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血,补气,补阳,补阴

合集下载

补血补气中药方

补血补气中药方

补血补气中药方一、补气血的中药方1.补血中药方:适用于脸色苍白、经常眩晕的人群,这些都属于身体供血不足的症状。

如今的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因偏食而诱发贫血,可服用当归、何首乌、黄精等促进血液循环的补血中药。

2.补气中药方:针对那些总是没精神、易疲劳,并伴有虚汗、胃口不佳的人群。

用于补气的中药材主要有人参、黄芪等,代表中药补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补阳中药方:适用于元气不足或精力下降。

用于补阳的中药有淫羊藿、杜仲、肉桂等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八昧元、补元汤等。

4.补阴中药方:适合精气不足、发烧时服用。

精气和津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若亏损不足,会出现口干舌燥、身体瘦弱、皮肤干燥,并常伴有干咳症状。

另外,面部、手掌、脚掌、背部还会有火烧火燎感觉。

可用地黄、五味子、山茱萸、麦冬等补肾滋阴的中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六味地黄汤、理阴煎等。

二、推荐四道补血补气药膳1.花生米大枣烧猪蹄原料:猪蹄1000克,花生米带皮100克,大枣40枚,料酒25克,酱油60克,白糖30克,葱段20克,生姜10克,味精、花椒、八角固香、小茴香各少许,盐适量。

制作:花生米、大枣置碗内用清水洗净、浸润;将猪蹄出毛洗净,煮四成熟捞出,用酱油拌匀;锅内放油,上火烧七成热,将猪蹄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在炒锅内,注入清水,同时放入备好的花生米、大枣及调料,烧开后用小火炖烂即可。

2.当归黄芪乌鸡汤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制作: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

调味服食。

功效:补血补气,固肾调精。

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3.人参大枣汤原料:人参10克,大枣5枚。

人参切片备用。

制作:大枣洗净备用。

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枣,煮约1小时即成。

本方有大补气血功效。

适用于气血亏虚,虚弱劳损者。

4.黄芪桂圆粳米粥原料:党参、黄芪、桂圆肉、枸杞子各20g、粳米50g、红枣10~15枚。

中医养生之“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十六法大全

中医养生之“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十六法大全

中医养生之“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十六法大全人参(一)中医补气十六法中药补气:黄芪,人参,党参,太子参,黄精,西洋参,白术等。

成药补气: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膏,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艾灸补气: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气海,百会,肺俞等。

针灸补气:足三里,百会,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肺俞等。

注射补气:黄芪注射液注射足三里。

胎盘注射液注射三阴交等。

输液补气: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药茶补气:人参灵芝茶,黄芪枸杞茶,洋参麦冬茶等。

药膳补气:黄芪心肺汤,人参炖母鸡,党参炖排骨等。

药酒补气:黄芪,人参,灵芝,麦冬,枸杞子等泡酒饮。

饮食补气:海参,鸡蛋,红枣,牛羊胎盘,芡实,山药,莲子等。

运动补气:气功,太极,导引,武术,健身操,适当活动等。

生活补气:生活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心态平衡等。

按摩补气:按摩足三里,关元,揉腹,捏脊等。

治病补气:有病早治根治,切勿拖延,防止久病耗气。

病后补气:大病术后产后均应及时调理虚损,防止气虚。

技巧补气:呼吸吐纳,意守丹田,三分饥寒,百事有节等。

当归(二)中医养血十六法草药养血:当归、何首乌、阿胶、熟地黄、枸杞子、黄芪等。

成药养血:十全大补膏、归脾丸、复方阿胶浆、当归补血膏等。

饮食养血:桂圆、老母鸡、红枣、鸡蛋黄、猪肝、瘦肉、鱼类等。

生活养血:生活规律、劳逸结合、营养均衡、铁锅炒菜、禁浓茶。

节省养血:避免久视伤血、久思耗血、久劳损血、外伤出血等。

治病养血:防治出血、肾衰、再障、月经过多、崩漏等疾病。

西药养血:维生素C、维生素B12、富马酸铁等。

输液养血:代血浆,全血,参麦针等输液。

术后养血:大病、大小手术后、产后、人流后均应养气血。

药酒养血:黄芪、当归、人参、何首乌、枸杞子等泡酒饮。

药茶养血:当归桂圆茶、枸杞黑芝麻茶、酸枣仁茶等。

药膳养血:黄芪当归炖老母鸡、当归羊肉汤等。

针灸养血: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血海、膈俞等。

艾灸养血:足三里、三阴交、神阙、中脘、血海等。

中医补的概念

中医补的概念

中医补的概念
中医补的概念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补益:补益是中医补的基本概念之一,指通过补充气血、阴阳等人体所需物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抵抗力,达到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康复的目的。

2.补虚:补虚是指针对人体虚弱、气血不足、阴阳失衡等状况,采取补充营养、调理脾胃等措施,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3.补血:补血是指通过补充血液,改善血虚症状,如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以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4.补阴:补阴是指通过滋养阴液,改善阴虚症状,如口干咽燥、盗汗心烦等,以增强人体的濡润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5.补阳:补阳是指通过温补肾阳,改善阳虚症状,如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以提高人体的温煦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6.调理脏腑功能: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各司其职,互相协调。

调理脏腑功能是指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调整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恢复正常,以保持身体健康。

7.提高免疫力:中医认为,人体正气充足则抵抗力强。

提高免疫力是指通过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增强人体正气,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8.综合调理:中医补的概念还包括综合调理,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综合调理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方面。

总之,中医补的概念主要是通过补充气血、阴阳等人体所需物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抵抗力,达到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康复的目的。

中医如何调理气血阴阳两虚

中医如何调理气血阴阳两虚

中医如何调理气血阴阳两虚中医学注重对人体整体的调理和平衡,强调通过调整气血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气血阴阳两虚是中医常见的体质失调状态,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导致多种疾病的根源。

本文将介绍中医如何调理气血阴阳两虚的方法和原理。

一、气血的概念及作用气血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经络运行于全身,调节脏腑功能;血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它通过经络滋养全身组织器官。

气血的协调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阴阳的概念及作用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阴阳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体。

阴是相对于阳而言的,代表了人体内部的负向、消极、收敛、静态、阻滞的属性;阳则代表了人体内部的正向、积极、散发、运动、活跃的属性。

阴阳的协调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气血阴阳两虚的表现气血阴阳两虚通常表现为面色萎黄、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失眠、舌苔少津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气血阴阳两虚的出现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状态等因素有关。

四、中医调理气血阴阳两虚的方法1. 药膳调理: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选用具有补气补血、养阴益阳功效的食材,如枸杞、黄芪、当归、熟地等,制作药膳来调理气血阴阳两虚。

2.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阴阳的平衡。

常用的穴位有太冲、关元、气海、命门等。

针灸疗法可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气血的生成与运行。

3. 中药调理:中医药物中有许多可以调理气血阴阳的草药,如黄芪、当归、白术、川芎等。

这些草药可以通过补气补血、益阳养阴的作用,改善气血阴阳两虚状态。

4. 气功调理:通过气功调理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

常见的气功有太极拳、八段锦等,通过身体的柔和运动以及深呼吸来增加气血运行与循环。

5. 调节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对于调理气血阴阳两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药学课件

中药学课件

1.益气 益脾气:治中气不足证

益肺气:治肺气不足证
2.益气 生津:治气津两伤证

生血:治气血两虚证
一般的气血两虚、气津两伤证,选用党参。 扶危救急者,选用人参。
临床新用
1)治疗高脂血症:党参、玉竹各 1.25g,制成蜜丸,每天等份服2次,45 天为1疗程。
2)治疗佝偻病:党参9g,黄芪9g, 丁香1.5g,制成糖浆,每剂15ml,每次 服5ml,每天3次,1月为1疗程。

性多温或平(西洋参性凉)
2.归经:主入脾、肺
二、功用
脾气虚证

气虚证 肺气)

出血证(补气摄血)
人参
一、性味:甘、微苦,微温。
二、功用: 1.大补元气
大出血(气随血脱)
所致的体虚
治 大汗、吐、泻(亡阳虚脱) 欲脱,脉虚
元气虚衰的疾病
欲绝之证。
附:人参叶
味苦,微甘,性寒。
功用:解暑,生津,降虚火——用于暑热 品渴、热病伤津、胃阴不足、虚火牙痛等。
西洋参
一、来源:五加科草本植物西洋参的根。
二、性味:甘、微苦,凉。
三、功用:
补气养阴
气阴两虚证

治 热病伤阴者
清火生津
阴虚火旺、喘咳痰血等
用法用量:3-6克,另炖
四、配 伍
1.气虚兼血虚者,补气药配补血药; 阴虚兼阳虚者,补阴药配补阳药; 阳、气虚者,补阳药与补气药兼施; 阴、血虚者,补阴药与补血药并进; 2.气虚每致气滞,补气药常配行气药。 补血药及补阴药多滋腻碍脾,故多配补脾健运
或行气化湿药。 3.邪盛正虚或正虚而病邪未尽者,可配祛邪药,
2.补益脾气 补气健脾:治脾胃气虚证,如四君子汤

一年四季分别补什么好

一年四季分别补什么好

一年四季分别补什么好春天补气、夏天补阳、秋天滋阴、冬天补血。

一年四季分别补什么好11、春天补气:春天气血不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八珍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丸等药物,具有益气健脾、改善脾气虚弱、气血不足等功效。

2、夏天补阳:饮食上可以多吃些核桃、韭菜、羊肉等食物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附桂八味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3、秋天滋阴:可以多吃梨、川贝、白萝卜等食物,具有滋阴润肺、化痰止咳等效果。

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百合固金口服液、养阴清肺口服液等进行治疗。

4、冬天补血:可以吃银耳红枣汤、黑糯米补血粥等食物,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调理。

一年四季分别补什么好2(1)春季进补春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活动渐趋活跃的季节,如能适当进补,对人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好处的。

春季进补应掌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加强营养补给。

入春后,人体代谢活动日益活跃,体内消耗增多,因此要通过进补对人体进行营养补给。

②改善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无论是食补还是药补,都应有利于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以利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

③食补或药补的补品,其补性均应较为平和,不能一味使用辛辣温热的补品,以免加重内热。

适合春季进补使用的补剂较多,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进补品:①人参:有野生与人工栽培之别。

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生晒参、红参、白参、参须等品种。

具有健脾补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

其中红参、生晒参、参须等适宜春季服用。

②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性寒凉,具有滋阴补益功能,适用于肺虚咳嗽、肾虚头晕、肝虚贫血、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等症。

③红枣: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饮食减少、久泻、贫血萎黄、四肢无力等。

④龙眼肉: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及矿物质,是养心安神、养血养脾之佳品,主治心血虚亏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等。

⑤人参精口服液:为单味红参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具有明显的强身作用,对神经衰弱、过度疲劳、抵抗力下降而无内热者功效尤为明显。

中医补血,补气,补阳,补阴PPT精选课件

中医补血,补气,补阳,补阴PPT精选课件
痰多,胸满腹胀,大便溏薄 3. 应用:脾胃气虚引起的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乳糜尿, 妊娠呕吐。 4. 用法用量:水丸剂,口服,每次6- 9g,每天2-3次。
6
异功散
1.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 2. 主治:脾胃虚弱致食欲不振,或胸
满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 3. 应用:小儿厌食,疳症,腹泻 4. 用法用量:汤剂,口服,每天1剂。
3. 应用: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 鼻炎
4. 用法用量:口服液,每次10ml,每 天2次。
16
北芪精
1. 功效:补气健脾,固表止汗 2. 主治:气虚自汗,四肢乏力,久病
虚弱,脾胃不健。 3. 应用:感冒,胃溃疡,贫血 4. 用法用量:治疗贫血,每次10ml,
每天2次,肌内注射或5-10ml+5% GS250ml,静脉滴注。
23
参麦注射液 5.使用注意:有轻微肝毒性,会出
现口干,口渴,舌燥等反应
24
刺五加片
1. 功效:复正固本 益智安神 益气健脾 补肾
2. 主治:脾肾阳虚 体虚乏力 食欲不 振 腰膝酸软 失眠多梦 肾虚咳 嗽 郁证
12
补中益气丸
4. 用法用量:口服,空腹服,每次6g 或10g,每天1-3次
5. 使用注意:阴虚者忌用 实热证忌用 忌食生冷
13
贞芪扶正胶囊
1.功效:益气,滋阴,补肾 2.主治:各种疾病引起的虚损,配合手
术,放、化疗。 3.应用:肿瘤白细胞下降。 4.用法用量:胶囊,口服,每粒0.5g,
4
四君子丸
1. 功效:益气健脾 2. 主治:脾胃气虚 胃纳不佳 食欲下降
气短乏力 3. 应用:消化性溃疡病 结肠炎 慢性肝

中医调理气血阴阳调理气血失调增加体力

中医调理气血阴阳调理气血失调增加体力

中医调理气血阴阳调理气血失调增加体力中医调理气血阴阳调理气血失调增加体力气血阴阳是中医理论中关于身体调理的重要概念。

在中医中,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阴阳则是指代生命活动的基本属性。

调理气血阴阳以达到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增加体力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介绍中医调理气血阴阳的方法,并说明如何通过调理来增加体力。

一、中医调理气血阴阳的方法1. 调整饮食:根据中医的理论,饮食调理是调理气血阴阳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气血的生成和调节需要通过饮食来实现。

通过合理搭配膳食,可以滋补气血、调节阴阳的平衡。

例如,多摄入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糯米、黑豆、桂圆等,可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

2. 经络按摩:按摩是中医调理气血阴阳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经络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调节阴阳的平衡。

常用的按摩方法包括推拿、针灸、拔罐等。

例如,推拿按摩腰部和腹部的穴位可以刺激肾脏和脾胃,调理体内阴阳的平衡,增加体力。

3.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调理气血阴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认为,中药可以通过药物的气味、性味来调理气血阴阳。

例如,人参、黄芪等具有温补作用的中药可以益气补阳,调理阴阳平衡;黄芩、黄连等可以清泻热邪,调理阴阳失调。

二、通过调理气血阴阳增加体力1. 恢复气血平衡:气血的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增加体力的前提。

调理气血阴阳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增加体力。

通过中医的方法,可以调理气血的阴阳平衡,从而提高体力水平。

2. 提升阳气:阳气是中医中指代体力活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概念。

调理阴阳失调可以提升阳气,增加体力。

通过中医的方法,例如运动、按摩、中药调理等,可以调理阴阳的平衡,提升体力水平。

3. 养阴补血:中医认为,阴血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体力水平。

通过调理阴阳失调,可以养阴补血,增加体力。

例如,合理饮食、中药调理等方法可以调节阴阳的平衡,改善气血的供应,提高体力水平。

总结:中医调理气血阴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增加体力。

补气温阳补血滋阴中医调治

补气温阳补血滋阴中医调治

补气温阳补血滋阴中医调治中医中药将补益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能力,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血药或补益药。

补益药包括补阳药、补阴药、补血药、补气药四类,古方中医药报下面就几种补气与补血方剂在治疗气血虚弱方面的作用。

我们知道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即具有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与运行,推动脏腑组织各种生理活动的作用。

血对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滋养,它携带的营养成分和氧气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是将气的效能传递到全身各脏器的最好载体,所以中医上称“血为气之母”,又称“血能载气”。

李东垣说“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气旺能生血,同时,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

因此血虚证在应用补血药时宜配伍补气药以助生化之源,或重用补气以生血。

如当归补血汤,虽名为补血,但方中重用黄芪,配合当归补血,治疗各种出血症,此乃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

但气虚之证,一般以补气为主,较少配伍补血药物,以防阴柔碍胃,倘若气血两虚者另当别论。

补气温阳补血滋阴介绍四味可入菜的中药,让你每天都吃养生餐有四味可以入菜的中药,人们日常都很常见。

古方中医药报让你每餐都养生——一、黄芪补气功效:强心、提升阳气,可预防感冒、增强免疫。

做法:较适合用于汤品,将黄芪与所有食材一起下锅熬煮至少30分钟,建议搭配寒性、凉性食物,如黄芪冬瓜汤。

提醒:便秘燥热者不宜。

二、核桃温阳功效:补肾助阳、润肠。

做法:可加入汤品或菜肴,建议与寒性、凉性食物一起入菜,如核桃烩百合,汤品或菜肴做成后再放入核桃。

提醒:易口烂的燥热体质者,勿单独食用核桃。

三、枸杞补血功效:补血及明目,有助降血糖、血压、胆固醇。

做法:可加入汤品或菜肴,易腹泻虚寒体质,建议搭配温性、热性食物入菜;易便秘燥热体质,应搭配寒、凉性食物,汤品或菜肴快做成后再加。

提醒:勿单独服用,以免虚寒者愈寒、燥热者愈热。

四、黄精滋阴功效:可润肺止咳、滋补脾胃,具有凉润作用。

中医补血补气补阳补阴

中医补血补气补阳补阴

中医补血补气补阳补阴在中医理论中,补血、补气、补阳和补阴是常用的补益方法,用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提升身体的健康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补血补气补阳补阴的方法和功效。

一、补血补血是指通过调节人体内血液的生成、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来改善贫血症状和提升免疫力。

中医常用的补血食材有红枣、黑豆、当归、赤芍等。

这些食材富含铁、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能够刺激人体造血功能,增加血红蛋白合成,提高红细胞数量,改善贫血症状。

中医还常用补血的草药有黄芪、党参、枸杞子等。

这些草药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食物,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帮助补血效果更好地发挥。

二、补气补气是指通过增加人体内气血的生成和调和人体内气血的运行来改善气虚症状、缓解疲劳和提升免疫力。

中医常用的补气食材有枸杞子、山药、黄芪等。

这些食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够提升人体的气血水平。

中医还常用补气的草药有人参、丹参、党参等。

这些草药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可以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增加机体的能量供应。

同时,中医也倡导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提高身心的调适能力,帮助补气效果更好地实现。

三、补阳补阳是指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加阳气的生化活性来改善阳虚症状,提升机体的免疫力。

中医常用的补阳食材有黑豆、杏仁、桂圆肉等。

这些食材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和锌等营养物质,能够激发阳气的活力,提升人体的阳气水平。

中医还常用补阳的草药有淮山药、枸杞子、肉桂等。

这些草药具有补益肾阳的作用,可以调和阴阳,增加阳气的生成和运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此外,中医也注重锻炼身体,增强阳气的运动性能,有助于阳气的补充和增长。

四、补阴补阴是指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加阴液的生成和调和阴阳的运行来改善阴虚症状,提升机体的免疫力。

中医常用的补阴食材有银耳、芝麻、黑豆等。

这些食材富含维生素E和锌等营养物质,能够促进阴液的生成和增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补气补血中成药

补气补血中成药
益肺气,固表,止汗
补气补血中成药
第15页
生脉饮
组成:人参 麦冬 五味子
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气阴两虚证。
病机及症状
温热、暑热、久咳
症状
耗气伤津:神疲乏力,汗多,咽干口渴
干咳少痰,气短懒言
治则:益气养阴生津
补气补血中成药
第16页
方解:
人参——补气生津
(补)
麦冬——养阴生津
(润)
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止渴 (敛)
益气渗湿法 代表方
补气补血中成药
第13页
玉屏风口服液
❖ 【性状】为棕红色至棕褐色液体;味甜、微 苦、涩。
❖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 【主治】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
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补气补血中成药
第14页
玉屏风口服液
黄芪—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补气固表止汗 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 防风—散风御邪
心神失养:心悸失眠,面色无华
血虚
肝失所养:头晕目眩,爪甲色淡
月经失调,或经闭
血瘀:少腹疼痛,甚瘕块硬结
补气补血中成药
第22页
治则:补血为主,和血为辅。 方解: 君:熟地——滋阴养血 臣:当归——补血活血,为养血调经要药 佐:白芍——养血益阴
川芎——活血行气 特点:
血中血药(熟地、白芍)与血中气药(当归、 川芎)相配,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正, 为补血调经之基础方。
补气补血中成药
第25页
特点:
1、心脾同治,重点在脾。
2、气血并补,重在补气。
四物合剂与归脾丸功效比较
相同点:都有养血补虚之功
不一样点:
功效
主治
归脾丸

中医补血,补气,补阳,补阴(2)

中医补血,补气,补阳,补阴(2)

附桂八味丸
六、临床应用: 1、肾阳不足证,证见腰痛腿软、下半身常有冷感、 小便不利或小便多而清长、入夜尤甚、阳痿早泄、 舌淡而胖、脉虚弱沉细等; 2、现代临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口腔、 眼、耳鼻喉、老年病等科病证按辨证属于祖国医学 肾阳不足证者。
附桂八味丸
七、用法用量:口服,片剂和胶囊剂每次3-6片 (粒),粒丸剂每次6g,口服液每次10ml,一日13次。 八、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者忌用。
补阳剂
四、常用药物:附子、肉桂、巴戟天、
肉苁蓉、仙灵脾、鹿角胶、仙茅等。
五、代表方剂:肾气丸、右归丸等。
补阳剂 六、应用注意事项:
1、遵循祖国医学辨证用药原则,不可滥用,并 依据阳虚证程度选择平补调养或峻补固脱;
2、注意辨别虚实真假,做到“无盛盛,无虚 虚”,凡病邪未尽,正气尚盛者不宜用补阳剂; 3、阴虚火旺者不宜用补阳剂,因药味多辛燥, 易于助火伤阴。
附桂八味丸
一、药物组成: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 淮山、泽泻、牡丹皮、茯苓;
二、剂型:片剂、丸剂、口服液、胶囊剂等。 三、来源:张仲景《金匮要略》。
四、功效:温补肾阳。
附桂八味丸
五、现代药理研究: 药理作用广泛,主要有降血糖、降血压、降 血脂、增强免疫、改善内分泌、利尿、减轻 庆大霉素肾毒作用、良好的抗突变作用、清 除自由基和提高机体抗DNA损伤能力从而延 缓衰老等。
前列康片
五、现代药理研究:含有生长素、生物黄
酮类及其它生理活性物质,有良好的抗前列 腺增生的作用,研究证明该药是通过抗雄激 素和调节泌尿系平滑肌张力而抑制前列腺增 生。 六、临床应用: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
前列康片
七、用法用量:口服,3-4片(粒),一日3次。

补气养血滋阴的中药方有什么

补气养血滋阴的中药方有什么

补气养血滋阴的中药方有什么血液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物质之一,它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液中含有丰富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它们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它们的正常运行。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压力大、饮食不均衡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很多人常常出现气血不足和阴虚的情况。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补气养血滋阴的疗效,为改善这种情况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方,可以辅助补气养血滋阴。

1. 当归补血汤配方: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红枣10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1周。

2. 八珍益气丸配方:人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山药20克,党参20克,炙甘草10克,枸杞子20克。

研磨成细末,制成丸剂,每次服用10粒,每日2次,坚持服用1个月。

3. 五味补血汤配方: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枸杞子10克,红枣10克,水煎服用。

每日1剂,连续服用2周。

4. 玉女煎配方:羊肩肉30克,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红枣10克,生姜3片。

将材料一同加水煎煮,去渣后分两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2周。

5. 四物汤配方: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

水煎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1周。

6. 枸杞补血汤配方:枸杞子15克,鸭血15克,赤小豆15克,熟地黄10克,红枣10克。

水煎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10天。

7. 黄芪煲猪脚汤配方:黄芪15克,猪脚1只。

将黄芪和猪脚一同煲煮,加入适量水,煮至软烂,取汤食用。

每日1次,连续服用1周。

这些中药方具有补气养血和滋阴的功效,可以辅助改善气血不足和阴虚的情况。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使用中药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合理搭配,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也是重要的,这些因素能够进一步提高中药疗效。

中医之道调理气血阴阳

中医之道调理气血阴阳

中医之道调理气血阴阳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平衡是由气血、阴阳等因素相互调和而形成的。

气血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基础,而阴阳则是气血的组成要素。

中医之道就是通过调理气血阴阳来维持人体的健康与平衡。

一、气的调理气是人体的能量之源,它分为阳气和阴气。

阳气是活动的、温暖的,阴气则是静止的、凉爽的。

中医认为,阳气主外而防御外邪,阴气则主内而保养身体。

为了平衡气的运行和充盈,中医提供了以下调理方法:1. 调节饮食:根据个体的体质和气血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进行搭配。

阳气不足的人可以多食用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肉类等,而阴气不足的人则可以多食用凉性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

2. 调整作息: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保持阴阳平衡。

早睡早起有助于补充阳气,而午休和充足的休息时间则有助于滋养阴气。

3. 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阳气,促进气血的运行。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达到调理气的效果。

二、血的调理血液是人体的养分供应者,它和气息相辅相成。

血的调理主要包括补益和活血两个方面。

1. 补益血气:中医认为,补益血气是调理气血阴阳的重要方法。

补血的食物有红枣、黑豆、牛肉等,而养血的方法可以通过良好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来实现。

2. 活血化瘀:血液的循环畅通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推崇一些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拔罐、针灸、推拿等。

这些方法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解除血液的淤积。

三、阴阳的调理阴阳是人体内外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平衡与调和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目标。

1. 保持心理平衡:中医认为,情绪的波动会影响阴阳的平衡。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和情绪的波动,有助于维持阴阳的平衡。

2. 合理调节工作与休息时间:长时间的过度劳累会导致阳气耗损,影响阴阳的平衡。

因此,中医建议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持身心的平衡。

3. 定期中医调理: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如针灸、草药疗法等,可以帮助调和阴阳的失衡。

定期的中医体检和调理有助于预防和纠正身体的不平衡状态。

中药补血补阳补阴药ppt课件

中药补血补阳补阴药ppt课件

苦甘寒
甘苦凉 甘微温 涩
清热凉血,生津
凉血养阴 滋阴补血 补血止血
白 芍
• 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 【性能】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与适应证】 养血敛阴„肝血亏虚及血虚月经不调
四物汤
柔肝止痛„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疼痛 四逆散 柴胡疏肝散 逍遥散 痛泻要方 芍药汤 芍药甘草 汤
【功效与适应证】 补血养阴„„血虚诸证 填精益髓„„肝肾阴虚诸证
四物汤 六味地黄丸 大补阴丸
【用量用法】 煎服,10~30g。 【使用注意】 本品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 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防止 粘腻碍胃。 【现代研究】
鲜地黄
干地黄 熟地黄 熟地炭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镇肝熄风汤
【用量用法】 煎服,5~15g。大剂量15~30g。 【使用注意】 阳衰虚寒之证不宜用。反藜芦。 【现代研究】
当归
补血 (调经)
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白芍
止痛
柔肝止痛,敛阴(止汗) 平抑肝阳
白芍 止痛 赤芍
补而敛(补血敛阴)柔肝平肝
泻而散(凉血活血)
阿 胶
• 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 【性能】 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与适应证】 补血„„„血虚证 炙甘草汤 止血„„„出血证 胶艾汤 滋阴„„„热病伤阴之心烦失眠 阴虚风动,手足瘈疭 润肺„„„ 肺阴虚燥咳 黄连阿胶汤 大定风珠 补肺阿胶汤
淫羊藿
• 为小蘖科植物淫羊藿和箭叶淫羊或柔毛淫羊藿等的全草。 【性能】辛、甘,温。归肾、肝经。
【功效与适应证】 补肾壮阳----治肾阳虚衰,阳痿尿频,腰膝无力。 祛风除湿----治风寒湿痹、肢体麻木。 【用量用法】煎服,3~15g。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不宜服。 【现代研究】

补法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大方法

补法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大方法

补法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大方法补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主要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的不足,或补益某一脏腑虚损的一种治法,可达到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恢复健康之目的。

即《黄帝内经》中“虚者补之”“损者益之”之义。

因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补法首先要重视照顾脾肾。

补法一般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大方法,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表现而选用:补气(益气)之法适用于气虚所致的气短、懒言、四肢倦怠无力、自汗、心悸、失眠、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常用药物有人参、党参、黄芪、太子参、山药、莲子、白术、茯苓、大枣等。

补血(养血)之法适用于血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心慌心悸、面色萎黄、唇甲苍白、舌淡、月经后期、月经量少或闭经等症,常用药物有当归、何首乌、阿胶、熟地黄、龙眼肉、白芍等。

补阴(滋阴)之法适用于热病后期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津液亏损,主要表现为口干口渴、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两眼干涩、眩晕、遗精、舌红少津甚至有裂纹等,常用药物有生地黄、麦冬、沙参、玉竹、百合、女贞子、玄参、银耳、西洋参等。

补阳(助阳)之法适用于阳虚之症,阳虚虽有脾阳虚、心阳虚、肾阳虚之别,但肾阳为元阳,故补阳主要应从补肾阳入手,肾阳虚主要表现为全身功能衰退,症见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白带清稀等,药物可选择鹿茸、附子、肉桂、干姜、肉苁蓉、杜仲、锁阳、胡桃肉、海马、狗肾、羊肉等。

此外,补五脏还有养心、益肺、健脾、调肝、补肾等不同补法。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气血阴阳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即所谓“气血同源”“阴阳互根”)。

所以,临床阳虚多兼气虚,而气虚也易致阳虚;阴虚和血虚都可表现为机体精血津液的损耗,阴虚与血虚往往互见。

因此,补气与补阳,补血与补阴之品往往相须为用。

至于气血两亏、阴阳俱虚之症,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气血双补或阴阳兼顾的办法。

然而进补又有快慢急缓等不同,所以又必须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针对病情轻重缓急、体质强弱而采取不同的进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益剂
教学目标
掌握:补益剂概念及功效; 了解:补益剂的分类及使用注意
教学重点 补益剂的名称与功效主治
教学难点 补益剂与症状,病,病证之间的关系
补益剂
一,定义:由补益药组成,具有滋养, 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方剂。属于 “八法”中的“补”法。
二,功效:滋养,补益 三,主治:虚损不足之证 四,分类:补气剂,补血剂,补阴剂,
心病,流行性出血热及心肌炎 4.用法用量:每支2ml,每次2-4ml,
每天2次,肌内注射或5-10ml+5% GS250ml,静脉滴注。
参麦注射液
5.使用注意:有轻微肝毒性,会出 现口干,口渴,舌燥等反应
刺五加片
1. 功效:复正固本 益智安神 益气健脾 补肾
2. 主治:脾肾阳虚 体虚乏力 食欲不 振 腰膝酸软 失眠多梦 肾虚咳嗽 郁证
贞芪扶正胶囊
5.使用注意:少数病人服用后有口干, 口苦反应。
6.药理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轻 放疗,化疗反应,保护骨髓与肾上腺皮 质功能。
黄芪精口服液
1. 功效:补气养血,固表止汗,利尿生 肌
2. 主治: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 力,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
3. 应用: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 炎
香砂六君丸
成份:党参、白术(炒)、茯苓、半夏(制)、 陈皮、甘草、木香、砂仁。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 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参苓白术散
1. 功效:补脾健胃 益肺气 利湿止泻
2. 主治:脾胃虚弱夹湿,临床基本指征: 纳谷不运,腹胀,胸膈满闷,四肢无力, 气短咳嗽。
3. 应用:冠心病心绞痛 脑血栓 脑梗塞 血管性头痛 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 下肢 深静脉血栓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刺五加片
周围性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 肺心病 高血 压 慢性胃炎 慢性支气管炎 神经衰弱 黄 褐斑 更年期综合症
加味生脉饮
1.功效:补肺养心,温阳通脉,益气生 津,
2.主治:心悸,胸闷,气短,出汗,口 干思饮
3.应用:心脑缺血,老年性记忆减退, 智力低下。
4.用法用量:口服液,每次10ml,每天 2次。
黄芪生脉饮
1. 功效:益气滋阴,养心补肺 2. 主治:气阴两虚,心悸气短 3. 应用:冠心病,老年虚弱 4. 用法用量:口服液,每次10ml,每
4. 用法用量:口服液,每次10ml,每 天2次。
北芪精
1. 功效:补气健脾,固表止汗 2. 主治:气虚自汗,四肢乏力,久病虚
弱,脾胃不健。 3. 应用:感冒,胃溃疡,贫血 4. 用法用量:治疗贫血,每次10ml,
每天1次,15天为1疗程;其它,每次 10ml,每天1次。
生脉饮
1. 功效:益气复脉 养阴生津
2. 主治:脾胃虚弱 中气下陷,临床基 本指征:气短精神疲乏,咳嗽喘息,欲 食无味,自汗恶风,久痢久泻,潮热, 头晕耳鸣,脱肛,舌质暗淡,脉沉细。
补中益气丸
3. 应用:胃粘膜脱垂症 崩漏 乳糜尿 腹泻 重症肌无力 慢性肝炎 低血压 慢性结肠炎 肠道易激综合症 放射 病 粒细胞增多症 气虚发热 眩晕 感冒 失眠 头痛 血尿 术后倾 倒综合症
四君子丸
1. 功效:益气健脾 2. 主治:脾胃气虚 胃纳不佳 食欲下降
气短乏力 3. 应用:消化性溃疡病 结肠炎 慢性肝
炎 冠心病 慢性低热 上消化道出血 4.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每次6g,合
剂每次10ml,每天3次。
陈夏六君子丸
1.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2. 主治:脾胃气虚,食少神倦,咳嗽痰
补阳剂
补益剂
五,使用注意:辨治虚证,辨别真假
久服补益之剂,宜配合使用健脾,和胃, 理气之品。
补气剂
一、定义:治疗脾肺气虚的方剂。 二、 功效:益气健脾 三、 主治:脾肺气虚 四、 代表方剂:四君子丸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丸 生脉饮 刺五加 胃乃安胶囊 补脾益肠丸 青春宝 人参口服液 人参蜂 皇浆 宁心宝 金水宝胶囊 云芝肝泰冲剂 猪苓多糖注射液
多,胸满腹胀,大便溏薄 3. 应用:脾胃气虚引起的慢性胃炎,消
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乳糜尿,妊 娠呕吐。 4. 用法用量:水丸剂,口服,每次6- 9g,每天2-3次。
异功散
1.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 2. 主治:脾胃虚弱致食欲不振,或胸满
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 3. 应用:小儿厌食,疳症,腹泻 4. 用法用量:汤剂,口服,每天1剂。
2. 主治:暑热汗多,耗气伤液或久咳肺 虚,气阴两伤证
3. 应用:急性心肌梗塞 冠心病心绞痛 休克 低血压 心律失常 肺心病 流行 性出血热 心力衰竭 心肌病 病态窦 房结综合症 缺铁性贫血 重型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证
生脉饮
4. 用法用量:口服液每次10ml,散剂、 茶剂 、颗粒剂,每次3-6 g,胶囊每次 3粒,每天2-3次,注射液,肌注 每次 2-4ml,每天1-2次。
天3次。
人参注射液
1. 功效:补气固脱,生津,安神 2. 主治:元气不足所致虚脱,临床基本
指征:眩晕,气促,倦怠,心悸,面白, 舌淡,脉弱。 3. 应用:休克,神经衰弱,糖尿病,低 血压,肿瘤 4. 用法用量:注射液,每支2ml,肌内 注射。
参麦注射液
1.功效:益气生津,止渴固脱 2.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气虚,津亏 3. 应用:休克,低血压,心律失常,冠
3. 应用:慢性腹泻 慢性结肠炎 慢 性肝炎 慢性肾炎 慢性鼻窦炎 肺心 病 肿瘤及放射病
参苓白术散
4. 用法用量:口服,散剂 每次6- 9 g,片剂,每次3-6片,丸剂每 次6 g,口服液,每次10ml, 每天 1-3次。
5. 使用注意:本方稍偏温燥,孕 妇忌用。
补中益气丸
1. 功效: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 健脾养 胃
补中益气丸
4. 用法用量:口服,空腹服,每次6g或 10g,每天1-3次
5. 使用注意:阴虚者忌用 实热证忌用 忌食生冷
贞芪扶正胶囊
1.功效:益气,滋阴,补肾 2.主治:肿瘤白细胞下降。 4.用法用量:胶囊,口服,每粒0.5g,
每次3-4粒,每天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