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1).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 三种形式实现。与之相应的指引形式分别为:
• 授权性指引:指运用授权性法规,告诉人们可以 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
• 禁止性指引:指运用禁止性法规,告诉人们不得 做什么;
• 义务性指引:指运用义务性法规,告诉人们应当 或必须做什么。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2、预测作用
• 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 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 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 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 向与后果。
• 2、基本原则: • (1)依法管理原则; • (2)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1、立法目的:
• 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 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 组织的合法权益。
• 2、基本原则:
• (1)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 1、立法目的:
•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 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 管理职责。
• 2、基本原则:
• (1)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 危害程度相当;
• 主管机关:是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 市公安分局;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 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 上一级公安机关。
• (三)《环境保护法》 • 1、立法目的:
•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 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发展。
• 2、基本原则: •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 (3)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 (2)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 (3)办理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的原则。
•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 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 4、处罚种类:
• 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 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证或者驱逐出境 (外国人适用)。
• 3、对环境的界定:
• 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 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 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 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 1、立法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
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 益,提高通行效率。
专题九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 •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 1、指引作用 • 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
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 内活动的作用。
• 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不在于制裁,而 在于引导。
• 法律的教育作用的实现主要有三种方式:
• (1)法律作出规定,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 解和学习,发挥教育作用;
• (2)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 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教育;
• (3)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 与鼓励,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 楷模。
• 法律的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 用,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 3、评价作用
• 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 4、强制作用
• 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 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 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
• 从强制作用的角度看,法律对于义务者来 说是一种强制约束,对于权利者来说则是 一种强制保障。
• 5、教育作用
• 是指法律所具有的 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 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 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 1、立法目的: • 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
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 2、基本原则: • (1)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 (2)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 (3)和平进行原则。
• 3、申请和许可:
• 必须依照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 许可。
• (2)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
• (3)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 协调的原则。
• 授权性指引:指运用授权性法规,告诉人们可以 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
• 禁止性指引:指运用禁止性法规,告诉人们不得 做什么;
• 义务性指引:指运用义务性法规,告诉人们应当 或必须做什么。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2、预测作用
• 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 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 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 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 向与后果。
• 2、基本原则: • (1)依法管理原则; • (2)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1、立法目的:
• 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 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 组织的合法权益。
• 2、基本原则:
• (1)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 1、立法目的:
•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 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 管理职责。
• 2、基本原则:
• (1)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 危害程度相当;
• 主管机关:是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 市公安分局;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 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 上一级公安机关。
• (三)《环境保护法》 • 1、立法目的:
•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 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发展。
• 2、基本原则: •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 (3)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 (2)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 (3)办理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的原则。
•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 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 4、处罚种类:
• 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 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证或者驱逐出境 (外国人适用)。
• 3、对环境的界定:
• 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 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 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 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 1、立法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
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 益,提高通行效率。
专题九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 •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 1、指引作用 • 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
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 内活动的作用。
• 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不在于制裁,而 在于引导。
• 法律的教育作用的实现主要有三种方式:
• (1)法律作出规定,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 解和学习,发挥教育作用;
• (2)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 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教育;
• (3)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 与鼓励,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 楷模。
• 法律的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 用,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 3、评价作用
• 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 4、强制作用
• 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 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 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
• 从强制作用的角度看,法律对于义务者来 说是一种强制约束,对于权利者来说则是 一种强制保障。
• 5、教育作用
• 是指法律所具有的 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 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 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 1、立法目的: • 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
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 2、基本原则: • (1)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 (2)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 (3)和平进行原则。
• 3、申请和许可:
• 必须依照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 许可。
• (2)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
• (3)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 协调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