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型工程项目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型工程项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4af662b90d6c85ec3ac6aa.png)
(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 布置的合理性
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点的气象、水文和 地质资料的条件下,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对污染 物的污染特性的影响,尽可能有良好的气象、 水文和地质等自然条件,减少不利因素,合理 布置工厂和车间。
4 主要技术指标
4.1 计算行车速度,km/h 4.2 路基宽度,m 4.3 行车道宽度或轨距,m 4.4 路基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4.5 纵曲线最小半径,m 4.6 平曲线最小半径,m 4.7 最大纵坡度,% 4.8 最小停车视距,m 4.9 路面标准
5 主要工程量
5.1 路基土石方量,m3 5.2 桥、涵、隧道土石方量,m3 5.3 建筑工程,m3 5.4 混凝土浇灌量,m3 5.5 防护工程,m3 5.6 概算总投资额和环保投资比例
污染物的最终去向及依托或受纳环境的可接受 性分析,完善、改进和补充的对策措施建议。
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技术文件提出
的总图布置方案进行分析评述; 指出现有技术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改进意见,进行完善工作。
(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 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无组织排放是指生产装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污染 物不经过排气筒(管)的无规则排放,表现在生产工艺 过程中具有弥散型的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以及设备、 管道和管件的跑冒滴漏,在空气中的蒸发、逸散引起 的无组织排放。
(7)风险排污的源强统计及分析 风险排污包括 事故排污和非正常工况排污两部分。
①事故排污的源强统计应计算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最 大排放量,作为风险预测的源强。事故排污分析应说 明在管理范围内可能产生的事故种类和频率,并提出 防范措施和处理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助记顺口溜
![环境影响评价助记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b9d246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8.png)
环境影响评价助记顺口溜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生态评价分等级,区域敏感和面积;永久临时都算的,特殊生态全一级,世界文化遗产地,还有自然保护区。
重要生态按面积,一般区域两三级。
生态影响评价重要生态敏感区记忆口诀:风景名胜重敏感,珍濒生物布天然:森林地质两公园,重要湿地林天然;水生三场冬饵卵,洄游通道鱼天然。
生态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时段和重点内容:工程分析分时段,勘察施工运营关;施工运营重点段,工程分析挑重点;重大生态影响产,特殊重要区有关;生态影响累积间,重大资源配置占。
生态影响现状调查方法助记口诀:资料收集现场勘,专家咨询公众参,生态监测调遥感,海洋水库渔资源。
生态问题调查的内容:生态调查两方面,背景和生态问题,生态问题主调查,水土流失盐石沙,灾害生物入侵她,污染危害制约发。
生态影响现状多,评价方法细揣摩;列表清单图形叠,生态机理景观学;海洋水生生物多,系统类比分析决;土壤侵蚀要预测,单因指数与综合;优点缺点助选择,视需多法搞联合。
生态影响评价现状评价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多,生态影响评价图件规范与要求:生态评价图件三级评价不重要,基本图件有4票;地理位置要知道,工程平面也得要;土地利用现状报,生态措施布置到。
二级评价次重要,基本图件加3票;地表水系系重要,特殊敏感区重要;因子成果图预测,一级评价贼重要,基本图件是9票,植被类型很需要,生态监测布点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监测分析方法:玻璃电极测酸碱,溶氧碘量探头显;总磷分光钼酸铵,氨氮纳氏水杨酸:总氮碱性过硫酸,消解紫外分光现。
稀释接种生化参。
规划环评内容八方面,规划内容分析是首先;现状调查分析评价连,影响识别目标指标圈:影响预测分评多方案,提出对策措施来减缓:环境可行规划方案荐,开展社团公众把言参:拟定监测跟踪评价案,规划环评文件认真编。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烷基汞,毒性高,不得检出要记牢;苯并芘,强致癌,十万有三就能栽;金属铍,不常见,千分之五就完蛋;水银汞,会蒸发,百分之五就是它;镍和铅,造仙丹,只需一粒上了天;砷银铬,不能多,半粒足够嗝屁了;总铬大,六铬小,大他一岁是正好;零点壹,就一个,总镉总镉记住了;ɑ 和β,放射性,1贝10贝最任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b851101195f312b3069a574.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Technical Guideline forEnvironmentalImpact Assessment Eco logicalImpact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目次前言----———---—-—--——------———-—--——-——--—--—-—---------—-—-—---—-——--—-—--—----—-—-----——-—-----——-—--———-—---—II1 适用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5 工程分析—-————-—--—-------————----——------—--——--—-—--——---——-—-------—-——-——---—————-—-------—------—-----36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4 7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58 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补偿及替代方案---—-———----—-—-—————--——---——-——--——--—--—-—--—----—-—-59 结论与建议-—-—-----—-—-—-—---—-—---—--—---—--———--——---——----—--—-—--——--—--——--—-—-——————————-—----—-----6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态现状调查方法—----——-—-——--—--———---——--—-——-———-—-----——-——-------—-----——7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态影响评价图件规范与要求-—----—-----—---—--—--———————-—-———-—--———--—--—8附录C(资料性附录)推荐的生态影响评价和预测方法-——----——-—--—----—--—--—-----—----—————--—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导和规范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2018](https://img.taocdn.com/s3/m/1fe8be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d.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2018》1. 前言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评价环境影响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2018》,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您解读这一重要的技术导则。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2018》综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2018》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导则,旨在规范和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
该导则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涵盖了评价范围、方法、标准等多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 深入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2018》3.1 评价范围《生态环境HJ2018》在评价范围的设定上,明确规定了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区在内的多个方面。
这种全面而系统的评价范围,有助于实现对环境影响的全面评估,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2 评价方法导则中明确了多种评价方法的使用,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等。
这些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评价工作更加具体和有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需求。
3.3 评价标准《生态环境HJ2018》中,还设定了一系列评价标准,包括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环境风险评估标准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保障,也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4.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2018》的深入探讨,我们不难发现,该导则在评价范围、方法、标准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在实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我个人认为,未来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需要更加注重区域特点的综合分析,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 结语在本文中,我们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2018》进行了全面评估和解读,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您呈现了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生态类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实施方案
![生态类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69d3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b.png)
生态类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实施方案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生态类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实施方案1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大规模国土绿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乡村绿化美化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
同时,乡村绿化美化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地区还存在乡村绿化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与农民群众期盼的优美生态环境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乡村生态建设的突出短板。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不断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积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全面保护乡村绿化成果,持续增加乡村绿化总量,着力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努力建设“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根据乡村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生态环境状况、产业发展需求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瞄准乡村绿化突出短板,一村一策,缺什么补什么。
避免发展模式趋同化、建设标准“一刀切”。
2.保护优先、留住乡愁。
保护乡村地形地貌、水系水体、林草植被等自然生态资源,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
注重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维护自然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综合提升乡村山水林田湖草自然风貌,突出乡村特色和田园风光。
3.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充分考虑乡村发展基础,尊重村民意愿,按照乡村建设规律,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分步有序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科学合理确定乡村绿化美化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标准。
4.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专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专章](https://img.taocdn.com/s3/m/66e60f37fad6195f312ba639.png)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1、前言1.1项目背景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2013年,一场持续多日,遍及多个省市的雾霾震惊了国人,引起了世界的围观,再次引发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展结构和产业调整的讨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3年6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人与自然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共处。
在这样的历史现状及契机下,鼓励新能源发电和节能项目的开发势在必行。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足用好国家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的利好政策,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发展和培育新能源产业,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是迫在眉睫。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当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特提出建设颍上县鲁口镇一期60MW光伏发电工程。
1.2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颍上县焦岗湖光伏发电与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一期60MWP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单位:颍上聚安光伏发电有限公司1.3建设地点及项目情况简介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27′~32°54′,东经115°56′~116°38′。
西接阜阳市颍州区和阜南县,东靠凤台县,北为阜阳市颍东区和亳州市利辛县,南邻霍邱县及寿县。
淮河是颍上县南部界河。
本项目位于颍上县焦岗湖农场。
安徽省焦岗湖农场组建于1956年,位于阜阳颍上、六安寿县、淮南凤台三县交界处,地处颍上县鲁口镇境内。
本项目拟建规模为60MW,选址位于安徽省阜阳颍上县鲁口镇焦岗湖滩涂未利用水面。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有哪些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有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e72a027192e45361066f55e.png)
1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 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概念及意义特点:(1)预测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前者是指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后者是指通过环境调查和监测,对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定。
(2)客观性进行必要的环境监测,然后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价。
(3)综合性涉及到多种学科;需要由持有评价证书的单位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评价任务。
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不同,可以分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ν区域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ν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ν概念:见第2题意义:⑴贯彻“预防为主”,实现经济、环境效益统一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单纯的末端治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下降局面的。
⑵为某一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可弄清该地区的环境现状,及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⑶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将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纳入建设项目管理的轨道。
从而有效地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与分类管理3.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15. 环境影响识别基本概念和一般特征υ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υ16. 环评专题设置17. 工程分析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υ概念:工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的一般特征、污染特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做全面分析。
从宏观上掌握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与区域乃至国家环境保护全局的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作用:1. 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2.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资料3. 为生产工艺和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分析方法:类比调查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的概念1、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
采用此法时,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如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和环境特征的相似性等。
黄河水量10年调度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黄河水量10年调度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8c721330912a216147929b5.png)
HAN Ya n l i ,W ANG Xi n g o n g,GE Le i
( Y e l l o w
r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P r o t e c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4 ,C h i n a )
第2 9卷第 2期
V0 1 . 2 9 No . 2
水
资
源
保
护
2 0 1 3年 3月
Ma r .2 01 3
WA T ER R ES 0URC E S P RO T EC T I O N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6 9 3 3 . 2 0 1 3 . 0 2 . 0 1 6
Ev a l ua t i o n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be n e it f s o f t e n— y e a r i nt e g r a t e d wa t e r
r e g ul a t i o n o f Ye l l o w Ri v e r
关键 词 : 水量调 度 ; 生 态环境 ; 环境评 价 ; 生 态修 复 ; 黄 河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062d09631b765ce04081467.png)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篇一: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公路建设项目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业区。
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
沿线某些路段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行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平方米,临时建筑19344平方米,征地面积13万亩。
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
项目总投资45亿元。
项目选制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1、项目噪声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4、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5、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答:本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由于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线线两侧500M范围内。
2、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答: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改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2)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_生态影响(编制说明)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_生态影响(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5cedfc789eb172ded63b7e1.png)
附件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编制组二OO八年五月四日目 录1. 前言 (1)1.1. 任务由来 (1)1.2. 标准编制单位 (2)2. 修订原则与依据 (2)2.1. 修订原则 (2)2.2. 修订依据 (2)3. 修订总体策略和工作重点 (3)3.1. 修订总体策略 (3)3.2. 修订工作重点 (3)4. 标准修订工作过程 (4)4.1. 接受任务与开题阶段 (4)4.2. 资料收集、方法研究、案例分析阶段 (4)4.3. 中期汇报、技术研讨阶段, (4)4.4. 导则征求意见稿制订阶段 (5)5. 修订主要内容说明 (5)5.1. 标准内容组成 (5)5.2. 适用范围 (5)5.3. 规范性引用文件 (5)5.4. 术语和定义 (5)5.5. 总则 (6)5.6. 工程和规划方案调查分析 (6)5.7. 生态现状调查 (7)5.8. 生态现状评价 (7)5.9. 生态影响评价与预测 (7)5.10. 生态影响评价与预测方法 (7)5.11. 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及替代方案 (7)5.12. 结论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编制说明1.前言1.1.任务由来于1997年批准、1998年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I/T19-1997)(以下简称“现有导则”)是我国环境保护行业的第一个生态影响评价标准。
现有导则已广泛应用在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交通运输(含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和港口码头)和海岸带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上述行业项目的环保验收调查中,它的颁布和实施从根本上扭转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评价的随意性和缺少规范的现状,填补了行业标准中的一项空白,把传统生态学理论和生态学发展的前沿成果推广到应用领域,对落实我国政府提出的“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并重”的环保方针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有导则实施8年来,在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cb110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9.png)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4.09.13•【文号】环环评〔2024〕65号•【施行日期】2024.09.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环环评〔2024〕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决策部署,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源头预防作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改革的总体思路统筹优化环评分级分类管理,实现环评分级管理与基层管理能力更相适应,生态环境影响重大项目由部省两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实现环评分类管理与排污许可制度更为衔接,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环评数量大幅压减,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对项目环境准入的指导作用,持续增强环评信息化支撑,持续提高环评文件质量,显著提升源头预防体系整体效力。
二、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一)加强省级对重大项目环评的审批管理。
除生态环境部负责审批环评的建设项目外,存在重大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项目环评原则上应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包括:炼油、乙烯、钢铁、焦化、煤化工、燃煤发电、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工业重点领域项目,水库、引水工程、常规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矿产资源开发、危险废物处置、围填海工程等存在重大生态影响的项目,采用新型生产工艺技术、产排污情况及生态环境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项目(目录详见附件1)。
对该目录外的建设项目,各省份可因地制宜对特定行业提出严格要求,不得随意层层下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
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生态环境影响重大的矿产资源开发等项目环评建议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
(二)做好省级以下项目环评审批权限评估调整。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31ca1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2.png)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18.07.16•【文号】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施行日期】2019.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已于2018年4月16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2018年7月16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第三条国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遵循依法、有序、公开、便利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鼓励建设单位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六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对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和结果负责。
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可以委托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本办法未作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2024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考试答案
![2024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b3594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5.png)
考试须知本试卷总分120分,及格分72分。
考试限时120分钟,到时将自动交卷,学员不限考试次数,系统将取历次考试中的最高分作为最终成绩。
本试卷总题量15道,(判断:6题、单选:6题、多选:3题)试卷类型:固定试卷一、判断题(每题8 分,共6 题,总分48 分)1、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流输变电建设项目;±1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建设项目。
A、对B、错正确答案A2、输变电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A、对B、错正确答案A3、输变电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
A、对B、错正确答案B4、输变电建设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二级。
A、对B、错正确答案B5、500kV以上变电站(户外布置)电磁环境影响采用二级评价。
A、对B、错正确答案B6、输电线路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包括永久占地、临时占地;林木砍伐情况包括林木砍伐量及砍伐树种。
A、对B、错正确答案A二、单选题(每题8 分,共6 题,总分48 分)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确定,依据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影响程度,评价等级划分为()级。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正确答案C8、输变电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中,涉及自然公园时,评价等级为()级。
A、一级B、二级C、不低于二级D、三级正确答案D9、500kV以上输电地下电缆工程电磁环境影响采用()级评价。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正确答案B10、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串补站、接地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站场边界或围墙外()m内。
A、200mB、300mC、500mD、1km正确答案C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范围,当输电线路工程穿越生态敏感区时,线路中心线向两侧外延()km为参考评价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55d7a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8.png)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氨氮、COD、⼯业粉尘、⼯业1、“⼗五”期间6个主要污染控制指标:烟尘、SO2固体废弃物。
2、环境分类:⑴⼤⽓环境、⑵⽔环境、⑶⼟壤环境、⑷⽣态环境。
3、环境容量:指对⼀定地区根据其⾃然净化能⼒,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排放量。
4、环境的基本特征:⑴整体性与区域性、⑵变动性与稳定性、⑶资源性与价值性。
5、⽣态环境的主要问题:除污染影响外主要是⽣物多样性的减少,⽽导致其质量下降,包括结构恶化和功能降低。
6、环境影响:指⼈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7、环境影响的类别(按来源):⑴直接影响与⼈类活动同时同地⑵间接影响与⼈类活动推迟较远⑶累积影响8、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对规划和建设项⽬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跟踪监测的⽅法与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的作⽤:⑴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动,⑵可为建设项⽬的⼯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⑶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10、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⑴环境质量评价、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⑶环境影响后评估。
11、环境影响后评估:可以认为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⑴判断功能、⑵预测功能、⑶选择功能、⑷导向功能。
13、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⑴保证建设项⽬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⑵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
⑶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⑷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14、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环境监测技术、污染物扩散规律、环境质量对⼈体健康影响、⾃然界⾃净能⼒。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减缓措施考核试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减缓措施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43d44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1.png)
10.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下列哪项是评价项目对生态影响的主要指标?()
A.生物量
B.经济效益
C.人口密度
D.建筑面积
11.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措施?()
A.植被恢复
B.污染物排放许可
C.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
D.生态修复工程
12.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评估生态环境质量?()
()
10.提高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只需要考虑项目的直接影响,不需要考虑间接影响。()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项目审批通过。()
1.请简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并说明这些原则在实际评价工作中的具体应用。(10分)
2.描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减缓措施类型,并举例说明每种类型的减缓措施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10分)
3.论述公众参与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公众参与工作。(10分)
4.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10分)
()
2.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____是指评价项目对环境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
3.环境保护措施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包括____、____和____等措施。
()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一般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阶段。
()
5.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____是指评价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范围和程度。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970568eefdc8d377ee320a.png)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1 生态环境调查范围本项目生态环境调查范围为湖区边界外扩500m的范围,约12.1km2。
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采用实地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现场访谈、拍摄图片等方法,同时利用1/10000区域卫星图片,在MAPGIS软件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进行生态环境信息提取。
2.1 生态功能区划根据《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陕西省划分了4个生态区、10个生态功能区、35个小区。
根据《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为渭河谷地农业生态区-关中平原城乡一体化生态亚区-关中平原城镇及农业区。
根据《陕西生态功能区划》,评价区生态功能分区见表 1.1-1。
评价区在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位置见图2.1-1。
2.2 土地利用类型现状2.2.1 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分类根据遥感解译,本项目评价区内土地利用类型详见表2.2-1和图2.2-1。
2.2.2土地利用类型现状特征由表2.2-1可见,湖区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蓄滞洪区用地、农村宅基地等,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72.27%、18.52%、3.91%。
其他用地类型如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等占地面积均较小,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2.62%、2.31%、0.38%。
图2.1-1 拟建项目在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位置2.3 生态系统类型根据生态图件和实地调查,调查区主要有2种类型生态系统,分别为陆生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
2.3.1 陆生生态系统2.3.1.1植被现状项目区的陆生生态系统主要是农田系统。
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植被类型以农田植被为主,农田植被大面积分布于湖区周边,根据解译结果调查区范围内水浇地面积为874.84 hm2,占评价区面积的72.27%。
根据已有资料,经本次实地调查,评价区内未发现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未发现有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的物种。
生态环境评价条件
![生态环境评价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7d3e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7.png)
生态环境评价条件生态环境评价是指对某个区域的生态系统进行系统性的、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为了准确评价生态环境,需要依据一定的条件和指标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生态环境评价的条件。
一、生态环境基本要素生态环境评价的核心是对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进行评估。
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包括土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等。
评价条件应根据不同要素的特征和指标进行调整和优化。
1.土地评价条件土地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对生态环境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评价条件包括土地质量、土地利用状况、土壤污染程度等。
评价时需考虑土地的适用性和可持续利用性。
2.水资源评价条件水资源是保障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评价条件包括水质状况、水量状况、水生态系统状况等。
评价时需考虑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保护性。
3.空气质量评价条件空气质量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空气质量评价条件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颗粒物含量、气候变化等。
评价时需考虑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4.生物多样性评价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保障。
生物多样性评价条件包括物种多样性、生境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
评价时需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性和恢复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依据,是评价条件的具体表现形式。
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反映生态环境的状况和问题。
1.定性指标定性指标是通过描述和判定的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定性指标包括景观特征、环境敏感性、生境稳定性等。
评价时需结合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确定定性指标的等级和评价标准。
2.定量指标定量指标是通过计量和统计的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定量指标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风险评估、环境容量评估等。
评价时需采集大量的监测数据,分析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
三、评价方法和技术评价方法和技术是保证评价结果准确性和可信度的重要保障。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284868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d.png)
19
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
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来表征
s
H =- Pi ln(Pi ) i 1
Pi——属于第i种的个体比例,如样品中总个体数为 N,第i种个体数为ni,则Pi=ni/N
20
水土流失评价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表达式如下:
E=ReKe L S C P
2. 主要生态问题调查
3.
已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如
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
和污染危害等,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
15
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法 现场勘查法 专家和公众咨询法 生态监测法 遥感调查法 海洋生态调查方法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16
现状评价
(a) 在阐明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 生态系统状况的主要原因。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 功能状况(如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 护等主导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存在 的问题、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等。
(b) 分析和评价受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 的现状组成、分布;当评价区域涉及受保护的敏感 物种,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当评 价区域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或重要生态敏感区时, 应分析其生态现状、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
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
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
2. 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
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
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
境替代方案。
3. 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状评价
(a) 在阐明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 生态系统状况的主要原因。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 功能状况(如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 护等主导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存在 的问题、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等。
(b) 分析和评价受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 的现状组成、分布;当评价区域涉及受保护的敏感 物种,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当评 价区域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或重要生态敏感区时, 应分析其生态现状、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
补偿措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
别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
22
特别要注意的保护目标
(1)国家及地方设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
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世界遗产
地、地质遗产地、历史文化保护地、文物保护单
位等。
(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如沙尘暴源区、沙漠中的绿
洲、天然井、热带等;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
2. 主要生态问题调查
3.
已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如
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
和污染危害等,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
15
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法 现场勘查法 专家和公众咨询法 生态监测法 遥感调查法 海洋生态调查方法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
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
2. 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
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
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
境替代方案。
3. 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
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
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 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调查分析的重点。
14
三、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调查内容
1. 生态背景调查
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以及相关的非生物因子 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重 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 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
A一级 B二级C三级 D四级 9
4. 某拟建工程会影响到自然保护区,工程占地 为10km2,此工程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C三级 D四级
5. 某扩建项目,原项目占地5km2,扩建项目新 增占地1.6,该改扩建项目会影响到附近某 天然渔场,此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C三级 D四级
卵场、天然渔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
系统及其受保护的国家及地方级珍稀、濒危、特
有的动、植物种类。
(3)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用水。
(4)土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
(5)植被资源,包括森林、灌丛草地、草原。
(6)湿地。
23
需要保护的重要生境
面积超过1hm2的天然或次生林地; 面积超过1hm2或长度>500 m受干扰的天然海岸
• 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 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 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 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 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11
3、评价因子的筛选
P225
12
4、评价标准(评价的判定依据)
① 国家、行业和地方已颁布的资源环境保护等相 关法规、政策、标准、规划和区划等确定的目 标、措施与要求。
4
1、评价等级
划分依据
(1)区域的生态敏感性 (2)工程占地范围
5
评价工作级别
6
特殊生态敏感区
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
重要生态敏感区
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 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 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 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
6. 某拟建矿山开采项目占地18km2,需占用部 分人工次生经济林和耕地,该矿山开采项目 会导致耕地无法继续利用,此工程的生态影 响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C三级 D四级
10
2、评价范围
• 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 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 响区域。
• 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 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 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
7
当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的面积或长 度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评价工作等级时, 原则上应按其中较高的评价工作等级进 行评价。改扩建工程的工程占地范围以 新增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
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 明显改变,或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 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 上调一级。
① 降雨侵蚀力因子(Re) ; ② 土壤可侵蚀因子(Ke) ③ 地形因子(LS);
④ 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C),与植被覆盖度和耕 作期相关
⑤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主要有农业耕作措施、
工程措施、植物措施。
21
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
1. 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
8
1. 位于原厂界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其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做生态影响分析就可以
2. 某拟建工程会影响到世界自然遗产地,工程 占地为0.8km2,此工程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 为( )
A一级 B二级C三级 D四级
3. 某拟建公路长100km,占用人工林、荒地、 部分耕地、建设用地,此工程的生态影响工 作等级为( )
17
评价方法
列表清单法 图形叠置法 生态机理分析法 景观生态学法 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 类比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 生物多样性评价等。
18
景观生态学方法
优势度值计算方法D0
优势 D 0 ( 度 R d R f2 ) 值 /2 L p 1% 00
密 度 Rd斑 斑 块 块 i的 总 数 数 目 100% 频 率 R f 斑 块 i总 出 样 现 方 的 数 样 方 数 100% 景 观 比 例 Lp斑 样 块 地 i总 的 面 面 积 积 100%
4. 缓解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① 水土流失
② 沙漠化
③ 自然灾害
5. 保护特殊性目标
① 保护重要生境
② 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脆弱带
③ 保护地方性敏感生态目标
6. 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
3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
一.确定评价等级、范围、因子、标准 二.工程分析 三.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② 科学研究判定的生态效应或评价项目实际的生 态监测、模拟结果。
③ 评价项目所在地区及相似区域生态背景值或本 底值。
④ 已有性质、规模以及区域生态敏感性相似项目 的实际生态影响类比。
⑤ 相关领域专家、管理部门及公众的咨询意见。 13
二、工程分析重点
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 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 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 主要内容应包括: ① 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 ② 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 ③ 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 行为; ④ 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
19
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
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来表征
s
H =- Pi ln(Pi ) i1
Pi——属于第i种的个体比例,如样品中总个体数为 N,第i种个体数为ni,LE)表达式如下:
E=ReKe L S C P
10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基本概念
生态影响——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生 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所产生的任何有害的或有 益的作用。
影响可划分为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
2
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
1. 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2. 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
3. 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
(特别是沙滩); 面积超过0.5hm2的潮间带滩涂; 面积超过1hm2的草原; 面积超过0.5hm2的淡水; 长度超过100 m的天然溪流或河道; 面积超过1hm2的湿地; 无论面积大小的珊瑚群落; 无论面积大小的已成熟的红树林。
24
谢谢大家! 欢迎多提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