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6和7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6和7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609127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b.png)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6和7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是学生在学习了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教材通过直观图示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6和7的加、减法的意义,并学会计算。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为后续的加减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6和7的加、减法的意义。
- 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加、减法的思维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6和7的加、减法的意义。
- 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5以内的加减法,但对于较大数的加减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口算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与6和7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如6个苹果、7个香蕉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新课讲解① 6的加法教学:- 实物演示:展示两组苹果,每组3个,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总数。
- 列出算式:3 - 3 = 6,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 举一反三:通过变换苹果的数量和组合方式,让学生尝试列出其他6的加法算式,如2 - 4 = 6。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6b932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0.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学习了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出示1-5的加减法计算,每人一题。
二、探究新知:教学6和7的加法。
请同学们面对面坐好。
“同学们,现在要我们做一件事情,请每组的小朋友拿出6根小棒,把这6根小棒摆成两堆,左边摆1根,右边摆5根,大家摆好了吗?”“看一看你摆的的小棒,谁来说出一个加法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5=6“你为什么列1+5=6呢?”“再看一看你对面同学摆的小棒,你能说出一个什么加法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1=6“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列5+1=6吗?”“看一看你和你对面同学摆的小棒,再看看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相互说一说!”“大家说的都很好,这说明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很仔细。
”出示幻灯片:动态小棒和7的加法计算。
2.教学6和7的减法。
“现在我们做第二件事情,请每组的小朋友拿出7根计算棒,然后用你的左手拿1根,右手拿6根,举起手来。
大家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吗?”“然后放低左手,你还有多少根小棒?谁来说出一个减法算式?”指名说,教师板书:7-1=6“你为什么说7-1=6呢?”“好,我们再来,把右手放低,还有多少根?谁想到算式了?”指名说,教师板书“7-6=1”出示幻灯片:动态小棒“再看看图和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我发现这一个图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我发现都是用7减去的;我发现7减去一个大数得一个小数,减去一个小数得一个大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f780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3.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第【1】篇〗6、7的加减法教学内容: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具准备:课件、题卡,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需要师: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数字朋友,这些数字朋友慢慢的构成了我们的数学王国,在快乐的数学王国里面,你知道的数字朋友有哪些呢?生回答。
师:老师想知道从0、1开始一直数到20这几位数字朋友,可是,老师不记得他们了,你们能告诉老师是哪些吗?生:能。
师:很好,大家一起从0、1开始数到20,记住:数的时候要整齐,声音洪亮,到20就好。
(全班一起从0、1开始数到20)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你们真棒!师:那从一年级开始我们认识的数字朋友有哪些呢?生回答。
师依次出示制作好的数字卡片0、1、2、3、4、5、6、7,师:是不是这几位呢?生回答。
师请8位小朋友上台每人拿一张卡片,请同学们自己按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站成一排。
师:疑?上节课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面“又”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是哪两位呢?你们还记得吗?生回答。
师:老师请两位可爱的小朋友上来找一找这两位新朋友吧!把找到的新朋贴在黑板上。
师引导同学们找到6、7并把他们粘在黑板上。
师:很棒,你们真聪明!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熟悉这两位朋友吧!(板书:6、7的加减法)二、抽象模型,列出算式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
(两人一组面对面坐着,其中一人摆)老师提示学生一边摆5个,另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说意思,并各自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393d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2.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第【1】篇〗【学习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2页【课程标准陈述】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实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理解和掌握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迅速的计算6和7的加减法。
2.经历由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并且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
3.通过一图两式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并且算出得数。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学生观察交流自己写的算式,理解和掌握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明白:在这两个算式里,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等活动,来评价学习目标1、2。
2.通过课件展示摆花的情景图,学生跟着用纸花摆一摆,课件展示摆小棒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计算等活动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
那么大家会计算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和7的加减法)我们先来复习一下6、7的组成。
课件展示。
二、探索新知1.教学一图两式(评价目标1、2)(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同学们,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你能根据摆的小棒图写一道加法算式吗?(2)学生交流自己写的算式。
6和7的加减法教案(5篇范例)
![6和7的加减法教案(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654b7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e.png)
6和7的加减法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6和7的加减法教案6和7的加减法教学内容: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教学重点:学会有关6和7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去思考问题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吗?(看过)那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看的动画片,你们想看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看动画片!一、加法。
(出示课件)1.同学们,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呢?(小白兔、箩卜)看到这些东西你想提个什么数学问题来呢?(一共有几个箩卜呢?)谁来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该怎么列算式?(1+5=6)还可以怎么列算式呢?说说你是怎么算的?(5+1=6)板书:1+5=6 5+1=6 请注意观察,同一幅图怎么列出两个算式来呢?(小结)2.下面我们接着看动画片。
从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呢?谁能提个数学问题来?(一共有几个西瓜呢?)谁又来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怎么列算式?还可以怎么列算式呢?板书:2+4=6 4+2=6 3.现在大家最喜欢的动物要出场了,你们看看会是谁呢?它来了!谁愿意起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呢?谁又来给大家提个数学问题呢?谁愿意来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么列式?板书:3+4=7 4+3=7 4.同学们你们的眼睛真亮!下面我们再来看动画片,谁来了?你还看到了什么?谁想起来提个数学问题?谁来解决?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板书:5+2=7 2+5=7二、减法(出示课件)1.同学们,你们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看动画片。
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呢?看到这些东西你想提个什么数学问题来呢?谁来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该怎么列算式?谁还可以提一个不同的数学问题来吗?谁来解决?可以怎么列算式呢?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板书:7-1=6 7-6=1(教师小结)2.(出示教具)同学们,现在请仔细看,老师在黑板上贴了几个苹果?再看看虚线表示什么呢?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谁起来回答?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板书:6-2=4 6-4=2三、比一比,谁最快。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1c10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d.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6和7,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让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学具袋、小棒若干、若干、数学卡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我们一起去听听?(出示并齐读儿歌课件)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
老虎没找着,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2.同学们,你们从儿歌中能找出几只小松鼠呀?(5只)老师把这五只小松鼠请下山,并且给它们编了号(课件出示五只编号的小松鼠),你能给这些小松鼠排队吗?瞧,有两只小松鼠迟到了,该怎样给它们编号呢?(6,7)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
[设计说明:学生在儿歌游戏中体会数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内容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一)认识数字6、7及书写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2.同学们,知道小松鼠要来,我们的小朋友可高兴了,他们赶紧开始打扫教室。
(1)请你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数一数有多少。
(2)同学们自由回答(3)同学们说得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请同学们再说说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4)让学生先说再上来示范数。
(5)师小结。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老师现在明白了,6可以表示6个小朋友、6张学生桌。
7可以表示7个人,七把椅子。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6和7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6和7的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be96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7.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口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难点:理解“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利用这种关系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棒、图片(如水果图、笑脸图等)、小黑板或白板。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7根小棒。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A. 口算练习: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快速抢答或开火车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学生的口算能力。
3+1=4-1= 2+1= 5-2= 1+4=B. 复习6和7的组成:通过师生问答或学生间互动,复习6和7的组成,为学习6和7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A. 教学6的加减法情境引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创设情境,如“老师手里有6颗星星,送给小朋友1颗后,还剩几颗?”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6-1=5。
一图两式:展示6颗星星的图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如5+1=6和1+5=6),并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探索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B. 教学7的加减法类似地,利用7个水果、7个笑脸等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
特别强调观察角度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C. 一图四式展示一些特殊的图片(如部分与整体关系明显的图片),让学生尝试列出四道算式(两道加法,两道减法)。
引导学生总结“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并理解其中的加减法关系。
3.巩固练习A. 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小棒或学具进行摆一摆、算一算的活动,巩固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bb0f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b.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第【1】篇〗学什么1.熟练的数出数量是6和7的事物,会读、写6和7,知道6和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掌握6和7的组成。
3.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4.掌握“一图四式”,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什么重点:6和7的组成,有关6和7的加减法。
难点:6和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的区分;理解“一图四式”。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活动,让学生构建6和7的概念。
2.引导学生用6和7的组成来计算有关6和7的加、减法。
3.学会看情境图写算式,通过“一图四式”体会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
4.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怎么教1.利用主题图和直尺、鱼缸图,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6、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促进数概念的形成,培养数感。
①出示“学生值日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教室里有几个学生做值日?你是怎么数的?用几表示?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6(或7)?6(或7)还可以表示什么?课件出示数量是6个(或7个)的物体,让学生数数,在数的过程中体会“5以后在数1个就是6,6以后再数1个就是是7”自然数累加的过程,感知5、6、7之间的数序。
结合数数,抽象出6和7,学生观察6和7的字形,并用6根(或7根)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加深对6和7的认识。
②出示“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6和7的位置,发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师课件出示只写出0、1、2、3、4、5的直尺,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让学生找到6和7的位置。
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0~7各数,并按顺序读一读这些数,发现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并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③出示“鱼缸图”,引导学生区分6和7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
教师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一共有几缸鱼,在引导学生数“从左往右数,第7缸是哪一缸?”比较“7缸和第7缸有什么不同?”学生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之后,再同桌进行模仿练习,如,“左边6缸是指什么?从左往右数第6缸是指什么?”进一步区分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d34f1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d.png)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掌握6和7的分成基础上理解加法和减法的算理。
2.能看图列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地看图列算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到数学王国的一个城堡玩一玩,城堡的名字叫——“6和7的加减法”,大家一起伸出手跟老师写。
(板书课题)你们知道还有谁和我们一起去吗?生:不知道。
师:还有隐形人小明,喜洋洋、美羊羊、蝴蝶、青蛙等很多伙伴呢!想见到他们吗?生:想师:那就得先过了老师的考查关。
大家看白板。
(复习6和7的分成)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
(小明在数学课上摆了这样几根小棒先左5右1,后左1右5根,生根据不同角度列两个加法算式)生:5+1=61+5=6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指名2生说,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2、学习列减法算式师:大家的表现真棒,小羊们正在迎接我们呢!大家看(师出示相应课件)。
师:一共来了几只羊?生:6只。
师:大家仔细观察他们的队形变化(师放映)谁能根据他们的动作讲个故事?生1:原来有6只羊,又走了4只羊,现在还剩下几只羊?师在找2生将故事。
体会应用的编写过程。
师:谁能列算式解决故事中的问题?生:6—4=2(师及时给于表扬)师放映第二个动作让生讲故事编应用题,然后减法算式解决问题。
3、加减混合师:同学们,你们的精彩表现终于迎来了我们的新伙伴——蝴蝶,他们还为你们翩翩起舞呢!谁能看着他们的队形列两个加法算式?指名几生回答:4+3=73+4=7 师:你们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列出的算式?生1:我是从左向右看列出的。
生2:我是从右向左看列出的。
师:注意看,老师把他们分成了两部分,谁能看图列出减法算式?指名几生回答:7—4=37—3=4 师问算式中的“7”“4”“3”各表示什么意思,生回答。
《6、7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6、7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5b4e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1.png)
《6、7的加法和减法》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名称:《6、7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6、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6、7的加法运算
2. 6、7的减法运算
3. 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引入,例如:“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7个,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尝试解答。
(二)讲授新知:
1. 教授6、7的加法运算。
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总结6+1=7, 6+2=8等加法口诀。
2. 教授6、7的减法运算。
同样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总结7-1=6, 7-2=5等减法口诀。
(三)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关于6、7的加减法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拓展应用: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例如购物、分发物品等场景。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辅以实物模型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五、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了解学生对6、7的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6和7的加减法》数学教学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6和7的加减法》数学教学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731a4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4.png)
《6和7的加减法》数学教学说课稿《6和7的加减法》数学教学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6和7的加减法》数学教学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6和7的加减法》数学教学说课稿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草地(自制),学生准备6只小鸡卡片、6只小青蛙卡片。
教学设计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动物乐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动物乐园玩一玩!(课件:一片草地,音乐响起)动物乐园里有一片美丽的大草地,上面还有美丽的秋千呢!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这么一片美丽的草地!拿起来看一看,美丽吗?现在就让我们请小动物上去玩一玩,行吗?1、加法。
请1只青蛙和5只小鸡上去玩一玩,把它们请上去吧!(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该怎样列算式呢?赶快记在纸上(学生写算式)。
b、你们草地上有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课件出示)c、读一读你的算式。
板书:5+1=6d、谁和他不一样?板书:1+5=6咦!都是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摆一摆。
(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空间。
)a、你们还想请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一玩?动手摆一摆。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上。
c、谁想说一说请了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学生到前边展示)d、怎样看图列式的?e、有和他们摆的不一样的吗?(展示小鸡、青蛙)f、怎样列式的?板书:3+3=6g、为什么只能写一道算式?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6和7的加减法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6和7的加减法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2b987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3.png)
教案标题:6和7的加减法教材: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数的分解和组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6和7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分解和组合,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教具(如计数器、算盘等),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6和7的数数关系。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观察到的数数关系。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教具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 教师总结并板书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6和7的加减法题目。
2.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巩固(5分钟)1. 教师出示加减法卡片,学生抢答。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出示上节课的加减法题目,学生回答。
2. 教师总结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二、拓展(15分钟)1. 教师出示6和7的加减法应用题,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三、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加减法接力”游戏。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总结。
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
2. 课堂表现,如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等。
3. 游戏环节的表现,如团队合作、计算速度等。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大班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c39f8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d.png)
大班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计算6、7的加减法;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6、7的加减法的口算计算。
三、教学重点•学生掌握6、7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面对较大的数学口算题如何运算。
五、教学方法•观察听讲、举手发言、示范练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六、教学过程1.热身:老师与学生打招呼,通过提问学生小结当天的天气情况,并由学生自由交流述说。
2.发散:老师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在山上采草莓,我们要打多少只篮子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自学:老师让学生自学6、7的加减法口算运算方法,并通过翻阅课本、查找网络等形式,让学生独立理解和领悟口算方法。
4.合作探究:老师将6、7的加减法口算题目分为多道,然后让学生分组,并由老师把题目分发给学生看题目,在班内组成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口角计算标准,让学生在小组之间互相切磋、互相提高口算能力。
5.清理答题卡:每组结束后,老师在黑板上呈现答案,同时在口算基础上梳理知识点。
6.结束:教学结束时,老师需要让学生总结当天所学的6、7的加减法口算运算方法,并交流大家在口算中的困惑和进步,以促进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的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在本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分组口算、小组合作等方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交流的环境中更加深入地学到东西。
同时,本堂课注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采用“打招呼”、“发散”等互动形式,引导学生思想开放、乐观豁达。
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日后学习中难题的挑战。
针对学生在大班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基本的数学口算能力,本堂课能够切实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的加减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的加减法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fcbb9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3.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7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7的加减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6和7的加减法。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的概念。
2. 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6和7的加减法计算。
3. 学生能够应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6和7的加减法运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地进行6和7的加减法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今天我们在数学角里有一堆苹果,其中有6个苹果,然后我们又拿来了7个苹果,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们来看一个例题,如果有6个苹果,又拿来了7个苹果,我们要怎么计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我们可以写成6+7,这就是说6个苹果加上7个苹果等于13个苹果。
4. 答案讲解: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的答案。
7+6等于13,6+7也等于13,76等于1,67等于1。
大家对这些问题回答得很好,但是要注意,减法是有一个负号的,表示减少了多少。
5. 练习巩固:请大家再做一些练习,巩固一下6和7的加减法。
题目如下:8+7=,7+8=,78=,87=。
六、板书设计6+7=137+6=1376=167=1七、作业设计2. 答案:9+7等于16,7+9也等于16,87等于1,78等于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对于拓展延伸,我建议大家在家里可以找一些物品,比如小玩具或者水果,来进行6和7的加减法练习,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6和7的加减法时,我使用了苹果这个实际物品作为情景载体。
这是基于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他们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数苹果这个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到6和7的加减法实际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6和7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一年级上册《6和7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54fd7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7.png)
1、一年级上册《6和7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
1、6和7的加减法是在学好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动脑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课本中有一幅情境图,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并清楚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课本要求学生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课本要求老师利用一图两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及合作意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第42页情境图。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2+l=l+2=3+1=1+3=4+1=1+4=2+3=3+2=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同座对答。
二、新课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1+5=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6和7的加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6和7的加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978272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0.png)
教案标题:6和7的加减法教案适用对象:一年级上册教案时长: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理解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理解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1. 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6和7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和7,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6和7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出示6和7的加减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解答。
2. 教师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6和7的加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对错误进行纠正。
四、拓展提高(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较难的6和7的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总结。
2.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让学生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的讲解和练习补充和说明:在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6和7的加减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运算方法的讲解:在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时,教师需要清晰地表达出运算的步骤和规则。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a02ef4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1.png)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9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1教材分析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本单元10以内加减法的第二部分内容的第2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6和7、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6和7的组成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等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系统学习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进一步熟练和巩固计算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材安排了两个主要教学环节,首先教材呈现一副“小朋友放风筝”的情景图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和了解图中数学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计算,并列出不同的算式,培养学生观察情景图和交流数学信息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呈现教材的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目的是引导鼓励学生从树的棵数,风筝的状态等不同角度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由于学生已具有了“5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基础,在体现算法多样化方面重点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的: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算一算”,教材设计两个集合圈,左边集合圈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在前面已经出现过,学生都能理解。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右边集合圈里那条虚线的意思。
在巩固练习部分教材安排了“练一练”和数学游戏。
练一练第1题是读示意图,列式计算的练习,通过理解图意,巩固6的加减法。
第2题是6、7加减法的口算练习。
课后教材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练习加减口算。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通用6篇)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521e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f.png)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通用6篇)6和7的加减法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6—57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准备】1.教师:第56页情景图;贴图。
2.学生:准备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画及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激趣谈话。
①禄丰一直以“恐龙之乡”、“化石之仓”、“人类摇篮”蜚声海内外。
②感受禄丰恐龙文化。
2、复习口算:“飞向恐龙谷”。
2+4= 6-3= 6-5=1+5= 3+2= 7-2=3、复习8、9的组成:“安全着陆”。
8 9 9 8 8 96 ?? 2 ? 5 4 ?师:8可以分成几和几? 9呢?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观察看图,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1、看图说话。
① 出示“恐龙图”,创境激趣。
②指导观察,激励汇报。
(师:漂亮吗?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2、看图写算式。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看图写算式。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操作感悟。
a、摆7红圆片,2个白圆片师:摆一摆你们的圆片,计算以下题目:7个添上2个是几个?(7+2) 2个添上7个是几个?(2+7)从9个里面去掉2个剩几个?(9-2)从9个里面去掉7个剩几个?(9-7)b、摆6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6和7的加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利用“一图四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合作学习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2+1= 4-1= 3-2= 1+3=
5-3= 4-2= 5-4= 5-1=
2.复习6和7的组成。
3.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6的加法
(1)出示主题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圆片被分成两份,一份有5个,一份有1个。
(2)用加法算式表示
师: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
引导学生明确:从左边观察,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如何列出算式。
5+1=6
师: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1+5=6(从右边观察,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
所以列的出算式是1+5=6)
师: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
从女孩的角度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
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5+1=6。
从男孩的角度看: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1+5=6。
小结:由于两个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就不同。
(3)计算方法
师: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5+1”和“1+5”比较简便呢?
5+1组成6,所以5加1等于6,1加5等于6。
(4)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得数相同,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教学6的减法。
(1)观察主题情境图。
师:这幅图中一共有6个圆片,被分成了几部分?
5个和1个两部分。
(2)用减法算式表示
师: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减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
引导学生明确:①从左边观察从6个圆片中去掉左边的5个,还剩几个,如何列出算式?
学生观察,写出算式:6-1=5
②从右边观察,情况又是怎样的?你能列出算式吗?(6-5=1)
师:想一想,同一幅图,为什么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呢?
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 (3)计算方法
师: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6-1”和“6-5”比较简便呢?
6可以分解成1和5,所以6减5等于1,6减1等于5。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知道,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从6里面去掉1就是5,去掉5就是1。
总结: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四道算式,两道加法,两道减法。
3.摆一摆,填一填
根据花朵图,你能列几道算式,试一试
4+2= 6-2=
2+4= 6-4=
4.教学7的加减法
(1)出示主题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5根小棒,右边有2根小棒
(2)组织学生独立写出两道加法算式
师: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
(3)交流、汇报
5+2=7:左边有5根小棒,右边有2根小棒,所以算式是5+2=7。
2+5=7:左边有2根小棒,右边有5根小棒,所以算式是2+5=7。
(4)计算方法
师: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5+2”和“2+5”比较简便呢?
5+2组成7,所以5加2等于7,2加5等于7。
(5)组织学生独立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师: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减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
(6)交流、汇报
7-5=2:一共有7根小棒,去掉左边的5个,右边还剩2根小棒,所以算式是7-5=2。
7-2=5:一共有7根小棒,去掉右边的5个,左边还剩2根小棒,所以算式是7-2=5。
(7)计算方法
师: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7-5”和“7-2”比较简便呢?
7可以分解成2和5,所以7减5等于2,7减2等于5。
5.教学一图两式
(1)组织学生独立写算式并交流汇报
3+3=6 6-3=3
(2)明确一图两式
师:为什么这幅图只写了一道加法算式,一道减法算式?
左右两边三角形的个数相同。
小结:一幅图中两部分数量相同时,只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评价结果。
2.完成课后练习九第5题
3.完成课后练习九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老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