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材安排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9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认数”“加法”“减法”和“乘法”。

“图形与几何”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分米和毫米”“认识方向”和“认识角”。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九单元“统计”。

“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测定方向”和“你能跳多远”。

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知识梳理]苏教版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教学除法。

本册教材相关内容编排体系如下: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口算表内除法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二年级(下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并验算除法。

口算比较容易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把“和”或“剩余数”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

用除法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以及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

之后的小数、分数除法就不再独立成章,而是与加、减、乘合在一起了。

本单元主要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以及初步的求商方法。

我们知道在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大量的是有余数的。

因此,在除法试商时,要大量用到有余数的除法。

把这部分内容学好,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除法乃至小数除法的试商和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识余数的意义和有余数的除法;第二段,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主要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发现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第三段,第5~7页的练习一。

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部编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部编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教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单元教学计划。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效果。

2.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的教材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算术运算: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数字的认识:认识两位数和三位数,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各种问题的解决: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间和日历:认识时间的概念,研究日历的使用方法。

3. 教学计划3.1 教学目标- 能够熟练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两位数和三位数的概念;- 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认识时间的概念,并掌握日历的使用方法。

3.2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引入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的口算练;- 第二课时:通过示例教学,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和三位数的认识方法,并进行小组活动;- 第三课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技巧;- 第四课时:介绍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钟表和日历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五课时:进行复巩固,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3.3 教学评估-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课后小测验的成绩和学生的错题情况;- 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结论通过对部编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的分析,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单元教学计划。

该计划旨在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希望本教学计划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材安排?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认识万以内的数?两三位数加减法数与代数领域图形与几何领域?分米与毫米?认识方向?角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与概率领域?测定方向?了解你的好朋友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P.3
4.选择合适的方式,引导发现 “余数要比除数小”。
(1)在对计算过程的比较中归纳。 (2)在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中理解。
(3)在对典型错例的分析中巩固认识。
P.5
(4)在完成算式的练习中加深理解。
□ 中能填什么数?
□÷□ =
□÷□ =
□÷□ =
□÷□ =
…… 4 1 …… 4 2 4 ……3 …… 4 4
2.认识方向的重点是“辨认”。
(1)现实场景与平面图。 (2)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概念。 (3)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用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重点在描述。
(1)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表达句式。
(2)说说按原路返回怎么走。
P.47
(3)说说到同一目的地的不同走法。
P.49
(4)要具体指导对环行线的理解。
P.58
5.采取有效的方法理解“隔位退”的算 理 与算法。
(1)借助计数 器的操作理解 计算过程。 (2)用通俗的 比喻化解难点。 (3)用多样化 的算法验证。
P.62
6.探索并发现规律,感受数学计算的魅力。
P.67
第七单元 认识角
一、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两段安排: 第一段,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第二段,直角的初步认识,辨认直角、锐角 和钝角。
3.采取有效措施突破角的大小认识上的难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掌握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学会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此外,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需要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如加减法、表内乘法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如加减法、表内乘法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单元的教学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活动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发现知识规律。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情境,如卡通人物比赛,引出角的概念。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操作、思考,探索角的度量方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单元教材分析与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单元教材分析与教案
学具准备要求刻度清楚。
学生画完线段之后要提醒要标明长度。
体会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感受1毫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
1厘米的长度单位可以是0刻度与1刻度之间,也可以任意两个相临的刻度之间的一段。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第25页
板书设计
分米和毫米
1分米=( )厘米
1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在纸上画1厘米的线段。
2.认识分米。
(1)师在纸上用直尺画一条10厘米的线段,告诉学生这条10厘米的线段也是一分米长。
(2)找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正确选用合适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准备
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 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课前预习
课本第52,53,54页的内容
二、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预习内容。
3、交流展示
1、出示米尺。
问:你知道他有多长?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
第2课时,简单的单位换算
第3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案属性
共 3 课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和米、厘米的关系,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根据所测物体的具体情况恰当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并表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这单元是紧接着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安排的,教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

第1~2页初步体会余数的含义,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第3~4页初步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第5~7页结合计算教学有余数的平均分问题,商和余数的实际意义;第8~9页实践活动《我们去植树》。

1.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里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本单元教学有余数除法,分四步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

首先是操作活动。

把10枝铅笔分给小朋友,要求每人分得的同样多。

每人分几枝?例题没有规定,让学生自主选择,每人可以分得2枝、3枝、4枝或更多枝。

由于问题具有开放性、容量大,所以学生需要合作学习。

教材创设了合作学习的情境,并让学生把分的各种情况记录在一张表格里。

组织他们通过操作、填表、观察、分类、交流等活动,发现平均分东西时,不是都能正好全部分完的,经常可能还剩下一些不够继续分,从而初步形成“剩余”的表象。

接着以10枝铅笔,每人分得3枝,还剩1枝这种情况为例,讲述怎样写成除法算式,使学生知道剩余的1枝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然后让学生“试一试”,把分铅笔有剩余的其他几种情况也分别用除法表示,在模仿中继续体会有余数除法中的商和余数的具体含义。

最后是充实感性材料,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学生初步建立概念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事实来支持。

“想想做做”让学生继续进行分圆片、分三角形等活动,观察、想像把花插入花瓶的现象,比较概括地知道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如果没有正好全部分完,都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计算。

2.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怎样求商是计算有余数除法最关键的一步,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体验求商的方法。

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教学的,进一步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是今后学习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

主要内容是认识分米、毫米;掌握分米、毫米和厘米之间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1分米、1毫米间的实际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活动,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1.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例如,让学生量整十厘米长的文具盒、量不到1厘米厚的书脊,从中引出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再通过画一画、数一数、比画比画等活动,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了解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注重实际测量,在测量活动中学习简单的单位换算。

如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先用厘米作单位,再用毫米或分米作单位,从而学会厘米与毫米之间或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并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不断丰富各长度单位的表象。

3.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能力既是生活实用能力,又是学生建立分米和毫米意义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结合测量活动,或先让学生“估一估哪条线段最长”,或先让学生“估一估大约长多少”,培养学生自觉估测的意识和能力。

1认识分米和毫米………………………………………………………………1课时2简单的单位换算………………………………………………………………1课时3练习五…………………………………………………………………………1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大米宽2()黄瓜长2()
板书设计: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南京市后标营小学备课专用纸
课题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内容:课本55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6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课前准备:课件 直尺
教学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A.共有60小格,就是60毫米;
B.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0毫米。
生独立比较,再交流
先估一估,一般孩子总认为横着的线段长些,这是视觉偏差的缘故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它就是——毫米。1毫米是多少呢?
3、你知道1厘米里有几毫米吗?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几毫米。
4、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教师可以适当补充部分例子:硬币的厚度,乘车卡的厚度等)
5、你能用自己的手指比画一下1毫米的长度吗?
7、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8、和你的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再说说接近几分米。
认识毫米
1、今天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大家帮忙。你能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吗?
大家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老师还想知道的更准确一点,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知道不到1厘米的数学书厚度到底是多少呢?
2、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整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9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认数”“加法”“减法”和“乘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分米和毫米”“认识方向”和“认识角”。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九单元“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分别是“测定方向”和“你能跳多远”。

二、各单元教学内容简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计算的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单元。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完成了表内乘、除法的学习,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将陆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等。

通过有余数除法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拓展对表内乘、除法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为继续学习除法的笔算打好基础。

同时,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也能进一步拓宽用除法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范围。

“认数”主要是认识1000以内的数。

和传统教材比较,之所以要增加这个教学单元,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第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比较少,增加这个循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经验,从而为认识更大的数铺设台阶,提供帮助;第二,课标对四则计算的笔算要求有所降低,加、减、乘、除的计算结果主要集中在1000以内,加强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四则计算结果的把握能力;第三,由于认识1000以内数时可以借助直观操作来学习,这便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加法”和“减法”主要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通过教学,学生将基本完成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学习。

“乘法”主要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

这是学生学习多位数乘法的起始单元。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原理,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整数乘法计算的重要基础。

“分米和毫米”主要教学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相邻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十进关系。

通过教学既可使学生对常用长度单位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也能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的面积单位提供支持。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稿一、主要的调整和变化(一)教学单元的调整变化1.增加“时分秒”单元认钟表和时、分、秒的认识原来安排一上和二上,一上主要认识整时和接近整时,二上主要认识几时几分及时、分、秒,教学中发现一年级认识接近整时较难,从几次省调研的测试成绩来看,这块内容有问题,所以将认钟表和时、分、秒的认识安排在二下。

2.合理整合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将这两个单元整合为一个单元,有利于集中教学。

3.后移”乘法“单元将本单元内容后移至三年级上册,这是内容结构的调整,考虑教材的容量。

4.综合实践活动“你能跳多远”改为“了解你的好朋友”(二)教学内容的调整变化1.整合千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原先“认识千以内的数”安排二下,“认识万以内的数”安排在三上,当初之所以分开来编排,主要是考虑低年级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数更多集中在千以内的数,让他们在千以内呆的时间长一些,更好积累认数的经验,更好的理解计算的过程,更好发展数感。

这样分开也有一些弊端,如三位数加三位数时,和有可能超过1千的,大家都发现原教材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做了有意回避,百位相加不向千位进位,学得是不全的。

在学完两位数乘一位数后再安排三位数乘一位数,其实进位方法和积的定位等都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浪费了教学时间,教学效率不够高,同样的情形存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基于以上的考虑,就整合千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认识,安排在二下进行教学。

在此基础上,三上安排“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下安排“两位数乘两位数”、“两步混合运算”;四上安排“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三步混合运算”。

这样整合后相关的知识线索就更加清晰了,知识结构更加完整了。

2.把一年级尚未涉及的加、减法口算集中安排在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之前进行教学。

一年级所学的加减法口算主要是表内加减,二下在第六单元“两三位数加减法”的例1和例2安排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而表内加减的拓展,根据6+9=,推算60+90=,600+900,学生应该会,所以安排在练习里。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练习五(2)》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练习五(2)》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练习五(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练习五(2)》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运算技巧,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以及如何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但是在实际计算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对运算技巧掌握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运用所学的运算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加减法运算规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运算规律进行快速准确计算。

3.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练习题的计算,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运算技巧。

4.总结与提高: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练习五》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练习五》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练习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练习五》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掌握第四单元所学的知识,包括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算法。

教材内容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富有童趣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对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仍有一定的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公式和定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算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算法。

2.教学难点: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练习题、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算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练习与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4.巩固与提高:教师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苏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紧接着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

人们进行除法计算,或是没有余数,或者有余数。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巩固了表内除法,又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

而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笔算的过渡。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安排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比除数小,例3除法的竖式、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练习一。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一些概念知识,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有余数除法知识和计算方法是教学重点,求商又是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仍然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计算,学生已经具有的除法概念在有余数除法里会继续应用并得到加强。

由于除法概念并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把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不另外编排例题。

但是,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在实际问题里表示不同的意思,使用的单位名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构成了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是余数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计算有余数除法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

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1.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平均分东西,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

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

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有剩余不够再分的问题。

例1着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分两步帮助学生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首先安排分铅笔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平均分东西,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产生对余数的感性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教案

上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 年 月 日口算。

出示“学习单”,引导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针对练习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反思。

200+80= 490-90= 70+30= 64÷8= 4×5+200= 25÷6= 3×6= 460-200= 900-200= 50+4×8= 400+600= 50÷7= 3×8= 1000-300= 81÷9×6= 9×7= 60+300= 700-500= 72÷9= 70-24÷6=1、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 ),小朋友的手一拃大约长1( )。

2、小刀长7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 )毫米;一条绳子长6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 )分米。

3、( )厘米=1分米 1厘米=( )毫米5厘米=( )毫米 900厘米=( )米 10分米=( )米 8分米=( )厘米 7米=( )厘米 5分米=( )毫米4、蜗牛爬树,每天爬上4分米,5天可以爬( )米。

5、下图中的铅笔长( )毫米。

6、 7毫米+23毫米=( )厘米东东身高80厘米,他再长( )厘米正好是1米。

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帮信鸽找到与它长度相等的在○里填上><六、操作题1、 别针长3( ) 单人床长2( ) 橡皮长5( )4( ) 树高10( ) 教室地面长9( )8( ) 数学书厚8( )2、 9( )=90( ) 1( )=10( )=100( ) 4厘米○4分米 9毫米○3厘米 18毫米○1分米 5厘米○7毫米 34毫米○9厘米 1米○100厘米 60毫米○6厘米 8分米○90厘米 3分米○23毫米 1、量一量 这根直尺的长大约是1( ),厚大约是2( )。

用直尺量的一根铅芯长( )毫米。

2、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熟悉方向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现实情境和平面图上识别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正确利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在肯定方向的进程中,能进行认真的观察和踊跃的思考。

3.能清楚地说明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思考的进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开展有效的合作与交流,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利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用具:情景图教学进程:上课前:同窗们,你们学过哪些成语?谁来讲一说?生踊跃发言。

一、情境导入:老师知道一个成语:四面八方。

你知道四面是哪四面吗?(东、南、西、北)出示例题的部份图(人民桥、超市、公园、运动场先不出现)谁来讲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师按照学生的回答点出东、南、西、北四个字。

绘制平面图时,咱们通常依照什么规定来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生答,师指。

“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指的是八个方向,还有四个方向是什么呢?想不想了解?今天,咱们就进一步学习熟悉方向。

板书课题:熟悉方向。

二、自主探索,交流共享:1、教学例题(出现超市)提问:你知道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吗?(东北面)为何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因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谁还会说一说的?也就是说,东面和北面之间的方向就是(东北)方向。

(出现公园)提问:公园在学校的哪一面?为何?(西南面,因为公园在学校的西面和南面之间)西面和南面之间的方向称为(西南)面(出现运动场和人民桥)提问:它们别离在学校的哪一面?指名答。

(学生汇报时,先问一问为何,再出现“东南”、“西北”和“西南”字,若是学生说出如“北东”、“南西”这样的方向,也要先问一问为何,然后教师纠正:南面和东面的中间也可以说是南东,但按习惯应该说东南,不说南东。

)在学校的周围有那么多的建筑物,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同桌彼此说说它的位置。

2、教学“试一试”在生活中,在陌生的地方,如何来识别方向?(看太阳,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面;看北斗七星,有北斗七星的那一面是北面;看指南针)考一考大家有关指南针的知识:指南针的红色一端指向哪?(北面)白色一端指着哪?(南面)这就是一个指南针的图,你能将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完整吗?打开书P45完成“试一试”。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教材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本单元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

这样,学生就认识了常用的各个长度单位。

教学分米和毫米要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它们有多长;要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要知道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再教学毫米,最后教学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在引出单位时产生鲜明的第一印象。

教学长度单位时首先要引出单位,教材在原有认知背景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分米和毫米,力求使学生产生比较清晰、深刻的第一印象。

在引出分米时,出示了一个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的文具盒,告诉学生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

这样引出新的单位分米,能让学生知道表示文具盒的长、宽各多少,除了用厘米作单位还能用分米作单位,同时还知道1分米比1厘米大(10厘米才是1分米)。

在引出毫米时,用直尺量数学书的厚,发现不到1厘米。

比1厘米小的长度怎样表示呢?需要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

直尺是度量长度的工具,尺上的刻度比较准确。

因此,通过看直尺上的1分米和1毫米能让学生准确地感知它们的实际长度。

在看直尺上的1分米时,教材承接前面的“10厘米是1分米”,在直尺的上面用红线括出10厘米长的一段,并注上1分米,便于学生观察。

还要求学生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再次感受1分米的实际长度。

在看直尺上的1毫米时,教材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在教材的指点下感知1毫米是很短的。

学情分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通过说可以有两点收获:一是反馈、检查学生在直尺上的首次感知是否有效,可以从他们说的物体是不是大约长1分米看出来。

二是借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自己找到的物体帮助长时记忆1分米是多长,以后在回忆1分米有多长或判断其他物体的长是不是大约1分米时,可以把熟悉的物体的长作为参照。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 教材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教学了厘米和米,学生初步具有了1厘米和1米的概念,能够利用这两个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长度,会用米尺或学生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物体相当短,其长度达不到1厘米那么长;有些路程实在长,用米为单位计量其长度十分麻烦。

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或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事实上,人类已经创造了许多长度单位,常用的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

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考虑,他们往往会接触比1厘米短的长度,需要认识毫米。

他们认识千米以及计量很长的长度,困难会比较大。

所以,本单元只安排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教学。

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分米的有关知识例2毫米,用毫米为单位测量长度例3把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改写成毫米为单位,把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改写成分米为单位练习五。

涵盖全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从上表可以看到,前两道例题教学新的长度单位,后第三道例题是不同长度单位的换算。

改变长度单位,能沟通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

它们之间不仅有着进率的关系,而且以一个单位表示的长度可以改变成另一个单位表示的长度,这就增加了选择适当单位表示长度的灵活性。

1. 认识分米和毫米,既联系厘米和米的概念,又丰富对厘米和米的体验。

有次序地排列常用的长度单位,分米介于厘米和米之间,1分米比1厘米长、比1米短,而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所以,先教学分米,后教学毫米是比较自然的编排。

学生在认识分米时,必然会联系厘米和米。

所以说,没有厘米和米的概念为基础,不容易认识分米。

在建立分米概念的同时,还能进一步体验厘米和米。

同样,学生认识毫米要以厘米为基础,建立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联系,既认识了毫米,也强化了厘米的概念。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重点在于知道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

学生感知长度,单凭介绍、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才能获得对分米和毫米的正确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除法并掌握表内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并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感知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用竖式计算除法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除法、小数除法的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认识余数的过程,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2.使学生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意义,并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1课时2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 1课时教学建议1.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通过分铅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结合具体实例,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其实际意义,进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结合平均分的实际操作过程,引出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便于学生理解试商的算理,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并直观地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3.注意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无论是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还是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都要注意由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经历“实际问题——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中,获取有关的数学知识,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单元时、分、秒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探索并发现1时=60分,1分=60秒,学会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 第5单元 单元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 第5单元 单元分析

第5单元混合运算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

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教学了厘米和米,学生初步具有了1厘米和1米的概念,能够利用这两个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长度,会用米尺或学生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物体相当短,其长度达不到1厘米那么长;有些路程实在长,用米为单位计量其长度十分麻烦。

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或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事实上,人类已经创造了许多长度单位,常用的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

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考虑,他们往往会接触比1厘米短的长度,需要认识毫米。

他们认识千米以及计量很长的长度,困难会比较大。

所以,本单元只安排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教学。

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分米的有关知识例2毫米,用毫米为单位测量长度例3把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改写成毫米为单位,把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改写成分米为单位练习五。

涵盖全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从上表可以看到,前两道例题教学新的长度单位,后第三道例题是不同长度单位的换算。

改变长度单位,能沟通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

它们之间不仅有着进率的关系,而且以一个单位表示的长度可以改变成另一个单位表示的长度,这就增加了选择适当单位表示长度的灵活性。

1. 认识分米和毫米,既联系厘米和米的概念,又丰富对厘米和米的体验。

有次序地排列常用的长度单位,分米介于厘米和米之间,1分米比1厘米长、比1米短,而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所以,先教学分米,后教学毫米是比较自然的编排。

学生在认识分米时,必然会联系厘米和米。

所以说,没有厘米和米的概念为基础,不容易认识分米。

在建立分米概念的同时,还能进一步体验厘米和米。

同样,学生认识毫米要以厘米为基础,建立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联系,既认识了毫米,也强化了厘米的概念。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重点在于知道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

学生感知长度,单凭介绍、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才能获得对分米和毫米的正确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例1和例2设计了许多学生的操作活动。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引出新的长度单位,使学生对新单位有鲜明的第一印象。

人们认识某个事物时,第一印象往往比较深刻、牢固,甚至终身不忘。

教学长度单位,首先要引出单位,并使学生感到需要这些单位。

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引出分米和毫米,力求使他们对这两个长度单位有比较清晰的、深刻的第一印象。

在教学分米时,教材呈现了一个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的文具盒。

然后告诉学生:“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

”由此,学生会对分米产生第一印象:文具盒的长和宽不仅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还可以用分米作单位表示,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这个印象,既是学生对分米的初步了解,又能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感知分米、体验分米。

教学毫米,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厚度,发现不到1厘米,只有直尺上6小格那么长。

也就是说,数学书的厚度不能用整厘米表示。

比1厘米短的长度怎么表示呢?直尺上的1小格是多长?6小格是多长?学生在这些疑惑中接受毫米,产生的第一印象是:毫米比厘米小许多,它可以表示较短的长度。

这个印象虽然不很精确,但使学生记住了毫米,并促使他们进一步去学习毫米的知识。

(2)在直尺上感知1个新单位是多长,使学生初步形成1个新单位的长度表象。

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必须了解1个单位的实际长度。

具体来说,学生具有1分米的表象,应该清楚地知道1分米是多长;具有1毫米的表象,应该清楚地知道1毫米是多长。

直尺是度量长度的工具,尺上的刻度比较准确。

因此,通过看直尺上的1分米和1毫米,能让学生准确感知它们的实际长度,有利于形成关于分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指导学生看直尺上的1分米,教材承接前面介绍的“10厘米是1分米”,在直尺的上面括出10厘米的一段,并标注出“1分米”,以便于学生观察。

还要求学生填出“1分米=()厘米”并用直尺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学生像这样看着10厘米体会1分米的长度,画出10厘米的线段表示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的1分米的表象,比前面的第一印象要准确得多。

在感知1毫米时,教材让学生看着直尺上的1个小格,接受“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数出直尺上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得出1厘米的几毫米,并完成填空“1厘米=()毫米”。

学生由此会牢牢记住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毫米的正确表象。

(3)联系相关物体的长度,丰富对分米和毫米的感性认识。

在直尺上感知1分米和1毫米固然准确,但往往不太牢固。

一旦离开了直尺或间隔了一段时间,感知形成的表象会逐渐淡薄。

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物体,利用某些长度(厚度)大约是1分米或1毫米的物体,能丰富对毫米和分米的感性认识,强化头脑里的1分米、1毫米的表象,帮助记忆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

教材呈现5角硬币、身份证、10张纸等图片,指出这些物体的厚度都大约1毫米。

学生能由此体会到:厚度大约1毫米的物体还是比较多的,毫米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常使用的。

如果继续列举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厚度)也是大约1毫米,他们对毫米的体验会更加深刻,记忆会更加牢固。

尽管教材里没有寻找长度大约1分米物体的安排,但这样的物体还是能够找到的。

例如,用了几天以后的铅笔长度,1支还没有使用的粉笔长度,墙壁上电灯开关面板的边长等,它们的长度都大约1分米。

让学生在身边找一找长度大约1分米的物体是有好处的,他们记忆和回忆1分米的长度,以自己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为参照,效果会好得多。

(4)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的长度,把头脑里1分米、1毫米的表象表现出来。

学生通过观察直尺、寻找有关物体等活动,头脑里初步形成了1分米和1毫米的表象。

他们形成的表象是否正确?还能怎样加强?可以通过手势比划来检验、调整和强化。

从心理学角度上说,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是建立相关概念的活动。

手势比划,把直尺上的、物体长度上的共同特征——1分米或1毫米提取出来,这样的动作促进了思维,也就促进了1分米和1毫米概念的形成。

学生用手势比划,一般要经历“比划——在尺上验证——整理比划——再验证……”的过程。

这个过程能使1分米、1毫米的概念逐渐清晰、稳固。

另外,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就好像随身带了一把尺,也就便于他们随时进行估测。

(5)在分米、毫米与厘米、米之间建立结构性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长度单位。

1分米的长度比1米短,比1厘米长,1毫米的长度比1厘米短。

把这四个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依次排一排,想想每个单位的实际长度,用手势比划各个单位分别是多长,整理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这样,各个长度单位就不会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结构里,每一个长度单位的概念会更加清晰,也就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当的单位描述或计量物体的长度。

练习五第2题,分别呈现沙发的长、棋盘的厚、洗衣机和乒乓球桌的高,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学生应该在长度单位的结构里思考,凭借头脑里各个长度单位的表象,联想每一个单位的实际长度,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选择单位时,闹出笑话、犯了错误?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长度单位的概念不清。

所以,要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的所有长度单位,不只是进行名称与大小的排列,更要对每一个单位实际长度进行再现,这样的整理、排列和再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相关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

(6)用毫米或分米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是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目标之一。

学生已经会用厘米或米测量物体的长度,配合例1和例2的“想想做做”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分米或毫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第1题,看着用学生尺测量橡皮和回形针长度的图画,分别说出这两个物体的长度。

这题在教学如何用毫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可以1小格1小格地数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几小格,得出它们各长多少毫米。

也可以先看出橡皮的长比3厘米多5毫米,回形针的长度比3厘米少2毫米,再根据3厘米是30毫米,得出橡皮长35毫米,回形针长28毫米。

后一种方法稍方便些。

学生在第1题的基础上,就能顺利解决第2题,也就是测量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每条边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课桌和凳子的高度,一般不是整分米数。

所以,第3题要求学生先分别测出课桌的高、凳子的高是多少厘米,再根据这些高度各接近几十厘米,说出各接近几分米。

2. 结合测量长度,教学长度单位间的换算,进一步沟通相邻单位的联系。

例3及随后的“试一试”教学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分别是把较大单位表示的长度改写成较小单位表示的长度,或者把较小单位表示的长度改写成较大单位表示的长度。

这些换算,一方面需要灵活运用长度单位的知识,另一方面多样化地表达物体的长度,有益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主要应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本单元只进行比较简单的换算,只限于相邻的两个单位,而且都是单名数之间的换算。

教材更新了单位换算的教学思路,结合着测量物体长度教学单位的换算,突出测量活动以及测量结果的合理表达。

在测量中体现换算的原理与方法,大致分三步组织教学。

第一步,孕伏换算的思想。

前面曾经说到,看图指出橡皮的长度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例2后的“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在图上能够看到,橡皮的一端对齐了直尺的“0”刻度线,另一端对齐着直尺上3厘米后面的5毫米刻度线。

由于问题是橡皮长多少毫米,于是把3厘米看成30毫米,再加5毫米得到橡皮的全长35毫米。

这里虽然不在教学单位的换算,但事实上要把3厘米看成30毫米,而且不是教材告诉学生,而是他们从图上看出来的。

所以说,这里孕伏着单位换算的思想。

同样,看回形针的长度,也要把3厘米理解成30毫米,减去离3厘米刻度线不到的2毫米,得出回形针长28毫米。

教学这道题,应该让学生说说橡皮的长度、回形针的长度是怎样看出来的,凸现其中的“3厘米就是30毫米”,达到教材孕伏换算思想的意图。

第二步,感受换算的思考方法。

例3图文结合给出自动铅笔的笔芯长6厘米,要求学生用毫米作单位,表示这个长度。

学生在图画直观的影响下,能够看到6厘米是60毫米;想到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个10毫米。

像这样,根据进率“1厘米=10毫米”,推算6厘米是6个10毫米,即60毫米,就是解答这道题的思考方法,也是把较大单位表示的长度改写成较小单位表示的长度时的基本方法。

教学例3,应该把换算的思考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产生思路”和“体验思路”这两个环节:第一步以直观为主,看着直尺测量笔芯长度的图画,体会“6厘米是6个10毫米”;第二步,看着数学问题“6厘米=()毫米”想“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个10毫米”。

“想想做做”第2题,安排学生分别测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中各条边的长,先说出是多少厘米,再说出是多少毫米。

仍然是让学生既感性又理性地体验大单位长度换算成小单位长度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