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科大方剂学(校正)12治风剂PPT课件
《治风剂》ppt课件
养血滋阴,
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
返回
一、组成:
白附子 祛风化痰,祛头面之风 热酒调服药
全蝎
祛风通络
止
末,每服3克
僵蚕 祛风化痰 痉
宣
通血脉,引药入络
特点:1、力专效著,有毒慎用 孕妇忌用,
适于体质壮实者。
2、药性温燥 阴虚、血虚忌用。
二、功用:祛风化痰止痉
三、主治:
者。
风痰阻于头面经络而致口眼歪斜
益母草
活血利水
杜仲、桑寄生
补益肝肾
夜交藤、茯神
安神定志
平肝潜阳
清热活血 补益
作用特点:善治头痛目眩,清热力强,
兼能安神。
二、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证。
三、症状: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
血压轻证。
弦。现代医学用于高
大定风珠
《温病条辨》
返回
一、来源:
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地、麦冬、麻仁、 阿胶、生姜、桂枝、人参、酒、大枣)
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返回
一、主治: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
乱之证。(类中风)
辨证要点:头目眩晕,面色如醉,肢体渐觉不利,
口眼渐形歪斜,脉弦长有力。
二、治法:
肝肾阴虚
滋养肝肾
肝阳上亢
平肝潜阳
肝风内动
镇肝熄风
三、方解:
怀牛膝
滋养肝肾,引血下行,折其阳亢
代赭石
重镇平肝潜阳
生龙骨、牡蛎
• 21.独活寄生汤的主治是( )
• A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B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 C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 D 补养阴血,滋阴熄风
• E 清热熄风,益气解痉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治风剂
以。;
成医立
之,地
!仁之 道道
【功用】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也,
,曰
而柔
必与
智刚
以;
先立立
之人天
【运用】 , 之之
勇道道
以,,
副曰曰
之仁阴 ,与与
❖为治疗风中经络,口眼喎斜的常用方
仁义阳
以。; 成医立
❖辨证要点:卒然口眼喎斜,舌淡苔白
之,地 !仁之
❖加减:外风重,加荆芥、防风等;内风重,肌肉摰动,加蜈
治 风 剂
概 念 ◇ 先 立立
之人天
,之之
勇道道
以,, 副曰曰 之仁阴
【组成】以辛散祛风或滋潜熄风的药物为主
,与与 仁义阳
【功用】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以。;
成医立 之,地
【主治】风病
!仁之
道道
也,
,曰 而柔 必与
◇风邪致病的特性
智刚
以;
1. 善行而数变(起病急、发展迅速)
2. 风性主动(眩晕、震颤、抽搐、角弓反张)
先立立
之人天
【运用】 , 之之
勇道道
以,,
副曰曰
之仁阴 ,与与
❖ 辨证要点:头痛,鼻塞,脉浮
仁义阳
以。; 成医立
❖ 加减:若头痛属风寒者,可重用川芎,并酌加苏叶、
之,地
!仁之 道道
生姜等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功;若头痛久而不愈者,可加
也,
,曰 而柔
全蝎、僵蚕、桃仁、红花等以搜风活血止痛。
必与 智刚 以;
① 使筋脉得养,令舌体柔和,手足强健; ② “济风药之燥”,使祛风而不伤阴血; ③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先立立
【方解】 之 人天
《方剂学》之治风剂 课件
第十三章治风剂第一节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薄荷叶不见火,八两(240g) 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各120g) 细辛去芦,一两(30g) 防风去芦,一两半(45g) 白芷羌活甘草炙,各二两(各60g)[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6g),食后,茶清调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2次,饭后清茶调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
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本方所治之头痛,为外感风邪所致。
风为阳邪,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府。
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之气,故头痛、目眩;鼻为肺窍,风邪侵袭,肺气不利,故鼻塞;风邪犯表,则见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若风邪稽留不去,头痛日久不愈,风邪入络,其痛或偏或正,时发时止,休作无时,即为头风。
外风宜散,故当疏散风邪以止头痛。
方中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头痛),故为方中君药。
薄荷、荆芥辛散上行,以助君药疏风止痛之功,并能清利头目,共为臣药。
其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
羌活、白芷疏风止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太阳经头痛(后脑连项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棱骨痛),李东垣谓“头痛须用川芎。
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 (《本草纲目》卷 14);细辛祛风止痛,善治少阴经头痛(脑痛连齿),并能宣通鼻窍;防风辛散上部风邪。
上述诸药,协助君、臣药以增强疏风止痛之功,共为方中佐药。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
服时以茶清调下,取其苦凉轻清,清上降下,既可清利头目,又能制诸风药之过于温燥与升散,使升中有降,亦为佐药之用。
综合本方,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于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风止痛而不温燥的特点,共奏疏风止痛之功。
方剂学治风剂课件(2024)
组成
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 陈、甘草。
功效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
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 觉不利,口眼渐形喁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 有力。
18
天麻钩藤饮
2024/1/29
白芷
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 痛、鼻塞流涕、鼻渊、牙痛、带下等病症。
22
熄风药
2024/1/29
羚羊角
具有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 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 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等病症。
组成
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 草、细辛、防风、薄荷。
2024/1/29
03
04
功用
疏风止痛。
主治
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 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
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10
大秦艽汤
出处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功用
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2024/1/29
组成
秦艽、甘草、川芎、当归、白芍药、细辛 、川羌活、防风、黄芩、石膏、白芷、白 术、生地黄、熟地黄、白茯苓、川独活。
疏散外风剂的适应证
适用于外风侵袭所致的诸病。症见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歪 斜,甚则角弓反张等。例如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小活络丹、牵正散、玉真散等。
疏散外风剂的分类
根据作用不同,疏散外风剂可分为祛风除湿剂、祛风止痒剂、祛风解痉剂等。
9
2024版《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1/26
24
关键知识点回顾
01
02
03
04
治风剂的定义、分类及 作用机制
常见治风剂的组成、功 效与应用
治风剂在中医临床中的 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治风剂与现代医学的关 联及研究进展
2024/1/26
25
学习心得分享与交流
通过学习,我对治风剂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基本理论和
5
治风剂的作用与意义
祛除外风
平息内风
通过发散、疏解等方法,将侵入人体的外邪 (如风、寒、湿等)排出体外,从而消除由 外邪引起的各种症状。
通过镇静、安神等方法,平熄体内因脏腑功 能失调而产生的内风,从而缓解或消除由内 风引起的各种症状。
治疗多种疾病
丰富中医方剂学内容
治风剂不仅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等常见疾 病,还可用于治疗中风、癫痫等严重疾病,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2024/1/26
1
2024/1/26
• 方剂学治风剂概述 • 常见治风剂类型及特点 • 治风剂的核心药物与配伍 • 治风剂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 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方剂学治风剂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治风剂是指一类以祛除外风或平息内风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病的方剂。
中风
02
治风剂在中风治疗中也有应用,如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等,
可平肝熄风、舒筋活络。
癫痫
03
治风剂还可用于治疗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如定痫丸、白金丸
等,以熄风止痉、豁痰开窍。
17
《方剂学》治风剂ppt课件
03
治风剂的组方原则及配伍方法 体现了中医方剂学的精髓,对 于学习中医方剂学具有重要意 义。
2024/1/26
6
02
疏散外风剂
2024/1/26
7
概述与特点
概述
疏散外风剂是一类具有疏散风邪、解 除表证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 疗外感风邪所致的病症,如感冒、头 痛、身痛、咳嗽等。
特点
这类方剂多具有辛散轻扬、宣散透表 的特点,能够宣通肺气、发散肌表, 使外感风邪从汗而解。
2024/1/26
8
常用药物与方剂
常用药物
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等。
常用方剂
荆防败毒散、川芎茶调散、消风散等。
2024/1/26
9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疏散外风剂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身痛 、咳嗽等外感风邪所致的病症。在使用时,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症状表现,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辨清病邪的性质和部位,选择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
由羚羊角、桑叶、川贝母、生地、钩藤(后下)、菊花、白芍 、生甘草、竹茹、茯神组成,主治肝热生风证。
13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肝阳上亢证
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治宜平肝潜阳熄风,常用天麻 钩藤饮加减治疗。
肝风内动证
表现为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言蹇涩,或舌强不语,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症状。治宜熄风止 痉,常用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
2024/1/26
14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辨清病证的虚实
在使用平熄内风剂时,需辨清病 证的虚实。实证以熄风为主,虚 证以滋阴养血为主。若虚实夹杂 者,则应根据病情灵活配伍用药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方剂学》PPT课件:13-治风剂
疏风除湿 清热养血
佐 当归、生地 养血活血,滋阴润燥 胡 麻 仁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佐使:甘 草 ──清热解毒,和中调药
下次课讨论思考题
1、镇肝熄风汤中为何要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 为君药?
2、镇肝熄风汤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证, 方中为何配伍疏肝清热之茵陈、川楝子、生麦芽?
3、天麻钩藤饮中配益母草的意义怎样?
[方药配伍] 君:川芎 ─--疏风活血而止头痛(长于治 少阳、厥阴经头痛) 薄荷 ──(重用)制诸风药之温性 臣 荆芥 疏风止头痛、并清利头目
羌活
长于治太阳经头痛
白芷
疏风止痛 长于治阳明经头痛
佐 细辛 ──散寒止痛
防风 ──疏散风邪
清茶 ──清利头目,并制风药之 温燥与辛散,使升中有降
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草──调和诸药
[主治证病机]
消风散
风疹 湿疹
皮肤瘙痒 ---风 疹出色红 ---热 渗出津水 ---湿
风热或风湿之邪 浸淫血脉,郁于肌腠
[治法] 疏风止痒为主,兼以清热祛湿。
[方药配伍]
荆 芥、防 风 疏风散邪以止痒 君 牛蒡子、蝉蜕 “痒自风而来,止痒先疏风”
苍 术 ──祛风燥湿 苦 参 ──清热燥湿 除湿 臣 木 通 ──渗利湿热 石膏、知母 ──清热泻火
第十三章 治风剂
[目的要求]
1、熟悉:治风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各类 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川芎茶调散、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 天麻钩藤饮。
3、熟悉:牵正散、消风散、大定风珠。 4、了解:大秦艽汤、小活络丹、玉真散。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概念: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的药物为主组成, 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 剂。
方剂学治风剂ppt医学课件
祛风止痛药
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白芷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通鼻窍,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细辛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通窍,温肺化饮。
藁本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
祛风止痒药
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 ,止血。
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止痉。
蝉蜕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 ,透疹,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白鲜皮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
方剂学治风剂ppt医 学课件
目录
• 方剂学治风剂概述 • 治风剂常用药物及功效 • 治风剂配伍方法与技巧 • 治风剂在各类疾病中应用举例 • 治风剂使用注意事项及禁忌 • 现代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方剂学治风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治风剂是指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病的方剂。
分类
用于治疗痹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等。
独活寄生汤
用于治疗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症状包括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等。
蠲痹汤
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等。
皮肤瘙痒类疾病应用举例
消风散
用于治疗风疹、湿疹,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疹出 色红等。
当归饮子
用于治疗血虚风燥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干燥 等。
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常见不良反应
治风剂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眩晕等神经系统反应。如出现这些症状 ,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应对措施
针对不良反应,可采取减少剂量、改变用药方式等措施进行缓解。同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06
(2024年)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药理作用机制
深入研究治风剂的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抗炎、抗氧 化、免疫调节等方面,揭示其治疗疾病的本质。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治风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过程,为合理用药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理 论支持。
23
新型治风剂的研发与应用
创新药物研发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高通量筛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新型治风剂。
灵活加减原则
在使用治风剂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灵活加减药物。如病情较重时,可适当增加药量或药味以增强 疗效;病情较轻时,可减少药量或药味以避免过度治疗。
14
经典方剂解析
川芎茶调散
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 荷等药物组成,具有疏风止痛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 所致的头痛、鼻塞、发热等病症。该方剂以川芎为君 药,发挥祛风活血止痛的作用;荆芥、白芷、羌活为 臣药,协助川芎祛风止痛;甘草、细辛、防风为佐药 ,调和诸药药性并增强止痛效果;薄荷为使药,引药 上行头目以清利头目。
缓解痉挛等症状。
祛风胜湿
风湿是指由风湿之邪引 起的疾病,如风湿性关 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治风剂通过祛风胜 湿的作用,可以消除关 节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治未病
治风剂不仅可以治疗已 经发生的风病,还可以 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和脏腑功能,预防风病 的发生和发展。这对于 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
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1
03
CATALOGUE
治风剂的核心药物与配伍
2024/3/26
12
核心药物介绍
羌活
辛温解表药,具有散寒祛风、除 湿止痛的功效,为治风剂中常用 药物之一。
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药 物,对于外感风邪、风湿痹痛等 病症有良好疗效。
治风剂精品PPT课件
牵正散 Ⅱ类
(《杨氏家藏方》)
主证分析:风中头面经络
太阳外受风邪 阳明内蓄痰浊
风邪引动痰浊 风痰阻于头面经
络,筋肉失养
迟缓不用
口眼歪斜
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白 附 子
祛风痰 通络
全僵 蝎蚕
祛风 通络
热 酒
温通 经脉
费伯雄:但口眼歪斜,而别无他症,则经络 脏腑均未受伤,乃太阳、阳明两经之风痰蕴热所致,
使用注意:内风不可使用。
张某某,女,70岁。 主诉:说话不清、右侧瘫痪2小时。 病史:约2小时前发现说话不清,右侧肢体不能随
意活动,急来就诊。 检查:神志尚清 。鼻唇沟向左侧歪斜。
舌苔薄黄,脉弦。 血压170/98毫米汞柱。颈软。右上肢 肌力2级, 右下肢肌力4级。右膝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 脑膜刺激征阴性 。脑脊液清亮,压力正常。
苔薄白
辨证要点:皮肤搔痒,疹出色红,脉浮。
随证加减:风热偏盛,口渴者,重用石膏, 加银花、连翘;湿热偏盛,兼胸 脘痞满,苔黄腻,加地肤子、车 前子;血分热重,皮疹红赤,烦 热,舌红或绛者,重用生地,或 加赤芍、紫草。
风疹属虚寒者,不宜使用。
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鱼腥、 烟酒浓茶。
为什么消风散中祛风、养血、清热、除湿四法同用?
三药直走内络祛风化痰极为得力, 故不必用血药也。”
全方少而精专,服后可使风去痰消,经络畅通, 则口眼歪斜自可牵正,故名“牵正散”。
运用:卒然口眼歪斜,舌淡苔白。
随证加减:初起风邪重者,加羌活、防风 白芷;病久不愈,选加蜈蚣、 地龙、天麻、桃仁、红花。
使用注意
属气虚血瘀,或肝风内动之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不宜使用。 方中白附子、全蝎用量宜慎。
2024年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方剂学治风剂课件一、方剂学概述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方剂组成、功效、应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的学科。
方剂,又称处方,是中医药用以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
治风剂,是方剂学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针对风邪所致的疾病进行治疗。
本课件旨在介绍治风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常用药物及方剂,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治风剂。
二、治风剂的基本概念1.风邪:中医理论认为,风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风邪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容易侵袭人体,导致各种疾病。
2.治风剂:治风剂,顾名思义,是针对风邪所致疾病的治疗方剂。
治风剂具有疏散风邪、调和营卫、通络止痛等作用,适用于风邪所致的头痛、身痛、关节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三、治风剂的分类1.疏散风邪剂:具有疏散风邪、解表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风邪侵袭所致的表证。
如:桂枝汤、银翘散等。
2.祛风除湿剂: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邪夹湿所致的痹证。
如:独活寄生汤、防己黄芪汤等。
3.平肝息风剂:具有平肝息风、镇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抽搐等症状。
如: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等。
4.祛风解毒剂:具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邪所致的热毒病症。
如: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等。
四、治风剂的常用药物治风剂中常用的药物有:1.祛风药:如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白芷等,具有疏散风邪、解表散寒的作用。
2.除湿药:如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等,具有祛湿通络、利水消肿的作用。
3.息风药:如天麻、钩藤、羚羊角、珍珠母等,具有平肝息风、镇痉止痛的作用。
4.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五、治风剂的常用方剂1.桂枝汤: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等症状。
2.银翘散:具有疏散风邪、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3.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关节疼痛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临床应用
❖ 1、原则:病邪所致的实证。 ❖ 2、现代:急性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
皮炎、神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 ❖ 3、加减
①风热甚者—银花、连翘、薄荷。 ②湿热甚—重苦参,加地肤子、赤茯苓。 ③血热甚—重生地,加赤芍、丹皮、紫草。 ④湿疹—配合新鲜马齿苋外敷。 ❖ 4、使用注意: ①饮食清淡、禁辛辣、烟酒、鱼腥、浓茶。 ②血虚生风禁用。
二、主治—风邪头痛
❖ 1、病机:风中三阳,循经上犯,阻碍清阳。 ❖ 2、主证:头胀痛(前额、眉心、两侧、巅顶、
后脑、满头、偏头),苔薄、脉浮 (或恶寒、发热、鼻塞) ❖ 3、与表证的区别 ① 以头痛为主证(表证头痛多感冒后作) ② 多精神刺激后作。 ③ 现代:N性头痛、鼻炎、鼻窦炎头痛。 ❖ 4、问题:风寒还是风热?
四、应用:
❖ 1、原则:头痛之要方,偏风寒尤宜。 ❖ 2、范围:凡风邪挟寒、挟湿、挟热、挟瘀、
挟痰均可。 ❖ 3、加减:
⑴挟寒—苔薄白、脉浮紧、鼻塞流涕—生姜、 苏叶,轻用薄荷。
⑵挟湿—苔白腻、脉浮滑、身重—苍术、重 羌活,轻薄荷。
⑶挟热—苔薄黄、脉浮数—去羌活,加菊花、 蔓荆子。
⑷ 挟瘀—带刺痛—红花、桃仁。 ⑸ 挟痰—吐痰涎,苔白腻、脉浮滑—二陈汤。
消风散《外科正宗》
一、组成:13药,原方整体药量轻,宜
适当提高。
二、主治
❖ 风疹 皮肤疹出色 疹出云片状,时隐时现 ❖ 湿疹 红瘙痒难忍 瘙痒不绝,抓破流黄水 ❖ 风毒湿热侵淫肌腠血脉—舌红苔黄(腻),脉
浮数或滑数。 ❖ 说明:①风疹 ②湿疹。
三、方解
❖ 1、作用—重在祛风(防、荆、蝉、蒡) 兼清热除湿(石、知、草、苍、苦、通) 佐以养血(生、归、麻)
现代医学用于高血压轻证。
大定风珠
《温病条辨》
一、来源:
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地、麦冬、麻仁、阿胶、
生姜、桂枝、人参、酒、大枣)
加减复脉汤
(去姜、桂、参、酒、枣加白芍)主治邪热深入于
里,灼伤阴液 甲复脉汤(加生牡蛎、生鳖甲)主
治热灼阴液,筋脉失养,手指蠕动
三甲复脉
汤(加生龟板)主治阴虚,脉细促,心中儋儋大动,
第十七章 治风剂
❖ 一、定义:(辛散祛风或滋潜熄风药、 散风或熄风、风病)
❖ 二、立法:外风宜散,内风宜熄。 ❖ 三、作用—治风—祛风、除湿、止痛、
止痒、解痉、定眩、牵正、解语、 平肝、潜阳、清热、滋养。
四、适应证—风病
❖1、外风病证—风疹、湿疹、偏正头痛、
中风、关节挛痛。
❖2、内风病证—惊风抽搐、头痛、眩晕。
三、方解
❖ 1、治法—祛风止痛。 ❖ 2、配伍。 ❖ 3、散什么邪—风寒湿热—偏风寒。 ❖ 4、为何能治各部位的头痛?
川芎:辛温,祛风行血止痛———君 荆薄:辛凉,助君祛风清利头目—臣 羌活:辛温,善治太阳头痛 白芷:辛温,善治阳明头痛 助君臣 细辛:辛温,善长散寒止痛 佐 防风:辛温,辛散祛风要药 茶叶:苦寒:①清头目 ②防风药温燥—佐 甘草:甘温,调和药性—使。
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一、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
乱之证。(类中风)
辨证要点:头目眩晕,面色如醉,肢体渐觉不利,
口眼渐形歪斜,脉弦长有力。
二、治法:
肝肾阴虚
滋养肝肾
肝阳上亢
平肝潜阳
肝风内动
镇肝熄风
三、方解:
牛 膝:补肝肾,引血下行折阳亢———君
代赭石 龙 骨 专于潜阳以助治标
⑹伏风偏头痛—左右无定位,脉弦—僵、蝉或蝎、蚣。 ⑺鼻炎头痛—鼻流脓涕—重用白芷、防风,加苍耳子、
辛荑花。 ⑻巅顶头痛—重在太阳或厥阴—重用川、羌活,加藁
本。 ⑼前额、眉心头痛—重在阳明—重用白芷。 ⑽两侧头痛—重在少阳—加柴胡 ⑾满头胀痛—三阳风甚—重用川芎、羌活、白芷 4、使用注意—气血、肝肾亏损、阳亢,实火上攻不宜。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一、方解:
天麻、钩藤
平肝熄风
石决明
平肝潜阳 平肝熄风
牛膝 引血下行,补益肝肾 清热活血
山栀、黄芩 清肝泻火
补益肝肾
益母草 活血利水
杜仲、桑寄生
补益肝肾
夜交藤、茯神
安神定志
本方作用特点:善治头痛目眩,清热力强,兼 能安神。
二、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证。 三、症状: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一、组成:
1、主要配伍。 2、羚羊角。 3、生地、竹茹用量。
二、用法—竹茹先煎,代水再煎余药三、 主治—肝热生风(热极风动证)
❖ 1、病机:肝热灼津、筋脉失养。
❖ 2、主症 : 高热不退、眩晕、手足抽搐, 甚痉厥,舌绛干,脉弦数。
❖ 3、痉厥:痉病昏厥。
四、方解:
❖ 1、治法—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 2、配伍 ❖ 3、说明:
①为何养阴?
②为何化痰?
③为何重在熄风治标?
❖④与凉开三宝之区别。
羚羊角、钩藤—熄风平肝,凉肝清热—君
桑叶、菊花—助清肝、又散风热———臣生地、芍药、甘草—酸甘化阴
贝母、竹茹—清热化痰
为佐
茯神—————安心神
甘草—————又调和——————为使
五、临床应用:
❖ 1、原则 ❖ 2、现代 ❖ 3、加减
重证 卒然昏迷,不省人事
闭证 阳闭 至宝丹
阴闭 苏合香丸
脱证 益气固脱 独参汤
后遗证 神志清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补气活血通络
补阳还五汤
五、应用: 1、加减:痰多加胆南星、川贝母;头痛眩晕加 夏枯草、菊花;尺脉重按而虚加熟地、山萸 肉;心中烦热加石膏。 2、现代医学用于高血压,中风前。
天麻钩滕饮
甚至心痛
大定风珠(加鸡子黄、五味子)
二、方解:
鸡子黄、阿胶 滋阴养液,平熄内风 大队浓浊
牡蛎 龟 板 以助益阴潜阳
臣
白芍
玄 参 滋阴清热
天冬
茵陈
佐
川 楝 疏肝理气,泄肝热
麦芽
甘 草 (合麦芽):调和,防金石药碍胃—使
讨论:1、为什么本方证用疏肝之品,不用柴 胡?
2、本方中是用茵陈还是青蒿?
四、中风证常选那些方剂?
轻证 头晕目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镇肝熄风汤
五、分类
❖ 1、疏散外风—外风病证—川芎茶调散、消风散
(大 秦艽汤、小活络丹、牵正散、玉真散)
❖ 2、平熄内风—内风病证—羚角钩藤汤、
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
六、使用注意
❖ 1、辨清内外之风准确选方。 ❖ 2、阴虚津少者慎用疏散外风方。
川芎茶调散《局方》 一、组成
❖1、包括用法中的茶叶。 ❖2、重用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