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
• 第一,参加实践活动; • 第二,要对现象、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 • 第三,必须要掌握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特 别是要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 • 第四,要注意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 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2、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一原理,才能解决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的偏向。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 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 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 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 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 方法。 毛泽东
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 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 面,本质的一个环节。
列宁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只有掌握这一原理,才能明确理解人 类认识的真正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本 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 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 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 为多余的了。 马克思
2、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1)内容和形式作为事物所固有的两个 侧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2、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在 一定条件下,二者能够相互过渡、相互转 化。
物质世界
思维
语言
内容
形式/ 内容
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首先,由于条件不同,一种内容可以有 多种多样的形式。
君主专制制 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
总统制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联系和发展是经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
内容与形式、实质与现象、原由与结果、必定与有时、现实与可能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内容与形式内容与形式是从组成因素和表现方式上反应事物的一对基本范围。
内容指组成事物的全部因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因素一致同来的构造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一致。
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拥有决定作用。
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拥有反作用。
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踊跃的推进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悲观的阻挡作用。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示,形式拥有相对独立性,这类相对独立性使得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同一内容能够经过多种形式来表现。
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贯串于事物发展过程的一直,从最先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跟着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
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要依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着重事物的内容,反对忽略内容、夸张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踊跃利用适合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不可以忽略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促进作用。
(二)实质与现象实质与现象是揭露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围。
实质是事物的根天性质,是组成事物的诸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面联系和表面特点,是事物实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能够划分为真象和设想。
实质与现象是互相区其他。
实质是一般的、广泛的,现象是个其他、详细的;实质是相对稳固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实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经过理性思想才能掌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能够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实质与现象又是互相依存的。
实质决定现象,实质老是经过必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表现实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究竟依靠于实质。
实质与现象的互相依存表示:不表现为现象的实质和不表现实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正确掌握实质和现象的关系关于我们的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拥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第三节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之内因和外因
(A)事物的内部矛盾不同 (B)事物的外部矛盾不同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练习巩固B:(不定项选择) (1)同样两个企业,在相同的经 济和政治条件下,一个企业兴旺发 达,不断发展;另一个企业却面临 破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A)企业的内部矛盾 (B)企业的外部矛盾 (C)内因 (D)外因
A .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 .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D .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3、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 源,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学会组织 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关系两套本领。”这 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 · · · · · · · ( ) (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 )矛盾具有特殊性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1、强将手下无弱兵 2、风平浪静 3、望梅止渴 4、病从口入
俗语和谚语
1、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有其父必有其子 4、龙生龙,凤生凤,老 鼠的儿子会打洞
2. 2004年 4月 18日,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 教授李玫瑾就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 一案认为,将“贫穷 ”归结为马加爵犯罪动因并不 全面,也并非真实的问题起点,真正决定其犯罪 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的、压抑的情绪特点,是 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 “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上述观点认为,马加爵犯罪表明 · · · · · · · · · · · · · · · · · ( )
2、内因、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作 用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过 崖 记
阅读漫画分析其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版)章节题库(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圣才出品】
第4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一、名词解释1.联系答: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多种多样的。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形式是多样的,有直接和间接、内部和外部、本质和非本质之分。
不同形式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不同,只有全面地把握事物的联系,才能把握事物本身。
2.新事物答:新事物是指符合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因素,继承了旧事物中某些合理的因素,添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因素,并具有了新的结构和功能。
3.必然性与偶然性答:①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具有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
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②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就具体发展过程而言,特定的偶然事件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
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并使其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
③二者是对立的统一。
必然性支配着偶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路;偶然性服从于必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人们通过偶然性而发现必然性。
唯心主义否认必然性的客观性,把它看作神或思想的产物。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否认偶然性,把必然性绝对化,似乎是把偶然性上升到必然性,实际是把必然性降低到了偶然性,使事物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4.内容与形式答:①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也就是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它们所规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趋势的总和。
②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③内容与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和外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二者是辩证的统一。
内容总表现为形式;形式总是有内容的。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决定着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5事物的普遍联系一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 的,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 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整个世界无 不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
材料分析:
【透视热点题材】
我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 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行计划生育、保 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绝不 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发 展。 (1)材料体现了唯物辨证法什么道理? (2)请用这一观点,说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 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必要性。
4.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 ,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 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想一个办法 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 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 之间存在着( A )(2013年) A. 因果联系 B. 必然联系
2、某山乡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钒矿以后, 办了三个钒矿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 没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每天排出大量钒烟,使村 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 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 ABD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C. 主观联系
D. 本质联系
多选题
1、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 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 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 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C )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 治理论试题)
马原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章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总观点和总特征。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 联系的定义:事物内部各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的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相互过渡。
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联系中看到区别。
2.联系特点(1)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坚持联系客观性,就是坚持联系观点上的唯物论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使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真正的联系导致唯心主义。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任意联系,是诡辩论。
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之中把握事物(2)普遍性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要素相互联系,体现了事物的内在结构性;无孤立存在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联系通过中介来实现,中介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桥梁和环节。
而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联系社会中的人与人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世界的普遍联系,世界物质性统一的内在体现(3)多样性事物多样,那么联系也是多样的。
具体:内部外部、直接间接、本质非本质、必然偶然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结构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与发展趋势,对事物的存在、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
其中,内部、本质、必然的联系,决定事物的基本特性和发展趋势;外部、非本质、偶然的联系可以起到加速、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有时也有关键的作用。
(4)条件性条件的定义: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作用的诸多要素的总和。
条件对事物存在、发展的作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起到支持或者制约的作用,有利条件会支持、促进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不利条件会制约、阻碍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推动事物发展;但是,改变、或者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阻碍事物发展。
第六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原理意义
▪ 第一、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一定如此,确定 不移的趋势,它对偶然性起着支配作用, 所以在任何工作中都必须依据必然性来规 定我们的目的、计划的行动。
▪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这 就 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重视分析研究各种 各样的偶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去把握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分类问题
▪ 一种观点认为,根据经典作家的论述,可 把偶然性分为两种:作为必然性“表现形 式”的偶然性和作为必然性“补充”的偶 然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分类问题
▪ 一种观点是从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分类,可分为 心理的偶然性(psychological fortuitousness) (灵 感类)和外部的偶然性(exterior fortuitousness) (机遇类)。
▪ 有人认为,要重新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 关系。无论系统进化的方向,还是进化的 速度等方面,无一例外都是由偶然性与必 然性共同决定的。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 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对范畴,从事物发 展的趋向和如何实现这种趋向来补充 说明对立统一规律的。
一、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 因果联系具有两个特点: ▪ (1)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 (2)因果联系是必然联系或本质联系。
3、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 因果联系是客观的(objective) ,是事物
本质固有的一种内在的联系,是不以人意 志为转移的,因果观念是客观事物之间因 果联系的反映。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
▪ 从认识的目的看,有吻合性偶然与意外性 偶然;
▪ 从反复性角度看,有周期性偶然和或然性 偶然;
2、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2.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对于这些基本环节的逻辑反映就是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
这些基本范畴从不同方面反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它们“是各种事件的世界性的相互依存、(普遍)联系和相互联结的环节,只是物质发展这一链条上的环节”。
◎整体与部分(特别提示:本考点为2016大纲新增考点)
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与局部,是一对广泛使用的辩证法范畴。
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便没有部分。
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
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整体中的某一部分脱离了原整体,成为独立的另一整体,事物的各种分解、分化、分裂、解体中都有部分转化为整体的过程;整体在更大整体中成为其中一个部分,各种融合、兼并、整合中都包含整体转化为部分的过程。
整体功能并不一定等于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之和是否相等,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正确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综合与分析相统一思维方法的客观基础。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首先把整体区分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然后再经过综合达整体的认识。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
◎现象和本质
◎内容和形式。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圣才出品】
第4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一、概念题1.普遍联系答:联系是普遍的。
普遍联系包括两重含义:(1)是指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2)是指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相互联系着,任何事物本身都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
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2.系统答:系统是指由一定数量并且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统一体。
系统论就是具体揭示对象的系统联系及其规律的观点和方法,它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普遍联系思想的正确性。
系统的基本特征:(1)相关性。
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关性之中,事物内部诸要素也处于相关性之中。
这种相关性集中体现为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整体性。
事物的相关性形成了事物的整体性。
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由此认为,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一般系统论就是“对‘整体’和‘整体性’进行科学探索”。
(3)有序性。
从系统的整体发展方向来看,系统的形成是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的不断演化过程。
3.发展答: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发展则是指事物上升的运动。
4.内容与形式答:内容与形式是揭示事物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及其关系的一对范畴。
事物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1)内容决定形式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从根本上说,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事物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迟早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2)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形式对事物的内容又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有两种基本情况,主要表现为:凡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凡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5.本质与现象答: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及其关系的一对范畴。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
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内容与形式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
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明,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
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从最初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随着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
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要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注重事物的内容,反对忽视内容、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积极利用合适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促进作用。
(二)本质与现象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
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
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表现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本质与现象的相互依存表明: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正确把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对于我们的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第一章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1.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4.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 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6. 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一)物质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5.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6.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7.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很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错误的。
8.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9.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0.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
11.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12.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13.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14.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05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一)
• B. 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 C.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 D.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 3.2015.17(多)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 物质基础的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 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 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 加强。土壤的生产过程说明
• 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另一方面, 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发展就是现 实与可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 的可能性)
• 1.(单)2013.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 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 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 “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 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 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 4.2019.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事物发展一定如此的趋势 (2)偶然性:事物发展不一定如此的趋
势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二者是对立的:各自在事物的发展中
地位、作用不同。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二者是对立的:各自在事物的发展中
地位、作用不同。 (2)二者又是统一的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B、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C、二者相互转化。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3.反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 (1)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夸大偶然性、 否认必然性 (2)机械决定论:扩大必然性、否认偶 然性
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2.区分可能性的各种情况 (1)区分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2)区分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的可能性 (3)区别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4)区分可能性的大小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3.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二者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四、内容和形式
3.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1)二者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四、内容和形式
3.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1)二者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2)二者相互统一 A、二者相互依存 B、二者相互转化 C、相互作用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四、内容和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 a、内容的性质决定形式的性质 b、内容的变化决定形式的变化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一、原因和结果1.概念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原因是引起他事物或他现象的产生,结果是受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作用而产生.2.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2)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表现在:①原因和结果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取消了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②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就变成了原因.(3)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生产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方法论意义(1)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2)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作的经验和教训;(3)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加工作中的预见性,增强行动的自觉性;4.举例神话里有一个国王听巫师说他的儿子长大后会弑父娶母,他怕寓言成真,就命令侍者带走孩子并杀了他,但侍者只是把孩子放进木盆顺水而下,结果被邻国的人收养并长大,成年后出去历练时遇到粗暴的老者,言语不和时错手杀了老者,这个老者就是他的亲生父亲—国王. 他继续前进,到了国王的王国,此时国家正在闹瘟疫,但是国王却被人杀死.他拯救了国家,被百姓推选为新的王,娶了前皇后,也就是他的母亲,并保证会抓到杀死前国王的凶手. 后来查出凶手就是自己,自杀而死. 弑父娶母的结果造就了送走孩子的原因,而原因必然导致结果.二、现象与本质1.概念现象和本质揭示的是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同错觉有所不同.错觉是人的感觉造成的,属于主观范畴.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本质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认识事物的必然性、规律性.2.辩证关系(1)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其具体表现是:①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同类现象具有共同的深刻的本质,而共同的本质则通过千差万别的个别现象表现出来.③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稳定.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本质是相对不变的,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则是经常变化的,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具体形态.④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2)现象与本质又是相互联系和辩证统一的.具体表现是:①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本质.②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本质总是现象的本质,现象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3.方法论意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必须通过现象揭示本质,这也是科学的任务.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能够通过现象认识本质.4.举例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这是日常生活当中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了.然而牛顿却由此引发了“为什么苹果不飞上天而落到地上”的联想,并因此深入地研究,推理,最终发现了着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的产生,其本质是万有引力的吸引而造成的.古代,人们看见自己生活的土地四四方方,而太阳却是东升西落.由此现象而产生了“天圆地方”的假说.三、内容和形式1.概念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事物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事物的外在形式,它是和内容不直接相关的非本质的形式,它的改变不直接涉及事物的内容.另一类是事物的内在形式,它和事物的内容紧密相关,是事物的本质形式.它的改变会引起事物内容的变化.2.辩证关系(1)内容和形式是相互对立的.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二者在确定的关系中是对立的.(2)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容和一定的形式,一定的形式以一定的内容为基础;一定的内容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形式.②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必然要求产生什么样的形式.另一方面,形式也对内容具有反作用.③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以成为内容,反之亦然.内容和形式的区别是相对的.3.方法论意义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唯物辩证法原则,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由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所以要善于根据内容的发展,适时地、正确地变革旧的形式.自觉地运用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法,善于分析各种形式,既可以利用旧形式为新内容服务,也可以创造新形式为新内容服务.自觉地运用内容和形式矛盾运动的原理,既不死抱住过时的形式不放,又不过早地任意改变尚有积极作用的形式.为此,在实践中既要反对片面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反对抹杀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4.举例一个善良的人他一定做的是善事.内容(本质)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形式上(外在的)他做的是善事,善良的本质决定他做善事而不是作恶,所做的善事也反应了这个人善良的本质.四、必然性与偶然性1.概念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本质的联系.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偶然性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所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2.辩证关系(1)两者的对立①产生的根源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和事物所处的外部条件造成的.②发展趋势不同.必然性是比较稳定的,持久的,比较确定的,具有必然要贯彻到底的趋势;偶然性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③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一般只居于从属的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2)两者的统一①相互渗透.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②相互依赖.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凡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都始终受着内部必然性的支配.③相互转化.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3.方法论意义①重视必然性②不忽视偶然性.③反对宿命论与目的论4.举例人的各种死亡方式,有的人寿终正寝,有的人死于非命;一棵瓜秧结几个瓜.偶然性决定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五、现实性和可能性1.概念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现实性的特点:具有现在正在存在的性质;具有必然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2.辩证关系(1)区别:可能性是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势,不是现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会转变为现实.(2)统一: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现实性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不会变成现实性;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产生于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3.方法论意义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人们可以依靠主观努力,把有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对立使人的能动性具有发挥的必要性.4.举例西游记幕后大揭秘,导演(杨洁)找第三任“唐僧”(迟重瑞)是在楼道无意中遇到的,这说明中人物的现实条件要求,是只要具备这个角色要求的,都有出演的可能性.所以在偶然性下,被发现,因为他具有这个角色现实要求条件,所以由可能会出演转化为现实出演.。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第六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除了前面讲的三个基本规律之外,还包括一些基本范畴.三个基本规律是同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相联系的规律性的东西,它们分别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动力,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道路。
而唯物辩证法的这一系列成对范畴是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关系以及发展的基本环节,它们不是同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相联系的。
所以说我们要掌握整个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学习它的基本规律,而且还要学习作为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的范畴。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其方法论意义[教学难点]必然性和偶然性[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是决定论的逻辑依据。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1、什么是原因和结果及其因果联系客观世界中一些现象都会引起另一些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它现象的作用而引起的。
所以我们把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把由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世界上任何现象都有它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摩擦生热、摩擦是原因、生热就是结果。
既没有元因之果,也没元果之因。
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前后相继,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联系或因果关系。
因此说因果联系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是因果总是有时间顺序的,即原因一定在先,结果一定在后,叫前因后果,不能颠倒。
但是并不能把因果联系简单地归结为现象出现时间的顺序,有些在时间上先后相继的现象并不构成因果联系,即决不能得出“在此之后”便是“因此之故”。
如电闪雷鸣,白天和黑夜就是如此。
因果联系就是由先行的现象引起后续的结果的联系,或者说事物、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联系。
只要有一定的原因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结果。
但这并不等于说偶然有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偶然性和必然性是相联结的。
2018版 马原 第一章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直接与间接联系 内部与外部联系 本质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与偶然联系
联系 的客 观性
联系 的特点
联系 的多 样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 和条件为转移
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 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联系的条件性
把握条件的复杂性、 可变性、客观性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 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五 对 范 畴
内 容 与 形 式
本 质 与 现 象
原 因 与 结 果
必 然 与 偶 然
现 实 与 可 能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表现方式。
过度包装
第三,社会领域的新事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而言,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收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这个规律告诉我们前途是 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电器、手机、企业竞争、国家兴衰
4.过程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
过程: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教学案例
动植物间 的食物链
2. 联系的特点+3.方法论要求
事物内部各要素 间相互联系 与周围其它事物 的相互联系 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横向与纵向联系
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 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用全面、整体的眼 光看问题 中介
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本身所固 有的客观本性, 不依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
永恒发 展的 观点
实质、 核心: 对立统 一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
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
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明,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
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从最初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随着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
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要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注重事物的内容,反对忽视内容、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积极利用合适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促进作用。
(二)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
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
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表现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本质与现象的相互依存表明: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正确把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对于我们的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准确辨别真象和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为此需要掌握大量的现象,进而通过技术手段和理论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三)原因与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
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的。
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
如果“倒因为果”或者“倒果为因”,就会歪曲事实,得出荒谬的结论。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在事物因果联系的长链中,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没有“无果之因”;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
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能够指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只有全面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我们才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消除不利的原因,使因果关系运动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运行,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四)必然与偶然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事物的发展既包含着必然的方面,也包含着偶然的方面。
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
一方面,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
现实事物的发展,不通过偶然而只表现为纯粹必然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必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
在似乎是偶然起支配作用的地方,实际上是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
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
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
在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中,包含有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的相互转化。
比如在生物进化中,某个基因变异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这是偶然转化为必然。
旧物种的基本性状在新物种中表现为返祖现象,这是必然转化为偶然,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我们的目标和计划,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善于敏锐地识别和把握机遇,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五)现实与可能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
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已经不是可能。
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标志着事物的当前状况;可能是事物潜在的趋势,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
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另一方面,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
发展就是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在实践中正确把握现实与可能的辩证关系,既涉及对现实的评价,也涉及对未来的认识。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立足现实,对可能性作出全面的分析和预判;另一方面着眼长远,防止坏的可能变为现实,同时善于创造条件,促使好的可能获得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