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娱乐至死
2021高三材料作文“学会管理时间,莫因手机娱乐至死”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材料作文“学会管理时间,莫因手机娱乐至死”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作文原题阅读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材料提供的是一幅漫画:一个时钟陷进了一部手机当中,画面上的手机像一个泥潭,掉进泥潭的时钟不管怎么挣扎都难以自拔,最终被手机吞噬。
漫画表明了一个社会现象: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沉迷手机,我们的时间被手机吞噬。
命题者并没有给出多余的注释性文字,漫画的内容就是情境的限制,考生只有读懂漫画,方能准确审题立意。
2.写作任务的限制。
本题任务限制不多,但漫画带有寓言的性质,考生须准确理解漫画含义,透过表象看实质,对手机和时钟进行更深层次内涵的挖掘。
3.价值判断的限制。
漫画揭示的是手机和时间(时钟实际代表时间)的关系,即当下很多人过度使用手机,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启示人们要合理使用手机,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开放性1.立意角度自由。
基于漫画的内涵提取,考生可以通过对漫画的多样化解读获取立意角度,立意角度是多元的。
可以从认识论的角度谈沉溺于手机的危害,可以从手机使用者的角度谈时间管理,也可以综合来谈。
2.联想是开放的。
漫画作文的一大特征就是漫画寓意深刻,引人思考。
本题命题材料简单,没有多余的文字叙述,考生可以根据漫画充分联想现实中种种沉迷手机的现象,提出批评,针砭时弊,治病救人。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
考生可以依据漫画表达的意思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就漫画讽刺、揭示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议论,写成议论文。
本题对文体并没有特殊的限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文体。
解题本题属于漫画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漫画、思考现状、解决问题的能力。
漫画作文近几年经常出现,比如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的“巴掌与吻”;2019年全国卷Ⅲ考查的“师生真情”。
本题漫画关注社会热点话题,重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合理使用手机,珍惜时间,在审题立意上难度不大。
娱乐至死作文八百字
娱乐至死作文八百字英文回答:Entertainment as a Distraction.In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Neil Postman argues that our society has become obsessed with entertainment to the point where it has become a distraction from important issues. He believes that the rise of television as a medium has led to a decline in critical thinking and a loss of meaningful discourse.Postman's argument resonates with me because I have observed how entertainment has become a dominant force in our lives. We are constantly bombarded with entertainment in various forms, from television shows and movies tosocial media and video games. This constant stream of amusement has made it difficult for us to engage in deeper discussions and reflect on important matters.Television, in particular,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role in shaping our culture. It presents information and news in a way that is easily digestible and entertaining, but often lacks depth and substance. As a result, we have become passive consumers of information, accepting whatever is presented to us without questioning or critically analyzing it.Moreover, the rise of reality television and celebrity culture has further contributed to the decline of meaningful discourse. We are more interested in the personal lives of celebrities and fictional stories than in discussing pressing social,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his focus on entertainment has led to a shallow and superficial society, where trivial matters take precedence over important ones.中文回答:《娱乐至死》中的娱乐作为一种分散注意力的方式。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精编之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对当代娱乐泛滥、文化缺失的思索一、电视时代的《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了一本《娱乐至死》的书。
这是一卷了不起的精神财富,对于处于信息爆炸年代,并被极大的信息量冲击的头昏脑胀的我们意义至深。
波兹曼悲观地认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瞬间传递信息,受众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事物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
在瞬时和图像的双重影响下,电视使人们既失去了传统,又放弃了思考,并把人们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
电视媒体的盛行,使得人类的思考空间被大幅挤占了,使得人类的思维方式变得扁平和浅层。
电视媒体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是严肃的还是轻松的,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街边小事,都以娱乐化的方式表现传达给了受众。
这些信息较之以往,我们从书本、报纸或者其他的媒介中获得的,更加直观、简单、明快,易于理解。
人类会很轻易地接受这样的传播方式,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依赖这样的传播方式,并将之作为一种生存方式。
波兹曼认为这样娱乐化的生存方式会使得人类变成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样的生存方式会带给人类灾难。
【电视教育】我们国内很著名的电视科普节目,当然我并不说电视科普不好,我自己就曾经一度追捧CCTV-10的百家讲坛。
但是我认为硬要用电视做科普的话,无非是两种结果:一是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结果,做出的只是娱乐节目,但这偏离了我们初始设定的那种科普目标;另一种可能,是按照标准的科普目标去做,结果,因为与电视这种传播形式不相容导致传播上的失败。
以百家讲坛来言,他的确使更多的人知道了易中天,于丹,钱文忠,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他们的风格或有不同,有一个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戏说,同时,他们也引发了这几年来对各朝各代历史的戏说,而这其中我想不用明说也可以了解有多少的滥竽充数。
而我正认为这并不比那些改编的面目全非的电视剧的祸害更小一些。
娱乐至死经典名句摘抄
娱乐至死经典名句摘抄娱乐至死经典名句摘抄:1. '我们正在以娱乐的方式死去。
' - 尼尔·波兹曼尼尔·波兹曼在他的著作《娱乐至死》中指出,我们现代人越来越多地通过娱乐来获取信息和消遣。
然而,这种过度娱乐化的生活方式却可能导致我们对真实世界的迷失,逐渐削弱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对重要事物的关注。
2. '我们的文化已经从一个公共讨论的文化转变为一个娱乐的文化。
' - 尼尔·波兹曼波兹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娱乐价值,而不再重视公共讨论和思考。
电视、社交媒体等娱乐形式成为了我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途径,然而,这种趋势却可能导致我们对真正重要的议题和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和讨论。
3. '电视剥夺了我们思考的能力,并将我们培养成了被动消费者。
' - 尼尔·波兹曼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广泛普及和娱乐化趋势剥夺了人们深入思考的能力。
电视节目的快节奏、碎片化的内容以及追求视觉刺激的特点,使得人们容易陷入被动消费者的地位,缺乏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4. '电视将所有的事物都变成了娱乐,让我们对重要的事情产生了麻木和麻痹。
' - 尼尔·波兹曼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娱乐化特点使得我们对重要的事物和问题变得麻木和麻痹。
他指出,在电视的世界中,一切都被包装成了娱乐,无论是新闻、政治还是教育,都被注入了娱乐元素,从而使得人们很难真正关注和思考其中的重要性。
5. '我们的文化逐渐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娱乐嘉年华,人们渴望的不再是真理和知识,而是娱乐和消遣。
' - 尼尔·波兹曼波兹曼认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倾向是追求娱乐和消遣,而不是真理和知识。
他指出,人们对娱乐的渴望超过了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这种情况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娱乐至死》这本经典的著作引发了人们对于娱乐化社会的思考。
它提醒我们在享受娱乐的同时要保持思考能力和对真实世界的关注。
反对娱乐至死议论文800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种媒体、应用的信息扑天盖地,更新速度以秒计算。
而我们被繁杂的信息裹扶住,成为了尼尔·波兹曼口中娱乐至死的一员。
对此,我们应跳出娱乐海洋,以读书涵养自我。
过度娱乐,只会让人局限于茧中,需读书开拓眼界。
“头条看世界、微信学养生”,看似生活丰富多识,实则使我们被算法局限在感兴趣的圈子中。
我们也在被假的养生信息骗走健康与理性。
人民日报曾评论:“年轻人仍然所兄极有限,又迷失在太多讯息中,迅息不等于眼界。
”我们自以为通过头条新闻了解了世界,殊不知我们被他人的言论与文章困在了知识的茧房中。
饱读诗书,方能在冷静客观的语言中思考,真正做到“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真正提高自身的学识和素养。
所谓“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
不可用之以读书。
”也正是警惕我们不能局限于app的信息海中,需以读书开拓眼界。
过度娱乐,只会让时间碎片化消逝,需读书充实生活。
app的阅读实则是碎片的、零散的,容易读后则忘。
我们期待在这样快速的方法中获取更多知识,殊不知它只能给我们带来暂时性虚饱。
我们成为碎片化阅读的奴隶,在阅读中囫囵吞枣,反而浪费了时间。
陆九渊有言,”读节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静下心来读一本书,跟随作者去思考,才能真正获得才识长进。
“快速理财”的文章纵然吸引人,但不会让划过屏幕的人成为成功者。
而首富比尔·盖茨仍每日坚持阅读一小时,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获得了更宝贵的财富。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纳兰性得德口中“赌节消得波茶香”,成为苏轼口中的“富诗书气自华”,让生活更充实、更美好吧。
过度娱乐,只会让人沉沦虚幻世界,需读书涵养品格。
娱乐过了火,人们会变得颓靡,会在虚幻世界中沉论而无法自拔,最后染得一身低俗气。
《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妹腹有诗书而性情谦逊温和,她在诗中学习,更陶冶了情操,涵养了品格。
杨绛所言中”我们要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再用生活感去读书。
”我们在生活与读书中逐渐培育更优秀的品格,对生活有更通透的解。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切莫轻视“娱乐至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月15日,抖音宣布,截至2019年1月初,抖音日活突破25亿,月活突破5亿。
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90%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纪或在读书,或刚刚进入职场和社会。
为什么不断刷小视频?因为你在猎奇,你总在等待着,还有更新鲜的事物呈现在你的面前。
刷多了小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和精力去读一本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某一件事情。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那我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了。
尼尔•波兹曼曾言:“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试题来源】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参考例文】切莫轻视“娱乐至死”在传媒业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有太多的人沉溺于媒体所提供的娱乐快感中。
中老年人习惯于把大把的时间奉献给电视节目,青少年则在闲暇时间沉浸在互联网的海洋里。
这是个娱乐化现象泛滥的时代,也有人说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早在20多年前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就提出了“娱乐至死”的论调。
他指出,“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
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受众已经从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的选择信息。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趣味性几乎成为了信息选择的决定因素。
于是,传媒业将文化娱乐化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大行其道的真人秀、脱口秀,软新闻势压硬新闻,就连一直严谨死板的新闻联播也渐渐变得“接地气”了。
《娱乐至死》好段摘抄
《娱乐至死》好段摘抄娱乐在现代社会扮演着一种重要的角色,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
尼尔·波兹曼的著作《娱乐至死》一书深入探讨了娱乐的影响力,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和观点。
以下是本文从《娱乐至死》中选取的好段摘抄,用以展示作者深思熟虑的观点。
段落一:"我们社会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无法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解决,而只能通过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
人们对于政治、宗教以及其他重要议题的了解大多源自于电视节目、电影或者社交媒体。
然而,这种形式的传媒并没有为人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深入思考,而更多的是象征性地留给了观众一点点感性的刺激。
这样的表达形式已经严重侵蚀了我们对于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和深入挖掘问题本质的能力。
"这段摘抄展示了娱乐媒体对于社会问题的呈现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认为,大部分人只通过娱乐节目来了解社会议题,而这种娱乐形式只提供了一种感性的刺激,无法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深入思考和挖掘问题。
这也暗示了现代社会快节奏且浅尝辄止的特点。
段落二:"娱乐至上的价值观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充满了短暂而不连贯的体验。
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而快速刺激和即时满足的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使我们失去了对于长期思考和深度阅读的兴趣,我们更倾向于追逐新鲜刺激和瞬间的快乐。
"这段摘抄描述了现代社会娱乐至上价值观的后果。
短暂和不连贯的体验使得人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缺乏对于深度思考和深度阅读的兴趣。
这也倒映了现代社会追求即时满足和快乐的倾向,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和思考。
段落三:"娱乐化的教育方式正在削弱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和批判思维。
学校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将知识变成娱乐化的产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而,这种方式只是为了迎合学生们的短期需求而不是培养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
传递知识应该是培养学生思考和批判的工具,而不仅仅是提供一时的刺激和娱乐。
2021高三材料作文“学会管理时间,莫因手机娱乐至死”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材料作文”学会管理时间,莫因手机娱乐至死"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微原题阅读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材料提供的是一幅漫画:一个时钟陷进了一畔机当中,画面上的手机像一个泥潭,掉进泥潭的时钟不管怎么挣扎都唯以自拔,最终被手机吞噬。
漫画表明了一个社会现象: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沉迷手机,我们的时间被手机吞噬。
命题者并没有给出多余的注释性文字,漫画的内容就是情境的限制,考生只有读懂漫画,方能准确审题立意。
2.写作任务的限制。
本题任务限制不多,但漫画带有寓言的性质,考生须准确理解漫画含义,透过表象看实质,对手椭口时钟进行更深层次内涵的挖掘。
3.价值判断的限制。
漫画揭示的是手机和时间(时钟实际代表时间)的关系,即当下很多人过度使用手机,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启示人们要合理使用手机,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开放性1.立意角度自由。
基于漫画的内涵提取,考生可以通过对漫画的多样化解读获取立意角度,立意角度是多元的。
可以从认识论的角度谈沉溺于手机的危害,可以从手机使用者的角度谈时间管理,也可以综合来谈.2.联想是开放的。
漫画作文的一大特征就是漫画寓意深刻,引人思考。
本题命题材料简单,没有多余的文字叙述,考生可以根据漫画充分联想现实中种种沉迷手机的现象,提出批评,针破时弊,治病救人。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
考生可以依据漫画表达的意思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就漫画讽刺、揭示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议论,写成议论文。
本题对文体并没有特殊的限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文体。
解题本题属于漫画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漫画、思考现状、解决问题的能力。
漫画作文近几年经常出现,比如2016年全国卷I考查的”巴拿与吻”;2019年全国卷HI考查的"师生真情”。
本题漫画关注社会热点话题,重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合理使用手机,珍惜时间,在审题立意上难度不大。
备战2024高考语文写作素材【写作素材】10个小众新颖过渡句+8个百用不腻过渡词,让作文更出彩!
10个小众新颖过渡句+8个百用不腻过渡词,让作文更出彩!1.从来如此,便对吗?——鲁迅《狂人日记》【点拨】可以适用在反面论证的过渡中。
例如在论证“娱乐至死”的话题时,可以写:在资本与消费的驱动下,万物皆可娱乐化,精神与内涵日益不值一提,浅俗与庸媚反而横行泛滥。
“虐星”综艺溺于娱乐,以明星的尴尬与狼狈为卖点,兜售恶趣味,毫无文化内涵。
此种综艺或许能赢得一时的曝光,却难以经受时间的沉淀,最终也将被时代抛弃。
从来如此,便对吗?马尔库塞说:“当人类被剥夺了反思与沉痛的思考后,他们所剩无几。
”越是被娱乐包围,越是要保持清醒与独立,在清醒中辨明是非,在独立中反思自身,做时代的观察者与提问者,方能自立立人。
2.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瓦尔登湖》【点拨】可以适用在含有“变化”的作文中,比如写国家的发展、抗击疫情时都可以运用这句话。
例如: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尽管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还困难重重,但是,有广大党员干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请战承诺,有一线的科技、医务“勇士”们的不懈奋斗,有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必将迎来“柳暗花明”。
“我是党员,我先上”,是情怀,更是担当,唯有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给党和人民的人,在困难、危险面前才会说得出并做得到。
3.生活是条沉船,但我们不要忘了在救生艇上高歌。
——伏尔泰【点拨】看似很“丧”的一句话,但又充满生之微弱的希望之光。
可以适用在“逆境”“困难”等主题中,作为引出事例的过渡句。
再暗的天空也是你抬头就能见到星星的美好夜晚,再坎坷的荆棘之路也能开出一片血路狂花。
4.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为你掌灯伴读。
——简媜【点拨】出自简媜的《一口闲钟》,意思是世界是本书,你可以日夜兼程去读,建议适用在“读书”“求知”等话题中。
山川之美,造化众神秀,是永远为那些懂他的人铺开的著作,他的文笔,他的构思,他的叙述,他的情感,都等着那些知己去解读,去欣赏,他不会吝啬的收起让人望而却步,他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巍峨壮丽的高度,而当你沉浸在其中之时,日月星辰都是你的良师益友,伴你一路同行,为你点亮明灯,指引方向,而这卷有灵性的天地之文将会和你共同见证你的一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地大同。
202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拒绝“娱乐至死”,且望头顶星空优秀范文三篇
202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拒绝“娱乐至死”,且望头顶星空优秀范文三篇作文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度、头条“信息战你来我往”,抖音、快手小视频你争我夺,都抢什么呢?抢“流量”。
流量是关注度,是用户,是金钱。
而对于使用者呢?流量是你我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
这是一个内容无限的时代,有限的只是我们的时间。
赫胥黎曾在《美丽新世界》中担心:“人们被淹没在信息和无聊琐事的汪洋大海,他们不愿读书,甘愿享受光斥着感官刺激和欲望的庸俗文化。
”无处不在的娱乐,让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去仰望星空,去安心读书。
专家说:娱乐主要让人们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并让人们沉迷其中,丧失意志,全民娱乐的国家,是不会有未来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认识和思考呢?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佳作展示拒绝“娱乐至死”,且望头顶星空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个自媒体井喷的时代。
百度、头条“信息战你来我往”,抖音、快手“小视频你争我夺”,使人们将有限的光阴虚掷在无限的娱乐之中。
我们不得不心痛地承认,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的担心,竟一语成谶——“人们被淹没在信息和无聊琐事的汪洋大海,他们不愿读书,甘愿享受充斥着感官刺激和欲望的庸俗文化。
”诚如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所言:“当人类被剥夺了反思与沉痛的思考后,他们所剩无几。
”在这个处处强调“快餐化”、“感官化”、“浅薄化”以及“消解化”的“泛娱乐”时代,我们被形形色色的娱乐裹挟,逐渐淹没于娱乐的深渊。
我们应该警觉:勿让娱乐使人生荒芜,勿让娱乐绊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勿让娱乐熄灭我们仰望星空的目光。
拒绝“娱乐至死”,明辨精华糟粕。
从“王者荣耀”根据随意篡改的历史形象制成的英雄,到中学语文书上“千奇百怪”的翻版“杜甫很忙”的画像,再到被制成表情包的“慰安妇”形象,我们惊异地发现,人们“戏说”历史、“恶搞”英雄、“调侃”文化,甚至话语失真、否定道德、践踏伦理。
是的,娱乐化的浪潮已经降低了人们对精华与糟粕的辨识度,塑造了一批如米兰·昆德拉笔下“不是意味着无知,而是对既成思想的不思考”的“现代的傻人”。
娱乐至死段落摘抄
娱乐至死段落摘抄以下为《娱乐至死》一书的摘录段落:1. "在电视时代里,信息不再以书面形式传递,而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
这就意味着信息被呈现得更具感性和情感化,但它也容易失去它的深度和复杂性。
"2. "电视界面的单向性质是一种娱乐形式,它以观众作为被动消费者的角色。
观众只需坐下来,放松,并由电视节目制作者引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3. "电视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剧院,将人类行动变成了表演。
人们习惯了从屏幕上观看和评论事件,而不是直接参与其中。
"4. "电视理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衰退。
在电视媒介的影响下,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由电视节目和广告制造的情感和观点,而不会自己去思考和质疑。
"5. "电视的信息呈现方式,使得观众更容易感受到彩色图像和表演效果,而不是关注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6. "一些重要问题也会通过电视的浅显表达方式进行处理。
电视缺乏深度和复杂性,因此通常无法涵盖一些重要问题的复杂性。
"7. "电视节目和电视媒体的商业化也导致了信息以娱乐的方式呈现。
更多的关注放在观众的娱乐价值上,而不是真实和重要的信息。
"8. "电视时代的娱乐文化使得观众更容易受到情感和消费的驱使,而忽视了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9. "电视呈现的形象和表演,以及电视节目和广告的引导,使人们更容易相信表面的虚假和偏见,而不会去深入探究和挖掘事实的真相。
"10. "纵观整本书,娱乐至死提出了电视媒介对社会的深刻影响。
电视的娱乐性和表演性质导致了信息缺乏深度和复杂性,以及观众思维的衰退。
"。
关于娱乐至死的作文
关于娱乐至死的作文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娱乐简直就像一股狂风,吹得我们团团转。
看看周围的人,哪个不是手机不离手,低头刷着视频、追着八卦?社交媒体上,大家晒的都是些吃喝玩乐,点赞和评论成了衡量
生活好坏的标尺。
真正的日子,哎,都忘了怎么过了。
电视里,那些五颜六色的画面和震耳欲聋的声音,把人的感官
都给占满了。
什么真人秀、综艺节目,一个接一个,看得人眼花缭乱。
明星们的八卦,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谁还记得那些有深
度的节目啊?
说实话,这娱乐至上的风气,真的让人有点担心。
大家变得越
来越浮躁,追求的都是短暂的刺激和快感。
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不
知道真正的幸福在哪里。
其实啊,真正的幸福,还是得从心里找,
那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才是真的。
不过呢,娱乐这东西也不是全无好处。
它能让咱们放松一下,
暂时忘记生活的压力。
但问题是,如果娱乐成了生活的全部,那就
麻烦了。
时间、精力、感情,全都被它吸走了,那咱们还怎么活啊?所以啊,得悠着点,别让娱乐把咱们给“玩死”了。
娱乐至死优秀作文350字
娱乐至死优秀作文350字
娱乐至死优秀作文350字
那几天,你根本就不知道,这几部电视剧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你只当他们都和你一样,看电视仅仅是为了打发无聊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娱乐。
梦想也可以到达彼岸。
只不过在这里,他们从未告诉你真相,从未告诉你如何预防,走错路。
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不能说是错的,但是时间对你来说,那么紧张得话,你又怎么有时间在这里,跟我们说这些点点滴滴。
还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根本就无法寻找,那些描写人性的句段,实际上都让人觉得很恶心。
我们也不能正确判断,到底是人的品味提高了,还是越来越虚伪,根本就不愿意面对现实的丑恶。
哪怕那些是他们自己都包括在内的.,人性的劣根性。
然而那些故事,你可能根本就能看得懂,但是在你的位置上,你不得不对他们有所隐瞒,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处,然而这一切,都在你的回忆中,看到更不一样的未来。
只是那么简单,就能够独董的事实。
娱乐至死作文八百字
娱乐至死作文八百字英文回答:The advent of mass media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technology have given rise to the phenomenon known as "entertainment to death," a term coined by Neil Postman in his seminal work,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This concept underscores the idea that society's relentless pursuit of entertainment has led to the eros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ntellectual discourse, and meaningfu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around us.Postman argues that the relentless stream of trivial and sensationalistic content disseminated through television, social media, and other forms of entertainment has conditioned us to passively accept superficial information without exercising our capacity for critical analysis. As a result, we become less informed, less discerning, and less engaged with the world beyond our immediate sphere of entertainment.Moreover, the blurring of lines between news and entertainment has further exacerbated this issue. News outlets, in an attempt to attract viewers and generate revenue, have increasingly adopted sensationalistic tactics and entertainment-like formats, sacrificing accuracy and depth for ratings and shareability. This has created an environment where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individual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credible information and mere entertainment, further undermining their ability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Furthermore, the proliferation of instant gratific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constant distraction have stifled our attention spans and diminished our capacity for sustained contemplation. We are bombarded with an endless array of stimuli, each designed to capture our attention for as long as possible. This constant bombardment of distractions erodes our ability to focus on complex issues, engage in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 and develop our intellectual capacities.As a result of these factors, societ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assive, apathetic, and disconnected from the larger world. We are lulled into a state of constant entertainment, where critical thinking, intellectual curiosity, and informed decision-making take a backseat to the pursuit of instant gratification and mindless consumption.中文回答: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好段摘抄
娱乐至死好段摘抄娱乐至死,是美国著名传媒学者尼尔·波兹曼的作品,深度探讨了现代社会中娱乐化对于公共领域的侵蚀与影响。
下面是一些关于《娱乐至死》的好段摘抄,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书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1. “我们正走向一个疯狂世界,我们在那里,年轻人不再在大街上辩论人生的意义,而是放声高歌,年轻人不再竞相炫耀自己的才华技能,而是从屁股上脱下裤子。
”这一段强调了现代社会对于娱乐的无尽追求,以及其对于个人价值观的消解。
人们不再关注真正重要的议题,而是被浅薄的娱乐内容所吸引和消磨,这种现象对于社会和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2. “世界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娱乐,而我们的思考和反思却越来越少。
”这一段表达了波兹曼对于现代社会普遍消费娱乐而缺乏深度思考的担忧。
娱乐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缺乏主动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3. “像娱乐这样的商品是根据他们的销量和受欢迎程度而被测量和评判的,而且,粉丝的数量越多,那么卖出的商品就越受欢迎。
”这段话揭示了现代娱乐行业的商业化和唯利是图的本质。
娱乐产业不再追求内容质量和思想深度,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商业利益上。
人们习惯了被大众化和商业化的娱乐内容所塑造,娱乐逐渐摒弃了对于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真正倾听与传承。
4. “电视即是电视,电视即是现实。
”这一句话强调了娱乐对于现实的根深蒂固的影响,电视作为主要的媒介形式,已经逐渐塑造了人们的现实观和价值观。
现实被娱乐所浸染,人们对于真实世界的认知逐渐模糊。
5. “娱乐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新宗教。
”这句话暗示了现代娱乐文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
娱乐已经取代了宗教的地位,成为人们追求快乐和满足的主要途径。
这种娱乐至死的状态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种危险,它削弱了人们对于真实世界和真正意义的关注和思考。
以上是对于《娱乐至死》的几个经典摘抄,它们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了娱乐化对于社会的影响和娱乐文化的商业化。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作文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作文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娱乐时代,哎呀,你说说看,手机、电视、
电脑,哪个不是咱们手心里的宝?屏幕啊,就像是个魔法镜子,一
照上去,喜怒哀乐全出来了。
但你说这镜子里的世界,真假难辨,
让人眼花缭乱啊。
走在街上,大家都低着头玩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就
像在和手机里的自己聊天似的。
这种沉浸感啊,让人忘了身边的美
景和人情味,真是有点可惜。
电视节目现在也是花样百出,综艺节目、选秀节目一大堆。
那
些明星、网红啊,一个个都光鲜亮丽的,但你知道背后有多少包装
和打磨吗?这种表面的华丽,真的能让人以为生活就该这样?
网络上的短视频、直播更是让人看花眼。
每个人都可以当主播,分享自己的生活、想法。
但说实话,那些短视频里,大多都是表面
的热闹和刺激,真正有深度的东西,得你自己去找。
这娱乐啊,泛滥得让人头疼。
有时候觉得,大家的价值观都被
扭曲了,追求的都是表面的华丽和刺激,忘了内心的真实和平静。
我们就像被娱乐的浪潮推着走,都忘了自己原来的目标和梦想了。
但话说回来,这娱乐时代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关键是要保持
清醒的头脑,别被娱乐冲昏了头。
得学会从那些娱乐信息里筛选出
有价值的,提升自己的见识和智慧。
还得多关注现实生活里的问题,用实际行动去改变点什么。
关于娱乐至死的作文
关于娱乐至死的作文
哟,这城市晚上可真热闹啊!灯火辉煌,音乐震天,大家都忙
着找乐子。
你看那酒吧门口,一群人挤在一起,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手机、平板、VR,想玩什
么就玩什么,哪儿都能乐一乐。
但这样下去,咱们就和真实的世界
渐行渐远了。
你瞧,朋友圈里大家都晒得光鲜亮丽,好像个个都是人生赢家。
但真的吗?点赞和关注就能证明你活得好吗?有时候,我觉得咱们
都被这些表面的东西给迷惑了。
还有啊,现在电视节目、网络直播,看得人眼花缭乱。
大家都
忙着刷手机,看短视频,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咱们是不
是应该停下来,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啊,我觉得咱们得有个度。
娱乐当然是好的,但也不能太
过分了。
咱们得学会在享受的同时,也不忘内心的成长和进步。
这样,生活才会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总之,咱们要在这繁华的世界里,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智。
别忘了,真正的快乐,是自己内心那份踏实和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娱乐至死
定义:娱乐至死是指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人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人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评论:我们为什么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黄林瑜
我们活在媒介隐喻的世界中
强大的媒体塑造了我们认识的这个世界。
除了部分的生活经历,我们大部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来自于媒体传播的内容,主要是电视还有互联网。
小时候,深受动画片《美少女战士》的毒害,坚信我有来自宇宙的神奇力量;9·11事件发生时,我心里暗自叫好,心想可恶的美国佬们总算遭报应了;看多了琼瑶剧,觉得男友若不比尔康浪漫,那恋爱还有什么意思……每个人都能举出一部电影、一首流行歌曲是如何影响了自己的爱情观或世界观。
所以,我们认识的世界就是它本身的样子吗?还是从电视、社交媒体等媒介中呈现出来的样子呢?尼尔·波兹曼写到:“强势媒介能以一种隐喻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真实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
”
媒介形式影响内容
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特性,构成不同的话语结构,传播学大牛麦克。
卢汉曾就此提出着名的“媒介即信息”理论。
所以,强大的媒介本身对人类社会文化和认知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
印刷文字讲究内容上下文连贯、有逻辑、观点清晰……有时候我们写一篇好的文章常常要绞尽脑汁、费心思考、感觉比生孩子还难。
印刷文字对读者也有极高的智力要求,比如理性思维、阅读理解能力、总结分析能力等等,这解释了为什么读书时我们的思维是主动的、活跃思考的状态,而看电视时和大多数上网的时候却不是如此。
电视和互联网的信息都是碎片式的,五花八门、杂乱无章地出现,为了抓住眼球而不得不呈现出娱乐的倾向。
一个电视节目,如果前30秒抓不住我的眼球,我恐怕要换台了。
一篇网络文章,如果标题不够吸睛,如果语句不够调侃,如果没有配图,我恐怕没有耐心读完。
互联网上口语化、碎片化、只求震惊不顾逻辑和深度的文字更是比比皆是。
电视和互联网媒介的特性使其带有娱乐的天性,对于任何内容都倾向于采取娱乐方式表达,否则必定在茫茫信息大海中消失,不能获得关注。
“我们的问题不在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换句话说,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
”尼尔。
波兹曼写到,“人们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成千上万的图片稍纵即逝却斑斓夺目。
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适应娱乐的发展。
”
这里并不是说印刷媒体就优于电视或电子媒体,而是不同的媒介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倾向,电视电子媒体倾向于把传播内容娱乐化,纸质媒体传播更适宜于理性思考和阅读。
当今媒介主导:麻痹人的娱乐
对于观众来说,娱乐是最不需要消耗力气和思考的了。
如果我失恋了,我会抱着零食窝在沙发里看一通宵的电视,然后在昏沉中睡去。
电视可以给予我如同酒精一般的麻醉,抽空我的大脑,逃避那个理性世界。
而长时间看电视,尤其是电视剧或者娱乐节目后,我又会感到内心无比的空虚,后悔浪费了生命。
看电视的时候,我的脑子是不思考的,我的眼睛快速地扑捉五彩斑斓的动态图片,根本没有时间思考,脑子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这很有趣,我记得看过的书中的原理,并时常能从生活中获得新知,看过的电视或营销号鸡汤却下一秒就忘。
尼尔·波兹曼将电视与印刷术进行对比,如此写到:”电视的思维方式与印刷术的思维方式是格格不入的;电视对话会助长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严肃的电视’这种表达方式是自相矛盾的;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
”
所以,一个娱乐为主导的媒体环境和文化话语体系下,出现全民娱乐、网红经济、政治娱乐化等我开头描述的怪现象也就不奇怪了,既然是玩儿,总有一些人带着一群人玩儿。
那些带头的,创造了娱乐产品获得了粉丝经济中的经济利益,那些随波逐流、跟着摇旗呐喊的甘愿成为了粉丝经济中的粉丝,各自自得其乐。
娱乐有错吗?
也许有人要问,娱乐怎么了,娱乐有错吗,你BB个毛啊,那么严肃显得就你有学问是吗,信不信我扔一万个表情包砸死你?可是这种娱乐就像纵欲,玩得时候很嗨,嗨完了以后却只剩下空虚。
从人的精神需求来说,快感和精神愉悦是不一样的。
娱乐使我们获得快感,却是短暂的感官或心理刺激。
但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那就是求知、学习、实现自我价值和超越自我的需求。
而学习向来不是一件轻轻松松就能从娱乐中获得的,而是在艰难的挣扎和斗争中实现的,而那种超越自我、获得蜕变的愉悦远远超过了电视和互联网娱乐所能给我们带来的廉价快感。
转发一篇《至low逼》这样的文章带给我的片刻自我形象标榜和爽快的泄愤感,能和通过严格的时间管理和计划完成了某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带来的自信和快乐相比吗?
“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必然有各种约束的介入。
想要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而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尼尔·波兹曼在书中这样写到。
娱乐没有错,但是应该是生活中的小部分开胃菜,而决绝不应该成为主菜。
当娱乐在媒介的强势放大作用下,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要甚至几乎全部时,那么一个民族甚至人类的文化发展是令人堪忧的。
“山东非法疫苗”事件就是如此,当一件严肃的新闻事件被为了博眼球和关注度的营销号转发时为什么会变得谣言四起,耸人听闻?又为何不实或者不准确信息能在朋友圈引起疯传呢?我想这跟擅长娱乐的互联网自媒体本身的特性分不开,也跟我们每个人接受社交媒体的娱乐传播方式而放弃思考的习惯分不开。
在动手指转发之前,我们是否已经习惯性的不再审查、反思、论证?这些读书时我们必备的思考技能在互联网媒体中似乎不再有用处了。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
如果严肃的工作对话比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
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尼尔·波兹曼写到。
每个人的时间成本是有限的,当你所有业余时间放在看电视剧、网络剧、娱乐节目、刷微博、刷微信上时,那么你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必然减少。
这也是为什么社交媒体上、营销号上、评论里无聊、无节操、标题党、吸引眼球的文字和内容占绝大多数?因为那些综合素质高的人,一方面可能深思熟虑、谨言慎行,不随便发表言论,另一方面可能时间成本太高、太忙,没空在这里瞎玩儿。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毕竟优秀的人总是少数。
所以,当我们娱乐的时候,我们看看电视,上网逛逛,当我理性思考和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该翻开书籍,从强势娱乐媒介中抽身离开。
而在时间比例上,娱乐必须只能成为生活的一小部分。
另外,多培养点高尚的娱乐情操吧。
到底是老娘就欣赏网络上接地气、骂得痛苦、机智风趣的画风……还是我其实是个无聊和无趣的人,凡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才能取悦心灵的努力,我都懒得搞。
教育缺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娱乐特性如此强大的媒体创造着我们的大众文化时,我们并不自知,反而麻木得沉浸于其中,甚至欢呼着认为无论什么内容,都应该套上电视、互联网、自媒体的模式,只有通过娱乐才是达到最有效的传播。
一个营销号火了,千万个营销号站起来了;一个网红成功融资了,千万个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准备好了。
有多少货不重要,只要我敢秀!当我们年轻人被卷入浮躁的时代洪流当中,我们的教育却没有设置一门课程是教我们如何跳出泥潭,审视媒体环境;如何辨别和应对强势媒介愚民,保持独立思考;而是在分析大V和大号们的特点,教导如将传播效果做到最大以复制成功。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站在作者的肩膀上,进一步的认识了这个社会。
虽然我的解读未必精准,虽然我对这个世界仍有疑问,虽然要在实践中运用这些道理仍然艰难,但我相信在超越自我的道路上,阅读更多的书籍,将拨开我心中的迷雾,
带我慢慢看清这个世界,让我在思想上更加丰满,实践上更加坚定,成为一个不缺失信仰的人!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