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实习讲解
实验流行病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日益复杂。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了解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至关重要。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验流行病学的方法,学习疾病的流行规律,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二、实习目的1. 理解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疾病监测、调查、分析等实验流行病学技能;3. 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疾病监测(1)学习疾病监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疾病监测的方法,如病例报告、监测系统等;(3)分析疾病监测数据,发现疾病流行趋势。
2. 疾病调查(1)学习疾病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方法;(3)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疾病分布和流行特征。
3. 疾病分析(1)学习疾病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2)掌握流行病学模型的应用,如发病率、死亡率、相对危险度等;(3)分析疾病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
4. 实验设计(1)学习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类型,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临床试验等;(2)掌握实验研究方法,如随机化、盲法、重复等;(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初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习中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疾病监测、调查、分析等实验流行病学实践。
3. 实习后期,结合实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成果。
五、实习成果1. 掌握疾病监测、调查、分析等实验流行病学技能;2. 熟悉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4. 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成果。
六、实习心得1. 实验流行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任务;3. 严谨的科研态度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石,要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4. 实习过程中,要学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流行病学实习五
详细描述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 是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包括发病率、 患病率、死亡率等指标。流行病学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 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探究影响分布的原因,为预 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流行病学具有群体性、对 比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以人群为基础,通过对比不同 组别的人群来揭示疾病分布差异,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对疾病的影响,从而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流行规律。
02
流行病学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来源与收集方法
病例报告
通过医疗机构、实验室等途径报告病例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诊
断和治疗情况等。
监测系统
利用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收集特定疾 病或健康事件的数据。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目标人群 进行调查,收集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实验室检测
通过实验室检测,获取病原体的基因 序列、抗体水平等信息。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流行病学将与健康 大数据结合,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建议在学习流行病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和掌握。
关注前沿研究动态
建议多关注流行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了 解学科发展方向。
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建议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和 实践操作能力。
流感大流行
流感病毒不断变异,防控难度大,需要不断更新疫苗和治疗措施,同时加强国 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05
公共卫生实践项目
项目选择与设计
项目背景
选择与当前公共卫生问题相关的项目,确保 项目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目标人群
明确项目的目标人群,以便制定合适的策略 和措施。
实习七 流行病学实验 PPT课件
资料三
本次作业: 问题14:研究对象的选择有无不妥,为什
么? 问题15:分组是否合理? 为什么? 问题16:效果的评价标准客观吗?为什么? 问题17:有关结论是否真实客观?为什么?
可以选择社区人群,在代表性上较好外推。但依 从性与易感性上不如新兵好。
资料二
问题 9:与资料一比较,同为干预性研究,此次实 施方案是否有所区别? 资料一采用的是社区干预实验、主要是针对社区人 群整体。该资料采用的是现场试验,干预单位是个 体,即将干预措施具体分配到每个个体。
资料二
问题10:样本估算合理吗?为什么?
资料二
问题8:选择该目标人群对开展此项研究是否合适, 为什么?还有哪些人群可以候选进行该研究,各自有 何优缺点?
资料二
在以上原则中,新兵作为研究对象为流感高发者, 且稳定集中、便于随访符合了某些条件,但在第 代表性上,新兵为18~25岁,年龄覆盖相对不广, 且只有男性。如果研究目的是针对整人群则代表 性不足。
资料二
问题12:何为盲法?就本研究来讲采用哪种盲法 较好?为什么?
流行病学实验特别是临床实验中,为了除去人 (研究对象、观察者、资料整理和分析者)的主 观心理因素对研究结果产生的某些干扰作用,最 好使用盲法,盲法可分为单盲、双盲及三盲三种。
资料二
单盲:指只有研究者知道分组情况,研究对象不知 道自己属于哪一组。这种盲法的优点是研究者可以 更好地观察了解研究对象,必要时可以及时处理研 究对象可能发生的意外问题,并且可以避免研究对 象的主观因素所带来得偏倚。
N:为计算所得一个组的样本大小
问题11:何为安慰剂,就本研究来讲对安慰剂有 什么具体要求?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 物质构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 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VS
实例2
某医院心内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研究:该研究选择了某医院心内科20152020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 和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实验室检查 结果等信息,探讨心内科患者并发糖尿病 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研究实例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
通过查阅医院病历系统、人口普查数据、癌症登记系统等途径收集数据,并进行 整理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
对数据进行清理、整理和分组,包括缺失数据处理、异常值处理、变量转换等, 以确保数据质量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研究实例的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
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描述, 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病理特 征、治疗方式等,并计算相关
指标如发病率、死亡率等。
相关性分析
探讨甲状腺癌发病趋势与人口学 资料、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因 素的相关性,并计算相关系数和 回归系数等。
生存分析
对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 ,计算生存曲线和生存函数,并探 讨影响因素和预后因素。
研究实例的结果解释与讨论
结果解释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解释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和影响因素,以 及心内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结果讨论
将研究结果与其他类似研究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研究结果 的差性流行病学
通过收集和分析疾病在人群中 的分布特征,揭示疾病在人群
中的存在状况和分布规律。
分析性流行病学
通过比较不同特征人群中疾病的 发病率或死亡率,探讨疾病病因 和影响因素,为病因假设提供证 据。
实验性流行病学
通过随机分组和实施干预措施,评 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 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流行病学关注的是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而非仅仅关注个 体患者的特征和结局。
流行病实习课1
队列研究归因危险度 AR吸烟者肺癌的死亡率=0.57‰,非吸烟者肺癌的死亡率=0.07‰,那么AR=0.57-0.07=0.50‰,表示吸烟者中由于吸烟所致的肺癌死亡率为0.50‰。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AR%吸烟者肺癌的死亡率=0.57‰,非吸烟者肺癌的死亡率=0.07‰,那么AR%=0.50/0.57 = 88%。
表明吸烟者中88%肺癌的死亡是由于吸烟引起的。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PAR%例如有关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吸烟者的RR=1.7,而人群吸烟者的比例(Pe )为55%,那么PAR%=27.8%。
这表明人群中27.8%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是由于吸烟所致,如果完全控制吸烟之后,人群中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将下降27.8%。
习题【课题一】为了证实非职业性环境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和间皮瘤危险的关系,对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和作为对照的同省无石棉污染的禄丰(两县在民族、生活习惯、文化教育、地理气候以及性别和年龄构成上均具有可比性)进行了既往9年(1987年1月1日~1995年12月31日)的死亡率调查,结果见表6-1。
表6-1 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问题:1、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2、该类型的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有何区别和联系?调查人数 观察人年死亡人数(死亡率,1/10万人·年)全肿瘤 肿瘤 间皮瘤 胃癌 肠癌暴露组 4543 39430.05 72(182.60) 21(53.26) 7(17.75) 6(15.22) 6(15.22) 非暴露组 5626 48236.48 60(124.39) 12(24.88) 0(2.07) 9(18.66) 3( 6.22) 合计 10169 87666.53 132 33 7 15 9 1、该研究是历史性队列研究2、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主要区别是对暴露与其引起的后发病的观察时间顺序不同,历史性队列研究的观察的方向为从因至果,而病例对照研究的观察的方向为从果究因。
流行病学及实习材料及答案讲课课件
析。 访资料,而且他们的职业和经历往往是相同的,可 使非暴露组与暴露组增加可比性。如在英国医师会 员中选择吸烟和不吸烟的人群研究吸烟的危害。
3.非暴露人群的选择
设立非暴露是为了比较,没有比较就看不出 暴露的作用,故其重要性不亚于暴露组。
其优点是观察随访时可免受暴露组的影响,缺点是 需费力去另外选择一个人群进行随访。
3.非暴露人群的选择
⑵人群对照:
这可看作不设对照,它实际上并未与暴露组 平行地设立一个对照组,而是利用了整个地区的 现成发病或死亡的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3.非暴露人群的选择
⑶内对照:
先选择一组人群,将其中暴露于所研究因 素的对象作为暴露组,其余即为非暴露组。就 是说在选定的研究对象内部就形成了对照组, 而不需另外设立对照组。
2.暴露人群的选择
⑶一般人群:即某地区的全体人群,选择其中暴露 于所研究因素的人做暴露组。研究的因素和疾病往 设立非暴露是为了比较,没有比较就看不出暴露的作用,故其重要性不亚于暴露组。
足够的观察人群和暴露情况;
往在一般人群中比较常见,如人们生活环境中所存 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分组;
这可看作不设对照,它实际上并未与暴露组平行地设立一个对照组,而是利用了整个地区的现成发病或死亡的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
缺点
➢所需样本量大,花费大,时间长; ➢执行难度较大。
应用条件
➢ 已有明确的假设需验证; ➢ 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一般不低于5‰; ➢ 明确规定暴露因素和结局变量; ➢ 可靠的测量手段; ➢ 足够的观察人群和暴露情况; ➢ 能完成随访的人群; ➢ 足够的人、财、物力。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实习
一、实习背景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流行病学调查在疾病防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升个人在流行病学领域的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在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流行病学调查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参与实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了解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公共卫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单位简介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是负责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等工作的重要机构。
中心下设多个科室,包括流行病学科、传染病科、慢性病科等,具有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三、实习内容1. 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知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系统学习了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概念、目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病例定义、病例发现、病例报告、病例追踪、流行病学分析等。
2. 参与实际流行病学调查(1)疫情监测:通过查阅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数据等,对全市传染病疫情进行实时监测,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趋势。
(2)病例调查:参与对传染病病例的现场调查,了解病例的基本情况、暴露史、症状、治疗情况等,为病例分类和诊断提供依据。
(3)聚集性疫情调查:针对学校、社区等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4)慢性病调查:参与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慢性病的患病率、危险因素等,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3. 数据整理与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包括使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分析等。
4. 参与撰写调查报告在实习后期,我参与了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了解报告的结构、内容、格式等要求,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
四、实习成果1. 提升了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了流行病学调查的各个环节。
3. 提高了数据整理、分析及报告撰写能力。
4. 增进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了解和认识。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
2023-11-09
contents
目录
•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概述 •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 •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案例分析
01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在实验条件下揭 示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评价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
研究设计必须符合科学原 理,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 准确性。
实用性原则
研究设计必须考虑实际情 况和可行性,确保研究的 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伦理性原则
研究设计必须尊重人权和 伦理规范,确保研究的合 法性和道德性。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研究现场选择不当
选择的研究现场范围过小或过于局限,无法代表总体情况。解决方案是
和验证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案例二
总结词
通过此案例,学生将了解如何进行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调查,包括抽样方法、调查表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 等。
详细描述
本案例将介绍一项关于某地区高血压发病率的流行病 学调查,包括调查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和结果报告 等步骤。学生将学习如何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 、抽取样本、收集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等。
背景
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疾病分布、影响因素和预防策略的科学。随着医学领 域的发展,流行病学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的重要性
掌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通过实习实验流行病学,学生可以掌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了解如何设计、实施和分析流行病学实验,为未来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03
02
实习流行病学实验
根据研究设计采集相关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
采集样本
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处理,如储存、运输、检测等。
样本处理
03
撰写报告
撰写流行病学实验报告,包括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01
统计分析
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
02
结果解释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解释研究问题的答案,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建议。
重复原则
采取措施确保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研究对象被分配到哪个组,以避免主观偏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盲法原则
根据假设,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并前瞻性地观察结局事件的发生情况。
前瞻性实验
回顾性实验
横断面实验
根据已有的数据和资料,对不同组别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探讨因果关系。
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组别进行调查和比较,以评估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
未来流行病学实验将更注重个体化研究,通过对每个个体的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疾病发生的个体差异。
更注重个体化研究
流行病学实验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学、生物学、统计学、社会学等。未来将有更多的跨学科合作,以推动流行病学实验的发展。
跨学科合作
07
CHAPTER
参考文献
VS
应采用客观的评价指标,如精度、敏感度、特异性等,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实验质量的改进
应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实验的质量和可靠性。
实验质量的评估
05
CHAPTER
流行病学实验的应用
01
通过流行病学实验,可以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变化,为疾病的预警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实习流行病学实验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流行病学概述 • 实习流行病学实验的目的和意
义 • 实习流行病学实验的方法和技
术 • 实习流行病学实验的案例分析 • 实习流行病学实验的总结和展
望
01
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任务
流行病学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 群中的分布、影响因素以及制定预防 控制策略的科学。
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未来 流行病学实验的发展需求。
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流行病学实验的发展和创新。
注重伦理和隐私保护
在开展流行病学实验时,应充分考虑伦理和隐私保护问题,遵循相关 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主要任务
描述疾病分布情况,探索病因,制定 和评价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评估健 康状况和健康相关干预措施的效果。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人群中的数据来观察疾病分布情况和 影响因素。
实验法
通过人为控制条件下的干预措施来研究疾病和健康状 态的变化。
理论流行病学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理论推理来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 的变化。
02
实习流行病学实验的目的和意 义
实习流行病学实验的目的
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
了解流行病学实验在公共 卫生领域的应用
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实习流行病学实验的意义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 力
01
02
03
提升对流行病学学科的 认识和理解
实验流行病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前言实验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实验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实习报告围绕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展开,总结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所学所得。
二、实验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实验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原理与实验设计方法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暴露状况,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假设并揭示疾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实验流行病学主要包括观察性实验和干预性实验两大类。
三、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问题。
1. 随机对照试验(RCT):是一种经典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以判断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2. 队列研究:通过追踪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群,比较两组在暴露因素下的疾病发生率,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3.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回顾性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信息,比较两组的暴露状况,探讨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
四、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技术手段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生物统计学、分子生物学、环境卫生学等。
1. 生物统计学:是实验流行病学的基础,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为研究提供量化的结果。
2. 分子生物学:通过检测和研究病原体基因、宿主基因等,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因。
3. 环境卫生学: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五、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实验室的各项日常工作,学习了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技能。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查阅相关文献,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实验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流行病学实习课要点总结-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实习课程要点总结——2013级临床医学一专业陈沛良 流行病学系实习课程要点实习一、二 疾病频率测量、疾病的分布实习一 [课题一]实例:疾病频率指标的选择及意义 【要点】1.不同发病情况的判别(发病、隐性感染、死亡三种病例)。
2.疾病频率指标的选择:(1)三大类:发病、患病、死亡与生存。
(2)从指标的定义即计算公式(分子、分母)出发,与指标的适用范围相联系。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观察时间 较短,1个月或几个月 一般1年或更长时间特点 静态描述动态描述 影响因素影响发病率变动的因素,病后死亡或痊愈及康复情况及患者病程等疾病流行情况、诊断水平、疾病报告质量等判别发病情况/类型→选择频率指标→指标计算及意义解读。
【解题】本例可计算的指标:发病率、时点患病率、感染率、死亡率、病死率。
本例不可计算指标:罹患率、续发率、生存率。
(从各指标的适用范围考虑)Q:期间患病率?→从定义出发,“期间”调查时间比“时点”长(强调:一次调查时间),本例并不适用。
实习二[课题一、二、三]实例:疾病“三间”分布资料分析【要点】1.疾病“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
2.结合资料所描述的特征与数据(作图分析非常必要,如折线图等),判别“三间”分布具体类型(★注意:同一分布不同类型之间的区别)。
3.对资料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分析可能原因、提出病因线索。
★流行病学三角:了解资料的背景资料(所研究疾病的基本情况)→分析具体分布类型(“三间”→具体表现形式)→结合数据的统计图形分析资料在疾病分布上的特征→分析可能原因→提出病因线索。
【解题】1.根据数据描绘折线图等统计图形,观察整体趋势及细节(如拐点、波动、数据为0时的情况等等),即可得到疾病分布的具体类型。
对数据的描述,需先整体后分段(根据分组情况)。
如问题3、5的分析。
2.从资料提供的指标、所研究疾病的背景,可进一步分析可能原因。
问题1中的指标为病死率,先从该指标的定义出发,根据流行病学三角模型,分析影响分子/分母变化的可能情况,即可得到可能原因。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
实习一描述性研究【目的】掌握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熟悉描述性研究的调查方法和设计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原理、用途和优缺点。
掌握Epi infor、Epidata等相关软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设计和开展中的应用技能。
【时间】3学时【内容】一、现况调查的基本原理现况调查也称横断面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既可进行普查,也可进行抽样调查。
现况调查属于描述性研究,即收集研究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特征资料,以阐明其在人群中的分布和流行特征。
有时,现况研究同时也可以收集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可能存在联系的资料。
【课题一】为了解老年人中多发病的患病情况,某市于1982年组织医务人员对该市七区一郊的九各地段随机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6393名(其中市区5866名,郊区527名)进行了调查,其中部分结果见表1-1。
表1-1 1982年某市老年人多发病患病情况市区郊区疾病患病人数患病率(%)患病人数患病率(%)高血压1687 28.76 120 22.77冠心病316 5.39 11 2.09脑血管病152 2.59 12 2.28动脉硬化2369 40.39 203 38.52 慢性支气管炎1062 18.10 188 35.67 肺气肿737 12.56 163 30.93糖尿病149 2.54 2 0.38高血脂症1913 32.61 135 25.62恶性肿瘤19 0.32 0 0(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1985)问题1: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是描述性的,还是分析性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问题2:为什么在现况研究中通常只能进行患病率的计算,而不能进行发病率的计算?【课题二】某作者于1981年对某市高校全部45岁及以上男性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现况调查,共调查971人。
主要了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患病率,以及体重与这些疾病的关系。
其中部分结果见表1-2、1-3.表1-2 某市45岁及以上男性知识分子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注:﹡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6者为肥胖。
2024版《流行病学》实习课学习教案x
运用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健康 状况、问题和趋势。
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示例
评价体系构建
应用示例
根据监测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权重和评分方 法。
以某地区慢性病监测为例,构建慢性病综合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 知晓率、治疗率等指标,通过加权评分方法 对地区慢性病防治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 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建议,为政 策制定提供依据。
资源条件
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选择切实可行的 调查类型。
调查设计原则及步骤
设计原则
确保调查的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和伦理性。
设计步骤
明确调查目的和假设;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选择调查方法和工具;制定调查计划和时间表;组织调查队 伍和培训人员;实施现场调查和质量控制。
数据收集方法与技巧
数据收集方法
随着医学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疾 病类型和防控需求。
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和交流
流行病学研究涉及医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和交流, 以推动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流行病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将在流行病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如数据挖掘、疾病预测等。
02
03
04
理论讲授
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流 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 践,包括调查设计、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 解流行病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
疾病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估
例如,评估疫苗接种计划、健康生 活方式宣传等预防措施的效果。
卫生保健系统的改进
研究如何优化卫生保健系统,提高 医疗质量和效率。
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
探讨环境因素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 系,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
基于社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01
目的
方法
02
03
优缺点
通过在社区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影 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选取目标社区,通过问卷调查、 体格检查和生物样本检测等方式 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能够真实反映人群中的疾病情况 ,但样本量大、耗时长、成本高 。
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
建立合作机制
为了实现跨学科合作,应建立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解决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问题。
创新性研究方法与技术
创新性研究设计
针对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定问题, 应采用创新性的研究设计,如队列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空间流行病学等,以提高 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明确研究问题
实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开 始于一个明确、具体的研 究问题,如"某药物对某 疾病的治疗效果"。
提出假设
根据研究问题,研究者提 出一个或多个可测试的假 设,即对研究结果的预期 。
确定研究人群
明确研究人群,包括患者 、健康人或其他特定群体 。
研究设计与实施
设计研究方案
根据研究问题和假设,设计符 合要求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案, 包括研究类型、样本量、研究 周期、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方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实习报告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热爱医学的学生,我一直对流行病学领域充满好奇。
此次实习机会使我得以深入了解了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
实习期间,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一项关于乙型肝炎疫苗预防儿童早期HBsAg携带状态的实验研究。
通过本次实习,我旨在掌握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为我国乙型肝炎防治工作作出贡献。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文献查阅与分析在实习初期,我负责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乙型肝炎疫苗预防儿童HBsAg携带状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我明确了本研究的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
2. 研究设计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团队设计了本研究的实验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目的:评估乙型肝炎疫苗对儿童早期HBsAg携带状态的预防效果。
(2)现场选择:选取我国某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地方性流行的农村地区作为研究现场。
(3)对象选择:纳入年龄在1-6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4)样本量估计:根据预实验结果,估计样本量,确保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5)随机、对照、盲法观察: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接受疫苗干预,实验组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整个研究过程采用盲法观察,以减少干预措施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3. 数据收集与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
我们团队采用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血清学指标。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分析及制作相关图表。
4. 结果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团队得出了乙型肝炎疫苗预防儿童早期HBsAg携带状态的效果。
在讨论环节,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与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等。
同时,我对乙型肝炎疫苗预防儿童HBsAg携带状态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流行病实习课实验流行病
流行病实习课实验流行病概述流行病实习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流行病学研究和实践技能的课程。
本文档将介绍流行病实习课的实验流程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并探讨流行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
流行病的定义流行病是指某一时期和地区内某种疾病发生的总体情况。
它不仅仅涉及个体的感染和发病,还包括疾病传播的途径、人群的暴露情况、病例的分布等。
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疾病的发生规律,从而提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策略。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 病例调查病例调查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调查病例的生活、工作和环境等情况,可以了解疾病的风险因素和传播途径。
病例调查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方法。
2.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对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分布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可以是一群人、一个社区或一个国家。
流行病学调查可以通过抽样调查、人口普查和生物统计学等方法获得数据,进而分析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风险因素等指标。
3. 疫情监测疫情监测是对某一地区或特定人群的疫情进行实时监测和跟踪。
通过监测疫情,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爆发和传播趋势,为疾病的预警和防控提供依据。
疫情监测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实现对病例的快速诊断和报告。
流行病实习课实验流程流行病实习课的实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题和背景调研在实验开始前,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流行病学研究题目,并进行相关的背景调研。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查数据,可以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疾病的流行情况,为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2.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流行病实习课中进行实验时,常常需要对人群的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观察和数据库查询等方法获取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数据分析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模型建立,可以得出关于疾病发生规律和风险因素的结论。
流 行 病 学 实 习 讲 义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一.实习目的:1.掌握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测量疾病和死亡频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2.掌握这些指标的用途和意义。
3.理解率标化的目的,熟悉率标化的具体方法。
4.理解“人时”单位的含义,了解其适用条件,熟悉其具体计算方法。
二.学时:3学时三.实习内容:1.1992年我国某市肺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2.某小学麻疹流行资料分析。
3.1952~1953年某市推行白喉预防接种资料分析。
4.两城市1990年死亡率比较。
【课题一】某市有10万人口,其中男性45,000人,女性55,000人,1992年死亡总数为1,000人(男600,女400)。
当年,肺癌发病50例(男40,女10),其中45例死亡(男36,女9)。
作业要求:计算下列各指标。
1.1992年该市粗死亡率2.1992年该市肺癌死亡率3.1992年该市性别死亡率4.1992年该市肺癌病死率5.1992年该市肺癌死亡构成比6.1992年该市肺癌性别死亡率比(男/女)【课题二】某小学共有学生300名,某年1~5月份发生了麻疹流行,共发生病例20名。
经调查发现,300名学生中有190名以往接种过麻疹疫苗,另有10名曾患过麻疹,其中2例发生在前一年的12月份。
本次麻疹流行资料见图1。
图1 学生麻疹发病时间分布示意图作业要求:完成下表计算。
表1 计算结果记录1月2月3月4月5月1~5月罹患率(%)期间患病率(%)【课题三】 某市人口30多万,全市共分10个区,1952~1953两年内该市推行白喉预防接种。
接种对象是14岁以下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校儿童。
第七区为该市白喉预防重点区。
该区1952~1954年期间人口基本没有变动,共有14岁以下接种对象5000人。
接种从1952年1月开始进行,连续不断地延至1953年9月,共接种3000人。
在此接种期间及此后9个月至1954年6月为止,曾对接种者及接种对象未接种者中发生的白喉病例进行登记,结果如下:表2 某市第七区1952.1~1954.6白喉预防接种情况及白喉发病情况 日 期 接种人数 接种者中发病人数未接种者中发病人数*1952 1~3月 250 0 10 4~6月 400 2 5 7~9月 600 0 8 10~12月 700 1 12 1953 1~3月 550 0 4 4~6月 350 2 3 7~9月 150 1 6 10~12月 0 2 1954 1~3月 3 4 4~6月0 3 合 计3000957*若接种前发病,不再考虑接种依据该资料,某大夫计算接种者和未接种者白喉年发病率结果如下:0002.15.230009=÷=接种者年发病率 0004.115.2200057=÷=未接种者年发病率作业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该大夫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2.完成下表并重新计算发病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一.实习目的:1.掌握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测量疾病和死亡频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2.掌握这些指标的用途和意义。
3.理解率标化的目的,熟悉率标化的具体方法。
4.理解“人时”单位的含义,了解其适用条件,熟悉其具体计算方法。
二.学时:3学时三.实习内容:1.1992年我国某市肺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2.某小学麻疹流行资料分析。
3.1952~1953年某市推行白喉预防接种资料分析。
4.两城市1990年死亡率比较。
【课题一】某市有10万人口,其中男性45,000人,女性55,000人,1992年死亡总数为1,000人(男600,女400)。
当年,肺癌发病50例(男40,女10),其中45例死亡(男36,女9)。
作业要求:计算下列各指标。
1.1992年该市粗死亡率2.1992年该市肺癌死亡率3.1992年该市性别死亡率4.1992年该市肺癌病死率5.1992年该市肺癌死亡构成比6.1992年该市肺癌性别死亡率比(男/女)【课题二】某小学共有学生300名,某年1~5月份发生了麻疹流行,共发生病例20名。
经调查发现,300名学生中有190名以往接种过麻疹疫苗,另有10名曾患过麻疹,其中2例发生在前一年的12月份。
本次麻疹流行资料见图1。
图1 学生麻疹发病时间分布示意图作业要求:完成下表计算。
表1 计算结果记录1月2月3月4月5月1~5月罹患率(%)期间患病率(%)【课题三】某市人口30多万,全市共分10个区,1952~1953两年内该市推行白喉预防接种。
接种对象是14岁以下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校儿童。
第七区为该市白喉预防重点区。
该区1952~1954年期间人口基本没有变动,共有14岁以下接种对象5000人。
接种从1952年1月开始进行,连续不断地延至1953年9月,共接种3000人。
在此接种期间及此后9个月至1954年6月为止,曾对接种者及接种对象未接种者中发生的白喉病例进行登记,结果如下:表2 某市第七区1952.1~1954.6白喉预防接种情况及白喉发病情况日期接种人数接种者中发病人数未接种者中发病人数*250 0 101952 1~3月400 2 5 4~6月600 0 8 7~9月700 1 12 10~12月550 0 41953 1~3月350 2 3 4~6月150 1 6 7~9月0 210~12月3 41954 1~3月0 34~6月合 计3000 9 57*若接种前发病,不再考虑接种依据该资料,某大夫计算接种者和未接种者白喉年发病率结果如下:0002.15.230009=÷=接种者年发病率 0004.115.2200057=÷=未接种者年发病率作业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该大夫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2.完成下表并重新计算发病率。
表3 接种者、未接种者观察“人时”计算接种者年发病率=未接种者年发病率=【课题四】甲、乙两城市1990年死亡资料如表4。
表4 1990年甲、乙两市20岁以上各年龄组死亡率及粗死亡率年龄组人口数死亡数死亡率(‰)甲乙甲乙甲乙20-2,000 5,000 10 30 5.0 6.0 40-3,000 3,000 24 30 8.0 10.0 5,000 2,000 200 100 40.0 50.06010,000 10,000 234 160 23.4 16.0 合计作业要求:1.用直接法和间接法计算甲、乙两城市1990年标化死亡率。
⑴直接法:用两地各年龄组人口之和作为标准人口。
表5按标准人口计算期望死亡数年龄组标准人口死亡率(‰)期望死亡数甲乙甲乙20- 5.0 6.040-8.0 10.06040.0 50.0合计23.4 16.0甲地标化死亡率=乙地标化死亡率=⑵间接法:用两地所在大地区的死亡率作为标准死亡率。
表6 按标准死亡率计算期望死亡数年龄组标准死亡率人口数期望死亡数甲乙甲乙20- 5.7 2,000 5,00040-9.0 3,000 3,0006042.9 5,000 2,000合计19.7 10,000 10,000甲地乙地甲地标化死亡率= 乙地标化死亡率=2.回答下列问题:⑴比较两种标化方法所得结果,解释上述标化率的意义。
⑵实际率和标化率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疾病的分布一.实习目的:1.学习疾病按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的描述方法。
2.掌握统计图表的基本制作要点。
3.体会疾病分布描述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时:3学时三.实习内容:1.1962年我国某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调查2.一项对日本胃癌的移民流行病学调查研究3.1880-1930年美国麻省男性结核病死亡率资料的出生队列分析【课题一】某县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某省北部,该县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地区。
全县北部地势略高,南部地势较低,有Y河从县境东西贯穿而过,南有H 河与邻县为界。
全年降雨量多集中在秋季,秋季降雨量大小往往影响H河水位的升落,如H河水位上涨,湖泊倒贯,湖水四溢,农田受淹,严重影响秋收秋种。
该县主要为旱地作物,夏收以冬小麦为主,秋收为豆类等。
农民由于缺乏建筑材料,住房比较简陋,秋收时农民多在场地上搭建“人”字形工棚,进行野外露宿。
该县流行性出血热自1958年即有发生,1961年,疫情陡升,遂引起卫生单位的重视。
自该年起,某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协同当地卫生防疫站逐年进行该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监测。
本材料的人口资料来自该县公安局,基本属实。
现将该县流行性出血热调查所得的部分资料提供如下,以便计算分析。
(一) 疾病按时间分布表1 某县1961~1962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时间按月分布月份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合计病例数15 271 754 304 54 22 3 1423 构成比%作业要求:根据表1所提供的资料计算月构成比并绘制该县1961~1962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按月分布的直方图。
(二) 疾病的地区分布1961年8月至1962年7月某县发生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各区的病例分布见表2。
表2 各区病例的分布(1961.8~1962.7)各区编号人口数病例数发病率1 49,471 7452 64,298 2313 50,625 334 71,061 185 75,289 1026 46,149 127 21,069 438 67,601 79 76,588 1010 67,112 0图1作业要求:计算各区的发病率,并描绘统计地图(图1)。
(三) 疾病的人群分布该县1961年8月至1962年7月不同性别、年龄出血热的发病分布见表3(下页)。
作业要求:1.计算年龄性别发病率、病死率,填入表中。
2.绘制年龄、性别发病率线图。
表3 某县不同性别、年龄组出血热的发病分布(1961.8~1962.7)年龄组性别人口数病例数死亡人数发病率(万/万) 病死率(%)0-男女62,39933,33912138510-男女81,00670,151124526520-男女63,56653,14629086251230-男女46,47534,09523674241240-男女34,34131,2031103620850-男女29,01824,59752485460以上男女22,37623,133131612(四) 分析讨论作业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季节分布特点。
2.该县流行性出血热地理分布有何特点?3.该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年龄分布有何特点?【课题二】实际工作中对一种疾病的描述往往是人群、地区和时间的综合描述。
移民流行病学是利用移民这一特殊人群研究疾病的分布,从而找出疾病的病因。
图2是美国人利用日本移民研究胃癌病因的一个实例。
110100100020406080100死亡率(1/十万)110100100020406080100年龄(岁)年龄(岁)图2 胃癌年龄死亡专率美国白人(1959~1961)、日本国内(1960~1961)美国日本第一代移民(1959~1962)、第二代移民(1959~1962)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图2,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用文字描述图2所显示的信息。
2.从图2所显示的信息,分析胃癌的发生原因。
【课题三】现况年龄与出生队列分析1880-1930年美国麻省男性结核病死亡率资料如下表:表4 男性年龄别结核病死亡率(/10万)年龄(岁)年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0-4 760 578 309 209 108 41 5-9 43 49 31 21 24 11 10-19 126 115 90 63 49 21 20-29 444 361 288 207 149 81 30-39 378 368 296 253 164 11540-49 364 336 253 253 175 11850-59 366 325 267 252 171 12760-69 475 346 304 246 172 95>70 672 396 343 163 127 95作业要求:1.根据表4提供的资料绘制1880、1890、1900年的现况年龄结核病死亡率折线图。
2.同一资料,绘制结核病死亡率的1860、1870、1880年出生人群的出生队列分析图。
3.比较两图的主要差异。
4.合理解释两图差别的原因。
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一.实习目的:1.正确使用现况调查方法。
2.掌握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
3.理解现况调查在病因研究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二.学时:1.5学时三.实习内容1.对两项现况调查事例进行评价。
2.某市卫生防疫站针对本区人群中携带情况的一次现况调查。
3.1981年对某市高校45岁及以上男性知识分子的一次现况调查。
【课题一】事例1:1979年,为了解某省一地区肝癌发病情况,曾在该地区所辖几个县内开展了十万人的大普查。
组织了100余人的普查队伍。
普查方法为逐人登记有关项目,问病史、查体并采血检测甲胎蛋白()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普查工作用了半年多时间,最后查出5名疑似肝癌患者。
经进一步确诊3例为原发性肝癌。
当地肝癌的发病率一般在5/十万左右。
事例2:1981年,某省地方病研究所为了进一步探讨大骨节病在本省的分布规律,为防治本病提供科学依据,决定在全省大骨节病病区开展一次普查。
任务下达至各病区县。
普查按省地方病研究所制订的同一方法进行。
资料统一汇总。
大骨节病在本省轻、中、重不同地区患病率不同。
作业要求:1.请你对以上两个事例作出评价。
2.你认为应如何进行以上工作?【课题二】某市北区卫生防疫站为摸清本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情况及其家庭内分布特点,拟进行一次现况调查。
该区约16万人口;分6个街道委员会,每个街道委员会下设13~15个居民委员会;每个居民委员会有1900~2100人,约500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约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