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实验报告.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实习实验报告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实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细菌、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特性,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的分布、分类、形态、生理、致病和免疫等方面的科学。
实验中,通过观察细菌、病毒的形态结构,研究其生理特性,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菌、病毒样本,染色剂,培养基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箱,接种环,镊子,无菌棉拭子等。
四、实验步骤1. 细菌观察:(1)制备细菌涂片;(2)革兰染色;(3)显微镜观察,记录细菌形态、大小、排列等特征。
2. 病毒观察:(1)制备病毒样本涂片;(2)荧光染色;(3)显微镜观察,记录病毒形态、大小等特征。
3. 细菌生理特性研究:(1)接种细菌于不同培养基;(2)置于培养箱中培养;(3)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记录菌落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4. 病毒复制与感染实验:(1)接种病毒于细胞培养液;(2)观察细胞病变情况;(3)记录病毒复制、感染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观察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呈紫色,菌体较大,排列紧密;革兰阴性菌呈红色,菌体较小,排列疏松。
2. 病毒观察结果:通过荧光染色,发现病毒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约为100-300纳米。
病毒粒子结构清晰,荧光染色剂使其发出绿色荧光。
3. 细菌生理特性研究结果: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各异。
例如,大肠杆菌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较大菌落,颜色为红色;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较小菌落,颜色为金黄色。
4. 病毒复制与感染实验结果:病毒接种于细胞培养液后,细胞出现病变现象,如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膜破裂等。
通过观察病毒复制、感染过程,可以了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对细菌、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医学微生物实验室实习报告
医学微生物实验室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医学微生物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参加了医学微生物实验室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医学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医学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掌握微生物的形态观察、生化反应鉴定以及菌株的分离和纯化等基本技术。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验室规则与安全常识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常识。
包括实验室着装要求、实验室内禁止食物和饮料、实验室垃圾的处理、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等。
同时,老师还强调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提醒我们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遵守实验室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细菌涂片制备及革兰染色法首先,我们学习了细菌涂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取样、涂片、干燥、火焰固定等步骤。
然后,我们掌握了革兰染色法的操作流程,包括初染、碘液固定、脱色、复染等步骤。
通过革兰染色法,我们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两类,从而初步鉴定细菌的种类。
3.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形态,我们可以了解细菌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特征。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识别不同种类的细菌,并了解它们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
4. 生化反应鉴定细菌的生化反应是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我们可以鉴定细菌的种类。
本次实习中,我们学习了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利用试验等常用的生化反应检测方法。
5. 菌株的分离和纯化在实验室中,我们学习了菌株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通过平板分区划线分离法、琼脂斜面接种法、液体培养基接种法、半固体穿刺接种法等方法,我们将混合菌株分离并纯化出单一菌株。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医学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细菌涂片的制备和革兰染色法,掌握了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和生化反应鉴定方法。
同时,我还学会了菌株的分离和纯化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微生物学课程实习实验报告
微生物学课程实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微生物学课程实习,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学实验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培养。
本实验主要运用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技术,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对其进行分类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土壤、水、食物等自然样本;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各种培养基、试剂和染色剂。
2. 仪器: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培养箱、灭菌锅、天平、滴定管、移液器、试管、平板、接种针等。
四、实验步骤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从不同环境中采集样本,如土壤、水、食物等,对其进行处理,提取微生物。
2. 微生物的分离: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通过培养和观察,分离出不同的微生物。
3. 微生物的纯化:将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纯化,得到单一的微生物菌株。
4. 微生物的鉴定: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对其进行分类和鉴定。
5. 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微生物的分离:通过分离,从土壤样本中分离出多种细菌和真菌,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
2. 微生物的纯化:通过纯化,得到单一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菌株。
3. 微生物的鉴定:通过观察和分析,确定分离出的微生物为大肠杆菌和酵母菌。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加深了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微生物学课程实习,掌握了微生物的基本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为后续的微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七、实验体会本次实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微生物学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微生物期末实验总结报告
微生物期末实验总结报告一、绪论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生理、代谢以及与宿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个环境中,对地球上的物质转化和生物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微生物期末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包括:1. 学习微生物实验操作方法,包括无菌操作、菌种接种、菌液稀释、培养基制备等;2. 学习常见的细菌菌种特性的鉴定方法;3. 学习观察和记录微生物生长过程的方法;4. 学习细菌的培养方式和生长规律。
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无菌操作技术实验一旨在学习无菌操作技术,以避免微生物实验中的污染。
实验中我们按照实验标准操作程序,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试剂和设备,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2. 实验二:菌种接种和菌液稀释实验二旨在学习菌种的接种方法和菌液的稀释方法。
我们先接种已知菌种,然后用菌液稀释系列倍数,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
3. 实验三:硫醇呼吸性菌的鉴定实验三主要学习硫醇呼吸性菌的鉴定方法。
我们选择已知菌种进行划线培养,观察菌落形态、气味和色素的产生,以确定菌种的鉴定结果。
4. 实验四:细菌的营养需求和生理特性根据不同的营养需求和生理特性,我们选择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生长情况,从而推测菌株的特性。
5. 实验五:细菌的菌液稀释和菌群分析实验五主要学习菌液的稀释方法和菌群的分析。
我们将菌液经过稀释,并通过涂布法和铺平法将菌液均匀涂布到培养基上,待菌落形成后进行菌群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学习了无菌操作技术、菌种的接种方法和菌液的稀释方法,掌握了硫醇呼吸性菌的鉴定方法以及菌株的营养需求和生理特性。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观察到了不同菌种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得出了一些有关微生物生理特性的结论。
然而,本次实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操作不慎或设备不合适而导致菌液的污染,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南医微生物实验报告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摘要]脓汁和粪便标本中有不同的病原菌。
为了探究两种标本中病原菌的种类、特性和生化反应等,本实验将对脓汁和粪便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生化反应、血清学反应、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操作。
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基的制备、消毒和灭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群体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等操作方法。
从而达到掌握各种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方法,培养对微生物实验的兴趣,反思微生物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总结探讨如何解决优化的目的。
[引言]常见的化脓性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结核杆菌、淋病奈瑟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临床上,脓汁标本在做细菌分离培养的同时,须直接涂片检查,观察是否有典型形态的菌体,芽孢有无,为临床提供最初的诊治依据;粪便和经离心的尿沉淀物等则直接接种与指定的培养基中。
粪便标本中常见的病原菌有志贺氏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弧菌属、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艰难梭菌等。
粪便标本中常含有很多杂菌,应根据检验目的菌的不同而选择培养基(如SS琼脂、伊红-美蓝平板等),选择培养基时应根据需要尽可能地抑制杂菌,以利于病原菌的检出。
本实验通过常规的病原菌检测方法从脓汁标本中分离出黄白两种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中黄色是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是白色葡萄球菌;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紫黑色和粉红色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紫黑色的是大肠埃希菌,粉红色的是痢疾志贺菌。
1.实验材料1.1器材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打火机、试管、棉塞、油性笔、污物盘、普通冰柜、奥林巴斯 CX21型生物显微镜、拭镜纸、称量纸、药勺、牛皮纸、电炉、橡皮筋、锥形瓶、刻度尺、镊子、玻片、吸水纸、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器、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等。
1.2 试剂药品脓汁标本、粪便标本、营养琼脂、营养肉汤、半固体琼脂、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斜面琼脂、结晶紫、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品红、香柏油、拭镜油、葡萄糖微量发酵管(2支)、乳糖微量发酵管(2支)、青霉素抗菌素纸片、先锋霉素Ⅴ抗菌素纸片、庆大霉素抗菌素纸片、蒸馏水、生理盐水、兔血浆、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等。
医学生微生物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微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我们医学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XX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并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
二、实习内容1. 微生物实验室基本操作: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范,包括无菌操作、显微镜使用、培养基制备、微生物接种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实验。
通过观察微生物的生长特征、进行生化试验等,我们学会了如何从样品中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并对其进行鉴定。
3. 实验室感染控制: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实验室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学习了如何预防实验室感染,包括个人防护、实验室消毒、废弃物处理等。
4. 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通过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学习了常见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们将微生物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身的实验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习期间,我们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实验室纪律,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实习总结通过两周的微生物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还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实习期间的一些具体体会:1. 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在微生物实验中,严谨的操作态度和规范的实验流程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团队协作的力量: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答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答案篇一:南医大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总结优化版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20xx级xx专业(x)班学号xx姓名xx第x室第x组组员:xx指导老师:xx[摘要]脓汁和粪便标本中有不同的病原菌。
本实验主要探究检测其病原菌的类型并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与鉴定从而确定其病原菌的名称和性质。
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基的制备、消毒和灭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群体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等技巧。
从而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各种操作方法,培养对微生物实验的兴趣。
[引言]常见的化脓性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结核杆菌、假单胞菌、流感杆菌等。
浓汁标本在做细菌分离培养的同时,均须直接涂片检查,观察是否有典型形态的菌体,芽孢有无,为临床提供最初的诊治依据。
粪便标本中常见的病原菌有志贺氏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属、弧菌属、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艰难梭菌等。
粪便标本中常含有很多杂菌,应根据检验目的菌的不同而选择培养基(如ss、伊红美蓝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尽可能抑制杂菌,以利于病原菌的检出。
本实验通过常规的病原菌检测方法从脓汁标本中分离出黄白两种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中黄色是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是白色葡萄球菌;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紫黑色和粉红色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紫黑色的是大肠埃希菌,粉红色的是痢疾志贺菌。
1实验材料1.1器材打火机油性笔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污物盘普通冰柜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奥林巴斯cx21型生物显微镜电炉试管(带棉塞)称量纸药勺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尺子锥形瓶高压蒸汽灭菌器镊子bo片吸水纸拭镜纸1.2试剂药品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蒸馏水脓汁标本粪便标本石蜡油生理盐水结晶紫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葡萄糖微量发酵管(2支)乳糖微量发酵管(2支)青霉素抗菌素纸片链霉素抗菌素纸片庆大霉素抗菌素纸片血浆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2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的总流程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纯培养细菌的形态学检查细菌的生化试验细菌的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2.1培养基制备干粉培养基→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罩上硫酸纸、牛皮纸→用橡皮筋扎好→放入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灭菌→1)平板培养基:倾注平板10ml→琼脂完全凝固后,平板倒放→4℃冰箱保存备用。
医学微生物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医学微生物的基本知识,掌握微生物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医学院微生物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微生物形态观察(1)观察细菌的形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
(2)观察真菌的形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真菌的菌丝、子实体等特征。
2. 微生物分离纯化(1)平板划线法:将混合培养的微生物在平板上划线分离,获得单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微生物进行梯度稀释,涂布于平板上,获得单菌落。
3. 微生物培养(1)细菌培养:观察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营养肉汤、琼脂平板等。
(2)真菌培养:观察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等。
4. 微生物生化实验(1)糖发酵实验:观察细菌对糖的发酵情况,判断细菌的糖代谢类型。
(2)革兰氏染色实验:观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判断细菌的革兰氏分类。
5. 微生物耐药性实验(1)纸片扩散法:观察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判断细菌的耐药性。
(2)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五、实习收获1. 提高了微生物学实验技能:通过实习,掌握了微生物形态观察、分离纯化、培养、生化实验和耐药性实验等基本技能。
2. 深化了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操作,加深了对微生物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医学微生物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微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微生物学实验技能,还深化了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南医微生物实验课件肥达、肠道等
原理基于抗原抗体反应,伤寒细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刺激机体后可 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检测抗体效价即可推断是否感染伤寒细菌。
肥达试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微生物致病性原理
微生物致病性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对宿主造成损伤或引发疾病的能力。
微生物致病性的机制主要包括粘附、侵入、繁殖和毒素产生等环节。
粘附是微生物附着在宿主细胞或黏膜表面并开始繁殖的第一步;侵入则是通过侵袭力突破宿 主防御屏障进入组织或血液;繁殖是微生物在宿主体内大量扩增的过程;毒素则是微生物产 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可对宿主造成损伤。
南医微生物实验课 件
目 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结果分析 • 实验结论
01
CATALOGUE
实验目的
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01
02
03
04
培养基制备
掌握不同类型培养基的配制方 法和注意事项,如营养肉汤、
SS琼脂等。
微生物接种
学会使用接种环、涂布棒等工 具进行微生物的接种操作。
THANKS
感谢观看
肥达试验是一种用于诊断伤寒和副伤寒的实验方法。 通过比较患者血清与伤寒、副伤寒菌体的凝集反应程 度,可以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需要注意的是,肥达试验阳性结果并不能完全确诊伤 寒,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 综合判断。
肠道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结论
01
肠道致病菌是一类引起肠道感染的细菌,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 弧菌等。
步骤三
对可疑菌落进行生化试验和血 清学试验,以确定致病菌的种 类。
医学检验微生物学实习报告
医学检验微生物学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实习单位:XX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实习内容:微生物学检验一、实习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检验在医疗机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选择了微生物学检验作为实习内容。
在2022年6月,我来到了XX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微生物学检验实习。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学习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操作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操作,包括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
通过实习,我熟练掌握了微生物学检验的操作流程,了解了各种微生物的特征和检测方法。
2. 参与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任务,包括标本的接收、处理和检测。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微生物标本,避免交叉污染,并掌握了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的报告方式。
3. 学习微生物学检验的仪器使用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微生物学检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显微镜、细菌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熟悉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4. 了解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参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参与了一项关于细菌耐药性的研究。
通过科研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微生物学检验实习,我对微生物学检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学会了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认识到微生物学检验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的严谨性和细致性。
同时,我也学会了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这次实习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医学检验事业的决心,也让我更加明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专业知识。
医学微生物实验报告
医学微生物实验报告引言:微生物是一类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对其功能的评估,了解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实验方法:1. 细菌和真菌的分离与培养我们通过从患者样本中采集细菌和真菌,并将其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中。
培养基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微生物需求进行,如营养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丙酮酸琼脂平板等。
然后将培养皿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进行培养。
2. 微生物的鉴定与鉴定方法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以及进行生化试验等,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初步鉴定。
进一步,可以使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如PCR、测序等,对微生物进行准确的鉴定。
还可以利用培养物对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药敏试验,以确定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3. 微生物在医学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感染病的诊断中,微生物的鉴定对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非常重要。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制药工业,如利用细菌生产抗生素、利用真菌生产泌尿生殖系统药物等。
微生物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如利用益生菌制造发酵食品。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成功分离了多种不同的细菌和真菌。
通过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我们发现它们具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通过进行生化试验,我们确定了它们的一些特性,如氧化酶、内切酶等。
在进一步的鉴定中,我们使用了PCR技术,并与数据库中的标准菌株进行比对,以确保鉴定的准确性。
讨论:微生物的鉴定对于诊断和治疗感染病非常重要。
通过对已知的微生物菌株进行鉴定,我们可以提前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同时,对微生物的鉴定也有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此外,在医学领域以外,微生物还有其他的应用价值。
例如,微生物在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抗生素等药物的生产效率,从而满足人们对于药物的需求。
微生物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中,如通过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来处理废水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微生物实习报告
微生物实习报告本次微生物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实验操作和报告撰写。
实验操作部分包括细菌的培养、纯化、鉴定、药敏试验等;而报告撰写部分则是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和总结。
以下是本人对本次微生物实习的报告撰写部分的总结。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细菌菌种的培养与鉴定,学习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环境和工业领域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掌握细菌在人类医学、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和应用技术。
本次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菌的培养和分离、细菌的药敏试验、细菌的鉴定和特性分析。
二、实验操作和结果1.细菌的培养和分离我们以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四种常见细菌为实验样本。
首先,我们拿到细菌菌液,进行接种和培养。
接种方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平板上进行涂布,由于接种环接触到的是有机物,所以需要高温高压灭菌,避免带入其他菌种。
接着进入培养箱内进行培养。
在培养箱内我们调节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光照强度、细菌营养等等条件,将每个菌种进行生长培养。
生长时间根据不同的菌种有所不同,肠杆菌需要1-2天,而枯草芽孢杆菌则需要5-6天生长才能够进行观察。
最后,我们将培养好的菌种进行分离。
分离涂板是通过不同的脱培养方法将板上的细菌分群,来获取不同菌落形态、色素沉淀和其他的特性。
分离后,肉眼下可以看到不同菌种形态、大小、色泽的差异,并从中获得多种不同的单菌株。
2.细菌的药敏试验对于一些人类疾病的治疗,我们使用的是抗生素,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就是通过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来测试细菌的抗药性,来选择对细菌具有较好杀菌作用的抗生素。
具体的实验操作是,在琼脂培养基上涂布细菌菌液,然后在其表面筛选几种指定抗生素,形成抗生素浓度的梯度,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判断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受力和敏感性。
3.细菌的鉴定和特性分析为了确定细菌种类,我们需要进行鉴定。
鉴定细菌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通过微观形态、生理特性、生化反应、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式来区分细菌。
医学微生物实训报告总结
一、引言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深对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我们开展了医学微生物实训课程。
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我们对微生物的基本形态、生理特性、培养方法以及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现将实训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过程1. 实验一:微生物的基本形态观察(1)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微生物的基本形态。
(2)实验内容:油镜观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态。
(3)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态特点,如细菌的球状、杆状、螺旋状等,真菌的菌丝、子实体等。
2. 实验二:微生物的生理特性观察(1)实验目的:了解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如营养、代谢、生长繁殖等。
(2)实验内容:观察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测定其生长曲线。
(3)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微生物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生长迅速,生长曲线呈现典型的S型。
3. 实验三: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1)实验目的:掌握微生物的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2)实验内容: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微生物,并进行纯化。
(3)实验结果:我们成功分离出多种微生物,并进行了纯化。
4. 实验四:微生物的生化鉴定(1)实验目的:了解微生物的生化特性,进行微生物的鉴定。
(2)实验内容:进行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等生化反应。
(3)实验结果:根据生化反应结果,我们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鉴定。
5. 实验五: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1)实验目的: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
(2)实验内容:观察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长繁殖,了解其致病机制。
(3)实验结果:我们了解到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长繁殖及其致病机制,为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心得体会1. 实验操作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操作,我们不仅掌握了微生物的基本知识,还提高了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谨、细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实验报告
2016年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日期 2016年5月22号 一、实验目的1、掌握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2、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掌握油镜的正确使用、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革兰氏染色法,熟悉细菌基本形态。
4、熟悉几种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的名称、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及用途。
5、掌握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用途。
6、熟悉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掌握纸片扩散法。
7、掌握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与判断。
二、实验器材1、天平、称量纸、干粉培养基、锥形瓶、量筒、15支试管、试管架、试管筐、5ml 刻 度吸管、平皿、洗耳球、酒精灯2、脓汁标本1支,粪便标本1支;伊红美兰平板2个,营养琼脂平板2个,伊红美蓝 平板2个,接种环,酒精灯3、斜面4支、细菌分离培养物(上次实验平板)题目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成绩 实验者作者:马浩楠 3140020007 参与者名字:马浩楠 丁超 王尧鑫 桂文茁 年级专业2014级医学影像专业 指导老师罗军4、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4支,生理盐水2支,镜油瓶、拭镜纸1套,吸水纸1 本,载玻片4张,染色瓶,染色架5、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培养物(菌液)4支,半固体琼脂4支,营养琼脂平板4 个,糖发酵管1套,抗菌素纸片1套,眼科镊子2把6、半固体培养物4支,药敏试验培养物4个,微量发酵管培养物1套。
三、方法与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称量干粉培养基(g)水量(ml) 煮沸(次)分装(ml) 备注营养琼脂11.4 300 3瓶,500ml 瓶,平板营养琼脂 2.7 70 3 5 14支×3,中试管,斜面营养肉汤 1.3 60 1 3 20支×2,小试管,肉汤半固体琼脂 1.7 60 3 4 14支×3,小试管,高层(1)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11.4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300ml蒸馏水,分2瓶装,用于倒平板。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免费)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免费)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和观察方法,提高对微生物的认识。
实验材料:
1. 实验室培养基
2. 微生物培养物
3. 显微镜
4. 微生物培养器具(如培养皿、试管等)
5. 显微镜玻片和盖玻片
6. 高温灭菌器
实验步骤:
1. 准备培养基和培养物:将培养基倒入培养器具中,加入微生物培养物。
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2. 培养微生物:将培养器具放入恒温箱或培养箱中,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等条件,让微生物得到适宜的生长环境。
3. 观察微生物:取适量的培养物涂抹在显微镜玻片上,加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上观察。
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观察微生物的形态、数量和运动等特征。
4. 记录观察结果:根据实际观察情况,记录下微生物的性状,如形态、大小、颜色、数量等。
5. 清洁工作:实验结束后,清洁培养器具,将已使用过的玻片进行消毒处理,彻底清洁实验室设备和环境。
实验结果:
根据实际观察,记录下微生物的形态、大小、运动等特征。
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和鉴定。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微生物的认识和了解。
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观察和培养方法,为今后深入研究微生物打下了基础。
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2. 实验室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防止微生物的交叉感染。
3. 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操作时的误伤和化学品的误食等意外情况。
大一微生物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实训背景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生理、生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为了加深对微生物学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我们大一的学生在大学的第一学期参加了微生物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培养、分离、鉴定和观察方法,为后续的微生物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3. 学习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和显微技术;4. 熟悉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和常用鉴定工具;5.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包括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和培养等基本操作。
2.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学习使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微生物,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分离得到的单菌落。
3.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和排列方式,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
4. 微生物的鉴定:学习使用常用的鉴定方法,如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等,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
5.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通过实验观察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如糖发酵实验、蛋白质合成实验等,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特性。
四、实训过程1.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配制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并掌握了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了解了培养基的成分和作用,以及灭菌的重要性。
2.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我们首先使用平板划线法将混合菌液分离成单菌落。
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单菌落,确认其纯度。
这一过程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微生物的形态,学习了如何描述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这一过程加深了我们对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4. 微生物的鉴定:我们学习了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等基本染色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病例分析
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
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A.脑膜炎球菌B.杜克嗜血杆菌C.溶脲脲原体D.淋病奈瑟菌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2.治疗首选药物是:A.青霉素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C.强力霉素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E.万古霉素3.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A.荚膜B.菌毛C.外膜蛋白D.IgA蛋白酶E.脂多糖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A.溶脲脲原体B.梅毒螺旋体C.单纯疱疹病毒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
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
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
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
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
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
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百日咳杆菌B.流感嗜血杆菌C.呼吸道合胞病毒D.流感病毒E.白喉杆菌6.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A.白喉抗毒素B.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C.红霉素D.头孢曲松D.金刚烷胺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B.激活膜结合G i蛋白而提高胞内cAMP水平的毒素C.降解SIgA抗体的IgA蛋白酶D.切断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经氨酸与相邻糖基的联结链的一种表面酶E.病理免疫损伤8.分离培养该病原体应采用:A.鲍-金培养基B.巧克力培养基C.鸡胚接种D.吕氏血清培养基E.罗氏培养基一个患镰状细胞性贫血的5岁男童入院治疗。
他母亲诉说儿子发病3天,发热、恶心、呕吐和各种疼痛,包括头痛。
医学微生物实验报告
医学微生物实验报告医学微生物实验报告引言: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并评估它们在医学上的应用潜力。
实验设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我们选择了三种常见的微生物进行研究,分别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培养基和条件来培养这些微生物,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和对人体细胞的影响。
实验结果: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它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消化和代谢作用。
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大肠杆菌在富含营养的培养基中迅速繁殖,并形成典型的菌落。
然而,当大肠杆菌暴露在抗生素中时,它们的生长受到抑制。
这表明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
2.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引起多种感染,包括皮肤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富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迅速生长,并产生黄色的色素。
这种色素对人体组织有一定的毒性,可以导致感染的扩散和病情恶化。
因此,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我们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常见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等。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真菌在富含糖和潮湿环境的培养基中生长迅速。
真菌感染常见于皮肤、口腔和阴道等部位,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抗真菌药物可以有效治疗真菌感染,并防止其扩散到其他部位。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迅速繁殖,但受到抗生素的抑制。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富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并产生有毒的黄色色素。
3. 真菌在富含糖和潮湿环境的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常引起皮肤和黏膜感染。
综上所述,微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长特性和对人体的影响,从而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微生物的观察和鉴定,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培养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活菌培养基•微生物培养物(包括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显微镜和玻片•消毒液和消毒棉球•培养皿和接种环2. 实验方法步骤一:准备工作1.每个实验者佩戴好实验室服装,戴上口罩和手套,保证实验操作的无菌环境。
2.准备洁净的实验台面和所需实验器具。
步骤二:微生物培养1.取一块洁净的玻璃钢笔杆,在一盖玻片上滴一滴细菌液体培养物。
2.将滴有细菌液体的玻片倒置在洁净的培养皿内,并将盖玻片放在培养皿内,避免细菌液体外溢。
3.用接种环将细菌液体均匀地涂抹在活菌培养基上。
4.将培养皿盖好,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
步骤三:观察和鉴定1.取出培养好的菌落,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
2.用显微镜先进行低倍观察,调整镜头至清晰度适中,观察菌落的整体形态和颜色特征。
3.然后切换到高倍观察,观察菌落的细胞形态、大小和排列方式。
4.若有需要,还可以进行染色等特定试验,以进一步鉴定菌落的类型。
步骤四:记录和总结1.将观察到的菌落形态特征和鉴定结果记录在实验笔记上,包括颜色、形状、大小和排列等。
2.根据观察和鉴定的结果,总结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3.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思考,与其他实验者交流经验和观点。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观察和鉴定,我们成功培养并观察到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落。
通过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不同菌落之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
有些菌落呈现出圆形,有些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
菌落颜色也有所不同,有的呈现出乳白色,有的呈现出黄色或粉红色。
在菌落的细胞形态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细菌呈现出链状排列,而另一些呈现出聚集在一起的形态。
细菌的大小也存在差异,有些较为粗大,有些较为纤细。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鉴定结果,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观察到的菌落为不同种类的细菌。
这些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可能与它们的菌属和菌种有关。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分布、灭菌消毒)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微生物实验微生物实验细菌形态观察细菌分布消毒灭菌细菌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日常维护2.掌握细菌的三种形态3.掌握临床常见细菌的形态及染色4.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5.了解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真菌的结构特点二、实验原理1. 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1. 在标本欲检部位滴一滴香柏油,然后转换油镜头2. 从侧面观察并慢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以免碰撞玻片,用双眼观察目镜,同时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细菌清晰3. 根据需要调节显微镜亮度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维护1.移动显微镜时,用右手持镜壁,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2.油镜用毕后,要立即用擦镜纸擦去香柏油;再用滴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油镜头;最后,用干净擦镜纸将镜头上的二甲苯擦去,以免损伤油镜头3.镜头擦净后,降低接物镜并将其转成八字形,罩好镜罩放入柜内4.做好使用记录3.微生物知识1.细菌按形态分类:球菌:球形(包括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杆菌:杆状(包括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等)螺旋菌:螺旋状(包括螺旋菌、弧菌等)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蛋白体3.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如肺炎双球菌鞭毛:又分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如:变形杆菌为周毛菌菌毛芽胞:如破伤风梭菌、炭疽芽胞杆菌、肉毒梭菌4.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原核类、真核类和非细胞类。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藻、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5.真菌单细胞:圆形、芽生孢子。
如:酵母菌多细胞:菌丝及孢子、孢子出芽。
如:霉菌6.白假私酵母菌(白念)生物学性状:G+单细胞真菌、芽生孢子、类酵母型菌落厚膜孢子、假菌丝有助于鉴定致病性:皮肤粘膜——鹅口疮、内脏感染、CNS感染微生物学检查: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菌体、芽生孢子、假菌丝7.新型隐球菌生物学性状:圆形酵母型菌、外周有厚荚膜(比菌体大1-3倍)致病性:吸入后侵犯皮肤、粘膜等——慢性炎症和脓肿;侵袭CNS——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微生物学检查: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痰和脓标本直接检查;墨汁负染见出芽菌体外围有宽厚荚膜为阳性三、实验材料记号笔:1支;大镊子:1支;火柴:1盒;蜡笔:1支;试管架:1个;酒精灯:1个;接种环:1支;Olympus显微镜:1台;显微镜使用记录本:1个四、实验内容1. 观察细菌三种形态1)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子弹形)、脑膜炎双球菌(蚕豆形)、四联菌2)杆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异染颗粒)、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3)螺形菌弧菌——霍乱弧菌;螺菌;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弯曲菌2. 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芽胞、鞭毛、荚膜、异染颗粒、钩端螺旋体、幽门螺杆菌3. 绘图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肺炎双球菌(pneumo coccus);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anten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芽胞(spore);鞭毛(flagellum);荚膜(capsule);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五、实验结果绘8幅细菌镜下图,已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g 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
入 50ml 蒸馏水,放在电炉上,煮沸 1 次,分 15 支小试管装,每支试管 5ml 。
( 4)半固体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 1.7g 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 60ml 蒸馏水,放 在电炉上,先后煮沸 3 次,分 15 支中试管装,每支试管 4ml。
2、细菌的分离培养 平板划线分离法
标记 ④在粉红色的斜面培养基取适量菌落接种在含有乳糖的发酵管中, 并做好标
记 步骤:①用砂轮在糖发酵管液面上方 2~3cm 处,切割一道切痕。②两手握
住发酵管将管子折断。管口烧灼灭菌。③接种针斜面取菌,伸入培养基内,在管 壁上,上下研磨接种。 退出接种针, 烧灼灭菌。 ④管口朝向相同, 放置在平皿内。
符号
甲
紫黑
糖发酵管变 分解 X 糖产
⊕
黄色有气泡 酸又产气
乙
紫黑
糖发酵管变 分解 X 糖产
⊕
黄色有气泡 酸又产气
丙
粉红
糖发酵管变 分解 X 糖产
+
黄色无气泡 酸不产气
丁
粉红
④
糖发酵管变 分解 X 糖产
-
紫色无气泡 酸不产气
+:产酸或阳性
⊕:产酸产气
- :阴性
紫黑细菌微型发酵关内液体变黄,产生气泡,气泡的高度分别为 10mm和 17mm,
图片分析 :中间两组效果不好,可能来自于采菌过少或者划线操作不当 4.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
脓汁标本(左边为白色菌苔,右图为金黄色菌苔)
镜下观察:
粪便标本(左图为粉红菌苔,右图为紫黑色菌苔)
用普通平板,从浓汁标本中分离得到黄色、白色两种菌落,这两株细菌,显微镜
油镜下均为 G+球菌,排列不规则,呈葡萄串状,是典型的葡萄球菌。结合菌落色
二、实验器材
1、天平、称量纸、干粉培养基、锥形瓶、量筒、 15 支试管、试管架、试管筐、 5ml 刻 度吸管、平皿、洗耳球、酒精灯 2、脓汁标本 1 支,粪便标本 1 支;伊红美兰平板 2 个,营养琼脂平板 2 个,伊 红美蓝 平板 2 个,接种环,酒精灯 3、斜面 4 支、细菌分离培养物(上次实验平板)
镜检。
油镜使用方法: 10X 物镜—看清标本—滴加香柏油— 100X 油镜—浸泡油 中→模
糊物象→细调节调焦,观察物像→记录结果→关闭电源→擦镜纸拭去香柏油
—
擦镜纸沾少许乙醇和乙醚( 7:3) 混合液擦拭→擦镜纸擦拭油镜。
5、液体培养基接种(肉汤接种)
甲→金黄色,乙→白色,
丙→紫黑,丁→粉红。
方法:(1) 接种环斜面取菌,在靠近液面的管壁上,上下研磨接种; ( 2) 在管壁
甲→脓汁标本→营养琼脂平板 ( 黄色)乙→脓汁标本→营养琼脂平板 ( 黄色) 丙一粪便标本一伊红美蓝平板 ( 紫色)丁一粪便标本一伊红美蓝平板 ( 紫色) 步骤:①接种环烧灼灭菌。②取标本 3~6ul 。③平板采光,当看到平板表面象 镜面有反光的时候,保持这个角度,划线时就能看清划线痕迹,以便控制划线。 ④接种环与平板呈 30~ 40 度角,在平板表面上方,以曲线的形式,作大幅度来 回连续划线,边划边退,线段要划得长而密集,每区划线不少于 30 条。⑤烧掉 接种环上多余的标本。⑥转动平板,通过第一区 5~7 次,使接种环重新沾上少 量细菌,同样的方法划第二区。 ⑦转动平板, 接种环通过第二区 1 次,划第三区。 ⑧转动平板,接种环通过第三区 1 次,划第四区。⑨划第五区。 3、细菌的纯培养 斜面接种分工 甲→普通平板→黄色菌落→ 1 支斜面 乙→普通平板→白色菌落→ 1 支斜面 丙→ EMB平板→紫黑菌落→ 1 支斜面 丁→ EMB平板→粉红菌落→ 1 支斜面 方法:接种环→套住菌落→轻刮取菌→接种环取菌后, 伸入斜面底部, 自下向上 先拉 →条细菌接种线→再伸入底部,自下向上,作蜿蜒划线→细菌涂布接种在 斜面培养基的表面 →斜面正面上 2/3 作标记:组号、颜色→收集平板 - 灭菌桶内 ( 平板底部朝下,盖朝上放置 )→速送灭菌室→高压蒸汽灭菌→洗刷。 4、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涂片→干燥→ 固定 →染色 (1) 涂片→干燥→固定 甲→黄色,紫黑。 乙→白色,粉红。 丙→黄色,紫黑。丁→白色,粉红。 方法:涂片:①接种环取盐水 3ulX2 滴,水滴间距小于 2cm;②取菌苔少许( 1mm 小菌落半个)与盐水混勻,涂成大于 lcm2; ③涂毕→环移至涂膜中央侧立,待环 内菌膜破裂,接种环烧灼灭菌。→干燥→固定:手持载玻片→端,涂膜朝上,两 个涂膜快速通过火焰外层 3 次,时间 2? 3 秒钟。 (2) 革兰染色 涂片→干燥→固定→结晶紫→初染 1 分钟→水洗→卢戈碘液→媒染 1 分钟→水洗 → 95%乙醇→脱色约 20 秒钟— 7 尺洗—稀释品红—复染 1 分钟—水洗—吸干,
说明紫黑色菌苔既分解葡萄糖也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粉红细菌只分解葡萄糖,
不产气,不分解乳糖。
(3) 抗菌素敏感试验结果 :
4
图片分析 :.3 号同学划线最好,本人 4 号划线不好,还是没有划好。 2 号同学效
果不好,可能取菌过少。
4:浓汁标本中白色菌落 3:浓汁标本中金黄色菌落 2:粪便标本中粉色菌落 1:粪便标本中紫黑色菌落
(1)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 瓶装,用于倒平板。
11.4g 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
300ml 蒸馏水,分 2
( 2)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用于制作斜面):称量
2.9g 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
75ml 蒸馏水,放在电炉上,先后煮沸 3 次,分 15 支中试管装,每支试管 5ml 。
( 3)肉汤培养基的制备(用于制作液体培养基):称量
4、斜面培养物 4 支,营养肉汤 4 支,生理盐水 2 支,镜油瓶、拭镜纸 1 套,吸 水纸 1 本,载玻片 4 张,染色瓶,染色架 5、斜面培养物 4 支,营养肉汤培养物(菌液) 4 支,半固体琼脂 4 支,营养琼 脂平板 4 个,糖发酵管 1 套,抗菌素纸片 1 套,眼科镊子 2 把 6、半固体培养物 4 支,药敏试验培养物 4 个,微量发酵管培养物 1 套。
三、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
称量干粉培 养基 (g)
营养琼脂
11.4
营养琼脂
2.7
营养肉汤
1.3
半固体琼脂
1.7
水量 (ml) 300 70 60 60
煮沸 ( 次)
3 1 3
分装 (ml)
5 3 4
备注
3 瓶, 500ml 瓶,平板
14 支× 3,中 试管,斜面 20 支× 2,小 试管,肉汤 14 支× 3,小 试管,高层
素,这两株葡萄球菌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用伊红美蓝平板,从粪便标本分离、获得紫黑色和粉红色半透明两种菌落。紫黑
色菌落可能是能分解乳糖的非致病菌大肠埃希菌。 粉红色菌落是不能分解乳糖的
致病菌。显微镜下,均为 G-杆菌,散在排列,从形态上不能鉴别是什么细菌。
6. 细菌的生化试验等 :
( 1)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2016 年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日期 2016 年 5 月 22 号
题目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成绩
实验者
年级专业 指导老师
作者:马浩楠 3140020007
参与者名字:马浩楠 丁 超 王尧鑫 桂文茁
2014 级医学影像专业
罗军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2、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掌握油镜的正确使用、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革兰氏染色法,熟悉细菌基本 形态。 4、熟悉几种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的名称、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及用途。 5、掌握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用途。 6、熟悉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掌握纸片扩散法。 7、掌握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与判断。
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金黄色
青霉素 +
头孢曲松 +
白色
粉红
-
+
-:耐药
±:中度敏感
+:敏感
白色细菌对对青霉素敏感,对头孢曲松中度敏感,对庆大毒素敏感
金黄细菌对青霉素敏感,对头孢曲松敏感,对庆大毒素敏感
紫黑细菌对青霉素耐药,对头孢曲松敏感,对庆大毒素敏感
粉红细菌对青霉素耐药,对头孢曲松敏感,对庆大毒素敏感
( 2)抗菌素敏感性试验
纸片扩散法
甲→黄色菌液 乙→白色菌液
丙→紫黑菌液 丁→粉红菌液
方法:①先取→环菌液;②沿平板直径拉一条细菌接种线;③再取一环菌液;④
旋转 平板 90 度角,拉另一条接种线,使两条细菌接种线呈“十字形”;⑤然后
在平板上半部,作 连续来回密集划线,每次划二分之一平板;⑥旋转平板
90
( 约 2~ 3 个菌落的菌量 ) 与血浆研磨混合成直径 8~ 10mm的一层薄菌膜。③立即
观察结果。
( 4)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①用接种针取紫黑色菌落垂直刺入半固体培养基,再按原路返回,并做好标记 ②用接种针取粉红色菌落垂直刺入半固体培养基, 再按原路返回, 并做好标
记
步骤:①接种针斜面取菌,从半固体中心 , 垂直刺入,到达培养基底部 5 分之 4
度角,二次密集划线;⑦旋转平 板 90 度角,三次密集划线;⑧旋转平板 90 度
角,四次密集划线;⑨设三点,呈等边三角距离; ⑩点距离平板边缘约 15mm;
? 作标记:青、先、庆; ? 镊子尖嘴朝下,夹取相应药物纸片的边缘,平贴在已
设定的位置上,轻轻按压纸片。
( 3)血浆凝固酶试验
步骤:①取二滴兔血浆置于洁净的玻片上。 ②分别用接种环取白色和金黄色菌苔
混合均匀。
③载玻片来回倾侧,让菌液充分混匀,凝集速度更快、结果更清楚。
④观察记录结果:菌液凝集者记为阳性,菌液均匀混浊记为阴性。
四、结果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