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实验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1. 什么是细胞培养?细胞生物学实验指从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组织,并将其分散为单个细胞(机械或酶消化),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其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保持生长、分裂繁殖、细胞的接触性抑制以及细胞衰老过程等生命现象。

最常见的细胞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原代细胞,另一种是传代细胞。

原代细胞是指动物组织经过胰酶或胶原酶等酶类的消化,使其分散,从而获得单个细胞,再使这些单个细胞生长于培养容器中的过程。

大多数组织可以制备原代细胞,但制备的方法略有不同,制备的细胞生长快慢及难易程度也不相同。

不同的原代细胞,其形态也不尽相同。

一般将10代以内的细胞称之为原代细胞。

传代细胞一般指无限繁殖的细胞系,理论上这类细胞可以无限次的传代。

做实验的时候也会经常使用这类细胞,如Hela、293、Vero 等细胞。

2. 细胞的生长周期游离期:细胞刚接种到新的培养容器中到贴壁前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的长短由细胞类型决定,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

贴壁期:细胞从游离状态变为贴附到培养器皿表面并展现出一定细胞形态的时期。

潜伏期:细胞在完成贴壁后,并不会马上进行增殖,会进行增殖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的储备,这个时候称之为潜伏期。

对数生长期:细胞在完成物质和能量储备后,开始大量的增殖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细胞活力旺盛,且状态稳定,我们所做的绝大多数实验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展的。

停止期: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密度越来越大,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细胞间的接触抑制等因素,细胞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给细胞进行传代了,使细胞可以继续进行增殖,保持旺盛的活力。

3. 细胞生长所需要营养条件细胞的培养所需要的营养成份一般来自于基础培养基(比如DMEM培养基)和血清。

基础培养基:主要是提供细胞生长所需要的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维生素(细胞代谢中辅酶的组成成分)、无机离子(K+,Na+等)、碳水化合物(碳源和能量来源)和一些激素等营养物质。

血清:主要是提供一些基础培养基不能提供的生长因子和低分子的营养物质,此外它还有促进细胞的贴壁、中和有害重金属离子等作用。

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学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获取丰富的数据和信息。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和技术。

1.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一种将细胞放置在含有营养物的培养基上的实验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很多方面,例如研究基因表达、病理生理学和新药发现等领域。

细胞培养通常要求细胞处于可能生长和分裂的特定生长条件下,培养基的配方和组成要根据细胞类型进行调整。

2. 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是一种将抗体特异性地与待检测蛋白质结合,然后用荧光染色剂标记抗体的实验方法。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质的组织学定位、蛋白质相互作用和细胞信号传导等方面的研究。

3. 细胞色素c释放实验细胞色素c释放实验是通过检测细胞色素c的释放来检测细胞凋亡状况的实验方法。

这种实验需要将细胞暴露在合适的刺激条件下,然后收集细胞,用针头机械破碎并分离出线粒体,接着用色素c检测试剂。

此方法可以被应用于癌症治疗、新药研发和基础细胞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4. 网格溶解实验网格溶解实验是一种检测细胞侵袭和扩散能力的实验方法,常用于研究细胞恶性生长、转移和肿瘤治疗等领域。

这种实验需要在培养皿中放置一层含有孔的膜,将预处理好的细胞悬浮在孔上方的区域,然后留置一段时间等待细胞穿过孔隙层次,最后收集并处理细胞样本,通过各种方式检测细胞侵袭和扩散的情况。

5.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实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实验是一种检测蛋白质互相作用的实验方法。

这种实验有几种方法,包括酵母对二杂交法、共免疫沉淀法和化学交联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制,为研究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和疾病机理等领域提供参考资料。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和技术。

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适用范围和步骤,研究者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二、实验原理
植物原生质体是除去细胞壁后为原生质所包围的“裸露细胞”,是开展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其中酶解法分离原生质体是一个常用的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因而使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降解细胞壁成分,除去细胞壁而使原生质体释放出来。
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或融合后,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应用合适的培养方法,能够再生细胞壁,并启动细胞持续分裂,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再分化发育成苗。其中,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是原生质体培养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脉,称30g于150ml 0.35mol/L NaCl溶液中,装入组织捣碎机。
将匀浆用6层纱布过滤于500ml烧杯中。
利用组织捣碎机低速(5000r/min)匀桨3-5min。
将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是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二、实验原理
凝集素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性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
01
凝集素与糖分子结合有一定的专一性和结合价,并与细胞膜上受体的分布有关。
01
三、实验仪器
显微镜、粗天平、载玻片、滴 管、 离心管、离心机等.
用镊子撕去叶的下表皮,然后将叶放有酶液的培养皿或带盖三角瓶,每10ml酶液放2g叶片;
洋葱、小麦种子或黄豆幼根根尖
人口腔上皮细胞
五、实验内容与实施过程
1.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1.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清洁载玻片放在37℃恒温水浴锅的金属板上 ↓ 滴2滴1/5000詹纳斯绿B染液 ↓ 用牙签口腔颊粘膜处稍用力刮取上皮细胞 ↓ 刮下的粘液状物放大载玻片的染液滴中 ↓ 染色10-l5min(注意不可使染液干燥,必要时可再加滴染液) ↓ 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 • 实验操作流程 • 实验结果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实验目的
01
02
03
04
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 实验技能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细胞培养和细胞转 染技术
探究细胞信号转导的机 制
实验背景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结 构和功能的基础
能量转换
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可以将光能或化学能转换 为细胞可利用的ATP等能 量形式。
信息传递
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和 电信号传递信息,协调各 种生理活动。
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分裂
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 可以复制自身并产生新的子细胞。
细胞分化
在发育过程中,细胞会逐渐失去其 全能性,并获得特定的功能和形态。
定性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和推理,探究可能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
结果解读与讨论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解读,明确实验目的和 结论。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探讨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提出可能的假设和 研究方向。
05 结论
实验总结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了 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
实验步骤
实验包括细胞培养、显微观察、细胞计数等步骤,每个步 骤都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
实验涉及细胞培养、显微观察、细胞计数等技术,通过这 些技术,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 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清晰,学生能够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并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采用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数量、形态和相关蛋白的表达。
细胞凋亡诱导与检测
细胞凋亡检测
细胞凋亡诱导
自噬诱导
通过饥饿、药物刺激等手段诱导细胞自噬,以研究自噬的生物学意义和作用机制。
自噬检测
采用荧光染色、电镜观察、蛋白质印迹等方法检测自噬体的形成、数量和相关蛋白的表达。
自噬诱导与检测
03
02
01
实验原理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细胞培养、显微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步骤。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结果汇报与讨论
将实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汇报,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步骤
02
细胞培养
CHAPTER
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技术,可以检测和定位细胞内特定信号分子的分布和动态变化,进而揭示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
详细描述
总结词
信号转导抑制剂的应用
总结词:信号转导抑制剂是一类能够干扰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07
细胞凋亡与自噬研究
CHAPTER
通过使用化学物质、射线、病毒等手段诱导细胞凋亡,以研究其发生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电子显微镜
利用电子束代替可见光,观察细胞超微结构。
显微镜观察
通过显微镜或细胞计数板,统计细胞数量。
细胞计数
利用染色剂或荧光染料,检测细胞活性,如MTT法、染色排除法等。
细胞活力检测
细胞计数与活力检测
利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
染色技术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教师:xxx所在学校:xxx中学目的要求:1练习徒手切片2认识叶片的结构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槐树、蚕豆的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方法步骤方法与步骤要点注意事项(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片的临时切片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3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培养皿中。

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

4用毛笔蘸出较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叶片下面要垫上小块木板,以防损坏桌面。

刀片要捏紧,切割速度要快,注意安全。

为了便于观察,载玻片的水滴中可以同时放几片叶的横切片,选择切得较薄的一片用来观察。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2.观察时注意分清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仔细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的`区别(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下表皮上有没有气孔?撕取下表皮时,一定要薄,否则影响观察效果。

注意观察气孔的结构。

(四)画图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下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及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这一对保卫细胞要详细画,周围的细胞只需勾出轮廓。

画图时,要真实、实事求是。

讨论与交流1.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2.从结构上看,叶片有哪些方面是适于接受阳光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篇二一、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复杂而有趣的科学,旨在探索细胞基础结构及其功能。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细胞,以便更好地应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涵盖了在实验室中模拟和测试不同类型的细胞,以发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生物学实验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而有不同的设计。

有些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细胞的基础结构,例如用来实现细胞分裂的机制和细胞内组织构建的过程;有些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细胞受环境刺激后该如何反应,例如研究细胞对毒性物质或药物的反应;也有些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研究细胞传播信息的机制。

不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它们都需要有效的实验设计、精确的操作技巧和准确的数据分析。

在实验室中,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步骤要求详细。

实验的第一步是准备实验材料,根据实验的目的而确定所需的技术和实验材料,细胞培养和试剂的准备非常重要。

实验的第二步是实施实验,要求操作者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技术,以确保细胞培养和观察的精确性。

实验的第三步是数据分析,分析测得的实验数据,对结果进行概括和解释,并画图显示数据。

细胞生物学实验通常分为室内实验和实地实验。

室内实验用于实验室中实现细胞培养、操作和观测,实现实验过程的模拟,这样能迅速得到实验结果,更方便地探索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实地实验涉及到从实地样本中收集细胞,进行实验室外观测,探究细胞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表现,进而发现细胞的新特性,从而更好地应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探索的结果可以丰富细胞生物学的理论,为临床药物发现、新药开发和疾病治疗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发展迅猛,实验过程日益简化,实验结果也越来越准确可靠,为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快速发现细胞的新特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一种长期探索性的实验工作,一般来说,实验结果最后能揭示的不仅仅是细胞的结构及其复杂的功能,更能揭示人类自身的始祖,以及窥探自然现象的深奥内涵。

综上所述,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一项复杂而又有趣的工作,旨在深入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针对不同实验目的,它要求严格的实验设计、准确的操作技巧和精确的数据分析,研究结果为药物发现、新药开发和疾病治疗提供宝贵的科学依据,进而改善人类的健康水平。

细胞生物学实验(本科生)实验内容

细胞生物学实验(本科生)实验内容

细胞生物学实验(本科生)实验内容实验一细胞的结构目的:1、熟悉实验室规范2、掌握光镜下细胞器的形态、分布特点;3、掌握临时制片法;4、学会生物绘图内容:(一)录像:临时标本片的制作(二)光镜下细胞器形态学观察:1、高尔基体(兔神经节切片)2、细胞核及核仁(蝾螈表皮装片)3、线粒体(肾小管切片)4、细胞骨架(培养肝癌细胞飞片)5、中心体*(马蛔虫受精卵切片)(二)操作: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制片(显示活体线粒体)(三)实验报告:绘制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实验二细胞化学细胞工程目的:1、掌握甲基绿-派洛咛染色法原理及操作技巧2、了解几种化学成分的显示方法及原理;3、观察各种化学成分在细胞中的分布;4、了解PCC原理;5、了解细胞融合及其应用;内容:(一)录象:克隆羊(二)观察:1、糖原(动物肝切片,PAS反应)2、酸性蛋白(蟾蜍血涂片,酸性固绿染色)3、酸性磷酸酶*(鼠腹腔液涂片,金属沉淀法显色)4、DNA* (小鼠睾丸切片,Feulgen反应)5、DNA、RNA*(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涂片,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6、细胞融合(鸡血细胞、培养细胞)7、PCC*(Hela细胞)(三)操作:制作蟾蜍血涂片,显示DNA、RNA(四)实验报告:甲基绿-派洛咛染色原理、步骤及结果实验三显微测量细胞的生理活动目的:1、掌握显微测量技术;2、观察细胞的生理活动;3、掌握死活细胞的鉴别方法及原理;内容:(一)录象:细胞的活动显微测量(二)观察:1、胞质环流(黑藻叶片)2、吞噬作用*(小鼠白细胞)3、吞噬作用(蟾蜍白细胞)(三)操作:1、显微测量(蟾蜍红细胞)2、死活细胞鉴别(酵母细胞)(四)实验报告:1、测量5-10个细胞的大小,计算平均值;2、计算细胞存活率。

实验四细胞增殖染色体(质)目的:1、熟悉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2、掌握细胞增殖周期各期的形态学特点;3、熟悉人染色体的基本形态特征;4、掌握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方法及原理;内容:(一)观察: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马蛔虫受精卵切片)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洋葱根尖纵切片)3、收缩环*(肝癌细胞飞片)4、无丝分裂*(草履虫装片)5、人染色体的基本形态(人血涂片)(二)操作:1、制作有丝分裂压片(洋葱根尖)2、制作X染色质标本片(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三)实验报告:绘有丝分裂图、X染色质图。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细胞膜的渗透性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对物质渗透的一般规律。

2、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为一种半透膜,对物质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当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时,细胞吸水膨胀而发生溶血。

当红细胞放入含有不同溶质的等渗溶液中时,由于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透性不同,细胞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会不同,故发生溶血现象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三、实验操作1、从集市买适量活鸡血,取5ml(防止污染),放入盛有20ml Alsever’s液瓶中,混匀后置冰箱保存备用(2周内使用)。

2、使用前取用Alsever’s液保存的新鲜鸡血5ml,加入8ml的0.128mol/L NaCl溶液,小心混匀,1000r/min 离心5min,如此3次洗涤,最后配成30%的鸡红细胞(CRBC)悬液。

3、取11支试管,按附表中所示测试溶液,分别取样各3ml,作出标记后,各管均加入红细胞悬液2滴,混匀后静置于室温中,观察各支试管中发生溶血的时间及变化。

四、观察结果1、试管内液体分两层:上层浅黄色,下层红色不透明为不溶血(―),镜检红细胞完好呈双凹盘状。

2、如果试管内液体浑浊,上层带红色者,称不完全溶血(+或++),镜检部分红细胞呈碎片。

3、如果试管内液体变红色而透明者,称完全溶血(+++),镜检发现细胞全部呈碎片。

五、实验建议1、鸡血在离心时,试管均需在扭力天平上平衡。

2、目测红细胞体积或置于带刻度的离心管中,加入生理盐水配成30%的红细胞悬液。

、3、试管中有红细胞和测试溶液时,不应强力摇晃,以免造成人为的红细胞破裂。

实验报告及作业※目测判断标准:快速溶血:+++;慢速溶血:++或+;不溶血:―实验二核酸(DNA和RNA)的细胞核定位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学习两类核酸显示的原理及操作程序。

2、了解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二、实验原理细胞内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生物学中,细胞生物学实验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可以通过对细胞进行观察,检测,分离和操作等方法,对细胞内外信息进行研究,从而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化学反应和物质交换等。

一般来说,细胞生物学实验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实验,化学分析实验,生物分析实验,生物组装实验,以及细胞移植和培养实验等几种。

这些实验分别有不同的用途,能够更好地帮助科学家研究细胞。

直接观察实验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实验。

它需要将细胞用显微镜放大,形成细胞图谱。

通过观看细胞图谱,能够清楚地了解细胞的结构,细胞内部的构造以及细胞间的关系。

化学分析实验主要是为了研究细胞中的物质及其交互作用,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有酶活性测定、亲和纯化及表观遗传学分析等。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细胞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并对细胞的功能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出更深入的研究。

生物分析实验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部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和核膜蛋白的定量分析,细胞结构及功能组成分析,细胞膜蛋白及核膜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等。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组装实验是在细胞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更复杂的九聚体,通过把这些九聚体组装到细胞神经元上,可以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结构及行为。

细胞移植和培养实验是将细胞从一种宿主机体迁移到另一种宿主机体,或从一种宿主体中分离出来,然后在体外培养以研究其特性的实验。

这种实验能够为科学家更好地研究细胞的功能和行为提供帮助。

总之,细胞生物学实验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更好的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化学反应和物质交换等方面,从而对细胞的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3篇)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3篇)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3篇)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精选3篇)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掌握显示细胞中过氧化物酶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3、掌握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检测方法二、实验原理:1、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能把许多胺类氧化为有色化合物,用联苯胺处理标本,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能把联苯胺氧化为蓝色的联苯胺蓝,进而变为棕色产物,因而可以根据颜色反应来判定过氧化物酶的有无或多少。

中间产物蓝色联苯胺是不稳定的,无需酶的参加即可氧化为棕色化合物。

2、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

它是一个主动的、高度有序的,基因控制的,一系列酶参与的过程。

3、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是: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细胞核发生染色质凝聚和聚集于核膜周围(边缘化);细胞膜有小泡状形成;晚期细胞膜内陷形成大小不同的凋亡小体;根据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进行显微观察是检测细胞凋亡的一种直观、可靠的方法。

三、实验步骤:细胞中过氧化物酶的显示1、在载片上滴一滴PBS缓冲液;2、取骨髓细胞:用断颈法处死小鼠,立即剪取后肢,去除肌肉,剥出后肢股骨,剪开股骨一端,用牙签尖的一端插入剪开的小孔中,抠取少许骨髓细胞置滴有PBS的载片上;3、涂片:用另一玻片将骨髓细胞沿一个方向涂布推开,室温晾干;4、媒染:在涂片上滴0.5%硫酸铜液,以盖满涂片为宜,处理30秒-1分钟。

5、倾去硫酸铜液,直接滴入联苯胺混合液反应6分钟(以盖满涂片为宜)6、清水冲洗,番红复染2min。

7、镜检:清水冲洗,室温晾干,先低倍镜下观察,后换高倍镜下观察(油镜100_)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与观察吉姆萨染色:1、取细胞爬片置于小培养皿中(有细胞面朝上)2、生理盐水轻轻漂洗细胞3、95%乙醇固定5min4、PBS缓冲液洗2次5、吉姆萨染色液染色5min6、蒸馏水轻轻洗去染液7、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吖啶橙染色:1、取细胞爬片置于小培养皿中(有细胞面朝上)2、生理盐水轻轻漂洗细胞3、甲醇:冰醋酸(3:1)固定5min4、PBS缓冲液洗2次每次1min5、0.01%吖啶橙染色液在避光环境下染色5min6、蒸馏水轻轻洗去染液6、选用蓝光激发滤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细胞培养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观察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现象3. 掌握细胞培养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实验原理:细胞培养是一种将生物体细胞从其原始生存环境中分离出来,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的技术。

这种技术对于研究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药物筛选等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将通过观察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现象,加深对细胞培养技术的理解。

实验材料:1. 人体皮肤细胞2. 培养基(包含血清、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3. 塑料瓶(培养皿)4. 显微镜5. 记录表实验步骤:1. 取适量人体皮肤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使其从组织中分离出来。

2. 将细胞接种到塑料瓶(培养皿)中,加入适当浓度的培养基。

3. 将塑料瓶(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定期观察并记录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现象。

4. 在合适的时间点,使用显微镜拍照记录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过程。

5.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和图片,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观察到皮肤细胞在培养基中开始贴壁,并逐渐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细胞开始出现分裂,形成相互连接的细胞团。

一些细胞逐渐伸展成梭形或扁平形,呈现出典型的贴壁生长形态。

在某些区域,我们观察到细胞开始分化为两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一种呈圆形或椭圆形,另一种呈多角形。

这些现象表明细胞已经开始分化。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细胞确实可以在体外条件下贴壁生长并增殖。

这证明了细胞培养技术的可行性。

2. 细胞分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本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这说明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

3.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适宜的培养条件,以确保细胞的存活和正常生长。

此外,不同种类的细胞可能需要不同的培养条件,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针对具体细胞类型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观察了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现象,并掌握了细胞培养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

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

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1.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是一种将细胞在人造环境下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这种实验可以用来研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评估细胞的功能和活性等。

培养的细胞可以来自动物组织、植物组织或微生物等。

2.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这种实验可以用来观察细胞内特定的蛋白质、细胞器或DNA分布。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荧光染料或标记的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瞬态或持久性标记。

这种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探索细胞中不同分子的相互作用。

3.转染实验:转染是将外源DNA或RNA引入细胞内的过程。

这种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基因在细胞中的功能,或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细胞中来改变其表达。

常见的转染方法包括酵母转染、细菌转染、质粒转染和病毒转染等。

转染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因调控机制和研究细胞行为的变化。

4. 测定细胞增殖实验:这种实验可以用来测定细胞增殖速度和细胞生长的影响因素。

常见的细胞增殖实验包括MTT(3-(4,5-二甲基-2-苯唑基)-2,5-二苯基四氮唑)实验、BrdU(5-溴脱氧尿苷)实验等。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和影响细胞增殖的因素。

5.测定细胞凋亡实验:细胞凋亡是一种编程性死亡的过程,是维持细胞内稳态的重要机制。

测定细胞凋亡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细胞死亡的调控机制,并评估不同因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常见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包括DNA损伤、细胞膜破裂和细胞色素释放等。

6.蛋白质分离和电泳实验:这种实验可以用来分离和鉴定细胞中的蛋白质。

常见的蛋白质分离方法包括凝胶电泳、二维凝胶电泳和西方印迹等。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细胞中不同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了解蛋白质调控的机制。

7. 实时荧光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实验:PCR是一种在体外合成DNA的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用来定量检测靶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这种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和研究基因在不同生物学过程中的功能。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完整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完整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膜的功能和特性;2. 掌握细胞膜的制备和观察方法;3. 学习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实验技术;4. 通过实验验证细胞膜在细胞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分隔层,具有保护、物质交换、信号转导等功能。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性渗透性。

本实验通过制备细胞膜、观察细胞膜形态、测量细胞膜流动性、研究细胞膜渗透性等方法,探讨细胞膜在细胞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猪肝、生理盐水、磷酸缓冲液(pH 7.4)、0.25%胰蛋白酶、0.1%EDTA、0.2%Triton X-100、红四唑(MTT)、无水乙醇、氯化钠、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超速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移液器、培养皿、烧杯、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细胞膜(1)取新鲜猪肝,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切成小块;(2)将肝组织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用组织捣碎器捣碎;(3)将捣碎的肝组织过滤,收集滤液;(4)将滤液加入适量0.25%胰蛋白酶,在37℃恒温水浴锅中消化30分钟;(5)将消化后的滤液加入适量0.1%EDTA,终止消化;(6)将终止消化的滤液离心(3000r/min,10分钟),收集上清液;(7)将上清液加入适量0.2%Triton X-100,充分混匀,室温下放置10分钟;(8)将混合液离心(12000r/min,30分钟),收集沉淀即为细胞膜。

2. 观察细胞膜形态(1)取细胞膜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每次5000r/min,10分钟;(2)将洗涤后的细胞膜沉淀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制成细胞膜悬液;(3)取少量细胞膜悬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封片;(4)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形态。

3. 测量细胞膜流动性(1)取细胞膜悬液,加入适量红四唑(MTT),混匀;(2)将混合液离心(3000r/min,10分钟),收集上清液;(3)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液在570nm处的吸光度值;(4)根据吸光度值计算细胞膜流动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和功能差异。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镜片- 显微镜- 植物叶片样本- 动物组织样本- 注射器或吸管- 0.9% NaCl生理盐水- 甘油或其他透明溶液2. 实验步骤:1. 取一片植物叶片,并在显微镜盖玻片上放上一滴生理盐水。

2. 将植物叶片放在生理盐水中,使用镊子轻轻剪碎叶片,使细胞释放。

3. 将显微镜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调节镜片使其聚焦在细胞上。

4. 观察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等。

5. 取一片动物组织,并在显微镜盖玻片上放上一滴甘油或其他透明溶液。

6. 使用镊子将动物组织放入溶液中,轻轻搅拌,使细胞释放。

7. 将显微镜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调节镜片使其聚焦在细胞上。

8. 观察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等。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能提供结构支持和保护细胞。

2. 细胞膜是植物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特征,它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3.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细胞核都是存在的。

4. 植物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能够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

5. 动物细胞内含有线粒体,而植物细胞也存在但数量相对较少。

线粒体是动物细胞中的能量合成器官,能够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供应。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明确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差异。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细胞具有线粒体,能够进行代谢和产生能量。

另外,细胞膜和细胞核是所有细胞共有的结构,起着重要的生命活动调控作用。

实验意义: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过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和各种生物现象。

xu《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

xu《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基的制备、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等。

3. 细胞观察技术:显微镜观察、细胞染色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胞培养基、细胞悬液、染色剂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细胞培养箱、离心机等。

四、实验步骤1. 细胞培养:准备细胞培养基,将细胞悬液加入培养基中,放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染色:将染色剂加入细胞培养基中,观察细胞染色后的形态和结构。

3.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4. 数据分析: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细胞生物学相关问题。

五、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目的:简要描述本实验的目的。

2. 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和相关概念。

3. 实验材料与仪器:列出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和仪器。

4.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和操作过程。

5. 实验结果:描述实验观察结果,附上显微镜照片。

6.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相关问题。

7.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回答实验问题。

8. 参考文献:列出实验中引用的参考文献。

六、实验一: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红墨水对细胞膜的渗透作用,了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2. 实验原理: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红墨水中的染料分子会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导致细胞颜色变化。

3. 实验材料与仪器:红墨水、生理盐水、细胞膜模型、显微镜等。

4. 实验步骤:a. 准备细胞膜模型,模拟细胞膜的结构。

b. 将细胞膜模型放入含有生理盐水的容器中,观察细胞膜的初始状态。

c. 将红墨水滴在细胞膜模型上,观察红墨水通过细胞膜的渗透过程。

d.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膜模型在不间点的颜色变化。

5. 实验报告要求:描述实验目的和原理。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细胞染色体观察实验目的:观察和分析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和特点,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实验原理:细胞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重要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本实验将通过制作和观察细胞染色体的垂直染色体图像,以分析染色体的数量、形状和分布情况,了解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材料:细胞样本(如鲤鱼鳞片)、显微镜、盐酸、细胞染色试剂(如吉姆萨染液)、载片、封片胶。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鲤鱼鳞片作为实验的细胞样本,放在载片上。

2. 把加载着细胞样本的载片放入含有5%盐酸的试管中,轻轻摇晃试管,使细胞样本变得透明。

3. 把载片放入吉姆萨染液中,染液温度控制在60°C,染色时间为30分钟。

4. 取出染色后的载片用水洗净,尽量去除多余染色。

5. 将载片倒置在干净的玻璃滑板上,用纸巾轻轻擦干水分。

6. 取一滴封片胶放在载片上,再把玻璃滑板盖在上面。

7. 将载片封片胶放在显微镜架上,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经过染色后,细胞样本的染色体呈现出深蓝色,能够明显看到染色体的形态。

观察到染色体的数量、形状和分布情况。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染色体的数量、形状和分布情况与细胞类型有关。

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相对固定的,但在不同细胞类型中会有差异。

染色体的形状也因细胞类型而异,可以是染色体形态较为规则的条状结构或染色体断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结构。

染色体的分布情况通常有两种类型,即离散分布和集中分布,前者表示细胞核内有多个染色体团,后者表示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团。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和分析了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和特点。

染色体的数量、形状和分布情况是细胞类型的重要特征,与细胞分裂过程密切相关。

这些发现对了解细胞生物学和机体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本实验中,实验步骤相对简单,但在染色后的观察过程中,可能存在染色不均匀、细胞过度变形等问题。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目录: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5.实验结论6.实验心得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意义。

2.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起着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和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对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细胞核则是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的储存和转录的场所。

3.实验步骤步骤1:制备观察细胞的标本将动植物组织样本切片并固定在载玻片上,用甲醛或酒精进行固定。

步骤2:观察细胞结构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视野适当调整,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整个组织结构,再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细节。

步骤3:细胞核染色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乙醇溶液,保持片面湿润,然后在玻片上滴加适量的苏丹红G溶液,使其覆盖整个标本,再用玻片一端旋转均匀。

然后,用甲苯将玻片内溶液洗净,再用约10%苏丹红醇溶液染色5-10分钟,最后用水洗净,挤去水分。

步骤4:观察细胞核结构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染色的细胞核。

注意观察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的形态和位置。

4.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得出以下结果和分析:-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观察结果显示细胞膜是一个薄膜状结构,包裹着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的区域,包含各种细胞器。

观察结果显示细胞质呈胶状或颗粒状,其中可以看到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中心,储存了细胞的遗传物质DNA。

观察结果显示细胞核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含有染色质和核仁。

5.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意义。

细胞膜起着筛选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对细胞的代谢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而细胞核则是细胞的遗传中心。

6.实验心得通过此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材料】
▪ 1、洋葱内皮细胞 ▪ 2、口腔上皮细胞 ▪ 3、人血细胞 ▪ 4、碘液:I+KI+5%乙醇配制而成。 ▪ 5、0.85%灭菌的生理盐水 ▪ 6、普通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压舌
板(消毒)、滴管及滴帽、香柏油、二甲苯、消毒的 注射针头、刀片、小镊子、棉花球。
A Typical Animal Cell
▪ 【作业】 ▪ 1、绘图表示观察到的几种细胞形态(请标明放大倍数),
并注明属何种制片法?
实验二、细胞膜的通透性观察
▪ 【目的要求】
▪ 1、 了解细胞膜对物质通透性的一般规律。 ▪ 2、 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Typical plasma Membrane
Erythrocyte Membrane Skeleton
究生活状态下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状态。

体内活染是以胶体状的染料溶液注入动、植物体内,染
料的胶粒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持殊结构里,达到易于识
别的目的。体外活染又称超活染色,它是由活的动、植物分
离出部分细胞或组织小块,以染料溶液浸染,染料被选择固
定在活细胞的某种结构上而显色。
Janus green B
注意事项与作业
▪ 【注意事项】 ▪ 1、做血涂片时,应该注意:①推片的边缘要平滑。②推血
膜时,用力要均匀,保持角度,中途不能停止。若停止再推, 血膜产生波纹,薄厚不均。⑧推血膜时,如血滴大、角度大, 速度慢,易出现较厚的血膜,对观察不利。 ▪ 2、做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应超前漱口,以防残留的食物 渣影响镜下观察。 ▪ 3、油镜使用完毕后,应及时用蘸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拭干 净,以免油镜受到污染。
▪ 1、 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及组脉,称30g于150ml

0.35mol/L NaCl溶液中,装入组织捣碎机。
▪ 2、 利用组织捣碎机低速(5000 r/min)匀浆3~5mm。
▪ 3、 将匀浆用200目尼龙网或6层纱布过滤,于500m1烧杯中。
▪ 4、 取滤液4m1在1000 r/min下离心2min。弃去沉淀。

到大量散在的点状或类圆状叶绿体颗粒。
▪ 4、 叶脉导管呈螺纹状。
▪ 5、 保卫细胞呈肾状,两个组成一个气孔。
▪ 6、气孔有时呈纺锤形、圆形(开放时),有时呈条形(闭合时)。
▪ 【作业】
▪ 1、画出分离后的细胞组分(注明形态的放大 ▪ 倍数)。 ▪ 2、分离细胞组分时,为什么要加0.35mol/L ▪ 氯化钠?
【观察结果】
▪ 1、 在普通光镜下,可看到叶绿体为绿色橄榄形,在高倍镜

下可看到叶绿体内部含有较深的绿色小颗粒,即基粒。
▪ 2、 表皮细胞呈鳞片状或不规则形,常与气孔连在一起,呈
▪ 无色。
▪ 3、 叶肉细胞呈长方形或类方形,内含有大量带有绿色的叶

绿体颗粒细胞,后者有时呈单一或多个排列。另外,视野下还可见
• 普通光线的波长为400~700nm,分辨力数值不会小于0.2μm,人眼 的分辨力为0.2mm。
【操作方法】
▪ 1、取洋葱块茎,用刀片切下0.5 cm大小的小块时, 小心用镊子夹住内皮,轻轻撕下,置于载玻片上, 然后加2滴碘液,5~10min后,盖上盖玻片,同时 用吸水纸拭去过多的碘液,随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思考:如何提高显微镜的分辨能力?
表一、几种介质的折射率
介质 空气 水 香柏油 α 溴萘 折射率 1 1.33 1.515 1.66
显微镜的几个光学特点
▪ 制作光学镜头所用的玻璃折射率为1.65~1.78,所用介质的折射率越接 近玻璃的越好。
• sin α /2的最大值必然小于1;介质为空气,镜口率一般为0.05~0.95; 油镜头用香柏油为介质,镜口率可接近1.5。
实验四、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实验目的】
1、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的形态、数 量与分布。
2、学习一些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
线粒体
【实验原理】

活体染色是指对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某些结构能着
色但又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产生任何理化学变化以致引
起细胞的死亡的一种染色方法。因此活染技术通常可用来研
A Typical Plant Cell
普通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分辨率与放大倍数
▪ 3. 分辨力:指分辨物体最小间隔的能力。

D = 0.61λ/ N.A = 0.61λ/nsinα/2 .
• 其中λ为入射光线波长;N.A.为镜口率 =nsinα/2,n=介质折射
率;α=镜口角(样品对物镜镜口的张角) 。
扩散与渗透
水的渗透同样是从自 由能高的地方向自由 能低的地方移动,如 果考虑到溶质的浓度, 水是从溶质浓度低的 地方向溶质浓度高的 地方流动。
红细胞膨胀与收缩
▪ 将红细胞放在某些等渗盐溶液中,由于 红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通透性不同,膜两侧 的渗透压平衡会发生改变,也会发生溶血现 象。因此,发生溶血现象所需时间长短可作 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本 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材料, 将其放入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 变化。
是否溶血
分析原因
实验三、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
【实验目的】
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 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以及气孔、表皮细胞、保卫细胞的形 态,加深对植物组织形态的了解
叶绿体
【实验原理】
▪ 将动植物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 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一个颗粒在离 心场中的沉降速率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稠密度, 也同离心力以及悬浮介质的粘度有关。在一给定的 离心场中,同一时间内,密度和大小不同的颗粒其 沉降速率不同。依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就能 够使非均一悬浮液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 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集即可获得各种亚细 胞组分。
渗透性不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见表1)。
各种溶液的溶血现象观察结果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测试溶液
0.128mol/L NaCl 0.128mol/L NH4Cl 0.128mol/L NH4AC 0.128mol/L NaNO3 0.09mol/L Na2SO4 0.24mol/L 葡萄糖 0.24mol/L 甘油 0.24mol/L 乙醇 0.24mol/L 丙酮 0.128mol/L KNO3 H2O
▪ 5、 将上清液在3000 r/min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叶绿 体

(混有部分细胞核)。
▪ 6、 将沉淀用0.35mol/L NaC1溶液悬浮。
▪ 7、 取叶绿体悬液1滴滴于载片上,加盖片后即可在普通光镜下观察。
▪ B、组织中叶绿体的观察
▪ 取新鲜菠菜嫩叶适量,放入研钵中,加 入少量的0.35mol/L NaCl溶液碾碎,用滴管 吸取上层浸出液,镜下观察叶肉细胞结构中 的叶绿体和保卫细胞等形态。
▪ 3、材料:鸡血细胞。
操作方法
▪ 1、取鸡血lml,用O.128mol/L的NaCl溶液 9ml 洗 涤 3 次 ( 每 次 洗 后 需 1000 r / min 离 心 5min),最后配成30%的红细胞悬液。
▪ 2、取11支试管,按附表中所示测试溶液,分 别取样各3ml,作出标记后,各管均加入红细 胞悬液2滴,混匀后静置于温室中,观察各支 试管中发生溶血的时间及其变化。
【实验材料】
▪ 1、主要设备: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扭 力天平、光学显微镜。
▪ 2、小型器材:500m1烧杯2个,250m1量筒1 个,滴管10支,10m1刻度离心管20支,纱布 若干,载玻片和盖片各4片。
▪ 3、 0.35mol/L NaCl溶液。 ▪ 4、 新鲜菠菜。
【操作方法】
▪ A、游离叶绿体的制备与观察
4、显微镜观察方法
▪ 标本置于载物台上-----先于低倍镜(10×)观察------高倍镜(40×)------上抬1cm --------加香柏油到标本上------调节镜头(100×), 并使之埋入油中 --------适量调节粗、微调焦螺旋至看清材料--------镜 下观察,镜纸 擦拭镜头--------将显微镜恢复原位,放入镜箱
▪ 詹纳斯绿B是毒性较小的碱性染料,可 专一性地对线粒体进行超活染色,这是由于 线校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的作用,使染 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 色;而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这些染料被 还原为无色的色基(即无色状态)。
▪ 2、滴2滴碘液于载玻片上,然后将压舌板于口腔两 侧(任一)轻轻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于碘液上适当 涂抺,最后盖上盖玻片。
人血细胞涂片
▪ 3、一般从人的耳垂或指尖取血。先将采血的耳垂 或指尖用碘液和75%酒精消毒,用经过灭菌的刺血 针扎破耳垂或指尖皮肤,让血液流出,除去第一滴 后采样。在灭菌载玻片右面1/3处滴血一滴。取另 一张载玻片做为推片,让推片的一端与血滴接触, 并与血滴玻片成350~400夹角。待血液沿着两块载 玻片接触线向两边扩散后,将推片保持夹角,向血 玻片左侧均速推进,血液随推片而行,在血玻片上 形成一层血膜,即为血涂片。在血滴前推时,根据 所滴血量多少,适时停推,盖上盖玻片。
细胞生物学实验
▪ 实验一 临时制片法
3
▪ 实验二 细胞膜的通透性观察
3
▪ 实验三 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
3
▪ 实验四 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3
▪ 实验五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6
▪ 实验六 孚尔根染色
3
▪ 实验七 果蝇系列实验
3
实验一、细胞多样性观察------临时制片法
▪ 【目的要求】
▪ 1、熟练掌握三种临时制片方法。 ▪ 2、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 3、注意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及质膜、细胞壁 ▪ 的形态(洋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