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研究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出行的便利程度和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充分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不仅有助于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改善居民出行环境,提升城市发展水平,还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价值,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关系及其综合开发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深层联系,为城市发展和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研究意义】则在于为推动城市交通和土地资源的协同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在土地开发中的作用和影响,揭示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模式,以及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的可行性。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和交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和土地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也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的研究,还可以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示,推动城市交通和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之间的关系,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可以更好地了解目前城市交通运输的问题和挑战。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开发的关系有助于优化城市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的适度开发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城市轨道交通的适度开发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摘要: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生产和交通工具的发展,造成地面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城市地下空产开发和利用成为解决城市土地资源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因此,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适度开发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网;人防工程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在城市地面以下修建的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结构构成的空间。
包括:地下街、地下人行道、地铁、城市公路隧道等交通、商业设施,地下管网、人防设施、地下垃圾处理站等基础生活设施。
一、地下空间利用概况进人现代社会后,地铁、市政公用事业管道等地下空间的利用已成为城市空间利用的主流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高,地下空间的优势更加突出,更增加了其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日本是世界城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最发达。
日本的大部分城市多建于沿海地区的冲积平原,一般地基较软。
但地铁、地下街、地下停车场等地下设施随处可见。
地下街由于不受气候、汽车、噪音等的干扰,深受市民欢迎。
近几年来,地下空间的利用深度在逐步加深。
东京的神户川地下调节池、市营地铁12号线均修建在超过50m的大深度软土地下空间中。
现在,日本社会各界都在积极研究社会基础设施向地下化、深度化方向发展。
城市人口、地域规模和城市生存环境问题是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从一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是人类生存空间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市的城市空间发展,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有计划、有重点地科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现在,此项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地下空间的利用水平,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圈,是苏南城市连绵区的成员之一。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全市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城市化进程正日益加快。
从国际城市建设的历史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造成城市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城市综合征”。
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构成及综合利用研究
空间衔接 利用不够 , 造成相关工程 建设间的冲突和矛盾 , 直接 拥 有 的 一 种 重 要 资源 ,资源 相 对 稀 缺性 使 得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空 导致城市 资源 的巨大浪费 ,即轨道交通整 体利用规 划滞后问 间所包括或辐射影响的 资源蕴 涵巨大的价值。作为城市基础
轨道 广 自然资源 : 土地 、 阳光、 、 水 空气 、 河流
羹 卜 _-社会 源: 观、 告 科 教 、 本、 才、通、 业、游 资 景 广 、 技、 育 资 人 交 商 旅
资源 L 人 文资源 : 品牌 、 知识 、 信息 、 形象、 文化传统 、 文化古迹 、 流行 、 时尚
另一方面是从 各城市 包括武汉市建设 实践 来看 ,由于各
面两个方面 :
一
( ) 道交 通 空 间 资源 的构 成 。 道 交通 空 间 资源 是 指 轨 1轨 轨
'  ̄ - J 方面是从各城市 轨道交通 的建设 经营现状看 ,大 多数 道 交通 空 l 所 包 括 或 与其 相关 的 资 源 。 按 照 资 源 的 物 质 属 性
轨道交通 处于政府补贴 状态 , 利水平 低 , 赢 目前 只 有 香 港 、 伦 可 以将 轨道交通 空间资源分为 : 自然 资源 、 社会 资源 、 人文 资 敦 、 京 私 铁 等 少 数 几 家 运 营 盈 利 。 道 交 通 作 为 一 种 城 市 公 源 , 图 1 示 。 其 中 自然 资 源 是 有 形 的 硬 资 源 , 文 自然 是 东 轨 如 所 人 共 产 品 , 有 巨大 的外 部效 应 , 些外 部效 应 造 就 了 城 市 轨 道 无 形 的软 资源 , 社 会 资 源兼 有两 种 属 性 。 照 资 源 的有 效 性 具 这 而 按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出行的需求,更是为了优化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布局。
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减少道路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占用,降低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压力。
通过轨道交通的运行,可以在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建立快速捷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可达性,促进城市各个区域的合理发展。
2. 提高土地价值和城市发展潜力。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和站点周边的土地往往会因为交通便利而受到青睐,其开发和利用潜力也会得到提升。
轨道交通的建设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企业前来定居和投资。
3. 促进城市密度均衡化。
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布局和线网设计会对周边的土地使用和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它可以带动城市各个区域的发展,促进城市密度的均衡化。
通过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实现城市各个区域间的连通,提高城市各个区域的可达性和互联性,避免城市发展出现单一节点过度集中的情况。
4. 促进城市功能融合和产业升级。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功能的融合和产业的升级。
通过轨道交通线路的连接,可以促进城市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互通互联,实现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
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也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价值和城市发展潜力,还可以促进城市密度均衡化和产业升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建设和运营中,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规划、交通运输的需求和城市发展的整体布局,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脱节的弊端逐渐显露,为缓解这些问题,需要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及站点周边城市空间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本文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的设计实践,从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竖向设计等方面入手,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提供相应策略。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空间、站城一体化设计、清水河站、实例分析一、研究背景和目的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扩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随着居民生活需求增长,城市交通系统有待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
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大的特点,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区域间的重要联络方式。
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均已实现了规模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但在实际运营中却忽视了与城市发展的结合,造成了城市空间资源的浪费。
为缓解这些问题,需要结合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及站点周边城市空间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实现城市空间紧凑发展,以解决城市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并有效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实现城市更好地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从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竖向设计等方面入手,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的设计实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的相应策略,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相关设计理念及案例2.1 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站城一体化设计是指将作为交通节点的车站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站点周边城市空间的建设作为整体进行思考,通过车站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构建全新的城市空间形象,并提升站点及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2.2 站城一体化设计案例香港地铁将军澳线及其站点周边城市空间,是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以车站为导向的设计思想引导了周边城市的规划方案。
地铁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策略探讨
地铁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策略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地铁作为一种高效的城市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大城市。
然而,在地铁规划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铁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一、地铁周边土地利用多样化地铁规划不能仅仅停留在交通需求的满足上,还应考虑到周边土地的综合利用。
例如,在地铁站周边设置商业中心、住宅小区、公园等,以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增加周边土地的价值,形成繁华的城市中心。
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在地铁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设施的建设,可以让地下空间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减缓地面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三、地上建筑与地铁站无缝衔接地铁站周边的地上建筑应该与地铁站进行无缝衔接,以便乘客出站后方便进入周边的商业区。
同时,建筑外观、色彩的设计与地铁站风格相协调,使得整个地区形成一体化的城市形象。
四、跨行政区域的地铁规划某些城市存在着多个行政区域之间的交通瓶颈问题。
在地铁规划中,应考虑跨行政区域的需求,设计符合实际的线网,缩短居民出行时间,促进城市交通的无缝连接。
五、轨道交通与城市绿化相结合为了优化土地利用,地铁规划应与城市绿化相结合。
例如,在地铁站周边增设绿化带、广场等公共空间,提升居民出行的舒适感受,同时也提高土地的价值。
六、地铁规划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地铁规划的基础是城市发展战略。
要实现土地利用的优化,地铁规划应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紧密结合城市的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等因素,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综上所述,地铁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地铁周边土地利用多样化、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地上建筑与地铁站无缝衔接、跨行政区域的地铁规划、轨道交通与城市绿化相结合以及地铁规划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等策略的应用,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模式与思考——以天津为例
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模式与思考——以天津为例摘要: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能有效促进轨道交通场站周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增长,促进土地价值提升,实现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研究并总结了天津市TOD综合开发模式,希望能实现轨道交通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建设模式当前,天津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发展模式不断演进,城市发展重心转向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发展。
贯彻“建轨道就是建城市”这一核心理念,实现城市建设与轨道交通建设的良性互动,提高城市核心地区用地的利用效率,成为大城市发展的主要议题之一。
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需要进一步强化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支撑作用。
作为新城市主义的主要倡导者,彼得·卡尔索普在步行口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公交导向发展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1],希望通过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土地高密度开发,从而实现塑造紧凑、功能多样、具有活力的社区。
TOD综合开发以轨道交通场站为核心,统筹市域空间资源、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着力推动“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进程。
一、天津TOD综合开发意义天津市实施TOD综合开发,是落实“轨道上的京津冀”发展战略,体现集约、高效、人本的发展理念,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模式的综合开发利用体系,塑造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的具体体现。
一是有利于高质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书写新时代京津“双城记”。
围绕京津间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主要车站,通过市域轨道沿线及站点 TOD 综合开发,为天津高质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创造承载空间。
二是有利于构建“一网多模”体系,优化市域空间格局。
通过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充分利用轨道交通聚合、集约资源优势,打造多方向发展廊道,加快构建双城互动、新区带动、各区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大都市城镇体系,提高国土空间复合利用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研究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城市空间布局则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形态和功能。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相互影响的机制。
二、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1. 优化人口分布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可以改善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这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们对住房位置的限制,使人口更加分散和均衡;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人们更容易实现居住和工作之间的快速连接,推动就业机会在城市中更加均衡地分布。
2. 优化土地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通常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但与其相比,其运输能力和效果却要远远超过其他交通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铺设往往会带动周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促进土地利用的高效合理。
比如,地铁站周边往往会出现商业中心、写字楼群、住宅区等,形成了更加紧凑的城市发展格局。
三、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1. 线路规划与布局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完善程度,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和布局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交通需求的分布、人口密度、经济区域的集聚等因素,以确定适宜铺设轨道交通线路的区域和路径。
同时,城市空间布局也应考虑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为其提供便利的运营条件。
2. 站点设立与周边配套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立和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可以确保轨道交通站点的布局和间距,使得站点能够服务周边广泛的人群,并提供丰富的换乘和出行选择。
同时,城市空间布局也应考虑到站点周边的办公、商业、教育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提高站点的服务功能和吸引力。
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协同发展策略1. 综合规划和统筹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需要进行综合规划和统筹设计。
各级政府和规划部门应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到轨道交通的需求,并将其纳入到城市的总体发展策略中。
城市TOD项目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利用研究
城市TOD项目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利用研究城市TOD项目是指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综合开发项目,它融合了地上和地下空间的利用,致力于打造便捷、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城市TOD项目的规划与开发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针对城市TOD项目地上及地下空间的联合开发利用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1.1 城市TOD项目地上空间的特点城市TOD项目的地上空间所处的位置通常是城市核心地带或者是交通枢纽区域,其特点包括交通便利、商业繁华、人口密集等。
利用地上空间进行商业、居住、办公等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城市TOD项目的基本特征。
1.2 地上空间开发的内容和形式地上空间的开发可包括商业综合体、写字楼、住宅小区等建设项目。
而在城市TOD项目中,通常会将这些设施与地铁站、公交站等交通设施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便利的交通与生活配套设施。
地上空间的开发可以有效提高城市TOD项目的设施完善程度和服务水平,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与工作条件。
地上空间的开发也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商业、办公和生活空间,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活力。
城市TOD项目的地下空间通常包括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停车场等。
地下空间的特点是便捷、隐蔽、资源丰富,可以为城市TOD项目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地下空间的开发可包括地铁站与商业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地下停车设施的建设、地下管线与设备的优化布局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地下空间,可以为城市TOD项目提供更加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与配套设施。
地下空间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高城市TOD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
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也可以为城市的地下设施提供更多的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增长点。
3.1 上海地铁站与商业空间一体化设计在上海市的地铁站建设中,已经开始尝试将地铁站与地下商业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利用地下空间充分开发地铁站周边商业资源,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商业和城市休闲空间。
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整体设计的研究
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整体设计的研究作者:杨玉冬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目前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城市的规划成了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巨大的人口为城市交通带来了挑战,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堵塞现象严重,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同时还需加强轨道交通的设计,改善公交系统,做到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协调统一。
关键字:城市规划轨道交通协调统一中图分类号:U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的经济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同时也使机动车数量急剧上升,导致城市交通建设难以跟上交通需求的大幅度增长,进而严重阻碍了城市发展,为此,政府必须加强轨道交通的建设,保证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
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地铁开通后的事实表明:轨道交通对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状况有着重要作用,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可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规划的重要选择交通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人口大国,各方面都处于跳跃式发展的情况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轨道交通和城市规划设计,对我国的城市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对交通的需求急剧上涨,城市交通区域的统筹作用日益明显。
一般来说,城市交通基本都经历了从步行到小汽车的发展过程。
在美国,大多数人都采用小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致使美国大部分城市出现分散,蔓延的形态。
而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城市通常以公交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尤其特别注重轨道交通的发展,这种轨道交通使得城市的发展从中心聚集型转向离心分散,城市出现“职住分离”的现象。
无论是小汽车,还是轨道交通都是城市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城市对交通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人们可采用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但在我国,城市人口众多,交通机电化正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科学规划轨道交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城市轨道沿线综合开发规划——以厦门市轨道2号线为例
◎Observer/产业观察城市轨道沿线综台开发规划――以厦门市轨道2号线为例■文—韦希扫一扫,分享本文时下,在基建不断提速的我国各城市,轨道建设蓬勃发展。
而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目的是加强交通衔接、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土地使用、挖掘土地价值,为轨道交通站点及工程建设提供设计条件,实现规划有效管控。
轨道交通对城市的综合发展产生复杂而深刻影响,不仅体现在交通领域的结构调整,同时也体现在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区域产业、功能布局、人口与社会资源分布等方面,对沿线地区的土地使用方式、产业功能布局、生活服务网络、交通配套体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以厦门市轨道2号线(以下简称“2号线”)为例,轨道全长45.71公里,共设车站32座,一期工程建设总投资约352.56亿元。
2号线综合开发有利于塑造和强化城市空间结构,结合沿线的新城建设、旧城改造,有利于城市的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提升沿线土地价值与城市形象。
TOD与城市发展互为促进支撑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
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一土地的互动研究,实现沿线物业、空间、交通等多方面发展共赢。
优化不同性质和容量的土地在空间的分布,实现城市土地开发效益的提升,促进城市结构优化,促进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良性发展。
通过转移、耦合,组合等不同形式调整城市中心与站点的空间关系,提升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中心的耦合度;通过调整公共交通枢纽体系的布局,满足外围地区公共交通的接驳服务水平,增加公共交通枢纽与轨道交通站点的锚固度。
带动旧城更新和新城建设。
采取TOD策略,将轨道系统与土地利用紧密结合,带动旧城更新改造。
2号线促进海沧新阳片区旧工业改造、本岛东部村庄改造,协调好再开发与现存风格保护的关系。
轨道交通是岛内外公共交通的重要通道,TOD将会大力带动岛外新城发展,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
带动马銮湾新城、海沧新城发展建设,形成新的城市副中心,推动本岛五缘湾片区和两岸金融中心建设,这些地区被形成为多个TOD节点,成为城市功能积聚的中心。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利用与开发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利用与开发研究一、引言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交通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地下空间。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利用与开发,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城市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空间的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地下空间。
首先,轨道交通线路需要在地下开挖隧道,以确保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其次,地下站点的建设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地下空间。
此外,轨道交通的管线、电力设备等设施也需要在地下进行布设。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空间的需求是巨大的。
三、地下空间利用的挑战与机遇1.挑战:城市轨道交通所需的地下空间有限,而且往往已经被其他用途所占据,如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停车场等。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2.机遇:然而,城市轨道交通也为地下空间的利用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带动地下空间的开发,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商业、办公、文化等功能。
其次,轨道交通的车站也可以作为城市的重要节点,形成地下空间的集聚效应,进一步促进地下空间的利用。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既面临着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四、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利用的实践与案例1.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往往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因此可以利用车站附近的地下空间开发商业街、购物中心等。
例如,上海的地铁站内就设有许多商业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2.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周边常常需要大量的停车场,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因此,可以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北京地铁的很多车站就设有地下停车场,为市民提供了便利。
3.文化设施的布局: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可以成为城市的文化节点,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为市民提供学习和休闲的场所。
城市TOD项目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利用研究
城市TOD项目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利用研究TOD项目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着眼于城市内部空间的利用效率的城市发展模式。
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是其核心实践手段之一。
TOD项目地上空间的联合开发利用,主要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利用空中空间进行综合开发,通过建造商业综合体、写字楼、住宅等建筑形式,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
而TOD项目地下空间的联合开发利用,则是指在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交通换乘设施等,为城市地上空间营造更为宜居和宜商的环境。
TOD项目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利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城市内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城市土地浪费。
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可以通过集约化利用空间,提高城市建筑的层数和密度,为城市增加更多的建筑面积,增加城市人口密度,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效能,减少城市交通压力。
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可以为城市增加商业、文化等公共设施,提升城市的综合功能和品位。
1. 纽约曼哈顿格兰中心曼哈顿格兰中心是经充分规划设计开发的大型复合式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商业、办公、文化、居住、交通等多种功能。
项目充分利用了地上及地下空间,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城市空间,为纽约市增加了大量的建筑面积,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和丰富的生活及消费选择。
2. 东京银座地下商店街东京银座地下商店街是东京市中心地区一条长约500米的地下商业街,位于地铁站以及购物中心的地下,连接了多条地铁线路。
该地下商店街将地下空间充分利用,打通了地下空间,形成了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商业综合体。
通过以上两个实践案例可以看出,TOD项目地上及地下空间联合开发利用的实践既能够为城市增加建筑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和丰富的生活及消费选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借鉴价值。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它对城市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因此合理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的作用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确定和建设的开通,都会使得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得到提升。
因为轨道交通的运营会带动周边商业、住宅等用地的需求,从而推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益。
二、改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有序的城市发展。
在轨道交通线路沿线,会形成集中的商业、办公和住宅区域,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地带,同时也缓解了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压力。
三、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提高城市土地的通达性和可及性,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还体现在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方面。
一、促进中心城区的更新。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中心城区的土地重新利用和更新。
通过轨道交通的运营,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办公机构进驻中心城区,使得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二、提高城市边缘区域的开发潜力。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也会使得城市边缘地区的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
这些地区以前可能因为交通条件不佳而未能有效利用,而通过轨道交通的引入,使得这些地区成为了城市的新的发展热点。
三、完善城市的功能分区。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还可以带动相关的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城市的功能分区。
通过轨道交通的引入,可以促进城市的产业转移和分区发展,使城市的功能分区更加合理。
一、减少土地的交通用地占用。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完善,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将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这将减少对土地的交通用地需求,从而节约了土地资源,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轨道+物业”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792022.10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Key words rail transi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O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o de1广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广州市充分发挥我国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引领作用,高水平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构建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打造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
在铁路枢纽方面,广州市积极推动铁路枢纽能级提升工程,建设“五主四辅”铁路客运枢纽[1],新建白云站、鱼珠站、南沙站,升级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北站,加快形成“多站布局、多点到发,客内货外、互联互通”的客运枢纽格局。
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广州市2017—2023年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网10条,总里程259 km,总投资约2 196亿元[2]。
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大,因此需创新探索投融资机制。
2“轨道+物业”综合开发的内涵“轨道+物业”的概念以TOD 为基础,依托国铁、城际、地铁等轨道交通线网,针对站点周边10~15 min 步行距离范围(500~800 m)的土地进行开发建设。
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筹集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补亏资金,具体包括枢纽站点上盖物业开发、车辆段/停车场/客车整备所上盖开发、站点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三种模式。
其核心内涵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二次利用土地资源,对轨道交通设施上盖进行集约化开发,实际上是对城市土地的二次利用与空间拓展;二是缓解政府财政压力,通过上盖物业开发,政府不仅能够将新增土地的出让金合理转摘要 广州市是高质量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示范城市,重点推进铁路客运枢纽及城市轨道线网建设,正面临投资规模大、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资源之间缺乏高效衔接等问题。
因此,如何整合公交导向型发展(TOD)资源优势,发挥轨道交通线网对城市空间的引领作用,重点挖掘轨道站点周边用地开发潜力,快速回笼轨道建设投资,成为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地下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研究
基于地下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研究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的容积率、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地下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地下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角度,探讨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研究。
首先,地下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必须经过详细的设计和规划,包括线路布局、站点选址、站点结构、隧道建设等方面。
这些工程设计的任务需要考虑到地下空间的利用情况,避免对地下空间的浪费和破坏。
例如,在站点设计时,可以考虑将站点与周边地下商业空间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便利的综合服务中心。
在隧道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隧道的宽度和深度,为地下空间的开发留出足够的空间。
其次,地下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为城市地下空间的灵活布局提供了条件。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需要依托于城市地下空间,而地下空间的利用也会随着地铁线路的布局发生改变。
因此,在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地下空间的需求和规划,合理调整地铁线路的路线,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需求。
同时,在地铁的站点布局中,可以结合周边地下空间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站点,为地下空间的开发提供便利。
第三,地下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地下空间的安全运营需求,确保地下空间的利用不会对地铁线路和地铁乘客的安全造成威胁。
例如,在隧道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等因素,采取合适的隧道衬砌材料和结构形式,以防止隧道的渗水和塌方等安全事故。
在站点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站点出入口的合理布局和安全设施的设置,确保地铁乘客的安全出行。
第四,地下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利用,以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
例如,在线路设计中,可以考虑将地铁线路与城市规划的重点区域相衔接,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交通支撑。
苏州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轨道站点专题研究
苏州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轨道站点专题研究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启动为苏州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地铁车站具有客流量大的优势,因此不失时机的结合地铁建设,开发轨道站点周边地下空间,不仅能更加完善地区的城市功能,还会进一步提高轨道系统为城市服务的质量和运行效率,且技术可行性大,投资效果好,其良好的效益已经引起开发者和城市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本次规划首先对国际、国内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与技术水平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我国现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模式。
依据现实情况,我国在现阶段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可以选定为:1.地下交通设施,包括地下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地下人行交通和地下停车设施;2.地下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3.市政基础设施和地下管线综合管廊;4.地下工业、仓储设施。
我国现阶段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从深度上看,主要发展方向是在地表以下15m的浅层,15~30m的次浅层可以根据需要适度开发,对距地表30m以下的深层地下空间资源应实行保护控制。
一般来讲,我国城市中,重要建筑以及重要城市设施、文物古迹等的地下空间,都不宜对浅层进行开发利用,而城市的道路、广场、绿地、空地以及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用地,对浅层地下空间的开发没有影响,因此,目前城市浅层地下空间可利用资源主要是后者下部的浅层空间。
规划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苏州市轨道线网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研究,深入分析每条线路的走向、站点设置及周边用地情况。
对轨道网的布局提出了调整建议,并轨道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与地下空间的开发提出了规划原则与调整策略。
在规划原则与策略的指导下,对中心城区的每一个轨道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与地下空间开发提出了概念性规划方案。
本次规划对轨道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调整后的收益情况进行了粗略的估算,调整后预计轨道站点周边的建筑面积将增加约300万平方米。
其他无法量化的社会收益难以估计。
苏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本次规划对地下空间开发与古城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路为例
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路为例摘要:现代城市发展和建设多强调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以现状或规划的轨道交通线位为主要发展轴,在轨道站点周边分类分层开发地上地下空间,复合使用城市用地。
本文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路为例,探讨基于轨道交通建设,开发大型城市副中心的策略问题,以期为此类开发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策略概述:龙华区位于深圳市原特区外,地处深圳市地域中轴,北邻光明区,东连龙岗区,南接福田、罗湖、南山区,西靠宝安区。
人民路位于龙华区中部龙华超级商圈规划区域范围,是商圈的南北中轴线,全线长约5km,两侧多分布为住宅小区,传统的临街商业氛围浓郁。
1.人民路周边现状问题分析1.1片区路网级配结构不合理,次支路密度不足以规划龙华超级商圈为研究范围,范围内现状支路、次干路供给不足,主次支路结构倒挂,次支路路网密度远低于深圳市标准规范;路网失衡导致大量中短距离交通出行由人民路等主干路承担,各类型交通流相互干扰,造成人民路常发性道路拥堵,人民路现状道路为双向4车道,道路通行能力严重不足。
1.2片区公共交通覆盖率低,公交接驳运力缺口较大范围内在营轨道线路仅有地铁4号线和地铁6号线,现状轨道站点仅6座,站点500m覆盖率仅为53%,相较深圳市其他市级商圈差距较大,其中福田中心区轨道站点500m覆盖率为92%,罗湖金三角片区为85%;范围内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主次干路,人民路作为主要的公交走廊,公交路权优先不足,缺乏公交专用道,公交服务效率低下,吸引力不足。
1.3慢行交通建设滞后,沿线道路供不应求慢行交通核心客群主要来自于片区内部,慢行出行需求较高,慢行系统不连续未成网,服务品质有待提升,部分次支路存在人行道破损缺失、人行道过窄、施工占道、停车占道等现象,影响行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人民路沿线仅一座立体过街设施,机动车与行人冲突点多。
2.发展契机2.1多条轨道线路规划建设依据深圳市轨道远期规划,龙华超级商圈未来将汇集3条地铁线5个地铁站,一是在营4号线,二是规划25号线和6号线支线南延线,其中25号线在人民路上设有龙华公园站、龙华站、丰润站,6支南延线在人民路上设有龙华站和工业路站,在营龙华站将成为4号线、6支南延线及25号线的三线换乘车站。
以城市轨道交通_TOD_开发带动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规划设计徐志焕,葛 会(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产开发分公司,浙江宁波 315111)第一作者:徐志焕, 男, 统计师引用格式:徐志焕, 葛会. 以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带动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04): 9-15. XU Zhihuan, GE Hui. Research on urban renewal strategy driven by urban rail transit TOD development - Ningbo city case study[J].Modern Urban Transit, 2024(04): 9-15.DOI:10.20151/ki.1672-7533.2024.04.0021 引言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城镇化推进到摘 要:在土地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应注重城市空间拓展及结构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模式能够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沿线的土地利用开发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
为探究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如何在强调沿线土地高强度开发、协调开发主体复杂性、强化历史文化等特色价值挖掘与利用等理念及特征的同时引导城市更新,文章以宁波市为例,针对宁波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模式开展案例研究,在分析其以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带动城市更新的实施策略及瓶颈的基础上,从开发主体、开发模式、资金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将轨道引领城市发展落到实处,助力城市更新,改善城市面貌,并为其他城市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城市更新;策略;宁波市 中图分类号:TU984一定阶段后,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都将发生转变,逐步由增量开发转变为存量更新。
202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5.22% [1]。
预计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城镇化由高速推进向逐步放缓的“拐点”[2]。
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分析
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分析摘要: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对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有着深远影响。
其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交通效率,同时通过塑造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影响居民出行方式,也对城市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轨道交通;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压力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与此同时,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也在不经意间重新定义着城市的面貌和版图,对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1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土地利用计划是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的用途和分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工农业生产、城镇建设、自然保护等多种需求,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资源。
其次,城市规划则能够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提高城市功能分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而且,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合理地利用和规划土地,在利用中满足生产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占用的恶果。
城市规划则可以将城市功能按照资源分配、区域发展等原则合理进行分区,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及可持续性至关重要,需要得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重视和支持。
2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改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
通过轨道交通的引入,原本偏远的地区可以更加便捷地接入城市中心,促进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率增加,提升了土地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02T10:28:23.5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郑添展[导读] 绝不仅仅是城市上部空间的利用,作为人类潜在的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地下空间在扩大城市容量方面,有着另一种优势和潜力。
广东人防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角度,阐述了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城市道路、地块开发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关系。
提出应在科学规划、统筹利用、合理分配城市空间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这不仅有利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也有利于轨道交通自身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城市道路;城市空间,综合开发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使得城市用地不断扩展。
但是用地的扩展远跟不上城市人口的增长,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
为了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上拓展生存空间,增加城市容量,必须对城市进行立体再开发。
高层建筑和城市空中交通网的建设,增加了城市容量,但另一方面使城市环境迅速恶化,对城市景观和生态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城市部分区域商业环境的弱化或丧失。
因此,城市空间的立体化综合利用,绝不仅仅是城市上部空间的利用,作为人类潜在的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地下空间在扩大城市容量方面,有着另一种优势和潜力。
1.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历程
纵观世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市政工程建设、地铁建设、矿山建设、水利工程等,如工业化进程中的伦敦于1863年即建成世界上第1条深埋地铁线路,以解决人口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难题;二是20世纪兴起的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地下文体设施等的建设,如日本在国土狭小、城市用地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结合铁路枢纽车站开发了大阪梅田等地下街;三是20世纪末以来由于可持续发展、环境及资源持续利用意识的推动,促进了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如香港针对城市高建筑群、高人口密度、高交通流量的现状,结合地铁车站开发了中环等大型地下综合体。
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实践表明,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是城市现代化改造与建设中解决中心城区高密度疏解、扩充基础设施容量、达到人车立体分流、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寻求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均衡与统一、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等现代化城市更新与复苏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工作中,通常认为城市交通轴与城市开发轴应是一致的,线路基本走向应与主要交通走廊、城市的发展方向相吻合,既要配合城市开发,还应诱导城市向合理方向发展。
这一点在世界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已经达成了共识。
在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域内,具体的轨道交通线路选线时一般将线路与城市地面干线道路相重合,线路设于道路下方;只有当道路地下空间不足,或道路线形不能满足轨道交通线形要求时,轨道交通线路才不得不进入地块之内。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选线基本上都是这样考虑的。
城市道路具有丰富的空间功能,尤其是城市道路内的地下空间。
首先,它为市政公用设施的敷设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在现代社会,为满足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要,道路用地内需布设电力、通讯、热力、燃气、给水、排水等电缆及管道设施。
另外,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城市道路也提供了多元交通体系的空间,包括城市高架道路、地下道路、轨道交通等也大都设置在道路用地之内。
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合理布置、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1.1缺乏合理的分层规划城市道路地下空间是各类设施有机组合在一起的空间,它不仅包括市政设施,也可能包括地下步行交通、地下机动车交通、轨道交通等在内的设施。
随着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还可能出现地下物流、地下特种工程等新型设施。
构筑一个有机、协调的道路地下空间,就是前瞻性地对现在和将来的各种设施做出部署,合理分配不同设施对有形的道路地下空间的占用。
因此,各类地下设施的布置不仅应在平面上相互协调,还应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层规划;应根据各类设施的功能、特性,决定其对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利用应是浅层、中层还是深层。
在目前较大规模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是以轨道交通建设为主角先期进行的情况下,为减少拆迁、方便施工、节约初期建设投资,轨道交通往往占用了城市道路浅层地下空间。
显然,这对今后其他的交通方式如地下步行、地下道路等空间以及其他可能功能空间在竖向分层上的综合考虑不足。
1.2不利于道路下其他设施的建设
由于城市道路下的地下空间资源有限,致使各类设施的空间容量日趋饱和,管线扩容、地下道路建设、轨道交通线路敷设等的难度以及相互间的干扰也越来越大,因此,科学地提高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利用已成当务之急。
轨道交通线路敷设于城市道路下方,固然可减少因征地、穿越既有建筑群、避让桩基和拆迁房屋而增加的麻烦和费用,但也带来了不利于其他道路下设施建设的问题。
如:为降低造价,车站多为浅埋,且多为跨路口设置(换乘枢纽更为多见),这对今后市政管线的敷设、道路两侧地下空间的连通造成阻碍。
由于对已经建成的轨道交通车站与区间进行改造非常困难,从而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在一些地区的地下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已经发现了类似问题。
3.广州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践
目前,广州市已开始注重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多功能性,形成以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为主,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商业、停车场、疏散干道、共同沟等地下空间开发全面发展的局面。
下面以广州地铁17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的情况进行介绍。
3.11号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验和教训
3.1.11号线的功能定位
1989年,广州市政府批准了市地铁规划线网方案(十字线网,见图1),对广州地铁1号线的功能定位是:1)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2)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向东、西方向的天河、芳村新城区疏散;3)与旧城改造相结合;4)达到调整城市功能的目的。
正是由于1号线有着明确的功能定位,因此,必须对1号线全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图11989年十字线网
3.1.21号线建设的筹资方案
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市年GDP700多亿元,年可支配财政收入仅50多亿元,对于1号线动辄100多亿元的投资概算,建设资金压力巨大。
为多方筹集资金,广州市政府在市计委设立广州地铁资金协调办公室,负责组织地铁建设的筹资、运用、增值和还贷,并对地铁建设资金进行宏观管理,形成了四个一点筹资方案:国外政府优惠贷款解决一点,政策支持提供一点(地铁建设附加费),国内银行贷款解决一点,政府财政解决一点(包括沿线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
1号线规划时全线共划出27个地块、合计30万m2的土地用于开发,以解决部分启动资金,并支撑日后运营补亏。
因此,1号线必须与27个地块的楼宇及其地下空间一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3.2后续线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
2003年,随着2号线的开通,广州地铁初步实现了十字线网运营。
由于2号线是在城市建成区修建,本着少拆迁、少扰民的原则,其配线全部为暗挖法施工,车站大多为明挖一、二层结构,地下空间的开发主要是对车站边角等富余空间的充分利用。
自2003年后,广州市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目前已形成236km轨道交通线网,开发地下空间约307万m2(见表1),开发沿线地下商业街、地下商场共4.9万m2。
根据规划,至2015年,广州市还将开通200多km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轨道交通线网衔接工程规划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更多,面积更大。
在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后续线路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必须研究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结论
城市化趋势通常伴随着城市景观的改变和整个物资、社会和经济环境的改变。
与之相随,现代城市空间综合利用也越来越呈现出自地上建设至地下开发、从平面发展格局到空间纵深研究的多样化、综合性的趋势。
这就需要规划和设计者站在有利于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高度,从全面和整合的角度考虑,进行线路规划的深入研究和设计理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美]格兰尼JS,[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段进.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5(1):26.
[4]董焰,单连龙.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