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提炼技术资料 第三节 油脂脱酸.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碱滴的表面,进行界面反应。
(2)扩散作用:
界面反应使油-碱滴界面形成皂膜。皂膜里的碱滴 由于浓度差,不断扩散到皂膜外层,逐渐形成较稳 定的胶态离子膜。 (3)皂膜絮凝:
结构松散的皂粒吸附粗油中的胶质色素等杂质, 并在电解质、温度及搅拌作用下,相互吸引絮凝成 大的胶团即“皂脚”。
图6-10 碱炼脱酸过程示意图
5、混合与搅拌
混合或搅拌的强度要强烈,以使碱液在油相中高 度分散。
为增进碱液与游离脂肪酸的相对运动,使皂膜尽 快脱离碱滴,同时又要避免皂膜过度分散而引起乳 化,促进皂粒絮凝,混合与搅拌强度要温和。
间歇式碱炼,混合时转速为60 r/min,反应时 30~15 r/min。
连续式碱炼,混合时采用高强度混合器,之后在 慢速反应罐中进行反应。
6、杂质的影响
胶溶性杂质、羟基化合物、色素等,对碱炼效果有 重要影响,促使碱炼产生持久乳化;其他色素增加用 碱量,造成中性油皂化机率。
碱液中的杂质影响碱的准确用量,其中的钙、镁盐 在中和时产生水不溶性的钙皂或镁皂,给洗涤操作增 加困难。配制碱溶液应使用软水。
7、分离
油-皂分离效果取决于皂脚的絮凝情况、皂脚稠度、 分离温度和沉降时间等。在连续式工艺中,油-皂分离 效果还受分离机性能、物料流量、进料压力以及轻相 (油)出口压力或重相出口口径等影响。
R·F = L%/(FFAC - FFAR)% 2、精炼效率 精炼效率% = 精炼率%/粗油中性油含量%×100
第三节 油脂脱酸(Oil deacidify)
主要内容 一、碱炼脱酸 二、其他脱酸方法
一、 碱炼脱酸
(一)碱炼脱酸的基本原理及作用 (二)影响碱炼效果的因素 (三)碱炼损耗及碱炼效果 (四)碱炼脱酸工艺 (五)碱炼脱酸设备
(一)碱炼脱酸的基本原理及作用
1、中和反应 (1)烧碱中和游离脂肪酸: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2)钠皂为表面活性物质:
(三)碱炼损耗及碱炼效果
工艺附加损耗是皂化和皂脚包容的中性油损耗。
1、酸值炼耗比或精炼指数
精炼率—粗油经碱炼脱酸后,所得碱炼成品油量与粗 油量的百分比。一般94%-96%。
L%(炼耗)= 1 – 精炼率%

=(1 – 成品油量/粗油量)×100
酸值炼耗比(L/A)或精炼指数(RF)即碱炼总损耗 与脱除掉的酸值或游离脂肪酸的比值。
⑵ 碱的用量
A、碱量不足,中和不完全,对其他杂质作用不好。
B、用碱过多,中性油被皂化量增大。
C、碱炼时的总耗碱量:
①理论碱量—按粗油酸值或游离脂肪酸百分含量计算。
GNaOH理=7.13 ×10-4 ×G油×AV
(6-5)
GNaOH理—氢氧化钠的理论加入量(kg);
AV—油脂的酸价(mgKOH/g油);
(2)碱液浓度的选择依据 ① 粗油的酸值与脂肪酸组成; ② 制油方法; ③ 中性油皂化损失; ④ 皂脚的稠度; ⑤ 皂脚含油损耗; ⑥ 操作温度 ; ⑦ 粗油的脱色程度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操作温度
(1)初温:加碱时粗油温度,低温避免中性油 皂化。
(2)终温:反应后油-皂粒明显分离时,释放 出中性油,并利于油-皂粒的分离所达到的最 终油温。
吸附其他杂质形成皂脚与油脂分离。 (3)磷脂、棉酚与烧碱中和皂化反应形成皂脚。 (4)少量中性油皂化:
引起油脂精炼损耗增加。
O

CH2─O─C—R1

O


CH ─O─C─R2 + 3NaOH ======

O


CH2─O─C─R3
CH2─OH │

R1COONa
CH ─OH + R2COONa │
(二)影响碱炼效果的因素
1、碱及其用量
(1)碱的种类: A、苛性钾(KOH):钾皂软,且苛性钾较贵,少用; B、氢氧化钙(Ca(OH)2):容易皂化中性油,脱色 能力差,且钙皂不便利用,少用; C、纯碱(Na2CO3):纯碱的碱性适宜,不易皂化中性油, 但反应过程中产生碳酸气,使皂脚松散而上浮于油面, 造成分离时的困难。 D、烧碱(NaOH):市售氢氧化钠有两种制品:隔膜法 制品;水银电解法制品。应选购隔膜法制品。
G油—油脂的重量(kg) GNaOH理 = 0.1421 ×G油 × FFA% FFA%--脂肪酸含量%
(6-7)
② 超量碱: 为了弥补理论碱量在分解和凝聚其他杂质、皂化
中性油以及被皂膜包容所引起的消耗。 a、间歇式超碱量:
一般为油量的0.05%~0.25%,质量劣变的粗油 可控制在0.5%以内; b、连续式的超碱量:
8、洗涤与干燥
通过热水洗涤降低碱炼油中残留皂和游离碱。
洗涤操作温度一般为85℃左右,添加水量为 油量的10%~15%。
洗涤操作的搅拌强度取决于碱炼油的含皂量。 当含皂量较高时,第一遍洗涤用水可采用食盐 和碱的混合稀溶液,并降低搅拌速度。以防乳 化。
碱炼油的干燥应采用真空干燥。
常压干燥油品过氧化值与干燥前相比,其增高 率达1.3倍,而减压干燥的油品过氧化值几乎 稳定不变。
一般为10%~50%的理论碱量。 c、超量碱的确定的原则:
必须根据粗油品质、精油质量、精炼工艺及精炼 损耗等综合进行平衡;可由小样试验确定。
图6-11 超量碱与炼耗的关系
③ 碱量换算: 将市售的含杂固碱(纯度 94%~98%)换算成所
需碱液重量百分比浓度或波美浓度的用碱量。 2、碱液浓度
⑴ 碱液浓度的确定原则: ① 碱滴与游离脂肪酸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② 有一定的脱色能力; ③ 使油-皂分离操作方便。
│ CH2─OH
R3COONa
2、碱炼脱酸的特点
1、脱杂范围广: 具有脱酸、脱胶、脱固杂、脱色等综合 作用。
2、适应性强: 适宜于各种油脂的精炼。
3、精炼损耗大: 中性油皂化及皂脚中夹带油造成精炼损 耗较高,耗碱,碱炼后水洗产生废水。
3、碱炼脱酸过程
(1)非均态界面反应: 脂肪酸与碱液接触时,脂肪酸亲水基团定向围包
(3)升温速度:自油-皂粒明显分离至终温的 速度。 一般1℃/分为宜。
(4)间歇式操作:高温淡碱,低温浓碱。
(5)离心机连续操作:分离温度一般80~90℃。 加碱混合温度一般为50℃左右。
4、操作时间
操作时间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性油皂化损失和综合 脱杂效果。接触时间愈长,中性油被皂化的机率愈 大;但有利于其他杂质的脱除及油色的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