿瘤发展则出现额部头痛表面皮肤麻木
和同侧鼻出血。肿瘤向外下发展则出现额部及眶上内缘隆起、 眼球向下、外、前移位和复视等。
鼻-鼻窦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鼻窦恶性肿瘤——蝶窦恶性肿瘤 罕见。有原发性和转移性。早期多无症状,待出现单侧或双
本节内容
鼻-鼻窦恶性肿瘤
鼻-鼻窦恶性肿瘤
前言
•鼻-鼻窦恶性肿瘤属鼻-前颅底肿瘤的范畴,其中上颌窦恶性肿瘤发病率 最高。 •鼻窦恶性肿瘤中上颌窦恶性肿瘤最见,筛窦次之,额窦少见,蝶窦罕见。 •鼻-鼻窦癌中,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腺癌次之。此外还有淋巴上皮癌、 移行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粘液表皮样癌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等。 •鼻-鼻窦肉瘤中,以恶性淋巴瘤最多,超过60%,软组织肉瘤以纤维肉 瘤最常见。
鼻-鼻窦恶性肿瘤
治疗
手术、放疗、化疗三种方法。或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1、上颌窦恶性肿瘤 2、筛窦恶性肿瘤 3、额窦恶性肿瘤 4、蝶窦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鼻腔鼻窦癌
排除远处转移 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整理ppt
影像学检查
常规X片检查:
柯氏位片、华氏位片、鼻腔和鼻窦正位体层 价值不大,被CT/MRI所取代
CT检查
同时进行横断面及冠状面的薄层扫描(3mm) 在显示薄的骨质结构(如鼻窦和眼眶)及早期骨皮质侵犯方面优于MRI
发生于嗅上皮 神经内分泌肿瘤
整理ppt
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 浆细胞瘤 肉瘤
整理ppt
诊断
症状及病史:
症状:进行性鼻塞、鼻腔异常渗液及血涕、面颊部肿 痛及感觉异常、上齿列牙痛、眼球突出
病史:多次息肉摘除史、内翻型乳头状瘤反复发作史 及原有鼻窦炎症状加重者
体检
眼眶、口腔、鼻腔和鼻咽 颅神经 颈部淋巴结
2009 AJCC分期 额窦和蝶窦癌因发病率极低,尚无一个广泛接受
的分期 鼻前庭肿瘤借鉴皮肤TNM分期
T1:肿瘤最大径≤2cm; T2:肿瘤最大径>2cm,但≤5cm; T3:肿瘤最大径>5cm; T4:肿瘤侵犯皮肤深部结构(如软骨、骨骼肌、骨)
整理ppt
T 分期(上颌窦)
T1
肿瘤局限于上颌窦内,无骨质侵蚀或破坏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整理ppt
分期
0期 TisN0M0
I
T1N0M0
II
T2N0M0
III T3N0M0;T1-3N1M0
IVA T4aN0-1M0;T1-4aN2M0
IVB T4bN任何M0;T任何N3M0
IVC T任何N任何M1
整理ppt
治疗现状
患者就诊时多为晚期
鼻腔及鼻旁窦恶性肿瘤
05
鼻腔及鼻旁窦恶性肿瘤的科研 进展
新药研究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肿瘤 标志物进行研发,提高药 物的特异性和疗效。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 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 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来达 到治疗目的。
联合治疗药物
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 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并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分类
根据组织学分类,鼻腔及鼻旁窦 恶性肿瘤可分为上皮性肿瘤、非 上皮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等。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鼻腔及鼻旁窦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尚 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 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因
长期慢性炎症、放射线暴露、化学物 质刺激、吸烟等是鼻腔及鼻旁窦恶性 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病例二:晚期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积极治疗,精心护理
详细描述
患者病情已进入晚期,出现了面部肿胀、疼痛等症状。除了手术切除肿瘤外,医生还为 患者制定了化疗和放疗方案。患者在治疗期间得到了良好的护理,症状得到缓解,生活
质量得到提高。
病例三:复发与康复
总结词
复发后积极治疗,康复中保持乐观心态
VS
详细描述
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经过再次手术和 放化疗,病情得到控制。在康复过程中, 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 随访复查,最终恢复良好,重返正常生活 。
等。
饮食护理
并发症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 证营养摄入,增强身体
抵抗力。
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感染、出血等。
康复指导
01
02
03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复查, 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慢性炎症刺激等。
病因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环境因素,以 及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鼻窦疾病,都可能 增加患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鼻腔鼻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出现鼻塞、涕中带血、头痛等表现。随着病情发展, 可能出现面部肿胀、眼球突出等症状。
化学治疗
化疗药物
化学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杀死或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常用的化疗 药物包括顺铂、卡铂、5-氟尿嘧 啶等。
化疗方案
根据肿瘤的分期和病理类型,制 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化疗通常 在手术治疗后进行,以杀死残留 的肿瘤细胞并预防复发。
其他治疗方法
01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使用免疫调节 药物或免疫细胞治疗等。
诊断
诊断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 诊的金标准,可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进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大小、范围和是否 有转移。
02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以达到根治 的目的。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扩 散程度,手术方式可能包括部分或全 部鼻窦切除。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术后护 理也至关重要,包括伤口清洁、疼痛 控制和恢复训练等。
放射治疗
放疗原理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通常在手术治疗后进行,以杀死残留的 肿瘤细胞并预防复发。
放疗方式
鼻癌发展历程
鼻癌发展历程鼻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鼻腔和鼻窦组织。
本文将从鼻癌的发展历程、病因以及治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鼻癌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和晚期。
初期鼻癌症状非常隐匿,很难被察觉,患者可能只是感觉到鼻塞、打喷嚏或者流鼻涕。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孔有异味、鼻出血以及头痛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鼻癌会进一步发展到中期,其中会扩散至邻近的淋巴结,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
晚期鼻癌已经广泛扩散至颈部组织和其他器官,症状更加明显,如颈部肿块、吞咽困难和喉咙疼痛等。
其次,鼻癌的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而言,吸烟和长期暴露在工业化学物质中是鼻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是吸烟者,患鼻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此外,遗传因素、长期鼻道炎症以及长期暴露在某些有害物质中也会增加患鼻癌的风险。
最后,鼻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和化疗等。
对于初期的鼻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可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
对于中期和晚期的鼻癌,放射疗法和化疗通常与手术联合使用,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并预防和治疗转移病变。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采取辅助治疗措施,如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等,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鼻癌是一种发展较慢但恶性较高的肿瘤,在发展历程中悄然蔓延。
尽早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和控制鼻癌的关键。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也能有效降低患鼻癌的风险。
近年来,鼻癌的治疗手段不断改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提供了更大的希望。
希望通过不断的科研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PPT
感染
肿瘤阻塞鼻腔,导致引流 不畅,易引发鼻窦炎等感 染。
视力障碍
肿瘤侵犯眼眶或视神经可 引起视力障碍,如视力下 降、视野缺损等。
张口困难
肿瘤侵犯翼腭窝或颞下窝 可引起张口困难。
诊断方法和标准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 出现时间、进展情况、伴随症
状等。
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患者头面部,观察有无 面部畸形、眼球突出等表现,触 诊检查有无肿块、压痛等。
02
分析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流行病 学特征、临床表现和预后,为临 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概述
01
02
03
定义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是指发 生在鼻腔、鼻窦等部位的 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 癌、腺癌、未分化癌等。
发病率和死亡率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病 率相对较低,但死亡率较 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 成严重威胁。
三级预防措施
综合治疗
对于确诊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 应根据病情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 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 者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提高生 活质量。
康复治疗和随访管理
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治疗方案,包括营养支持、运动锻 炼、呼吸功能训练等,促进患者身体 功能的恢复。
随访管理
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对患者进行定 期随访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和转移等问题,确保患者的长期生存 和生活质量。
07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包括更 精确的影像学诊断、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先进的手术技术等。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模板
临床表现
当肿瘤增长向各方向扩大时,最易侵犯纸样板进入眼眶,使眼 球向外、前、下或上方移位,并有复视。后组筛窦肿瘤可侵入 球后、眶尖,常致突眼,动眼神经瘫痪,上睑下垂。此外,内 眦处可出现包块,一般无压痛。肿瘤侵犯筛板累及硬脑膜或有 颅内转移者,则有剧烈头痛。淋巴结转移常在颌下或同侧颈上 部。 (3)额窦恶性肿瘤: 额窦的前后骨壁之间距离很小,后壁骨壁较薄,有时呈自然 缺损。额窦恶性肿瘤原发者极少见,早期多无症状。
诊断
N2c: 双侧或对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均不超过6cm。 N3: 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大于6cm。 注: 中线淋巴结视为同侧淋巴结。 M——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的存在不能确定。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3)组织病理学分级: G——组织病理学分级。 GX:
诊断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占70%~ 80%,好发于上颌窦;腺癌次之,多见于筛窦。
概述
此外尚有淋巴上皮癌,移行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黏液表皮样 癌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等。 肉瘤占鼻及鼻窦恶性肿瘤的10%~20%,好发于鼻腔及上额 窦,其他窦少见。以恶性淋巴瘤为最多,超过60%;软组织肉 瘤以纤维肉瘤最为常见,此外尚有网状细胞肉瘤、软骨肉瘤、 横纹肌肉瘤、黏液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瘤及成骨肉瘤等。
临床表现
面颊部疼痛和麻木: 位于上颌窦顶部的肿瘤,容易侵犯眶下神经而发生面颊部疼 痛和麻木感,此症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甚为重要。鼻塞: 多为一侧进行性鼻塞,系因鼻腔外壁被窦内肿瘤推压内移或 被破坏,肿瘤侵入鼻腔所致。 磨牙疼痛和松动: 位于窦底部的肿瘤,向下侵及牙槽,影响磨牙,可发生疼痛 或松动。常误诊为牙病,但于拔牙后症状依旧。 上颌窦恶性肿瘤晚期破坏窦壁,可向邻近器官扩展引起下列 症状: 面颊部隆起: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课件
化学治疗的优缺点
优点是对于晚期或转移的 肿瘤有一定的疗效;缺点 是副作用较多,如恶心、 呕吐、骨髓抑制等。
其他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制剂或免疫细胞来增强 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
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中草药或针灸等方法,调理 身体内环境,提高机体抵抗力。
基因治疗
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 抑制其生长或促进其凋亡。
03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预防与保 健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烟雾,保 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气污
染。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积极治疗鼻部疾病
及时治疗鼻部炎症、息肉等疾 病,避免病情恶化。
避免过度暴露于辐射
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辐射较 强的环境中。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
通过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基因检测,识别其基因变异情况 ,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路径与多学科协作
建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路径,加强多学科协作,实现患者治 疗的全程管理和效果优化。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心理 支持,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病例一中的患者因早期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及时就医并确诊为鼻腔鼻窦恶性 肿瘤。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和术 后放化疗。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预后良好。
病例二:手术治疗效果
总结词
手术治疗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手 术切除肿瘤,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鼻腔和鼻窦的肿瘤精选全文
横纹肌肉瘤鉴别诊断
嗅神经母细胞瘤: 多位于鼻腔顶部, 常破坏筛板骨质,部分可见骨质增生或膨胀性改变, 非何杰金淋巴瘤:多位于鼻腔前部,易向前浸润鼻前庭、
鼻翼及面部皮肤, 骨质破坏较轻, 纤维血管瘤:多见于青少年男性, 沿自然孔道与裂隙侵袭生长,可压迫周围骨质使之变形、
血管瘤-鉴别诊断
黑色素瘤的特征: 病变多发生于中年患者; 病变在平扫MRI上呈短T1短T2信号 病变容易发生于鼻腔,其次是鼻窦、鼻中 隔等,左侧较右侧更为常见
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特征: 病变更容易发生于鼻窦腔内; 病变实质内可能含有骨质和软骨。
横纹肌肉瘤
① 横纹肌肉瘤(RMS)多见于小儿,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② 临床表现可有鼻塞、流脓血涕、眼球移位等, 进展快。 ③ 肿瘤起源于向横纹肌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 ④ 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头颈部,其次为泌尿生殖道、四肢、腹膜后和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鉴别诊断
骨化纤维瘤的特征: 多为单骨性病变,下颌骨多见(约占75%)膨胀性病变, 边界清晰 边缘为较厚的骨性包壳,中心为较低密度。 囊变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区分困难
畸形性骨炎(Paget病)的特征: 有自限性,早期多表现为骨质破坏,而中、后期CT表现呈 磨玻璃样改变 此病多累及颞骨和颅盖骨,颅面骨少见;骨质的“棉线 样”CT表现有助于Paget病的诊断。
血管瘤-鉴别诊断
鼻腔息肉: 骨质压迫吸收,破坏少见 仅病变边缘强化,实质部分无明显强化
出血性坏死性息肉的特征: 病变容易累及鼻腔及筛窦 CT:多呈混杂低密度影,内部可见点、片状高密 度出血影,低密度影的囊变坏死区,骨质吸收、 变形 MRI:信号混杂,与出血的时期、坏死组织及储 留的粘液相关,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与血管瘤较 难鉴别,靠病理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分级
• N0:无颈淋巴结转移 • 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 • N2: •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6厘米 • 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6厘米 • N2c双侧或对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
6厘米
• N3: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大于6厘米
M分级
Clinical features
1、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 nasal obstruction:
• epistaxis or nasal discharge of
bloody pus:
• 晚期向鼻窦、眼眶侵犯
检查可见鼻腔肿物呈粉红色或灰红 色,表面粗糙不平,伴有溃烂,质 地较脆,触之易出血。有时肿瘤形 状可呈乳头状、桑椹状或不规则。
鼻腔肿瘤增大时可引起一侧外 鼻隆起,可经筛窦侵犯眼眶。
2 malignant tumor of maxillary
sinus
• 脓血鼻涕 单侧,持续时间长 • 面颊部疼痛或麻木 • 鼻塞 • 单側上列牙疼痛或松动 • 张口困难 侵犯翼内肌 • 眼部症状 眼球向上移位,运动障碍,复视,但
视力很少受影响。
• ⑸破坏后壁,累及视神经孔及眶上裂,可出
现眶尖综合征(orbital apex syndrome) 〔眶周皮肤麻木、上睑下垂、眼裂缩小、眼 肌麻痹、复视、甚至失明。〕
三、诊断
• 〔一〕、重视病史 • 〔二〕、鼻部仔细检查 • 〔三〕、放射科检查 • 〔四〕、活检及脱落细胞检查
鼻-鼻窦恶性肿瘤TNM分类
• 头痛 • 颈淋巴结转移
• ⑴破坏内侧壁进入鼻腔
•(2)破坏前壁 •(3)破坏底壁累及牙槽突
•(4) 破 坏 上 壁 扩 展 至 眶
内
• 上颌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对其临
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有很大影响。
öhngren氏自内眦和下颌角之间作一想象斜面,
再于瞳孔处作一想象的垂直平面,从而将上颌 窦分为四个象限。前下内象限生长的肿瘤早期 即出现牙的症状,易于早期诊断和完整切除, 预后较好; 后上外象限生长的肿瘤易破坏后外 侧壁进入翼腭窝,进而向上扩展,累及颞下窝 或颅中窝,预后较差;后上内象限生长的肿瘤, 症状出现较晚,易于侵入筛窦扩展至眼眶、颅 腔,难以完整摘除,预后最差。
个以上的解剖部位,特别是侵犯颅底 者,经前颅凹颅面联合入路手术。最 大优点是可以广泛地暴露需要切除的 解剖部位,整块切除侵及颅底附近的 肿瘤,符合肿瘤外科原则,提高了治 愈率。
• 原发于上颌窦的恶性肿瘤,进行上颌
骨切除,但术后遗留的硬腭、眶底缺 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 对较为早期上颌窦肿瘤的患者施行次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一、概述
•鼻腔与鼻窦恶性肿瘤发病率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于喉癌,南方次于鼻咽癌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鼻窦多于鼻腔 上颌窦最多,占60-80%,然后依次为筛 窦、额窦、蝶窦。
病理类型
• 鳞状细胞癌最多见,约占70%,好
即如果眶骨膜被肿瘤侵犯,则必须切 除眶内容,反之仅有眶板破坏而眶骨 膜及眶内软组织未受侵犯者则可保存 眼球 。
放射治疗
• 单纯根治性放疗只适用于对射线敏感
的恶性肿瘤:肉瘤、未分化癌。
• 对晚期病例可行姑息性放疗。 • 常采取术前放疗,总量50-60Gy为宜,
放疗后6周手术。
化疗
• 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行动脉灌注区
Sebileau氏自中鼻甲下缘作一想 象水平面,将上颌窦分为上下两 部分,上部分发生的肿瘤,容易 通过筛窦或眼眶侵入颅底,故预 后不如发生在下部分者。
3、Malignant tumor of ethmoid sinus
⑴破坏内侧壁及下壁进入鼻腔。 ⑵破坏顶壁及筛板 颅前窝。
⑶破坏外侧壁〔纸样板〕扩展至眶内。 ⑷破坏前壁,扩展至内眦。
发于上颌窦,腺癌次之,多见于筛 窦。此外还有淋巴上皮癌、移行细 胞癌、基底细胞癌、肉瘤、未分化 癌等。
良性新生物可转为恶性的 包括鼻息肉恶变、乳突状瘤 癌变、纤维瘤恶变。
•年龄及性别
癌多发出于40~60岁,肉瘤多见于 青年人,甚至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 2︰1。 据统计5年存活率约35%。
• MX:远处转移不能确定 • M0:无远处转移 • M1:有远处转移
分期
• 0期:TisN0M0 • 1期:T1N0M0 • 2期:T2N0M0 • 3期:T1N1M0,T2N1M0,T3N0-1M0 • 4期A:T4N0-1M0 • 4期B:T0-4N2-3M0 • 4期C:T0-4N0-4M1
域化疗
• 颞浅动脉插管、颈外动脉插管 •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氟尿嘧啶治疗
每日用量分别为200,1和250 mg.
四、治疗
• 主张早期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包括术前放疗、手术、术后放疗、化 疗。
手术
• 鼻腔肿瘤较局限的可经鼻内镜手术。 • 鼻腔肿瘤已向深部扩展,或无法确定
其原发部位(鼻腔或筛窦),采用Moure 氏鼻侧切开术。手术范围大体是切除 鼻腔和鼻的解剖结构范围内的肿瘤。
• 鼻腔、鼻窦的肿瘤,发现时多已侵犯1
全上颌骨切除术,肿瘤局限于上部者 保留底壁,局限于下壁者保留顶壁, 肿瘤虽侵犯底壁但尚未侵及硬腭软组 织者,则尽可能保留硬腭黏骨膜,用 其修复硬腭缺损。
• 上颌窦癌累及眶内容物的处理是颇有
争议的问题。在彻底切除眶底骨壁能 达到肿瘤根治的前提下可以保留眶内 容。
• 在眶内容的处理上基本遵循下述原则,
• T 分级
上颌窦 T1:肿瘤局限于粘膜,无骨质破坏 T2:肿瘤侵蚀或破坏下部结构,包括硬腭和/或中 鼻道 T3:肿瘤侵犯下列任一部位:面颊皮肤,上颌窦 后壁,眶底或前组筛窦 T4:肿瘤侵犯眶内容物和/或以下任一结构:筛板, 颅底,鼻咽,蝶窦,额窦
筛窦 T1:肿瘤局限于筛窦,伴或不伴有侵蚀 T2:肿瘤侵犯鼻腔 T3:肿瘤侵犯眶前部和/或侵犯上颌窦 T4:肿瘤侵犯颅内,侵犯眼眶外包括眶尖, 侵犯蝶窦和/或额窦,和/或鼻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