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 大脑皮层运动定位去大脑僵直

合集下载

去大脑僵直

去大脑僵直

[目的和原理] 中枢神经系统对肌紧张具有易化和抑制作用。

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保持骨骼肌适当的紧张度,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姿势,如果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则由于切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部位和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造成抑制区的活动减弱而易化区的活动相对地加强,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伸肌紧张亢进的特殊姿势,称为去大脑僵直。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证明中枢神经系统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

[实验动物] 家兔。

[实验材料] 哺乳动物手术器械、颅骨钳、咬骨钳、骨蜡或止血海绵、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气管插管、丝线、纱布、脱脂棉。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一、麻醉与固定:耳缘静脉注射25%氨基甲酸乙酯(4ml/kg)麻醉动物。

二、手术:将兔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的毛,在颈部皮肤正中作5~7cm切口,分离肌肉、作气管插管。

找出两侧颈总动脉,分别穿线结扎,以避免脑部手术时出血过多。

将兔改为俯卧位,剪去头顶部的毛,头部抬高固定,由两眉间至枕部将头皮纵行切开,用手术刀柄向两侧剥离肌肉和骨膜。

用颅骨钻在顶骨两侧各钻一孔,用咬骨钳将创孔扩大,直至两侧大脑半球表面基本露出。

咬骨时注意勿伤及硬脑膜,若有出血及时用骨蜡止血。

在接近颅骨中线和枕骨时尤须防止伤及矢状窦和横窦而引起大出血。

在矢状窦的前后两端各穿一线结扎。

细心剪除硬脑膜,暴露出大脑皮层,滴上少许石蜡油防止脑表面干燥。

将动物头托起,用刀柄从大脑半球后缘轻轻翻开枕叶,即可见到中脑上、下丘部分。

在上、下丘之间向口裂方向呈45度方向插入,切断脑干。

三、观察项目切断脑干几分钟后,可见兔的四肢伸直,头昂起,脊柱挺硬,尾上翘,呈角弓反张状态。

[注意事项]1. 动物麻醉不宜过深。

2. 手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大出血。

3. 横断脑干时定位要准确,若切断部位太低,可损伤延髓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停止;若切断部位过高,则可能不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

[讨论题]1. 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制如何?何谓a僵直和g僵直?去大脑僵直属于哪种僵直?。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及去大脑僵直的观察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及去大脑僵直的观察

姓名*** 系年级********* 学号***********科目动物生理学实验同组者***、*** 日期***********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及去大脑僵直的观察【实验目的】1. 学习哺乳动物的开颅方法。

2. 观察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

3. 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了解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

【实验原理】大脑皮层运动区(cortical motor area)是躯体运动机能的高级中枢,点刺激该区域的不同部位,可以引起躯体不同部位的肌肉运动。

从中脑四叠体(quadrigeminal bodies)的前、后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称去大脑动物。

由于神经系统内,中脑以上水平的高级中枢对肌紧张的抑制作用被阻断,而中脑以下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易化作用相对加强,因此出现了肌紧张亢进的现象。

动物表现为四肢僵直,头向后仰,尾向上翘的角弓反张状态,称为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

【实验材料】1.材料:家兔。

2.器具:兔体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剪毛剪,解剖刀,咬骨钳,止血钳,棉花,棉线,三通气管插管,银丝电极(双电极)。

3.试剂:20﹪氨基甲酸乙酯,石蜡油,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1. 麻醉:取一只家兔,抓取称重,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5g/1kg体重)。

2. 气管插管:将麻醉后的兔子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用剪毛剪将颈部的毛剪去,再用手术刀由颈部向后切开皮肤,用止血钳夹住切开的皮肤,放在两侧,再用止血钳向下插入肌肉,撑开肌肉3~4cm,可看到气管和两根颈总动脉。

分开食管和气管,穿2条线,将2条线前后分开备用。

在气管上切一个‘T’形切口,插入三通气管插管,分别在插管的上方和下方结扎固定。

在2条颈总动脉下方分别穿线备用,用蘸了生理盐水的棉花盖在颈总动脉上,避免干燥。

3. 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将兔子改为腹位固定,用剪毛剪将头顶部被毛剪去,再用手术刀由眉间至枕骨部纵向切开皮肤,用棉花用力向两侧擦开颅骨表面的肌肉,暴露额骨及顶骨。

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定位和去大脑僵直

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定位和去大脑僵直

实验5 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定位和去大脑僵直【目的】了解大脑皮层不同部位对骨骼肌运动的调节作用,观察去大脑僵直,了解脑干在调节肌紧张中的作用。

【原理】用电刺激家兔大脑皮层不同部位的方法观察皮层运动区不同部位,对特定骨骼肌或肌群能引起的收缩的效应。

在动物中脑的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则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伸肌的紧张作用减弱,而易化作用就相对加强。

动物表现为四肢僵直,头尾角弓反张的去大脑僵直现象。

【对象】兔等哺乳类【器材与药品】手术器械一套、颅骨钻、咬骨钳、电子刺激器、银丝电极、兔解剖台、脱脂棉、纱布、骨腊、0.9%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已酯溶液、烧杯。

【内容】1.麻醉,兔称重,用20%氨基甲酸已酯溶液以5ml·kg-1,从兔耳缘静脉注入。

待麻醉后,让兔俯卧并固定于解剖台上。

2.剪掉颅顶上的毛,沿头部正中线,由两眉间至头后部切开皮肤。

用刀柄紧贴头骨剥离颞肌,把头皮和肌肉翻至颧弓下,暴露额骨和顶骨。

3.用颅骨钻在顶骨一侧钻孔开颅,并用咬骨钳逐渐将孔扩大,尽量暴露大脑半球的后部。

若有出血,可用纱布吸去血液后迅速用骨腊涂抹止血。

在接近头骨中线和枕骨时,注意不要伤及矢状窦,以免大出血。

4.将一侧头骨打开后,用薄而钝的刀柄伸入失状窦与头骨内壁之间,将失状窦与头骨内壁附着处小心分离;待分开后,再用咬骨钳向侧头骨扩大开口,充分暴露大脑。

5.用针在矢状窦的前、后各穿一条线并结扎;提起脑膜用眼科剪作十字型切开,将脑膜向四周翻开,暴露脑组织。

6.在裸露的大脑皮层处,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温热纱布覆盖或滴几滴石蜡油,以防止干燥。

松解兔的头部和四肢。

7.用适宜强度的连续脉冲电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观察肌肉运动反应,并要作详细记录。

刺激参数:波宽0.1~0.2ms、电位10~20v、频率20~100Hz、每次刺激持续约5~10s、每次刺激后休息约1min。

8.左手将动物头托起,右手用竹刀从大脑两半球后缘轻轻向前拨开,露出四叠体(上丘较粗大,下丘较小)。

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

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

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
在进行大脑僵直实验报告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大脑僵直。

大脑僵直
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动作迟缓、姿势异常等症状。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以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大脑僵直的发病机制及可能的治疗途径。

我们选取了一批大
脑僵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和进行相关生物学指标检测,来深入了解大脑僵直疾病的发展过程和相关机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大脑僵直患者的神经系统活动存在明显异常,尤其是
在运动控制和姿势调节方面。

这与大脑中一些重要的神经递质的失衡有关,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肌肉张力和运动协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可能的治疗途径。

通过药物干预和物理疗法,我们可
以部分地改善大脑僵直患者的症状,尤其是在缓解肌肉僵硬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针对神经递质的失衡,我们也尝试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些初步的进展。

综合实验结果,我们认为针对大脑僵直疾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治疗,包
括药物干预、物理疗法、神经递质调节等方面。

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以期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大脑僵直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途径提供
了重要的参考。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大脑僵直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改善。

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

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

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大脑僵直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大脑僵直的研究,探索大脑功能及其对身体行为的影响,为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成年健康志愿者,共计20人,均无大脑功能异常及其他严重疾病。

实验方法,实验采用脑电图(EEG)技术,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大脑电活动的监测和记录,分析大脑在不同状态下的电信号变化。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对实验对象进行基本健康检查,确保实验对象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2. 实验对象进入实验室,进行脑电图监测仪器的安装和调试。

3. 实验对象在静坐状态下,进行5分钟的基础大脑电活动记录。

4. 实验对象进行大脑僵直状态的诱导,通过要求实验对象进行数学计算、逻辑推理等认知任务,观察大脑电活动的变化。

5.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在大脑僵直状态下,大脑皮层的电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表现为脑电波的频率和幅度的改变。

2. 大脑在进行认知任务时,不同脑区的电活动存在明显的同步和失同步现象,反映出大脑在不同认知活动中的协调性和功能分化性。

3. 大脑在进行数学计算、逻辑推理等认知任务时,呈现出明显的电活动特征,这为进一步研究大脑认知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结论,大脑在进行认知任务时,呈现出明显的电活动特征,不同认知任务对大脑电活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为深入研究大脑功能及认知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实验意义:本次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索大脑功能及其对身体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验价值,为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大脑在认知任务中的电活动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希望本次实验结果能为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人类大脑功能的探索贡献一份力量。

大脑皮层运动区定位、去大脑僵直

大脑皮层运动区定位、去大脑僵直

02 去大脑僵直的产生机制
去大脑僵直的定义
01
去大脑僵直是指动物在去大脑状 态时出现的一种四肢伸直、颈部 挺直、躯干硬直的特殊姿势。
02
去大脑僵直是动物脑干与脊髓之 间联系被切断后的表现,是脑死 亡的重要标志之一。
去大脑僵直的生理机制
去大脑僵直的产生与脑干网状结构的 功能密切相关。网状结构中的许多神 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 络,控制着身体的姿势和运动。
面部肌肉等。
运动控制
02
大脑皮层运动区通过发出神经信号来控制和调节骨骼肌的活动,
以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层运动区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反复练习和经验积累,形
成运动记忆和技能。
大脑皮层运动区的结构
初级运动皮层
初级运动皮层位于大脑皮层的额叶区域,负责控制和协调简单的 自主运动。
次级运动皮层
大脑皮层运动区定位 与去大脑僵直
目录
CONTENTS
• 大脑皮层运动区定位 • 去大脑僵直的产生机制 • 大脑皮层运动区与去大脑僵直的关系 • 大脑皮层运动区定位与去大脑僵直的临
床应用
01 大脑皮层运动区定位
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功能
运动策划
01
大脑皮层运动区负责策划和协调复杂的运动活动,包括手、脚、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康复
针对大脑皮层运动区受损导致的肢体瘫痪、肌肉萎缩等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如物理疗法、作业 疗法等。
认知功能康复
针对大脑皮层运动区受损导致的认知障碍,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如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等。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大脑皮层运动 区受损的风险。

实验去大脑僵直

实验去大脑僵直

实验去大脑僵直【实验目的】通过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

【实验原理】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都对肌紧张有易化和抑制作用。

通过对肌紧张的调节,保持骨骼肌一定的紧张度,维持机体的正常姿势。

若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由于切断了上位中枢(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和脑干网状结构的联系,造成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的活动相对增强,动物表现为四肢伸直、头昂尾翘、脊柱挺直等伸肌紧张的去大脑僵直现象。

【实验对象】家兔。

【器材和药品】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咬骨钳、颅骨钻、竹刀、骨蜡或止血海绵、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

【操作步骤】(1)称重、麻醉:由兔耳缘静脉按3.3ml/kg缓慢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

(2)背位固定,插好气管插管。

找出两侧颈总动脉,分别穿线结扎,以免脑部手术时出血过多。

(3)再将兔改为俯卧位,剪去头顶部的毛,沿正中线将头皮纵行切开用手术刀柄向两侧剥离肌肉和骨膜。

用颅骨钻在顶骨两侧离正中线lcm各钻一孔,用咬骨钳将孔扩大,直至两侧大脑半球后缘暴露,若有出血及时用骨蜡止血。

(4)一手将动物的头固定,一手用薄而钝的刀形竹片从大脑半球后缘轻轻翻开大脑半球枕叶,即可见到四叠体(上丘较粗大,下丘较小)。

在上、下丘之间略向前倾斜以竹刀向颅底横切,切时向两边拨动,将脑干完全切断。

为避免切断时出血过多,可用拇指和食指在第一颈椎横突后缘压迫椎动脉数分钟。

【观察项目】(1)使兔侧卧,几分钟后观察动物躯体、四肢、颈部肌肉的肌紧张增强现象。

(2)使动物出现僵直现象后,于中脑下丘后方再次切断脑干,观察肌紧张变化。

【注意事项】(1)该实验可利用前一实验动物。

(2)若不是利用其他实验所余动物,可采用乙醚麻醉。

乙醚易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应及时插气管插管,插好气管插管后再将气管插管和盛有乙醚的麻醉瓶相连,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再找出两侧颈总动脉,穿线以备结扎。

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与去大脑僵直

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与去大脑僵直

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与去大脑僵直实验目的:通过电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引起躯体运动效应,观察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现象,进一步领会大脑皮层运动的机能定位及其对肌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实验原理 :大脑皮层运动区是调节躯体运动机能的高级中枢。

它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下行通路,控制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从而控制肌肉运动。

电刺激皮层后发生的效应在人和高等动物的中央前回最为明显,称为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或运动的躯体定位结构。

运动皮层的功能特征:①对侧性支配,但对头面部肌肉的运动,如咀嚼、喉及脸上部运动的支配是双侧性的;②具有精细的机能定位,呈倒立的“小人”样分布。

③身体不同部位在皮层的代表区的大小与肌肉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在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及红核的下方水平面上将麻醉动物脑干切断,称为去大脑动物。

手术后动物立即出现全身肌紧张加强、四肢强直、脊柱反张后挺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强直)。

主要是由于中脑水平切断脑干以后,来自红核以上部位的下行抑制性影响被阻断,网状抑制系统的活动降低,易化系统的作用因失去对抗而占优势,导致伸肌反射的亢进。

网状结构中存在抑制和加强肌紧张及肌运动的区域,前者称为抑制区,位于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部;后者称易化区,包括延髓网状结构背外侧部、脑桥被盖、中脑中央灰质及被盖;也包括脑干以外的下丘脑和丘脑中线群等部分。

和抑制区相比,易化区的活动较强,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略占优势。

去大脑强僵直是一种增强的牵张反射。

动物与器材:家兔、常用手术器械、咬骨钳、骨钻、止血钳、剪毛剪、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双电极、兔体手术台、石蜡油、20%氨基甲酸乙酯、棉球、温热生理盐水。

方法与步骤:1、取一只家兔,以2%戊巴比妥钠1ml/kg体重从耳缘静脉注射,轻度麻醉。

将其麻醉后腹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用剪毛剪将头顶部被毛剪去,再用手术刀由眉间至枕骨部位纵向切开皮肤,沿中线切开骨膜,用手术刀柄自切口处向两侧剖开骨膜,暴露额骨及顶骨。

用骨钻在一侧的顶骨上开孔(勿伤及脑组织)后将咬骨钳小心伸入孔内,自孔处向四周咬骨以扩展创口。

兔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与去大脑僵直解析

兔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与去大脑僵直解析

实验步骤 (五) 去大脑僵直
将冠状线与顶前线 之间的一段矢状线分为 三等分,在后三分之一 旁约5 mm 处(左右均可), 将探针垂直刺入,触及 下面颅骨时,将探针稍 稍退回,再向两侧拨动 以使脑干离断,取出探 针,用骨蜡封闭穿刺孔, 使兔侧卧,观察动物去 大脑僵直现象。
注意事项
1. 麻醉不宜过深,刺激不宜过强,两刺激电极 尽可能靠近,但勿短路。 2. 每次刺激应持续5-10秒钟(因大脑皮层引 起骨骼肌收缩的潜伏期较长)。 3. 切断部位要准确,过低将伤及延髓呼吸中枢, 导致呼吸停止,动物死亡。 4. 切断后要等10 分钟左右,若不出现僵直, 则可改变切断角度或将切断水平略后移,再次离断。 5. 横断时位置要正确,若动物突然挣扎,此时 切勿松手,继续切至颅底。
思考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皮层机能定位有何特点?
2. 试述去大脑僵直的机制是什么? 3. 为什么电刺激大脑皮层引起的肢体 运动往往有左右交叉现象?
实验目的 1、通过电刺激家兔大脑皮 层不同部位引起相关肌肉收缩 的观察,了解皮层运动区对躯 体运动的调剂及定位关系。 2、通过观察去大脑僵直现 象,了解脑干在姿势反射中的 作用。
动物与器材
,颅骨钻,咬骨钳,刺激器, 大头针,双氧水,棉球,钉锤 ,20% 乌拉坦,铅笔,生理盐 水,刀片,骨蜡(止血)。
左右颈总动脉穿线后分 离气管,在甲状软骨下数第 三和第四软骨环之间,切横 切口,插入气管插管,用穿 好的线扎紧气管和插管。
实验步骤 (三)
开颅
将兔子俯卧固定 在兔解剖板上,剪去 头顶部的毛,沿正中 线纵向,由眉弓间至 枕部,切开皮肤4 cm 左右,用手术刀柄刮 净颅骨上的结缔组织 (包括肌肉和骨膜)
实验步骤 (四)
分不同区域进行电刺激

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

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

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研究背景大脑僵直是一种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运动障碍等症状。

目前,医学界对于大脑僵直的治疗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足。

因此,本实验旨在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以期改善大脑僵直患者的症状。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大脑僵直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新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相似,均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评估。

实验过程实验组的患者接受了一种名为“神经调节术”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大脑神经元的调节,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从而减轻肌肉僵硬和运动障碍。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每天进行一定的训练和康复锻炼,以加速症状的改善。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痉挛药物和镇静剂,用于缓解肌肉僵硬和改善睡眠质量。

物理疗法包括物理按摩、理疗和康复锻炼等,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

然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在肌肉僵硬和运动障碍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同时,实验组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上也有显著的改善。

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大脑神经元的活跃度有所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改善。

这可能是“神经调节术”能够改善大脑僵直症状的原因之一。

讨论与展望本实验结果表明,“神经调节术”对于改善大脑僵直患者的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由于实验样本数量有限,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本实验还未探索出“神经调节术”的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来解释其作用原理。

同时,还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在临床上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总结本实验结果表明,“神经调节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大脑僵直的方法。

通过调节大脑神经元的活跃度和神经传导速度,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以期为大脑僵直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去大脑僵直
目的要求:
1、学习对家兔进行静脉注射麻醉的方法。

2、学习动物开颅的方法。

3、观察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

4、观察去大脑僵直的现象。

动物与器材:
家兔;哺乳类解剖器械;氨基甲酸乙酯;家兔解剖台;刺激器和刺激电极等。

实验分组与要求:
1、每7-8人为一实验小组进行实验。

2、要求观察到刺激大脑皮层后动物的咀嚼活动、前肢活动、后肢活动和颈部
活动。

3、较好地观察到动物去大脑僵直现象。

方法与步骤:
1、以每公斤体重1g的计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俯卧位固定。

2、用骨钳开颅的方法。

3、重复电刺激,逐点刺激大脑皮层,观察动物的各种活动及其反应特点。

4、最后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

注意事项:
1、麻醉方法问题。

2、开颅方法问题。

3、电刺激大脑皮层的问题。

4、横切大脑的问题。

实验提问与思考:(用于课堂上提问学生)
1、请你说一说,怎样保证将注射器针头准确扎入静脉血管中?
2、怎样掌握对动物麻醉的适宜程度?
3、请你说一说用骨钳开脑颅有什么技巧和体会?
4、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支配有什么特点?
5、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大小与什么密切相关?为什么?
6、人大脑皮层运动区为什么口和手的代表区非常大?
7、怎样保证去大脑僵直现象的出现,保证横切部位的准确性?。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

35
36

7)刺激:放松动物四肢,用棉球吸干脑表 面的液体。将无关电极固定在头部切开的皮 肤上,先用刺激电极接触皮下肌肉,调节刺 激强度。以引起肌肉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及 25~30Hz的频率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 观察躯体肌肉活动的反应。绘出大脑半球背 面观的轮廓图,标出躯体肌肉运动的代表区 域。
40
7
8
9
(3)手术: 1)切开皮肤:沿颈部正中线作一长 5-7厘 米的皮肤切口,用止血钳分离皮下结缔组织, 再向下分离气管和血管神经束.
10
11
2)分层分离肌肉
12
13
3)气管插管:用止血钳由颈部正中线将肌肉 结缔组织分离,暴露出气管.在气管下方用 镊子穿一线,打一活结,在喉头下2-3厘米 处的气管上作一“T”形切口,将气管插管 向心方向插入气管中并用线结扎,并将多余 的线系在气管插管的分叉处固定,以免滑脱。

4
刺入后再将左手食指和中指移至针头处,协 同拇指将针头固定于静脉内,便可缓缓注射。 如注射阻力过大或局部肿胀,说明针头未刺 入血管,应拔出重新刺入。首次注射应从静 脉的远心端开始,以便进行反复注射。

5
6
(2)背位(仰卧位)固定和剪毛:将家兔背 位固定在手术台上,用弯头剪毛剪将颈部被 毛剪去即可手术。毛放在兔毛袋中。
28
注意开颅时,用骨钳将颅骨一点一点的咬去, 切勿贪多贪快。
29
30
31
向前开颅至额骨前部, 向后开至顶骨后部及人字缝之前(切勿掀动 人字缝前的顶骨,以免出血不止)。按图的 开颅区域,暴露双侧大脑半球。
32
33
34

用眼科剪小心剪开脑膜,暴露脑组织。将温 热生理盐水浸湿的薄棉片盖在裸露的大脑皮 层上(或滴几滴石蜡油)防止干燥。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及去大脑僵直的观察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及去大脑僵直的观察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及去大脑僵直的观察 [实验目的]1.学习哺乳动物的开颅方法。

2.观察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

3.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了解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实验原理]大脑皮层运动区(corticalmotorarea)是驱体运动机能的高级中枢,点刺激该区城的不同福位,可以引起躯体不同施位的肌肉运动。

从中脑四叠体(quadrigeminalbodies)的前、后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称去大脑动物由于神经系统内,中脑以上水平的高级中枢对肌紧张的抑制作用被阻断,而中脑以下各级中枢对肌繁张的易化作用相对加强,因此出现了肌紧张亢进的现象。

动物表现为四肢僵直,头向后仰,尾向上翘的角弓反张状态,称为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riridity)。

[实验材料]1料:家。

2.器具:免体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剪毛剪,解剂刀,咬骨钳,止血错,棉花,棉线,三通气管插管,银丝电极《双电极)。

3.试剂:20%氨基甲酸乙丽,石婚油,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1麻醉:取一只家免,抓取称重,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5g/kg体重)。

2.气管插管:将麻醉后的免子背位同定于手术台上,用剪毛剪将颈部的毛剪去,再用手木刀由颈部向后切开皮肤,用止血钳夹住切开的皮肤,放在两侧,再用止血钳向下插入肌肉撑开肌肉3~4cm,可看到气管和两根颈总动脉。

分开食管和气管,穿2条线,将2条线前后分开备用。

在气管上切一个“T’形切口,插入三通气管插管,分别在插管的上方和下方结扎固定。

在2条颈总动脉下方分别穿线备用,用了生理盐水的棉花盖在颈总动脉上,避免干燥。

3.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将免子改为位固定,用前毛剪将头顶部被毛剪去,再用手术刀由启间至枕骨部纵向切开皮肤,用棉花用力向两侧擦开颅骨表面的肌肉,暴露额骨及顶骨。

在一制的顶骨上开孔后,将咬骨错小心伸入孔内,自开口处向四周咬骨以扩展创口.向前开颅至颅骨前部,向后开颅至顶骨后部及人字缝之前《切勿批动人字缝前的顶骨,以免出血不止),暴露一制大脑半球。

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

去大脑僵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模拟去大脑僵直实验,探究大脑皮层、脑干及脊髓在维持正常肌紧张和调节肌紧张平衡中的作用,并分析去大脑僵直发生的机制。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3只)2. 实验器材:手术显微镜、手术器械、麻醉剂、生理盐水、手术台、记录仪等3. 实验药物:戊巴比妥钠(麻醉剂)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准备:选择3只健康家兔,雌雄不限,体重2.5kg左右。

实验前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

2. 麻醉:采用戊巴比妥钠进行全身麻醉,剂量为40mg/kg体重。

3. 手术操作:a. 麻醉后,将家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剪毛,消毒。

b. 分离双侧颈动脉,结扎。

c. 暴露大脑半球后缘,松开动物四肢,左手托起动物下颌,右手用竹片刀轻轻拨起大脑半球后缘,看清四叠体的部位。

d. 于中脑四叠体的前、后丘之间偏前下插入竹片刀,切断神经联系。

注意勿使刀向后损伤延髓。

4. 观察记录:a. 切断神经联系后,观察家兔四肢、头部及脊柱的变化。

b. 记录家兔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的时间、程度及持续时间。

c. 使用记录仪记录家兔在不同时间点的肌电图变化。

四、实验结果1. 在切断神经联系后,家兔立即出现四肢伸直、头向后仰、尾上翘、脊柱挺硬等去大脑僵直现象。

2. 去大脑僵直现象持续约30分钟,随后逐渐恢复。

3. 肌电图显示,去大脑僵直期间,肌肉张力明显升高,且呈持续性。

五、讨论与分析1. 去大脑僵直现象的发生机制:在中脑四叠体的前、后丘之间切断脑干,切断了大脑皮层、纹状体等部位与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的联系,导致抑制区活动减弱,易化区活动增强,从而出现伸肌紧张亢进的现象。

2. 去大脑僵直现象的持续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去大脑僵直现象持续约30分钟,随后逐渐恢复。

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a. 切断神经联系后,脑干及脊髓的神经通路逐渐恢复,抑制区活动逐渐增强,易化区活动逐渐减弱。

b. 家兔的生理调节机制发挥作用,通过神经递质、激素等途径调节肌紧张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二大脑皮层运动定位
去大脑僵直
生科院基地班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现象,领会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2、了解抗垂力肌适度肌紧张起源。

3、学习哺乳动物的开颅方法。

4、通过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了解脑干在姿势反射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大脑皮层运动区是调节躯体运动机能的高级中枢,在人和高等动物它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

它通过锥体系及锥体外系下行通路,控制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从而控制肌肉运动。

电刺激该区的不同部位,可以引起躯体不同部位的肌肉运动。

1、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
皮层部位呈有秩序的排列,称为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或运动的躯体定位结构。

运动区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电刺激运动区的不同部位,能引起特定的肌肉或肌群收缩。

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运动愈精细和(或)愈复杂的肌肉,其代表区的面积愈大。

在较低等的哺乳动物,如兔和大鼠,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已具一定雏形,因此可以借以了解高等动物的大脑皮层运动机能的生理特性。

动物愈高级,代表区的精细程度愈高,反之则比较粗糙。

本实验即以电刺激方法观察家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控制及特点。

2、去大脑僵直
中枢神经系统对伸肌的紧张度具有易化作用和抑制作用,通过二者的作用使
骨骼肌保持适当的肌紧张,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姿势。

从中脑四叠体的前、后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称去大脑动物。

由于神经系统内,中脑以上水平的高级中枢对肌紧张的抑制作用被阻断,而中脑以下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易化作用相对加强,因此出现了伸肌紧张亢进的现象。

动物表现为四肢僵直,头向后仰,尾向上翘的角弓反张状态,称为去大脑僵直。

但是由于脊髓和低位脑干相连接,因此不出现脊休克现象。

三、动物与器材
1、实验动物:家兔 1只
2、实验器材:家兔手术器械(手术刀、手术剪、眼科剪、眼科镊、直止血
钳、弯止血钳、蚊式止血钳等)、棉线、气管插管、粗绳、玻璃
分针、解剖台、注射器、止血棉。

3、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乌拉坦。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大脑皮层刺激效应:
1.取一只家兔,耳缘静脉注射乌拉
坦,将其麻醉后腹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用剪毛剪将头顶部被毛剪去,再用手术
刀由眉间至枕骨部纵向切开皮肤,沿中
线切开骨膜。

用手术刀柄自切口处向两
侧刮开骨膜,暴露额骨及顶骨(图9-7)。

用骨钻在一侧的顶骨上开孔(勿伤及脑
组织)后,将咬骨钳小心伸入孔内,自
孔处向四周咬骨以扩展创口。

向前开颅
至额骨前部,向后开至顶骨后部及人字
缝之前(切勿掀动人字缝前的顶骨,以免出血不止)。

确定开颅区域,暴露双侧大脑半球。

2.用眼科剪小心剪开脑膜,暴露脑组织。

将温热生理盐水浸湿的薄棉片盖在裸露的大脑皮层上(或滴几滴石蜡油)防止干燥。

3.放松动物四肢,用棉球吸干脑表面的液体。

将无关电极固定在头部切开的皮肤上,先用刺激电极接触皮下肌肉,调节刺激强度。

以引起肌肉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及25—30次/s的频率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观察躯体肌肉活动的反应。

绘出大脑半球背面观的轮廓图,标出躯体肌肉运动的代表点。

去大脑僵直
将颅部创口向后扩展至暴露大
脑半球后缘。

左手托起动物头
部,右手用手术刀柄将大脑半球
的枕叶翻托起来,露出四叠体
(上丘较粗大下丘较小)。

用手术
刀刀背在上下丘之间、略向前倾
斜(约呈45°角)向颅底左右划
断脑干,即成为去大脑动物。

使兔侧卧,几分钟后可见动物的躯体和四肢慢慢变硬伸直(前肢比后肢更明显),头后仰、尾上翘,呈角弓反张状态。

五、实验结果记录
1、刺激大脑皮层不同部位,观察到刺激后
动物的咀嚼活动、前肢活动、后肢活动和颈
部活动,但没能找到尾动区和耳动区。

2、去大脑僵直后,家兔出现四肢僵直,尾
向上翘的现象,头向后仰的现象。

但我们组
的一会儿又松弛下来。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
兔去大脑僵直状
六、注意事项及讨论
1、麻醉不能过深。

麻醉不宜过深,否则影响刺激效应。

2、皮层运动机能定位中电刺激不宜过强,以刚能引起头骨肌肉收缩的强度为适当
3、切断脑干处的定位要准确,若切割部位太低,可损伤延髓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停止;反之,横切部位过高则可能不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

4、电刺激皮层时间不宜过短,因刺激大脑皮层引起骨路肌收缩有校长的潜伏期,
故每点刺激时间持续5—10s。

5、横断时位置要正确,若动物突然挣扎,切勿松手,要一刀切至颅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