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文化 ppt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PPT演示课件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PPT演示课件

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 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 的内院式住宅。
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 对称。
四合院的结构:大门、影壁第 一进院(天井)、大堂、第二进院、 书屋、住宅等,东西厢房。各 房有走廊,相互相连接。耳房、 厨房、西南角为厕所,东南多 是大门。(石板、砖、鹅卵石铺路,种花
木)
35
四合院的文化优势
• 秦朝时的阿房宫 在今天的西安郊区阿房村 • 汉朝时的“汉三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 唐朝时的“唐三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 明清 故宫
26
汉、唐、明三代宫殿发展趋势
• 1、规模
– 汉长安长乐、未央两宫占地分别为6.6及4.6平方公里; 唐长安大明宫为3.3平方公里;明北京紫禁城0.73平方 公里。
6、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 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 的追求;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 化的殿堂。
37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是( )结构。
木结构Leabharlann 381、抬梁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 也称叠梁式。使用范围广,在宫殿、庙 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 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 代表
1
2
3
4
5
在世界上能代表中国的建筑, 大家第一反映是…..
6
7
8
9
中国的传统建筑
中国建筑有三大瑰宝: 壮丽的宫殿、雄伟的长城、曲折多变的园林。 宫殿体现的是权利与信仰,长城体现的是意志和力
量,而园林则体现的是趣味和感情。
10
园林
• 中国园林丰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园林

体系(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中占有重

中国传统文化建筑 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建筑 ppt课件
反曲面屋顶比罗马式和哥特式覆盖面积更大,出挑翘起 的屋檐既不影响视线,又可保护墙体少受雨雪侵蚀,达到了 造型美与实用性强的完美结合。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
• 斗拱支撑
我国古建筑在立柱与横梁之间,有一种由若干小 木块拼合而成的构件,叫做“斗栱”。斗栱的作用在 于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 深度。明清以后,斗栱更多的是起装饰和标示等级的 作用。
屋顶最高级为庑殿顶,其次为歇山顶,专用于皇族、寺 庙等殿宇建筑,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级别更高。
悬山顶和硬山顶多用于民居。攒尖顶上可用于皇族,下 可用于民间,适用范围较大。卷棚顶多见于园林建筑,也有 用于民居的。
三、群体建筑的组合
•城 市 •宫 殿 •寺 观
三、群体建筑的组合
• 城市
为了强调王权,中国古代城市以突出政权建筑 为主,在都城突出皇宫,在地方城市突出官府。
斗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
斗栱是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 成。斗拱的排布由疏到密,由大变小。斗栱是礼制的重要体现, 等级森严,同时也是建筑尺度的标准。
云南•丽江•木府•三清殿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规范
• “模数制”
由于斗栱的尺寸较小并走向规范化,古代工匠 们逐渐选用它们作为房屋其它构件的基本尺度,小 到梁柱的粗细高低,大到房屋的开间进深,均以之 为基准。这种“模数制”有利于建筑的规范、便利 和节省材料。
宋朝颁布的《营造法式》规定,以栱的断面为“材”,每 材高15分厚10分,做为房屋构件大小的基本单位。“材”又分 八个等级,建筑物按等级选用不同的“材”。
清朝时,改以梁枋上最下层栱木的卯口宽度为基本尺寸, 称为 “斗口”。

4.中国古建筑文化PPT

4.中国古建筑文化PPT

铜龟鹤
华表
石狮
鼎式香 炉
宫殿外 陈设
日晷
吉祥 缸
嘉量
第16页,共26页。
华表
古代设在宫殿、城垣、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 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体现皇家的尊严,给人以美的享受。
石狮
成对左右列于宫殿大门前,显示“尊贵”和“威严”。
第17页,共26页。
日晷 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 时间。
第6页,共26页。
返回
开间
•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
• 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 “进深”。
• 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 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第7页,共26页。
返回
斗拱
•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 ,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
• 随葬品 • 中国现存的著名的古代陵墓
第22页,共26页。
防御工程
• 城市
历史沿革 • 古长城建筑
历史沿革
第23页,共26页。
古塔与楼阁
• 古塔
• 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类型。
第24页,共26页。
黄鹤楼
楼阁
滕王阁
岳阳楼
第25页,共26页。
古桥赵州桥ຫໍສະໝຸດ 芦沟桥第26页,共26页。
洛阳桥
第四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1页,共26页。
中国古代建筑概论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 1.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期 • 2.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秦、汉 • 3.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期间 • 4.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隋、唐

(完整)中国传统建筑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中国传统建筑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福 建
土 楼
l 土楼的
l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颗明珠。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 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以 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 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 式”。表现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 巧的设计和技能,也是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 成就的例证。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 l 土楼期的。主要特征
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 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 隔扇门相连接。
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 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三防”(防风、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 坐东朝西,喻意旭日从东 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 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 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 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 福建土楼共有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 福建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 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 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 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
福建土楼共有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 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三防”(防 风、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 福建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大多数土楼 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 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 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 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 福建土楼不仅在建筑风格 上特色鲜明,大多数土楼 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 深长。如“东升楼”,为 坐东朝西,喻意旭日从东 方升起。

中国传统建筑介绍实用PPT(32张)

中国传统建筑介绍实用PPT(32张)

学等体的四
说级现历合
。思了史院
想中,至
以国其少
及传建有
3000
阴统筑
阳的和
五 行
尊 卑
格 局
多 年
中国 风 传统 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
江南园林式 北京四合院 陕西窑洞 客家土楼
传统 建筑 风格
广 泛 分 布 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黄 土 高 原 。
于 自 建 、 窑 洞 式 房 屋 还
土 挖 洞 , 施 工 简 便 、 便
富 丽
中国传统建筑
富 丽 的 建 筑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中国 风 1 传统 建筑
2
3 4
中国传统建筑
大气
生气

富丽

重山林风水
中国传统建筑
怡忘有使上衔院与风也自中 之言真人人接内自水重然国
重 感 ” 意 产 间 , 的 然 , 人 的 传 风 。 的 , 生 ” 造 与 的 让 工 山 统
水 山 心欲“之成院谐人的林建 林 旷 辨 此 境 “ 外 调 工 山 风 筑
趣绍很统问文文 可到多建的化化 以这,筑。也博 多,这的有是大
结 语
了有里知关十精
解更就识中分深


传历保中让建统史护华我筑建文传民们!筑 化统 族共谢代 的建 的同谢表 成筑 民守观的 果, 族护看是 ,也 文中!一是 化国个保 。传民护统族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中国十大最著名古建筑PPT课件

中国十大最著名古建筑PPT课件

3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故宫
-
4
-
5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
6
慈禧太后的寝宫——颐和园
-
7
道教宫殿式建筑——永乐宫
-
8
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秦始皇陵
-
9
-
10
天下第一桥——赵州桥
-
11
天下绝景——黄鹤楼
-
12
-
13
埃菲尔铁塔
-
埃菲尔铁塔(法语:
La Tour Eiffel;英语
地点: 片山町,吹田市,大阪 ,日本
年代: March 2007
基地面积: 1,190 平方英尺 (110.55平方米)
一层面积: 69.97平方米
总面积: 3,675 square feet (341.38㎡)
每个公寓的面积: 35.7㎡~ 23.2㎡
公寓数量: 10 套
摄影: Matsunami Mitsut2o3mo
-
17
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Acropolis),是希腊最杰出 的古建筑群,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 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卫城面积 约有4平方千米,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 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卫 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 宗教建筑。雅典卫城,也称为雅典的 阿克罗波利斯,希腊语为"阿克罗波利 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 城邦"。
-
18
古罗马竞技场
意大利古罗马竞技场罗马斗兽场 (Colosseum)是古罗马帝国专供 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 或奴隶角斗的地方。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语:Colosseo) ,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 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 姆、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 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 建于公元72-82年间,是古罗马 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 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 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

中国古代建筑-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PPT课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建筑可以从近百年上溯到六七千年以 前的上古时期。其中,经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分别是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代和明清时期。这 几个时期在建筑发展史上的共同特点是修建了大批 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包括宫殿、陵墓、都城以及防 御工事、水利工程等,且在建筑形式、选材等方面 的影响泽及后世。 其中,秦朝修建的秦始皇陵及长城、隋朝修建 的赵州桥、明清两朝的帝王宫殿紫禁城等至今还在 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没有正脊,有若干屋
上为锥形的屋顶
脊交于上端
屋面双坡
没有明显的正脊
形成长方形屋面
顶部是在平顶的屋顶四 周加上一圈外檐。
代表 南禅寺大殿、 太和殿 天安门城楼
一般亭、阁、塔 常用
庑殿顶 歇山顶
攒尖顶
卷棚顶 盝顶
注意:
(1)屋檐根据檐数可分为单檐、双重檐、三 重檐。重檐可增加建筑物的立面形态美感,又 可减小高大建筑檐面排水对基座的冲击力,所 以用“重檐三滴水”表示三重檐。
太和殿:面阔十一开间
(2)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 (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 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3)大梁
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 用以形成屋脊。
(4)斗拱
定义: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 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 般置于柱头和额枋、屋面之间。
天坛
社稷坛 太庙
皇权至上 ,以中为尊
建筑群的主体建 筑都建在中轴线上, 次要建筑建于中轴线 两侧。这种明显的反 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 无上,中轴线纵长深 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 的尊严华贵。

中国风古建筑PPT模板:领略千年古韵,传承建筑文化

中国风古建筑PPT模板:领略千年古韵,传承建筑文化

• 建筑的装饰与雕刻艺术,展现主人的品味与地位
意境与审美
• 建筑的布局、形式与装饰,体现审美观念
• 园林建筑的意境,展现诗人的审美追求
02
中国古建筑的构造与技艺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构造技术

木构架
• 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
• 榫卯等连接方式,工艺精湛,结构稳固

砖石结构
• 以砖、石为主要材料,防火性能好,耐久性强
03
中国古建筑的地方风格与代表作品
中国古建筑的地方风格特点
01
北方风格
• 气势宏伟,对称布局
• 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榫卯连接
02
南方风格
• 婉约优美,院落布局
• 以砖、石为主要材料,拱券结构
03
西南风格
• 风格独特,吊脚楼等建筑形式
• 以竹为主要材料,编织技艺
中国古建筑的代表作品及其特色
故宫
• 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气势宏伟
中国古建筑与传统美学观念
审美观念
• 意境与审美,建筑布局、形式与装饰体现审美观念
• 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影响古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美学特征
• 和谐统一,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形式多样,地方风格各具特色
中国古建筑与传统生活方式
居住方式
• 四合院、院落布局,体现家族观念
• 建筑适应地域环境,形式多样
社会活动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周朝时期,礼制的建立,对古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标准化的建筑制度

《中国古建筑》PPT课件

《中国古建筑》PPT课件

整理ppt
9
故宫简介

故宫又称“紫禁城”,明清两代皇宫,世界上最
大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
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明朝皇帝朱棣
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
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故宫
殿的位置,金代在圣母殿前又加建献殿,以后又
经元、明、清各代增建和重修,形成了现在晋祠
的格局。圣母殿是宋、辽、金时期祠庙建筑中唯 一保存下来的宋代木构。
整理ppt
4
晋祠简介
• 圣母殿面宽七间,进深六间,重檐九脊顶,殿身
采用殿堂型构架体系。在构架中将殿身前檐柱落 在一条三椽 上,从而使大殿前廊加宽,形成较宽 的开敞的举行祭拜圣母活动的空间。前檐柱采用 木雕盘龙柱形式,为宋元二年(1087年)遗物,也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现存圣母殿上斗 拱有多种形式,正是历次重修所留下的遗迹。圣 母殿微微向上弯曲的屋顶轮廓,柔和秀美,总体 造型舒展而庄重,是宋代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殿内有四十三尊塑像,即圣母像及侍女像,尺度 与真人相近。人物性格、表情各不相同,姿态、 服装、发式因人而异,比例造型优美,是宋代塑 像中的上品。殿前有一以泉水汇成的水池,因游 鱼众多,名为鱼沼。池上有一座十字形平面的桥 梁,其东西方向的主桥为平桥,宽约5米,南北方 向次桥宽约3.5米,斜搭在主桥上。桥下有三十四 根石柱,也排列成十字型,上有木制梁、枋及桥 面板。这座桥被称为“整飞理pp梁t ”或“鱼沼飞梁”。 5
具有保护作用。彩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级到高级。春秋时期就已经在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建筑PPT课件

中国古建筑PPT课件

.
9
5、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而北布置了广场、照壁、门道 及其左右的厢房,其南端突出塾外,整体平面呈日字形。是中国已知最 早最完整的四合院。( 岐山宫殿遗址复原图)
.
10
“合院”形式,四周有檐廊环绕,基址下有排水管和暗沟,排 院子里的水;B、平面中轴对称;布局前堂后室,内外有别, 尊卑有序。三合土:白灰+沙+黄泥抹面
.
20
阿房宫地砖“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
21
秦阿房宫的一处园林景观遗存
.
22
2、秦长城(公元前221年左右)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万余里,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内蒙古包头固阳县的秦长城遗迹。
.
23
秦长城烽火台
.
24
3、秦始皇陵(公元前210年临潼)坟用夯土在山丘上筑成方锤形, 植草树以像山,现残高51.668米,底边长约500米。内有宏大的寝殿 和廊房等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 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
8
4、西周洛邑王城位于今河南洛阳,遗址已荡然无存,据 战国时期《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城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三 礼图》中描绘的王城规划
宫殿位于王城中央最重 要的位置,将太庙和社 稷挟于左右,说明西周 时君权已凌驾于族权、 神权之上,中国宫殿的 总体格局已大体初定。 西周宮殿或宗庙基址分 別有山西岐山凤雏和扶 风召陈二处
.
3
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 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 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 局严整的大型都邑。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ppt课件
53
54
▪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具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2、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 与布局
▪ 3、独特的单体造型 ▪ 4、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 5、写意的山水园景
55
56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木构建筑以木材构成各种形式的梁架,并作为整 个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主体,墙壁只起围护作用, 多数不承担荷载,故有“墙倒屋不倒”之称。
7
江苏武进淹城遗址(春 秋时小国淹国的都城,
有城墙三圈)鸟瞰
8
3、秦汉-南北朝
▪ 秦 古建走向统一化、大型化,为汉代打下基础。 ▪ 汉 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第一个高峰。木架建筑渐趋
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叠梁式、穿斗式 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普遍建造。斗拱普遍使 用,但形式不统一,未定型。屋顶形式多样化:悬 山顶、庑殿顶、攒尖、歇山、囤顶等。岩墓出现并 盛行,石拱券墓,石梁板墓在东汉开始流行,石雕 艺术发展。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西汉都 城长安城面积约为AD4cent古罗马城的二倍半。 ▪ 三国、晋、南北朝 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和运用 汉代的成就,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佛教建筑大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如洛阳永宁寺、登封嵩岳寺、新疆 赫色尔石窟、敦煌、大同、云岗、龙门等。
59
60
61
2)木构架体系之穿斗式
▪ 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构架,也称穿逗架、穿斗架。 其特点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 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 穿枋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平行的两组木 构架之间,也是用横向的枋与檩连接。
▪ 穿斗式构架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细木料,山面抗风性 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
▪ 混合式构架:即叠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的构架形 式。一般是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 用抬梁式的,称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法。多见于南方 民居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
-
23
-
24
-
25
▪ 2)中国建筑按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 理经营。为求得与天地自然万物和谐,以 趋利避害,招财纳福。在借山水之势,聚 落建筑座靠大山,面对平川。这种“仰观 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 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 情调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26
凡能成体系者,必是历史悠久,传承的脉 络清晰,自成一格,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的。
-
27
▪ 从古至今,我国的古代宫殿、陵墓、民居、 园林等建筑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精华。 他们的建筑思想、风格、结构、特点蕴含 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已经列入了世界 文化遗产,如万里长城、北京故宫、北京 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平遥古城、 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 皖南古村落等。
-
9
欧洲建筑
-
10
伊斯兰建筑
-
11
中西建筑的比较
▪ 1、建筑材料的不同 1)西方建筑以石制材料为主。如埃及金字 塔、古希腊神庙、古罗马斗兽场、中世纪 欧洲教堂等。 建筑纵向发展,直指云霄。柱子是关键。 2)中国建筑以木制材料为主。与自古以 来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关。
-
12
-
13
-
14
中国古建筑文化
-
1
引子
建筑被誉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 碑。建筑传承着历史,铭刻着人类文明和 文化的发展轨迹,蕴含着厚重的民族精神 和文化内涵。
-
2
▪ 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中国建筑 欧洲建筑 伊斯兰建筑
-
3
中国古建筑
-
4
中国古建筑
-
5
中国古建筑
-
6
中国古建筑
-
7
中国古建筑
-
8
中国古建筑
-
-
15
-
16
-
17
▪ 2、建筑空间布局不同
▪ 1)西方建筑以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 空发展。形感,突 出建筑的实体形象。文艺复兴最辉煌的建 筑之一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反映西方人 对神灵的狂热崇拜。
-
18
-
19
-
20
▪ 2)中国的建筑史封闭的群体空间格局,在 地面上平面铺开。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个 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 是一种集体的“美”。如北京故宫、明十 三陵、曲阜孔庙都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 成的庞大的建筑群,各建筑前后左右有主 有次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 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型特征,宗法思想和 礼教制度。
2)战国:建筑也趋于成熟。出现了砖和彩画。 3)秦汉:第一次高峰,“阿房宫”和“汉三宫”
(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台榭楼阁、长 城、水利灌溉工程等建筑。 4)魏晋南北朝,出现大量的宗教建筑,如寺庙、 塔、石窟等。
-
31
3、成熟阶段
古代建筑达到顶峰的时代,并开始有了总结性 著述。从隋、唐、五代、宋辽金各朝。 1 )隋唐:建筑气势雄伟、粗犷简洁、色彩朴实, 其特点是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 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风格庄重朴实。 2)两宋:建筑风格趋于精巧华丽、色彩绚丽、其 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远。
-
33
5、解体阶段
▪ 1840~1911年,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 质,大量的外国文化、建筑、技术涌入,被动开始 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时期。这股外来的势力动摇了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也动摇了中国建筑体系的根基。
-
34
▪ 二、中国古代建筑结构 单体建筑分为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 顶、装饰
▪ 1、台基 作用
-
39
-
40
-
41
台阶
-
42
栏杆
▪ 作用 1)防护作用 2)分隔作用 3)剪影花边作用 4)尺度标志 ▪ 种类及构成 种类:寻杖式、栏板式等 以寻杖式栏杆为主讲解
-
43
-
44
-
45
-
46
-
47
抱鼓石 作用:顶住最末一根望柱,
以保持栏杆的稳定,以 优美的形象作为栏杆 的型处理
-
48
▪ 2、屋身(墙、柱、梁) ▪ 1) 墙 夯土 砖 石料
-
21
▪ 3、中西审美的不同
1)西方建筑的构形意识是几何形体。受古代希腊 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 亚里斯多德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 谐美论影响,西方科学和艺术都深受影响。甚至 园林绿化、花草树木经过人工修剪,刻意雕饰, 也呈现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早在2000年前的古 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建筑十书》中, 将“实用、坚固、美观”作为建筑的三要素了。
-
32
4、完善阶段。
▪ 这一阶段指元、明、清(1840年前),它是我国
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的建筑遗存十分丰富,重要的有明清北京 城、故宫和一些大型的皇家园林、众多的私家园林 及许多著名的寺观建筑。我国现存的古代建筑大多 是明清建筑。例如,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 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1)原始社会:穴居 半地穴式房屋 干栏式房屋
2)奴隶社会:商早期出现我国已知的最早的宫 殿遗址
3)西周时期:建筑出现了严格的规模等级 瓦 的出现是西周建筑的突出成就
-
30
▪ 2、成型阶段。
这一阶段处于封建社会初期,从春秋直到南北朝。
1)春秋:出现了建在高大夯土台上的王侯宫室,夯 土筑城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防御工程。
28
目录
▪ 第一节 古代建筑文化概述 ▪ 第二节 古城建筑与城防建筑 ▪ 第三节 宫殿与坛庙 ▪ 第四节 帝王陵墓建筑 ▪ 第五节 名楼、名塔、名桥
-
29
第一节 古代建筑文化概述
▪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阶段
▪ 1、创始阶段
这一时代包括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晚 期和整个奴隶社会的夏、商、周。
-
49
▪ 2) 柱
木质或石质,立于石柱 础上,与梁一起构成 屋架支撑屋顶
-
50
▪ 柱色
金色的级别最高, 其次为红色, 再次是黑色。
-
天坛祈年殿内
1)防水避潮 2)稳固基础 3)等级标志
-
35
▪ 最高级台基
太 和 -殿
36
▪ 高级台基
乾 清- 宫
37
▪ 一般台基
中 山 堂-
38
须弥座台基 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
成。
▪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 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
▪ 须弥原为佛经中的山名,称圣山为须弥山,在印 度把须弥山作为佛像的基座,意思是佛坐在圣山 之上,更显示佛的崇高与神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