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4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TT′。
封闭条件下
❖ 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E点相对价格线与生产 可能性边界相交,而不是相切。在均衡状态时,社 会福利则由通过E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 曲线表示。
❖ 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国两种产品都生产, 社会福利也相同。
开放条件下
❖ 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通过国 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如果A国专门 生产X,B国专门生产Y,A、B两国都愿意将各自 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进行交换,那么两国 的消费点都会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位于图中直 线TT′的中点C,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
产品的进出口特性:制造新产品的企业垄断世界市 场,国外富有者和在创新国的外国人开始购买该产 品,出口量从涓涓细流开始。
2.产品成熟阶段 技术特性:技术已定型,技术诀窍扩散到国外,技
术垄断优势开始丧失 生产地特性:资本丰富的国家 产品要素特性:资本密集型 成本特性:东道国的制造成本要比创新国的进口产
理论的评价
技术差距理论证明了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 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 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这也较好地解释了实 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 型产品的贸易周期。
但是技术差距理论没有说明技术差距的大 小及形成的原因,也就没有解释技术差距如何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而无法解释贸易量 和贸易结构的变动。
实例 中国电器走向世界,美国自行车“远足”中国
卡尔马计算机公司设计出了一种新的产品, 其功能比现有产品稍有改进,但是外观作了很 大改动。其实际生产成本并不比现有的产品高, 公司却决定将现有产品转移到新加坡和韩国等 地生产,而在美国的工厂生产这种新的产品。 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公司的这一决定进行分 析。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课件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课件
一、经济学知识准备
(一)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
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在两种商品的平面上就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一些特征
国国家家BB
P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价格线
PA
国家A
PB
·C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三)一国孤立状态下的均衡
国家B
分工所得为扣除交易所得后,因产量发生变化引起的消费者满意 程度变化情况。
国家A
PA=PW=1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四、固定成本模型和成本递增 模型中分工的差别
成本固定下,两国为完全分工,或只少 一国是完全分工。
成本递增下,两国都为不完全分工。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五、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Pw
PB
X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作业:
P68 (3)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国家A
PB=2
1PA=1/2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二、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 础
国家A
国家B
PA’=1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PB’=1
三、成本递增下贸易的利益
(一)两国整体贸易利益
国家B 国家A
PA’=1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PB’=1
(二)交易所得和分工所得
交易所得为当开放贸易后商品的比价发生变化,而生产数量发生 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满意程度变化情况。

国际经济学第4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Specific-Factors-and-International-Trade

国际经济学第4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Specific-Factors-and-International-Trade

四、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
• 收入分配
# 日本: PM / PF ↑ 资本所有者↑ 土地所有者↓
工人→
# 美国: PM / PF ↓ 资本所有者↓ 土地所有者↑
工人→
四、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
• 收入分配:
Trade benefits the factor that is specific to the export sector of each country but hurts the factor specific to the import-competing sectors, with ambiguous effects on mobile factors. 贸易使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益,使进 口产品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损,贸易 对流动要素所有者的影响不确定。
一、特定要素模型
• 价格变化对模型均衡的影响
# 总体价格水平变化(价格同比率变化) # 相对价格的变化
一、特定要素模型
• 价格变化对模型均衡的影响
# Changes in the overall price level have no real effects, that is, do not change any physical quantities in the economy.
小结
3.在特定要素模型中,每个国家出口部 门特定要素的拥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 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的拥有 者受损。流动要素的拥有者可能受益也 可能受损。
小结
4.当贸易获益者补偿受损者的损失后, 获益者仍然有所剩余时,可以认为贸易 从整体上带来了收益。
小结
5.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不应该把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 两个国家:日本、美国 需求:日本 = 美国 劳动拥有量:日本 = 美国 资本拥有量:日本 > 美国 土地拥有量:日本 < 美国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二、短期与长期的比较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 的,而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 者区分的。 1.在长期情况下,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 将促使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着相同的方 向变化,即对于资本丰富的国家来说,国际贸易会同时 降低出口部门、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 于是两个部门的相同要素的实际报酬也会按相同方向变 化。 2.在短期情况下,由于资本是特定要素,两个部门 的资本使用量都无法调整,所以国际贸易将导致两个部 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相反方向变化,于是两个部门特 定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二)、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 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产品,X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其 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将上升。因此,在 自由贸易下,X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提高了。
(三)、Y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 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同样,相对于本部门产品,Y部门的资本际报 酬可表示为:
(二)模型的均衡解 1. 两点说明: (1) 模型是以短期内一国供给面的情况为 基础,不涉及需求面因素。 (2) 由于只有劳动是可变要素,所以在商 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只要知道劳动在两个部 门间如何分配,便可确定要素市场的均衡和要 素价格。
2. 模型的均衡: (1)与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均衡相比,开展贸易以后, 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 比较优势原则 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商品。那么国际贸易 将促使该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2)由于价格上升,所以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超过 了进口部门。(wf>w)。这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出口部门的边际劳动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生产力将下降,而进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则上升。 于是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落,进口部门的劳动 报酬开始回升。 (4)随着劳动的在两个部门间的流动,两个部门的 劳动报酬又重新趋于一致,最后达到新的均衡, 具体均衡情况如下图所示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经济增长的供给效果
供给效果的含义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变化与贸易效果,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变化与贸易效果,称为经济增 长的供给效果。 长的供给效果。 供给效果的类型 1.中性增长 1.中性增长 2.偏于出口型增长 顺贸易倾向增长) 偏于出口型增长( 2.偏于出口型增长(顺贸易倾向增长) 3.超偏于出口型增长 超偏于出口型增长( 顺贸易倾向增长) 3.超偏于出口型增长(超顺贸易倾向增长) 4.偏于进口型增长 逆贸易倾向增长) 偏于进口型增长( 4.偏于进口型增长(逆贸易倾向增长) 5.超偏于进口型增长 超偏于进口型增长( 逆贸易倾向增长) 5.超偏于进口型增长(超逆贸易倾向增长)
三、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 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要素投入减少, 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要素投入减少,但不是 等比例减少。资本用的更少一些, 等比例减少。资本用的更少一些,劳动用的 相对多一些。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 相对多一些。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 K/L随之减少 这就是节约资本的本意。 随之减少, K/L随之减少,这就是节约资本的本意。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偏 向资本密集性产品的生产。 向资
除了基于技术差距与产品生命周期的贸易 在本质上是动态的以外, 在本质上是动态的以外,到现在为止讨论 的贸易理论全部为静态的。也就是说, 的贸易理论全部为静态的。也就是说,给 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偏好后, 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偏好后,我们 就可以决定该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就可以决定该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但是,要素禀赋随时间改变, 但是,要素禀赋随时间改变,技术也经常 改进,偏好也可以变化。所以, 改进,偏好也可以变化。所以,一国的比 较优势也会随时间而改变。 较优势也会随时间而改变。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4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4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只有劳动是可变要素,在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只要知道劳动在 两个部门间如何分配(进而知道劳动的边际产出),就可确定要素 市场的均衡和要素价格
二 模型均衡解
(封闭条件下)劳动的分配和劳动价格的确定
VMPLX代表X部门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VMPLY代表Y部门对 劳动的需求曲线 当两部门的劳动报酬相同时,劳动在两部门的分配就达到均衡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产品,X部门的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rX MPKX PX
X部门劳动投入增加,则其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产出增加
rX MPKX PX
观察:X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rX如何变化?
X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rX也是上升的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Y产品,X部门的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w MPLX PX
贸易后,Y部门的劳动投入减少,则MPLY上升,则该国以Y商 品价格衡量的劳动实际收入上升
w MPLY PY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其特定要素—— 资本的边际产出(MPKX)将上升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wX
VMPLX′
VMPLY
wY
贸易后均衡点为E‘,X部门劳 动使用量为OXL’,Y部门劳动 使用量OYL‘ 总结:贸易后X部门的劳动投 入增加,Y部门的劳动投入下 降,该国工资水平w上升
VMPLX
E′
W’ W
E
OX
L
L′
OY
L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劳动实际报酬的变化
贸易后X部门的劳动投入增加,则MPLX下降,则该国以X商 品价格衡量的劳动实际收入下降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俄林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而得 出的著名结论,俄林认为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而引起的 生产要素价格差异逐步缩小,但生产要素价格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 能的,这只是一种趋势。
但是萨缪尔森证明了:在特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不仅 仅是一种趋势,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 对收益必然相等。这通常被称为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Heckscher-Ohlin-Samuelson 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H-OS)。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
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 说,形成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主要是 用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国际贸易。
一、理论提出的相关背景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一篇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 影响》的论文。在该文中,他探讨了李嘉图学说中两国间比较成 本差异的产生和这种差异在两国贸易发生后的变化及影响。
这一思想后来为他的学生俄林所接受和发展。
俄林于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该书被认 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因为俄林在这本著作中 所创立的贸易学说被经济学界誉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发展 到现代的标志。并由此在1977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 模式称作生产要素比例模式,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并列为国际 贸易中两大基本模式。
均衡时,L和K的价格分别是w , r , 并且 wX wY w
rX rY r
wPXMLPXPYMLPY
w PX
MPLX ,
w PY
MPLY
r PX MPKX PY MPKY
r PX
MPKX ,
r PY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 从T点到E点的消费增加(?)就是
得自分工的利益(分工所得)。
精选ppt
24
第四节 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在成本递增情况下,即使两国具有相同 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只要两国的需求偏好 不同,就仍然存在通过贸易共同获利的可能 性。
只要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对商品的不同 偏好,互利贸易就可以发生。
精选ppt
25
精选ppt
16
图3.3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所得
精选ppt
17
在图3.2中我们看到,在不存在贸易的条件下,
A国X的均衡相对价格是PA=1/4,而B国X的均衡下 均衡相对价格是PA=4。故A国在X上,B国Y上具有 比较优势。
假如由于某种原因两国开始贸易(比如政府取消 贸易壁垒或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A国就应该分
精选ppt
28
较,A国在贸易中获得了20X和20Y。同样地, B国用60Y交换60X,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 曲线Ⅲ上的E点。与A点比较也多获得了20X 和20Y。
• 注意,在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中,两个国家均 脱离了自给自足的状态,其生产模式也是相同 的。
精选ppt
29
精选ppt
12
线与无差异曲线Ⅰ的切点。B国在A 点达到 均衡。在A国,商品X的均衡相对价格就是通 过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A的 公切线的斜率,在图中PA=1/4,对于B国PA = 4。由于X在A国的均衡相对价格低于B国,故 A国对于X,B国对于Y具有比较优势。
精选ppt
13
(二)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19
三、不完全分工
(一)固定成本条件下贸易模型 两国均完全分工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
的商品。专门生产。 (二)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模型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详细描述
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之间生产成本的差异。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 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获得贸易利益。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 品时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情况。
资源禀赋理论
总结词
资源禀赋理论,也称为H-O理论,认为各国 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 品,并从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商 品进口。
创造就业
贸易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 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收 入来源,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04
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化的定义与影响
定义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趋 势。
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加速了技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关税定义
关税是一种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种,其目的是增 加国家财政收入或保护本国产业。
关税种类
关税可以根据征收方式、税率、征收对象等不同标 准进行分类,如普通关税、最惠国关税、反倾销关 税等。
关税影响
关税会对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贸易量、产业结构、 消费者福利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 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贸易促进了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使国家能够更加专注 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 步推动经济增长。
贸易与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调整产业结 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转移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引进先进技 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经济学第4章-精品

国际经济学第4章-精品
PW
PW’
bc d e
M2
SH
P
SH+F+t
SH+F
t
DH
大国进口需求曲线
国外出口供给曲线
征税后出口供给曲线
A c b+d C ef
B
Q1 Q3 Q4 Q2
Q
M2
M1
Q
M1 (a)国内市场
(b)进口市场
图4-3 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
17
(2)关税对大国消费量、产量、贸易 量和财政收入的影响
关税消费效应:Q2-Q4; 关税生产效应: Q3-Q1 ; 关税贸易效应:M1-M2; 关税收入效应:c+e。
关税生产效应:由关税导致的国内生产的增加,
即: Q3-Q1 ;
关税贸易效应:由关税导致的进口的减少,即:
M1-M2;
关税收入效应:由关税所导致的政府财政收入的
增加,即:c。
14
(3)关税对小国消费者剩余(Cs)和 生产者剩余(Ps)的影响
关税导致小国Cs减少-(a+b+c+d); 关税导致小国Ps增加:+a;
关税的概念 关税的种类 关税的征收方式
5
5.1.1 关税的概念
关税(tariff)是一国通过海关对进出口商 品所课征的一种税收。由于征收关税提高了 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了进 出口商品的数量,故又称关税壁垒。
征收关税的目的有二:其一,增加政府的财 政收入(财政关税);其二,保护本国的产 品和市场(保护关税)。
未曝光的窄长彩色胶卷
16元/平方米
232元/平方米
(1)每台完税价格低于或等于 (1)每台完税价格低于或等于
混 合 税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第四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第四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H
P (q)。所需的商品越高档,则其品质等级
就越高。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消费者所需
G
商品的品质等级也就越高,二者的关系由图
F
中的OP线表示。现在,假设A国的人均收入
E D
水平为yA ,则A国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 以D为基点,上限点为F,下限点为C的范围
C
内。假设B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B ,则其所
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G为基点,上限点
二、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与外部规模经济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两种。 • 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
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的增加,分摊 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越来越少,产品的 平均成本下降。 • 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外部性的表现,主要 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 模扩大。由于同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产业积聚 即出现扎堆现象,这样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 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成本会降低。。
一、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基本命题
需求偏好相似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命题的基 础上的: 1.国内市场的需求决定企业潜在的出口产品; 2.一国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其需求结构; 3.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的国家贸易基础越雄厚。
二、需求相似与国际贸易
q
如图,横轴表示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y), 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
二战后以来,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产品,也大量进口相似的工业产品 ,工业国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产品”的模式逐渐改变,出现了 许多同一行业既出口又进口的现象。例如,美国每年要出口大量的汽车,但 同时又从日本、德国、韩国等地大量进口汽车。这种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 品的贸易模式被称之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经济学]免费】H-O理论国际贸易理论

[经济学]免费】H-O理论国际贸易理论

1、两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国际贸易能够发生



两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符合古典学派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原则(比较 优势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下面的例子,美英两国 都有绝对优势),因此国际贸易能够发生。 举例分析:假设两个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生产两种产品如小麦和纺织 品,1美元兑换1英镑,国内的价格比例如表7-1 表7-1





三、俄林的相互依存理论
俄林的相互依存理论的实质是一般均衡论,即认为任 何经济现象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俄林将相互依存 理论运用到了商品价格的决定上,被称作相互依存价格论, 或称一般均衡价格论。 他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价格形成机制。 1、需求:决定需求的有两种因素:一是消费者的欲望、要 求和爱好;二是每个人的收入状况,也影响对商品的需求 情况。 2、供给:决定供给的也有两种因素:一是生产要素的禀赋 状况;二是生产的物质条件,比如,生产中是否使用的技 术设备较多而劳动力较少,等等。 俄林认为,由上述四个基本因素所构成的价格机制, 在同一时间内决定着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所有商品和生产要 素的价格。 .
俄林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一个著名结论: 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丰富的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进口的是本国稀缺的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




这个交换比例上的差距决定了双方若按照差距之内的交 换比例进行交易,都可获得利益,从而使两国间的贸易 能够发生。 也就是说,小麦和纺织品的交换比例在1∶1/2~1∶3 之间,对参加交易的两国都是有利的。 比如,1单位小麦交换1单位纺织品。对美国来说每单 位小麦比国内交换多得1/2单位纺织品。对英国来说每 单位纺织品能比国内交换多得2/3单位小麦,这是因为 在英国国内1单位纺织品只能交换1/3单位小麦,而与 美国的贸易中1单位纺织品则可换回1单位的小麦。 从这种分析中可以看到,在两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 的条件下,国际贸易能使交易双方同时获利,从而使这 种贸易有了发生的现实基础。 .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ppt课件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ppt课件
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两个国家在生产这两种商品 时都是机会成本递增的。国家1每多生产20单位X,必须减少越来 越多的Y的生产,向下的长度递增的箭头说明了这一点。
9
1.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不同国家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同的原因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要素(资源)禀赋 —不同国家生产技术不同
随着要素或生产技术的变化,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也会发生变化。
3 孤立均衡
在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条件下,当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 曲线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时,该国就达到了均衡 状态,这发生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的位 置上。两条切线在切点的公切线的斜率给出了国内的均衡相 对价格,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
17
3 孤立均衡
nation 1
nation 2
21
4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4.1 基础和所得 4.2 不完全分工 4.3 小国情况 4.4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4.5 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22
4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在贸易中,国家1生 产更多的X(具有比较优 势的商品)的同时,仍 继续生产一部分Y。同样, 国家2在贸易中仍继续生 产一部分X。
34
案例分享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 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 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 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前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运用劳 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且由于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 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 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 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是指发展 中国家虽然开始进行制造业的生产,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 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 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_OK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_OK
5
3.3 opportunity costs and relative commodity prices
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X产品的机会成本等于X产品对Y产品的相对价格, 等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即边际转率,该 指标反映了一国的比较优势。
6
3.4 Equilibrium in isolation
10
illustration of equilibrium in isolation
(对于孤立均衡的说明)
图3.3译文(见66页图3.3) :A国在A点组织生产和消费,
而A点正是其生产可能性曲线和其能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 线I的切点,这时A国达到了均衡,或是福利最大化。同样, A1为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I1的切点,B国A1 点达到均衡。在A国,商品X的均衡价格就是其生产可能性 曲线与无差异曲线在点A的公切线的斜率,图中PA=1/4。 对于B国,PA1=4。由于X在A国的均衡价格低于B国,故A 国对于X,B国Y具有比较优势。(7)
4
3.2 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社 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图3.2,P52) 表明使一国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X和Y的不同组合。高的曲线
表示高的满足程度。社会无差异曲线是向下的,而且是凸向 原点,互不相交。 边际替代率(P63) 消费中X对Y的边际替代率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 曲线上,多消费1单位X而必须放弃Y的数量。社会无差异曲 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并 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该曲线下降而下降。
7
3.5 the basis for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with increasing costs

《国际经济学》大学教学课件 第四章 国际贸易纯

《国际经济学》大学教学课件 第四章  国际贸易纯

吸收到对方的出口。如果对手对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于对
手商品的需求强度,则交换比率越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反之, 则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y
B国国内交换比率
国际贸易区
A国国内交换比率
x
2.贸易的静态均衡
图示 p
出口
pw
p1
p2 进口
x
二、提供曲线与贸易的动态均衡
图示 Y
E E’
X
三、贸易条件及其度量
一国的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 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在一个两国世界中,一国的出口正是其贸 易伙伴的进口,所以,在两国条件下,一国的贸易条件等于另一 国贸易条件的倒数。
在一个具有多种贸易商品(不只两种)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 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这个 比值通常要乘以100,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
2.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贸易基础 教材P105
3.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贸易利益 教材P105-106 (1)基于分工的利益 (2)基于交换的利益
三、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
1.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递增是指随着一种商品的生产量的增加,该种商品的机会成本
二、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
1.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表示为下图。图1表示A国固 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图2表示B国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 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y
y
MRTxy=0.5 x

国际贸易的标准模型

国际贸易的标准模型

9、 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编交辑pp易t 成本
2
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
➢一种生产要素,即劳动 ➢劳动是同质的
利用机会成本理论,有关劳动的假设可以放松
编辑ppt
3
机会成本理论 提出者:1936年哈伯勒(Gottfried Haberler) 机会成本概念:
✓ 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等于再生产1单位此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 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是为一种生产机会而不得不放弃另一种生 产机会的代价。
条曲线在原点有不同的斜
率,即两国国内的均衡价
格不同,它们总会在某处
PA
相交,因为两国国内均衡
价格存在差异,为贸易提
X编辑ppt 供了基础。
37
Y PA′ 0
国I PE
● 国II
E
▪ 在PF价格水平上,国I经
济在F点,国II经济在M点:
PF•

出现了国II对商品X的过 度需求;
M• 出现了国II 对Y商品的过
Y
PB
A国
E
PA C2
C1
A
B
Y
X
编辑ppt
PB' B国
PA'
B' C1'
C2'
E' A'
X
18
贸易条件下的相对均衡价格
互惠贸易的国际交换价格范围:
• 介于经济孤立均衡时两国国内交换价格之间
均衡国际相对价格与贸易利得
A国对Y(B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强,而B国对
X(A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贸易的相对均 衡价格就越接近A国的孤立均衡相对价格,A国在 贸易中的地位就越低
成本,也是此时市场的相对商品价格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四章

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
工资-地租 比率, w/r CC FF (w/r)2
(w/r)1
SS 棉布的相对 (P /P )2 (P /P )1 C F C F 价格, PC/PF Increasing (TC/LC)1 (TC/LC)2(TF/LF)1 (TF/LF)2 土地-劳动 比率, T/L Increasing

在每个部门,生产中所使用 的土地与劳动的比率取决于 劳动与土地的相对价格w/r。
aTF /aLF >aTC /aLC
w/r
模型假设:
在相同的工资地租比之下,b 点代表的劳动土地比大于a点 的劳动土地比,C产业是劳动 密集型,F产业是土地密集型 产业。
w/r FF a b
CC
L/T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棉布价格与粮食价格比 率PC/PF之间存在着一一
PC/PF
对应关系,也被称为
“斯托尔泊一萨缪尔森 效应”。
SS
这种关系可以由右图中
w/r
的上升曲线SS表示。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效应): 在要素供给保持不变的条 件下,若产品的相对价格 上升,那么无论用哪种产 品衡量,生产该产品所密 集使用的要素的名义和实 际收入就会提高,而其它 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就 会减少 反之亦然
-(aTC/aTF)×QC
QC
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固定时,生产边界线的绘制
H-O模型假定商品生产使用两
种生产要素,可以生产的商品
数量将受到如下两个条件式的 限制:
(1) (2) aLC/aLF >aTC /aTF
QF
仅使用劳动力时的生产可 能性边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一、多项选择题
1、下列那些可能是机会成本不变的原因()
A、生产中可能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
B、生产中使用两种以上生产要素,但每种产品的要素使用比例相同
C、生产中使用两种以上生产要素,但每种产品的要素使用比例不同
D、以上都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对于生产中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当一种要素投入量不变,而另一种要素投入量持续增加时,投入量不变的那种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将()。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和规模经济相违背的是()
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D.边际成本递减
3、当机会成本不变时,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呈什么形状()
A.直线
B.内凸
C.外凸
D.先内凸后外凸
4、下面哪种情况不能表明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后福利水平提高()
A. 该国社会无差异曲线向外移动
B. 该国消费者剩余增加
C. 该国所能消费的两种产品数量都有所提高
D. 该国社会无差异曲线向内移动
三、名词解释
1、提供曲线
2、贸易条件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更接近现实?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代表什么?
2、无贸易时各国的相对商品价格是如何确定的?这与一国的比较优势有什么关系?
3、假定机会成本不变和假定机会成本递增对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结论有什么影响?
4、用几何图形分析说明得自交易的利益和得自分工的利益。

5、结合图形说明两国其他条件相同,不同的偏好是如何产生国际贸易的。

五、论述题
1、试述对贸易的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一般均衡分析更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