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共29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沉重的历史,承载着战争与灾难,记录了中华名族用鲜血书写的无数悲歌。
然而,中国近代史的历程,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先近代化的凯歌。
近代以来,中国就承担着两个历史重任。
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幸福。
然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百年的水深火热中,社会各阶层奋起反抗,掀起一次又一次反帝反封的运动。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强,在摸爬滚打中为探索着强国之路。
他们的尝试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都为寻找正确的救国方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而在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经过三十多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着中国人民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是中国近代史必然的历史规律。
而从这百年的兴衰沉浮之路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当下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中的宝贵经验。
一、中国近代社会现实客观上需要新的国家出路的探索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具体的失败探索。
①农民阶级: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末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
它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其纲领性文件的创道性。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虽然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其中的大部分条款并未能付诸实施,但这也反映出进步意义。
此外,太平天国起义还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但农民阶级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且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内部腐败现象日益增长,也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这些局限性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结果。
②地主阶级: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即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洋务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兴办近代企业(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以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 第三、革命形势——城乡不平衡
•
32
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到1930年初,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 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 约10万人。重要的根据地有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闽浙赣、 湘鄂赣、湘赣、广西的左右江、广东的东江和琼崖等。 • 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 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
11/6/2014
7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时实行的“不抵抗”政策在 处理“济南惨案”中已露出端倪。 而日军在以后 全面侵华中的残暴野蛮行径在“济南惨案”中也已暴露无遗。
11/6/2014
8
2.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12月29日凌晨, 东北易帜
月 日 凌 晨 , 张 学 良 等 联 名 通 电
宁汉合流后国民党政权及其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革命、 土地革命 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 关键词:十年内战 • 关键人物:蒋介石(第一节),毛泽东(第二节)
3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本章聚焦:国民党 蒋介石
1927-1937 官僚资本形成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 陈果夫
15
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南京国民政府所代表的,既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 利益,也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大资产 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国民党所实行的就是代 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 军事独裁统治。
中国近代史纲要

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毛泽东、蔡和森、杨匏安、周恩来等)
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 给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研究俄国的方 式”、“读马克思革命老办法非改变不可”, “通 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教育,必须依靠下层人民, 必须走俄国人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 日益明确了” ——吴玉章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五四运动 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万人。 (2)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3)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4)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 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新的社会力量成长壮大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 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 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 人” 。
——鲁迅《狂人日记》
(
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阶段
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 制和愚昧、迷信
代表作
作者
《敬告青年》
主义的进步刊物。 第二,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全 国各地陆续出现。 第三,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被翻译出版。 第四,涌现出一批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先进分子。
思考总结:20世纪一二十年代马克思 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
据不完全统计,这 一时期全国新出版的、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宣传 社会主义倾向的报刊, 达二百多种。五四运动 后,在各地早期共产主 义者的领导和推动下, 中国社会掀起了一个波 澜壮阔的传播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高潮。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精品文档

2、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成果
从1928年10月至1930年 5 月,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的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 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 主义》等文章,阐述了共产党 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 根据地建设这三者的辨证关系 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标 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理论的基本形成。
1、1927年后三次“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 导
第一次是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错 误
第二次是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第三次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瞿秋白
李立三
王明
2、 王 明 “左” 倾 错 误 在 苏 区 的 影 响
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首先,为了镇压人
最后,实行文化专制
民和消灭异其己次力,量为了镇压再人次民,和推行主保义甲,剥夺人民的言
,国民党建立消了灭庞异己力量,制国度民,党以控论制和人出版自由。
大的军队。建立了庞大的特民务,系禁统止革命活
——军统 和中统动。。
国 民 党 的 军 队
保长印
军
3、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到1930 年初,共产党领导 人民群众建立了大小十几 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 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 10万人。农村革命根据地 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 的主要战略阵地。
红 军 在 渡 河
(二) 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1.反”围剿”作战
从1930——1932年 底,蒋介石集中兵力 ,向中央根据地发动 了四次围剿,但先后 都失败了。对其他革 命根据地的围剿战争 也相继失败。
1927年8月,党中央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确定了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总方针,毛泽 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八 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前进了一大步,开始了 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 与“科学”。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 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 生”(Democracy)和“赛先 生”(Science)。
陈独秀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 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为 此,“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 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1919年五四运动 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 的旧文化的斗争。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 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 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 活泼细胞之在身。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对“彻底性”的理解: 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 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 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 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 封建势力的联合。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近代中国第一次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 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 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 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民主”与“科学”与中国传统的 价值观念处在一种不相容的境地。孔学 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 活、政治”与新文化运动提倡者提出的 “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目标不相适 应。
第一首白话诗《朋友》后改 为《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 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 天,天上太孤单。
“我翻开历史一看,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 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 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 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 都写着两个字是‘吃 人’。”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和新道路

毛泽东说过: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 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 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 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当时的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开明的民主政治,外无独 立的民族尊严,不但没有议会可以利用,而且更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 合法权益。由此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 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其一种特征。
方法
中国共产党也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 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的,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 即群众路线方法。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国共合作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国共合作的背景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中共的发展陷入低潮。
国共合作的原因
1
1.共产党认识上的觉悟,也就是单靠个人是不 行的。需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 2.国民党是较革命的民主派而且孙中山及其领 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 孙中山在多次革命后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搞革命 是不行的。所以国共合作也是两党共同的愿望。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2
国共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对于今日而言,这条道路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 重大的启示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我们 难免会有碰壁,有失误,所以就应该发扬这种用于 探索的精神。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情和形势的 前提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调查和研究, 更要善于总结经验,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另 外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民生,体察民意,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而 加快社会主义事业的步伐,推进人民富裕,增进社 会和谐,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科学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共22页PPT资料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Ø1922年7月中共二大决定实行“党外合作”。
Ø1923年6月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正式 决定。 Ø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国共 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Your Logo
(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黄埔军校的建立
而 且 要 知 道 要 向 什 么 人 放 。 ”
彭湃
赤山约农会旧址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 国共合作的形成 2 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3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4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国共合作的形成
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 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林祥谦
施洋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Ø 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 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Ø 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 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
Ø 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 必要的条件。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出新面貌.
第一,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 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 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
(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 不可避免会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存在弱点: 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 性。
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
(3)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对西 方资本主义的方案产生怀疑的原因:
1.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向外国学习的过程经 历了三个阶段:
(3)辛亥革命既成功有失败,中国先进分子 从制度层面推进到文化层面——观念形态的革命: 文化→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 所以从路径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步为科技进步, 第二部由科技进步加政治改革, 第三步科技进步加政治改革加思想解放。
军阀势力的异常的特点:
一是在军阀手里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 武装,军队变成了私有之物; 二是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 形成了私有的地盘,没有无军队的和地盘 的军阀。因此,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 下的武制,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更带有动 乱性和黑暗性。
2.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 须根本改造国民性。因为‚我们多 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 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 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 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
3.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第一、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 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 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 是崭新的。 第二、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学生起 到了先锋作用。 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4.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3.能力培养方面: • 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 • 学会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艰苦历程; • 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以毛
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 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创 造。
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阅读文献: •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 2.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2.教学难点 • (1)端正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 (2)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
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第三讲2.+(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xs)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 无成就。” ——《孙中山选集》 这时,他开始意识到“要学习俄国的 方法、组织和训练”,“以俄为师”的 观念逐步形成。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 • •
•
1923年1月发表《孙文越飞宣言》 “联合国际革命力量” 标志孙中山联俄联共方针确立。 1923、8应苏联政府的邀请,孙中山派 “孙中山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军 事、政治和党务,并洽谈苏联援助问题。 团长:蒋介石
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
1.1924年-1927年
2.1927年-1937年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阶段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阶段
3.1937年-1945年
4.1945年-1949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9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使世界政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俄国无 产阶级突破 了帝国主义 链条上的薄 弱环节,取 得 “十月革 命” 的胜利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孙中山(1866—1925)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 就需要新的血液。”
——《宋庆龄选集》
必要性:
① 从战略和策略上考虑,作为战略(全局)问题, 进行革命,要分清敌、我、友。 ② 中国工人人数太少,到五四时才200万。
③ 共产党的人数太少,
④ 从政治影响上看,共产党不及国民党。
可能性:
• ①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②国民党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中国近代史纲要_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 革命性质: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民
主主义革命。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中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 展现出了新的面貌:
• 第一,中国中产党一经成立,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 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正式确 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 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主持下 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 成。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实现合作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 开
• 大会的召开时间:1924年 广州 孙中山。 • 中心议题: 改组国民党,审议通过了《中国国民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主要成果:新三民主义,成为两党合作的基础。
(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纽 带。) • 大会的意义:①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国民革命兴起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1. 民族主义:新的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 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旧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满清 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
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后 由周恩来继任),军事总教官何应钦。 • 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 黄埔军校学生是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力量。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北伐战争
1. 北伐的目的: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
革命推向全国。 2. 北伐的主要对象: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 了革命前进的步伐。 • 1924年工人运动、农 民运动开始复兴,创 办了黄埔军校。 • 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 为起点掀起了大革命 的高潮。进行了胜利 的广州战争,1926年 开始了胜利的北伐战 争。
黄埔军校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黄埔军校
• 黄埔军校1924年5月创立。 • 孙中山自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后 由周恩来继任),军事总教官何应钦。 • 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 黄埔军校学生是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力量。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北伐战争
1. 北伐的目的: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 革命推向全国。 2. 北伐的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大革命是又一次席卷全国
的革命运动。
这次革命声势之 浩大、发动群众 之广泛、斗争之 激烈,在中国近 代历史上是前所 未有的。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一个高潮。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艺术设计八班 王雪丽
第一次武装起义 失败 第二次武装起义 失败 第三次武装起义 胜利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 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这场大革命: 第一,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 治口号下进行,这个口号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第二,大革命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 组织形式下进行的。 第三,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广泛 的群众运动。 第四,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
第三节
新版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课件.ppt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国共合作的力量,形成革命的大团结。
第二,北伐战争是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 是正义的、革命的、进步的战争,顺应民心, 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第三,北伐胜利同苏联政府的支持也分不开。 第四,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
第五,北洋军阀集团内部矛盾的存在,也是北 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
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讨论和制定党在民主 革命时期的纲领。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
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 和国。
精选
5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毛泽东:“没有独立、自
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
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
精选
21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中就有五位出自黄埔军校, 他们是徐向前(一期)、叶剑英(教授部副主任)、 聂荣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林彪(四期) 和陈毅(武汉分校中共委员会书记)。
解放军首批授衔的十位大将中也有三位出自黄埔军 校,他们是陈赓(一期)、许光达(五期炮科)和 罗瑞卿(武汉分校)。周恩来、陶铸(五期)、刘 志丹(四期)和左权(一期)等,也在黄埔军校工 作或学习过。)
治联盟; 第二,辛亥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
精选
13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从中国共产党来看:中国工人阶级需要强 大的同盟军。
中共一大决议:“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 系。”
中共二大通过《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议决 案》。(党外合作)
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决定同孙中山领 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纲要上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件共29张PPT

遵义会议会议室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
陈云
(D)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 (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 (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 中央档案馆编《遵义会议文献》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 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 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爬雪山 过草地飞夺 泸强定ຫໍສະໝຸດ 桥 大渡河四渡赤水巧渡 金沙江
红军三大 主力会宁
会师
红一方面 军与陕北 红军会师 于吴起镇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 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 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 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 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长征 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会剿”
第一 半殖民地的中国中,白色政权间的长期分裂和 战争给红色政权存在提供了条件
第二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群众 基础较好
第三 中国革命的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 第四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第五 中国共产党的有力组织和正确政策
——据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选集》第1卷整理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1卷
毛泽东认为根据中国国情,走什么道路才能 促进全国的革命高潮?
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夺取全国政权中的作用?
实践
理论
1929—1930年,毛泽东、 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转 战赣南、闽西,开辟了 赣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9页PPT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