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
四语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提升四语教学质量,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四、活动主持人:李老师五、活动参与人员:四语教研组成员、各年级语文教师六、活动内容:一、活动开始1. 主持人李老师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提升四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2. 四语教研组成员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以便相互了解,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经验分享1. 张老师分享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经验,重点讲解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王老师分享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技巧》的经验,介绍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3. 刘老师分享了《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技巧》的经验,强调了课堂互动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案例分析1. 李老师对一节优秀的四语课堂进行了案例分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2. 教研组成员针对该案例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实施建议。
四、课题研究探讨1. 针对当前四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教研组成员分组进行了课题研究探讨。
2. 各组分别汇报了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等。
五、教学资源整合1. 李老师介绍了学校现有的四语教学资源,包括图书、课件、网络资源等。
2. 教研组成员就如何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具体措施。
六、活动总结1. 主持人李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研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
2. 针对本次活动中的不足,李老师提出了改进建议,要求教研组成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
七、活动结束1. 教研组成员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对四语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四语教研组将继续努力,为提高学校四语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八、活动记录人:李老师九、活动记录时间:2022年3月15日本次四语教研组活动,旨在通过经验分享、案例分析和课题研究,提升四语教学质量,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四语上册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四语上册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我校会议室三、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2. 课堂教学观摩3. 教学研讨4. 总结与反思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由四语教研组长主持,全体四语教师参加。
首先,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明确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接着,针对四语上册教材内容,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教材分析:教师们对四语上册教材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分析了教材的编写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等。
(2)教学设计:教师们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教学反思:教师们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2. 课堂教学观摩本次课堂教学观摩环节,由我校四语教师王老师执教《登鹳雀楼》。
王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研讨课堂教学观摩结束后,全体教师对王老师的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王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凑,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2)教学方法运用:王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教师们认为,王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公正,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语文四年级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校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针对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集体备课。
首先,各备课组长对本周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了汇报。
接着,教师们围绕教学重难点,针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例如,针对阅读教学,有教师提出可以采用“圈点批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针对写作教学,有教师建议采用“仿写”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2. 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结束后,教研组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由一位教师展示了一节公开课,其他教师观摩并进行了点评。
公开课教师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观摩结束后,其他教师针对公开课进行了点评。
大家认为,公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差异,实现了分层教学。
3. 经验分享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研组还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分享内容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在分享过程中,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总结与反思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教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他强调,今后教研组要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共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
四语教研组备课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四语教研组于2022年10月15日开展了本学期的备课活动。
本次备课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的1. 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 深入研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加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培养创新教学能力。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研组整体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主备人:张老师(2)课题:《秋天的雨》(3)参与人员:四语教研组全体教师(4)备课内容:张老师首先对《秋天的雨》这一课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接着,其他教师针对张老师的备课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 教学设计研讨(1)主备人:李老师(2)课题:《小蝌蚪找妈妈》(3)参与人员:四语教研组全体教师(4)备课内容:李老师针对《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
其他教师针对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
3. 教学方法研讨(1)主备人:王老师(2)课题:《美丽的蝴蝶》(3)参与人员:四语教研组全体教师(4)备课内容:王老师针对《美丽的蝴蝶》这一课,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
主要包括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其他教师对王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四、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备课活动,四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教学策略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2. 教师们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集体备课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共享。
4. 通过本次备课活动,教研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四上语文备课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活动背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四上语文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深入探讨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研活动目标1. 深入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2. 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3. 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4. 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教研活动内容1. 教材分析本次教研活动首先对四上语文教材进行了全面分析。
大家一致认为,四上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既有传统经典,又有现代作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分析教材时,我们重点关注了以下内容:(1)课文主题:课文主题鲜明,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结构: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课文内容:课文内容丰富,既有文学性,又有实用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朗读、默读和背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教学设计针对教学目标,我们进行了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以下为部分教学设计:(1)课文《草》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现草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①朗读课文,感受草的生命力。
②讨论课文中的对比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仿写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课文《桂林山水》教学重点:欣赏桂林山水的美景,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①欣赏桂林山水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③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年级语文校本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我校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四年级语文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效率。
二、教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主题:四年级下册《燕子》一课的集体备课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活动过程:(1)首先,由备课组长对《燕子》一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解读,并结合教材和学情分析,提出了教学思路。
(2)接着,各教师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针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4)最后,备课组长对集体备课结果进行总结,并要求各教师根据集体备课内容进行教学实践。
2. 课堂观摩主题:四年级下册《燕子》一课的课堂观摩观摩对象: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活动过程:(1)由一位教师进行《燕子》一课的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进行观摩。
(2)观摩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和评课活动。
(3)评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建议。
3. 教学反思主题:四年级下册《燕子》一课的教学反思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活动过程:(1)各教师针对《燕子》一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教师们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问题进行交流。
(3)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
三、教研活动成果1.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燕子》一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通过课堂观摩和教学反思,教师们发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3. 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四、教研活动总结本次四年级语文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四年语文级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四、活动主持人: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张老师五、活动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六、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致辞2. 教研组长发言3. 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4. 专题讲座5. 总结发言6. 活动结束七、活动内容:1. 主持人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她强调,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观摩、研讨、讲座等形式,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研组长发言张老师在发言中,对四年级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够准确,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不活跃等。
她提出,全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本次教研活动观摩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
第一位老师讲授的是《鸟的天堂》,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鸟类的习性和生活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位老师讲授的是《窃读记》,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观摩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效果显著。
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 专题讲座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次活动邀请了市教研员李老师进行专题讲座。
李老师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题,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方法、阅读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5. 总结发言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语文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她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四上教研组语文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四上教研组于2023年10月25日开展了主题为“提升语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四上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围绕本学期将要教授的课文进行了集体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1)教材分析:教师们对教材进行了全面分析,明确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教师们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教师们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4)教学方法: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情,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2. 课堂观摩集体备课结束后,教研组选定了两位教师进行课堂观摩。
观摩课分别由王老师和李老师执教,教学内容为《观潮》和《美丽的小兴安岭》。
(1)王老师的《观潮》:王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潮水的壮观景象。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文内容。
(2)李老师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李老师以“美丽”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李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
3. 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学研讨。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1)优点:教师们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显著。
(2)不足:教师们也指出了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课堂纪律管理、学生参与度等方面。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四年级(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室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主持人:张老师记录人:李老师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学期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决定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加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活动内容1. 教材分析张老师首先对四年级下册的教材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单元主题、课文内容、课后习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张老师强调,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2. 阅读教学策略李老师分享了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她提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策略如下:(1)激发阅读兴趣:通过讲故事、设置悬念、播放音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阅读,如默读、圈点批注、分段阅读等。
(3)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体裁、结构、表达方式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开展阅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阅读竞赛、阅读笔记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 写作教学策略王老师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特点,分享了以下写作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路:教会学生如何构思文章,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表达观点。
(3)提高写作技巧:教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句式变换、段落结构等。
(4)开展写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写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教学案例分析刘老师分享了一个教学案例,针对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刘老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语文集备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时间2023年4月10日二、教研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四、教研主题1. 分析四年级语文教材特点及教学重难点2. 探讨四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法3. 交流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与心得五、教研内容(一)分析四年级语文教材特点及教学重难点1. 教材特点教研组首先对四年级语文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科学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材特点如下:- 知识体系完整:教材内容系统,知识点分布合理,有助于学生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 注重实践应用:教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 强调阅读理解: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重难点教研组针对教材内容,确定了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重难点一:阅读理解能力。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 重难点二:写作能力。
四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写作,培养其写作能力是教学的难点。
- 重难点三:口语表达能力。
四年级学生需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以适应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二)探讨四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学习教研组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具体操作如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2.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
-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片,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小蝌蚪的成长历程。
- 在学习《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草原,让学生亲身体验草原的美丽风光。
3. 游戏教学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年级语文集体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时间:2022年10月18日二、教研地点: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办公室三、参与人员: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成员四、教研主题:探讨四年级语文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五、教研内容:(一)教学现状分析1. 学生基础情况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文素养,但个体差异较大。
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好,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而部分学生则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对语文知识掌握不牢固。
2. 教学内容本学期,四年级语文教材以课文阅读、词语积累、写作训练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教学方法目前,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部分教师则尝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策略探讨1.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丰富的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如:分段阅读、概括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等。
(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1)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讲故事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加强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写错。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内容。
(3)加强写作技巧指导,如:选材、布局、修辞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呼风唤雨的世纪【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谈出初步的阅读感受,结合所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深入学习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第四自然段入手,教学课件展示,学生通过朗读,感受20世纪的科技发展.在谈到人类生活的改变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人类的生活从古至今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同时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到古人的许多幻想都已经成为了现实,从而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通过理解“发现”和“发明”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科技造福于人类的现实意义.最后,在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畅想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受,体会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并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方法正确文中词语的意思.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3、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重、难点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准备1、查找相关资料.2、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1、阅读“单元导读”.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点.二、谈话交流,激发兴趣.1、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过去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2、引入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三、检查预习,解析题目.1、检查读书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评价朗读.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2)全班交流.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2)交流“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的意思.4、理解题目中“呼风唤雨”的意思.(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2)如何理解题目的意思?四、交流资料,了解作者.(1)学生交流所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2)教师总结.五、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感兴趣的句子,在句子旁边简单写出感受.3、交流感受.4、全班交流查阅的资料.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人类生活的变化.5、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六、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在20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20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七、布置作业.1、继续查阅相关资料.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第二课时一、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谈收获.3、引入对新课的学习.(设计意图:通过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对学习内容进行再次整理,做以简单的回顾,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二、提出学习要求.请大家阅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进行简单的批注,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讨论.(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获得初步的学习体验.)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自己学习之后,通过和小组其他同学的交流,完善自己的学习收获,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体会.)四、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1)读到这句话,你都想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3)课件展示文中所列举的典型科技成就:看到这么多成就,你心情怎么样?(4)再读这句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5)谁还能举出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6)20世纪人类取得了这么多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设计意图:这一句子,展示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科技成就.引导学生联系所查阅的资料,想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事情的意义,想到电视、电话等事物的飞速发展;再通过课件出示有关文中列举例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发达;同时,通过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2、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2)课件展示电视的发展变化:感受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3)指导朗读.(4)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到底有什么改变,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一谈.A、以前是农耕社会,依赖自然;现在,人类利用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图片对比)B、以前,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等,现在这些事物都有了.C、以前,人们的很多美好愿望只能寄托在神话中;现在,很多愿望都实现了.(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和“人类登月”以及“嫦娥一号”图片对比)(5)指导朗读.(设计意图:这组句子展现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体会,但一般比较空泛.因此,通过课件展示“电视”这一常见事物的发展,再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生活的变化,感性地认识到科技改变了生活.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在三、四自然段的对比中感受生活的变化,并通过一些图片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力量.)3、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1)课件出示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2)指导朗读.(3)从这句诗中能感受到科技发展的什么特点?(4)课件展示20世纪的一些科技成就:用心看,谈感受.(5)如果让你在这些科技成就的后面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想加上什么?(6)再读诗句,加深体会.(设计意图: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20世纪的科技发展.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速度惊人、成就喜人.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用课件展示一些科技成就,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更深的感受.让学生加标点符号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学生对科技的发展获得更真切的认识.)4、学习写法.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生活的改变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两段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并初步学习到课文的一些方法.)5、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设计意图:将第三、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学习,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内容,获得整体上的阅读体验,避免出现理解上的琐碎现象.两个段落同时学习,学生在对比中的感受更深刻、更真切.这一部分的学习,建立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之上,通过交流、朗读等方式逐步加深理解.)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2、学生谈,教师板书.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发现”和“发明”.(1)“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课文中举的这些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中讲的内容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联系?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设计意图: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要让学生弄清“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与联系,辨析用词的准确性,体会科技在人类生活改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课件出示句子: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2、进入21世纪,你觉得科学技术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3、学生畅想.(设计意图:学习了课文之后,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感受,激发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六、总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了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课文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我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又告诉我们正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发现和发明,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然后作者用农耕社会和20世纪做以对比并举了许多科技成就的例子,用准确的语言展现了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最后,指出在未来的时间里,科学还将继续改善我们的生活.3、朗读全文,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4、再读课文第一句话.你想怎么读?(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学习收获,理清思路,回顾课文的内容,感受文章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读全文,进行整体的感受.让学生再读文章的第一句话,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和大家分享.)七、布置作业.课下,同学们将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设计意图:这项作业是课后“小练笔”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总结学习收获的好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拓展到生活中,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板书设计:29、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发现、发明↖↙人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实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各年级组语文教师针对本册教材进行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 课堂观摩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活动安排了观摩课环节。
观摩课由我校四年级语文教师李老师执教,课题为《燕子》。
李老师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手段,将课文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3. 教学研讨观摩课后,各年级组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首先,李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对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接着,其他教师针对观摩课进行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4. 教学经验分享为了更好地发挥教研活动的实效,活动邀请了资深语文教师张老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
张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3)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
5. 教学资源整合为了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求各年级组语文教师针对本册教材进行教学资源整合。
教师们积极行动,通过网络、图书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三、活动总结本次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以下是活动总结:1. 教师们在集体备课环节中,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2. 观摩课环节,教师们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3. 教学研讨环节,教师们积极发言,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4. 教学经验分享环节,资深教师张老师的分享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5. 教学资源整合环节,教师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年级语文教研主题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主题本次四年级语文教研的主题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深度学习”。
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形式,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二、教研时间2022年X月X日三、教研地点学校会议室四、参与人员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五、教研内容1. 集体备课(1)教材分析:对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单元主题、课文内容、课后练习等,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设计:针对每个单元的课文,教师们共同探讨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设计方案。
(3)教学资源整合: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资源,如PPT、视频、图片等,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辅助教学。
2. 课堂观摩(1)观摩对象:四年级语文组某教师执教的《桂花雨》。
(2)观摩内容: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效果等。
(3)观摩评价:教师们对观摩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改进措施。
3. 教学反思(1)教师们针对观摩课进行了反思,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2)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们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深度学习。
(3)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研成果1. 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设计方案,为教师们提供了教学参考。
2. 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丰富了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辅助手段。
4. 帮助教师们明确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深度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七、教研总结本次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形式,教师们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深度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教研内容如下:1. 集体备课(1)教材分析本次集体备课首先对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进行了全面分析。
教研活动记录四下语文(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备课主题:四年级下册《草原》(2)备课内容:本节课将围绕课文《草原》展开,引导学生感受草原风光的美丽,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精神。
(3)备课过程:a. 教师们首先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研读,分析了课文的结构、内容和教学目标。
b.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教师们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共同制定教学策略。
c. 教师们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提出了应对措施。
2. 课堂观摩(1)观摩课教师:张老师(2)观摩课内容:《草原》(3)观摩课过程:a. 张老师以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b. 张老师通过提问、讲解、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c. 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草原风光。
d. 张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教学研讨(1)研讨主题:如何提高四年级语文课堂效率(2)研讨内容:a. 教师们针对观摩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张老师的优点,也提出了改进意见。
b.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技巧。
c. 教师们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活动总结1. 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教师们在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环节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2. 通过观摩课,教师们对《草原》一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教师们在研讨环节中,针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
四年级下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活动主题:提升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四年级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四年级教研组决定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上午9:00-10:30(2)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3)活动内容:本次集体备课以《荷叶母亲》一课为例,由主备人李老师带领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进行深入研讨。
李老师首先介绍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策略,然后大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讨论过程中,各位教师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教学观摩(1)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下午2:00-3:30(2)活动地点:四年级教室(3)活动内容:本次教学观摩由李老师主讲《荷叶母亲》一课。
在观摩过程中,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认真聆听,详细记录教学过程,对李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评价。
观摩结束后,教研组进行了评课活动。
大家一致认为,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同时,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 经验交流(1)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下午4:00-5:00(2)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3)活动内容:本次经验交流活动由教研组长张老师主持,邀请了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丰富的李老师、王老师分享他们的教学心得。
四年级语文教研话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活动主题:提升四年级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活动参与人员:四年级语文教师、教研组长、教务主任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四年级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我校决定开展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确定备课主题: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为“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分组讨论:将四年级语文教师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对不同的课文进行备课讨论。
(3)交流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备课成果,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2. 教学研讨(1)课堂观察:选取一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2)教学反思:观摩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3)专家点评:邀请教务主任对课堂观察和教学反思进行点评,提出专业指导。
3. 经验交流(1)优秀教学案例分享:邀请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分享教学经验。
(2)互动交流:教师们就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三、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环节上午,四年级语文教师齐聚多功能厅,开始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第一环节——集体备课。
首先,教研组长明确了本次备课的主题,并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接着,教师们根据各自的分工,对不同的课文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思路,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 教学研讨环节下午,教师们观摩了一节四年级语文课。
课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课堂观察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记录,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教务主任对课堂观察和教学反思进行了点评,指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 经验交流环节最后,活动进入了经验交流环节。
教研活动记录四年级语文(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四年级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四、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四年级语文教学的理解和认识。
2. 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五、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我校语文教研组长张老师进行主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四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张老师指出,四年级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加强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教学策略与方法张老师结合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与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张老师强调,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经验分享接下来,各年级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以下内容:(1)低年级教师代表:分享了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中年级教师代表:分享了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高年级教师代表:分享了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节,教师们就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如何将教学策略与方法有效地应用于四年级语文教学?(2)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3)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出以下解决方案:(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四年级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1年11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活动主题:提升四年级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我校于2021年11月15日开展了四年级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围绕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各备课组长介绍了本周的教学进度和重难点,并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
接着,教师们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共同探讨了如何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备课组分别进行了教学研讨。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下是部分研讨内容:(1)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游戏、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针对教材中的难点,教师们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
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针对作文教学,教师们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二是加强写作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三是开展作文互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 经验交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教研活动还邀请了优秀语文教师进行经验交流。
以下是部分交流内容:(1)优秀语文教师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优秀语文教师介绍了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小四语文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小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小四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教研内容1. 集体备课(1)备课主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父爱如山》。
(2)备课内容:本单元以父爱为主题,通过四篇课文,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课文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3)备课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备课方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划。
2. 教学观摩(1)观摩课程: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父爱如山》。
(2)观摩教师:王老师。
(3)观摩内容:王老师以《父爱如山》为题材,通过讲述父亲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研讨交流(1)研讨主题:如何有效提高小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2)研讨内容:①针对《父爱如山》的教学,教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a. 在导入环节,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父爱的伟大。
b. 在课文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c. 课后作业设计要多样化,既要有书面作业,也要有实践性作业。
②针对小四年级语文教学,教师们提出了以下策略:a.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b. 加强字词教学,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c. 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研成果1.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备课方案,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3.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2011-12-18 23:49:14)▼标签:语文杂谈分类: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项目负责人填写)工作单位:鳌江实验小学项目名称集体备课项目负责人维活动时间2011年12月14日活动地点校六楼会议室活动主题关注习惯,促进发展主讲人吴源参加对象五年级语文教研组申请学时2学时活动容及进程一、确定本次集体备课的课题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以“关注习惯,促进发展”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二、认真阅读教材,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学习《呼唤雨的世纪》部分优秀教学设计。
三、金隆老师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组教师补充,再创作,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定稿。
四、吴源老师上课。
五、组老师交流听后感。
活动反思整节课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得津津有味,一手拿书一手握笔成了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读”。
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二、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过去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2、引入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解析题目。
1、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评价朗读。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
(2)全班交流。
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2)交流“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的意思。
4、理解题目中“呼风唤雨”的意思。
(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2)如何理解题目的意思?四、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学生交流所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教师总结。
五、初读课文,了解容。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容。
2、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感兴趣的句子,在句子旁边简单写出感受。
3、交流感受。
4、全班交流查阅的资料。
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人类生活的变化。
5、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容,感受到在20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
20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七、布置作业。
1、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谈收获。
3、引入对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对学习容进行再次整理,做以简单的回顾,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
)二、提出学习要求。
请大家阅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进行简单的批注,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讨论。
(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容进行深入地学习,获得初步的学习体验。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课文容产生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自己学习之后,通过和小组其他同学的交流,完善自己的学习收获,增进对课文的理解。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体会。
)四、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读到这句话,你都想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
(3)课件展示文中所列举的典型科技成就:看到这么多成就,你心情怎么样?(4)再读这句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5)谁还能举出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6)20世纪人类取得了这么多的科技成就。
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意图:这一句子,展示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科技成就。
引导学生联系所查阅的资料,想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事情的意义,想到电视、等事物的飞速发展;再通过课件出示有关文中列举例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发达;同时,通过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2)课件展示电视的发展变化:感受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3)指导朗读。
(4)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到底有什么改变,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一谈。
A、以前是农耕社会,依赖自然;现在,人类利用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
(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图片对比)B、以前,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等,现在这些事物都有了。
C、以前,人们的很多美好愿望只能寄托在神话中;现在,很多愿望都实现了。
(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和“人类登月”以及“嫦娥一号”图片对比)(5)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这组句子展现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体会,但一般比较空泛。
因此,通过课件展示“电视”这一常见事物的发展,再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生活的变化,感性地认识到科技改变了生活。
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在三、四自然段的对比中感受生活的变化,并通过一些图片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力量。
)3、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课件出示诗句。
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
(3)从这句诗中能感受到科技发展的什么特点?(4)课件展示20世纪的一些科技成就:用心看,谈感受。
(5)如果让你在这些科技成就的后面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想加上什么?(6)再读诗句,加深体会。
(设计意图: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20世纪的科技发展。
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速度惊人、成就喜人。
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用课件展示一些科技成就,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更深的感受。
让学生加标点符号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学生对科技的发展获得更真切的认识。
)4、学习写法。
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生活的改变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两段的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并初步学习到课文的一些方法。
)5、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设计意图:将第三、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学习,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容,获得整体上的阅读体验,避免出现理解上的琐碎现象。
两个段落同时学习,学生在对比中的感受更深刻、更真切。
这一部分的学习,建立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之上,通过交流、朗读等方式逐步加深理解。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2、学生谈,教师板书。
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发现”和“发明”。
(1)“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课文中举的这些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中讲的容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联系?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设计意图: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要让学生弄清“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与联系,辨析用词的准确性,体会科技在人类生活改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课件出示句子: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2、进入21世纪,你觉得科学技术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3、学生畅想。
(设计意图:学习了课文之后,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感受,激发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六、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了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课文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我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又告诉我们正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发现和发明,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然后作者用农耕社会和20世纪做以对比并举了许多科技成就的例子,用准确的语言展现了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
最后,指出在未来的时间里,科学还将继续改善我们的生活。
3、朗读全文,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
4、再读课文第一句话。
你想怎么读?(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学习收获,理清思路,回顾课文的容,感受文章的特点。
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读全文,进行整体的感受。
让学生再读文章的第一句话,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和大家分享。
)七、布置作业。
课下,同学们将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项作业是课后“小练笔”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总结学习收获的好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拓展到生活中,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29、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发现、发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