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优质课教案 小学语文21太阳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 21、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      21、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说明太阳很热;
(3)、说明古人的箭法很好;
(4)、自然地引起下文,提出“太阳到底离 离我我 们们 有有多多远远的的 问问 题题”” 。。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离我们有( 1.5亿公里 )远。到太阳上 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 ( 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打比方相当于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作假设 就是用假设的环境来预设将要出现的状 况。作假设的句子里一般会有“如果”、“假 如”这一类词语。
作比较 就是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 来对比。
举例子 就是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 来加以说明。
探究一:学习1-3自然段,理解太 阳的特点,品味本文的语言特 色。
)读,请听我读。
4、我要向大家提出的问题是(
),请同学们回
答。
5、请同学们补充。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列数字 作比较
探究一:学习1-3自然段,理解太 阳的特点,品味本文的语言特 色。
1、我们小组要汇报的是有关太阳( )的特点。具体
介绍这一特点的是第( )自然段,请听我们读。
2、描写这一特点的具体句子有(

(要用上“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作业:
1、继续预习第4-8自然段, 深入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关 系。
2、运用本课学到的说明 方法,介绍一样你熟悉的 事物。
走3500年
飞20几年
列数字 假设
探究一:学习1-3自然段,理解太 阳的特点,品味本文的语言特 色。
1、我们小组要汇报的是有关太阳( )的特点。具体
介绍这一特点的是第( )自然段,请听我们读。
2、描写这一特点的具体句子有(
)。我知道

(三年级语文教案)21太阳公开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21太阳公开课教案

21太阳公开课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写有关太阳的一些知识和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全文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没有什么艰深难解的语句。

针对这一特点,设计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开启全面、扎实的课堂语文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2.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积累能力。

第一课时一.引入1、谜语出示谜语: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

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

(生答,师出示课题,太阳图片)师: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这个故事同学们应该都听说过了,叫做《后羿射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剩下的这个太阳。

二.新授1.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21课,自由读课文,看看太阳公公跟我们说了什么,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一读。

2. 刚才同学们读的真好,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词语呢?现在老师把平常不经常跟我们打招呼的词语请到了电视上,你们认识它吗?认识的同学请举手,哇,有这么多自学成才的天才!现在请位同学来做小老师领读,看哪组的同学学的快!3 .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兴奋,看来是个个都能成为小老师了,现在把你学会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如果遇到不认识的词可以叫同桌或旁边的同学教你,呆会我们再来个认读词语pk赛,看哪组的同学能得到满分。

(各组派代表进行pk,全对者加分)4、刚才的词语pk赛真激烈,看在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的份上,老师就带着大家去神秘的太阳王国里旅游,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宇宙飞船就要起飞啦!(播放课件)5 .刚才去太阳王国里旅游了一趟,你知道了太阳的哪些特点呢?(生回答并板书到黑板上:远、大、热)6. 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读出来吗?(生答)7. 你们真棒,在旅游的同时还不会忘记积累新知识。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太阳∣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太阳∣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太阳∣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活、繁衍、蔬菜、热量、比拟、杀菌、预防、世界〞等词语。

〔2〕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进程与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看法太阳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激起对自然迷信的兴味。

二.教材剖析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如等说明方法,引见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十分亲密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局部。

第一局部区分从〝远〞〝大〞〝热〞三个方面引见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局部讲人类和太阳的亲密关系。

这两局部外容相互关联。

正由于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干给地球送来适宜人类生活的黑暗和暖和,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心爱。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

课文在引见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拟、打比如等多种方法,使一些笼统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详细、深刻、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为了让先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自然知识,学习用联络的目光看待自然界,激起学习自然迷信的兴味。

同时接触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四.教学预备课件五.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1.师:明天我们一同窗习21课«太阳»,这是一篇说明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先生自在读〕〔课件2〕师: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师:«后羿射日»是一个新鲜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明天要学习的课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案1一、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初步了解太阳的特别及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自制生字词卡片。

2.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鼓励质疑1、猜谜语: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板书:太阳)2.你们瞧!太阳公公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他最喜欢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问太阳公公什么问题?(估计学生会问: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太阳公公,你有多热?太阳公公,你是由什么构成的?太阳公公,你与我们地球有什么关系?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去?……)3.肯定学生的提问,并将学生的问题分类概括。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从科普读物、从网上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是个谜,要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

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导言:《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这类文章往往是一个自然段讲清一个方面的问题。

我们阅读时,要边读边思考: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学生阅读后归纳。

第1自然段:讲太阳离我们很远。

第2自然段:讲太阳很大。

第3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

第4自然段:讲太阳与植物、动物和人的关系。

第5自然段:讲太阳与雨雪的关系。

第6自然段:讲太阳与风的关系。

第7自然段:讲太阳与健康的关系。

第8自然段:讲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

(三年级语文教案)21太阳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21太阳教案

21太阳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上一节课认识了太阳那位同学告诉大家太阳都有哪些特点?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太阳的特点:大远热)提问:在写太阳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指名回答导语: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由于气体的燃烧才发光发热的。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4——7自然段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2、指名回答导语:老师有一个疑问需要同学们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出示句子: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他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句话在这段内容的第一句,有什么作用?指名回答:承上启下的作用师: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学生思考:结合上下文理解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师生共同分析,相机板书:动物、植物、人离不开太阳4、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举例子(二)学生自学5——7自然段1、小组合作交流5、6、7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2、小组找代表发言3、出示云、雨、雪的形成图片找学生看图复述:云、雨、雪的形成过程。

4、你还知道太阳对人类有哪些好处?指名回答相机板书:自然现象的形成5、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事太密切了,哪谁知道太阳对我们人类还有哪些贡献呢?指名回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6、生观察自然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太阳给我们了绚丽多彩的世界,是我们听到了清脆的鸟叫声、潺潺的溪水声、嘶嘶的虫鸣声。

(三年级语文教案)21、太阳

(三年级语文教案)21、太阳

21、太阳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2.了解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重点研读、讨论交流、读中感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自学生字新词2、创设研究太阳的情境,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一、导入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

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

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

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

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

(板书:太阳)二、创设研究太阳的情境1•创设情境: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出示太阳。

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投影幻灯的电光源使画面富有真实感。

此时,距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

这样鲜明的形象加上儿童的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情境。

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提出问题。

(板书:?”现在你们面对太阳, 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等均会提出问题。

)2•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肯动脑筋。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这样去处理问题,不仅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学习课文&m dash;—这是最主要的,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

)三、自学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2•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意思。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1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1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1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21太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研究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例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等词语。

2、能够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第一至然段的进修,感知太阳大、远、热的特点,并了解课文是如何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能将这些说明方法运用到练笔中去。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例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爱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则谜语请大家猜猜:【课件出示:一位老公公,面貌红彤彤,好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课件出示:太阳图文】同学们,你们真是猜谜小能手,老师为你们骄傲!。

同学们,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9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地面才不那么热了。

大家听过这个传说吗?这是《后羿射日》的传说【课件出示:《后羿射日》图片】,《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后羿真的能射下来9个太阳吗?今天我们来研究研究【课件出示:21太阳】一文,看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同学们,请大家打开书,翻到90页,听课文范读,边听边想:【课件出示: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内容?】【课件播放:课文范读】同学们,课文读完了,目前我们来进行词语过关——【课件出示生词: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天下】自己读读。

21《太阳》教学设计

21《太阳》教学设计

21《太阳》教学设计第一篇:21《太阳》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1 太阳》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

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

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

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目标⒈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等词语。

⒉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⒋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一、谜语导课,激发兴趣⒈谜语:不是吃的,必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到,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⒉从谜语中,我们知道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可是太阳究竟有多大?离我们有多远?它的热度有多高?它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没有它就没有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21课太阳。

这是一篇说明文(科普短文),就给我们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科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⒈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1太阳》(朱维莉)【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21太阳》(朱维莉)【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1.反复读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了有关太阳的几个知识。

读出对太阳特点的惊奇,读懂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在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过程中,通过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间联系和“图像化”等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读懂文本的能力。

潜意识感受说明方法的好处。

3.在阅读中发展思维,培养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以及从阅读资料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激发对科普短文的阅读兴趣。

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感受科学家探索宇宙奥秘的智慧和能力。

4.学习批注的方法。

5.学习本课字词,积累体现出科学小品文的准确性的词语和表示时间的词语。

6.体会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

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阅读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

根据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我感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怎样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

同时,抓住每一节课的契机,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核心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体会爱阅读的心理倾向,感受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

3重点难点1.运用“边读边思考”的方法,通过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间联系和“图像化”等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了有关太阳的几个知识。

读出对太阳特点的惊奇,读懂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学习批注的方法。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批注,仿写的阅读方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反复读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了有关太阳的几个知识。

读出对太阳特点的惊奇,读懂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在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过程中,通过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间联系和“图像化”等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读懂文本的能力。

三年级语文:21太阳优秀教案(示范文本)

三年级语文:21太阳优秀教案(示范文本)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三年级语文:21太阳优秀教案(示范文本)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三年级语文:21太阳优秀教案(示范文本)教学目标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词。

初步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和方法。

学会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太阳。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并纠正读音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翘舌音:氏、兽、殖、蔬;平舌音:存的发音。

2.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传chuán(传说、传递)都dōu(都有、都是)zhuàn(自传、水浒传)dū(首都、都市)差chà(差不多)漂piào(漂亮)chā(差错、差数)piāo(漂浮)chāi(出差)3.正字:(1)“抵”字的右半部分下面有一点,“氏”的下面没有一点,要强调记忆。

(2)“繁”字结构比较复杂,要引导学生分析记忆,注意下面部分不是一个“系”。

(3)“殖”字的右半部“直”中间不要少一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太阳》习案
深圳市罗芳小学王慧
习得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常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常用方法。

学习准备:平板电脑、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习得过程:
课前习案(课前ischool云空间)
一、自学字词
1.任务一: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圈出生字词,并把字词读两遍。

点击老师推送的课堂资源自学生字词。

给“我会写”的生字组一个课文以外的词语。

2.任务二:带拼音听写“我会写”的生字,检查订正。

二、学习课文资源包
听课文朗读录音,读熟课文。

观看微课《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三、精批细读
1.思考我最棒:读了课文,你知道太阳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请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并批注这些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为什么课文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这一点的?请画出思维导图,并拍照上传。

3.除了课文中写到的内容,你还从课外书或网络上知道了哪些关于太阳的知识?赶快对家长或小伙伴说一说吧!
四、课前习完成情况统计
1.全班44位同学都已接收了预习任务。

任务一全部完成,任务二有38位同学上传了听写照片。

其中出错率较高的字有“繁、兽、蔬、存”以及“抵”和“氏”这两个形近字。

2.学生们很容易找出太阳的特点。

在观看微课后,对于常用的说明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判断课文中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课堂中要指导学生结合朗读,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

3.对于课文中提及的一些科学知识,学生很有兴趣,可以在课堂上先朗读,再根据资料适当拓展研究并小组汇报,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课中习案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则谜语: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

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

打一物体。

对了,它就是太阳。

谁来给我们读一读有关太阳的小资料?
今天呀,王老师就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太阳有什么特点?它和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小组合作,字词闯关
1.做小游戏检测“我会读”的生字词。

出示各题正确率,巩固检测中易读错的词语。

2.投票统计“我会写”的生字听写错误的字。

小组交流、汇报识字方法。

指导书写错误率较高的生字,重点突破,学生练习书写。

三、合作探究,迁移内化
祝贺同学们成功完成了字词大挑战,接下来我们就要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啦!
1.课文1-3自然段告诉我们太阳有哪些特点?选择太阳的一个特点,找出能表现它这个特点的句子,在小组内练习朗读。

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指导朗读。

预设:我们小组要介绍的是太阳**的特点,我们是从这个句子中看出来的:
①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这里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用1.5亿公里说明两者之间的距离,十分准确。

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只能给人笼统模糊的印象。

②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举例子,也说明了太阳的远。

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很容易理解。

③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作比较,说明太阳非常大。

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遥远的看似“只有一个盘子
那么大”的太阳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④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打比方,用大火球比喻太阳,形象地说明了太阳又大又热。

3.总结使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4.扩句练习,练习使用课文中这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第二课时
一、关联词练习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2.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也是本段话的中心句。

二、角色扮演,深入研读
1. 太阳与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呢?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太阳与水的关系、太阳与风的关系、太阳与防治疾病
2.请各小组选择一个方面,先练习朗读课文中的内容,再根据推送的资料开展研究,并在卡纸上写出汇报时的关键词或句子。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用“我是**,我和太阳的关系可密切啦!”开头,先朗读课文,再说说你们从课外资料中知道了什么。

三、总结全文,当堂检测
1.说话练习: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2.指名读第8自然段。

3.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图片,听老师朗读这段话。

4.齐读这段话,点明最后一句的作用:总结全文。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课后习案(任选一题)
1.假如你是太阳,你将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让人们都了解你呢?写一篇小短文。

2.观察家中的某一样物品,写一段话介绍它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