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专家简介!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导师信息解读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导师信息解读(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1)教育学原理方向名师简介: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石中英老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其研究领域偏哲学方向,近年来对价值、文化、认同、教师领导力研究比较多。
石老师与美国和欧洲相关领域研究学者联系紧密,访学、讲座活动较多,学生出国的机会比较多。
逻辑思维能力强、外语能力好、专业知识或相关领域(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知识扎实的学生录取机会比较大。
劳凯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
劳老师虽然研究领域是教育学原理,但其研究方向偏教育法学、教育政策。
可以说,中国教育法学领域的研究劳老师是最资深的教授之一,北师大大部分研究此领域的老师多为劳老师的学生,包括刘复兴(教育政策)、尹力(教育法学)等。
2)课程与教学论裴娣娜: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兼)。
专业特长: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裴老师是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泰斗级人物,对学生的要求十分高,而且不带硕士,对博士也十分挑剔。
丛立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
郭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团队研究员、《教育学报》副主编。
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社会学。
以上这两位教师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招收硕士。
这两位老师比较喜欢名校的学生,倾向于挑选本专业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北师大自己的学生会在保研的时候选择这两位老师。
因此外校报考风险较大,除非自身条件极好或者有学术功底已经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否则即使初试通过,复试的那一关也很难过。
一般都是直接推给别的老师。
王海琴教育专家 简介
王海琴教育专家简介王海琴是中国研究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学领域中的知名专家。
她一直致力于探索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旨在寻找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对王海琴教育专家的简介。
王海琴教育专家的背景王海琴教育专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
她曾在新西兰、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学习、访问和研究,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大学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
目前,她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中国教育报》特约专家等职务。
同时,她还是中国教育学会、世界教育科学学会、国际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学会等多个学术机构的会员或特约讲师。
王海琴教育专家的研究方向王海琴教育专家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她从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化等方面出发,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同时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 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
她研究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探索如何通过家庭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关注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3. 教师发展与教育管理。
她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管理问题,探讨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高质量教育的实现。
4. 互联网教育和科技创新。
她关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和教育科技的应用,探索在线教育和智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目的是为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和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王海琴教育专家的成果与荣誉王海琴教育专家在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她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和教育部课题,先后出版著作和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她多次获得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奖、教育部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荣誉。
教育技术十名专家
9 李龙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职 称: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开发
教育技术简历:
1958年开始从事电化教育工作,创建内蒙古师范大学电教馆、电教系、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和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点倡导并组建了内蒙古高校电化教育研究会和全国北方地区部分高校电化教育学协作组。历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电教馆馆长、电教系主任、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和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点负责人。现任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7 吴庚生
清华大学电教中心
职 称: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 远程教育
教育技术简历:
1970年3月毕业于清华大学。1970年3月至1993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光电子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1993年至今在清华大学电教中心从事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现任清华大学电教中心主任,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教育技术学硕士站学科带头人;任中国电教协会副会长、中国电教协会工科高校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学校电教研究会理事长、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技术组组长。
2 南国农
西北师范大学
职 称: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电化教育
抗战后,赴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解放后,支援大西北教育,在西北师范大学开始了电化教育方法的实践,冰开设了电教课程,将取得的经验向校外推广。文革后,在教育部的组织下,与肖树滋先后在全国培训了三期电化教育课的师资和电教骨干,为我国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培养了第一批人才;起草了电化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计划,初步建立了"电化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有代表性的成果和荣誉:
5 丁兴富
北师大有个搞笑的大师叫启功
北师大有个搞笑的大师叫启功北师大有个搞笑的大师叫启功,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
启功,全名启功禅师,是北师大的一位知名教授和古籍研究专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佛教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除此之外,启功还有一个惊人的天赋,那就是搞笑。
从启功的一些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自幼就是个铁杆的“粉丝”级别的搞笑爱好者。
在他的作品中,总是融入了大量的搞笑元素,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他曾说过:“做人要谦虚,因为谦虚可以让你得到更多的赞美。
”这句话看似不经意,却透着一股搞笑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除了言语上的搞笑,启功在生活中也非常调皮。
据悉,在一次参加活动的时候,启功禅师登台致辞,却意外被舞台的灯光给照花了。
启功没有一点紧张,反倒是继续调笑道:“现在灯光这么好,我的黑发都要白掉了。
”启功还常以自我为嘲的方式说笑话,比如他曾说过:“现在我已经72岁了,我知道我的名字和佛教有关,但是我并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年纪还要继续吃素?”。
这样的自我嘲讽让人忍俊不禁,也增添了启功的亲和力。
除了作为一个搞笑大师之外,启功还是一个崇高的思想家和学者。
在他所著的书籍中,启功深入剖析了佛教的精髓,也总结出了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启功的众多作品,包括《佛学常识》、《读经疑问辨》、《中国哲学通论》等等,都是值得读者深入阅读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个学术界的大师,启功从不放弃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他也对社会和公益事业十分关注。
据悉,启功禅师在2008年“5.12”地震中也进行了物质上的捐助,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
总之,北师大的搞笑大师启功,将学者和搞笑艺人集于一身,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知名人物。
他的搞笑、智慧和善良,让我们从中汲取到了很多的正能量和知识,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学术成就上,还有在他的人格和品质中。
中国教育家顾明远简介
中国教育家顾明远简介你是否对顾明远这位中国教育家有所了解呢?那么你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他的生平经历又是怎样的?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答案,可别错过为大家整理的这篇文章哦,希望这些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男,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
中共党员。
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兼首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人物评价比较教育研究之父提及顾明远,很多人都会肃然起敬。
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教授曾说他是中国教育的“大哥大”,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人物、一个慈祥的老人。
“如果顾明远先生把家中的聘书堆起来,肯定会比他本人高得多。
”这样一位堪称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之父”的教育家,第一份工作竟是在上海一所小学代课。
顾明远祖籍江苏江阴,9岁丧父,幼时家境贫寒,上高中时靠亲戚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
加之时局动荡,他历尽生活的艰辛。
1948年,中学毕业后想做建筑工程师的顾明远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然而好梦难圆,他落榜了。
当年才19岁的他,到了上海容海小学任教。
顾明远说:“我年轻的时候,起初并不想当老师!”可当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走近他后,他开始爱上了教师生活。
1949年,他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并被录取。
1951年,他被派往苏联留学,赴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
5年后,顾明远学成回国,在北师大附中工作了四年。
他认为,这四年是其真正走上教育探索之路的开始。
在这里,他接触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并认识到教育是艺术,是创造性的活动,还总结了关于教育的两条真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1962年,他回到北师大,开始从事教育学的教学,并在1964年参与了《外国教育动态》(后改名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创刊和编辑,因此走上了比较教育研究的道路。
“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山西劳动。
在他看来,下放不但锻炼了身体,还让他认识了劳动。
徐斌(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荣誉奖励
三次荣获北京市哲学教学研究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研究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制度建设与人的自由全 面发展》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刊发书评,获中国马克思主义基金会“第三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优 秀成果三等奖”。
感谢观看
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华文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多篇 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文转载。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 《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当代中国改革评价的标准》《制度批判与制度建设-当代中国改革分 析的一个视角》《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等。
徐斌(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 义学院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01 教育经历
03 研究方向 05 荣誉奖励
目录
02 开设课程 04 学术成就
徐斌,男,山东淄博人,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兼任全国应 用哲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国家社 科基金评审专家,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访问学者。
教育经历
1997年辽宁大学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3年中共中央党校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开设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哲学与人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等。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制度哲学、人学。
学术成就
徐斌生活照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重大社科基金 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党员干部读本)》,出版《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制度建设与人的自由全 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众认同与完善发展》《当代中国改革的人学分析》等著作,其中《中国改 革为什么能成功》被荣登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并被长安街知事图书会向党政干部推荐,该书被几十家媒体进行 报道。
姜海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01 基本介绍
03 代表性著作
02 科研项目 04 代表性论文
姜海军,男,1977年生,宁夏吴忠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 员、民革中央理论研究与学习委员会委员、民革北京师范大学支部主委、民革北京市委员,等等。曾担任北京师 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
7.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南宋经学的传承、诠释与思想研究》,编号:13JHQ003。
8.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经学解释的思想与方法研究》,编号:16BZX044。
代表性著作
1.《宋代经学思想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2.《二程经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宋代易学文献汇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4.《南宋经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5.《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6.《论语全解》(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二程全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程颐易学思想研究:思想史视野下的经学诠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蒙元兴衰启示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10.《说文解字:中国历史文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中国历史文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参编)。
研究方向,古文献学、经学、史学、中华传统文化、全球学与国家治理等。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2016年、2020年)、教 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9年、2013年)、北京市各类项目(2010年、2011年、2019、2020年、2021年)、北京 师范大学专项基金(2010年)等各类科研项目数十项。
北师大法学考研薛红老师个人概况
北师大法学考研薛红老师个人概况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薛虹,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门研究知识产权法、信息技术法、争端解决及互联网政策与法律。
多次连任国际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促进会亚洲地区唯一执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任命的域名争端解决程序中国两专家之一,国际互联网管理机构总裁咨询委员会委员,亚太互联网用户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被中国法学会选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人大法学考研资料》。
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员。
在香港大学任教多年,荣获香港大学杰出青年研究奖,作为指导教师带领香港大学代表队夺得首届亚洲模拟法庭大赛冠军。
出访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二十多个全球知名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定期进行学术交流。
有多部中、英文专著在国内外出版。
代表作一览:一、著作类1.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2.薛虹,《知识产权与电子商务》,法律出版社,2003年3.薛虹,《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共328页4.Hong Xue and C. S. Zheng, Chine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 in the 21st Century, Sweet & Maxwell Asia, Hong Kong, 20025.Hong Xue and C. S. Zheng, Software Protection in China-A Complete Guide, Sweet & Maxwell Asia, Hong Kong, 1999二、论文类1.Hong Xue, “Copyright Exceptions for Online Distance education”,Intellectual Property Quarterly, March 20082.Hong Xue, “Les Fleurs du Mal-A Critique of the Legal Transplant in Chinese Internet Copyright Protection”,Rutgers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Law3.Journal, 2008, 344.Hong Xue, “Territorialism versus Universalism: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the Internationalized Domain Name System”,Oxford : the5.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066.Hong Xue, “Between the Hammer and the Block: China '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Network Age”, Ottawa : University of Ottawa Law &7.Technology Journal, 2005, 2:8.Hong Xue, “Domain Name 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Temple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Journal, 9.Philadelphia , Vol.18, Number 1, 200410.Hong Xue,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Software Protection”, Geneva : 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Vol.6, No. 2, March 200311.Hong Xue, “The Voice of China: A 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 Domain Names”, New York: Cardoz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aw, 12.Vol. 12, No. 2, Fall 200413.Hong Xue, “Human Genetic Resources, Biopiarcy and China 's Response”, Berlin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Law, Vol. 1, No. 1, 200414.Hong Xue, “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 —Present Practices & Future Developments”, Hong Kong : Hong Kong Law Journal, Vol. 34, Part 2, 2004。
北师大钱志亮教授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简介
1966年底生于江苏海安,北师大
86级毕业留校,90年和91年分别在杭
州大学心理系、东北师大教育系进修,
93-94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教育学院
学习、帕金斯盲校工作,95年硕士师
从中国特教奠基人朴永馨教授、2000
博士师从著名教育学家劳凯声教授;现
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任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顾问、北师大实验小学书记,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起草、国务院妇儿工委两纲评估督导、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汶川地震国家紧急应对政策行动小组、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心理减压培训等工作,历任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分会秘书长、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儿童安康成长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
著有《儿童生理问题咨询》、《儿童心理问题咨询》、《儿童学业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学前早知道》、《学生发展问题咨询》等十余部专著。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有尊严的开始占人生近1/3的学习生涯,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作为孩子的父亲与“培养灵魂的工程师”,针对孩子年龄段特点,结合生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学科知识,将孩子入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根源分类,开展“小学生入学准备与适应指导研究”。
这一研究已纳入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钱志亮教授从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品质这八大儿童入学的基本能力出发,提出对“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早期干预的具体方案。
其研究成果《幼小衔接项目--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提升方案》其研究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保护。
北师大专家简介!
北师⼤专家简介!郑⽇昌讲⼼堂-⼼理健康教育机构张雯北京师范⼤学应⽤⼼理学博⼠,曲⾩师⼤教科院⼼理系,硕⼠研究⽣导师,主要兼职:北京师⼤辅仁应⽤⼼理发展中⼼⾼级咨询师, 中国EAP服务中⼼签约核⼼咨询师, 中国⼼理教育⽹特约⼼理咨询师, 北京讲⼼堂⾼级⼼理培训师, 中国⼼理学会会员,美国⼼理学会会员。
有多年的团体咨询、个案咨询⾯谈经验。
⽣活阅历丰富且有相当的艺术素养,善于沟通和实践!近期⼼愿:事业⽅⾯--让更多的⼈享受到舞动⾝⼼减压的乐趣!让更多的⼈体验到美妙的⼼理团体活动!近年来已在北京、江苏、⼭东、河南、⿊龙江等地,成功主持过多期富有特⾊的⼼理团体的培训,主要⾯向企业中⾼层领导、国家机关班⼲部、学校⾻⼲教师、医务⼯作者等群体,进⾏⾝⼼减压,有时也⾯向新员⼯,做团队建设培训,使之尽快融⼊集体。
郑⽇昌讲⼼堂-⼼理健康教育机构2007-06-20 19:21历经⼆⼗多年的改⾰开放,中国持续⾼速发展的经济,已使得国民的⽣存⽅式彻底改变、⽣活⽔平不断提⾼。
正是在这种千变万化的过程中,⼼理问题也随之⽽来,并且愈演愈烈。
由此,⼼理健康教育应势⽽⽣,庞⼤的中国⼼理市场急切地渴望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们已经意识到了良好的⼼态和健全的⼈格,对⼈⽣、对事业、对爱情、对家庭的重要意义。
⼼理学是⼀种可以帮助⼈们健康⽣活、客观认知世界、了解内⼼、理解⾃⼰的⼯具。
同时,她还能让⼈增加智慧,思维活跃。
在国内外,成功⼈⼠有着⼼理学背景的例⼦不胜枚举。
■⼼理学知识⽇益渗透到各⾏各业,许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服务⾏业,医疗机构......,都在⼤⼒引进⼼理学⼈才和开展⼼理咨询活动。
■勿庸置疑,优秀的⼼理学从业⼈员极度缺乏。
当前,中国的⼼理学界经历着变⾰,西⽅的⼼理学思想和东⽅的哲学思想在近些年发⽣着碰撞,给中国的⼼理学研究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和活⼒。
但是,真正做到中西合璧的⼼理学⼈才,可谓凤⽑麟⾓。
■中国⼈天⽣就能接受⼼理学。
丛立新简介
丛立新简介丛立新,女,汉族,1954年7月出生。
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系副主任。
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
学历情况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85年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86年6-7月在香港大学进修1988年1月-1989年1月在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大学进修工作情况1985年2月-1992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1992年10月-至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要研究课题出版书籍《中小学学制、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实验与研究》国家教委“六五”、“七五”科研课题(主要成员)《教学认识论》北京市“六五”科研课题(主要成员)《职业教育专业课师资问题研究》IDRC资助项目(主要成员)《五、四学制成套系列教材建设与实验》国家教委“七五”研究课题(一般成员)《青春期教育和…现代少年‟课程实验研究》国家教委“八五”、“九五”科研课题(主持人:八、五成果获国家教委师范院校基础教育科研项目二等奖)《综合活动课程实验研究》(北京十一学校主持人之一)《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的实验研究》国家教委"八五"科研课题(主要参加者)《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实验研究》北京市教委“九五”科研课题(主持人)主要发表论文:《非智力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普遍影响》《教育研究》1985 年第4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研究对教学论的影响》《教育研究》1986年第8期《我国中小学学制的历史沿革》《普通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与王明明合作)《外国中小学学制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与孙秀兰合作)同上《重视和发挥教育咨询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教育研究》1987年第2期(与王竞合作)《关于建立教学原则体系的设想》《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89年第4期《课程开发是改革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科教育》1990年第4期《青春期教育的探索与“现代少年”课程实验》《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年第4期《青春期与学校教育》《光明日报》1992年7月1日《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教育学”口号的争议》《中国教育学刊》1993年第2期《青春期教育目的及内容的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3期《青春期教育新探》《教育研究》1994年第11期《活动课程刍议》《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1期《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几点思考》《人民教育》1995年第6期《关于初中入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意见》《招生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南京出版社1995年《教学论三问》《教育研究》1996年第8期《试论活动课的目标》《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认识捷径说”的局限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3期《试论活动课的教学原则》《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2期《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的本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及CAI的意义》《学科教育》1998年第2期专著与教材:《教学认识论》北京燕京出版社1988第三、五章共三节《美国中学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师范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第五章《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第三、四章《教育理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第七、九、十章《现代少年》(心理健康课程学生用书主编)北京京华出版社1995 《现代少年》(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用书主编)同上1997。
北师大著名教授名单
北师大著名教授名单
北师大的教授们是全国最优秀的高校师生之一,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那么,在北师大众多的著名教授中有哪些?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张宏伟教授是北师大历史学系主任,也是中国当代历史学家、清史研究专家。
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吴起研究杰出贡献奖”。
他的《清代社会史研究》和《清史研究》等著作为清史学研究的两本重要著作,被学界誉为学术古典,并被多家高校用作教材。
其次,廖宗吾教授是北师大数学和信息科学学院的前院长,他是国际著名的数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获得“国家杰出科技工作者”称号,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及“苏州大学杰出成就奖”等多项殊荣。
他长期从事概率统计、图论和网络计算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再者,李明意教授是北师大文学院的现任院长,也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
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奠基者”,也是现代文学史教科书的作者。
他的主要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新时期文论研究》两本书,被学界誉为文论古典,深刻揭示了新时期中国文学的社会文化现象。
最后,郭传宝教授是北师大哲学系的前任系主任,也是“中国思想家”。
他担任历史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被誉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传奇人物”,被中国新闻出版联合会评为“中国近代史学重要贡献人
物”。
他曾出版多部著作,其中有《中国历史思想》、《西方思想史研究》和《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等,都得到学界的公认。
北师大有很多优秀的著名教授,以上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他们的学术成果及其对教育行业的贡献,使得北师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也成为了中国最高学府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于丹简介
中国考博辅导首选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于丹简介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著名电视策划人,同时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
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547063862育明考博)任职情况:行政职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首都文化创新与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校内兼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BNUEF)理事学术兼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社会兼职: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中国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电视法制节目“金剑奖”评委;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40余家省市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大陆区)首席顾问。
何克抗教授介绍
何克抗教授一、基本情况何克抗,男,1937年生,广东省大埔县人,1963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终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自1978年以来,先后六次获国家教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两次,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
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名师;2007年被评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2012年12月被评为“首都教育界十大有影响人物”。
二、社会兼职2001年6月至2006年5月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目前是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ICE)第一副主席,国际刊物JCAL(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编委。
三.主要研究成果近年来,何克抗教授及其领导的团队主要在“教育信息化工程”、“中小学的教学改革试验”和“教育创新理论”等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与探索。
不仅研发出一大批国内领先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教育软件产品,而且率先倡导并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始终引领国内的方向与潮流。
在担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期间,负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与此同时,何克抗教授在长期深入进行中小学教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网络时代的创新教育理论,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名家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创造性思维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等方面逐步创立了自成一家的全新教育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_博导_吴殿廷_
《当代经济 》2015 年第CO N T EM PO RA RY ECO N O M I CS
博导— ——吴殿廷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
一、 个人简介 吴殿廷, 男, 1958 年生于辽宁大连。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1981—1985 年就读于东北 师范大学 地理系 ; 1985— 1988 年,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1988 年毕业留校, 任讲师; 1990—1993 年,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1994 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 先后任讲师 (1994—1995 ) 、 副教 授 (1995—2002 ) 、 教授 (2002— ) ; 1997—1999 年 任 副 系主任; 2002 年—2005 年间担任学院分党委书记。现 兼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 全国区域科学协会可 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国家旅游局 AAAAA 景区评审 专家, 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评价委员会委员、 国家水利风 景区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马克思主义中国重大理论工 程 “区域经济学” 教材建设首席科学家。 二、 研究领域 吴殿廷教授在区域分析与规划、 旅游开发与规划等 领域有一定的影响, 参与了国家水利风景区、 国家森林 公园一些规范、 标准的研制。 在定都与迁都、 高级人才集 群成长、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和区域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 有一定的学术贡献。 三、 研究成果 吴殿廷教授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高 国家开发银行—— 级人才集群成长研究、 —科学发展规划 的理论与实践、 农业部国际交流中心—— —金砖国家农业 合作潜力及模式研究等。吴殿廷教授的区域 (辽宁 ) 国 土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区 域分析与规划系列教材编写与人才培养获得北京市优 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区域地理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国家 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 等奖,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委科技 进步奖二等奖, 我国东部地区环境、 资源战略获得国家 环保局 (部级 ) 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另有多项学校教学、 科研、 教材成果奖。 四、 主要论著 1、 资源、 环境、 区域开发 (文集 ) ,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8 年。 2、 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 8、 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务,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年。 9、 山岳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务,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年。 东北师范 10、 定都与迁都—— —兼论中国迁都问题, 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11、 区域地理论丛 (2008 年专辑 ) , 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09 年。 12、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13、 旅游规划新论,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1 年。 14、 风水的逻辑与生命时空的重建, 台湾花木兰文 化出版社, 2012 年。 15、 城市河道游憩空间建设理论 、 方法与案例, 东 南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16、 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模式, 东南大学 出版社, 2013 年。 17、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模式研究, 东南大学 出版社, 2013 年。 18、 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研究, 东南大学出版 社, 2013 年。 19、 县域经济的转型与跨越发展,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20 、 区域系统分析方法研究,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21、 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其推进策略, 东南大学 出版社, 2014 年。 1991 年。 3、 东北地区消费行为地理研究, 人文地理, 1992 年。 4、 地理科学与地理技术,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5、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面向 21 世纪资源与环境战 略,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年。 6、 区域经济发展: 理论 、 方法与实践, 吉林科学技 术出版社, 2001 年。 7、 西部开发旅游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李宝元个人简介
北师大经管院导师介绍——李宝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理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评审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昌平区总体规划编制专家顾问组成员教育背景1983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学术观点及创新一.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清晰而系统的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证研究模式。
它包括四个基本层次: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与经济结构演进;人力资本产权与经济制度变迁;人力资本主体本位与国民经济福利改善。
以中国有关实证数据为基础,将这四个层面加以理论整合,首次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揭示和论证了“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这个重要命题的真理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较独特的人本经济发展理论体系。
二.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系统检索和考察了人力资本理论思想发展史。
对自亚当.斯密以来,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称之为“庸俗”的后古典经济学家,作为现代西方人力资本学说经典理论基础的“新古典学派”,以及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形成及“新经济发展理论”对其的最新发展,作了史论结合的全面评述和考察。
特别是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渊源第一次进行了正面探寻,并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人力资本基本理论难题作了新的解析。
这对于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在人力资本投资、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和人力资本产权三个层次上,从人本经济学角度对1978-1996年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实证考察。
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因,决定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和构成的教育发展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结构失衡、矛盾重重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以人力资本产权变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是中国20年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解释变量。
学术委员风采
►学术委员风采男,1960年生,安徽人,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首席培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青海省第四届千人计划杰出人才,北京师范大学-青海省政府高原科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琼台师范学院海南自贸港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
洪成文教授在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期间,协调并成功负责了北京师范大学重点学科一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专业建设,奠定了该学科取得全国领先地位的基础。
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期间,协助建成了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发起并参与筹建了教育研究界第一个重大国际联盟一一^球顶尖教育学院联盟,为全球第一家高水平教育硏究机构联盟。
在教育部港澳台办的安排下,应澳门特区政府邀请,担任教育暨青年局局长高级顾问(2009-2010),为加强澳门与内地教育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特别贡献。
洪成文教授长期从事比较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在比较高等教育研究方面著述颇丰。
先后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蓝图、指标与实现途径一论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梦》《我国高等教育2049发展蓝图、指标、挑战与实现途径》《耶鲁大学的当代辉煌与理查德•莱文校长办学思想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智库研究:外国专家知识动员的视角》《骨干教师对教师群体的作用和影响一一基于教师领导力视角的个案探讨》等学术论文近200篇。
并主编了《比较高等教育》《小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北师大高教评论》《大学筹资的理论与实践》《大学财富管理与发展译丛》《大学治理译丛》等多部著作。
其出版的专著《现代教育知识论》获得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日昌讲心堂-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张雯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曲阜师大教科院心理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兼职:北京师大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高级咨询师, 中国EAP服务中心签约核心咨询师, 中国心理教育网特约心理咨询师, 北京讲心堂高级心理培训师,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美国心理学会会员。
有多年的团体咨询、个案咨询面谈经验。
生活阅历丰富且有相当的艺术素养,善于沟通和实践!近期心愿:事业方面--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舞动身心减压的乐趣!让更多的人体验到美妙的心理团体活动!近年来已在北京、江苏、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地,成功主持过多期富有特色的心理团体的培训,主要面向企业中高层领导、国家机关班干部、学校骨干教师、医务工作者等群体,进行身心减压,有时也面向新员工,做团队建设培训,使之尽快融入集体。
郑日昌讲心堂-心理健康教育机构2007-06-20 19:21历经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已使得国民的生存方式彻底改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正是在这种千变万化的过程中,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且愈演愈烈。
由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势而生,庞大的中国心理市场急切地渴望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对人生、对事业、对爱情、对家庭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健康生活、客观认知世界、了解内心、理解自己的工具。
同时,她还能让人增加智慧,思维活跃。
在国内外,成功人士有着心理学背景的例子不胜枚举。
■心理学知识日益渗透到各行各业,许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服务行业,医疗机构......,都在大力引进心理学人才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勿庸置疑,优秀的心理学从业人员极度缺乏。
当前,中国的心理学界经历着变革,西方的心理学思想和东方的哲学思想在近些年发生着碰撞,给中国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但是,真正做到中西合璧的心理学人才,可谓凤毛麟角。
■中国人天生就能接受心理学。
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沧桑的历史进程,使得更多的人经历了身心磨砺。
博大精深的孔子学说,源远流长的儒家思想,集天下大成,充分体现着心理学的精华。
郑日昌讲心堂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中国首家将心理学应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全国最大的联盟机构,大陆总部设在中国顶尖学府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机构现有心理学博士35位,心理学和企业管理硕士48人,拥有国内最强的心理学人力资源库。
机构创始人、首席导师郑日昌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著名专家,国内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评奠基人。
郑日昌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人事部人才测评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人事部心理保健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性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才素质测评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主任北京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会长郑日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与教育测量、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管理等。
在国内率先开设心理测量课,并将心理测量原理应用于各行各业,推动了考试改革、人事测评、测谎与反测谎等工作。
积极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促进了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制度的建立。
代表作《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等。
郑日昌教授几十年来专精于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其研究成果卓著,誉满心理学界和教育界,被业界誉为“中国心理学应用第一人”。
郑日昌讲心堂下设:讲心堂管理与教育咨询中心郑日昌讲心堂营运中心(广州)讲心堂全人发展研究院北京讲心堂心理咨询中心管理和心理教育咨询网()机构主要业务范畴:国家公务员的压力和情绪管理专题讲座——舒缓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领导干部任用心理测评——为甄选干部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工具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心理测评——帮助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人才测评师的培训辅导认证——为心理咨询行业和人才测评行业输送尖端人才员工援助系统的整体设计实施(EAP)——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及工作绩效,降低企业人才流失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灾难应对与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个人素质提升系列培训个人心理测评及专业心理顾问专家库成员简介郑日昌郑日昌讲心堂创始人、首席导师,196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1985年通过考试受教育部派遣先后在美国教育测验中心、匹兹堡大学、大学考试中心作访问学者二年,以后又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笔迹学研究所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彻斯特学院合作研究各半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心理学院任客座教授一年。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测评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浦东干部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与教育测量、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管理等。
在国内率先开设心理测量课,并将心理测量原理应用于各行各业,推动了考试改革、人事测评、飞行员及运动员选材、测谎与反测谎等工作。
积极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心理健康及测量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出版了多部专著,如《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入门》,《心理测量》,《怎样测试您和孩子的智力》,《爱的结晶》,《怎样使你的个性更完美》,《怎样控制你的情绪》,《帮助人的艺术》,《把握你的未来》,《学校心理咨询》,《现代人生心理学丛书》,《心理测验原理、应用与问题》,《心理测量学》等。
曾海波中国传媒大学讲师,郑日昌讲心堂高级咨询师。
擅长领域: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 /胜任特征模型建构和测评业绩简介:广电总局影视制片人资格认证考试专家人事部人才测评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专家大连市组织部中层干部考核培训(评价中心技术)西门子公司(中国)SBS人员素质测评项目中央电视台二套《绝对挑战》栏目策划北京市人事局人才中介机构资格认证考试培训专家孙大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讲师,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会员,郑日昌讲心堂高级咨询师。
教育背景:应用心理学博士擅长领域:EAP辅导/个体心理辅导/满意度测评/评价中心设计实施/高考志愿选择咨询工作经历:大学讲师,管理咨询公司咨询顾问、面试官,大型民营企业绩效顾问,教育培训机构常务主任,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培训业务主任,中学心理咨询外聘顾问业绩简介:英国URS认证ISO9001内审员资格认证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中级培训中国某国有银行二级分行行长(处级)选拔国家财政部领导力培训课程设计中央教科所高考策略研究项目无锡锡山中学人本化学生管理制度设计苏州市妇联储备干部胜任特征及心理健康测评与培训苏州市戒毒所警员压力管理与应对训练谷向东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量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博士,郑日昌讲心堂高级咨询师。
工作经历:从1986年开始研究和从事心理测量工作,1998年开始系统研究和实践人力资源工作,1999年在世界最大的测评公司--英国SHL公司受训。
曾主持项目:先后30次开展人才测评讲座,学员累计2000人以上;为几十家跨国公司、国家级企业,如西门子、四通、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天津企业工委等开展深入的测评培训。
2000年在首届中国人力资源论坛上发表关于人才测评的专题演讲。
主要业绩:中组部国家高级领导干部面试题库建设小组--参与者、审题专家北京市副局级领导干部公选招聘面试小组--主要成员北京市工业系统副局级青年干部素质测评小组--主要成员联想电脑中高层管理360度素质评估小组--主要成员蒙牛乳业公司中高层和后备干部测评小组--主要成员美国CELLITE公司测评工具开发--主要成员央视资讯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建设--总监(兼任)万方集团公司测评及管理咨询小组--主要成员万东医疗器械公司中高层和后备干部测评小组--主要成员天润集团公司中高层招聘测评小组--主要成员张雯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大学生心理学会顾问、中学生活咨询中心(190信箱)督导,中国EAP服务中心签约咨询师,郑日昌讲心堂高级咨询师。
教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测量与咨询方向硕士,应用心理学博士。
擅长领域:团体心理辅导/舞动身心保健/个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测量培训业绩简介:全国教科“九五”重点课题“面向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评估研究”子课题“体育专业大学生评价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的多维性研究”。
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重点课题子课题:《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全国教科“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研究”子课题: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读本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体育、美育、心育”――体育舞蹈、艺术体操教学与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研究《心理与健康》、《校园心理》杂志特约撰稿人。
媒体节目:中国教育卫视《中国考试》栏目特邀心理专家参与中央电视台《成长在线》栏目制作参与北京电视台《平凡男女》节目制作山东电台《校园交响》栏目特邀心理专家。
谷风国内知名的团队训练专家、资深管理咨询顾问郑日昌讲心堂执行董事国际在职训练联盟首席运营官国际职业训练协会认证职业培训师谷风文化传播机构总经理广州高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资深咨询师中国红牌集团企业管理顾问晶辉灯饰常年企业管理培训顾问……谷风先生凭借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擅于在司空见惯的现实生活中见微知著,发现并挖掘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键接点,在个人稳健成长和企事业永续经营领域有着其独到的见解。
其悉心研究、编写的《和谐团队建设训练营》、《卓越管理者职业化成长训练营》、《心态训练——播下希望的种子》和户外拓展课程《我与大自然同在》等在职训练课程,充分运用目前国际上最新的职业训练手法,把握独特的观察视角,透过个性化的现场点评,促进学员产生当即行为改善的训练效果,得到学员和单位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