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三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影子》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影子》教案一、教学内容1. 影子的产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和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2. 影子的变化: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影子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和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变化。
3. 影子的利用:介绍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投影、遮阳等,让幼儿认识到影子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变化和利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协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变化和利用。
难点: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影子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和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灯光、卡片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若干个小玩具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影子,引导幼儿发现影子是由光线和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投影仪,介绍影子的产生、变化和利用。
3.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影子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和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变化。
4.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手电筒和白纸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
5.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让其他幼儿学习、借鉴。
6. 影子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影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影子的实用价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有趣的影子1. 影子的产生2. 影子的变化3. 影子的利用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影子,记录影子的变化,并拍照。
2. 请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影子,写在日记本上,并与老师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科学馆或进行户外影子实验,让幼儿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影子。
2024年《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精选
2024年《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为《有趣的影子》。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影子的秘密”,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光与影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光与影的关系。
2.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掌握光与影的关系。
重点: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小玩具、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在白布上投射影子,让孩子们观察并猜测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引导孩子们理解光与影的关系。
(2)出示小玩具,让孩子们观察在不同光线下影子的变化。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卡片为例,讲解如何用画纸、彩笔制作影子卡片。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用学具制作影子卡片,观察影子的变化。
每组展示自己的影子卡片,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6. 情景再现(5分钟)教师与孩子们一起,用手电筒和玩具重现实践情景,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影子2. 板书内容:(1)影子的形成原理(2)光与影的关系(3)影子卡片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画纸、彩笔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影子卡片。
(2)观察家庭中的影子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1)影子卡片制作方法:在画纸上画出一个物体,用剪刀剪下,再在另一张画纸上画出影子的轮廓,将剪下的物体放在影子上,用胶水粘贴固定。
(2)观察家庭中的影子现象:如晚上灯光下的影子、白天太阳光下的影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原理,掌握了光与影的关系。
2024年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教案
2024年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科学》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影子的形成、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形成的现象,能够观察和描述影子的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光和影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形成的现象。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影子的特点,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杯子等)、白布或大白纸、画笔。
2. 学具:每人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一支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在教室内用手电筒照射不透明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影子,让幼儿感受到影子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和讲解,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形成的现象,并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影子的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不透明物体,观察影子的变化。
4. 影子画创作(1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白纸和画笔,将观察到的影子画下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影子故事分享(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画的影子画,并让幼儿讲述影子画背后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影子2. 板书内容: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形成的现象影子的特点:形状、大小、颜色、位置生活实例:树影、人影、动物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影子请幼儿在课后观察和记录生活中见到的影子现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影子。
答案示例:我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阳光下跳绳,他的影子跟着他的动作在地上跳动,很有趣!2. 作业要求:描述清晰,语言简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彩教案《有趣的影子》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彩教案《有趣的影子》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为“有趣的影子”。
通过观察、探索和游戏活动,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和特点,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形成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难点:让幼儿理解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形成影子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书本等)、白布或大白纸、画笔。
2. 学具:每人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一支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阳光下进行“踩影子”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地上的影子,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不透明物体,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成过程,讲解影子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找影子”活动,用手电筒照射不同物体,观察影子的变化。
4. 影子画创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在白纸上创作自己的影子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描绘出有趣的影子。
5. 影子剧表演(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影子剧表演,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影子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影子2. 内容:影子的概念影子的形成原因影子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影子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物体的影子,用相机或画笔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对影子的兴趣浓厚,参与度高。
但在讲解影子形成原因时,部分幼儿理解起来较困难,需要进一步简化语言,增强互动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光和影子的其他相关知识,如光的传播、影子的大小和方向变化等。
《有趣的影子》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有趣的影子》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有趣的影子》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喜欢探索和动手操作。
2、在游戏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感性经验。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1、白色幕布、提线木偶、灯、音乐课件。
2、小玩具、手电筒若干个。
3、和幼儿一起做定位测量记录(量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在早、中、傍晚的长短和方向)。
【活动过程】一、游戏活动:大家一起来跳舞。
1、引起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教师操纵提线木偶在有灯光的白色幕布后面表演,幼儿观看木偶的影子跳舞。
2、幼儿分批尝试,观察自己和小朋友的影子,体验有影子的乐趣。
二、观察活动:为什么有影子?1、小朋友站在幕布后,把灯关掉,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为什么影子不见了?2、把灯打开,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幕布上才能有影子?3、小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
老师刚才就是利用影子表演了木偶跳舞。
三、实验活动:影子会变吗?幼儿操作实验:每个幼儿拿一把手电筒和一个小玩具,玩找影子的游戏。
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位置不同时,影子有没有变化,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讨论活动:有趣的影子。
1、讲一讲:刚才发现了什么?2、想一想:早上和傍晚人的影子是怎样的?为什么?中午影子又是怎样的?为什么?什么时候的影子最长?什么时候的影子最短?3、观看课件,小结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4、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影子?【活动延伸】与幼儿一起到室外玩踩影子和藏影子(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影子藏起来)的游戏。
教学反思:要上好科学活动,就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也要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更要让幼儿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提高。
《有趣的影子》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篇2活动目标:1.幼儿练习四散跑,增强幼儿跑的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活动重点:知道躲避、保护自己不受伤。
2024年幼儿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精选
2024年幼儿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精选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奥秘》,详细内容围绕“有趣的影子”展开。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影子是由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现象,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影子变化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子变化的观察。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光和影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物体(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在室内关灯,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物体,观察墙上的影子。
引导幼儿讨论: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影子会出现在这里?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即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的部分形成影子。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画纸上投影,观察并记录影子的形状变化。
4. 影子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在室内进行影子游戏,用手电筒照射自己和同伴,观察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影子变化的观察3. 光和影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
答案示例:我观察到太阳下,树叶的影子在不断地变化,从长影子变成了短影子。
2. 作业要求:通过观察,了解影子与光的关系,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阳光下观察影子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光和影的关系。
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有趣的科学》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影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变化规律以及与光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产生的现象,培养幼儿对光的感知能力。
2. 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重点:观察影子与光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玩具、图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玩具,让幼儿观察墙上的影子,引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讲解影子产生的原因: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明白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
3. 观察影子变化:教师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如改变光线的方向、距离等。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讲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引导幼儿思考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5. 随堂练习:教师让幼儿用画纸、画笔制作自己的影子画,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影子》2. 内容:影子的产生:光线照射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与光线方向、距离有关影子与光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影子画,并简单描述影子产生的原因。
2. 答案示例:画出自己的影子画,标注光线方向、物体和影子。
描述影子产生的原因:因为光线照射在我身上,产生了影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对影子产生兴趣,但在讲解影子产生原因时,部分幼儿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如树影、楼影等,引导幼儿思考影子与光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024年《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影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影子的产生原理,以及影子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影子的产生原理,理解影子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观察、描述影子的特点,并运用简单的科学方法进行探索。
3. 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产生原理,影子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影子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物体(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白布,展示影子的产生过程,引导孩子们观察、描述影子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形状的物体,让孩子们观察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影子的变化。
(2)教师讲解影子的产生原理,引导孩子们理解影子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5分钟)孩子们分组,用手电筒照射各种形状的物体,观察、描述影子的特点,并记录在画纸上。
5. 创作环节(10分钟)孩子们利用画纸、彩笔、剪刀,创作属于自己的影子画。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产生原理2. 影子与物体之间的关系3. 影子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不同物体在光线下的影子。
答案:孩子们需要观察家里不同物体在光线下的影子,描述影子的特点,并记录在画纸上。
2.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关于影子的画。
答案:孩子们可以运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工具,创作一幅关于影子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引导孩子们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如太阳下的影子、夜晚的路灯下的影子等,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影子》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影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有趣的影子》,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第2节“影子的奥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
2. 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光与影子的关系。
难点: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理解影子与物体之间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纸、剪刀、画笔、卡片等。
2. 学具:手电筒、卡片、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卡片,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成过程,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如何产生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幼儿明白光与影子的关系。
(2)展示不同物体的影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影子与物体的联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用手电筒照射不同物体,观察影子的变化。
(2)让幼儿用画笔在白纸上画出所观察到的影子,并与组内成员分享。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影子》2. 内容:(1)影子的形成原理(2)光与影子的关系(3)生活中的影子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不同物体的影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并记录影子现象,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延伸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光与影子的关系,难点在于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理解影子与物体之间的联系。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三篇)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教案:有趣的影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2)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影子;(3)掌握光线的传播路径;(4)培养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小组合作和交流能力;(2)采用实验、观察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2)培养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能力;(3)学会描述影子的形状、位置和变化。
2.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光线的传播路径;(2)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1)PPT课件、黑板、学生手册;(2)准备一台投影仪或者电视,播放相关视频。
2.实验器材(1)灯泡、盆子、卡纸、剪刀、胶水、小木棍、白纸、细线等。
3.实验准备(1)制作多个具有形状的造影物体;(2)找一个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实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影子,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在阳光下会有影子?我们在不同光线下的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2.理论学习(15分钟)通过PPT和黑板,教师解释影子的形成原理: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挡住光线直线传播的路线,形成了一个反映物体形状的区域,这个区域就叫做影子。
影子的形状和位置取决于光线的传播路径和物体的形状。
3.观察和实验(2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教师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放置一盏灯泡,让学生围绕灯泡进行观察。
观察灯泡和自己的影子,描述影子的形状、位置和变化。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手放在灯泡和影子之间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4.学习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强调光线的传播路径对于影子形状和位置的影响。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三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一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海绵三
- 1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一【活动目标】
1、喜欢探索和动手操作。
2、在游戏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白色幕布、提线木偶、灯、音乐课件。
2、小玩具、手电筒若干个。
3、和幼儿一起做定位测量记录(量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在早、中、傍晚的长短和方向)。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大家一起来跳舞。
1、引起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教师操纵提线木偶在有灯光的白色幕布后面表演,幼儿观看木偶的影子跳舞。
2、幼儿分批尝试,观察自己和小朋友的影子,体验有影子的乐趣。
二、观察活动:为什么有影子?
1、小朋友站在幕布后,把灯关掉,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为什么影子不见了?
2、把灯打开,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幕布上才能有影子?
3、小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
老师刚才就是利用影子表演了木偶跳舞。
三、实验活动:影子会变吗?
2 / 2。
2024年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2024年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启蒙教材《身边的科学》第三章“光和影”,详细内容围绕“有趣的影子”展开,通过对影子的探索,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产生的,并能够认识到影子的基本特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知道影子是由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影子现象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通过影子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影子是由光产生的,了解影子的基本特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影子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玩具、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玩具,在白布上形成影子,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影子卡片,讲解影子是由光产生的,并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影子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影子游戏,用手电筒和玩具在画纸上形成影子,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变化。
4. 影子画创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剪刀和胶水,在画纸上创作自己的影子画。
5. 影子故事分享(5分钟)每组幼儿分享自己的影子画,讲述画中的影子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影子2. 内容:影子是由光产生的影子的特点:形状、大小、颜色影子游戏:观察、描述、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影子朋友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并描述家人或玩具在灯光下的影子,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影子是由光产生的,我观察到的影子是爸爸的影子。
在灯光下,爸爸的影子变长了,颜色是黑色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影子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幼儿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精选
2024年幼儿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为“有趣的影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形成的现象,能描述影子的基本特征。
2. 观察并记录影子在不同光线、角度和时间下的变化,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探索影子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影子的变化,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书本等)、白布、画笔、尺子。
2. 学具:手电筒、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手电筒照射不透明物体,观察墙上的影子,引导幼儿思考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改变手电筒与物体的距离、角度,观察影子的大小、形状、位置的变化。
(2)幼儿分组讨论:如何让影子变大、变小、变长、变短?3.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用画纸、剪刀、胶水制作不同形状的不透明物体,用手电筒照射,观察影子的变化。
4. 影子游戏:组织幼儿在户外阳光下进行影子追踪、影子捉迷藏等游戏,体验影子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影子2. 板书内容:(1)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形成的。
(2)光线与物体的距离、角度会影响影子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地点的影子变化。
2. 答案示例:时间:上午10点地点:幼儿园操场上物体:小树影子特点:影子较短,朝向西北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变化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实践中对影子大小、形状的变化掌握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观察影子,如晚上在家观察灯光下的影子,记录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024年《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
2024年《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影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和探索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影子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影子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玩具。
2. 学具:画纸、水彩笔、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并观察自己的影子。
(2)邀请幼儿到讲台上,用手电筒照射玩具,观察影子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讲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现象。
(2)展示不同形状的玩具,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大小。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进行影子游戏,观察影子的变化。
(2)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影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影子》2. 板书内容:(1)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
(2)影子的大小、形状与光源的位置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不同时间的光线与影子的变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在例题讲解环节,关注幼儿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讲解。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在家中尝试利用手电筒和玩具进行影子表演。
(2)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不同时间的光线与影子的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参与程度和教学策略调整。
2. 例题讲解中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
3.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和记录影子变化。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要求,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光和影”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探索影子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科学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探索影子的变化。
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通过实践探索影子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各种形状的玩具、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在白布上展示影子的形成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状。
邀请幼儿到前面来,尝试用手电筒和玩具制造影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如树木、人物的影子等。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引导幼儿理解光与影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互动游戏:邀请幼儿用玩具和手电筒制造影子,其他幼儿猜测影子的来源。
4. 动手实践(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自己的影子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生活中的影子现象3. 探索影子的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答案:如树木、房屋、人物等在不同时间段的影子变化。
2.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的影子画。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一幅影子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生活中的影子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实践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创意,但在讲解影子形成原理时,部分幼儿理解程度有限,需要进一步巩固。
2024年《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
2024年《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影子的基本特征,知道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2.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掌握观察和记录影子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影子与光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具:手电筒、各种小玩具、白色屏幕、绳子、剪刀、胶带等。
2.环境准备:将教室布置成暗室,确保实验过程中光线充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老师出示手电筒,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发出的光线。
2.老师提问:“你们知道手电筒的光线是怎样形成的吗?”3.老师简单讲解光的传播原理。
(二)基本部分1.老师出示各种小玩具,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在光线下的影子。
2.老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影子是什么形状的?”3.老师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即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阻挡了光线,形成了影子。
4.老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用绳子将玩具吊起,用手电筒照射,观察影子的变化。
5.老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影子的大小和形状有什么变化?”(三)拓展部分1.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让影子更长、更短、更宽、更窄。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老师出示白色屏幕,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照射在屏幕上的影子。
4.老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影子在屏幕上有什么特点?”5.老师讲解影子在屏幕上的成像原理。
2.老师提问:“你们喜欢影子吗?为什么?”3.老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科学现象。
五、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影子的观察和操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动手操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更多地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3.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将更多科学现象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2024年《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
2024年《有趣的影子》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与影》,详细内容为“有趣的影子”。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光与影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影子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的形成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影子的特点,探索光与影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不同形状的物品(如小兔、小鸟、三角形等)、白布、投影仪。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物品,在白布上形成影子,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状,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产生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一个手电筒和不同形状的物品,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观察影子的变化。
4. 影子画创作(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将观察到的影子画下来,进行创意影子画。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影子画,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光与影的关系3. 影子画的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家里的手电筒和物品,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
2. 答案:观察记录表,包括物品、光线方向、影子形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影子的形成原理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影子画的创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影子的形状描述不够准确,需要在下节课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阳光下观察影子的变化,进一步探索光与影的关系。
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有趣的科学》,具体章节为“影子游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影子,探索影子与光源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知道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影子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影子的特点,以及如何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各种形状的玩具、白布、画纸、画笔。
学具:手电筒、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玩具,让幼儿观察地面上出现的影子。
(2)引导幼儿谈论: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影子?2. 例题讲解(1)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了解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教师分组进行影子游戏,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影子的特点。
(2)引导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影子的形状。
(2)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到的影子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的。
2. 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光源位置改变,影子方向和形状也会改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在灯光下的影子,并描绘下来。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影子,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影子的形状。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鼓励幼儿大胆描绘影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原理,观察了不同物体的影子,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影子,探索影子与光源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影子戏,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三篇)目录: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一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比比看谁先落下来二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物体的沉与浮三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
影子一
小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影子
【活动目标】
1、喜欢探索和动手操作。
2、在游戏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白色幕布、提线木偶、灯、音乐课件。
2、小玩具、手电筒若干个。
3、和幼儿一起做定位测量记录(量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在早、中、傍晚的长短和方向)。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大家一起来跳舞。
1、引起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教师操纵提线木偶在有灯光的白色幕布后面表演,幼儿观看木偶的影子跳舞。
2、幼儿分批尝试,观察自己和小朋友的影子,体验有影子的乐趣。
二、观察活动:为什么有影子?
1、小朋友站在幕布后,把灯关掉,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为什么影子不见了?
2、把灯打开,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幕布上才能有影子?
3、小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
老师刚才就是利用影子表演了木偶跳舞。
三、实验活动:影子会变吗?
幼儿操作实验:每个幼儿拿一把手电筒和一个小玩具,玩找影子的游戏。
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位置不同时,影子有没有变化,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讨论活动:有趣的影子。
1、讲一讲:刚才发现了什么?
2、想一想:早上和傍晚人的影子是怎样的?为什么?中午影子又是怎样的?为什么?什么时候的影子最长?什么时候的影子最短?
3、观看课件,小结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4、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影子?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到室外玩踩影子和藏影子(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影子藏起来)的游戏。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比比看谁先落下来
二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激发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
2、通过试验,让幼儿发现物体加重后,落下来的速度就不一样。
活动准备:
1、老师示范用的一红一白两个胶袋,塑料一块;
2、幼儿人手一个胶袋,泡沫、木头若干;
3、一张大纪录表、笔、贴纸。
活动过程:
1、用故事导入活动。
老师手拿已画上眼睛、鼻子、嘴的两个
一红一白的空胶袋,用拟人的口吻来进行情景游戏。
师:今天早上,我听到两个胶袋宝宝在说话,红胶袋宝宝对白
胶袋宝宝说:嗨!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吧?白胶袋问:比什么?红:比比,我们谁先落在地上。
红说:好呀,比就比!于是,他们就站在一起,从一样高的地方跳下来。
(暗示:重量相同,体积相同的物体是
同时落下)帮组幼儿将看到的比赛结果用贴纸的方式记录在一张大的
记录表上。
2、将其中的一个胶袋内放入物品,让幼儿猜测后,请两个幼儿来试验;幼儿思考,为什么其中一个胶袋会快?引导幼儿说出原因。
师:刚才,我们看到比赛结果了,他们师同时落地的。
这时候,聪明的白胶袋想个个好办法,它趁红胶袋不注意时,‘啊呜――一口,吞了一块玩具在肚子里(塑料),现在,小朋友猜猜,它们这次
谁会赢呢?试验开始…….(白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告诉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