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合集下载

田径核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田径核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田径核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田径核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核心力量训练在欧美也叫做功能训练或核心稳定性训练。

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竞技运动员核心区域肌肉的力量及稳定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田径核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欢迎阅读。

田径核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核心力量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群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

身体对重心的控制是核心训练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原理就是在训练的时候制造出一种类似于运动项目的非稳定状态,使核心肌群能够在神经的调节下改变这种非稳定的状态。

核心力量训练是偏重于神经肌肉系统的训练,训练时要集中精神,慢慢建立对训练肌肉的自我感知能力。

目前国内外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主要有不平衡器械训练 ,悬吊训练 ,弹力带训练,绳索滑轮训练,滑板训练等。

这与传统的力量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训练的难度分级都是从稳定的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到非稳定的抗阻练习。

根据核心部位肌群的生理特性和田径项目的特点,将训练方法归结如下:田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难度分级按照训练时的稳定与否和动作姿势及负荷强度将田径的核心力量训练分为七个难度等级:1.稳定状态下的静力性动作一般被用于核心训练的初期,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让运动员深刻体会到核心部位肌群的用力,并能提高对重心稳定的控制能力。

主要采用要求躯干从肩到髋部在一条直线上 ,保持静止 ,注意不能憋气。

2.稳定状态下无负荷的运动第二级是在第一级的基础上由双脚或双臂支撑改为单脚或单臂支撑,解放出来的肢体可以做一些运动。

在动作的过程中要保持身体姿势和躯干的位置不变前两级可以逐渐加大难度 ,动作的次数和组数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3.非稳定状态下静力性动作第三级的训练需要一些器械来制造不稳定的状态,例如瑞士球、平衡板、悬吊绳、海绵垫、气枕等,通过这一级的训练可以更直接的调动深层肌肉和神经的参与度 ,可在前两级的.基础上加上不稳定的器械。

如可采用前脚踩在瑞士球上的前弓步,经过一定阶段训练后可坐在球上或站在平衡板上,也可以双腿跪在球上或站在球上,难度加大可以单侧肢体支撑。

常用运动训练手段

常用运动训练手段

常用运动训练手段运动是人们保持健康和强健体魄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运动训练手段,我们可以锻炼肌肉、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能和协调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运动训练手段,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平衡训练。

一、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那些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脏和肺部的耐力。

通过有氧运动,我们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患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

有氧运动还可以帮助控制体重,燃烧身体脂肪。

通过加强肌肉的耐力和灵活性,有氧运动还可以改善姿势和身体的平衡能力。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快走、游泳、有氧舞蹈等。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需要注意适度的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通过锻炼肌肉群,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一种运动方式。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肌肉萎缩。

此外,力量训练还可以改善身体的形态,增加肌肉的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身体的脂肪燃烧。

常见的力量训练包括举重、引体向上、俯卧撑、深蹲等。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重量和训练次数,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此外,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避免受伤。

三、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通过拉伸肌肉和关节,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伸展度。

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和舒展性,预防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

此外,柔韧性训练还可以改善姿势和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运动时的不适和疼痛。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瑜伽、普拉提、伸展运动等。

在进行柔韧性训练时,需要注意适度的拉伸强度和持续时间,不要过度拉伸或者快速拉伸,避免拉伤肌肉和关节。

四、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指通过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平衡训练可以预防跌倒和受伤,提高日常生活和运动时的稳定性。

此外,平衡训练还可以改善姿势和身体的控制能力,减少运动时的摔倒和扭伤。

常见的平衡训练包括单脚站立、倒立训练、平板支撑等。

2000版田麦久《运动训练》复习资料

2000版田麦久《运动训练》复习资料

2000版田麦久《运动训练》复习资料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竞技体育构成: 1运动员选材 2运动训练 3运动竞赛 4竞技体育管理3.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1)竞争性:激烈的竞争性成为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2)规范性:现代竞技运动要求高度完美的技艺,它是以对技术、战术和各种训练规范性要求基础上建立的。

(3)公开性:竞技体育具有比一般社会活动更为明显的公开性和外相性特点。

(4)公平性:没有公平竞争,竞技运动便无法正常进行。

(5)集群性:竞技体育是由若干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行为,集体项目中,集群性特点更突出。

(6)观赏性:竞技体育以其独特的观赏性赢得官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奠定了自身发展的基础。

4.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5.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就是其研究对象。

包括: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所有因素,不仅包括运动场上的,还有社会因素、心里因素。

6.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具有鲜明专一性,但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内容和手段)(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负荷的适度增加能够导致运动竞技水平的显著提高,但当负荷超出运动员最大承受能力时,运动员机体会产生劣变现象)(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性行为,需进行有效管理)(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有着广泛的多学科联系)7.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8.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4)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5)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1.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2)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3)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推进竞技体育发展.2.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排除社会成员不良心绪1.田麦久——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过程,它要求合理安排训练方法和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1.循序渐进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训练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使运动员逐步适应训练,并逐步提高训练效果。

循序渐进法可以分为量的循序渐进和质的循序渐进两个方面。

量的循序渐进是指逐步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而质的循序渐进是指逐渐提高训练的难度和要求。

2.阶段性训练法:这是一种根据运动员的训练需求和目标,将训练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的训练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运动员在不同的阶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常见的阶段训练包括基础训练阶段、提高阶段和竞赛阶段。

3.反复训练法:这是一种重复进行同样训练动作和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

通过反复训练,能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动作的条件反射,提高技术水平。

反复训练应该注意动作规范和技术细节的训练,避免形成错误的动作习惯。

4.变化训练法:这是一种通过改变训练的方式和条件,刺激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提高训练效果的训练方法。

变化训练可以通过改变训练的强度、时间、方式和环境等方面来实现。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负重训练来提高力量水平,通过改变训练地点来让运动员适应不同的竞赛环境。

5.系统训练法:这是一种整体性的训练方法,它将训练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培养。

系统训练法要求训练的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

例如,在系统训练法中,可以将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以提高整体素质。

运动训练的手段包括器械训练、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等。

1.器械训练:通过使用各种器械和设备来进行训练,如力量器械、速度器械、灵敏器械等。

器械训练能够针对性地训练运动员的特定能力和技术要求,提高其运动能力。

2.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能力的训练,包括耐力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

力量训练方法

力量训练方法

力量训练方法运动员常用基础力量训练方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技术动作的速度、幅度,甚至运动耐力,因此对运动成绩的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使力量训练也构成了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供实际的力量训练参考和借鉴,我们在这里将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经常采用、行之有效的七种力量训练方法,并呈献给广大读者。

一、肌肉最大力量收缩训练法此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系统,最大限度地增加参与运动肌群的肌纤维募集数量,并改善其机能来发展肌肉最大力量。

其特点是重复次数少,强度要求很高,而消耗的能源物质并不多,肌肉力量的增加不会引起肌肉肥大和体重的增加。

因此比较适合于专门准备期的力量训练。

(一)窄金字塔法,最大强度向心收缩:90%×3,95%×2,97%×1,100%×1,95%×2,90%×3例如运动员深蹲最高强度是150公斤,按以上各组强度要求,可按以下方式练习:135公斤×3,142.5公斤×2,145公斤×1,150公斤×1,142.5公斤×2,135公斤×3。

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组间休息3~5分钟。

(二)最大力量向心收缩:借鉴保加利亚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连续做5组,每组做1次100%强度,组间休息3~5分钟。

(三)最大力量等长(静力)收缩: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2次,每次坚持5~6秒,组间休息3分钟。

这种练习可以提高肌肉在某一关节角度下用力的力量,也可用来加强运动员在某一特定技术环节的用力感觉和能力,但对提高肌肉协调性效果不显著。

(四)最大力量离心收缩:男子运动员采用120%最高强度,女子运动员采用110%最高强度,做退让性用力。

为保证安全起见必须采用专门器械,或教练及同伴帮助完成练习。

(五)离心-向心收缩:1.采用70%~90%的强度,在6~8秒内慢慢拉长肌肉,而后尽最大能力快速缩短肌肉。

运动训练学课程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学课程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2. 制约要素:每次练习的时间和距离;练习重复的次 数和组数;每次练习的负荷强度;每次练习的间歇 时间;间歇式的休息方式。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17
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高强度性间歇训练
强化性间歇训练 A型 B型
发展性间歇训练
负荷时间
大于40秒
40—90秒 90—180秒
大于5分钟
负荷强度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1
主要结构与知识点分析
使学生了解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掌握训练方法的概 念和具体操作方法的应用;掌握运动训练的常用方法及手段
学习重点
运动训练法的概念、体系和训练手段的概念; 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 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学习难点
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概念 运动训练具体操作方法的应用 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异同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2
第一节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一)运动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 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依据不同训练方法的基本作用和适用范围,运 动训练方法可分为:
一般地说,程序训练中训练内容的逻辑性、 训练过程的时序性越清晰、越细致,则越有 利于程序训练的组织实施,科学编制训练程 序是实施程序训练法的重要前提。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9
程序训练法的结构与基本特点: (1)程序训练法的结构
程序训练法由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 方法四种构件组成。训练程序由训练内容、时间序列和联 系形式三个要素组成。 (2)程序训练法的基本特点

体育训练方法

体育训练方法

各种运动训练的方法分类:训练类运动训练的方法极其丰富,分类非常复杂,按一般的区分有以下四类:按掌握技术技能分,有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纠错法;按负荷与间隙的关系分,有持续法、重复法、间除法;按训练方法的组合分,有变换法、综合训练法(包括循环训练);按训练方法的组织形式分,有游戏法、比赛法。

关于运动技能中学习这类训练方法在前述教学论中已经阐述,可以结合训练的特点运用。

本章只介绍其余的常用训练方法。

一、持续训练法持续训练法是指在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的强度,不间歇地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

持续训练法通常用于发展一般耐力,例如长距离跑或游戏,球类中的多球训练,体操中的单个或成套动作的连续重复练习等。

“法特来克”式的变速训练是持续练习法的变种。

“法特来克”训练法是一种利用自然地形的游戏式的长跑训练。

二、重复训练法重复训练是在暂时不改变动作要素、结构及负荷数据的情况下,反复多次练习,而且练习间隙保证机体能力基本恢复的一种训练方法。

重复训练法用于身体训练,可把强度提高到极限或次极限,从而发展最大力量或最高速度。

在强度适当的情况下,它是用于技、战术训练的主要方法。

三、间隙训练法间隙训练法是指在一次或一组练习之后,按照严格规定的间隙时间和积极性休息的方式进行休息,在运动员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组)练习的方法。

间隙训练法同重复法相类似,练习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时间。

区别的关键在于:间隙训练法每次练习的间隙时间有严格规定,要在运动员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开始第二次练习,而重复训练法的间隙时间要在运动员的机体基本恢复的情况下才开始第二次练习。

对于提高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而言,间隙训练法特别有用。

通常间隙休息只等心率降低到120~140次/分钟,即又开始下次练习。

此时心脏每搏输出量达到最大值,耗氧量也达到最大值,接着又对心脏施加新的强烈刺激,这有利于增加心肌耐力,增大心脏容积,较快地提高心脏的功能。

运动训练学试题汇编.

运动训练学试题汇编.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知识点:(一)竞技体育的构成判断题:1、竞技体育包括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三方面。

2、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竞技体育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游戏发展起来的。

单选题:4、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5、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6、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A.运动训练 B.运动选材C.运动训练 D.运动管理多选题:7、竞技体育由哪几部分构成?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教育学因素8、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有那些?、A.生物学因素B.个性心理因素C.社会学因 D.教育学因素(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判断题:1、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

2、竞争性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

3、竞技体育是只有很少的人参与的社会行为。

单选题:4、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点?A.竞争性B.公平性C.规范性D.公开性5.竞技体育主要是由哪些人组成的群体行为?A.教练员B.运动员C.裁判员D.球迷和观众6.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B.振奋民族精神C.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D.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多选题: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A.竞争性 B.规范性 C.公平性 D.观赏性8.为了保证竞技运动中的公平性,要求参加者共同遵循哪两个主要方面的行为规范?A.比赛项目B.比赛规程C.比赛规则D.比赛安排二、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知识点:(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及内容判断题:1.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体育知识点之运动训练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体育知识点之运动训练方法

一、运动训练方法的概念及作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二、具体操作方法的应用(一)分解训练法分解训练法: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分解训练法通常是在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较为复杂、可予以分解,且运用完整训练法又不易使运动员掌握的情况下,或者技术动作、战术配合的某些环节需要较为细致地专门训练时采用。

分解训练法的类型及应用:单纯分解法:需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和环节内容,在综合各个部分进行整体教学,在技术和战术的学习与训练中被广泛采用。

递进分解训练法: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将一、二部分合起来练,掌握两部分后再练第三部分,然后将三部分合起来练。

顺进分解训练法:需要把训练内容分解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掌握后在将三部分一起训练,如此步步前进,直至完整的掌握技术或战术。

逆进分解训练法:与顺进分解训练法相反,先训练最后一部分,逐次增加训练内容到最前一部分。

(二)完整训练法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运用完整训练法便于运动员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保持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完整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完整训练法的应用:完整训练法可用于单一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多元动作的训练;可用于个人成套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

用于单一动作的训练时,要注意各个动作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注意逐步提高训练的负荷强度,提高完整练习的质量。

用于多元动作的训练时,在完成好各单个动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掌握多个动作之间的串联和衔接。

用于个人成套动作的训练时,可根据练习的不同目的而有不同的要求。

在着重提高动作质量时,可在成套动作中途要求运动员停止练习指出问题,加深印象,重练改进;在着重发展完成全套动作的参赛能力时,则不拘泥于个别动作细节完成质量的情况,而强调流畅地连续演示全套动作。

运动训练学4-5章

运动训练学4-5章

运动训练学4-5章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P90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训练规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称训练原理。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训练原则:1竞技需要原则;2动机激励原则;3有效控制原则;4系统训练原则;5周期安排原则;6适宜负荷原则;7区别对待原则;8直观教练原则;9适时恢复原则。

第⼀节竞技需要原则P91⼀、竞技需要原则释义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根据提⾼运动员竞技能⼒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法、⼿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a训练⽬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

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三、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标,全⾯安排好训练和⽐赛。

b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的结构特点。

C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段。

D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第⼆节动机激励原则P94⼀、动机激励原则释义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为的训练原则。

⼆、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a成功动机是运动参训的重要原动⼒b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三、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加强训练的⽬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B满⾜运动员合理的需要。

C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赛的兴趣。

D发挥运动员在训练⼯作中的主体作⽤。

E注意教练员⾃⾝的榜样作⽤f注意正确地运⽤动⼒。

第三节有效控制原则P97⼀、有效控制原则释义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a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

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和填空

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和填空

运动训练学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指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

4.。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5.竞技能力:是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6.运动训练管理:是指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动训练系统及训练过程进行计划,并与实施的组织行为。

7.训练运动训练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有效的整合训练的资源,规范训练的流程,提高训练的质量。

8.运动员选材: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训练的专门人才的过程。

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

9.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0、裂变反应:运动员肌体承受训练负荷时,会产生应激性的反应。

当负荷过大,超过运动员机体所能承受的阈值时,运动员机体出现劣变反应。

110.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11.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练习。

12.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3.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地编制成由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

14.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运动训练学材料(1)(1)(1)

运动训练学材料(1)(1)(1)

一、名词解释1、分解法:指把完整技术动作按其基本环节,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使运动员分别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2、减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低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3、加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高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4、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竞技水平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5、运动员多年训练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6、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

7、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即为运动能力。

8、训练诊断:对运动员的健康水平,竞技能力,技术水平以及训练工作等的分析与判断。

9、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10、运动员选材: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训练的专门人才的过程。

11、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12、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13、运动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14、模式训练法: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5、程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地编制成由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6、分解训练法:分解训练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力量素质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力量素质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力量素质训练方法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是训练方法,手段和训练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作为一名教练员或运动员熟悉、掌握这些方法、手段,并且能结合训练实际及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运用之,才有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力量素质练习的基本手段(一)负重抗阻力练习这种练习可作用于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肌肉群。

这种练习主要依靠负荷重量和练习的重复次数刺激机体发展力量素质。

负重抗阻力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负荷的重量及练习的重复次数可随时调整,它是身体素质练习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二)对抗性练习这种练习的双方力量相当,依靠对方不同肌肉群的互相对抗,以短暂的静力性等长收缩来发展力量素质。

如双人顶、双人推、拉等。

对抗性练习几乎不需要任何器械及设备,也容易引起练习者的兴趣。

(三)克服弹性物体阻力的练习这是依靠弹性物体变形而产生阻力发展力量素质,如使用弹簧拉力器、拉橡皮带等。

(四)利用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如在沙地、深雪地、草地、水中的跑、跳等。

做这种练习要求轻快用力,所用的力量往往在动作结束时较大。

(五)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这种练习主要是由人体四肢的远端支撑完成的练习,迫使机体的局部部位来承受体重,促使该局部部位的力量得到发展。

例如引体向上、倒立推进、纵跳等。

(六)利用特制的力量练习器的练习这种特制的练习器,可以使练习者的身体处在各种不同的姿势(坐、卧、站进行练习。

它不但能直接发展所需要的肌肉群力量,还可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二、速度力量的训练由于速度力量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综合特征,一般都用提高肌肉用力的能力及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

其中,发展运动员肌肉用力的能力是发展速度力量的基础,而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是发展快速力量的决定“力量”。

体育运动项目绝大多数是在快速节奏下或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

各种情况下的起动速度、投掷中的鞭打速度、体操的团身、转体速度等都要肌肉的用力能力和肌肉的收缩速度。

表现在体育运动中为起动力量、爆发力、反应力等。

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运动训练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竞技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主要通过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身体对氧的利用能力。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骑车、游泳等。

通过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2.爆发力训练:爆发力训练主要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动作,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

常见的爆发力训练包括跳跃、冲刺、重量抛掷等。

通过爆发力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加速能力,适用于需要短时间内爆发力的项目。

3.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通过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负荷能力,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水平。

常见的力量训练包括举重、引体向上、杠铃深蹲等。

通过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和稳定性,适用于需要大力量输出的项目。

4.灵敏度训练:灵敏度训练主要通过增加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提高运动员的敏捷度和灵活性。

常见的灵敏度训练包括平衡训练、反应训练等。

通过灵敏度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适用于需要快速反应和灵活性的项目。

5.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主要通过拉伸和伸展动作,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伸展动作、瑜伽等。

通过柔韧性训练,可以改善运动员的关节灵活度和运动范围,降低运动伤害的风险。

6.技术训练:技术训练主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技能。

常见的技术训练包括手球传接、足球控球等。

通过技术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技术细节。

7.耐力训练:耐力训练主要通过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增加运动员的肌肉耐力和持久力。

常见的耐力训练包括长距离跑步、游泳等。

通过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长时间持续运动的能力,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运动的项目。

8.注意力训练:注意力训练主要通过训练运动员的专注力和反应能力,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灵敏度和能动性。

常见的注意力训练包括集中力训练、注意力分配训练等。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基础有氧训练:有氧运动是指持续时间较长、低强度、全身性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车等。

通过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减少脂肪堆积,改善身体的代谢能力。

常见的有氧训练手段包括长跑、循环训练、瑜伽等。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指通过负重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

力量训练可以分为无氧力量训练和有氧力量训练。

无氧力量训练是通过高强度短时的重量训练来增加肌肉力量,如举重、健美操等。

有氧力量训练是指通过低强度、高重复的训练来提高肌肉耐力和肌肉质量,如哑铃训练、弹力带训练等。

3.灵敏度训练:灵敏度训练主要针对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进行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常见的灵敏度训练手段包括平衡训练、跳绳训练、速度训练等。

4.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指通过拉伸和伸展训练来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可伸展性和可活动性。

柔韧性训练可以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动作的流畅性。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手段包括瑜伽、普拉提、拉伸操等。

5.耐力训练:耐力训练是指通过持续时间较长、中低强度的训练来提高肌肉的耐力和运动的持久能力。

耐力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耐力和肌肉纤维的数量,提高身体抵抗疲劳的能力。

常见的耐力训练手段包括长跑、游泳、循环训练等。

6.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指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和模拟比赛场景,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

技术训练需要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个人特点,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与手段,运动训练还可以结合其他运动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如心率监测、运动数据分析、动作捕捉技术等,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效果和竞技水平。

此外,合理的饮食、睡眠和休息也是保证运动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

总之,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应根据个人的目标和需要进行定制,同时要结合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以确保训练效果最大化。

发展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常用方法是

发展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常用方法是

发展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常用方法是
1. 长时间低强度有氧运动:例如长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通过连续进行较长时间的低强度有氧运动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

2. 高强度间歇训练:通过交替进行高强度和低强度活动,如间歇跑、间歇游泳等,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3. 长时间连续训练:例如长时间连续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逐渐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

4. 阻力训练:通过使用负重器材或进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肌肉耐力和有氧耐力。

5. 团队合作训练:例如进行团队跑步、篮球、足球等团体运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有氧耐力。

6. 高海拔训练: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训练,可以通过低氧环境刺激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

7. 适度的休息和恢复:给予运动员充分的休息和适度的恢复时间,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底气和有氧耐力。

训练十大方法

训练十大方法

一,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操作程序:1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

2 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

3 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结构模型4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定。

5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

6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

7改进训练工作,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

基本结构:模式训练法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

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模式训练法的特点:具有信息化特点、具体定量化特点。

1信息化特点:2定量化特点: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教练员指导-训练模型、训练手段-运动员训练-检测信息-评定结果-调控信息-教练员指导。

二,.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基本结构: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

基本特点:系统化特点、定性化特点、程序化特点。

系统化特点:定性化特点:程序化特点:应用过程:训练程序、训练手段-运动员训练-评定标准-教练员指导――=训练程序、训练手段。

三,分解训练法: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类型应用及特点:1单纯训练法: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

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内容,再综合各部分进行整体学习。

特点:分解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相对复杂;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训练。

2递进分解训练法: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

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再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合成起来训练;掌握后两部分后再训练第三部分;掌握后将三部分合起来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1、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
(1)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释义
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是指周期性重复进行单一结构动作的身体练习。

由于该类型练习动作相对简单、动作环节相对较少,因此,较易使练习者学习、掌握,并强化主要环节的训练。

由于该练习的动作方式较易设计,因此,可以作为体能主导类速度性、耐力性运动项群的主要练习手段和其他项群的基本练习手段。

(2)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举例
①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举例
A、各种快跑练习
不同距离或时间的跑的练习。

步法可为向前跑、垫步跑、交叉步跑、后蹬步跑、并步跑。

B、跳推杠铃练习
立姿,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

两手翻握轻重量杠铃放置胸前。

全身用力时,两脚交叉步或并步跳起,同时,两手上推杠铃到头顶至两臂伸直。

连续练习若干次,练习若干组。

C、拉测功仪练习
坐在功仪上,按划船动作,做全身性拉浆练习。

练习时上下肢配合,全力做6~10分钟,做若干组。

②局部周期性练习
A、快速挥臂练习
原地站立,头上方悬吊重沙袋,做扣排球动作。

连续挥臂拍击沙袋若干次,练习若干组。

B、卧推杠铃练习
仰卧卧推凳上,两手与肩同宽握杠,由胸前上推杠铃至两臂伸直。

连续上推若干次练习若干组。

C、拉橡皮带练习
立式上身前俯或俯卧式,两手由前方向后体侧拉橡皮带。

反复多次3~10分钟。

练习若干组。

2、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
(1)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释义
多元练习手段是指将几种单一结构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由于该类练习动作相对复杂、动作环节相对较多,因此有利于形成复杂动作的神经联系。

提高技能的储备量,有利于学习、掌握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

(2)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举例
①全身混合性练习
A、跑动跨跳练习
中速跑,每跑3步跨步跳1次,连续跨跳10次。

如固定距离可计时进行。

每组练习3~5次,练习2~3组。

B、助跑掷标枪练习
按完整掷标枪动作练习。

C、助跑扣球练习
按排球助跑扣球完整动作的方法进行实际扣球练习。

②局部混合性练习:
A、助跑起跳练习
助跑10米起跳跳远练习;5、7、9步助跑单、双脚起跳手摸高练习;持杆助跑30米接插穴起跳练习等。

B、助跑掷球练习
手持轻实心球,加速跑6~10米后侧交叉步跑3~5步,按掷标枪动作将球掷出。

C、摆浪收腹练习
撑杆跳高动作的辅助练习之一。

助跑起跳后,双手握在吊绳上,身体垂悬并随吊绳摆动之势屈退或直腿收腹起。

3、固定组合练习手段
(1)固定组合练习手段释义
固定组合练习手段是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固定形式组合的身体练习。

运用该练习较易学习、掌握、巩固和应用成套的固定组合的练习动作,使练习动作娴熟化。

(2)固定组合练习方式举例
①完整固定组合练习:
A、有氧健身操练习
按预先编排动作,进行包括各种跳跃、翻滚、换步跑动动作在内的成套动作的组合动作练习。

B、各种自选拳练习
根据武术规则,将各种拳法、腿法及身法动作编排成套的自选拳组合动作进行练习。

C、各种协调性练习
将各种脚步动作、跳跃动作、滚翻动作有机地编排成各种成套的组合动作进行练习。

②局部固定组合练习:
A、跳马推手练习
以体操跳马为器械,练习助跑起跳后的跳马推手练习。

B、各种空翻练习
跳水、蹦床、体操中各子项目的各种空翻动作的专门练习。

4、变异组合练习手段
(1)变异组合练习手段释义
变异组合练习手段是指在多元动作结构下,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变异形式组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通过各种变异组合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运动过程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对复杂状态的预见能力;可以提高各种运动战术的应用能力;可以提高与运动技术、运动战术相匹配的
运动机能能力;可以提高对复杂的动作反应能力;提高技能的储备量和掌握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的灵敏性素质和时空感知能力。

(2)变异组合练习手段举例
①完整变异组合练习
A、各种格斗性对抗练习
摔跤、散手、拳击等格斗性项目的全场性实战练习。

B、各种同场性对抗练习
篮球、足球、排球等同场性项目的全场性实战练习。

C、各种隔网对抗性练习
排球、网球、羽毛球等隔网性项目的全场性实战练习。

②局部变异组合练习:
A、进攻战术配合练习
在设置防守对手的情况下,专门进行少人或多人的某几种进攻战术配合应用的练习。

B、防守战术配合练习
在设置进攻对手的情况下,专门进行人少或多人的某几种防守战术配合应用的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