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基础知识:(一)《月夜忆舍弟》1.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的战火中。

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他几个弟弟分散在河南、山东等地,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月夜忆舍弟》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二)《长沙过贾谊宅》1.了解作者及背景刘长卿(?—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

天宝年间登进士第,曾任长洲尉、海盐令。

至德三年,因事下狱,贬南巴尉。

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

因刚直犯上被诬,贬睦州司马。

德宗建中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

有《刘随州集》。

刘长卿的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称。

本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终。

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怀古伤今,感慨万千,吟咏出这首律诗。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岁时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成人。

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

2.写作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的传播也盛极一时,法门寺是史书所载中国境内珍藏佛骨的寺院之一,自然成为唐代皇室所敬重的佛法圣地。

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一共举行了七次迎送佛骨的活动,第六次迎佛骨的时候,韩愈上书反对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

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

韩愈当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名篇送给韩湘。

(四)《商山早行》1.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01—866),晚唐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也称“温李”。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1理解性默写+赏析(附答案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1理解性默写+赏析(附答案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一、《月夜忆舍弟》(唐·杜甫)(一)默写及大意月夜忆舍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析《月夜忆舍弟》写于安史之乱,首联从视听角度描写出一片凄凉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月是故乡明”,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人了自己主观感情的心中之景。

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诗人如今遭逢离乱,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沉痛。

尾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月夜忆舍弟》一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白露时节月夜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自己在愁思之中夹杂的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之情。

既怀家愁,又为国家前途命运忧虑,诸多感慨涌上心头。

(三)理解性默写1.《月夜忆舍弟》中表达诗人感物伤怀、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的意思相近。

3.杜甫《月夜忆舍弟》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亲思乡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设计 教案(1)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设计 教案(1)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 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

3. 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词意与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宋词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 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教学难点】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介绍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金兵占领的北方地区,二十二岁时曾经参加抗金义军,归南宋后,两次上书朝廷,陈述抗金大计,非但未被采纳重用,反而遭到排挤贬斥。

免职后,辛弃疾闲居住在今江西上饶农村近二十年。

晚年又重新被启用,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

不久,又再次被免职,终于忧愤成疾而死。

他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豪放悲壮见长,代表了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

辛弃疾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军占领,从小便立下了恢复中原的壮志。

青年时代,他在故乡起兵抗金,后加入耿京起义军占领,为掌书记。

张安国杀耿京降金,辛弃疾入金营口市生擒叛徒南归。

他初任江阴佥判、建康府通叛,后又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方官,坚决主张抗金,采取积极措施,奖励生产,创办学校,训练军队,安定民生。

又屡次上书朝廷,规划恢复抗战,受到主和派打击,屡遭贬谪,淳熙八年(1181)落职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后卒于铅山(今属江西)。

他一生坚持抗金,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一腔愤发之于词,成为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共写有六百多首词,数量在宋人中首屈一指。

而贯穿在他词中的基本思想,就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与浪漫主义色彩。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咸阳城东楼》课外古诗词诵读1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咸阳城东楼》课外古诗词诵读1

3、读出情感 4、抽生朗读 5、全班齐读
1、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下列词语 咸阳:今属陕西。此题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 。 汀洲:水中小洲。 高楼:一作“高城”,指城楼。 万里愁:既指旅愁,更指国忧。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行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2、古诗今译 登上咸阳城楼,凭栏眺望,眼前芦苇苍苍, 杨柳飘拂的景象,仿佛象是记忆中的一个水上 汀洲,心中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乌云开始从 皤溪上起来,太阳从西城外的慈福寺阁后沉落 下去;狂风吹满城楼,一场山雨就要到来。飞 鸟栖息,秋蝉长鸣的荒草杂树丛生的地方,原 来是秦、汉时的旧宫苑。世事沧桑,当年的秦 、汉都城,如今皆已成为古迹,只有悠悠的渭 河水依然彻夜东流。
从句法上看,后一句与前一句的 “万里愁”又有因果关联。眼前茫 茫的秋水,苍苍的芦荻,摇曳的杨 柳,都是极易引发乡愁之景,因此 ,“一上高楼万里愁”也就在情理 之中了。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这是对自然景 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 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 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 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 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小结: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 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 ,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 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 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定气足,为唐人 登临诗篇之佳作。
1、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 ”含义和作用。
明确:愁,思乡,怀古。一个“ 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 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 (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_》ppt课件

【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_》ppt课件
3.诗人善于思索 ,凭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科学总结,把风为雨之 先导的自然规律,形象地运用入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
李商隐
知识备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 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 李杜”。其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托遥 深 。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终 生仕途坎坷。
整体感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无 题①
唐代以来,有的人不愿意标
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
(唐)李商隐 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精读细研
课外古诗词诵读
首联: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 创。这类诗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 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
知识备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背景资料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 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 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 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 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李商隐所写的 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 此诗即其中一首。
指咸阳城西楼,咸 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 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 在此建都。
即芦荻(蒹,荻; 葭,芦),暗用《诗经 蒹葭》的诗意,表思念 心绪。
水边之地为汀、水 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 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九上全册古诗词目录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行香子/无题/咸阳城东楼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内容主旨:《行路难》这首古诗,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2.鉴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运用比喻修辞,把“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生动形象的写出奸倭当道的仕途艰难和济世安民理1想无法实现的悲慨,表达出诗人难过和渺茫。

3.古人常引典故表达愿望,请从本诗中找出两处,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典故:吕尚九十遇文王、伊尹梦到自己乘舟绕日不久被重用。

用两个历史人物的经历为自己增加自,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做出一番事业的愿望。

4.“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的内涵。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运用比喻修辞,把坚定的念比喻为“长风破浪”“济沧海”,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冲破困难的心。

抒发诗人倔强、自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旷达乐观的风致。

5.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学习目标
品析诗句,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感受作者的忠诚与坚韧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 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 (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 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元和十二年 (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 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颈联是说,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不肯前行。五、六句就景抒情,情 悲且壮。
“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这两句一回顾,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 也不见长安。他此时不独伤怀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 “马不前”,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分层赏析
■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诗的颔联是说,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三、四句直书自己是“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刚直不阿,老而弥坚,虽遭获严谴也无怨悔。
分层赏析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文题解读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 至:到。 蓝关:在蓝田县南。 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 理丞。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朗读课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 · 韩愈
一封/朝(zhāo)奏/九重(chóng)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xiǔ) /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一. 教材分析《课外古诗词诵读》选入了多首经典的古诗词,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本册书中的诗词既有唐代大家的豪放派作品,也有宋代词人的婉约派佳作。

这些诗词在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和情感抒发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学习这些诗词,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古诗词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课业压力大、学习任务重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所选诗词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意境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诗词朗诵、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难点:深入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理解诗词意境的学习氛围。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朗诵教学法:通过诗词朗诵,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诗词原文、译文、图片、音乐等。

2.教材:准备《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材,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3.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教案,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同时,播放与诗词相匹配的音乐,营造氛围。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诵读
广东专用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 点明社会环境——战乱频繁,
边秋一雁声。

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渲染了 浓重悲凉的气氛。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融情于景,深刻表现了诗人 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 的感怀。
在对比中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思念 有弟皆分散, 之情,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无家问死生。 ⇨ 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谢谢观看
Exit

1.“心 有 一 团 火 ,温 暖众人 心”这 一标题 意蕴丰 富,含 意深刻 。表层 意思是 说张秉 贵业务 熟练, 服务热 情似火 ,市民 被他的 真诚和 一心一 意为大 家服务 的行为 所感动 ;

2.内 在 含 意 是 歌颂 在那个 特定的 时代里 ,先锋 人物们 火一般 的责任 感和使 命感, 突出的 是他们 在平凡 的岗位 上勇于 担当和 付出的 精神。
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寄书长不达, 战事频仍,生死茫茫, 况乃未休兵。 ⇨ 家书常常难以送达;
含蓄蕴藉,具有无限深情。
• 长沙过贾谊宅 • 刘长卿
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 万古惟留楚客悲。 ⇨ 也暗寓了诗人迁谪的
悲苦命运。
即景生情,渲染出萧条

7 . 小 说 是社 会生活 的反映 ,了解 小说的 创作背 景,有 助于理 解它的 思想内 容和深 刻内涵 。如《 简爱》 作者所 处的时 代,英 国已经 成为强 大的工 业化国 家,但 当时英 国女性 还是男 权社会 的附庸 。

8 . 外 国 小说 ,特别 是欧美 小说, 原文语 句一般 比较长 ,表意 比较繁 复,翻 译成汉 语也不 免留下 原作的 痕迹, 阅读时 要仔细 推敲, 明晰语 句的含 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附译文和重难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附译文和重难点

课外古诗词诵读1月夜忆舍弟品:诗文对照翻译及赏析教材原文戍shù鼓①断人行②,边秋一雁声。

参考译文边防驻军的鼓声响起,路上已禁止人行走,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理解赏析内容理解:诗人不从题目中的“月夜”写起,而是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凄凉的图景,渲染了沉重悲凉的气氛。

写作手法:戍鼓雁声,路断行人,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写边塞秋夜凄凉,渲染了沉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思亲的背景。

炼字:“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形势依旧严峻。

教材原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参考译文恰逢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更明亮。

理解赏析内容理解: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但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写作手法:情景交融,诗人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却设想故乡的月亮更明亮。

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凸显出诗人对弟弟们的担忧和挂念之情。

教材原文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参考译文虽有弟弟但都离散了,没有定所无法探问生死。

理解赏析内容理解:由望月转入抒情,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表现手法:通过“有”“无”对比,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教材原文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

参考译文寄往洛阳城的家书经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事频繁还没有停止。

理解赏析内容理解:紧承五、六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炼字:“长”是“经常”的意思,写出了亲人们四处流散、生死茫茫。

重点注释①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②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③况乃:何况,况且。

作品主旨这首诗写诗人望月思念亲人,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诗人期盼战争早日结束,渴望社会安定的情感。

理解探究1.请简要赏析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诗句赏析)答:行人断绝,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第三单元 抒感咏怀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第三单元
抒感咏怀
一、月夜忆舍弟
文本背诵
名句赏析
杜甫
字词注释
戍鼓断人行,
1《. 月夜忆舍弟》中既写景,也点明时令,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并借景抒情,表达思亲思乡的感情的句 2.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戍,驻防。
边秋一雁声。 子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木。明:使……明艳。驿
枳花明驿墙。
(yì)墙:驿站的墙壁。这句
3.《商山早行》中将眼前的客行与心中的故乡
因思杜陵梦,
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
交织,使“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完美结合
凫雁满回塘。 的句子是: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放在驿站墙边。 。
返回目录
第三单元
抒感咏怀
诗句摘抄:
理解性默写:
(1)《商山早行》中运用有特征性的景物,表现了早行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
和决心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即景抒情的诗句是:云横秦
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返回目录
第三单元
抒感咏怀
四、商山早行
温庭筠
文本背诵
名句赏析
字词注释(或翻译)
1.《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
秋草独寻人去后, 感的诗句是: 三年谪宦此栖迟,傅,长沙有其故居。
寒林空见日斜时。 万古惟留楚客悲 。
2.谪宦:贬官。栖迟:停
汉文有道恩犹薄, 2.《长沙过贾谊宅》中渲染出 留,居留。
湘水无情吊岂知? 一幅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 3.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大汇总(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大汇总(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大汇总(含答案)九上古诗文目录(一)现代诗1 沁园春·雪2 我爱这土地3 乡愁(余光中)(二)文言文10 岳阳楼记11 醉翁亭记12* 湖心亭看雪(三)古诗词13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行香子/无题/咸阳城东楼(一)现代诗《沁园春·雪》毛泽东1、主旨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我爱这土地》艾青1、主旨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乡愁》余光中1、写国愁的句子: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文言文《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9、《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1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1
古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的?
“月__是__故__乡__明__”__虽__是__写__景__,__却__与__上__句__“__露__从__今__夜__白__” 略有__不__同__。__作__者__所__写__的__不__完__全__是__客__观__实__景__,__而__是__融__ 入了__自__己__主__观__感__情__的__心__中__之__景__。__明__明__是__普__天__之__下__共__ 一轮__明__月__,__本__无__差__别__,__偏__要__说__故__乡__的__月__亮__最__明__,__这__ 种以__幻__作__真__的__手__法__却__并__不__使__人__觉__得__于__情__理__不__合__,____
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奉,韩愈上书劝谏,触怒皇帝, 被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作于被贬途中。蓝关,即 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东南。
注释: ①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 ②朝(zhāo)奏:早晨上奏。 ③九重天:皇帝的宫殿,这里指皇帝。 ④圣明:指皇帝。 ⑤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 ⑥肯将衰朽惜残年:意思是哪能以衰老为由吝 惜残余的生命呢。肯,岂肯、哪能。 ⑦应有意:应该有所打算。
•1、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一个人的知识如果只限于学校学习到的那一些,这个人的知识必然是十分贫乏的2021/10/162021/10/162021/10/1610/16/2021 10:01:37 AM •3、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意志。 •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6、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2021年10月2021/10/162021/10/162021/10/1610/16/2021 •7、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2021/10/162021/10/16October 16,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162021/10/162021/10/162021/10/16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 料的句子是: 云横秦岭家何在 ? 雪拥蓝关马不 前。
2. 阅读欣赏。 (1)细致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两句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发途中感受的。
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 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恶劣,景物描写中 显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2. 阅读欣赏。 (1)“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思念故乡之情。
(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 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 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 突出了行之“早”。
2. 阅读欣赏。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战争频繁,时局动荡,民不聊生。 (2)结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 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 名句默写。 (1)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 (2)《长沙过贾谊宅》中“ 三年谪宦此栖迟 , 万 古惟留楚客悲 ”两句点明宅第,深抒悲情。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表达了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
际遇的慨叹和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 名句默写。 (1)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 (2)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 (3)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 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 , 肯 将衰朽惜残年 !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忠而获罪的悲愤、忧伤之情。
四、《商山早行》
1. 名句默写。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长沙过贾谊宅》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长沙过贾谊宅》课件
全诗景中寓情,情中见景,寄寓深刻, 双关见意。
思考探究
1、颔联中的“空”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 简要赏析。
参考: “空”,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悲
凉、伤感,表现了诗人伤斯人已去的痛苦、 怅惘之情。
思考探究
2、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着眼 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存在,请结 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
2、在《长沙过贾谊宅》诗人把自己的遭遇同贾谊屈原两位 先哲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
3、《长沙过贾谊宅》中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 染了寂寥氛围的句子: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课堂练习
理解型默写
4、《长沙过贾谊宅》一诗以设问的手法发出了愤慨的质问 的句子: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
怀才不遇

古诗回顾
篇目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
《长沙过 贾谊宅 贾谊宅》
贾谊
谪宦长沙
怀才不 遇的感 伤
主题归纳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本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宅时所见景 象和悲凉心情,表面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 慨,实际上的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 怀。
课外积累
文学常识: 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把握节奏
听音频,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简介
刘长卿(?-789),字文房,河间人,唐 代诗人。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二)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二)

联意象 悟诗情

长沙过贾谊宅
关键词语
刘长卿
有道 反衬凄凉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无情 烘托痴心
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 。一个“犹”字,号称 “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昏聩无能的 唐代宗,对刘长卿更谈不上恩遇;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 坷,也就是必然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贾谊凭吊屈原 ,长卿凭吊贾谊,诗人在当世无人理解、由衷寻求知音,真切 再现了其抑郁无诉的真实心境。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首联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断人行”交代背景,表明战事频 繁;“边秋一雁声”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沉 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使本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 加冷落沉寂,为“月夜”渲染了一种浓重悲凉的气氛。
联意象 悟诗情
诗歌意象 白露 明月
月夜忆舍弟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
知诗人 解诗题
贾谊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 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 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 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 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 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 。散文的主要文 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 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 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 最为著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课件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铎,大铃。
思乡之梦。
山名。
使……明艳。
野鸭。
边沿曲折的池塘。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本诗作者通过叙写自己上书进谏而遭贬一事,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朝夕之间即被贬,可知龙颜已大怒,且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何异于发配充军?颔联直书自己愿意为“除弊事”,申述自己忠心而获罪的愤慨,大有坚持
刘长卿(?- 786),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居留。
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一作“渐”。
己见、义无反顾的勇气。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作者通过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悲愤和痛苦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懑之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首联写贾谊三年谪官,落得“万古”留悲,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作者明写贾谊,实则是在暗寓自身迁谪。颔联描绘出了一幅古宅萧条冷落,秋草衰枯,寒林空寂,日斜人去的凄凉之景。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同时借用贾谊写赋吊屈原的典故,用湘水无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 一首五律。这首诗体现了对人们的同情和关怀, 对朋友的关心,对战争的控诉。
诗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哀愁胸中涌,对 亲人深情字中结,字里行间暗含对现实的不满, 对百姓的同情,将常见的怀乡思亲题材写得凄 楚动人,沉郁顿挫,而且此诗对仗工整,景中 有情,耐人寻味,因此成为五言律诗中的典范 之作。
主题: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 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 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 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 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 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 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 式人物。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回望秦岭,云遮 雾锁,家今何在?眼前蓝关,大雪拥塞,马亦不 前。此情此景,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李白因玄 宗疏远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难》述志,韩愈 仿此联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 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 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唐代诗人, 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 人,天宝(唐玄宗年号, 742—756)进士,曾任长 州县尉,因事下狱,两遭 贬谪,量移睦州司马,官 终随州刺史。诗多写政治 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 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 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长 于五言,称为“五言长 城”。有《刘随州诗集》。
三年谪官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一个 “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 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 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 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 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 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 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 照。
小结
诗似是作者赴潘州(今广东茂名市)贬所,路过 长沙时所作。首联写贾谊三年谪官,落得“万古”留 悲。明写贾衣,暗寓自身迁谪。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 的景色,“秋草”、“寒林”、“人去”、“日斜”, 一派黯然气象。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子。隐 约联系自己而今赁吊贾谊。尾联写宅前徘徊,暮色更 浓,秋色更深,抒发放逐天涯的哀惋叹喟。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作于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于战乱中,颠沛流 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望秋秋一雁声。
首联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断人行”交代背景,表明战事频繁。“秋 边一雁声”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 象,为“月夜”渲染一种压抑气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 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 人的悲剧命运。 “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 且这样薄恩,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 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这就是“言外之意”。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这幅荒村日暮图,不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 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 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 代气息和感情色彩。
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月夜忆舍弟》(杜甫)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商山早行》(温庭筠)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 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 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 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 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 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 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 夕贬潮州路八千。 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 欲为圣明除弊事,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 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 云横秦岭家何在? 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 雪拥蓝关马不前。 住脚步。 知汝远来应有意,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 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好收吾骨瘴江边。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 “露从今夜白”交代时令,即“白露节”, 表明天气渐凉,地面水气凝结,使人顿生凄凉 之感。“月是故乡明”融入诗人主观想象,点 明主旨,突出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颈联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诗人由望月怀乡自然引出对弟弟的思念,绵 绵愁思中夹杂着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承上 启下,过渡自然。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尾联流露不满,深化主题。 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 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和灾难,深化主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 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 千里之遥,何异于发配充军?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 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 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 此联有表白,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 “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 顾的勇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