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 .ppt
合集下载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上课用【共23张PPT】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上课用【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c998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d.png)
尖酸,刻薄
愚昧,麻木
势利,自私
善良,忠厚
反映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状况,
广大人民生活上极度贫困,而且精神上也遭受了
巨大的摧残。
衬托:
类型: 正面衬托 反面衬托
正 面 衬 托:
陌上桑《汉乐府诗集》
❖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 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 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 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褥。行者见罗 敷,下担捋髭须。少年间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远怨怨, 但坐观罗敷。
实战演练
《访 兰》
文章主要写对“野兰”
的欣赏、品评。为此, 作者综合采用了多种
表现手法,试结合文 章作简要分析。
(答出两点即可)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 ;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 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 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 那些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 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反 面 衬 托:
藤野先生
将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胡屠户的市侩势利、见风使舵,从而更加表明封建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人的嘴脸的丑恶。
❖ “爱国青年”诸多表现,从反面衬托出藤野 以家培兰草的太甜、太媚和格调低俗反衬野兰,
反映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状况,广大人民生活上极度贫困,而且精神上也遭受了巨大的摧残。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
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方法。
先生的可敬可爱。 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d959faa76e58fafbb00300.png)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 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首联和颈联正面写环境的艰苦和战士们作战的艰
辛。颔联和尾联用典。“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
起了曲子“折杨柳”,引发了对家人的思念;尾联
“斩楼兰”言简意赅,表达了战士们报效国家英勇杀
精选课件
42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⑴用相关事物代所要表达的人或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代富豪之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代李广,实指唐朝名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代文学成就。
精选课件
43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固定代称: 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等。 书信——鸿雁、尺素、尺牍等。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楫等。 太阳——东曦、金乌等。 月亮——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银阙、 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 桂树等。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 (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 来,遗我双鲤鱼。”
精选课件
34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 “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精选课件
35
①明引: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 ①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共24张PPT)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6b9bf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a.png)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
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作用:突出形象,营造意境,加强气氛,深化主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问: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分析一下文章的表达效果。
8
对比: 南方的雨:缠绵温柔,像少女的爱,静谧、 闲适很有情趣。 北方的雨:好爽粗犷,像小伙的情,热烈 奔放、厚重激情。
答案: 本文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南方的雨和北 方的雨的特征。在对比当中,感情抒发更加细腻、 真切,流露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找出上面文段中的衬托,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15
作用: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16
3.烘托 画: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鲜明突出。
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17
陪衬
陪衬
陪衬
陪衬 主要内容
陪衬
我写的就是陪衬
陪衬 陪衬
陪衬
18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 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 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 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的叫 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作用:突出形象,营造意境,加强气氛,深化主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问: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分析一下文章的表达效果。
8
对比: 南方的雨:缠绵温柔,像少女的爱,静谧、 闲适很有情趣。 北方的雨:好爽粗犷,像小伙的情,热烈 奔放、厚重激情。
答案: 本文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南方的雨和北 方的雨的特征。在对比当中,感情抒发更加细腻、 真切,流露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找出上面文段中的衬托,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15
作用: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16
3.烘托 画: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鲜明突出。
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17
陪衬
陪衬
陪衬
陪衬 主要内容
陪衬
我写的就是陪衬
陪衬 陪衬
陪衬
18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 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 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 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的叫 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堂PPT)
![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c934e9a417866fb94a8e85.png)
作品通过叙写世间愚人和贤人生不同而死相同的情 形,表达对世人不辨贤愚的愤慨,同时也流露出人 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答案 (1)一方面,就自然节气而言正是初春时节,桃李欣 欣而笑,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 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另一方面, 清明是扫墓时节,又使人想到野田荒垅,不由抒发生死之悲。 一笑一愁,是作者面对既是自然佳节又是扫墓时节的清明之 景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
记叙
顺叙 倒叙 插叙 平叙
表达方式
描写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 白描工笔、视听结合、远近结合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 物言志,情景交融)
表现手法
表达 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修辞
表 手法
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 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 反复、反语、引用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对比
真题热身
考点透析
诊断自测
专项再练
【例5】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 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 袖。 简析这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思考:后人评价第四句“其妙无比”,你认为妙在 何处?
答:此句使用想象与通感,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 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 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 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 具一格。
表现手法PPT课件
![表现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08647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f.png)
于侧面描写。 两种事物都写。
•
对比:•
相反或相似的事物进行比照,以共同表 现某种思想。对比的双方不分主次。
• 以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二 • 衬托: 者主次分明。
4
小试牛刀:
• 烘托:• 《明湖居听书》中白妞出场前琴师的演 奏
•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 • 衬托: 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
a通过对……事物的描绘,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
b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 感情,使的《春》 • 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
美之情。 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更富感染力。
2.《蜡烛》一文写了王老师在烛光的照耀下批改作业。 • 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通过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
14
欲扬先抑: a突出了……,使文章情节曲折动人,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充沛 c形成成鲜明对比,留下深刻的印象; d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如果在文章最
夸张讽刺: 后面出现“扬”)
a突出……人物形象,强化了……感给读者 以鲜明的印象。
b使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文章深刻性和批 判性。
15
大显身手:
• 5.《皇帝的新装》
• 辛辣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加强了文章的批判 性,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4.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先写阿长没文化、睡姿 的难看,后文赞扬阿长。
• 突出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无限敬爱之情,使阿长这一人物 形象更加丰满,情感表达更加充沛。激发了阅读兴趣, 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2.《故乡》中二十年前的杨二嫂与二十年后的杨二嫂
• 把二十年前后的杨二嫂相对比,突出了杨二嫂的尖酸刻 薄,自私粗鄙的性格特点;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共35张PPT)PPT课件 图文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共35张PPT)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3cfafffae53a580217fcfe66.png)
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 《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 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 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
托物言志,整个诗歌就描写一个事 物,所有诗句围绕一个事物展开 。
借景抒情,描写几个景物,组成一 个场景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 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 它象征着 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
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
用典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
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 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
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 痛惜伤感之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分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①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 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②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 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③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 声”自然烘托雪大。
——借景抒情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 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 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句中“陌上桑” 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诗人在此除了实写 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 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 《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 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 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
托物言志,整个诗歌就描写一个事 物,所有诗句围绕一个事物展开 。
借景抒情,描写几个景物,组成一 个场景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 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 它象征着 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
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
用典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
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 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
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 痛惜伤感之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分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①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 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②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 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③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 声”自然烘托雪大。
——借景抒情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 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 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句中“陌上桑” 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诗人在此除了实写 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 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诗歌表现手法课件(共47张PPT)
![诗歌表现手法课件(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a619a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e.png)
晓出净慈寺送林方子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1、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北陂杏花 王安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2 (3)设想的未来之境。
续延伸,动中取静,以动 衬静。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故乡明月”——“乡思情”;
用“长于亭艺折术柳创”—作—,例“惜就别是:情从”正;姜面着夔意描写《。 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
江上看山 (苏辙 )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分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 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
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 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 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修辞方法: 设问、反问
表达技巧(Ⅰ)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结构技巧: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1、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北陂杏花 王安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2 (3)设想的未来之境。
续延伸,动中取静,以动 衬静。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故乡明月”——“乡思情”;
用“长于亭艺折术柳创”—作—,例“惜就别是:情从”正;姜面着夔意描写《。 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
江上看山 (苏辙 )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分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 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
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 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 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修辞方法: 设问、反问
表达技巧(Ⅰ)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结构技巧:
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ppt课件
![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c0568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e.png)
(未来)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 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 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梦境)
过陈琳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本诗歌颈联对仗工整,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 除对偶外,颈联还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 要赏析。
浔阳江头也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借景抒情,写秋色夜景,渲染了凄凉氛围,烘托出主 客分别时黯然伤神的心情。
7、动静结合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 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 静,相辅相成。
特别是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 如山、月等;动景,如水流、风摇等等。
刻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无道。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采用对比 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 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 反差强烈。 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中。
2、衬托
一物衬一物,但陪衬之物是较粗线条的勾勒。 分为正衬和反衬 。
前两句写月色清爽皎洁,山水的明丽动人,是 静景;后两句写出了多日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 联翩而至,逆流而上,是动景,结句动态描写尤为 传神,突出动态美,使人感到美丽的兰溪山水充满 蓬勃生机。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 和蓬勃生机,表达诗人喜爱之情。
8、赋比兴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打比方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优质课件
![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ac1cc2195f312b3169a5c0.png)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 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好的显得更好, 坏的显得更坏。反差强烈,更突出主题或思想, 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热闹场面与凄凉场面的鲜明对比,更突出之 前奢华的罪恶、今天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 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 强烈,突出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历史感慨。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孟郊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描写方式小结
• 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方位(高 低俯仰远近)、角度(色香味)、 虚实结合、白描、细节描写等。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乐景写哀、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一 动 静
.
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一起,构成动人的意 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 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B A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其一》 C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 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 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 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物象。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融情入景、 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一切 景语皆情语)——移写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 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表现手法及作用》课件
![《表现手法及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1235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7.png)
等特征
分析受众的兴 趣、需求和偏
好
选择与受众特 征和需求相匹 配的表现手法
考虑受众的接 受能力和理解 能力,选择易 于理解的表现
手法
根据受众的反 馈和评价,调 整和优化表现
手法
根据场合选择表现手法
非正式场合:选择轻松、活 泼的表现手法,如聊天、讨 论等
正式场合:选择庄重、严肃 的表现手法,如演讲、报告 等
柱状图:适用于比较不同类 别的数据,如销售额、市场 份额等
散点图:适用于展示两个变 量之间的关系,如身高与体 重、考试成绩与学习时间等
地图:适用于展示地理信息, 如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
热力图:适用于展示数据在 空间上的分布,如气温分布、
人口密度等
动画表现手法应用场景
教育领域: 通过动画演 示,帮助学 生理解抽象 概念和复杂
设问:提出问题,引 起读者思考,增强表
达效果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 表达肯定的意思,增
强表达效果
图片表现手法
色彩对比:通 过不同颜色的 对比,突出主
题和情感
光影效果:利 用光影的变化, 增强画பைடு நூலகம்的立 体感和层次感
构图布局:通 过合理的构图 布局,使画面 更加和谐、美
观
细节描绘:通 过细致入微的 描绘,增强画 面的真实感和
YOUR LOGO
20XX.XX.XX
表现手法及作用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 录
01 表 现 手 法 的 种 类 02 表 现 手 法 的 作 用 03 不 同 表 现 手 法 的 应 用 场 景 04 如 何 选 择 合 适 的 表 现 手 法 05 优 秀 P P T 课 件 的 表 现 手 法 特
分析受众的兴 趣、需求和偏
好
选择与受众特 征和需求相匹 配的表现手法
考虑受众的接 受能力和理解 能力,选择易 于理解的表现
手法
根据受众的反 馈和评价,调 整和优化表现
手法
根据场合选择表现手法
非正式场合:选择轻松、活 泼的表现手法,如聊天、讨 论等
正式场合:选择庄重、严肃 的表现手法,如演讲、报告 等
柱状图:适用于比较不同类 别的数据,如销售额、市场 份额等
散点图:适用于展示两个变 量之间的关系,如身高与体 重、考试成绩与学习时间等
地图:适用于展示地理信息, 如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
热力图:适用于展示数据在 空间上的分布,如气温分布、
人口密度等
动画表现手法应用场景
教育领域: 通过动画演 示,帮助学 生理解抽象 概念和复杂
设问:提出问题,引 起读者思考,增强表
达效果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 表达肯定的意思,增
强表达效果
图片表现手法
色彩对比:通 过不同颜色的 对比,突出主
题和情感
光影效果:利 用光影的变化, 增强画பைடு நூலகம்的立 体感和层次感
构图布局:通 过合理的构图 布局,使画面 更加和谐、美
观
细节描绘:通 过细致入微的 描绘,增强画 面的真实感和
YOUR LOGO
20XX.XX.XX
表现手法及作用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 录
01 表 现 手 法 的 种 类 02 表 现 手 法 的 作 用 03 不 同 表 现 手 法 的 应 用 场 景 04 如 何 选 择 合 适 的 表 现 手 法 05 优 秀 P P T 课 件 的 表 现 手 法 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衬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 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 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
12、卒章显志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 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李白《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
13、托物言志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5、以景衬情
①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
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 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
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 果? 3、解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 现手法并知晓其一般表达效果,能结合语句分析和 表达。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以繁华热闹的元夜反衬“那人” 的孤寂,从中表达 了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 洁品性。
8、象 征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析】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 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 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 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高洁的情操。
6、细节描写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 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 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 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 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 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让人在看似 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红叶青山”的描写展示了一幅 色彩艳丽的画面,这似乎与送别的气氛不大协 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试加鉴赏。
答:不同意。诗歌以乐景写哀情,明丽的 景物是对别离伤感之情的有力反衬,景色 越美,越显出离别后的愁闷 。
台城
台借城六古代讽竟今奢(华喻,今结、绮临伤春今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分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 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 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田家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 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 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 深刻主题。
11、欲扬先抑(先扬后抑 )
闺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登上翠楼去 赏春景的兴奋欢愉之情。后两句则写闯入眼帘 的柳色,引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时的伤感。 先扬后抑之间传达出少妇因触景而生的感伤和 哀怨,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 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 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 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的考查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
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 骤二)。 •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 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 者什么感情?
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 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
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
和对沦落他乡的凄苦。
②以乐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 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诗人以乐景写 哀情,反衬出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
借用典故抒情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
三下,年一,用片望事神中鸦犹社记借 包鼓,用括!烽历对凭火引史现谁扬故实用问州事生:路或来活廉。化表中颇可达某用老堪作些矣回前者问,首人的 题尚,诗思 的能佛想 立句饭狸感 场否祠情 和?, 个
9、联想和想像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 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 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 现出来。
10、白 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 染烘托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