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合集下载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教、佛教和道教三教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三教的融合与互动不仅在于宗教信仰上的交叉,更是在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

儒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守则。

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等价值观念,对于塑造人的品性和培养社会道德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和道教也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儒释道三教开始相互融合。

佛教以它独特的信仰体系和修行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

佛教教义中的“三毒”即贪、瞋、痴与儒教的“三纲五常”有相似之处,都是教导人们远离贪欲、厌恶和愚昧的。

佛教倡导的慈悲和无私的精神,也与儒家的仁德之道相契合。

因此,儒教徒在崇尚仁爱之余,也开始接受佛教的一些教义,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儒家思想与佛教相互融合,促进了中国社会在道德层面的进步。

道教注重个体修炼和达到真我境界,其强调的“无为而治”和“自然不执”,与儒家的为政和守礼的原则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在实践中,儒释道三教也有相互交流的机会。

道教与儒教的关系可追溯到古代的“儒风道化”现象。

在孔子弟子颜回的《问道》对话中,孟子说:“予未见好德,望道而行者也。

”这种儒道交流的思想,使得儒释道三教可以并存,互相补充和影响。

儒释道三教的互动不仅在于理论上的相互交流,也在于实践层面的合作。

文化领域中,三教间相互渗透的痕迹无处不在。

在《红楼梦》中,可见佛教对人物形象的引导和道教对爱情的修行。

在绘画、音乐和诗歌等艺术形式中,儒释道三教的元素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教倡导的仁爱、慈悲和自然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魏晋南北朝儒佛道互相攻讦的言论

魏晋南北朝儒佛道互相攻讦的言论

魏晋南北朝儒佛道互相攻讦的言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思想多元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儒家、佛教和道家三大思想流派相互碰撞、交流、辩论,形成了一幅婆娑多姿的文化图景。

魏晋南北朝儒佛道互相攻讦的言论在当时的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主题所涉及的三个重要概念:儒家、佛教和道家。

儒家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强调人伦道德、礼乐教化,追求社会和谐。

佛教则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宗教,并逐渐在我国开花结果,强调解脱生死、慈悲为怀。

道家则注重自然、无为而治、追求长生不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三大思想流派之间的争论从文化、宗教到政治等各个层面都有。

儒家学者对佛道持负面态度,认为佛教强调出世解脱,与封建礼乐教化不符,而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与儒家的治国思想相悖。

佛教和道家学者则对儒家的人情世道持批判态度,认为其过于世俗化,不能解脱生死轮回。

在这种思想碰撞中,各种论文、言论不断出现,相互攻讦,推动了当时思想交流的深入和发展。

在这种环境下,儒佛道三家之间也存在着很多交流和融合。

有的儒家学者虽然批判佛道,但也从佛道中汲取精华,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有的佛教和道家学者也对儒家的礼乐教化产生了兴趣,对儒家经典进行解读和批判,推动了三家思想的交流和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佛道互相攻讦的言论是一个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中的产物。

这种言论既体现了当时思想界的多元化和碰撞,又推动了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这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思想宝库,也为后世的思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在个人观点和理解上,我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佛道互相攻讦的言论确实在当时的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种言论的存在促进了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推动了我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与发展。

正是因为这种多元化和开放性,我国古代的文化和思想才得以在不断的碰撞和交流中不断发展壮大。

儒释道“三教融合”之我见-最新文档

儒释道“三教融合”之我见-最新文档

儒释道“三教融合”之我见-最新文档儒释道“三教融合”之我见“三教合一”的产生可以追溯到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之后。

在宋元之前,儒释道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隋唐五代时期两次大融合,使“三教合一”体现出从外部功能的发展到内在精神相一致的特点。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教融合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各自的地位都比较巩固,三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一步激化。

所谓“教”,并不如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宗教的“教”,其实质指的是一种教化、教义与教说;三教指的就是儒佛道三家的学说理论体系,名为教实为家。

魏晋南北朝是三教争论全面展开的时期、也是三教融合全面加深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佛教,通过与魏晋玄学的交融,全面进入了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

它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两家的冲突也随之不断地加深与激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佛教发展,道教成熟。

前代儒学独尊、经学盛行,如今则让位于这种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局面。

这也使得一些统治者、思想家和文人学士对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资源产生不同的思考,得出不同的判断,做出不同的取舍。

在这种背景下,儒学独尊的局面,让位于儒佛道三教并存共进的局面。

虽然三家彼此存在着争论,但还是在矛盾冲突中共同存在,共同发展。

当然儒家还是起着实际上的主导作用。

北周时期,周武帝在总结了以往统治者的经验与教训以后,则明确表示了回到以儒学为主的文化态度,强调儒佛道三教要以儒学为主。

华夏民族是一个文明的民族,儒道对之最为适合,而佛教则更适合夷狄之帮,因为夷狄之人比较野蛮粗俗,所以佛教讲的极乐世界可以激励他们、十八层地狱则可以威胁他们,而我们是礼仪之邦,所以我们有儒有道就够了。

由于儒佛道三教能够并存,且能够从不同角度得到帝王的一些支持和扶植,所以儒释道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三教一致论也有了新的进展。

当时的道教也曾经提出过三教同源说,认为儒佛道都同源于道教。

比如西晋王浮所着的《老子化胡经》,里面提出,孔子问礼于老子,而老子又西行出关化胡,为佛陀之师,所以老子是孔子、佛陀之师。

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引言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论争,也被称为南朝儒释道论争。

本文将对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一、南朝儒释道论争的背景1.南北朝分裂: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2.多元文化交流:由于政治分裂和地理隔离的原因,南方文化得以独立发展,并吸收了北方与外来文化。

二、南朝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背景1.儒家思想:在南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2.佛教传入:佛教自东晋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并在南朝时期获得广泛传播与影响。

3.道家影响力: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多元化,道家思想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潮。

三、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1.儒家与佛教的论争:–儒家批评佛教:儒家学者认为佛教强调超脱世俗,不关注社会现实,是一种对社会秩序的威胁。

–佛教回应:佛教强调个人解脱与超越,认为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痛苦与纷扰。

2.儒家与道家的论争:–儒家批评道家:儒家学者认为道家过于追求自然之道,忽视了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

–道家回应:道家认为通过修炼内功可以达到超脱尘世、通达自然之境。

3.佛教与道家的论争:–佛教批评道家:佛教认为道家过于追求长生不老、仙人境界,忽视了生死轮回与解脱。

–道家回应:道家强调通过修炼内丹可以达到长生不老、成仙成佛。

四、南朝儒释道论争的意义1.促进文化融合:南朝儒释道论争使得儒家、佛教和道家之间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对话,推动了三教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2.文化创新与发展: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逐渐形成,为后来的中国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3.彰显人文精神:南朝儒释道论争强调个体解脱、修炼自身和追求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和个体价值观念的重要方面。

4.衡量社会伦理:南朝儒释道论争使得各种思想流派都需要重新审视社会伦理、政治治理以及个体修行等问题,推动了社会伦理观念的进步与发展。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楼宇烈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

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以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著作“五经”、以至“三十经”,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典籍,儒家思想获得了中国文化的正统地位,被视作中华文化的代表。

然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除儒家思想体系以外的其它许多学派思想体系,如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以及后来传入的印度佛教等。

这些学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都起着作用,儒家并未独占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阵地,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单一的儒家文化。

即使是儒家思想本身,在其发展进程中,自战国时期起,也早已失去了它的原始单纯性,而不断地融入了其它学派的不同思想成分。

汉代独尊的所谓儒术,其实已经是严重地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家思想;魏晋时期的儒家则渗入了大量的老庄道家思想;隋唐儒家思想受到佛教理论的严重挑战和影响;宋明理学则更是在排斥佛老的同时,大量吸收佛老理论以补充儒学的一种思想体系。

可见,当我们说到所谓儒家文化传统时,必须充分注意它所包含的复杂内涵。

因而,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考察时,绝不可忽视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起过作用的各种思想、学派之间的对立和渗透,排斥和融合。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可以包括一整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或文化史。

在这篇短文中,仅准备就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释道三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融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并就此谈一些想法。

我们先从儒道两家的冲突和融合谈起。

儒道两家前后都形成于春秋末期。

但在春秋末至战国初,则是儒墨两家的对立最为尖锐,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最大,被称之为当时的两大“显学“。

道家学派发展至战国中期庄子等人时,始蔚为大观,从而成为先秦时期与儒墨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派之一。

南朝儒释道三教之间的主要论争内容

南朝儒释道三教之间的主要论争内容

南朝儒释道三教之间的主要论争内容引言在南朝时期,儒家、佛教和道教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宗教和哲学流派。

这三种教派在南朝时期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争论,形成了许多有关宇宙结构、人生意义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论争。

本文将探讨南朝儒释道三教之间的主要论争内容。

儒家与佛教的争论学术观点1.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社会责任,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而佛教则强调个体的解脱与超越,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脱离生死轮回,达到解脱的境界。

2.儒家注重现实社会的改善,提倡道德伦理规范。

而佛教则强调超越现实社会和个体利益的境界,追求真理和智慧。

3.儒家主张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传统礼仪和家庭观念来维护社会秩序。

而佛教则主张人与社会的超越,通过去除欲望和看破生死来达到解脱。

社会影响1.在政治上,儒家主张君主立宪,崇尚传统道德伦理,认为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支持和君主的德行。

而佛教则对政治持谨慎态度,佛教徒偏向于远离尘世的修行,尽量不介入政治事务。

2.在社会道德方面,儒家的伦理规范和家庭价值观念对于南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佛教则通过提倡慈悲和禅定修行来影响民众,强调个体的修养和道德觉悟。

儒家与道教的争论学术观点1.儒家主张人的修养和社会责任,并通过传统礼仪和道德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

而道教则主张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无为而治和返璞归真的境界。

2.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注重现实社会的改善。

而道教则主张超越现实社会和个体欲望的境界,通过内功修炼寻求长生不死的境界。

3.儒家强调人的理性思维和道德选择,注重道德伦理的规范。

而道教则主张顺应自然,强调内在的悟性和直觉的重要性。

社会影响1.儒家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对于南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南朝社会的主流思潮。

而道教对民众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民间信仰和修行实践中。

2.儒家和道教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也是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

道教吸收了儒家的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观念,儒家也受到了道教的自然观和修行观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及其历史意义-中国古代史论文-历史论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及其历史意义-中国古代史论文-历史论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及其历史意义-中国古代史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汉魏时期,道教处于酝酿和初创时期,还远未成熟; 原本占优势地位的传统儒家思想也因时衰世乱而渐趋崩坏。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一般认为是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但对传进的具体时间,学术界说法不一。

据三国魏人鱼豢的《魏略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 公元前2 年) ,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记载。

佛教初传入中国时,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只是被视同方术之流,徒众不多,传播不广。

外来佛教在传入时难免会与本土儒道文化有所冲突和,同时也要融合吸纳本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并做出适当的妥协。

此时三教之间的互动以佛教对道教的依附和对儒教的吸收为主要特征。

佛教徒在翻译佛经和传播教义时,也常常援引、借用道家和儒家的名词术语,以便于理解和沟通。

还有不少佛教徒乃是由儒、道入佛者,原本精通儒学,旁通老庄,后来接触佛教,自叹儒道九流,皆糠秕耳,遂出家为僧。

此时,道教的发展已经使它可以与佛、儒鼎足而立,佛教的发展壮大也使它有了足够的力量与儒、道抗衡,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会通成为主流趋势。

一、汉末魏晋时期儒释道在山东的融会与发展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儒学在中国经历了由汉代之独尊儒术到魏晋南北朝的儒不独尊等一系列演变。

山东地区的形势也大抵如此。

山东本是儒学传统源远流长、大师辈出的地区。

魏晋玄学的兴起对传统儒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八王之乱以后,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和各地的战乱对以儒家文化传统为主的汉族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山东地区许多世家大族被迫迁移至江南。

总之,在长期战乱的破坏、新兴学说的冲击和人口迁徙的影响下,山东地区深厚的儒学传统已经式微,山东儒学在全国的领军地位也已逐渐丧失。

东汉末,山东道教发展较慢。

东汉光武建武中,有山西道人纪冉,寓东镇太山祠,数年后徙仰天。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在古代中国,儒家、佛教和道家被称为“三教”,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三教之间不仅相互争斗、吸取、影响,也出现过一些融合的现象。

本文将从融合与争鸣两个方面来探讨古代儒释道三教之间的关系。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儒家注重修身养性、治国安民,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崇尚孔子与孟子的思想。

释家强调解脱生死、超越轮回,主张禅定慈悲般若。

道家倡导无为而治、返朴归真,追求长生不死、变化无穷。

在某种程度上,三教有着共通之处,都追求人性的完善、道德的升华、心灵的净化。

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三教之间进行了多方面的融合。

比如佛教的入华与中国文化之间,产生了佛教与儒教的合流现象。

在南北朝时期,僧侣玄奘西行求法,将佛教经典翻译成中文,广泛传播佛教思想。

在此过程中,佛、儒之见相互借鉴,佛教修行者也会同时学习儒家经典,形成了一种“仁慈如父母,大慈悲” 的修行态度。

道家与儒释的融合也是比较常见的。

比如汉代的黄老学说,结合了黄帝传统与老子思想,形成了一种讲究道德修养的新兴哲学。

在《黄帝内经》中,既包含了医学的治病要旨,也涵盖了道家的养生理论,形成了一种融合的医学思想。

儒释道三教的争鸣尽管在某些时期,三教之间会出现一些融合的现象,但也并非一片和谐。

在某些时候,三教之间也会发生激烈的争议与争执。

比如北魏时期的佛教与道教之争,佛教徒认为自己的修行方法是最高尚的,而道教徒则认为道家修炼的功夫才是最为深奥的。

在当时,佛教、道教之间争风吃醋,甚至发生过一些武力冲突。

另外,儒释两家也不时产生争执。

儒家强调的是人伦道德的修养,追求仁义礼智信的完美;而释家注重个人解脱、超越世俗,不拘泥于形式。

在宋元明清等朝代,儒释之争也时有发生,关乎经学与禅修的优劣之争。

总的来说,古代儒释道三教之间的融合与争鸣,既有相互学习、借鉴、影响的现象,也有分庭抗礼、明争暗斗的场面。

三教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其中既有相互冲突,也有相互融合。

儒释道三教的融通与冲突

儒释道三教的融通与冲突

儒释道三教的融通与冲突儒释道是中国三大传统文化,其各自具有独特的思想体系和行为准则,却同时互有渗透与对立。

本文将探讨儒释道三教的融通与冲突,包括对其思想基础、修行方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分析。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人的自我完善。

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经典强调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倡导君子之道,强调为人父母、兄弟、夫妻、朋友等之间的关系。

儒家思想强调做为个体,要以身作则、一切行为形成良好的典范,同时也强调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以仁、义、礼、智、信构成的“五常”让孔子与他的追随者始终追随其理念并相信其能够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二、佛教思想佛教思想跨越生死轮回,强调个人的忏悔和解脱,提出“四谛”,即苦、集、灭、道。

佛教通过消除欲望和贪心来达到解脱的目的,认为人类社会中所有的苦难都来自于人的欲望和憎恶。

佛教也讲究个人修行,在禅修中向内省自己的心灵深处,要学会“回头自问”,并且“发现自己的真实”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内在的精神水平。

佛教要求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超越物质世界,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三、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一个人的自然本性与宇宙本源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出天道无情,故以万物养而不为主。

成为真正的“圣贤”只需学会自然而然的“为道而活”。

道家追求无为而治,极力反对儒家规定的礼节等人际交往规范。

道家的“形而上”是基于大道而生的,而在“形而下”的层面,他们则提出要坚持道德准则,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四、儒释道三教融通虽然儒释道三教基本完全不同,但他们也存在互相补充和相互融合的可能性。

其中的一些明显的方面包括:道家的无为而治与儒家的治国理政、佛教注重个人精神的提高与儒家关注个人品德准则、道家强调自然界与宇宙本源的平衡与儒家提出的仁爱和社会建设等。

除了思想上的融通外,儒释道三教也相互影响着社会生活。

如何看“儒道佛”三教合一文化

如何看“儒道佛”三教合一文化

如何看“儒道佛”三教合一文化如何看“儒道佛”三教合一文化(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

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

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而对“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死。

灵魂不死,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死,才有轮回转世。

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关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文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从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是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了回答。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

日本人撰写有关三教的书,都把《弁子理惑论》定为中国三教关系的开端。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

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教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

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

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

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以排斥与批评。

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

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南朝时期,儒家、佛教和道家三者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论争,被称为南朝儒释道论争。

这场争论主要涉及到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以及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信仰:儒家、佛教和道家是南朝时期三大主要宗教信仰,而它们之间的论争主要围绕着宗教的地位和影响力展开。

儒家主张以经典为基础,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人类的团结和和谐;佛教则强调超越世俗的解脱,通过修行成佛来摆脱生死的轮回;道家则注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追求自然的道德规范。

2. 哲学思想:儒家、佛教和道家的思想体系也成为争论的焦点。

儒家主张以孔子和孟子的经典为基础,注重人伦关系和道德伦理的建立;佛教则以佛陀的教义为核心,强调个体的修行和解脱;道家则推崇自然和谐,强调无为而治。

3. 社会伦理:南朝儒释道论争还涉及到社会伦理的讨论。

儒家提倡君主立身、修德、治国,强调君臣、父子和夫妻之间的道德关系;佛教则鼓励信徒弃尘归隐,摆脱世俗的束缚;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南朝儒释道论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场争论使得儒家、佛教和道家三者之间相互借鉴和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风貌。

其次,争论的展开促进了哲学思想的繁荣和发展,为后世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发。

最重要的是,这场争论也影响了社会伦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传承,为后世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道德准则和指导。

总而言之,南朝儒释道论争是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其内容涉及到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社会伦理等方面。

这场争论的意义在于推动了宗教、哲学和社会伦理的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古代中国,儒家、佛教和道家是三大主要的宗教思想流派,也被合称为“三教”。

这三教之间既有融合互补的一面,也有激烈的争鸣对立。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思想交流和影响三个方面探讨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

一、历史背景古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下,儒家是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仁爱、礼法等传统。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吸纳了中国文化元素,朴素的佛教教义让广大民众受到吸引。

道家则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提倡自然无为的人生观。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不可避免地展开。

二、思想交流儒释道三教在思想上进行了广泛交流和借鉴。

首先,儒家与佛教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佛教重视解脱生死的教义影响了儒家的思想,使得儒家注重人性的弘扬也开始融入佛教思想中。

同时,儒家理论体系的完善也为佛教注入了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

其次,儒信合一的观念也进一步促进了儒道两教思想的融合。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道家追求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的相通点,使得儒道两教融合得以实现。

三、影响儒释道三教的交流与争鸣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儒释道三教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佛教以律仪为核心的规范体系影响了中国的法律和道德观念,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儒家的社会伦理观念对于维系社会稳定和深化家族道德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而道家的自然无为观念则为个体寻求心灵的宁静提供了理论支持。

最后,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提高了普通人的精神层次。

总结来看,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既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内涵。

儒家注重人伦,佛教强调解脱,道家追求自然无为,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着古代中国社会与个体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现代的社会建设和思想交流,我们可以从三教的相互融合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构建更加和谐与富有包容性的社会。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是中国文化独特的现象,它凝聚了古代智者的智慧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探索。

南北朝时期三教融合讲解

南北朝时期三教融合讲解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及其历史意义汉魏时期,道教处于酝酿和初创时期,还远未成熟; 原本占优势地位的传统儒家思想也因时衰世乱而渐趋崩坏。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一般认为是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但对传进的具体时间,学术界说法不一。

据三国魏人鱼豢的《魏略·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 公元前 2 年) ,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记载。

佛教初传入中国时,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只是被视同神仙方术之流,徒众不多,传播不广。

外来佛教在传入时难免会与本土儒道文化有所冲突和斗争,同时也要融合吸纳本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并做出适当的妥协。

此时三教之间的互动以佛教对道教的依附和对儒教的吸收为主要特征。

佛教徒在翻译佛经和传播教义时,也常常援引、借用道家和儒家的名词术语,以便于理解和沟通。

还有不少佛教徒乃是由儒、道入佛者,原本精通儒学,旁通老庄,后来接触佛教,自叹“儒道九流,皆糠秕耳”,遂出家为僧。

此时,道教的发展已经使它可以与佛、儒鼎足而立,佛教的发展壮大也使它有了足够的力量与儒、道抗衡,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会通成为主流趋势。

一、汉末魏晋时期“儒释道”在山东的融会与发展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儒学在中国经历了由汉代之“独尊儒术”到魏晋南北朝的“儒不独尊”等一系列演变。

山东地区的形势也大抵如此。

山东本是儒学传统源远流长、大师辈出的地区。

魏晋玄学的兴起对传统儒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八王之乱”以后,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和各地的战乱对以儒家文化传统为主的汉族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山东地区许多世家大族被迫迁移至江南。

总之,在长期战乱的破坏、新兴学说的冲击和人口迁徙的影响下,山东地区深厚的儒学传统已经式微,山东儒学在全国的领军地位也已逐渐丧失。

东汉末,山东道教发展较慢。

东汉光武建武中,有山西道人纪冉,寓东镇太山祠,数年后徙仰天。

纪冉所宣讲的教义是以《道德经》为主,极少涉及服食炼丹之术,深受当地士民欢迎。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佛教传入初期,人们把佛与黄老并饲,把佛教看做是中国流行的各种神仙方术的一种。

随着佛教的传播,有人认为佛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并没有根本对立,提出了儒释道一致的思想(如《牟子》)。

两晋及南北朝,佛教广泛地普及到社会,人们对佛教有了深入的了解,佛教势力日益扩大,佛教与封建统治阶级以及儒、道的关系也复杂起来,发生了一些矛盾和斗争。

儒释道三教围绕各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这些争论中,总的来说,儒释道三教一致、同流、合一的说法占主导地位。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三教所依附的社会基础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

南北朝期间诞生了许多讨论三教关系问题的著作,它们体现了三教的斗争,但根本上体现的三教融合的趋势。

一、《须弥四域经》和《清净法行经》两部宣传佛教优于儒、道二教的著作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儒、道(先是道家)发生交涉和碰撞。

到晋代以后,佛教势力日盛,与儒、道(尤其是道)之间为争夺信徒和影响范围而导致斗争加剧。

它们各自为了提高地位,或制造假说把本教历史提前,或把对方教主说成是自己所奉教主的弟子。

下面以佛教的两本著作为例。

《须弥四域经》的经名最早见于隋法经等人编的《众经目录》卷二“众经伪妄”中。

北周道安在其《二教论·服法非老篇》中,为了说明孔、老是佛显化的形象(“权入六道”),引《须弥四域经》说:“宝应声菩萨,各日伏牺;宝吉祥菩萨名曰女娲。

”(《广弘明集》卷八)而在唐道绰《安乐集》卷下引证更加详细:“故《须弥四域经》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照用。

尔时人民多生苦恼,于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羲、女娲是。

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届,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言,所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者,一切诸天人民尽共稽首阿弥陀佛。

”伏羲、女娲本来与佛教毫无关系,《须弥四域经》把伏羲、女娲说成是阿弥陀佛派的两个菩萨显化的,就把佛、菩萨置于中国圣人之上,借以抬高佛教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儒道佛三教传播与融合

中国古代的儒道佛三教传播与融合

中国古代的儒道佛三教传播与融合中国古代是一个多元宗教并存的社会,其中儒教、道教和佛教三大教派的传播与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儒道佛三教传播与融合的历史演变以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一、儒道佛三教传播的历史演变儒教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种宗教文化,起源于周朝时期的礼仪制度和学术研究。

传播儒教主要通过经书的撰写和学术机构的建立,如孔子的《论语》和官方的国子监。

道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是一种追求长生不老和道德修养的思想体系。

道教的传播方式多样,包括口头传统、山岳道观和炼丹术等。

同时,道教也在与儒教和佛教的交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传播方式以经典的翻译和寺庙的兴建为主。

佛教在中国受到了儒教和道教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佛教的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儒道佛三教的融合与相互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中,儒教、道教和佛教三教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宗教信仰体系。

儒教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礼仪和道德教化;道教注重个体的修养和修道,强调自然与道的合一;佛教注重超越世俗的修行和解脱。

这三教的相互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儒教和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父母子女、礼仪和道德的强调,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教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士人,成为社会的精英,同时对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念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则深入人心,成为庶民生活中追求自然、远离纷扰的精神寄托。

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宗教信仰。

佛教重视禅定与慈悲,提倡舍弃欲望,追求解脱和觉悟。

佛教与道教的融合在中国学术史上产生了独特的禅道思想,对中国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儒道佛三教传播与融合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儒道佛三教传播与融合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们共同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浅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浅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浅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2019-03-07作者简介:宋百元(1984-),男,汉族,安徽省安庆市⼈,哲学硕⼠,单位:湖北⼤学哲学专业,研究⽅向:中国哲学。

摘要:儒、道、佛是中国传统⽂化的主体,三教的分合是贯穿近⼆千年中国思想⽂化史中⼀股重要的流,对中国⽂化乃⾄中国社会的变迁产⽣巨⼤影响。

对于此种现象,学者多以三教合⼀统⽽论之。

然⽽,从三教并⽴到三教合⼀,则有⼀个过程。

元明间“三教合⼀”⼀词的出现可以说是三教间关系已经具有内质的演变。

通过对三教融合过程的研究,为现代处理多元⽂化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和⽂化繁荣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宗教;儒释道;三教合⼀⼀、儒、道、释三教概念的发展“三教”①,指的是儒、道、释三家。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个阶段,唐宋是⼀个阶段,元明清是⼀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

中间的阶段是⼀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依然各树⼀帜。

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

其中,第⼆阶段是在继续第⼀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个阶段的底⼦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

三教在社会上的客观存在是三教概念出现的基础,不过三教概念的提出却是社会意识发展变化的结果。

佛教的传⼊和道教的形成是在两汉之间,虽然“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但三教概念的出现和被社会所⼴泛接受,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率先由佛教表现出来的,三国之前⼈们的论著中是没有“三教”⼀词的。

在这⼀时期,由于⼀些帝王的崇佛,以及佛教作为⼀种新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和丰富内涵,使佛教成了三教的中⼼。

梁武帝在其《述三教诗》中说他⾃⼰“少时学周孔”,“中复观道书”,“晚年开释卷,犹⽉映众星”,最后达到“⾄理归⽆⽣”的认识,⾮常形象地突出了佛教盖过其它⼆教的吸引⼒。

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

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

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互补型:这三种宗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冲突或对立。

相反,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了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例如,儒家注重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而佛家则强调个人修行和心灵解脱,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和精神支柱。

融合型:这三种宗教在历史发展中逐渐走向了融合的趋势。

例如,佛教中的禅宗吸收了很多道家的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道家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如道教中的“三清”神就与佛教中的“三界主宰”相对应等。

并存型:这三种宗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但并没有完全融合的趋势。

例如,汉朝时期以儒家为主导,唐朝以后佛家受到重视,到了明清时期道教又得到了复兴和发展。

“三教合流”是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

儒释道三教交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孟秋时祭、中元节和盂兰盆节是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们与儒释道三教的信仰和文化密切相关。

让我们来看看孟秋时祭。

孟秋时祭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七月举行。

在这个时期,人们会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在祭祀仪式上,往往会涉及到儒家文化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

在这个时期,佛教寺院也会举行盂兰盆节活动,僧侣们会诵经超度亡灵,并倡导孝道和感恩精神。

而道教则会在这个时期进行斋醮仪式,祈求平安健康。

让我们来看看中元节。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个时期,人们会通过祭祀先祖的方式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在中元节期间,佛教寺院还会举行盂兰盆节活动,僧侣们会诵经超度亡灵,并倡导孝道和感恩精神。

而道教则会在这个时期进行斋醮仪式,祈求平安健康。

让我们来看看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这个时期,佛教信徒会通过供奉佛像、诵经等方式来表达对佛祖的敬仰之心。

魏晋南北朝“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三教合一”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可称作乱世。

汉末的战乱,三国的纷争,西晋统一不久发生的“八王之乱”,西晋的灭亡与晋室的东迁,接下来北方十六国的混战,南方东晋王敦、桓玄等人的作乱,北方北齐、北魏、北周等朝代的一次次更迭带来的斗争,南方宋、齐、梁、陈几个朝代的更迭带来的争斗,以及梁末的侯景之乱,再加上东晋、南朝的北伐,北朝的南攻,在300多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安宁的时候。

就在战争不断,政治混乱的时空里,完成了三大主流思想——魏晋名理学、玄理学、佛理学的交融,使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发展轨迹,无论是在文化格局方面,还是在文化基础或文化精神方面都发生了新的转换,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化因素。

魏晋时期,由于儒学日益衰落,道家、佛家又先后崛起,遂使两汉时期形成的儒术独尊的旧的文化格局被彻底打破,代之以援道入儒,佛玄双流,乃至儒释道三家相互融摄、协调发展的新的文化格局,从而成为隋唐和隋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早期多元分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多种文化因素,经过较长时间的相互吸取和综合发展,然后逐步凝聚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的文化结构整体。

魏晋时期,我国历史上又达到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繁荣、文化复兴的新的高潮。

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交融,开始于魏晋,且佛教玄学化。

西晋灭亡,玄学转衰,佛教玄学化更为兴盛。

南齐顾欢首作《夷夏论》,以“夷夏之别”为由反佛,引起了儒佛道一场大争论,三方在争论中都以儒家理论驳难对方,其结果不仅没有因夷夏之别而贬低佛教,反而加深了儒玄佛的进一步交融。

而且与佛教密切联系的石刻、绘画和建筑艺术,在南北朝也产生了辉煌的成果。

总之,魏晋南北朝思想界遗弃“夷夏之别”的旧观念,儒玄对佛理的吸取和改造,最能说明在思想理论最高层次上表现出来的开放型文化宽容精神。

西晋灭亡以后,北方和长江上游先后由五胡建立起十六国政权。

当时属于民族融合的第一阶段;匈奴、鲜卑、羯、氐、羌人大都保存着自己的语言、生活习俗和礼仪风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佛教传入初期,人们把佛与黄老并饲,把佛教看做是中国流行的各种神仙方术的一种。

随着佛教的传播,有人认为佛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并没有根本对立,提出了儒释道一致的思想(如《牟子》)。

两晋及南北朝,佛教广泛地普及到社会,人们对佛教有了深入的了解,佛教势力日益扩大,佛教与封建统治阶级以及儒、道的关系也复杂起来,发生了一些矛盾和斗争。

儒释道三教围绕各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这些争论中,总的来说,儒释道三教一致、同流、合一的说法占主导地位。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三教所依附的社会基础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

南北朝期间诞生了许多讨论三教关系问题的著作,它们体现了三教的斗争,但根本上体现的三教融合的趋势。

一、《须弥四域经》和《清净法行经》两部宣传佛教优于儒、道二教的著作
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儒、道(先是道家)发生交涉和碰撞。

到晋代以后,佛教势力日盛,与儒、道(尤其是道)之间为争夺信徒和影响范围而导致斗争加剧。

它们各自为了提高地位,或制造假说把本教历史提前,或把对方教主说成是自己所奉教主的弟子。

下面以佛教的两本著作为例。

《须弥四域经》的经名最早见于隋法经等人编的《众经目录》卷二“众经伪妄”中。

北周道安在其《二教论·服法非老篇》中,为了说明孔、老是佛显化的形象(“权入六道”),引《须弥四域经》说:
“宝应声菩萨,各日伏牺;宝吉祥菩萨名曰女娲。

”(《广弘明集》卷八)
而在唐道绰《安乐集》卷下引证更加详细:
“故《须弥四域经》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照用。

尔时人民多生苦恼,于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羲、女娲是。

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届,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言,所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者,一切诸天人民尽共稽首阿弥陀佛。


伏羲、女娲本来与佛教毫无关系,《须弥四域经》把伏羲、女娲说成是阿弥陀佛派的两个菩萨显化的,就把佛、菩萨置于中国圣人之上,借以抬高佛教的地位。

关于《清净法行经》,北周道安《二教论·服法非老篇》载:
《清净法行经》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按,指中国)教化,儒童菩萨。

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称颜渊,摩诃迦叶,彼称老子。

(《广弘明集》卷八)
它把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颜渊、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都说成是佛的弟子,这实际是说儒释道三教同源于佛教。

以上两部著作是三教斗争较为激烈的产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三教不再局限于互相争夺,开始互相吸收、互相不成和互相配合,共同服务于统治和人民大众的生活,这也是南北朝近三百年来思想发展的总趋势。

二、反映三教融合趋势加强的几部著作
1、南朝宗炳《明佛论》
宗炳(375---443年),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县东北)人,晋末宋初的隐士。

其所著的《明佛论》受到慧远的影响。

《明佛论》的主要内容是讲精神不灭,人皆可以成佛。

他在论证的过程中,把佛教大乘的教义与儒家思想、道教思想尽可能地协调起来,集中谈神不依附于形体,认为儒释道三者皆为教善之教。

他认为“世蕲乎乱,洙泗(指儒家)所弘,应治道也;纯风弥调,二篇(指《老子》)乃作,以息动也”。

是说儒家讲治国安邦之道,道家讲寡欲少动之教。

同时他认为佛经“包五典之德,深加远大之实;含老、庄之虚,而重增皆空之尽,高言实埋,肃焉感神,其映如
日,其清如风,非圣谁说乎”。

是说佛教也是圣人之教,也包含了儒道二教的中心内容。

所以他认为儒、释、道“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对封建统治都是有利的。

宗炳还向最高统治者建议:
“金依周孔以养民,味佛法以养神,则生为明后,没为明神而常王矣。


是要皇帝以儒家治国,同时信封佛教以养精神,就可以生为明君,死后灵魂超升,经过轮回世代为王。

2、南朝宋释慧琳《均善论》
慧琳,住建康冶城寺,曾师事道渊,善诸及老庄,注《孝敬》及《庄子·逍遥篇》。

宋初和谢灵运、颜延之同与庐陵王刘义真密切交往。

著《均善论》(《白黑论》),为问答体,设“白学生”代表儒者,“黑学道士”代表僧人,论儒、佛二教的异同和优劣。

在其著作中,借“白学先生”的话对佛教的教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评,如批评佛教讲“空”,脱离实际;宣传人生无常,使人渴望佛的保佑;因果报应、天堂地狱的说法玄幻无实等。

但他也认为佛教讲“慈悲”,“爱物去杀,尚施周人”,劝人济世行善,虽然有不实之处但与儒教“殊途而同归”,“六度与五教并行,信顺与慈悲齐立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逐渐自我反省,吸收儒教思想文化的趋向。

3、南朝齐张融《门律》
张融(444-----497)。

吴郡吴(今苏州)人,南齐武帝时官至司徒右长史。

其家世代信佛,舅家信道教,本人又善玄言。

永明年间(483-----493年)得病,著《门律》论文章学问,其中一章名“通源二道”,论儒、道二教一致,此文大意有两点:
一是“道也与佛、逗极无二,寂然不动,致本则同,感而穗通,达迹成导”。

逗,意为留,住,“逗极”,可释为归结的终点。

是说道教与佛教归根到底是一致的,它们都以追求永恒静寂的本体作为修行目标,二教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对象而从事教化,采取的传教、修行的方式是不同的。

这实际是说,道教与佛教在根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差别只是枝节上的。

一是“殊时故不同其风,异世故不一其义,安可辄驾庸愚。

诬誷神极”。

是说道教与佛教由于产生和流行的时代、社会不同,所以在风格、教义上存在差异,但二者所本相同,可同时信封,而不应站在一方攻击另一方。

以上著作都体现了三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自我不断完善,同时积极消融不同教派之间的纷争而走向合一的趋向。

儒释道三教虽然曾有三大争议------沙门敬王之争、白黑论之争以及夷夏论之争,但它们之间完全否定对方存在的价值、排斥异教还是少数。

三教冲突的过程其实也是三教融合的过程。

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三大理论------本末内外论、均善均圣论、殊途同归论也为三教融合的实践以及隋唐文化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其实,三教中佛教在哲学理论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它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宇宙论之宏阔、物性论之玄妙、人生论之超脱,不仅高于古代儒学,较之儒道合流的玄学亦高出一筹。

所以在东晋玄学衰微之后,佛教便成了哲学世界关注的中心,般若学与佛性论代表了当时哲学的最高水平。

但是由于佛教史是来自外国的文化体系,在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思维方式乃至生活习俗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矛盾,所以佛教在反击儒、道两家的攻击时,一方面在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在逐渐对自身的理论加以修正,使之适应中国的社会。

参考文献:
①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②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修订本)[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