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铁枢纽选址及铁路总体布局优化

合集下载

武汉铁路枢纽现状及发展

武汉铁路枢纽现状及发展

武汉铁路枢纽现状及发展摘要:武汉地处国家铁路网的“天元”位置, 是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

武汉铁路枢纽是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之一,地处我国中部,在路网中起着承接东部与西部,华南与华北的重要纽带作用。

本文对武汉铁路枢纽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简介其现状,找出其发展影响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适当建议。

关键字:武汉铁路枢纽,现状,发展Abstract: Wuhan is located in the national railway network "Taiyuan" position, and is Wuhan city circle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 core city. Wuhan Railway center is one of the country's major railway centers, located in central China, playing in the road network to undertake the east and west,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South China and North China's role. In this paper review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uhan Railway and outl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find the factors 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ssues and mak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 Wuhan railway center; current situation; suggestions1引言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汉水入长江处,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一、项目概述当前,按照2015年中央及省市城市工作会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发展战略,遵循2049远景发展目标,武汉市正在全面建设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世界城市,努力打造国际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建设活力、高效、绿色、宜居、包容的世界城市。

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我市正在谋划新一轮武汉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力求通过规划统领,进一步明确城市远景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结构,强化区域统筹和协作,实现武汉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和内容,是明确交通发展方向,配置交通资源,支撑空间拓展,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

遵循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立足实现总规、土规、交规“三规同步,交通先行”,强化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功能和作用,特组织开展本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工作。

二、规划内容(一)交通发展战略目标1、交通总体目标2个总体目标:全力构建以世界性门户机场和国际内陆港为纽带、以绿色交通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依托骨架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区域、城乡交通统筹协调发展,将武汉建成为国际枢纽城市和绿色出行楷模。

5个交通远景:一个以满足人的交通需求特性为根本原则、以绿色交通方式为主要载体、以智慧去管理、以高效为显著标志的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即实现武汉的智慧交通(Wisdom)、人本交通(User-oriented)、一体化交通(Holistic)、高效交通(Accessible)和绿色交通(Natural)。

2、交通目标内涵(1)国际枢纽城市:以航空港和内陆港“双港齐飞”为核心,全面提升“空、铁、水、公”枢纽功能,强化多式联运,将武汉建设成为中部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

武汉市高铁枢纽选址及铁路总体布局优化

武汉市高铁枢纽选址及铁路总体布局优化

武汉市高铁枢纽选址及铁路总体布局优化
张本湧;郑猛;佘世英
【期刊名称】《城市交通》
【年(卷),期】2015(013)006
【摘要】面对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十字交汇这一战略机遇,武汉市新一轮高铁枢纽选址布局成为争论的焦点.延续一线一站、分散布局的传统模式,还是实现高铁与机场的强强联合进而打造辐射中部的强大空铁联运枢纽,成为关乎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基于武汉市区域竞争态势、城市定位及国家战略,剖析武汉市铁路枢纽现状及拟定选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国内外高铁枢纽布局体现的空铁联运、选址中心化、铁路枢纽互联互通三个发展趋势,提出将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引入天河国际机场的方案,借鉴上海虹桥枢纽模式打造空铁联运一体化枢纽.最后,重点阐述了武汉市高铁枢纽规划和铁路总图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系统规划布局方案.
【总页数】9页(P37-45)
【作者】张本湧;郑猛;佘世英
【作者单位】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7;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7;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7;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客运专线铁路预制梁场选址与总体布局的实践 [J], 王吉连;袁丹诚;李陆平
2.从高速铁路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探讨高铁枢纽站的选址和规划--基于高铁枢纽站规划的举例分析 [J], 沈小风;高荧心;曹东琪;刘超
3.“高铁枢纽型”新城选址攻略——以济南西客站片区为例 [J], 尉群; 王艳; 曹荣青
4.基于"交通、产业、空间"耦合协调的高铁枢纽选址研究 [J], 李娟;黎明;王有为
5.城市整体空间格局视角下的重庆东站高铁枢纽及其商务区选址研究 [J], 唐于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枢纽总图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_王闰己

武汉枢纽总图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_王闰己

武汉枢纽总图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王闰己王闰己,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一处,武汉,430063收稿日期:1996-09-28 在规划武汉枢纽总图时,大桥局提供了白沙洲、天兴洲和阳逻等三个不同的武汉第二长江铁路桥桥位。

由于桥位不同,枢纽的总布局也就不同。

其中天兴洲桥位由于建桥的难度很大,故作了江底隧道方案与之比较,统称长江第二过江通道(以下同)。

1 新、老两个通道间的有机联系京广线是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武汉枢纽在规划第二过江通道时,结合客运专线的修建,新、老两个过江通道有走客车和走货车的分工,但仍应考虑有灵活互补的可能,以便一个通道发生事故,不致使运输中断。

在规划枢纽总图时,应考虑到今后能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变化。

由于过江运量的不断增长,因而不能不考虑使新通道能分流老通道的运量,则新、老两个通道间的灵活互补也就势在必行了。

新、老两个过江通道的灵活互补还在于当客运专线或货运线中任何一条线路的运行秩序被打乱时,可以适当调整两个通道间的客货列车通行量来促使被打乱的运行秩序尽快地恢复正常。

2 枢纽既有设备的充分利用武汉枢纽内汉口和武昌两个客站、江岸西和武昌南两个编组站都在既有京广线上,并纵向分列于长江两岸。

在客、货分线运行的情况下,如果货车走新的通道,客车就走老的通道,此时只有白沙洲桥位方案,江岸西是通过式编组站,武昌南则成为尽头式编组站;走天兴洲和阳逻两个通道,则江岸西和武昌南都成为尽头式编组站。

成为尽头式编组站时须修建环发线发车,相应地增加了投资,并产生迂迥运行。

特别是江岸西编组站修建环发线的难度很大,反发将会给车站作业带来一定困难。

所有这些都对充分利用上述两个编组站不利。

如果货车走老通道,客车走新通道,上述问题就不复存在。

但每个新的通道只能经过上述两个客站中的一个,不经过的那个客站虽可修建客运联络线与之连通。

但由于客运联络线只与上述客站的一端咽喉区连通,故中、高速客车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迂迥折角运行。

而且对于客运专线来说,仍然是尽头式客运站,来自客运专线的客车集中在车站一端咽喉区到发,致使两端咽喉区的负荷极不平衡,这对于充分利用既有客站也很不利。

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探讨

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探讨

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探讨摘要:随着武汉铁路枢纽路网构架进一步扩充,客运系统运能紧张、过江通道能力不足,为解决路网结构缺陷、提升武汉城市群城际铁路断头线的路网功能,阐述武汉铁路枢纽与衔接客运铁路布局既有现状,为应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作业量及过江运量的增长,补强客运系统及过江通道能力,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提出3个规划方案,经综合比选分析,采用新建新汉阳站和天河北站并将客运系统调整为“四主两辅”方案。

研究结论能够满足高品质出行服务需求,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铁路枢纽;高速铁路;客运系统;客运需求;规划布局1概述1.1武汉铁路枢纽概况。

武汉战略位置关键,位于京广发展轴和长江经济带“十”字形的交叉点,地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城市群“菱形构架”的核心位置,距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兰州、福州、青岛、南宁、宁波、厦门等特大城市均在1200km以内,是“承东启西、接南转北、通江达海、辐射八方”的国家经济地理中心,素有“九省通衢”盛誉。

武汉现有京广铁路(北京—广州)、京广高速铁路(北京—广州)贯通南北,武九铁路(武汉—九江)、合武铁路(武汉—合肥)、麻汉联络线、武康铁路(武汉—安康)和汉宜铁路(武汉—宜昌)分别在东西方向引入,为衔接6个方向铁路干线的路网性枢纽。

主要的大型客站(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编组站(武汉北)及货运设施均集中在京广通道的两侧,已经形成以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及天兴洲大桥、长江一桥为主轴的客货运输格局。

根据规划,研究年度武汉铁路枢纽东西向补强升级沪汉蓉快速通道,南北向将近在咫尺的京九高速铁路(北京—西九龙)增设短联络线联通武汉,着力构建连接西安、青岛、南宁、昆明、厦门、宁波等方向的斜向路网快速干线,最终规划形成畅达全国主要城市群,衔接“两纵两横两斜”12方向放射状高速铁路或城际铁路的综合交通枢纽[1-4]。

武汉铁路枢纽现状布局示意图如图1所示。

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探讨

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探讨

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探讨随着武汉市的发展和交通的不断完善,武汉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其中,武汉铁路枢纽的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更是关系到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整体布局武汉铁路枢纽的客运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汉口站区、武昌站区和武汉高铁站区。

其中汉口站区和武昌站区为传统的列车交通枢纽,而武汉高铁站区则是高速铁路集散中心。

这三个站区分别承担着从南、北、中部和全国的不同方向进入武汉的旅客交通任务,构成了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的整体布局。

汉口站区始建于1901年,是中国铁路历史上的著名车站之一。

目前汉口站区规模较大,设计年旅客发送量达到1000万人次,是武汉市最主要的车站区之一。

武昌站区则于1915年投入使用,是另一条主要的车站区。

与汉口站区不同的是,武昌站区主要服务于沿江流域的铁路交通。

这两个站区通过地铁、公交、出租车和步行等交通工具互相补充,形成了全面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

武汉高铁站区由7座站房组成,包括武汉、汉口、武昌、浠沙、铁山、黄陂和新洲高铁站。

目前,在该站区出入站都配备了高铁动车组,贯穿了武汉与全国的高速铁路网络。

武汉高铁站区是武汉市的重要通道,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

二、不同站区的分工汉口站区是武汉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对南方及周边地区的铁路交通任务。

汉口站区除了服务于国内铁路客运市场以外,还具有较高的国际客运服务能力。

目前,汉口站区已开通了到达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国等国家的国际线路。

此外,汉口站区内还设有货运站,承担着货物的集散和转运任务。

武昌站区是武汉市南岸的重要交通枢纽,主要承担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铁路客运任务。

武昌站区接驳着数条铁路干线和铁路支线,服务于湖北、湖南、江西、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市的旅客。

此外,武昌站区还设有货运站,分管着货物的集散和转运。

武汉高铁站区主要承担着武汉与全国各地的高速铁路客运任务。

22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滚动练2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22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滚动练2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滚动练2近年来,武汉加快高铁建设,多条高铁线路的相继开通,使武汉成为高铁枢纽城市,奠定了其中部地区重要铁路交通新枢纽的地位。

下图示意武汉高铁线路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武汉成为高铁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连接南北、扼控东西、九省通衢B.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C.位于两江沿岸,连接长江航线D.地处平原、地势开阔、沟通内外答案:A解析:武汉成为高铁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是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贯通南北、东西交通。

2.武汉高铁建设能够带动的产业是A.钢铁、水泥、建筑B.餐饮、旅游、商贸C.机械、化工、纺织D.电力、服装、机车答案:A解析:高铁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对钢材、水泥等建筑行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小。

3.成为高铁枢纽城市,给武汉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武汉居民出行地域扩大B.提高武汉行政服务等级C.吸引高端科技人才集聚D.向外扩散优质生产要素答案:C解析:没有高铁,武汉居民也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出行,出行地域未受影响;武汉市为湖北省省会,不可能因高铁的发展而提高行政服务等级;因高铁的开通,武汉对外联系更便捷,利于武汉吸纳高端科技人才,利于聚集优质的生产要素。

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

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下图示意安徽省某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

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A. 安庆—池州B. 合肥—巢湖C. 毫州—阜阳D. 芜湖—铜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判断,适宜推进同城化的城市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相邻城市,二是城市间日常人口相互流动且达到一定强度。

根据图示可推断合肥—巢湖最适宜推进同城化,两者距离近,且属于双向首位客运流向;安庆—池州、亳州—阜阳、芜湖—铜陵都属于单方向首位客运流向。

武汉枢纽直通线汉宜联络线方案研究肖畅

武汉枢纽直通线汉宜联络线方案研究肖畅

武汉枢纽直通线汉宜联络线方案研究肖畅发布时间:2021-08-10T09:57:27.64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肖畅[导读] 武汉枢纽直通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鄂州市境内,西起孝感市云梦县,途经孝感市孝南区武汉卓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武汉枢纽直通线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鄂州市境内,西起孝感市云梦县,途经孝感市孝南区、汉川市,武汉市东西湖区、蔡甸区、汉阳区、汉南经开区,洪山区、东湖高新区、东至江夏区。

项目建设对构建沿江高铁通道、完善武西高铁,加强武汉枢纽过江通道能力、优化枢纽客站分工,提升武汉枢纽在全国综合交通网、高速铁路网中的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既有汉宜铁路接轨条件、枢纽直通线总体走向及新汉阳站站址、沿江高铁引入武汉枢纽方案,研究了吴家山线路所接轨方案、汉川站接轨方案及新设长岗站接轨方案。

关键词:武汉枢纽;汉宜铁路;汉宜联络线;新汉阳站;沿江高铁1.武汉枢纽直通线概况图1:武汉枢纽直通线线路平面示意图线路自武西高铁孝感东至十堰段云梦东站引出,东南行至汉川,与武荆高铁合设汉川北站,出站后线路东行,至中法新城东侧设新汉阳站,出站后跨长江,沿三环线在武黄城际铁路珞狮南路东侧区间处接轨。

武广高铁联络线出新汉阳站后,跨长江,沿既有京广线、绕避江夏旧城区至乌龙泉东站。

汉宜铁路联络线在吴家山站附近自还建汉宜线区间出岔,折向东南并行于知音湖大道汉江大桥下游 50m 处跨汉江,过江后与枢纽直通线并行引入新汉阳站。

预留汉口~新汉阳联络线自还建汉宜线四环线西侧引出,在江北依次跨越既有汉宜铁路、武康线、惠安大道,尔后与汉宜铁路联络线共通道采用四线桥形式跨汉江后引出新汉阳站。

西北环线自既有京广线三汊埠站引出,折向南行走在王母湖与野猪湖之间,依次上跨京广澳高速公路、府河后,行走在孝南区工业园与东山头之间,尔后上跨国道 G107、沪蓉高速公路G42,沿武康线通道引入新沟站,为从根本上解决东西向货车在武汉北编组站折角作业的弊病,在武康线下辛店~新沟区间、京广线祝家湾站分别设货车联络线。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铁项目建设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铁项目建设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铁项目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03•【字号】武政〔2022〕8号•【施行日期】2022.03.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铁项目建设的意见武政〔2022〕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在全国铁路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建设“五个中心”、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经研究,现就加快推进高铁项目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高铁项目建设机遇,以扩大通道规模、加密区域线路、提升枢纽能力、完善路网结构、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营效率为目标,全力推动沿江高铁、武汉铁路枢纽直通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五主两辅”枢纽格局,谋划和完善12个方向高铁路网布局,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网。

二、统筹推进高铁项目建设(一)完善协同推进机制。

高铁项目沿线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下同)、市直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强化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在市推进高铁建设指挥部统筹下,健全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形成整体合力。

高铁项目建设推进中出现的问题由市高铁办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提交市推进高铁建设指挥部研究。

(二)科学确定项目建设时序。

根据国家铁路网建设总体布局、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十四五”铁路专项规划以及省政府部署要求,按照优先推进通道、枢纽、联络线等建设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分年度安排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近期,要重点推进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以及武汉铁路枢纽直通线等项目建设。

(三)统筹高铁项目建设与城市协调发展。

高铁项目沿线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做好高铁项目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等协调衔接,依规预留高铁项目建设通道、客货运站场及高铁项目周边综合开发建设条件,确保高铁项目建设与城市协调发展。

铁路线路选线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铁路线路选线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铁路线路选线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摘要:铁路建设项目是一个新项目,项目投资非常大。

在规划环节,铁路的选线非常关键,因为它将直接影响铁路建设的项目投资和中后期的运营状况。

在当前的铁路设计中,配电线路选择层面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如配电线路沿线地势陡峭、工作协调困难等,成为铁路运输发展的影响因素。

因此,必须重视铁路线路的改善,积极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铁路选线难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铁路线路;选线过程;难点;对策1铁路枢纽选线理念1.1城市规划走廊选线高铁进城路线选择必须注重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在合理布局安全通道和过道的基础上,制定铁路城市选线方案。

该计划不仅应优先使用铁路安全通道,还应优先使用城市路线选择。

北池市总体规划中走廊的路线选择也会破坏城市结构和结构,这不仅通过激光切割将城市分隔开,还会造成搬迁和环境保护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快速铁路的城市路线选择必须遵循城市总体规划中走廊路线选择的核心理念,以缓解城市中快速铁路“连接”的问题。

1.2社会稳定路线选择铁路选线导致的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包括工程项目的拆除、不合理的补偿、执行不力以及危及沿途居民生产、制造、日常生活和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

搬迁关系到家庭的直接经济利益,噪声和浮尘等环境污染直接和间接危及家庭生产活动,环境污染或饮用水源的破坏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生存。

因此,城市选线必须贯彻社会稳定的核心理念,避免社会风险,以缓解城市高铁的“稳定性”问题。

1.3作业路线选择服务项目运输是快速铁路建设的核心理念。

建立快速铁路的根本目的是确保运营单位能够满足良好的运输要求。

因此,将快速铁路引入核心铁路区需要贯彻充分考虑核心区公交车站路网的精确定位、工作特点和列车运行条件的商业路线选择核心理念,以缓解城市快速铁路“好”的问题。

1.4项目路线选择项目的路线选择基于配电线路计划的实施难度、项目风险维度、工程量清单和项目投资维度。

要从工程设计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城市选线,任何新的铁路选线项目都必须贯彻工程项目选线的核心理念,以应对城市中“省级”高速铁路的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地图、模型等,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小模型来模拟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行情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交通运输方式的理解。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例如,可以将教室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桌椅和白板,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确保教室内的通风和照明良好,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交通运输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5. 教学工具:准备教学所需的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资源能够正常播放。同时,准备一些教具,如 pointer 笔、标记笔等,以便于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进行指向和标注。
6. 网络资源: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正常访问互联网,以便于查找和学习相关的在线资源。可以准备一些在线地图、交通运输相关的网站或应用,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查看和参考。
示例:在山区、沿海地区、发达地区等不同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策略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实践: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武汉铁路枢纽建设项目总体施工组织研究

武汉铁路枢纽建设项目总体施工组织研究

合 武 铁 路 引 入 汉 口站 工 程 、 武 汉 ( 吴 纽 的铁 路 运 输 总 体 组 织 策 划 ,确 保 既 为 中心 ,进 行 工 期 和 资 源 优 化 。三 是
随 着 京广 客 运 专 线 与 沪 汉 蓉快 速 客 运 通 道 的 引入 和 武 九 线
工程 施 工 组 织安 排 提 出建 设 总体 思路 与施 工 措
施 。 工程项 目应 根据 枢 纽施 工组 织 总体 安排 ,结
与汉 丹 线 的扩能 改造 ,武 汉铁 路枢 纽将 由伸 长 式改造 为 以武汉 长
( )满足 工 程合 理 衔接 的需要 。 1
汉 口站 以 东 部分 、武 汉 综 合 维 修 基 地 考 虑 枢 纽在 建及 拟 建 工 程 项 目和 引 入 以实现 效益最 大化 。 工程 及京 武客 运专线 引入 工程 等 。
线 路 较 多 ,施 工 工 期不 同 ,各 线 引入
维普资讯
哪i 本刊特稿
缓 鬈毫 《, l 譬_ ≥ l
武汉铁路枢纽 国
摘 要 :武 汉铁路 枢 纽在建 和拟建 项 目众 多,相
互制 约 , 交叉影响 ,协调 复杂 ,施 工对 既有 线运 输干扰 大。通过 分析武 汉铁路 枢 纽建 设 项 目总体
江大 桥 ( 线铁 路 )和 天 兴洲 公铁 两用 长江 大桥 ( 双 四线铁 路 )衔
合 工期 目 ,找 出项 目 制 工程 ,利 用 既有枢 纽 标 控 能 力 , 并辅 以 临 时运 营过 渡措 施 ,超 前 统 筹 安
排 ,将运 输 与施 工相 互干扰 减 少到最 小 ,确保 工
接 北京 、广州 、上海 、成 都 、九 江和 襄 樊6 个方 向,形 成 客货 分 线 ,客 货列 车通路 顺 畅 、快速 ,能 力 强大 、机动 灵 活的 由一主 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

附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

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千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区位优势突出,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同时仍需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功能、创新发展能力和开放竞争水平。

为加快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步伐、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

武汉市城区人口居沿江城市第3位、地区经济总量居第4位,具有支撑长江中游地区和承启上下游的独特作用。

但武汉市“一城独大”“大而不强”,城市圈建设滞后,高端服务功能不足,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还难以发挥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支撑作用。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补齐武汉高端功能短板,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服务带动功能,有力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

二是有利于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推动中西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武汉市具有内陆老工业城市的基本特征,改革任务重,同时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又具有创新资源优势。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武汉市先行先试、整合优势,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改革压力转化为制度红利,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模式、新路子,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和引领。

三是有利于构筑内陆开放平台,纵深拓展国家开放总体格局。

武汉市作为沿江城市、立体交通枢纽城市,具备打造对外开放窗口和平台的先天优势,但开放水平和层次不高,窗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武汉市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开放领域,推动沿海与内陆开放联动,优化全国开放总体格局。

武汉铁路枢纽规划获批复将形成“四主两辅”客站布局

武汉铁路枢纽规划获批复将形成“四主两辅”客站布局
编组规划将 形成 “一主(武 汉北 )一辅 (武 昌东 )” 格 局 ,其中 ,武汉北站 为枢纽主要 编组站 ,维 持双 向 三 级七场站型 ,适时建 设预 留工程 。武 昌东站为枢纽 辅助编 组站 ,维持 双向二级 五场 站型及规模 。
I 杠拭 I 2018.1

武汉铁路枢 纽规划获批复 将形成“四主两 辅’’窖站布局
近期 ,武汉铁 路枢 纽规 划 (2016- 2030年 )(以 下简称“规划”)获 中国铁路总 公司和 湖北省政 府批 复。规划提 出 ,近 期(2020年 )将建设 武西高铁武 汉 直通 线及新汉 阳站至京广 高铁乌龙泉 东站通道关联 络线 等 ;中 长期 (2030年 )将建 设武 汉 至麻城 (合肥 )城 际铁 路及武 汉枢纽直通 线 、武汉至 天 门城 际铁路 等。武 汉枢 纽将形成 13条干线 引入 的环 形 放 射 状 枢 纽 。
规划提 出 ,武 汉市客运 系统布局将形 成武 汉 、 汉 口 、武 昌 、新汉 阳以及流芳 、天河北 站“四主两辅 ” 客站布 局。
货运 系统布 局 ,武 汉市将形 成“1+2+3”三级 物 流节点 网络 。其中 ,吴家 山为一级物流 基地 ;滠 IZI、 大花岭 为二 级物流基地 ;阳逻 (水铁联 运 )、光 谷南 、 常福为三级物 流基地 。规划武 汉站 、新汉阳 动车所 配套建设高铁快 运设施 。
动 态
 ̄triaI Activities
前 ,发改委 与民航 局印发 《推 进京津 冀 民航协 同发 展实 l》。未来将 实现 京津 冀区域 内民航机 场 的有效衔 接 ,逐 统一 管理 、差异 化发 展的格 局。到 2030年 ,基本 实现 京 区主要机 场打 造形成 空铁联 运 、协 同发 展的世 界级 机

武汉市高铁枢纽选址及铁路总体布局优化_张本涌

武汉市高铁枢纽选址及铁路总体布局优化_张本涌

武汉站 武汉
初步设想,武汉市未来还将利用合武线及沿
城 市 交 通
至重庆、成都
武汉西站 汉阳站 (拟建)
武昌站 流芳站
鄂州
黄冈
江高铁对接京九高铁,形成联系京津冀的第 二条快速通道,在阜阳经淮北至徐州,辐射

福银高铁 (意向方案)
徐州—连云港—青岛—大连,联系山东半岛
○ 一
至福州
及环渤海区域;延伸武黄(冈)城际铁路至安
出武汉市高铁枢纽布局和铁路总图优化的基
际铁路功能;汉口站位于城市二环线附近,
本原则与方案构想。
是南北向京广普速铁路与东西向沪汉蓉高铁
交汇站,在南北向客运组织上与武昌站采取
1 铁路枢纽现状与发展
北车北发、南车南发的组织模式,同时兼顾
部分京广高铁客运和城际铁路功能;武汉站
1.1 基本情况 武汉市铁路枢纽已经初步形成由京广铁
文章编号:1672-532(8 2015)06-0037-09 中图分类号:U491.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13/11-5141/u.2015.0607
武汉市高铁枢纽选址及铁路总体布局优化
张本湧 1,郑 猛 1,佘世英 1, 2 (1.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17;2.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突 破 1.4 亿人次,同比增长 16.7%。为克服
十字交汇,坐拥汉口站、武昌站、武汉站三
长江天堑阻隔和运能瓶颈,武汉市已形成由
大铁路枢纽的基础上,再次迎来沿江高铁和
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构成的两桥六线
福银高铁十字交汇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
双通道铁路过江格局,其中长江大桥为双线
遇,高铁枢纽规划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

武汉枢纽新横店站平面布置方案探讨

武汉枢纽新横店站平面布置方案探讨

武汉枢纽新横店站平面布置方案探讨
向岩
【期刊名称】《交通科技》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通过对新横店站作业组织及要求的分析,对新横店站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了探讨,对4个方向引入的铁路接轨站的布置图形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向岩
【作者单位】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武汉,4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飞来峡水利枢纽新建船闸平面布置方案
2.梅汕铁路引入潮汕站平面布置方案研究
3.东风港站卸煤场平面布置方案研究
4.地铁十字组合换乘站厅改造施工的平面布置方案——以长沙万家丽广场站厅改造工程为例
5.武汉地铁11号线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主要问题
武汉市虽然在枢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 进步,但其在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
武汉市铁路枢纽已经初步形成由京广铁
高铁及部分城际铁路功能。
路、京广高铁贯通南北,沪汉蓉高铁(合武 线 、 汉 宜 线) 衔 接 东 西 , 武 九 线 、 武 康 线 、
1.2 发展规划
汉麻联络线、沿江货运铁路为补充,武咸、
2009 年,国务院审议通过 《促进中部地
武鄂、武黄、汉孝(即将通车)城际铁路为支
文章编号:1672-532(8 2015)06-0037-09 中图分类号:U491.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13/11-5141/u.2015.0607
武汉市高铁枢纽选址及铁路总体布局优化
张本湧 1,郑 猛 1,佘世英 1, 2 (1.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17;2.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五 年
至九江、南昌 车站
黄石
庆,对接宁安城际铁路、商合杭高铁,辐射
第 十 三 卷 第
至广州、深圳、香港
既有高铁 规划高铁 既有普速/货运铁路 既有城际铁路 规划城际铁路 市域范围线
杭 州 、 宁 波 ; 延 伸 武 黄 ( 石) 城 际 铁 路 至 九 江,辐射温(州)台(州)地区;延伸武咸城际 铁路至吉安,对接京九高铁,辐射港深,经
speed railway terminal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cluding air and railway joint transportation, centraliza-
tion of site selection, and interconnections among railway terminals, the paper proposes integrating Shang-
and railway transportation terminal together for a successfu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The paper elabo-
rates the principles of high- speed railway terminals planning and overall railway layout optimization as
出武汉市高铁枢纽布局和铁路总图优化的基
际铁路功能;汉口站位于城市二环线附近,
本原则与方案构想。
是南北向京广普速铁路与东西向沪汉蓉高铁
交汇站,在南北向客运组织上与武昌站采取
1 铁路枢纽现状与发展
北车北发、南车南发的组织模式,同时兼顾
部分京广高铁客运和城际铁路功能;武汉站
1.1 基本情况
位于城市三环线附近,主要承担南北向京广
railway terminals in Wuhan becomes a hot discussion topic again. Whether 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single
line terminal or developing a combined terminal of airport and high- speed railway that can strongly en-
Zhang Benyong1, Zheng Meng1, She Shiying1, 2
(1.Wuha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stitute, Wuhan Hubei 430017, China; 2.Beijing Universi-
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区崛起规划》,明确提出将武汉建设成为中
撑,衔接 6 个方向、10 多条干线铁路,多层
部崛起战略支点和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
次、复合型的特大铁路系统。武汉市现有车
2014 年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
站 24 个,其中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是
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4]39 号)
至北京
至北京

和 《长 江 经 济 带 综 合 立 体 交 通 走 廊 规 划
(2014—2020 年)》 发布,进一步提出“建设
京广铁路 京广高铁
至南京、上海单位:km
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 江高速铁路……建设武汉至西安高速铁路”
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从福州经南昌、武
孝感 至西安、兰州
沪汉蓉高铁
摘要:面对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十字交汇这一战略机遇,武汉市新一轮高铁枢纽选址布局成为争
论的焦点。延续一线一站、分散布局的传统模式,还是实现高铁与机场的强强联合进而打造辐射中
部的强大空铁联运枢纽,成为关乎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基于武汉市区域竞争态势、城市定位
及国家战略,剖析武汉市铁路枢纽现状及拟定选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国内外高铁枢纽布局
体现的空铁联运、选址中心化、铁路枢纽互联互通三个发展趋势,提出将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引入
天河国际机场的方案,借鉴上海虹桥枢纽模式打造空铁联运一体化枢纽。最后,重点阐述了武汉市
高铁枢纽规划和铁路总图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系统规划布局方案。
关键词:交通规划;高铁枢纽;选址布局;空铁联运;武汉市
SeIection of High-speed RaiIway TerminaIs and Optimization of RaiIway System in Wuhan
铁湧 路
国铁路网络布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
总郑 体猛
武汉市是中国中部地区首个常住人口逾
北、维系八方的重要作用,是中国高速铁路
布 局佘
千万、GDP 逾万亿的城市,居于中国经济、 (即客运专线,以下简称“高铁”)网络主枢
优世 化英
交通版图中心区域,是少有的集铁路、水
纽,中国四大铁路枢纽、六大铁路客运中
hance the air and rail transportation in central China has become a major strategic decision affecting Wu-
han urban development. Considering the competitive status of the urban area, Wuhan geographic location
way joint transportation; Wuhan


收稿日期:2015-06-26


作者简介:张本湧(1970— ),男,湖北武汉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交

通规划、交通发展战略及政策。E-mail: zmfly@
枢 纽

址张
及本
0 引言
市,尤以铁路高度发达而闻名。武汉市在全
Abstract: Facing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presented by the intersection of Shanghai- Wuhan- Chengdu
High-speed Railway line and the Fuzhou-Yinchuan High-speed Railway line, the selection of high-speed
37
运、公路、航空四大交通要素的特大中心城
心、四大机车检修基地之一,拥有亚洲最大

专题
的铁路编组站。当前,在中部崛起、长江经
三大主要客站(见图 1)。2013 年铁路客运量
济带等国家宏观战略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
达 1.2 亿 人 次 , 跃 居 全 国 首 位 。 [1] 2014 年
下,武汉市将在已有京广高铁和沪汉蓉高铁
突 破 1.4 亿人次,同比增长 16.7%。为克服
十字交汇,坐拥汉口站、武昌站、武汉站三
长江天堑阻隔和运能瓶颈,武汉市已形成由
大铁路枢纽的基础上,再次迎来沿江高铁和
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构成的两桥六线
福银高铁十字交汇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
双通道铁路过江格局,其中长江大桥为双线
遇,高铁枢纽规划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
汉、西安、银川的福银高铁也列入议事日 程。福银高铁向东预留跨越台湾海峡至台北 的条件,向西由西安接入兰州—乌鲁木齐高
至襄阳、重庆
天河国际机场
铁,可形成辐射海峡两岸、直至丝绸之路经
济带的交通大动脉。
汉口站
根据 《改建铁路武汉枢纽总图规划》 的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VoI.13 No.6 November 2015
well as the system planning framework in Wuhan.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high- speed railway terminals; site selection and layout; air and rail-
铁路,天兴洲长江大桥为 4 线铁路,两桥相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高铁枢纽布局原则的
距约 17 km。
基础上,以武汉市高铁枢纽规划布局为切入
从三大火车站的布局和功能来看,武昌
点,从中部崛起战略视角出发,回顾武汉市
站位于城市内环线附近,是南北向京广普速
铁路枢纽布局成败得失,剖析现状问题,提
铁路主要客站,同时承担斜向武九铁路和城
and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selection of railway 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