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地质实习报告汇总6篇

地质实习报告汇总6篇

地质实习报告汇总6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

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报告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

报告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地层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

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

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

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

并进行装订。

地质实习报告篇2引言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

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十分的激动,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

小编精选了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_地质学专业实训报告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地质实习报告1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

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

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

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

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

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

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

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

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

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

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

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

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9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9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9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与任务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

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2、实习地点:即马山国家地质公园马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马山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

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3、实习时间:5月10日二、实习内容1、马山自然保护区概况马山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平方公里。

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山文化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

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马山地质地貌概况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马山的基础。

2023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

2023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

2023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1、目的和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岩性及其构造、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就这样结束了,原本打算把实习当游山玩水的我却发现有收获,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对要考察的对象要事先做一定的了解,事先做好准备,就不至于到时不知所措。

、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熟悉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培养出用地质观,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回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爱好;充分熟悉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书本上的内容结合,加深对一些地质构造的认识与理解,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矗同时,这次实习也是对我个人的一次挑战,从来没有爬过山的我,这次对我个人的意志品质是一次考验,我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

共同完成地质实习任务。

作为实习的第一天,首先进行的是实习前的动员,师傅简要但清楚的交代了实习的内容===了解了很多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使我们不用外出就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还了解了一些预防这些地质现象发生的措施和方法,使我们增强了对地质现象的认识2其实是一个岩石群,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岩性为棕红色砂岩,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上部有植物覆盖,岩石上出现了水平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还有波浪型节理,有的节理几乎贯穿了整个岩石群。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习。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习任务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实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习中必须学习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

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

具体内容及要求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习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

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

学习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普通地质实验室实习实习一、矿物(一)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习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习二、矿物(二)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习三、风化作用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习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时间:二、实习地点:生态样方调查及植被认知、土壤结构和取样、华南植物园温室。

三、实习内容1植物样方调查1.1样方调查的目的了解植物分布情况。

了解各层植物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生长情况。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调查不同的植物。

通过植物样方调查,找出植物生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在实际环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虚心学习,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专业、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1.2准备的材料一盘卷尺、一盘皮尺、标本袋、标本夹、绳子、头、绳子、编号牌。

1.3调查过程对于乔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20米,宽20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乔木。

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乔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

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乔木的高度、胸径、冠幅、枝下高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灌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5米,宽5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灌木。

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灌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

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灌木的高度、基径、盖度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草本层,我们选取了1个长1米,宽1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将样方内的草本植物进行分类,数出各种植物的棵数,接着量出每棵植物的平均高度盖度,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生长状况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1.4调查的结果2土壤剖面2.1挖土壤剖面剖面的设置、挖掘和观察土壤剖面应设置在代表性较广的地形部位上。

一般挖成1×1.5~2米的长方形土坑,其深度因土而异。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篇1一、实习目的与背景本次实习旨在将课堂所学的地质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我们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质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于XXXX年XX月至XX月期间进行,地点位于某地质公园及附近地区。

三、实习内容1. 地质现象观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点的地质现象进行了全面观察。

包括地貌特征、岩石类型、构造形态、矿产资源等方面。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地质现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岩石鉴定与分类通过专业指导,我们学习了岩石的鉴定方法,对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进行了详细分类。

此外,我们还采集了部分岩石样本,进行了室内鉴定。

3. 地质剖面测量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地质剖面的测量方法,并对实习地点的地质剖面进行了实地测量。

通过测量数据,我们绘制了地质剖面图,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4. 地质灾害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实习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包括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了解。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地质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熟悉地质学研究方法。

2. 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实习时间较短本次实习时间较短,部分内容无法充分展开。

建议延长实习时间,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地质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实习地点单一本次实习地点较为单一,希望今后能够安排多个实习地点,以便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室操作、野外实践等课程内容,以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6篇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6篇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6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砂岩、夹粉砂岩;在西江南岸侵蚀低山、侵蚀台地和冲积平原上也有部分出露。

在断层线附近还有老虎坳组(D2l)的砂砾岩、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泥质页岩,估计是上覆新地层被侵蚀掉而出露表层的。

另有两组为晚泥盆世地层,分别为帽子峰组(D3m)的页岩、粉砂岩、砂岩互层、夹灰岩和天子岭组(D3t)的灰岩和泥质灰岩、夹钨质页岩。

4.石炭系(C)石炭系的地层广泛出露于西江北面的冲积平原上,由西江北岸出发,向北岭方向分别从岩关阶(孟公坳组)(C1y)砂页岩过渡到测水段(C1dc)石英砂岩、泥质页岩夹煤层。

七星岩地区也主要为石炭系的地层,石牌附近为石磴子段(C1ds)微粒灰岩夹泥质页岩,阿波岩为壶天群(C2+3ht)白云石化灰岩、微粒灰岩、夹角砾状灰岩。

5.二叠系(P)龙潭组上部(P2lb)石英砂岩、页岩与粉砂质页岩互层、夹煤层只在图中西江东南的冲积平原上找到一处,位于高要市东北部。

6.三叠系(T)这一时代的岩石出露得不多,可以看到只在高要市西北的山地有分布。

为砾岩、砂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与泥质页岩互层、夹灰质页岩及煤层(T3r-J1a)三叠纪时期比较重要的地层是晚侏罗世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〥32(3)),这是在发生在三叠纪的燕山运动中形成的,主要分布于西江南岸,形成黑云母花岗岩群;另外在羚羊峡附近的西江沿岸和鼎湖山区也有较多出露。

7.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西江沿岸的冲积平原上,为现代河床沉积。

其中南岸主要是砾石、砂夹红黄色粘性土,北岸主要为砂、砂砾、夹粉砂质粘土;另外在市区北部公路附近还有砂、砂砾、砂质粘土、夹泥炭及淤泥层的第四系地层。

(二)构造1.褶皱肇庆地区的褶皱是在构造运动中岩层受力弯曲变形所形成的,几乎整个肇庆地区都处于这一大型褶皱构造之上。

北岭、栏柯山是桂头群为主的背斜山,中部平原是石炭系灰岩为主的复式向斜谷。

肇庆平原的沉积主要来自西江对凸岸的沉积,大约距今三至四亿年前,在肇庆地区首先沉积了砂岩和页岩,后来又沉积了一层厚达百多米深的石灰岩。

地质学毕业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毕业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毕业实习报告4篇地质学毕业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

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

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海洋大海中。

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

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8篇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8篇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8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1、实习概况: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1)昌乐火山口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

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

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2)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

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

为季节性河流。

地质工作实习报告3篇

地质工作实习报告3篇

地质工作实习报告地质工作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报告内容:1. 实习目的:地质工作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地质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实习地点和时间:实习地点为某地质勘探公司,实习时间为一个月。

3. 实习任务和工作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项地质工作任务:- 地质勘探:参与了地质调查和勘探活动,包括地质地形观察、岩石采样和测试等。

-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用于地质模型的构建和预测。

- 地质图绘制:根据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结果,绘制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图,以便更好地理解地质情况。

- 参与会议和讨论:与地质团队成员一起参加了项目进展会议和讨论,交流经验和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4. 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地质工作实习,我获得了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熟悉了地质勘探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了地质工作的全过程和流程。

- 提高了地质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了如何运用地质知识来预测地质情况。

- 加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了多项地质工作任务。

- 对地质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对未来从事地质相关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5. 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地质工作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地质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次实习对我个人和专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更加确定了自己从事地质工作的志向和目标。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所学和实践的能力。

地质工作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报告名称:地质工程实习报告报告日期:[日期]报告地点:[地点]实习单位:[单位名称]实习时间:[实习时间段]实习内容:1. 实习地质勘探工作2. 实地勘测及地下导线布置3. 深度钻探及地层取样4. 岩土工程实地测试5. 地质灾害评估和风险管控实习效果评估:1. 学习并掌握了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地质勘探工作流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023地质实习报告五篇

2023地质实习报告五篇

2023地质实习报告五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序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根据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的安排,在学完专业基础课之后,必须进行一次野外地质填图实习。

其目的在于使我们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习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岩石及地层露头进行观察和描述,能够利用岩性、化石进行地层对比和划分,掌握实习区各地层的分层标志及填绘地质图的方法;学会地层剖面的测制方法,学会编制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学习观察和分析各种地质构造,掌握识别褶皱和断层的标志,了解实习区地质构造发展历史;学会利用实际资料进行室内整理和地质报告的编写方法。

实习任务:实习结束时,应提交下列成果:1.实习区地质报告一份;2.实习区地形地质图一幅(1:5000)3.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各一幅(1:1000)4.图切地质剖面图二幅(1:5000)5.实习区构造纲要图一幅实习过程准备:为了强化实践性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计划规定地质填图实习时间为6周,一般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实习动员和准备工作(两天)首先由地质专业的领导进行实习动员,说明地质填图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宣布实习计划。

然后由指导老师介绍实习区的地质情况,使学生基本了解实习区前人的工作成果和地质概况,同时做好物质准备。

第二阶段野外地质地质踏勘(3)天采用横向穿越和走向追索的方法,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路线,进行观察和分析,是学生对实习区内的地层和构造的整体特征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三阶段测制地层剖面(3天)先由指导老师介绍地层剖面的测制方法,然后去野外分组实测地层剖面,主要测制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地层。

根据实测资料编制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

第四阶段地质填图(3周)首先由指导老师介绍地质填图方法,包括地质观察路线的布置,地质观察点的标定,地质观察和记录,地质界线的填绘等。

然后同学分组进行野外地质填图。

地质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地质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组成、结构、演化以及地球内部和外部各种地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质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本次实践教学报告将围绕野外地质实习展开,详细记录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以及心得体会。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5日实习地点:我国某地质公园三、实习目的1. 培养学生的野外地质观测和识别能力;2. 熟悉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3. 提高学生的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实习内容1. 野外地质观测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实习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地形地貌观测。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岩性、构造运动、地貌形态等特征。

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以下地质现象进行了详细观测:(1)地层:观察了不同地层的岩性、厚度、产状等特征,了解了地层的形成、沉积过程和演化历史。

(2)断层:观察了断层的类型、规模、性质等特征,分析了断层的成因和运动方式。

(3)褶皱:观察了褶皱的形态、规模、产状等特征,了解了褶皱的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

(4)侵入岩和喷出岩:观察了侵入岩和喷出岩的岩性、产状、构造特征等,了解了岩浆活动的规律和地质意义。

2. 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方法。

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制作了实习区域的地质图,并学会了如何从地质图上获取有用的地质信息。

3. 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运用所学的地质知识,对实习区域的地层、构造、岩性等进行了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

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实习心得体会1. 实践出真知。

通过本次野外地质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掌握地质学的精髓。

2. 团队合作精神。

地质实习报告七篇

地质实习报告七篇

地质实习报告七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辨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4.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5.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

并了解溶洞的形成原因。

6.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二、实习内容:这学期我们土木专业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庐山地质实习,第一天上午我们到达了那里并安排好了住宿,下午一点我们出发到秀峰观察其地质概况。

第二天上午到海汇镇水库观察其地质概况和沉积物,并学习罗盘的使用,下午便去三叠泉观察沉积岩的形成以及庐山的形成,最后一天沿路返回观察狮子洞的溶岩现象,然后去了采石场。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进一步加固和加深了课堂里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我们还能用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

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三、实习路线:秀峰龙潭-秀峰卧龙桥-海汇镇水库-三叠泉-狮子洞-隘口马头山庄四、庐山及其概况:庐山,雄峙于长江南岸,兀立于鄱阳湖西北。

庐山、长江、鄱阳湖三位一体的奇妙结合,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出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

在地貌学上,庐山称为“地垒式断块山”。

它在10亿年前就开始了它的发展史,它记录了地球的地壳演变史,它承载过地球曾发生的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巨变。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

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

2024年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样本(五篇)

2024年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样本(五篇)

2024年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样本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3.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实习内容:根据教学安排,学校为我们路桥专业安排了为期1天的卧虎山水库地质实习。

主要学习罗盘的使用及对各种地质构造的认识。

1.排除干扰,专心听。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记录,勤追踪。

3.熟练操作罗盘。

对地质罗盘,要求了解其结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4.积极参加现场讨论和及时整理野外记录。

(一).卧虎山水库及其概况:卧虎山水库历城南部山区,山环水绕,名川有三,曰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

三川风景秀丽,为历代所称赞。

三条大川经仲宫镇并渡口村汇入卧虎山、黄花山狭长地带,称为玉符河,北注黄河。

1958年于卧虎山、黄花山之间,筑起一条长985米,高37米的大坝,拦截玉符河水,落成卧虎山水库。

因湖水清亮如镜,人称“镜儿湖”。

水面面积270多公顷,蓄水量1.1亿立方米。

湖中盛产鱼虾,珍贵飞禽天鹅也落户于此。

站在坝上,举目远眺,波光浩淼,清澈蔚蓝。

卧虎山水库这里,景色绮丽。

山坡除天然山花丛林之外,还植有苹果、柿子、梨树等,秋季一片金黄。

周围群山连绵,葱茏叠翠,山村炊烟,若隐若现,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村野画图。

水库北为卧虎山,形似猛虎雄踞,翘首东望。

清人钟廷瑛在《咏卧虎山》诗中描写道:“山上白鸟盘空烟,山下阴穴流春泉。

何年老虎屹不去,蹲成万古蛟龙渊。

”水库大坝南首西侧,为黄花山。

因山上多产野黄菊,故名。

山姿奇伟,松柏青翠。

山腰有一溶洞,曰“黄花洞”,坐东朝西,深约7米,宽3米余,高4米。

洞壁上,镌刻佛像、罗汉等造像25尊,题记19则,其中一则年代为金承安二年(1197年)。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8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8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8篇)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质学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标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环节,同学们通过此次野外实习,要求能够进一步巩固地质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鉴别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巧,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学习《土壤学》、《土地管理学》、《小城镇规划》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xx年12月18日三、实习路线:学校----金马河大桥----映秀镇----都江村四、实习工具:铁榔头、稀盐酸五、指导老师:吴德勇老师、郑子成老师六、实习要求:1、深入认识和了解温江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地质地貌所属类型、形成原因和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3、能够清楚地质地貌与生产利用的关系,以及某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必须的防御措施。

七、川渝地质地貌:川渝面积57万km2,分为东部地台区和西部地槽区,其中东部包括四川盆地和盆周山地,西部包括甘孜、阿坝及凉山洲的部分。

(一)地质构造1、东部地台区。

从元古代代早期,由于吕梁运动、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形成盆地的雏形。

龙门山以东,形成的褶皱较低,褶曲起伏较小。

(1)盆地西部①龙门山山前坳陷,龙门山和龙泉山之间盆地界线广元—宝兴—盐源—木里②龙泉——熊坡断褶带,包括龙泉山、丹棱总岗山。

③江油——芦山断褶带(2)盆地中部位于龙泉山和华蓥山之间,形成许多小背斜或称为平缓而较的穹隆构造,倾角较小,产状平缓。

(1)川北深拗大向斜以白垩系地层为主,梓潼为中心,包括三台、绵阳。

(2)宣汉旋转背向斜。

(3)蓬莱镇——南充穹背斜群。

(4)威远穹窿(威远——荥经之间)(3)盆地东部条形褶皱,分布华蓥山大断裂以东,巫山、七曜山以西,形成一系列向斜开阔,背斜狭窄的隔档式构造,北边平行,南部分支,形成扫帚状构造。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五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3.参观工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实习日程安排:2、20__.09.01星期二上午,到中国科学院__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参观。

3、20__.09.02星期三上午,前往__海岸酒店工地,学习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前往__学习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20__.09.03星期四上午,前往__实地学习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5、20__.09.04星期五上午,在__课室进行实习总结,并学习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练习沙土液化的计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

三、实习的内容第一天8.31关键词:地学文化、人文素质上午在__学院报告厅,首先是宿老师介绍了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强调了在实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

接着张院长为我们的实习致开幕词。

最后胡红拴研究员做了题为《地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方式》演讲。

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与利用地球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

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阔。

如黄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质旅游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

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不但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而且其浓厚的文化气息,最终使这个风景名山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

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勘查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灾防灾、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九篇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九篇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九篇地质专业实习报告篇1第一部分前言:实习的目的任务、要求、时间、地点等;第二部分实习路线中主要地质特征:按照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矿产的顺序进行概括性地总结;第三部分几种地质现象的认识与探讨:选择地质实习路线中最有兴趣、感想最深的两种以上地质现象,对其作用方式、形成过程、产物及特征作较深刻、有见地的分析与探讨。

第四部分结束语:通过实习的收获、体会及建议。

地质实习报告要求实事求是、逻辑清楚、言简意骇、图文并茂。

第五部分:收获通过实习,要求对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是:(1)学会用手持gps定点。

(2)能掌握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构造面)的产状。

(3)初步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矿物、岩石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4)学会绘制地质信手剖面图,学会绘制地质现象示意图、素描图。

(5)基本掌握地质观察点的记录格式和描述方法,以及编写地质路线小结。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篇2一、实习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配合《工程地质》课程而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对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明确工程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为成为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二、实习内容简介及要求(1)矿物与岩石野外实习中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

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野外实习中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及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

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等。

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一般工程问题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4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4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4篇)地质学篇1第一章绪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

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任务和要求(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

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1、实习前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基本情况(一)组织形式以班为单位进行。

每个班作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实习教师指导,组长和安全员协同老师工作,同时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实习过程本次实习地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

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昆明西山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钢厂;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由武定县至元谋县;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第六天返回昆明三、任务完成情况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地质学实习报告三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三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三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通过对崂山仰口、马山毛公山等地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通过对马山等地的实习研究,对周围环境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地形、岩性等,对以后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

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1、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马山、崂山、毛公山等的地质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地质地貌的方法,培养地址分析能力。

4、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学实习报告。

三、实习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马山、崂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崂山、马山的地貌环境特征,学习分析地貌特征的方法。

四、实习安排5月10日至5月23日指导老师:__五、实习地点马山崂山仰口毛公山六、实习概况(一)马山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区以西4公里处,由5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带,面积约800公顷,1993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199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即墨市马山石林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石林群、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

该保护区地貌特征,由四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形。

该地已有多年的采石历史,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安山玢岩的柱状节理,通过近十几年来的开采,已经开采出数个具有笔直挺拔柱状节理人工露头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12年12月27日二实习路线:金马河—映秀镇—都江村三实习区域概况:1 金马河金马河上起都江堰的青城大桥,下至新津红岩子,全长79.194km,流经都江堰、温江、崇州、双流、新津5区(市)县。

金马河是岷江的支流,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主要排洪河道,也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

河床宽窄不均,最宽处1010m,一般为300~600m;河床甚浅,横剖面呈“U”型,平均比降3.44‰;洪枯流量变幅大,最大洪峰流量6600m3/S,最枯流量5m3/S。

金马河的地势开阔平坦,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较低,致使年均约900万吨的推移质和悬移质沿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河洲遍布,岔濠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河床左右摆动不定。

金马河是一条宽、浅、散、弯的典型平原游荡性河流。

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

2映秀映秀镇位于汶川县东南部,平均海拔900米,幅员面积114平方公里,距离汶川县城威州镇55公里,距离都江堰市仅为13公里(都汶高速公路)。

地处国道213线和省道303线交汇处,是通往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黄龙九寨沟和卧龙四姑娘山的交通枢纽,也是阿坝州门户重镇。

3都江村都江村位于都江堰紫平铺镇内。

都江村所处在河流未改道之前的冲积扇的上缘部分,物质组成粗细混杂。

由于都江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地跨西龙门山地带,地球内部地质活跃;又位于岷江出山口;地质灾害较多。

四实习内容及分析1金马河1.1地质地貌金马河所处位置地貌类型应为河流地貌。

由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河流地貌,河流地貌一般可分为山区河流地貌和平原河流地貌两大类,该河处于四川盆地中部成都平原,地形较为平坦开阔,所以为平原河流地貌。

金马河是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形成了以树枝状水系为主,格子状水系为辅的形态。

就河流而言,在地质学中将其分成幼年河、青年河和成年河。

一般来说幼年期的河流较为曲折,且沉积物的磨圆度不高。

经过河流的向源侵蚀和裁弯取直之后河流河道逐渐趋于直线,河流中的沉积物也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掩饰的边缘逐渐被磨平磨圆。

由于金马河河道较为笔直,且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磨圆度较高,所以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

而就我们所处的位置来说应为河漫滩。

河漫滩在地质学中的定义为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地部分。

它的形成发展和河床侧方移动以及洪水期、枯水期水位变化直接相关。

河漫滩的形成经过雏形河漫滩、原始河漫滩,再到河漫滩三个阶段。

河漫滩最显著的特点为其二元结构,即上层细、下层粗。

上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粘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有河床侧方移动沉积的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

原来的河谷低与河漫滩,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称为河流阶地。

阶地形态要素包括阶地面、阶地前缘、阶地后缘和阶地坡麓。

河流阶地在谷坡上可以有多级分布,把高出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成为一级阶地,依次由低到高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低阶地形成时间晚,高阶地形成时间早。

而在金马河,可较为明显的观察到一级和二级阶地。

就老师讲解,金马河的土主要是灰色土,这主要是上游分布着大量的灰色岩石造成的。

两侧岩石以岩浆岩为主,有较少的沉积岩,其中有些岩石呈三角形和猴子脸型,可以断定这是冰碛物。

河流为成年河,岩石经搬运的时间长,冰碛物虽相互摩擦,棱角受磨损,但总体形态如三角形保持不变。

冰川的搬运速度慢但搬运能力强,且无分选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搬运和沉积,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对流经区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下来的物质搬走而消耗其动能,一旦其动能消耗或减弱到低搬运物质所需的动能时,便将超载的物资堆积下来。

在河流的中上游,冰川将冰碛物搬运至河中。

金马河大桥属于岷江的中游地区,河流减速使得河流中的岩石堆积于此,再加上采砂,我们所看的岩石种类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以及冰碛物。

1.2规划利用金马河河漫滩占据了河谷的大部分地方。

由于河漫滩的物质是粗细混杂的,土壤很适合于耕种。

但就金马大桥来看,由于采砂和人为的破坏作用,仅在金马大桥河漫滩上看到许多裸露的岩石,那土壤大量的空闲,地表到处堆积着采砂所打捞出的岩石,凹凸不平,植被稀少,杂乱无章。

由于河漫滩地域是由洪水冲积物经年沉积而成,土壤肥沃,因此最接近河流的河漫滩可以发展依水性强的作物,比如水稻、竹笋,也可以修建鱼塘,充分发挥其地域优势。

但同时金马河也易发生洪水灾害,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

要是遇到大洪水时就会淹没庄家、农田、村庄等灾害,这点值得我们注意。

2映秀镇2.1地质地貌映秀镇的地貌类型属于山间峡谷的河流地貌,在映秀镇周围有岷江流经,河道窄且较为弯曲,江水中的岩石磨圆度不高,大部分棱角分明,水流速度快,所以此处的河流属于河流地貌发育的幼年阶段,此时河流的作用以深切为主,且向旁侵蚀也较为严重。

可以看到,此处岷江的第一拐角弯度较大,侵蚀岸受到的侵蚀较为严重,原来已经铺上的人工防护工程——护坎已经受到了较大的侵蚀。

而沉积岸沉积的物质较多,大量堆积在一起。

这就会造成河流凹岸更凹,凸岸更凸。

这要求我们在土地利用方面要分辨凹凸岸,将凸岸用于种植或建设,凹岸则加固,预防流水侵蚀的破坏作用。

河流两边有大量的岩石,磨圆度较差,推测应为高处山体未完全风化垮塌下来的,搬运距离短。

流水的沉积作用,使得在映秀镇形成了河漫滩和阶地。

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谷底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分布在河床两侧呈阶梯状的沿河平台。

具有一级或多级,已不受近代常年洪水淹没的地区,它是河谷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由于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沿河谷两岸延伸,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阶梯状地形。

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有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

阶地面比较平坦,微向河流倾斜。

阶地面以下为阶地陡坎,坡度较大。

一级阶地近河岸,堆积时间短,往上依次为二级阶地和三级阶地,远河岸,堆积风化时间长,地下水位高。

就我们观察,此处共有3级阶地。

就我们所看到在四周破碎的山体中修建城镇,而且城镇的建在一级阶地上,以我们所学的来看仍旧是不合理的。

一级阶地虽常年不受水的淹没,但仍然有着被淹没的危险存在。

但就当地而言,要想将整个县城全部迁出,同时保障人民对土地的需求,这对国家来说,找地很困难,而且资金花费很多。

其二人们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使得他们不愿意搬出此地。

其三映秀镇本身四面环山,加之地震的破坏作用,多数可用的土地遭到了破坏,可利用土地更少,就我们所看到的,仅在一级阶地上有着大面平坦的土地。

这些原因使得映秀镇城镇按原址建设在一级阶地上,但映秀镇在二级和三级的阶地上修筑了避难场所,所以较为合理。

在观察二三级阶地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只能远距离观察,从远处看,很难看出阶地的特征,根据老师讲解,如果走近了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阶地上面是比较平坦的。

就远处观察,二三级阶地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缓坡,后经老师点拨,在地质学上称之为阶坡。

2.2自然灾害映秀镇,就这里整体而言,这里四面环山,多山谷,而且山谷两侧山体破碎,山体破碎,从地质构造上看是由于处于破碎带,结合实际而言,是由于08年地震的破环。

另外一个独特现象是这里的峡谷呈现峡谷中有峡谷。

究其原因,这里是龙门山断裂带的一部分,有很多的大断层(逆断层)。

映秀镇构造为龙门山主中央断裂,也就是通常所称映秀-北川断裂,它西南始于泸定附近,向北东经宝兴盐井、映秀、北川,至陕西境与勉县-阳平关断裂相交,总长500 余公里。

由北川断裂、映秀断裂、盐井断裂等组成。

挤压兼右旋走滑运动性质明显。

主干断裂两侧发育一系列次级断裂。

晚第四纪以来该断裂表现出继承性活动,同时也表现出新生性的特点,均显示由北西向南东的逆冲运动,并兼有右旋走滑分量。

故此周围自然灾害频繁。

具体到当地实际情况,表现为崩塌和泥石流。

首先是山体垮塌,由于地震的原因,造成山体破碎,并且这里也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两侧山体破碎,很容易形成山体垮塌,造成整个城镇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其次便是泥石流,形成泥石流的必备条件大致有三个:环山、有大量松散物质、大量降水。

而这三个条件,在映秀镇都满足,周围都是大山,且陡峭,山顶由于常年的风化垮塌,堆积了大量的松散物质,由于四面环山,积水面积广,这里还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加之地震导致山体松散,这一系列的因素,都使映秀镇发生山体灾害的可能性加剧。

还有就是洪水灾害,这跟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四面环山集水面积广密切相关。

2.3规划利用映秀镇的河流属于上游阶段,沿岸的岩石分选性差,多以砾石为主,因此河漫滩不利于农作物生产。

但是映秀三面环山,修建民居不仅要注意洪水的冲击,还要注意地质灾害。

当雨季来临时,要注意来自多方面的危害。

对与河流冲击凹岸,堆积凸岸的作用。

在我们实习的时候,映秀的那条河流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规划时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河流的凹岸应该多修建建筑、公路及其他设施时,需要考虑到河流的冲击作用。

首先要修建好足够厚的防洪堤,另外在规划时应该把设施修建的地方离河流相对于凸岸更远处,以防止河流的侵蚀作用把凹岸掏空引起地陷现象,发生不必要的危害。

而在河流的凸岸则可以把建筑设施修建的离河流稍近处,但也应该把防洪堤修的较高一点,以防止异常年份的大洪水的袭击,万无一失。

而映秀潜在的灾害情况突出,氶待解决。

要防治灾害就要从源头做起。

但是绝对的阻绝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到预防与减弱灾害影响。

对于泥石流,主要是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方向着手。

具体而言,工程措施就是根据灾害发生的条件,有针对性的修建有些防护工作,如修建环山沟用以拦截地表水,修建竖沟用以排水。

当然,修建环山沟还是竖沟还得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考略,如降水量大小,汇水面积大小,气象信息,地质情况等,像映秀镇这种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而且地质复杂的情况,最好是环山沟与竖沟结合,在山体上陡峭的地方大量修建环山沟,以便减缓泥流速度有拦截地表水;在山体上比较平缓的地方修竖沟,以便快速排水,避免雨水大量汇集。

另外,为避免洪流淹没给居民带来经济损失,还得加固河道堤坝,拓宽河床。

其实,在我们进入映秀镇之前的路上就看到了大量的护坡工程,比如拦截网,上面已经拦截了许多的岩石,这点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工程措施的保护作用。

除此外,还应采取相应的生物措施,包括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在崩塌地段禁止耕作,减少水土流失。

再者就是植树种草,修筑防护林。

应结合气象、土壤、人文经济因素来考虑。

逐渐达到恢复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地表汇流条件,调节径流和削减山洪动力,控制和减少泥石流的物质来源的目的。

3都江村3.1地形地貌都江村位于都江堰紫平铺镇内,当时此处处于枯水期,所以水位很低,基本无水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