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历年真题(2012-2000)
法理学历年真题多选及答案
![法理学历年真题多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648cf4bb4cf7ec4afed082.png)
2002-2012年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2012年51.“社会的发展是法产生的社会根源。
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需要新的社会规范来解决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冲突,分配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秩序。
适应这种社会结构和社会需要,国家和法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就出现了。
”关于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相反,法律应以社会为基础B.法律的起源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一致C.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认为,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D.解决社会冲突,分配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秩序属于法的规范作用5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A.规定的是法的溯及力B.规定的是法对人的效力C.体现的是保护主义原则D.体现的是属人主义原则53.张某与王某于2000年3月登记结婚,次年生一女小丽。
2004年12月张某去世,小丽随王某生活。
王某不允许小丽与祖父母见面,小丽祖父母向法院起诉,要求行使探望权。
法官在审理中认为,我国《婚姻法》虽没有直接规定隔代亲属的探望权利,但正确行使隔代探望权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故依据《民法通则》第7条有关“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的规定,判决小丽祖父母可以行使隔代探望权。
关于此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我国《婚姻法》和《民法通则》均属同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均是“基本法律”B.“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的规定属于命令性规则C.法官对判决理由的证成是一种外部证成D.法官的判决考虑到法的安定性和合目的性要求54.下列有关“国法”的理解,哪些是不正确的?A.“国法”是国家法的另一种说法B.“国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创制的法律C.只有“国法”才有强制性D.无论自然法学派,还是实证主义法学派,都可能把“国法”看作实在法55.杨某与刘某存有积怨,后刘某服毒自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真题2012年4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真题2012年4月](https://img.taocdn.com/s3/m/5a2d6080551810a6f5248688.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真题2012年4月(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课程代码:05677(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总题数:30,分数:30.00)1.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法学一般被称为(分数:1.00)A.法律科学B.刑法学C.律学D.刑名法术之学√解析:2.开创现代分析法学的法学家是(分数:1.00)A.霍布斯B.奥斯丁√C.凯尔森D.哈特解析:3.从规范的角度看待法的本质,把法看作是一种规范体系的学者是(分数:1.00)A.孟德斯鸠B.卢梭C.凯尔森√D.庞德解析:4.“对法的解释和法的推理有直接意义,是法的解释和法的推理据以进行的重要依据和指南”这是指(分数:1.00)A.法律规则B.法律概念C.法律原则√D.法律规范解析:5.“法所固有的可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功用和性能,是法这个事物的内在的、稳定的和应然的能量和潜力。
”这是指(分数:1.00)A.法的作用B.法的价值C.法的意识D.法的功能√解析:6.以古代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法的总称是指(分数:1.00)A.普通法系B.大陆法系√C.海洋法系D.判例法系7.下列关于法和政策的表述有错误的是(分数:1.00)A.法和政策制定的程序不同B.法和政策的社会功能不同C.法和政策表现的形式不同D.法和政策都具有国家意志性√解析:8.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属于(分数:1.00)A.形式原则B.政策性原则C.程序性原则D.公理性原则√解析:9.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法的作用是有限的√B.法的作用必定是积极的C.法的作用在不同的社会都是相同的D.法的作用是法的内在属性解析:10.下列选项中,对法和国家关系的表述有错误的是(分数:1.00)A.法可以制约国家政权的活动B.法的形式和国家的形式没有直接关联√C.法的性质与国家性质有直接关联D.法有组织国家机构、确立国家体制的作用解析:11.关于法律利益、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正确理解是(分数:1.00)A.法律利益既包括合法利益也包括违法利益B.法律利益和法律义务没有关联C.拥有法律利益不一定享有法律权利D.法律利益是以法定形式存在的利益√解析:12.在通过法案的过程中,一般国家都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分数:1.00)A.一致通过B.少数服从多数√C.全民公决D.国家元首决定解析:13.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法案的主体是(分数:1.00)A.国务院总理B.最高人民法院院长C.中央军委√D.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4.在法的渊源的动因性要素中,最具根本性的是(分数:1.00)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社会文化C.民族历史状况D.社会政治状况解析:15.在下列宪法或宪法修正案中赋予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权的是(分数:1.00)A.1982年宪法√B.1988年修正案C.1993年修正案D.1999年修正案解析:16.以法所规定的内容的不同为标准,法可以分为(分数:1.00)A.根本法和普通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C.实体法和程序法√D.公法和私法解析:17.下列属于我国民商法法律部门的是(分数:1.00)A.劳动合同法B.工会法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票据法√解析:18.同一机关基于同一法律关系作出判决后,这一机关后来又受理了同一当事人所提出的同一请求,这违背的原则是(分数:1.00)A.一事不再审B.一事不二罚C.一事不再诉D.一事不再理√解析:19.甲与乙签订了—份购买乙所有名画的合同,双方之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应当属于(分数:1.00)A.绝对法律关系B.相对法律关系√C.隶属型法律关系D.保护性法律关系解析:20.甲到某理发店理发,甲与理发店之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分数:1.00)A.头发B.剪刀C.行为√解析:21.将合法性统治权力分为三种,即以合理的方式存在的合法性权力、以传统为根据的合法性权力、以领袖个人魅力为基础的合法性权力的学者是(分数:1.00)A.狄骥B.韦伯√C.霍布斯D.卢梭解析:22.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分数:1.00)A.记过B.开除C.行政拘留D.行政处罚√解析:23.从推理方法上说,演绎推理是(分数:1.00)A.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B.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C.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D.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方法解析:24.法律逻辑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分数:1.00)A.发现法律B.确认事实C.法律推理√D.法律判断解析:25.西方最早提出法治主张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和(分数:1.00)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孟德斯鸠D.西塞罗解析:26.“它”意味着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在国家治理的方式上与人治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它”所代表的词义是指(分数:1.00)A.法制B.法治C.有法可依D.法律和制度√解析:27.不同的子系统相互之间进行的交叉监督是指(分数:1.00)A.交互监督√C.专门机关的监督D.法定监督解析:28.行政机关系统内部上级对下级公务行为的监督被称为(分数:1.00)A.行政监察B.行政管理C.行政监管D.行政复议√解析:29.在西方,法治传统源远流长,有关法治的基本理论形成于(分数:1.00)A.古希腊时期√B.古罗马时期C.神权至上的中世纪D.启蒙运动时期解析:30.法律意识的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是(分数:1.00)A.民主政治B.经济建设C.法治建设√D.文化建设解析: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总题数:5,分数:10.00)31.法理学的构成要素有(分数:2.00)A.内容性要素√B.程序性要素C.方法性要素√D.渊源性要素√E.价值性要素解析:32.下列选项中,对法律全球化的正确理解有(分数:2.00)A.法律全球化导致全球性立法主体的出现√B.法律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的主权弱化C.法律全球化导致各国法律制度的趋同性增强√D.法律全球化将引发法治理念的转变√E.法律全球化导致法律发展观的更新√解析:33.我国法学界长期采用的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有(分数:2.00)A.法调整的对象√B.立法者的立法意图√C.立法者的立法目的√D.法调整的社会关系√E.法调整的方法√34.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基本条件有(分数:2.00)A.法律判断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相关法律事实的发生√E.相关法律规定的存在√解析:35.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监察和督导,它们是(分数:2.00)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授权立法√D.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协定√E.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解析: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总题数:5,分数:20.00)36.法是调控社会的重要手段。
法理学历年真题
![法理学历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1852e65022aaea998f0fe7.png)
法理学简述题◆{2012}(非法学)64.简述执法的基本原则。
◆{2012}(法学)31.简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2011}(非法学)64.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
◆{2011}(法学)3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2010}(非法学)64.简述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2010}(法学)31.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
◆{2009}(非法学)64.简述法律事实的含义和特征。
◆{2008}(非法学)64.简述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2007}(非法学) 64.简述我国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
◆{2006}64、简述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的区别和联系。
(8分)◆{2005}65.简述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内国家监督的内容。
8分◆{2004}64、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003}50、简述法律责任的分类。
10分◆{2002}41.简述法的指引作用的种类。
5分◆{2002}42.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
5分◆{2002}43.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及其要素。
5分◆{2001}简述法的社会作用与规范作用之间的区别。
5分法理分析题◆{2012}(非法学)67.2008年7月,某省会城市人大常委会第S次会议审议了该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该草案第N条规定,公交车乘客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驾驶员、售票员有权劝导其让座:对于拒不让座者,可以拒绝其乘坐,市政主管部门还可处以50元罚款。
在草案讨论过程中,甲认为该规定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联系中找到:乙认为该规定不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区别中找到。
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甲、乙观点中选择您较为认同的观点(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依据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进行分析。
◆{2012}(法学)34.(15分)某高校新生小张在自学法理学知识后,对我国《物权法》进行了分析,并写了如下四点学习体会:①物权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文件,从法律渊源角度分析,该法应属于我国的根本法。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ce005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8.png)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实践答案:A2.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于()。
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法律条文D. 道德约束答案:A3.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解释的方法?()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比较解释D. 直觉解释答案:D4.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是指()。
A. 法律对所有人有效B. 法律对所有地区有效C. 法律对所有时间有效D. 法律对所有事件有效5.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 主体、客体、内容B. 权利、义务、权力C. 法律、规范、制度D. 行为、责任、后果答案:A6. 法律规范的分类不包括()。
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指导性规范答案:D7.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是()。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溯因推理答案:A8. 法律效力的相对性是指()。
A. 法律效力的绝对性B. 法律效力的有限性C. 法律效力的无限性D.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答案:B9.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B. 处理C. 制裁D. 条件答案:D10. 法律解释的目的在于()。
A. 确定法律规范的含义B. 改变法律规范的内容C. 创造新的法律规范D. 废除旧的法律规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
A. 强制性B. 规范性C. 普遍性D. 相对性答案:ACD2. 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有()。
A. 合法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目的性原则答案:ABCD3. 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是()。
A. 国家机关B. 企业法人D. 非法人组织答案:ABCD4. 法律规范的效力终止的情形包括()。
A. 法律被废止B. 法律被修改C. 法律被宣布无效D. 法律适用期限届满答案:ABCD5.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
法理学历年真题单选及答案
![法理学历年真题单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e9fda2d1f34693daef3e0a.png)
法理学单项选择题02-122012年9.卡尔·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关于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从性质上看,有民主的法律,也有专制的法律B.在实行民主的国家,君主或者国王不可以参与立法C.在实行专制的国家,国王的意志可以上升为法律D.实行民主的国家,也是实行法律至上原则的国家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条文规定的内容?A.条文涉及法的渊源B.条文规定了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C.条文直接规定了裁判规则D.条文规定了法律关系11.2003年7月,年过七旬的王某过世,之前立下一份“打油诗”遗嘱:“本人已年过七旬,一旦病危莫抢救;人老病死本常事,古今无人寿长久;老伴子女莫悲愁,安乐停药助我休;不搞哀悼不奏乐,免得干扰邻和友;遗体器官若能用,解剖赠送我原求;病体器官无处要,育树肥花环境秀;我的一半财产权,交由老伴可拥有;上述遗愿能实现,我在地下乐悠悠。
”对于王某遗嘱中“我的一半财产权”所涉及的住房,指的是“整个房子的一半”,还是“属于父亲份额的一半”,家人之间有不同的理解。
儿子认为,父亲所述应理解为母亲应该继承属于父亲那部分房产的一半,而不是整个房产的一半。
王某老伴坚持认为,这套房子是其与丈夫的共同财产,自己应拥有整个房产(包括属于丈夫的另一半房产)。
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王某老伴与子女间的争议在于他们均享有正式的法律解释权B.王某老伴与子女对遗嘱的理解属于主观目的解释C.王某遗嘱符合意思表示真实、合法的要求D.遗嘱中的“我的一半财产权”首先应当进行历史解释12.中学生小张课间打篮球时被同学小黄撞断锁骨,小张诉请中学和小黄赔偿1.4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2被告对原告受伤均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原告毕竟为小黄所撞伤,该校的不当行为也是伤害事故发生的诱因,且原告花费1.3万余元治疗后尚未完全康复,依据公平原则,法院酌定被告各补偿3000元。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_真题-无答案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d3262828ea81c759f57850.png)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总分56,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秦某以虚构言论、合成图片的手段在网上传播多条“警察打人”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县公安局对其处以行政拘留8日的处罚。
秦某认为自己是在行使言论自由权,遂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原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不属于言论自由,为法律所明文禁止,应承担法律责任。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卷一8题)A. 相对于自由价值,秩序价值处于法的价值的顶端B. 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个案平衡原则解决法的价值冲突C. “原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不属于言论自由”仅是对案件客观事实的陈述D. 言论自由作为人权,既是道德权利又是法律权利2.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5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罚款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
”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6年卷一8题)A. 表达的是禁止性规则B. 表达的是强行性规则C. 表达的是程序性原则D. 表达了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3. 赵某与陈女订婚,付其5000元彩礼,赵母另付其1000元“见面礼”。
双方后因性格不合解除婚约,赵某诉请陈女返还该6000元费用。
法官根据《婚姻法》和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相关规定,认定该现金属彩礼范畴,按照习俗要求返还不违反法律规定,遂判决陈女返还。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3年卷一12题)A. 法官所提及的“习俗”在我国可作为法的正式渊源B. 在本案中,法官主要运用了归纳推理技术C. 从法理上看,该判决不符合《婚姻法》第19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之规定D. 《婚姻法》和《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均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4. 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是针对特定人之间发生的具体案件而作出的,不具有“规范性”,也不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故B项“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述错误,C项“具有最高的普遍法律效力”的表述错误。
2012年法理学真题库及答案——非官方山寨版
![2012年法理学真题库及答案——非官方山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e9393819e8b8f67d1cb946.png)
2012年法理学真题库及答案——非官方山寨版一、填空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
2、法律实践中最能体现逻辑学知识的运用是法律推理。
3、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法学体系所作的划分中,法理学属于理论法学。
4、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来说,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三类,即阶级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
5、纯粹法学的代表人物凯尔森主张将价值因素完全排除出法学。
6、从法学研究所运用的不同方法出发,西方形成了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三大法学流派。
7、法学方法论:法学方法论就是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所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
8、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
9、中世纪后期出现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主要以复兴罗马法为中心任务。
出现了以解释罗马法文献的文字、语言、逻辑为主的注释法学派。
10、分析法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法学的出现。
11、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是以儒家法律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系统。
24、人权的实体内容大致包括生存权利、人身人格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三类。
25、从法的一般原理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
26、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
27、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28、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9、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30、平权型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31、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或权利和义务)三要素构成的。
32、法律上所使用的“人”的概念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33、行为能力制度将自然人分为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三类。
34、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共同对象称为法律关系客体。
35、从宏观上看,法律关系客体一般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36、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cc232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02.png)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法律制度B. 法律现象C. 法律规范D. 法律思想答案:B2. 法律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国家制定或认可B. 具有普遍约束力C. 以道德为基础D.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答案:C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
A. 法律的合理性B. 法律的公正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强制性答案:C4.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C.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D.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答案:A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解决法律冲突B. 明确法律含义C. 预测法律效果D. 指导法律实践答案:B6.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D. 道德推理答案:D7. 法律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
A.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B.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事的效力C. 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对事的效力D. 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对事的效力答案:A8.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假定B. 处理C. 制裁D. 原则答案:D9. 法律的分类中,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依据是()。
A. 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B. 法律的效力范围C. 法律的制定机关D. 法律的适用对象答案:A10. 法律效力的终止方式不包括()。
A. 法律的废止B. 法律的修改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宣布失效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法律平等原则B. 法律公正原则C. 法律效益原则D. 法律稳定性原则答案:ABCD12.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
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目的解释D. 比较解释答案:ABCD13. 法律效力的层次包括()。
A.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C. 新法优于旧法D. 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答案:ABC14. 法律关系的种类包括()。
2012司法考试:法理学真题解析汇编及答案2
![2012司法考试:法理学真题解析汇编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c7295c3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d.png)
2004年: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政治职能,也执⾏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答案及解析:BA项否定了法的阶级性。
法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对⽴的社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C 项否定了法的物质制约性。
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法是由⼀定社会物质⽣活条件所决定的。
这⾥所说的“物质⽣活条件”是指与⼈类⽣存条件相关的物质资料的⽣产⽅式、地理环境、⼈⼝的增长及其密度等诸多⽅⾯,其中主要是统治阶级建⽴政治统治所赖以⽣存的经济基础。
法的物质制约性同法的阶级性相⽐较,则是更深层次的本质属性。
它是法产⽣与存在的客观基础。
D 项明显错误。
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所作的科学揭⽰,表明了法与客观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表明了法作为⼀种社会现象是受客观规律⽀配的。
B 项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正确理解。
2.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A.⾃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C.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法律D.近现代的法学家⼤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答案及解析: B关于法与道德在本质上的联系,这是⼀个法在本质上是否包含道德内涵的问题。
西⽅法学界存在两种观点;⼀是肯定说,以⾃然法学派为代表,肯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法在本质上是内含⼀定道德因素的概念。
实在法只有在符合⾃然法、具有道德上的善的时候,才具有法的本质⽽成为法。
⼀个同道德严重对⽴的邪恶的法并不是⼀个坏的法,⽽是丧失了法的本质的⾮法的“法”,因⽽不是法,即“恶法⾮法”。
⼀是否定说,以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为代表,否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不存在适⽤于⼀切时代、民族的永恒不变的正义或道德准则⼆法学作为科学⽆⼒回答正义的标准问题,因⽽是不是法与是不是正义的法是两个必须分离的问题,道德上的善或正义不是法律存在并有效⼒的标准,法律规则不会因违反道德⽽丧失法的性质和效⼒,即使那些同道德严重对杭的法也依然是法,即“恶法亦法”。
2012司法测试:法理学真题解析汇编和答案
![2012司法测试:法理学真题解析汇编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4d8bfeaa00b52acfc7cabe.png)
2012司法测试:法理学真题解析汇编和答案法理学(00--06)单项选择题2006年:1.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B.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D.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答案及解析: A法律原则是指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
《合同法》第41条规定的是对格式条款进行解释时必须遵循的具体法律规则,并非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有:(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具体明确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的共性;其目的在于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
与此相反,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他们的个性。
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不预先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只对行为或裁判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故在使用时法官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的余地。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
而法律原则的使用范围更广泛。
(3)在使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而法律原则因具有不同“强度”,不同原则之间可能产生冲突,因此在适用时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予以适用,要求使用者在不同的原则之间进行比较和权衡。
由此可知选项A错误。
格式条款是商业化的产物,也是对效率追求的产物,对公平正义的维护上必定有所欠缺,因此,在对其解释是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是对法的正义价值的体现。
该条规定十对格式条款解释的一般规则和标准,体现了法的价值冲突,也表明了立法者对格式条款实际价值的取舍,所以,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94d60c33d4b14e852468ff.png)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2010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法学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律学”B.所有法律现象都在法学研究范围之内C.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法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D.法学随着法的出现而出现,因此有了法就有了法学正确答案:B解析:法学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法术”,汉代才被称为“律学”,故A项表述不能成立。
法学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所有法律现象都在法学的研究范围之内,故B项表述能够成立。
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学就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故C项表述错误。
法学是以法或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但不是一有了法就有了法学,法学是在法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可见,D项表述不能成立。
知识模块:法理学2.(2012年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法学派观点的是( )。
A.法与道德之间有必然联系B.真正的法律应与自然相吻合C.法律的存在与法律的善恶无关D.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正确答案:C解析:自然法学派是以昭示着宇宙和谐秩序的自然法为正义的标准,坚持正义的绝对性,认为真正的法是体现正义的自然法,而非由人们的协议产生的规则本身的法学学派。
其主要观点有:(1)法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这种客观规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
(2)法来源于永恒不变的本性、自然性、社会性、理性。
真正的法应当与之相符合,特别是与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为基础。
(3)法的功能和目的是实现公意和正义。
(4)法与道德存在天然的联系,法律及其观念应当与人们的道德观念相一致。
(5)善法是法,恶法不是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简述题
◆{2012}(非法学)64.简述执法的基本原则。
◆{2012}(法学)31.简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2011}(非法学)64.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
◆{2011}(法学)3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2010}(非法学)64.简述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2010}(法学)31.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
◆{2009}(非法学)64.简述法律事实的含义和特征。
◆{2008}(非法学)64.简述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
◆{2007}(非法学) 64.简述我国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
◆{2006}64、简述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的区别和联系。
(8分)
◆{2005}65.简述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内国家监督的内容。
8分
◆{2004}64、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2003}50、简述法律责任的分类。
10分
◆{2002}41.简述法的指引作用的种类。
5分
◆{2002}42.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
5分
◆{2002}43.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及其要素。
5分
◆{2001}简述法的社会作用与规范作用之间的区别。
5分
法理分析题
◆{2012}(非法学)67.2008年7月,某省会城市人大常委会第S次会议审议了该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该草案第N条规定,公交车乘客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驾驶员、售票员有权劝导其让座:对于拒不让座者,可以拒绝其乘坐,市政主管部门还可处以50元罚款。
在草案讨论过程中,甲认为该规定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联系中找到:乙认为该规定不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区别中找到。
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甲、乙观点中选择您较为认同的观点(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依据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进行分析。
◆{2012}(法学)34.(15分)某高校新生小张在自学法理学知识后,对我国《物权法》进行了分析,并写了如下四点学习体会:
①物权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文件,从法律渊源角度分析,该法应属于我国的根本法。
②物权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因此物权法属于民商法部门。
③物权法第10条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登记制度。
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
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从法律归责的角度理解,该条规定属于准同性法律规则(规范)。
④原建设部在物权法生效后制定和出台的《房屋登记办法》是行政法规。
请指出小张观点中不正确之处,并运用法理学知识和原理阐述理由,对不正确的观点进行改正。
◆{2011}(非法学)67.甲驾车闯红灯,将正常过马路的孕妇乙蹭倒,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
部门罚款2 00元。
乙虽未受伤,但因受惊吓,在送往医院途中,产下一子丙。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中法律关系的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事件中,甲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之间、乙与丙之间分别产生了何种性质的
法律关系?从主体地位的角度看,这两种法律关系有何区别?
(2)导致甲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之间、乙和丙之间的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各是
什么?这两种法律事实有何不同?
◆{2011}(法学)34.(15分)近年来,国内发生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一系列冤案,在社
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某法学院学生也自发组织了“冤案与法治”专题讨论。
讨论中,学生甲认为,冤案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科技不够发达,缺乏DNA鉴定等先进技术手段:学生乙认为,冤案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办案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人权意识,滥用权力,违反法律程序;学生丙认为,冤案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刑事诉讼制度不够完善,已有的法律制度未得到有效施行,司法权缺乏有效监督。
结合上述材料,试指出并分析上述三种观点分别涉及的法理学知识和原理。
◆{2010}(非法学)67.某公务员甲因情感纠葛与同事乙发生争执,将乙打伤。
事后,甲所在的国家机关对其做出开除公职的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法院认为,甲的行为构成犯罪,判处甲有期徒刑一年,并赔偿乙的医药费。
甲在狱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后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并且希望他人从中汲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请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涉及哪几类法律责任?
(2)上述材料涉及法律的哪些规范作用?
◆{2010}(法学)34.(15分)陈某夫妇靠捡拾垃圾为生,几年中“捡回”5名残疾弃婴,并筹钱为孩子们治病。
当地民政部门认为,陈某夫妇不具备法定收养条件,且未依法办理收养手续,属非法收养。
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很多人对相关法律规定表示无法理解,认为陈某夫妇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法律应予充分肯定。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法与道德关系的原理,对陈某夫妇收养弃婴的行为进行分析。
(2)针对人们的态度和观点,阐述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
◆{2009}(非法学)67.材料1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劫持,经常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