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实施细则
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的混凝土和水泥材料物理性能试验和检测方法及性能评定标准和要求

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的混凝土和水泥材料物理性能试验和检测方法及性能评定标准和要求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施工方案中需要进行混凝土和水泥材料的物理性能试验和检测。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和水泥材料的常见试验方法和性能评定标准和要求。
一、混凝土的物理性能试验和检测方法1. 抗压强度试验:抗压强度是评价混凝土抗压性能的重要指标。
试验方法一般采用标准压力机进行,通过施加逐渐增加的压力,测定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的抗压强度。
2. 抗拉强度试验:抗拉强度是评价混凝土抗拉性能的指标。
试验方法一般采用拉力试验机进行,通过施加逐渐增加的拉力,测定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的抗拉强度。
3. 抗折强度试验:抗折强度是评价混凝土抗弯性能的指标。
试验方法一般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或四点弯曲试验进行,通过施加逐渐增加的弯曲力,测定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的抗折强度。
4. 密度试验:密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试验方法一般采用体积法或称重法进行,通过测量混凝土的体积或重量,计算出混凝土的密度。
5. 含水率试验:含水率是评价混凝土干燥状态的指标。
试验方法一般采用烘箱法进行,通过将混凝土样品放入烘箱中,加热并测量样品的重量变化,计算出混凝土的含水率。
二、混凝土的性能评定标准和要求1. 抗压强度标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如C20、C30、C40等等。
2. 抗拉强度标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要求相对较低,一般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10%~15%。
3. 抗折强度标准:抗折强度是评价混凝土抗弯性能的重要指标,要求一般为抗压强度的60%~70%。
4. 密度标准:混凝土的密度要求与建筑物的用途有关,一般要求密度在2200kg/m³~2600kg/m³之间。
5. 含水率标准:混凝土的含水率要求一般在2%~6%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性能检测细则

目录一.水泥细度检测实施细则二.水泥胶砂流动度检测实施细则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实施细则四.水泥胶砂强度检测实施细则-五.水泥三氧化硫、烧失量及熟料中氧化镁检测实施细则一、水泥细度检测实施细则本细则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以及适用于GB1345—91标准的其它品种水泥。
要求水泥过0.08mm方孔筛后,筛余不得超过10%。
1产品检验技术标准GB1345-91。
2 仪器、设备2.1 负压筛析仪:SF-150B型。
2.2 电子天平:型号YP15K。
3 仪器设备的安装要求3.1 筛子必须完整无损坏,筛子边缘接缝处必须严密。
3.2 天平应放在带有橡皮的水泥平台上,并应便于观察。
4 试验环境条件的要求4.1 电源应满足设备的用电要求。
4.2 试验室温度:17~25度。
5 检测前的检查5.1 被测样品的检查5.1.1 被测样品不得受潮、结块,否则,此样品作废。
5.1.2 被测样品中不得有杂质,若有,应加以重新过筛,筛余物作好记录,并将样品重新混合。
5.1.3 被测样品标签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应予以退回。
5.2 仪器、设备的检查5.2.1 天平是否正常。
5.2.2 负压是否在4000~6000帕。
5.3 环境条件的检查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6 检测方法6.1 取样方法及样本大小取样应从被测样筒中均匀称取50克水泥,并写上编号。
6.2 将试样通过0.9mm的方孔筛,并在110±5度下烘干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
6.3 将筛子放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启动,检查喷嘴运转状况,调节负压为4000~6000帕,运转2分钟后自动停转。
6.4 称取水泥25克,置于筛中,盖上筛盖,启动,筛析2分钟,筛余初始可能有试样粘附在筛盖上,可用小锤轻轻敲击,使其下落。
筛毕,称量筛余物,精确至0.1克,并做好记录。
6.5 试验完毕,须将筛子刷干净,保持干燥。
7 检测后的检查7.1 检查筛子、筛座是否损坏。
【优质】水泥检测细则-word范文模板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水泥检测细则篇一:水泥的取样标准及检测水泥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一.取样水泥检验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取样应有代表性,克连续取,也可以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抽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二.水泥检测依据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1X)。
2.《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方法》(GB/T 1346—201X)。
3.《水泥胶砂强度建院方法》(GB/T 17671—1999)。
4.《水泥取样方法》(GB 12573—201X)。
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 1345—201X)。
三.水泥重点检测指标1.水泥细度的检验;2.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试验;3.水泥凝结时间检验;4.水泥安定性检验;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四.具体检测方案(1)水泥细度检验方案①检测试验的目的:通过筛析法测定筛余量,评定水泥细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②检验标准及主要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标准:《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1345—201X)。
GB 175—201X规定:水泥细度为选择性指标: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其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细度检验方法有负压筛法、水筛法和干筛法,当三种检验方法测试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③主要仪器设备:负压筛析仪、试验筛、水筛架和喷头、天平最大感量1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
④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试验步骤:a、筛析试验前,将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整负压在4000~6000Pa范围内。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依据及一般规定》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依据及一般规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依据及一般规定技能目标:能阅读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标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标准意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1)通用硅酸盐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分别依据国家标准《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21、《水泥细度检测方法筛析法》GB/T 1345—2021、《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2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2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1999的规定进行。
(2)养护条件:实验室温度为2021℃,相对湿度大于50%;湿汽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21℃,相对湿度大于90%。
(3)出厂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复检,并按复检结果使用。
开始线下任务阅读通用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标准线下任务 点评 线下 结束阅读通用硅酸盐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标准 线上学习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能 线上课件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能(4)试样要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的质量占总量的百分率。
(5)检测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
(6)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合水及试模温度均与实验室温度相同。
教学考核:阅读通用硅酸盐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标准。
《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21《水泥细度检测方法筛析法》GB/T 1345—2021《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2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2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
105水泥物理检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水泥物理检验操作规程一、胶砂强度检验(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水泥试样要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的情况,作好编号后,充分拌匀,将样品密封保存,一般要在试验前一天送到试验室。
2、标准砂不能单包使用,应将四袋以上砂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后使用,防止砂子质量波动,影响试验结果。
3、试验时,水泥样品、标准砂、拌合水的温度应控制在17~25℃的试验室温度内,以接近20℃为宜,试验前应记录一次。
4、试验室、养护箱和养护水的温度、湿度必须严格控制,并做好记录。
养护箱的篦板要定期检查是否水平,如不水平要及时调平,以免养护时试模中胶砂向低的一头流动,使试体呈一头高、一头低的现象。
5、对于掺有火山灰质混合材的普通水泥、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应测定胶砂流动度,找出流动度大于等于116mm时的水灰比。
(一)、搅拌1)操作前应检查胶砂搅拌机与锅壁、锅底的间隙是否为3±1mm,当间隙不在3±1mm时,可调整叶片与叶片联轴的螺丝或调整机体立柱螺丝。
2)使用前,首先开空车观察机器是否运转正常,自开动机器起3min是否自动停车,发现运转不正常,如声音不正常,叶片和锅碰擦,机头晃动,启动不了以及3min不能自动停车等,应立即检查直至正常运转后方能使用。
3)每锅用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
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作: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
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
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
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二)振动1)定期检查试模的隔板、端板的有效尺寸是否在标准规定范围内,不在此范围的不能继续使用,应更新。
2)试模擦洗干净组装时,边缘两块隔板和端析与底座的接触面应均匀涂上一薄层黄油,并按编号组装,当组装好后用固紧螺丝固紧时,一边固紧,一面用木锤锤击端板和隔板结合处,不仅使内壁各接触面互相垂直,而且要顶部平齐,然后用小平铲刀刮去三个格内被挤出来的黄油,以免成型试体的底侧面上留下孔洞,最后均匀地刷上一薄层机油。
水泥原材料检测技术规程

水泥原材料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水泥是建筑行业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主要原材料有石灰石、粘土、石膏等。
为了确保水泥的质量,需要对水泥原材料进行检测。
本文将介绍水泥原材料检测技术规程。
二、石灰石检测1.外观检查:石灰石应呈无色或白色,表面应光滑,无粉尘、裂纹和明显的色斑。
2.化学成分检测: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还含有少量的MgCO3和SiO2。
可采用酸解法对其进行分析。
3.物理性能检测:石灰石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密度、孔隙度、吸水率等。
可采用比重法、水吸收率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三、粘土检测1.外观检查:粘土应呈暗绿色或灰色,表面应光滑,无明显的色斑和杂质。
2.化学成分检测:粘土主要成分为SiO2、Al2O3和H2O,还含有少量的Fe2O3、TiO2、CaO等。
可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分析。
3.物理性能检测:粘土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塑性指数、液限、塑限等。
可采用塑性限制法、液限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四、石膏检测1.外观检查:石膏应呈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应光滑,无明显的色斑和杂质。
2.化学成分检测:石膏主要成分为CaSO4·2H2O,还含有少量的SiO2、Fe2O3、Al2O3等。
可采用烧失量法对其进行分析。
3.物理性能检测:石膏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结晶水含量、结晶水失重率等。
可采用热重分析法进行检测。
五、综合检测1.化学成分综合检测:综合考虑石灰石、粘土、石膏的化学成分,计算出其配比,以达到所需的水泥成分。
2.物理性能综合检测:综合考虑石灰石、粘土、石膏的物理性能,计算出其适宜的配比,以达到所需的水泥物理性能。
3.其它综合检测:综合考虑原材料的粒度、含水率、杂质等方面的因素,对水泥原材料进行全面的综合检测。
六、结论通过以上多个方面的检测,可以确保水泥原材料的质量,为制造高品质的水泥奠定基础。
本文介绍的水泥原材料检测技术规程,为水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新标准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新标准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经过中国建材院水泥与新型建材所等有关单位近几年的科研工作,我国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方法同国际标准方法接轨的工作已经完成。
我国等同采用ISO 676:1989《水泥试验方法——强度测定》的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于1999年5月1日起实施,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修订工作也已完成,新修订的GB/T1346标准等同采用ISO 9597:1989《水泥试验方法—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测定》,其中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试杆法),凝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雷氏法)与ISO9597一致,并要该标准中列为标准法,但同时考虑我国的国情,在标准中增加了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锥法),安定性检验方法(试饼法)作为代用法。
现将水泥物理性能检验的有关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一、强度检验水泥强度检验方法是水泥性能检测最基本的试验方法,水泥标准将会随着它的变而变化,到目前为止已采用GB/T17671的标准有以下几项: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21372《硅酸盐水泥熟料》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渣粉》根据GB/T17671标准中的规定和影响胶砂强度检验准确性的诸因素,提出试验注意事项,以便正确掌握检验方法,获得可靠的结果。
(一)验前的准备工作:1、仪器设备及称量器皿(1)搅拌机、试模、振实台、代用设备振动台及其下料漏斗、抗折强度试验机、抗压强度试验机及其夹具、播料器和金属刮平尺均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2)振实台须用地脚螺丝安装在高度约400mm的混凝土基座上,混凝土体积约为0.25m2 ,重约600gk。
安装后设备水平状态,仪器底座与基座之间要铺一层砂浆以保证它们完全接触。
(3)代用设备振动台应地脚螺丝安装在适当高度的混凝土台面上,固定后振动台面呈水平状态。
1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 • • • •
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 1345-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200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201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 17671-1999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199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08 水泥化学分析:GB/T 176-2008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使用时注意:抗压夹具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在做压力试验时其 强度值会逐步减少,因此在做好比对试验的前提下要注意更换, 日常使用时注意传压柱进行导向运动时垂直滑动而不发生摩擦和 晃动,上压板的球面应能自由滑动。
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法)
10 )试模:符合 JC/T726-2005《水泥胶砂试模》。重量: 6.25kg±0.25kg , 试模组装后模腔基本尺寸:长( A )为 160mm±0.8mm ,宽( B )为 40mm±0.2mm,深(C)为40.1mm±0.1mm,用前自检,日常使用注 意不要混用。 11)天平:精度应为±1g。 12)加水器:当使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定管的精度应为 225ml±1ml。
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法)
3、试验条件 1)试验室: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 20℃±2℃,相对湿度应 不低于50%。 2)养护箱: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 20℃±1℃, 相对湿度不低于90%。 3)养护池:水的温度应在20℃±1℃。 养护池温度及试验室温、湿度每天至少记录一次,养护箱或雾室 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小时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 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二次。 6、胶砂配比: P· Ⅰ、 P· Ⅱ、 P· O 、 P· S 、 P· F 、 P· C 水泥每锅胶砂配比均为:中国 ISO标准砂 1350g±5g,水泥 450g±2g,水 225g±1g。 P· P(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每锅的砂及水泥的量不变,但加水量 必须按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测定其水泥的 流动度后来确定强度成型的加水量。(水泥胶砂流动度不小于 180mm,用0.01整倍数递增法)
水泥物理检验细则

目录1.目的 (2)2.适用范围 (2)3.检验依据 (2)4.试样准备 (2)5.检验方法及步骤 (2)6.检验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处理 (4)7.检验数据的处理 (5)8.检验结果的判定 (5)水泥物理检验细则1 目的1.1 水泥检验细则是为了让检测的人员在做试验,操作仪器的过程中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所操作的仪器的检验依据是什么,怎样更好的来操作仪器和维护仪器设备。
2 适用范围2.1 本检验细则适用于检验水泥流动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水泥强度试验。
3 检验依据3.1 本检验细则编制依据: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 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4试样准备4.1 水泥4.1.1 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凝结时间(g):5004.1.2 胶砂强度(g): 450±24.2 水4.2.1 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4.2.2 胶砂强度(mL): 225±14.3 砂4.3.1 胶砂强度(g): 1350±5(ISO标准砂)4.4 样品至少提前24h进入试验室,使样品温度与试验室的温度一致。
5 检验方法及步骤5.1 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5.1.1 接通电源、检查机器。
5.1.2 称取原材料。
5.1.3 用湿布将叶片与锅湿润。
将水倒入锅内,加入水泥将锅升至固定位置后搅拌。
5.1.4 搅拌120s后停15s,在15s之内把锅边的水泥刮入锅中间,高速搅拌120s。
5.1.5 先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后再进行凝结时间的试验。
5.2 安定性的测定5.2.1 检验雷氏夹是否合格。
5.2.2 将水泥净浆按规程装入雷氏夹插捣数次抹平后放入养护箱标养。
5.2.3(24±2)h后进行按规程沸煮并判定是否合格。
水泥制品质量检验规范

水泥制品质量检验规范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水泥制品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检验规范也愈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泥制品质量检验规范的相关要求和措施,以确保水泥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外观质量检验1. 外观检验方法水泥制品的外观质量是指产品的表面形态、色泽、纹理等特征。
外观质量检验应采用目测法,通过观察产品的整体外观情况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2. 外观质量检验要求水泥制品的外观应平整、光滑,无明显裂纹、破损、色差等缺陷。
外观颜色要均匀一致,无明显污渍或斑点。
三、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1. 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方法水泥制品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应使用专用测量工具进行,如卡尺、角度测量器等。
通过测量产品的长度、宽度、高度和角度等参数,判断产品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2. 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要求水泥制品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和平衡性良好。
几何形状应准确、规整,各个面之间的角度应符合要求。
四、物理性能检验1. 抗压强度检验方法水泥制品的抗压强度是指产品在承受压力时的抵抗能力。
抗压强度检验可采用静载试验机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产品施加逐渐增加的压力,测定产品的破坏荷载。
2. 抗折强度检验方法水泥制品的抗折强度是指产品在受到弯曲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
抗折强度检验可采用三点弯曲试验进行,通过施加垂直于水泥制品中心的三个点的力,测定产品的破坏荷载。
3. 物理性能检验要求水泥制品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此外,产品的密度、吸水率、耐磨性等物理性能也应满足相应的规定。
五、耐久性能检验1. 抗冻性能检验方法水泥制品的抗冻性能是指产品在冷冻-解冻循环条件下的耐久性能。
抗冻性能检验可采用冻融试验进行,通过将产品放入冷冻室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冻结和解冻循环,观察产品的表面是否出现剥落、开裂等现象。
2. 耐久性能检验要求水泥制品的抗冻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产品在冻融循环条件下不应有明显的破坏现象。
水泥检验方法实施细则(正本)

1. 总则1.1 为了规范试验室对水泥的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级及其相关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作为检测依据。
1.2编制按现行标准GB/T1345—;GB/T1346—;GB/T17671—;GB/T2419—;GB/T 208—;GB/T 8074—;GB/T3183—,并且依据本书“QTD/YZ-01检测项目应用标准清单”中的相应标准发行年号版本进行编写。
2. 水泥试样2.1取样方法2.1.1现场水泥库、散装水泥在散装容器或输送设备中取样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编号的水泥为一取样单位。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以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量至少12kg。
2.1.2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3. 试验用水3.1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可用蒸馏水。
4. 检测条件4.1试验室温湿度:•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
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5. 仪器设备5.1试验筛(负压筛或水筛)、天平(称量1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水泥净浆搅拌机、•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沸煮箱、雷氏夹、量水器(最小刻度为1ml,精度1%)、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标准养护箱、雷氏夹膨胀值测量仪(标尺最小刻度为1mm)。
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动台、试模及下料漏斗、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和抗压夹具、金属直尺、圆形刚性试模。
6. 试验步骤6.1细度6.1.1负压筛法: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筛恢复正常。
建筑施工材料送检规定

一、原材材料检测1.1混凝土检测1.1.1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混凝土结构工程用水泥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砌体工程用水泥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为一批,每批进行抽样。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用水泥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进场水泥至少抽取一组样品的规定进行复验,当合同另有约定时应按合同执行。
检查数量:水泥出厂前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取样。
袋装水泥和散装水泥应分别进行编号和取样。
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
1.1.2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取样规则: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的规定,取样的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少于一次;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1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2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3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同样的养护方法。
工地试验室检测细则

工地试验室检测细则1.材料检测1.1水泥1.1.1原材料检测:对水泥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1.2物理性能检测:包括初凝时间、终凝时间、膨胀率、压裂强度等;1.1.3强度检测:对水泥的强度进行抗压、抗折等试验,确保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1.2骨料1.2.1外貌检验:检查骨料的外观,确保其无结块、夹杂物等;1.2.2粒度检验:对骨料的粒度进行检测,确保其分布均匀;1.2.3吸水率检验:对骨料的吸水率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3混凝土1.3.1配合比检测: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检测,确保水灰比、骨料含量等符合设计要求;1.3.2流动性检测:对混凝土的坍落度、稠化时间、凝结时间等进行检测;1.3.3强度检测: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试验,包括抗压、抗折、抗渗等。
2.施工工艺检测2.1模板支撑检测:对模板支撑的垂直度、水平度进行检测,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固性;2.2钢筋工程检测:对钢筋的规格、重量、镶设位置等进行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2.3混凝土浇筑检测: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拌合时间、浇筑厚度等进行检测,确保质量合格;2.4砌筑工程检测:对砖块的质量、平整度进行检测,确保砌筑质量达到标准要求;2.5防水工程检测:对防水材料的厚度、质量进行检测,确保防水效果可靠;2.6粉刷工程检测:对涂料的附着力、干燥时间、颜色等进行检测,确保粉刷质量优良。
3.安全环保检测3.1施工废料检测:对施工废料的处理情况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环保要求;3.2噪声检测:对工地噪声进行检测,确保噪声达标;3.3空气质量检测:对工地周围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确保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3.4水质检测:对施工期间的废水进行检测,确保排放的水质达到环保要求;3.5动土工程检测:对振动、沉降等进行检测,保证不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造成不可逆损坏。
以上是工地试验室的一些检测细则,通过对建材和施工工艺的检测,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一种常用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水泥检测对于确保建筑质量非常重要。
下面是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的详细介绍。
一、检测目的及范围1.水泥质量指标的检测,如强度、凝结时间等。
2.水泥外观质量的检测,如颗粒形状、颜色等。
3.水泥中掺合料的检测,如矿渣粉、石灰石粉等。
4.水泥中掺加剂的检测,如缓凝剂、减水剂等。
6.其他水泥相关质量的检测。
二、检测方法和标准1.水泥强度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标准试验方法》中的相关方法,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
2.水泥凝结时间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的相关方法。
3.水泥外观质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物理及机械性能试验方法》中的相关方法。
4.水泥中掺合料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掺合料及混合料试验方法》中的相关方法。
5.水泥中掺加剂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掺加剂试验方法》中的相关方法。
6.水泥包装质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包装检验方法》中的相关方法。
三、检测要求和标准1.水泥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根据建筑设计要求,检测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参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范围内。
2.水泥凝结时间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需要,检测水泥的凝结时间,确保其在正常施工时间范围内。
3.水泥外观质量良好。
检测水泥的颗粒形状、颜色等外观质量指标,确保无明显的颗粒破碎、明显的颜色变化等不良现象。
4.水泥中掺合料符合要求。
检测水泥中的掺合料类型和掺合比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5.水泥中掺加剂符合要求。
检测水泥中的掺加剂的种类和掺加比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四、检测频率和方法1.水泥质量指标的检测应按照每批次一次的原则进行。
2.水泥外观质量的检测应按照每批次一次的原则进行。
3.水泥中掺合料和掺加剂的检测应按照每批次一次的原则进行。
4.水泥包装质量的检测应按照每批次一次的原则进行。
5.其他水泥相关质量的检测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的操作规程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的操作规程一、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负压筛析仪(负压范围:4000~6000MPa)称取25g试样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轻轻敲击筛盖,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试验前必须做到: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行正常.2、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机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度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1。
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4、凝结时间的测定测定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试件的准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量制成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A、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方法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方法1、目的根据国家标准检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
2、检验范围a)通用硅酸盐水泥;3、引用国家标准a)GBl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b)GB/Tl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洁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c) 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d) GB/T8074-2008比表面积测定方法4、仪器设备a)、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
b),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c)沸煮箱(FZ-3lA)d)雷氏夹e)量筒(50ml,100m1)f)天平(DJ-10002 0.01g/1000g)g) 负压筛析仪(FSY-150G)h) 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人员和实验条件检验人员应是通过省级或省级以上部门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站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
试验室的温度(20±2)℃相对温度大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温度应与试验一致;湿气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6、样品试验前应按照程序文件《样品收发管理制度》检查试验样品的来源、性质、规格等技术指标和处置程序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
若不符合应退回样品登记室,联系委托方重新取样,若符合进入检验环节。
7、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GB/Tl346-20117.1标准稠度用水量用符合JC/T727按修改后维卡仪标尺刻度进行测定,此时仪器试棒下端应为空心试锥,装净浆的试模采用锥形模。
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用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用水量方法为准。
7.2试验前须检查维卡仪的滑动杆能自由滑动;试模和玻璃底板用湿布擦拭,将试模放在底板上;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水泥物理性能常规检测要点

水泥物理性能常规检测要点【摘要】本文通过对水泥物理性能常规检测进行了详细解说,并提出了各项检测项目试验需注意要点。
【关键词】水泥;检测;标准1 水泥定义及要点1.1 水泥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遇水后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能有可塑性浆体变成坚硬的石状体,并能将散粒状材料胶结成为整体。
水泥浆体不但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增长强度。
1.2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不少于12kg,将所取的样品充分混合后通过0.9mm的方孔筛,均分为试验样和封存样。
封存样应加封条,密封保管3个月。
1.3 水泥检测项目中化学分析、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这四项不符合技术要求为不合格品。
进场的水泥应按批进行复检。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 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 水泥分类我国建筑工程中目前常用的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P·I)、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复合硅酸盐水泥(P·C)。
(注:硅酸盐水泥分为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I型硅酸盐水泥,在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的称为Ⅱ型硅酸盐水泥。
)3 水泥物理性能常规试验检测执行标准(1)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2)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法》(3)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测方法》(4)GB/T 1345-2005《水泥细度检测方法》(5)GB/T 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6)GB/T 208-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7)GB/T 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8)GB/T 12573-2008《水泥取方法》4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法4.1 基本原理4.1.1 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实行细则1合用范围、检查参数及技术原则1.1合用范围通用硅酸盐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1.2检查参数原则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胶砂流动度、比表面积。
1.3技术原则产品原则(鉴定原则)及其需引用原则GB 175-2023 通用硅酸盐水泥试验措施原则及其需引用原则a.GB/T 1345-2023 《水泥细度检查措施筛析法》b.GB/T 1346-2023 《水泥原则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查措施》c.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查措施(ISO法)》d.GB/T2419-2023《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措施》e.GB/T 8074-202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措施勃氏法》f.GB/T 208-94《水泥密度测定措施》2检测环境2.1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品旳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2.2养护箱旳温度为20℃±1℃, 相对湿度不低于90%。
2.3养护池水旳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2.4不一样品种旳水泥试体、不一样步间成型旳试体分池养护。
2.5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2.6养护箱旳温度与相对湿度每天记录二次。
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旳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3. 检测设备与原则物质3.1原则物质水泥细度原则样品 GSB 14-15113.2检测设备(见下页)序号名称型号量程精度(最小分度值)1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2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新原则0-70mm1mm 3负压筛析仪FSY-150A45μm、80μm——4水泥沸煮箱FZ-31型————5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LD-500-25mm1mm 6雷氏夹¢30*30————7水泥胶砂搅拌机JJ-5————8ISO水泥胶砂振实台ZT-96————9水泥恒应力抗压抗折试验机TYE3000-300kN(压);0-10kN(折)1.0级10自动控制养护箱SHBY-40B————11水泥抗压夹具40×40————12水泥抗折夹具——————13电子天平AY20230~200g0.01g14电子天平SE6000F0~1000g1g15原则筛孔径0.9mm————16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NLD-3————17全自动比表面积仪FBT-9————4样品规定及准备4.1试样数量:每验收批样品数量不少于12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实施细则1适用范围、检验参数及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通用硅酸盐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1.2检验参数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胶砂流动度、比表面积。
1.3技术标准1.3.1产品标准(判定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1.3.2试验方法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a.GB/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b.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c.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d.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e.GB/T 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f.GB/T 208-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2检测环境2.1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2.2养护箱的温度为20℃±1℃, 相对湿度不低于90%。
2.3养护池水的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2.4不同品种的水泥试体、不同时间成型的试体分池养护。
2.5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2.6养护箱的温度与相对湿度每天记录二次。
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3. 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3.1标准物质水泥细度标准样品3.2检测设备(见下页)4样品要求及准备4.1试样数量:每验收批样品数量不少于12kg。
4.2样品准备:首先将样品和任务单核对是否一致后,再通过0.9mm方孔筛过筛,同时筛余物应充分拌匀,试样应与室温一致后方可开始试验。
5检测方法5.1检测前的检查5.1.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试验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5.1.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5.1.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5.1.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5.2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5.2.1 标准稠度用水量(标准法)检测方法依据GB/T 1346-2011。
1、检测前试样准备和仪器设备的准备、检查(1)测试前检查搅拌机是否运行正常,控制时间有无偏差;(2)检查维卡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下落时时是否有紧涩和旷动现象。
若出现上述现象,则应将金属棒从孔中取出,用软毛刷清洁金属棒滑道,同时清洁金属棒外壁,并在金属棒外壁涂以机油予以润滑;(3)调整试杆,使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同时检查指针是否弯曲。
上述检查正常后方可开始正式进行检测。
2、试验步骤(1)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2)标准稠度的测定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正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至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浆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30s时记录试杆距离板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离板底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5.2.2 凝结时间检测方法依据GB/T 1346-2011。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本细则第5.2.1条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内。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1~2s 后,突然放松,使试针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面玻璃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4、终凝时间的测定: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养护箱中继续养护。
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
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5、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
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定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判定已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5.2.3 安定性(标准法)检测方法依据GB/T 1346-2011。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a.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g~85g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b.雷氏夹试件的成型: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汽养护箱养护24h±2h。
c.沸煮: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min±5min内生至沸腾。
养护完毕,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着将雷氏夹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
5.2.4 细度(负压筛析法)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C),准确至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5.2.4.1检测检测方法依据GB/T 1345-2005。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a.样品处理:水泥样品处理方法按GB 12573第3.5条进行。
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b.试验准备:试验前所用的负压试验筛应保持清洁、干燥。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负压筛的筛孔规格。
试验时,80μm 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 ,45μm 筛析试验称取试样10g 。
d .称取试样精确至0.01g ,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开动筛析仪连续筛2min ,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筛盖使试样落 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全部筛余物。
e. 试验筛必须经常保持洁净,筛孔通畅,使用10次后要进行清洗。
金属框筛、铜丝网筛清洗时应用专门的清洗剂,不可用弱酸浸泡。
5.2.4.2结果计算及处理a .水泥试样细度的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进行计算:F=Rt/W ×100式中:F ——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Rt ——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W ——水泥试样的质量(g )5.2.4.3试验筛的标定试验筛每使用100次后需重新标定。
试验筛标定依据GB/T 1345-2005附录A 。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a .将标准样装入干燥洁净的密闭广口瓶中,盖上盖子摇动2min ,清除结块。
静置2min 后,用一根干燥洁净的搅拌棒搅匀样品。
b .按本细则5.2.4.1b 条称量标准样品,精确至0.01g ,将标准样品倒进被标定试验筛,中途不得有任何损失。
c .按本细则5.2.4.1c 条、5.2.4.1d 条进行筛析试验操作。
d .每个试验筛的标定应称取二个标准样品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插做其他样品试验。
标定结果:二个样品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值,但当二个样品筛余结果相差大于0.3%时应称取第三个样品进行试验,并取接近的两个结果进行平均作为最终结果。
修正系数计算: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C=F S /Ft (3)式中:C ——试验筛修正系数;F S ——标准样品的筛余标准值,单位为质量百分数(%);Ft ——标准样品在试验筛上的筛余值,单位为质量百分数(%)。
计算至0.01。
合格判定:a .当C 值在0.80-1.20范围内时,试验筛可继续使用,C 可作为结果修正系数。
c .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Pa-6000Pa 范围内。
b.当C值超出0.80-1.20范围内时,试验筛应予淘汰。
5.2.5 水泥胶砂强度检测方法依据GB/T 17671-1999。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
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应以0.01的整数倍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a.检测前准备:(1)水泥试样经充分拌匀后,作好编号,将样品密封保存,一般要在试验前一天送到试验室。
(2)试验室室温:水泥样品、标准砂、拌和水的温度应控制在20℃±2℃,相对湿度≥50%,试验前应记录一次。
养护箱和养护水的温度、湿度也必须严格控制,并做好记录。
(3)材料准备:水泥——当试样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应不与水泥起反应)里;砂——中国ISO标准砂;水——饮用水,仲裁试验或其它重要试验用蒸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