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经典有答案).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一、单选题1. 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 0℃的冰块有内能,因为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2. 学习了热学知识以后,小娜发表了下面的看法。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B. 液面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液体的沸点也降低C. 扩散现象不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D.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一定是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引起的3. 两个物块如图,甲、乙接触,甲传递热量给乙,则( )A. 乙物体的温度一定低B. 甲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多C. 甲物体分子运动更剧烈,其内能也更大D. 乙内能增加,温度一定上升4. 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均为0.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据此判断( )A. 物质甲的比热容为8.4×103J/(kg·℃)B. 加热20min时间内,水所吸收的热量是甲的两倍C. 甲在前10min内吸收的热量是5.04×104JD. 每个电加热器每秒放出42J的热量5.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八月桂花盛开,芳香四溢B. 扫地时尘土飞扬C. 泡茶时,茶叶在水中浮动D. 汽车在大街上奔驰6. 下图是根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数据绘制的a、b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实验中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由图像可知( )A. 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B. 加热时间相同,a物质的末温高,比热容大C.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小D.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低,比热容大7. 甲、丙两物体质量都为2kg,乙物体质量为1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

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和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和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哪种能量形式?A. 动能B. 热能C. 电能D. 光能2. 下列哪项是内能的特点?A. 容易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B. 只存在于固体物体中C. 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D. 与物体的温度和热容有关3. 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物理量有关?A. 势能B. 热容C. 功D. 电阻4. 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则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取决于物体的形状5. 内能的转化通常伴随着:A. 热量的传递B. 光能的发射C. 动能的转移D. 执行功的过程二、填空题1. 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_______的形式存在。

2. 执行功可以增加物体的_______能。

3. 当物体发生相变时,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_______有关。

4. 内能转化的共同方式是通过_______的过程。

5.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的数值_______。

三、计算题1. 已知一段饲料的质量为500g,初始温度为20°C,最终温度为60°C。

如果该饲料的比热容为4.2 J/g·°C,计算这段饲料所吸收的热量。

答案:Q = mcΔT = 500g × 4.2 J/g·°C × (60°C - 20°C) = 100,000 J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 kg,初始速度为5 m/s,最终速度为10 m/s。

如果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0 J,计算内能的变化量。

答案:ΔKE = KE(final) - KE(initial) = 40 J40 J = (1/2) × 1 kg × (10 m/s)^2 - (1/2) × 1 kg × (5 m/s)^240 J = 25 J - 12.5 JΔKE = 40 J - 12.5 J = 27.5 J四、应用题某次化学实验中,一块质量为500g的金属块初始温度为100°C,在室温下冷却到20°C。

九年级物理内能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内能的转移?A. 热传导B. 冷却C. 做功D. 热辐射2.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温度升高B. 压缩C. 放热D. 稀释3. 关于内能,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内能只与温度有关B. 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势能C. 内能可以通过做功改变D. 所有物体都具有相同的内能4.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减少?A. 吸热B. 温度降低C. 做功D. 热辐射5. 内能的单位是什么?A. 焦耳B. 瓦特C. 牛顿D. 千克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内能是物体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 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3. 内能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来改变。

()4. 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5. 内能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内能是物体分子的动能和______之和。

2. 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______和______来改变。

3. 内能的单位是______。

4. 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其内能会______。

5. 当物体做功时,其内能会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内能的定义。

2. 内能和温度有什么关系?3. 内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改变?4. 什么是热传递?它和内能有什么关系?5. 什么是做功?它和内能有什么关系?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杯热水的温度从80℃降到60℃,假设热量的损失全部是由于热传递,求热量损失的大小。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18J/g·℃)2. 一块铁块的质量为2kg,温度从25℃升高到100℃,求铁块的内能增加了多少。

(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J/g·℃)3. 一台机器做功将物体从地面提升到高度为10m,物体的质量为5kg,求机器所做的功。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内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内能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B.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C. 物体的内能只与物体的体积有关D.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状态有关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A. 做功和热传递B. 压缩和膨胀C. 摩擦和压缩D. 热传递和摩擦3. 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A. 能量守恒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热力学第一定律D. 热力学第二定律二、填空题1.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________的总和。

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热机在工作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2. 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看作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四、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铁块,其温度从20℃升高到100℃,求铁块吸收的热量。

(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C二、填空题1. 动能和势能2. 做功,热传递3. 内,机械三、简答题1.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守恒,即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 例如,当我们摩擦双手时,手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摩擦力对双手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而使手的温度升高。

四、计算题1. 铁块吸收的热量Q = mcΔT其中 m = 2kg, c = 0.46×10^3 J/(kg·℃), ΔT = 100℃ - 20℃ = 80℃Q = 2kg × 0.46×10^3 J/(kg·℃) × 80℃ = 7.36×10^4 J结束语:通过本测试题,同学们应该对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式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完整版)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有答案).doc

(完整版)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有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扩散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 著D. 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2、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

当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 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 全相同,这是为什么( )A. 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B. 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C. 二氧化氮分子很小D. 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C.固体、气体、液体D.液体、固体、气体4、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 )5、 寒冷的冬季夜晩,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人睡。

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是( )A. 减小 B ・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6、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B. 炒菜时,满屋飘香C. 扫地时灰尘四起7、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蒸发现象 B 扩散现象 C 升华现象 现象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D.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8、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9、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空隙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10、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B.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C的水没有内能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11、把一玻璃板放入水中,取出之后,玻璃板上会有一些水粘在上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的小水滴B.快速取出玻璃就不会有水C.水扩散到了玻璃中D.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12、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 —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 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 15°C的水变成45°C的水13、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冬季,晩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二、填空题14、物质是由_______ 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_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 __________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 O15、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_____________ 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 o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O16、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时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3章 内能及解析.doc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3章 内能及解析.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13章内能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2.(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B.洒些香水使整个房间充满香味C.潮湿的地面变干D.太阳光照进屋后,可看见里面有灰尘飞舞3.(2分)在物体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前提下,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较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较多B.质量相同的物体,温度较高的,所含的热量较多C.同一物体温度较高时,所含的热量较多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较大时,所吸收的热量较多4.(2分)(2003•河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5.(2分)(•聊城)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划火柴,火柴被划燃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6.(2分)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7.(2分)“高处不胜寒”,意指山越高气温越低,对其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A.高山的森林茂密,岩石多,比热容大,温度变化较小B.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C.高山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D.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做功,山上内能减少8.(2分)(•自贡)由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9.(2分)(2010•石家庄模拟)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对甲、乙两个物体加热,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甲、乙两物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A.若C=C乙,则m甲=m乙B.若C甲=C乙,则m甲<m乙甲C.若C>C乙,则m甲>m乙D.若C甲<C乙,则m甲<m乙甲10.(2分)已知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块一定向铅块传热B.铜块一定不会向铅块传热C.铅块一定向铜块传热D.铅块、铜块之间不一定传热11.(2分)(•兰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加热时间/min 0 1 2水的温度/℃20 26 32液体的温度/℃20 34 48A.0.9×103J/(kg•℃)B.1.8×103J/(kg•℃)C.3.6×103J/(kg•℃)D.1.2×103J/(kg•℃)12.(2分)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C甲:C乙:C丙=3:4:5,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3:4:5 B.5:4:3 C.12:15:20 D.20:15:1213.(2分)(2009•黄冈)长期运行在盘山公路的汽车要在底部添加一个附加水箱,不断向刹车片浇水降温.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刹车片温度升高,是车轮毂热传递造成的B.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刹车片与车轮毂摩擦造成的C.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D.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蒸发吸收热量的特点14.(2分)(2010•包头)一杯香浓的豆浆可以让我们的早上有一个精力充沛的开始.电动豆浆机在工作过程中,转动的叶轮将豆子打磨研碎,加热体将豆浆加热至煮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后叶轮转动,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内能不变C.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喝刚刚煮好的豆浆时,在它表面吹气可以加快豆浆的升华,使它凉得快些15.(2分)(2009•兰州)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6.(2分)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17.(2分)(•淮安)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热现象的例子.烤熟的山芋香气扑鼻,该现象表明_________;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该实验表明_________.18.(2分)(•海南)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把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_能.19.(1分)(2005•哈尔滨)电冰箱的压缩机在压缩某种液体的蒸气时,使蒸气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蒸气的内能;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饮料的内能.20.(3分)(•宿迁)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__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_;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________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21.(1分)“神舟号”系列飞船完成各项实验任务后返回大气层,飞船外壳与空气摩擦温度不断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飞船的内能.22.(3分)如图,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几次后,用手指触摸弯折处,会发现该处温度_________,这是由于弯折时人对铁丝_________,使铁丝_________能增加.23.(1分)(•滨州)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为了给泄露的核反应堆降温,向其内部注入大量的水,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较大的性质.24.(2分)(•衡阳)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带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____比较大的缘故,相同质量的海水与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___的温度升高的少.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5.(5分)武汉钢铁公司在制造钢铁零件时,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渗入零件的表层,试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说明其中的道理.26.(5分)冰壶,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2011年女子冰壶世锦赛上中国队险胜丹麦队夺得铜牌.如图是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在一名队员掷球时,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以改变冰壶的滑行方向和速度,使冰壶能准确到达营垒的中心,请说明其中的原因.四、实验探究题(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共24分)27.(14分)(2005•扬州)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甲的示数/℃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乙的示数/℃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_________;(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__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_________叫做冷却速率.(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_____的影响.(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8.(10分)(•荆门)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_.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_℃,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_________.五、计算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9.(9分)一质量为2千克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放入1千克20℃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到平衡后,水和金属块的温度均为80℃,求:(1)水吸收的热量;(2)金属块的比热是多少?【c水=4.2×103J/(kg℃)】30.(10分)如图所示,太阳能集热器就是直接利用太阳能把水加热的装置.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元件包括集热板、储存装置及循环管路三部分.假设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在夏天可达50%;从太阳能手册中查到,在地球表面,晴天时垂直于阳光的表面接收到的热辐射为1.26×103J/m2•s.如果储水箱内的水大约有80kg,集热板接收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3m2,请计算,要使水温从20℃升高到50℃需要吸收多长热量?达到这样的水温需要多少时间?(C水=4.2×103J/(kg.℃))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考点:分子的热运动;内能的概念;扩散现象.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①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解答:解:A、一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合题意.B、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不合题意.C、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符合题意.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也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不仅气体之间、液体之间会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内能的影响因素,扩散现象与温度关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B.洒些香水使整个房间充满香味C.潮湿的地面变干D.太阳光照进屋后,可看见里面有灰尘飞舞考点:扩散现象.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扩散是发生在两种物质之间的现象.扩散是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有时说成一者进入另一者中;分子的运动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解答:解:A、空气尽管是看不见的,但它是物质不是分子,因此风的形成不是扩散现象;B、洒些香水使整个房间充满香味,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C、潮湿的地面变干,是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D、灰尘飞舞,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选BC.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以及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3.(2分)在物体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前提下,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较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较多B.质量相同的物体,温度较高的,所含的热量较多C.同一物体温度较高时,所含的热量较多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较大时,所吸收的热量较多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与联系,再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可对各选项依次做出分析.解答:解:由于热量是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BC错误;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较大时,所吸收的热量较多,故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并能利用上述关系解释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4.(2分)(2003•河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析:根据内能、热量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式和温度的关系分析.解答:解:A、说法错误,影响内能的因素不仅有温度,还有质量、状态等;B、说法错误,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说含有;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也可以是对物体做了功现内能增加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内能与热量、温度的关系.内能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内能的改变可通过做功或热传递来实现.5.(2分)(•聊城)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划火柴,火柴被划燃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压轴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特点.解答:解: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这些都是能量的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划火柴,火柴燃烧,是摩擦生热,是能的转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2分)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考点:内能的概念.专题:应用题;热和能.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且是等效的.解答:解: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可能是热传递,也可能是对它做功.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2分)“高处不胜寒”,意指山越高气温越低,对其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A.高山的森林茂密,岩石多,比热容大,温度变化较小B.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C.高山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D.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做功,山上内能减少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分析本题需掌握:(1)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2)水汽化(蒸发)吸热;(3)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解:A、岩石比热容较小,同样的条件下温度变化较多,故A符合题意;B、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故山越高温度越低,故B不符合题意;C、高山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导致温度很低,故C不符合题意;D、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做功,山上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以及汽化等现象理解和掌握,关键点在于基础性知识的运用.8.(2分)(•自贡)由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考点:比热容的概念.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随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改变,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9.(2分)(2010•石家庄模拟)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对甲、乙两个物体加热,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甲、乙两物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A.若C=C乙,则m甲=m乙B.若C甲=C乙,则m甲<m乙甲C.若C>C乙,则m甲>m乙D.若C甲<C乙,则m甲<m乙甲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专题:应用题;控制变量法;图析法.分析:(1)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说明两个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2)根据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本题两种解题思路,一是在相同时间下分析,二是在升高相同温度下分析.解答:解:第一种思路:相同时间内分析做一条与温度轴平行的直线,分别于甲、乙相交于A、B两点,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由于初始温度相同,在相同时间t0内,甲升高的温度温度比乙大,即△t甲>△t乙;加热条件相同,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是相同的.根据Q吸=Cm△t得Cm=,在Q吸相同,△t甲>△t乙时,∴C甲m甲<C乙m乙因此:①若C甲=C乙,则m甲<m乙;②若C甲>C乙,则m甲<m乙;③若C甲<C乙,则m甲=m乙.故选B.第二种思路:升高相同温度下分析做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分别于甲、乙相交与A、B两点,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由于初始温度相同,在相同温度t0下,升高的温度相同,即△t甲=△t乙;相同加热条件下,甲用的时间短,吸收的热量少,即Q甲吸<Q乙吸.根据Q吸=Cm△t得Cm=,在△t甲=△t乙,Q甲吸<Q乙吸时,∴C甲m甲<C乙m乙所以:①若C甲=C乙,则m甲<m乙;②若C甲>C乙,则m甲<m乙;③若C甲<C乙,则m甲=m乙.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图象的分析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近几年的中考,图象分析题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这类题要引起注意.10.(2分)已知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块一定向铅块传热B.铜块一定不会向铅块传热C.铅块一定向铜块传热D.铅块、铜块之间不一定传热考点:热传递.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热量将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大的升高的温度小,但题目没有告诉初温大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公式Q吸=cm△t可知,△t=;∵铜块和铅块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升高的温度值是铅块升高的温度值的;由于不知道初温是否相同,所以铜块和铅块的末温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存在下列三种可能:如果铜块的末温高于铅块的末温,热量从铜块传向铅块;如果铜块的末温低于铅块的末温,热量从铅块传向铜块;如果铁块的末温等于铜块的末温,二者之间将不发生热传递.由此判断选项A、B、C的说法错误,选项D的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传递的条件及方向的了解和掌握,知道题目没告诉初温关系,不能确定末温关系是本题的关键.11.(2分)(•兰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加热时间/min 0 1 2水的温度/℃20 26 32液体的温度/℃20 34 48A.0.9×103J/(kg•℃)B.1.8×103J/(kg•℃)C.3.6×103J/(kg•℃)D.1.2×103J/(kg•℃)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专题:应用题.分析:(1)利用该电热器给水加热1分钟,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水温的变化,再利用公式Q=cm△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2)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可利用公式c=来计算该液体的比热容.解答:解:取两种液体都加热了1分钟为研究对象,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Q水=Q液,∵Q水=c水m(t水﹣t 0),Q液=c液m(t液﹣t0)∴c水m(t水﹣t 0)=c液m(t 液﹣t0),即:4.2×103J/(kg•℃)×m×(26℃﹣20℃)=c液m×(34℃﹣20℃)解得:c液=1.8×103J/(kg•℃)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计算热量,以及利用公式c=来计算比热容,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在相同的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变化.12.(2分)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C甲:C乙:C丙=3:4:5,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3:4:5 B.5:4:3 C.12:15:20 D.20:15:12考点:热量的计算.分析:要想求出升高的温度之比,必须熟练热量的公式:Q=CM△t,以及公式的推导,从而推导出△t=,代入已知即可求出.解答:解:已知M=M乙=M丙,C甲:C乙:C丙=3:4:5,Q甲=Q乙=Q丙,甲由热量的公式:Q=CM△t,从而推导出△t=,代入已知数据,△t甲:△t乙:△t丙=::=::=20:15:12.故选D点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热量的计算公式,而且要灵活掌握公式的变形,对三个数的比的运算很多学生容易出错,是个难点.13.(2分)(2009•黄冈)长期运行在盘山公路的汽车要在底部添加一个附加水箱,不断向刹车片浇水降温.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刹车片温度升高,是车轮毂热传递造成的B.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刹车片与车轮毂摩擦造成的C.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D.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蒸发吸收热量的特点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正确判断此题用到的知识有: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水的比热容和蒸发吸热的知识.解答:解:A、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刹车片克服摩擦做功造成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刹车片克服摩擦做功造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浇水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刹车片和水进行热传递,加快水的蒸发,蒸发吸热降温,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多方面的物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4.(2分)(2010•包头)一杯香浓的豆浆可以让我们的早上有一个精力充沛的开始.电动豆浆机在工作过程中,转动的叶轮将豆子打磨研碎,加热体将豆浆加热至煮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后叶轮转动,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内能不变C.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九年级物理内能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物理内能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物理内能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内能选择题1.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快凉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A. 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B.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C.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D. 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答案】C【解析】【解答】白天海水和沙子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沙子的比热容小其温度升高得多,傍晚沙子和水放出热量,沙子的比热容小温度降低得多。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Q=cm△t知,当Q、m相同时c越大△t就越小,当Q、m相同时c越小△t 就越大。

2.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抱热水袋取暖B. 冬天双手互搓C. 摩擦燃着火柴D. 铁丝弯折发热【答案】 A【解析】【解答】A.抱热水袋取暖,温度不同会发生热量转移,利用了热传递,A符合题意;B.双手互搓取暖,是做功的方式增大内能,B不符合题意;C.摩擦燃着火柴,是做功的方式增大内能,C不符合题意;D.铁丝弯折时,做功改变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3.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坚持在睡前用热水适当泡洗,可以增强体质。

脚刚放入热水中,脚的内能变化以及变化方式分别是()A. 减小,热传递B. 增大,热传递C. 增大,做功D. 减小,做功【答案】 B【解析】【解答】脚在热水中,由于温度不同,热水的内能传递给脚,则脚的内能增大,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热传递。

故答案为:B.【分析】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吸收热量的物体内能增大。

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A. 由下向上组装器材,搅拌玻璃棒是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B.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C.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D. 利用本实验装置让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相同时间,可以比较燃料的热值【答案】 D【解析】【解答】A、为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由下向上组装器材,搅拌玻璃棒是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正确;B、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正确;C、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根据转换法,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正确;D、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用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使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吸热,通过比较液体升高的温度,根据Q=cm△t,得出不同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据此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错误。

初三物理内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物质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是:A. 只有引力B. 只有斥力C.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D. 无作用力答案:C2.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是:A. 温度越高,内能越大B. 温度越低,内能越小C. 内能与温度无关D. 温度不变,内能不变答案:A3.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物体温度升高B. 物体温度降低C. 物体体积增大D. 物体质量减小答案:A4.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A. 做功和热传递B. 只有做功C. 只有热传递D. 既不是做功也不是热传递答案:A5.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A. 质量有关,与温度无关B. 温度有关,与质量无关C. 质量、温度、状态都有关D. 质量、温度、状态都无关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________的总和。

答案:热运动能量和分子势能7. 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会________。

答案:增加8.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________。

答案:热传递9.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温度、状态有关。

答案:质量10.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

答案:平均动能的标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答案: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有关。

12. 为什么说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答案: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也就越大。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已知某物体的质量为2kg,比热容为0.5kJ/(kg·K),当温度升高10K时,求该物体吸收的热量。

答案:首先,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 = mcΔT,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c 是比热容,ΔT 是温度变化。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有答案完整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有答案完整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小丰用燃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小丰的想法正确的是()A.烧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B.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C.水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D.壶内水沸腾时,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2、关于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B.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属性C.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上的气压低,水的沸点低D.为地球带来光明和生机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3、如图1所示,有关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瓶内气体颜色最后变得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乙图中,两个铅柱洗净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图丙中,"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图丁中,模拟的是固体分子,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作用力很大4、如图是美国东部时间13年11月18日13时28分,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搭乘"宇宙神V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顺利升空,踏上10个月的飞往火星之旅,预计2014年9月22日到达火星。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速度增大,动能增大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探测器的机械能在增大C.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探测器从太空向火星减速飞行时,机械能不变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越多C.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其比热容越大D.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6、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A.有引力B.有斥力C.有间隙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内能的概念?A.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B.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C.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势能的总和D.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答案:A2.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A. 做功和热传递B. 只有做功C. 只有热传递D. 既不是做功也不是热传递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物体内能的改变?A. 摩擦生热B. 物体吸收热量C. 物体对外做功D. 物体的温度不变答案:D4.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物体对外做功B. 物体吸收热量C. 物体放出热量D. 物体的温度降低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减少?A. 物体对外做功B. 物体吸收热量C. 物体放出热量D. 物体的温度升高答案:C二、填空题1.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______和______的总和。

答案:动能、势能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做功、热传递3.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______。

答案:可能升高、可能不变4.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_,温度______。

答案:减少、降低5.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体积、物质的量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内能,并说明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答案: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是,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因此内能增加;反之,物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内能减少。

2. 请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如何改变物体内能的。

答案:做功是指外界对物体施加力,使物体发生位移,从而改变物体的内能。

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少。

热传递是指物体之间通过接触传递热量,从而改变物体的内能。

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当物体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温度C. 物体的颜色D. 物体的形状答案:B2. 下列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铜B. 水C. 铁D. 空气答案:B3.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还是内能?A. 热量B. 内能C. 温度D. 质量答案:A4. 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吗?A. 一定增加B. 可能增加C. 不一定增加D. 一定不增加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物体对外做功B. 物体吸收热量C. 物体的温度降低D. 物体的质量减少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温度2. 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焦耳3. 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单位是______。

答案:焦耳/(千克·摄氏度)4.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______。

答案:辐射5.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有关,与物体的______无关。

答案:状态;位置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答案: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是指外界对物体施加力,使物体发生位移,从而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通过热量的转移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2. 为什么说水是良好的冷却剂?答案:水是良好的冷却剂,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这意味着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较小。

因此,当水作为冷却剂时,它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而温度上升不多,从而有效地降低其他物体的温度,达到冷却的效果。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壶水的质量为2千克,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若将这壶水从20℃加热到100℃,求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完整版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有答案

完整版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有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2、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

榴莲被切开后,其香味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3、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2甲所示),静止十天后,无色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的界面变模糊(如图2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B.此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液体中的分子不具有分子动能D.放置时间越长,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冬天,雪花纷飞B.八月,桂花飘香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5、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排斥力的是A.压紧后两铅块粘在一起B.滴入热水中的红墨水散开C.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D.梳头时头发越梳越蓬松6、(2015•山西中考)下列情景对应的说法错误的()A.春天花香四溢,这是扩散现象B.的液态空气,它是没有内能的C.水沸腾壶盖跳动,水蒸气对外做功D.下滑时有灼热感觉,做功改变物体内能7、把20℃的两个质量相等的铜球,分别放进质量相等的温度均为50℃的水和煤油中,热平衡后,水温和煤油温度相比较()A.煤油的温度低些B.水的温度低些C.温度一样D.不能判断8、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9、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冷天搓手取暖B.压缩空气内能增大C.烧水时水温升高D.下滑时臀部发热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其含义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它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kJB.一定质量的水,从10 ℃升温到15 ℃所吸收的热量小于从70 ℃升温到75 ℃吸收的热量C.餐馆里有道菜叫"铁板牛肉",用130 ℃的大铁板盛装九成熟的牛肉.待客人品尝时牛肉已十成熟了.这是利用大铁板降温时向牛肉释放较多的内能D.内燃机工作时,汽缸内高温气体的内能将全部转化为机械能11、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该物质一定是固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12、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湿衣服在热天比冷天干得快,说明热水分子间的斥力较大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用力能将尘土从衣服上抖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3、小莉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初温相等的酒精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酒精的末温可能比砂石的末温高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水 4.2×103冰 2.1×103酒精 2.4×103砂石0.92×103煤油 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14、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物体时A 动能减小B内能减小C.势能增大D.机械能减小15、如图所示,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用力把两铅块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B.抽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均匀C.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D.注射器中含有乙醚蒸汽,用力推压活塞,注射器中出现液态乙醚16、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降低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内能增加D.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变甜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8、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D.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19、水的比热容为,将4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初温为30℃、质量为2kg的水吸收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2、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

当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
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全相同,这是为什么()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
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
C.二氧化氮分子很小
D.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固体、液体、气体B.气体、液体、固体
C.固体、气体、液体D.液体、固体、气体
4、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
A 蒸发现象
B 扩散现象
C 升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5、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人睡。

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是()
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
6、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炒菜时,满屋飘香
C.扫地时灰尘四起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7、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8、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
A.分子太多B.分子间没有空隙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9、将 10ml 的水与 10ml 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空隙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0、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B.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1、把一玻璃板放入水中,取出之后,玻璃板上会有一些水粘在上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B.快速取出玻璃就不会有水
C.水扩散到了玻璃中
D.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2、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 45℃的水
3、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填空题
4、物质是由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做;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的和。

5、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
是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

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
明了。

6、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时具有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要使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以采用和两种方法。

冬天,手冷时可以捂热水袋取暖,也可以两手搓搓取暖.前者是用
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后者是用
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
在,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物体传到物体,或从物体的部分传到部分,一直继续到时为止。

8、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
是。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叫做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叫做了热量。

如图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棉花,然后迅速压
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
气,对筒内空气,使空气的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就燃烧起来
了。

对于同一种物质,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升高的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

的。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
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砂石的比热容为0.92 ×103J/(kg℃)·,其表示的物理含义
是。

用细线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捆住,然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
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慢慢的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
起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 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题
2、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水库区的气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 2 ℃左右,而冬天气温将比原来升高 2 ℃左右,请你解释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计算题
4、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 25OC的水 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
55OC,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C水 =4.2 × 103J/(kg.OC)
5、一锅炉每天把 3 t 的水加热到 100℃,需要吸收的热为 1.008 × 109J的热,求: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小℃?(C 水=4.2 ×103J/(kg.O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A.4B.5C.6B.7D.8C.9A.10A.11D.12B.13D
二、填空题
4、分子,无规则运动,热运动,引力,斥力。

5、扩散,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
烈。

6、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做功,热传递,热传递,做功。

7、温度差,高温,低温,高温,低温,温度相同。

8、能量,焦耳,减少,放出,增加,吸收。

9、做功,内能。

0、质量,温度,不同, c,焦耳每千克摄氏度,质量为 1kg 的砂石温度升高
(或降低) 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0.92 ×103J。

1、变大,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答:白天日照时间相同,水和砂石吸收的热量相等,由于水比砂石的比
热容大,根据Q=cm⊿t ,所以水吸热升温升得比砂石小;初温相同时,水的末
温比砂石低。

夜晚,水和砂石放出的热量相等,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根
据Q=cm⊿t ,所以水放热降温降得比砂石小;初温相同时,水的末温比砂石
高。

内陆地区砂石多,沿海地区海水多,所以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
大。

3、水电站建成后 ,库区水量大大增加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沙石的大 , 夏
天当吸收相同热量时 ,水升高的温度比干泥土、沙石的低 ,所以库区气温比原来有所
下降 ;冬天当水和干泥土、沙石放出相同热量时 ,水降低的温度比干泥土、沙石的少 ,
所以库区温度比原来有所升高。

4、解: Q=cm(t-t0)=4.2 × 103J/(kg.OC× 20kg×-(5525OC)=2.52× 106J
5、解:
t0 =100℃-8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