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5 倍的认识第3课时 解决问题(2)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5倍的认识第3课时解决问题(2)教案新人教版

题目:小强有30个铅笔,他给小明10个铅笔后,还剩几个铅笔?
解答:小强原来有30个铅笔,给小明10个铅笔后,他剩下的铅笔数为30-10=20(个)。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题目:小明有8个苹果,他给小红1个苹果后,还剩几个苹果?
解答:小明原来有8个苹果,给小红1个苹果后,他剩下的苹果数为8-1=7(个)。
例题2:
题目:小华有10个橘子,他给小芳2个橘子后,还剩几个橘子?
解答:小华原来有10个橘子,给小芳2个橘子后,他剩下的橘子数为10-2=8(个)。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倍的认识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倍。
2.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通过乘法运算求一个数的几倍,例如,求3的4倍,可以表示为3×4=12。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倍的认识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倍的认识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倍的认识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3.倍的认识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果有一个篮子里面有6个苹果,那么2个篮子里面有多少个苹果?答案是2×6=12个苹果。
4.倍的认识的扩展:让学生了解倍的认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例如,在购物时,如何计算商品的折扣价,或者在烹饪时,如何按照食谱的比例调整食材的用量。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练习》(第3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练习》(第3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练习》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的概念,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倍数的概念,同时,通过练习题的设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加深对倍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1~5的乘法和除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倍”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的概念,掌握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的概念,掌握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倍”的概念。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摆放实物或者画图,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倍”的概念。
3.练习: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加深对倍的认识。
4.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
5.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成以下形式:倍的认识练习1.倍的概念:什么是倍?2.求倍数的方法:用乘法求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 解决问题课件(共18张PPT)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 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画线段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 思路。
复习旧知
(1)兔子的只数是大鹅的几倍?
24 ÷ 8 = 3
答:兔子的只数是大鹅的3倍。
复习旧知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兔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课堂练习
乐乐有4块糖,伟伟给乐乐3块糖后,伟伟的糖 的块数是乐乐的3倍。伟伟原来有多少块糖?
(4+3)×3=21(块) 21+3=24(块) 答:伟伟原来有24块糖。
课堂练习
从北京乘坐高铁到济南大约需要2小时,到广 州的时间是到济南的4倍。从北京乘坐高铁到 广州大约需要几小时?
2×4=8( 第3课时 解决问题(2)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 多少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2.从情境图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问并解答,提高 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课堂练习
1.数一数,填一填。
(1) 的个数是 的( 2 )倍。 (2)如果 的个数是 的3倍,有( 24)个 ?
课堂练习
求8的7倍是多少,就是求( 7 )个( 8 )是多少。 列式:( 8×7=56 )。
红气球有8个,黄气球的个数比红气球的5倍多5个。黄 气球有多少个?
8×5+5=45(个) 答:黄气球有45个。
24÷6=4
答:小兔的只数是小猴的4倍。 (所提问题不唯一,合理即可)
探究新知
跳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 跳棋的4倍。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一课时倍的认识教学内容:P50例题1,练习十一1、2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乘法口诀,教师引导倒背,选背。
因为我们中国独有乘法口诀,所以我们中国人在数学计算这一块是非常令外国人羡慕的。
随着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新授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画黑板上,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说明可以圈出3个两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在图下方)同学们你们会这样圈吗?2、学生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白萝卜有10根,画黑板上,那10根白萝卜有几个2根呢?先请一个同学来说说你准备怎样圈?打开书,请大家用铅笔在书上圈一圈那10根白萝卜,并完成下方的填空。
同位互相检查,同时请一个学生上黑板圈一圈,集体订正。
从上面可以看出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为什么是5倍而不是3倍呢?3、练一练做一做1,绿圆片有几个?黄圆片有几个?黄圆片每3片为一堆可以圈出几堆?请你圈一圈,说说黄圆片的个数是绿圆片的几倍?你能圈出蓝圆片是绿圆片的几倍吗?做一做2,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要我们怎么摆,4倍是什么意思?我们就在纸上第一行先画5竖线代表5根小棒,第二行怎么画?请你画一画,然后圈一圈。
三、作业设计P53练习十一 1、2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51-52例题2、3,练习十一3、4、5、6教学目标:1、能将图片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第3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 是多少
学习目标
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 合作交流、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 数的几倍所包含的数学意义。
复习导入
35里面有( 5 )个7,35是7的( 5 )倍; 42里面有( 7 )个6,42是6的( 7 )倍; 12是3的( 4 )倍,12里面有( 4 )个3; 40是8的( 5 )倍,40里面有( 5 )个8。
我懂得了“求A是B的几倍?”的问题, 用除法计算。
谢 谢 观 看!
《名师面对面》编写组感谢 您提出宝贵意见。将修改过的课 件上传至3471512573@邮箱, 同时写清你的姓名、邮寄地址和 电话号码,我们会送给你惊喜小 礼品一份!
《名师面对面》编写组
创设情境
知道了军棋 象的棋价的钱价,钱要 是求多象少棋元的?价 钱。
你可知以道提了出 哪一些个信什息么? 问题?
还知道了 两种价钱 之间的关 系。
探索新知
军棋: 8元
可以画图 帮助理解。
象棋:
是军棋的4倍 ?元
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 4 ) 个( 8 )是多少。
8×4=32(元)
探索新知
我们解答得对吗? 32元是8元的4倍吗?
32÷8=4, 解答正确。
答:象棋的价钱是32元。
强化练习
的个数是 的( 4 )倍,有( 8 )个。
强化练习 填一填。
的个数是
的4倍, 有
( 12 )个。
列式: 3 × 4 = 12 (个)
强化练习
20
强化练习
24
强化练习
15
强化练习
42
课堂小结
我懂得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5 倍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5倍的认识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5倍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应用5倍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5倍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应用5倍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用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如2倍、3倍等。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2倍和3倍,那么你们知道5倍是什么意思吗?二、探究(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5倍的概念,如5个苹果是1个苹果的5倍。
2. 让学生举例说明5倍的概念,如5个铅笔是1个铅笔的5倍。
3. 引导学生观察5倍关系,如5个苹果是1个苹果的5倍,那么10个苹果是几个苹果的5倍?三、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5倍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如果有5个苹果,那么10个苹果是多少倍?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5倍的概念和5倍关系。
2. 强调5倍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回顾5倍的概念和5倍关系。
2. 提问:你们还记得5倍是什么意思吗?能举个例子吗?二、深入探究(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5倍关系,如5个苹果是1个苹果的5倍,那么15个苹果是几个苹果的5倍?2. 让学生举例说明5倍的概念,如5个铅笔是1个铅笔的5倍。
3. 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如果有5个苹果,那么15个苹果是多少倍?三、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5倍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如果有5个苹果,那么20个苹果是多少倍?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5倍的概念和5倍关系。
2. 强调5倍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的认识《倍的认识》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的认识《倍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几倍。
2. 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倍”2.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 教学难点: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哪些是成倍增加的。
2. 探究(1)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倍”,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总结计算方法。
3. 实践(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加上另一个数是多少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注重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本节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倍的认识(全单元)》PPT教学课件

课后练习
六、1.学校合唱队有男生9人,女生有36人,女生人 数是男生的几倍?
36÷9=4 答: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倍。
2.学校合唱队有男生9人,女生比男生多27人,女生 人数是男生的几倍?
9+27=36
36÷9=4 答: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倍。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5 单元 倍 的 认 识
第 3 课时 练 习 课
巩固练习
填一填。
(1)
4 (2)
12 ÷ 4 3
16
4 × 4 16
巩固练习
想一想,做一做。
(1)鞋子的价钱是帽子的多少倍? 24÷8=3
(2)围巾的价钱是帽子的5倍,围巾多少钱? 8×5=40(元)
巩固练习
画一画,填一填。
1. ○ ○ 画 △ 的个数是 ○ 的3倍: △△ △△ △△ △ 的个数是( 3 )个( 2 ),列式:( 3×2=6 )。
2. △ △ △ 画 的个数是 △ 的4倍: 的个数是( 4 )个( 3 ),列式:( 3×4=12 )
巩固练习
圈一圈、填一填。
1. 叶子: 花朵: 是 的( 3 )倍。
谢谢观赏!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5 单元 倍 的 认 识
第 2 课时 倍 的 认 识(2)
复习导入
第一行: 第二行:
数一数第一行 有几根小棒。
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4 倍,第二行摆多少根?
探究新知
3
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 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
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
阅读与理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二)》教案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目标1、理解“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过程,体验如何求另一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课件激趣导入法:同学们,你们喜欢下棋吗?喜欢下哪种棋呢?(课件播放军棋和中国象棋的图片)棋类活动是中国的发明,棋类活动源远流长,有上千年的历史,成为我国博大文化艺术之一。
下棋不但是紧张激烈的智力竞赛,更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因此得到了小朋友的喜爱。
你看这位小朋友来商店买棋。
画面锁定一个小朋友买棋的情境,并突出显示对话框中“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
”小朋友问:“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呢?”并由此引出本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52页例3。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3情境图)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师:说说看,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点名学生回答)(1)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
(2)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
师:很好。
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还知道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要求象棋的价钱,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师: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怎么解决的吗?你能根据这两个问题的联系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小组讨论,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方法一:图示法。
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画4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4个8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方法二:乘法计算。
要求象棋的价格,就是求4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4=32(元)。
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人教版)(13张PPT)

24÷8=3
答: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 顶帽子的3倍。
返回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5.小红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去 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
去年小红5岁,妈妈35岁。 35÷5=7
答: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7倍。
返回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预设方法四: (4)小组合作写比例并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第1至5组:虽然每一组摸出红球和蓝球的次数各不相同,但是摸出红球的次数都会比摸出蓝球的次数多。(也有可能出现红球比蓝球
里面有几个8。 少的情况,但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这个视试验情况而定)
40÷8=5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返回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方法一:画示意图
擦桌椅的:
扫地的:
擦桌椅的是 扫地的3倍。
通过示意图 能看到什么?
返回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方法二:列算式
擦桌椅的: 12 扫地的: 4
求12里面 有几个4。
除法计算
12÷4=3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返回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用字母表示数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选取典型案例汇报。)
答:她的钱够。 答: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5倍。
返回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小雨跳了64下, 小明跳了8下,小雨跳的是小明的几倍?
64÷8=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 数,用一个数÷另一个数计算。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倍的认识《解决问题》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倍的认识《解决问题》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省级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借助线段图,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运用乘法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正确区分倍的问题中两种类型,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严谨审题等能力,注重几何直观的作用,通过多种直观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
借助线段图,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运用乘法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正确区分倍的问题中两种类型,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和“倍”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三年级数学上册5倍的认识练习课第1_3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练习课〔第1-3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P53~55“练习十一〞第1、2、6、7、10、11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结合具体情境,比拟灵活地求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能运用“倍〞的根本概念,解决一些比拟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体会数学学习的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有关倍数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单元知识点回忆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倍的认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们学到的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本单元的知识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稳固这些知识。
【设计意图】回忆本单元根底知识,为本节课的知识运用做铺垫。
二、根底练习,稳固知识1.完成教科书P53“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完整表达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学情预设】香蕉有4个,桃子有2个4个,所以桃子的个数是香蕉的2倍。
梨有3个,苹果有3个3个,所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
师:苹果和梨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果再增加一组或减少一组,它们的倍数关系会变化吗?【设计意图】回忆前面所学内容,渗透比例的初级模型,让学生再次感受比例的关系。
2.完成教科书P53“练习十一〞第2题。
师: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吧!【学情预设】预设1:长跳绳是短跳绳的3倍。
〔教师及时予以纠正,指出一个物体有多种属性,需要完整表达才能明确两个数量之间是什么样的倍数关系,让大家明白比的不是根数,不是粗细,更不是其他,而是长度。
〕预设2:长跳绳里有3个短跳绳那么长,所以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3倍。
师:我们在比拟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时,只需要明确一个量里有几个另一个量那么多,就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了。
3.完成教科书P54“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展示。
引导学生再次回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第3课时解决问题(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第3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倍”。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
2. “倍”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的数量关系。
2. 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数量关系中有“倍”的概念。
二、新课1. 讲解“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的意义。
2. 讲解“倍”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倍”。
3. 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问题。
三、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讲解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强调“倍”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倍”的概念2. “倍”的计算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计算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了“倍”的概念,掌握了“倍”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倍”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为新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在本教案中,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关系,从而自然地引出“倍”的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的认识(3)-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的认识(3)-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倍”。
2. 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情境,运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 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倍”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2. 学生用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那么乘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2. 引出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乘法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板书课题:5倍的认识(3)。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倍”的概念: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例如,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00克,那么2个苹果的质量是多少?答案是200克,也就是100克的2倍。
2. 讲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计算。
例如,如果要求5的3倍是多少,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5×3=15。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求10的2倍、3的4倍等。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例如,一个橙子的价格是3元,那么买5个橙子需要多少钱?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强调重点知识。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了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标题:5倍的认识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5倍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应用5倍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5倍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5倍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应用5倍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5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如图片、卡片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如5个苹果、10个苹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关系。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我们有5个苹果,再增加5个苹果,就变成了10个苹果,这就是5倍的关系。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5个小圆点,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关系。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每张卡片上的小圆点数量都是5,当我们有2张卡片时,就有10个小圆点,这也是5倍的关系。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些小圆点卡片,让学生自己动手组合出5倍的关系。
2. 学生完成后,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他们的组合过程。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一个苹果的重量是100克,那么5个苹果的重量是多少?让学生运用5倍关系解决问题。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出5倍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5倍就是将一个数乘以5,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来理解和应用5倍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使学生理解了5倍的概念,并能够识别和应用5倍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运用5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倍的认识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教案2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教材P5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3.经历求倍数的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几倍”的含义,掌握求倍数的方法。
4.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板
书
设
计
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
“已知两项求倍数”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知道问题的条件,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出结果。
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课
后
反
思
3.归纳与总结。
“已知两项求倍数”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知道问题的条件,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出结果。
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教材P53-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巩固“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思路。
教学教材P51-例2。
(1)问题讨论,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2)学生讨论,归纳方法。
第一种:图示法。
第二种: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12÷4=3。
师生共同检验:扫地的4人,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子的人数,解答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爽爽文库汇编之第3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P52例3,完成教科书P54~55“练习十一”第5、8、9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从情境图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问并解答,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画线段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1.看图填空,回忆旧知识。
课件出示习题。
师:如果第一行摆4根小棒,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5倍,该摆多少根呢?你是怎么摆的?学生动手摆一摆。
2.揭示课题。
师:如果没有小棒怎么办?你们想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复习倍的认识,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脱离实物下的求倍的关系该怎么进行,以此导入新课。
让学生在新授开始之前就有意识地去明确新授课的意图,让学生的思维逐步突破具象化,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分类。
二、优化方法,深入理解“倍”课件出示教科书P52例3主题图。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复习“倍”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考虑怎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1.阅读与理解。
师:你们发现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
师: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情预设】预设1: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预设2:象棋的价钱比军棋贵多少元?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考虑,有建设性地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课件出示其中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借助课件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也为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分析与解答。
师:你们能想到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表示出来吧。
【学情预设】预设1:画图,画8个○表示军棋的价钱,然后画4组8个○表示象棋的价钱。
军棋:○○○○○○○○象棋:○○○○○○○○○○○○○○○○○○○○○○○○○○○○○○○○预设2:军棋:8元象棋:8元8元8元8元预设3:列式:8×4=32(元)。
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寻找两名学生(画图、列式)板演自己的做法,并要求学生说明思路。
教师适时引导: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也就是有4个8元。
3.尝试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1)师:刚才画图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如果军棋的价格是20元,再用同等数量的圆片表示钱数合适吗?(不合适)那要怎么表示才好呢?师:我们可以用一条线段代替这么多圆片,表示军棋的价钱。
(2)师:那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应该怎样表示呢?谁想来试一试?指名学生尝试抽象出用线段表示出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
【学情预设】预设1:画出的表示象棋价钱的线段长度与军棋的一样长。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使学生明确可以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数量,而且可以表示出两种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笔记预设4:画出的线段能明确表示出象棋价钱是军棋的4倍。
不管上台板演的学生展示的是哪种画法,学生存在的错误,教师都要及时指出,并把学生往标准画法上引导。
教师说明线段图中需要用线段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而且图中线段的长短关系要符合题目的数量关系。
(3)分析研究,讨论画线段图的方法。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军棋的价钱(8元),再根据“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画出连续的4条线段(每一段与第一条线段同样长)来表示象棋的价钱。
师追问:为什么把军棋的价钱用较短的线段表示?怎样看出哪条线段表示的是军棋的价钱?怎样清晰地看出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呢?问题怎样在线段图中表示出来呢?师生共同回复:在图的前端用文字说明;1份量(标准量)画短些;“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就画几段;每段的长度尽量一致,上下图形做到一一对应。
(4)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课件陆续出示线段图的各部分。
(5)理解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从图中看出:要想知道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4=32(元)。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板书:8的4倍是多少?4个8是多少?8×4=32(元)【设计意图】线段图虽然是用几何线段直观表示出数量关系,但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却是抽象的。
在分析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线段图简洁清晰的特点,逐步引导既可以画形象的实物图,也可以画抽象的线段图,并让学生慢慢过渡到画线段图。
对于画线段图的方法需要加强指导,而且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4.回顾与反思。
师:你算的一定是正确的吗?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检验方法,可以用除法进行检验。
补充答语,引导学生养成完整答题的习惯,体现数学解决问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5.回顾解决问题全过程,梳理解决问题的步骤。
师:大家一起回忆解决问题的过程,说一说解决问题有哪些步骤,遇到问题时,用什么方法分析。
【教学提示】回顾与反思呈现学生主动思考解答结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教学笔记全班讨论怎样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师小结:一个数的几倍=这个数×几倍。
【设计意图】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建模过程是本课的难点,从以上层层推进的环节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里,借助线段图的分析理解,在比较、归纳中逐步抽象出这一模型。
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清晰地体会了分析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还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完成教科书P54“练习十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着重让学生说出“7×3=21”算式的意义。
“为什么乘3?”2.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8题。
师:独立完成第(1)问,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再根据线段图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师:要完成第(2)问,需要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去年爸爸的年龄,去年小丽的年龄。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全班集体交流订正。
3.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9题。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集体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把新旧知识进行无缝连接,通过看直观图、抽象文字理解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理解的基础上,对倍的知识问题模型的建构更加清晰化。
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将所学知识巩固提高的目的,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能举例说说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依据“有几份”和“几个几”扩展而来的,是通过两个事物的比较,让学生明确:谁和谁比,以谁为一份,谁有谁这样的几份,就是几个几,谁就是谁的几倍。
本节课学习先通过实物图比较,再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并让学生掌握一种新的方法辅助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学生会读线段图,但是画线段图却有困难,以至于在后期不愿意去使用。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学生理解线段图的用处后,后期的练习放手让学生去做。
▶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提示】不要求列综合算式,可分步解答。
◎教学笔记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7分)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5分)1.一节课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时针在6和7之间,分针指向8,此时是()。
2.图中橡皮的长度是()厘米()毫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元硬币大约厚2()两头牛重约1000()武汉地铁1号线长约39()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是90()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时=()分 30毫米=()厘米1分40秒=()秒4000千克=()吨90秒-1分=()秒 1吨-300千克=()千克5.阳光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音时间如下:第一次:早上8:05—8:20 第二次:中午1:20—1:45“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共播音()分钟。
6.在里填上“>”“<”或“=”。
7.灰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的()倍。
白珠子的个数不变,要使灰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的5倍,应增加()个灰珠子。
8.爸爸的钱包里有862元,买了一件379元的衣服后,剩下的钱()买一辆价值500元的童车。
(填“够”或“不够”)二、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5分)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差一定是三位数。
()2.一枚鸡蛋大约重50千克。
()3.三年级数学书大约厚6毫米。
()4.把1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厘米。
()5.求8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8是多少。
()三、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估算396+489的结果,它们的和肯定()。
A.不到800B.大于800C.小于7002.3千克铜和3000克棉花比较,()。
A.铜重B.棉花重C.一样重3.元元和菲菲约定8:25在少年宫门口见面,但元元迟到了一刻钟。
元元到达少年宫门口的时间是()。
A.8:40B.8:10C.8:504.操场跑道长400米,乐乐跑了3圈后,还差()米就是2千米。
A.200B.600C.8005.小明家到武汉的路程是96千米,爸爸带小明从家出发去武汉的黄鹤楼游玩,出行的方式应是()。
A.步行B.骑共享单车C.乘坐动车四、我会算。
(共23分)1.口算。
(8分)42+37= 53-17= 75-15= 23+59=360+450= 330-160= 510+200= 400-150=2.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7分)278+326= 702-345= ★800-326=3.估一估,连一连。
(8分)五、我会做。
(填一填,并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4分)生活应用(33分)六、解决问题。
(共33分)1.请你根据节目预报回答下列问题。
(6分)(1)《音乐欣赏》会播放多长时间?《奇趣大自然》呢?(2)7:19在播放什么节目?11:20呢?(3)文化纪录片播放的时间比《科学讲堂》长多少?2.(6分)(1)妈妈买这三件衣服,准备1000元钱够吗?说说你的理由。
(2)买这三件衣服收银员应收多少钱?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2吨,它能一次将这些货物运完吗?(4分)4.(9分)(1)南瓜的单价是月饼的几倍?(2)南瓜的单价是牙膏的2倍,牙膏多少钱一支?(3)如果月饼和油均涨价2元,涨价后油的单价是月饼的几倍?5.(广东中山)每条小船限坐4人,每条大船限坐6人,如果每条船都坐满,怎样安排能恰好坐24人?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