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 打造海尔全球第一竞争力
海尔成功分析
成功企业案例分析---海尔的成功之路摘要:海尔集团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其从亏损到成功挺进世界五百强的路程值得借鉴。
通过对海尔集团不同时期成功经验的总结,并着重分析海尔的电子商务成功之路和“吃休克鱼”策略,说明好的策略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子商务吃休克鱼策略1 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7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
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2 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2.1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海尔集团创业期以名牌发展为战略,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2.2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海尔奠定基础期,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 年只有冰箱,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吃休克鱼”简单地说就是挑选硬件好但软件不好,即经营管理不好的企业作为兼并对象。
2.2.1建立健全品牌防御系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环境下,大多数企业都高管都认为现在企业随时都面临着危机,因此我们应实时做好危机防御,并且这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企业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好品牌防御:第一,成立专门的品牌危机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应该由有决策权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组成,在企业遇到危机时能及时做出防御。
第二,建立品牌危机防御系统,它是指企业为了预先感知危机的出现,而建立的一套感应体系,通过危机的相关参数判别危机是否已经发生。
第三,建立品牌自我检测系统,在品牌管理上要定期检查、分析和修正,定期找出品牌管理的缺陷,从根本上避免危机的发生。
海尔战略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质量、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本文将从海尔的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海尔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企业战略1. 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
在全球化战略的推动下,海尔将产品和服务拓展到全球市场,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华丽转身。
2. 以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海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海尔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使企业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以质量为根本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利益。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海尔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
4. 以服务为支撑的战略海尔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海尔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支持。
三、核心竞争力1. 技术创新能力海尔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在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海尔产品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品牌影响力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全球化的品牌战略,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3. 供应链管理能力海尔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质量和供应。
通过优化供应链,海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4. 市场营销能力海尔具备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球市场。
同时,海尔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
四、市场定位1. 产品定位海尔产品以中高端为主,兼顾大众市场。
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海尔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海尔启示
海尔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海尔是通过品牌、人才和技术对全球有效资源进行整合并为我所用,采取了海外资源本土化、海外经营当地化、品牌优势国际化、营销理念全球化等一系列全球经营理念,造就了一个真正国际化的海尔。
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为我国企业加快海外发展战略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海尔跨国经营国际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阻挡的潮流。
一大批著名的国际企业到中国来进行直接投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国际企业直接参加中国的市场竞争,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挑战,同时启迪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国去生产经营。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企业更加面临着国际化的艰巨任务。
海尔,在跨国经营方面走在了中国企业的前列。
它通过制订、实施和不断完善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全球经营理论,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市场不断开拓前行。
它的成功经验,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海尔跨国经营的发展历程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在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是中国首批公布的10大驰名商标中唯一的家电名牌。
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1、名牌发展战略阶段这一阶段海尔艰难起步并确立冰箱行业的名牌地位。
当时的外部环境是冰箱厂蜂拥而起,但没有名牌,因此海尔决定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生产世界一流的冰箱,创出冰箱行业的中国名牌。
1988年海尔获得中国冰箱行业历史上第1枚国家质量金牌,标志着名牌战略初步成功。
自1990年以来,海尔采取“先难后易”的出口战略,即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建立信誉,创出牌子,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海尔产品的高质量树立了国际市场信誉,并坚持在发展中对国际市场布局进行多元化战略调整,因此创出了在国内市场稳固发展的同时,有力地开拓了国际市场的大好局面。
海尔集团内部控制
海尔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我国在美上市公司遵循“萨班斯法案404条款”,但是很多公司的内部控制却远远没有达到该条款的要求。
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案例将详细介绍已被公认为经典的海尔集团内部控制系统。
海尔集团正是因为有如此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才得以在短短的几年间成为国内家电行业的旗舰,且成为较早走出国门并在国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中国企业。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二十几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产品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 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集团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 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
2004年1月3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
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
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
目前,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海尔集团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即用八年的时间,以质量为中心,以冰箱为龙头实施名牌战略,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和资本优势。
第二,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2一1998年),即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地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
海尔的阶段性发展战略解析
海尔的阶段性发展战略解析海尔阶段性发展战略分析组长:闫超组员:魏璐佳、唐华、陈瑜、蒋晴海尔的时期性进展战略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职员总数超过6万人,已进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20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进展战略时期——全球化品牌战略时期。
创业25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2020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海尔的进展专门快,但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企业进展过程实际上确实是战略转移的时期性连接,旧的战略不断地、不失时机地被新的战略代替,如此才能使企业不断达到新的高度,赢得长期连续进展。
海尔的成功也正在于这种战略更替和转移的成功,在于它能够依照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失时机地以新的战略代替旧的战略。
进展战略创新的四个时期一、海尔的名牌战略(一)战略分析砸冰箱出名牌。
1985年,76台〝瑞雪〞牌冰箱经检验不合格,张瑞敏命令责任者当众砸毁了这些不合格冰箱。
这一锤,砸醒了职工的质量意识,更加坚决了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的进展道路,不论过去、现在依旧以后,质量都将是海尔生存之本。
在这一时期,海尔在国内创立了海尔的名牌形象.总结出了一套可移植的治理模式。
海尔改变了职员的质量观念,在职员中牢牢树立了"有缺陷的产品确实是废品"的观念,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质量治理标准,在国内同业中领先通过了多项国际认证。
海尔以"真诚到永久"的服务,树立了整体企业形象。
海尔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成功发展分析报告引言“案例分析”是在学习《西方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例相结合的产物。
企业管理者是社会责任的受托者:负责任的企业经营者不仅要为企业内部的股东和员工利益服务,而且要为外部的相关利益群体,诸如供应商、客户、债权人、所在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其他成员谋求福利。
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时间里,管理者必须从全球视角来考虑诸如环境评估、对手分析、人员分配、资源获取和配置等一系列管理问题。
海尔集团的发展经历,成功的为处于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企业树立了典范。
本案例从海尔的战略环境及目标、领导方式、组织结构、控制机制等方面综合的分析海尔成功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
为读者提供科学系统的分析资料。
本案例从收集的大量海尔集团的理念、措施以及实施步骤中总结海尔成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最后,我组全体组员恳请读者在使用本案例的过程中,指出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并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海尔简介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
2008年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比较
内容摘要
在研究的限制方面,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主要了大型家电企业,对中小型 家电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尚不完善。未来研究可以针对中小型家电企业展开, 探究其国际化战略的特点和需求。
内容摘要
总之,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需 充分考虑自身优劣势及市场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战略。同时,政府、行 业协会等应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以推动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 得更大的成功。
总结与启示
总之,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来 制定。通过对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战略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不同策略和取得的成果。这将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发 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内容摘要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基于对海尔、松下及三星国际化经营战 略的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必然趋 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如市场风险、技术壁垒、品 牌形象等。本次演示以海尔、松下、三星为例,探讨中国家电企业如何在国际化 经营中取得成功。
一、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海尔是中国家电企业的佼佼者,其国际化经营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国际化:海尔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例如, 海尔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高端家电市场。
三、三星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2、多元化经营:三星通过多元化经营,拓展了海外市场。例如,三星通过收 购一家美国酒店公司进入了酒店业。
三、三星的际化经营战略
3、技术研发:三星注重技术研发,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例如,三星推 出了智能家居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海尔创业初期的故事
海尔创业初期的故事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目前已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海尔创业初期的故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海尔发展历程从1984年创业至今,海尔集团经过了名牌战略发展阶段、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四个发展阶段,2012年12月,海尔集团宣布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
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时代机遇: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用大锤亲自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一般企业做法:只注重产量,而忽视了质量海尔创新做法: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海尔管理创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和设备,包括海尔。
那时,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努力上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
海尔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当家电市场供大于求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
这一阶段,海尔专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术、人才、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锤证书资金、企业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
1985年,一位用户来信反映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让员工用大锤亲自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砸醒了员工的质量意识。
这把大锤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为国家文物;文物收藏编号为:国博收藏092号;文物命名是:1985年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张瑞敏带头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锤。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1—1998):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时代机遇:国家鼓励兼并重组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一般企业做法:兼并后发展不下去;反对多元化发展海尔创新做法:兼并国内多家家电企业海尔管理创新:实施OEC管理模式,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一些企业兼并重组后无法持续下去,或认为应做专业化而不应进行多元化。
海尔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比较及相关思考
海 尔 的 国 际 化 和 全 球 化 品 牌 战 略 的 比 较 及 相 关 思 考
侯 英英
( 中国矿业 大 学管理 学 院 ,江 苏 徐州 211) 2 16
【 要 】海尔集团是一家大型的家电制造企业,海尔品牌是 中国最具价值 的品牌,甚至在世界同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水平。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的概况、国 摘
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比较和简单分析 ,从而总结出一些海尔长盛不衰的经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关键词 】海尔集 团;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
海 尔 集 团 的概 况 海尔集团是在18 年引进德 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 94 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其后, 在总裁张瑞敏提 出的 “ 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 略 、 多元 化 战略 和 国 际化 战 略 ,通 过 技术 开 发 ,精 细 化 管理 、 资 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 ,使一个亏空1 7 4 万元 的集体小厂迅 速成长为中国家 电第一名牌。初期 ,海尔只有一个产品,全厂职 工不到8 0 。现在海尔拥有4大 门类8 0余规格品种的名牌产品 0人 2 60 群,职I2 万多人 ,已进入了全球化的品牌战略。海尔品牌是中国 最具价值的品牌 ,连续多年列中国企业5 0 0强前3位 。 O 二 、国际 化战 略和 全球 化品 牌战 略 比较 海尔在总裁张瑞敏确立 的名牌 战略指 导下,先后实施名牌 战略、多元化 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现在海尔在欧美 、中东、 日 本等 国家和地 区都有子公司或销售 网点 ,已经进入全球化 品牌 战略阶段。 国际化战略阶段 ( 9 8 19 年一 2 0 年 ):这个阶段海尔的产 05 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 区域市场 ,同时有 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 络 与 售后 服 务 网络 。 以此 为基 础 ,海尔 品牌 已经有 了一 定 的知 名 度、信誉度和美誉度 。国际化 战略阶段是 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 辐射 ,其战略内容主要是出口。 全球 化 品牌 战 略 阶段 ( 0 6 一 ):为 了适应 全球 经 济 一体 20 年 化 的形 势 ,运 作 全球 范 围 的 品牌 ,从 2 0 年 开始 ,海 尔集 团 继名 06 牌 战略 、 多元 化 战略 、 国际化 战 略 阶段 之 后 ,进 入 第 四个 发 展 战 略创 新 阶段 : 全 球化 品牌 战略 阶 段 。全 球 化 品牌 战 略 的主 要 内容 是在每一个 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 ,在当地 国家形成 自己的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 决的三 个问题:提升 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 的竞争力 ;与分供方 、客户 、用户都实 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三 、从 国际 化 向全球 化 品牌战 略转 变 的原 因分析 : 企 业 要发 展 必须 适 应 环境 、配合 环 境 的改 变 ,所 以一个 成 功 的发 展战 略 的制 订 与 实施 ,不 仅依 赖 于 企业 自身 的 资源 优势 ,具 备 战 略眼 光和 敏 锐 洞察 力 的优 秀 的 策 略管 理 者 , 同时 与 企业 所 处 的外 界环 境诸 因素 也是 密 切相 关 的 。从宏 观 来看 ,海 尔集 团从 国 际 化战 略走 向全 球化 品牌 战略 有 以下几 个 方 面 的原 因 :经 济 全 球 化 ( 国际因素 ),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 政治因素 ),国家政府 对海尔的扶持 ( 政策 ),海尔 自身的创新精神。具体分析促使海 尔集团走向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原因归纳如下: 1 、在 国 内市场 中,伴 随着 家 电行业 的迅 速 发展 , 国 内市 场 竞 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在各种家 电领域中,此起彼伏,俞演愈烈 。海 尔 集 团是国 内家 电知名 品牌 的生产厂 家 ,在 国 内市场 上 占据 明显优 势,是海尔积极向外扩张发展跨国经营的最好时机与充要条件。 2 、在国际市场中,主要受经济全球化 的影 响。从2 0 年 中 01 国恢复 了W O T 的成员 国 ,所 有 的市场 都是 国际市 场 。 国内企 业大 多 受到了来 自以跨 国公司为代表的外部经济力量的不 同程度 的竞争 与冲击 。发达 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主宰着 国际市场 的发展,发展中
海尔发展第四阶段
海尔发展第四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战略内涵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
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
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
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全球化品牌战略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全球化战略下,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挑战。
成功的全球化战略应该正确处理世界各国不同的宗教、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
在文化方面,海尔积极的融进各个国家的文化。
像海尔团体在2006年与NBA全球性战略合作签约,成为第一个赞助NBA的全球家电品牌,这标志着海尔团体牵手美国文化的象征性赛事,加快了成为美国主流品牌的步伐。
在美国的工厂,员工基本都是美国人,这样可以缓解文化上的冲突,也有利于在美国的本土化,充分利用美国的优秀人力资源。
在全球化背景下,海尔对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也都进行了修改。
新的企业精神是“创造资源,美誉全球”,主要强调全球化和资源的创造。
工作作风上,原来海尔主要是强调速度,而新的工作作风是“人单合一、速决速胜”,推动一个平面化海尔的形成。
♣全球化品牌下的组织结构为了适应全球化品牌战略,海尔对组织结构也进行了调整。
抛弃了以前的事也部结构,团根据白电和黑电等各类产品线的运营模式的不同,将公司重新划分为6个子集团,其中包括白电运营集团、黑电运营集团、数码及个人产品运营中心、全球运营中心、创新市场运营中心、金融运营中心附:组织结构图♣结语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实施要求有更灵活的组织结构来支撑,体现了战略决定结构这一理论。
海尔集团在实行全球化品牌战略时发现其公司架构越来越对其走向海外的步伐构成制约,调整组织结构成为势在必行。
调整后,增强了产品的协同性、降低了内部成本、提高了对外竞争能力。
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海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案例一、海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背景下面让我们来审视一下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在许多业内人看来,海尔有许多可以受人称赞的优点:管理上的日清日高,“斜坡球止”理论张瑞敏本人的优秀,还有优质的服务等等。
也有人认为,海尔的成功显示的是,它在服务模式上的先行与品牌操作系统上配合,使它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它通过服务来支撑品牌的那些经验,是技能与知识的综合能力。
就从其竞争发展的历程看,或许后一种表述更能支撑海尔的发展。
从深层次看,这也是对海尔在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上的综合描述。
探索海尔发展成功的轨迹,首先是其管理优势所在。
青岛海尔公司建立22年来持续发展已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环境的企业管理模式。
从84年开始的名牌战略阶段:中国冰箱第一、多元化战略阶段:中国家电第一、国际化战略阶段:美国建厂等一直到2006年的开始宣布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通过在战略、观念、人力资源、文化、技术、质量、市场、服务的创新,塑造了海尔今天的成就,使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得到成功,并创造用户的绝对忠诚度.在其辉煌发展过程中,海尔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是海尔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海尔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来看,其核心竞争力在产品方面,已经从单一的家电产品向多元化产品(计算机、手机、生物制药、家庭整体厨房)扩展,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产业经营的格局时代。
主要经过了从寻找提供利润的核心业务(比如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到充满机会的新兴业务(计算机、手机、家庭整体厨房),再到创造未来的名星项目(生物制药等)之间的一种协调发展之路。
在此过程中,海尔不仅保持原有产品的发展,同时还加大对第二、三类型业务的投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产品和技术层面上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地位。
然而,海尔在产品多元化发展中承担了巨额损失。
海尔认为,全球化时代浪潮中,单一产业无法存活。
因此,海尔进入医药领域,随后又进入了保健品、餐饮、电视、电脑、手机、软件、物流、金融等十多个领域。
海尔全球化战略案例分析
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的案例分析一、问题剖析从海尔的角度考虑,面对增速放缓的家电产业,未来的战略重心应当集中于哪些类型的产品和市场?针对日本市场而言,海尔应当继续在日本市场加大投入,进一步开发市场吗?他们真的能在日本市场获得成功吗?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海尔在日本市场能否有效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
虽然海尔已在欧美市场取得了成功,并且通过前期与日本三洋的合作和收购在日本市场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日本毕竟是世界家电强国,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家电企业,品牌间竞争和挑战将更趋激烈,所以海尔要想在已取得的成效基础上确立在日本市场稳定地位,就必须更深入开展和实施相关的战略战术以实现最终目标。
二、背景分析(一)家电行业的发展形势:对于家电企业来说,2011是不平静的一年,比前几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新产品新技术的冲击……导致家电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家电行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下滑。
2012年1-2月,家电行业收入同比下降2.39%,但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61%,延续了2011年增速放缓的趋势。
(二)海尔战略发展成效: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通过在美国直接投资建厂、在欧洲实施并购方式先后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并迅速在欧美市场站稳脚跟。
(三)海尔在日本市场发展历程:海尔瞄准日本市场并采取始于2002年。
2002年1月,日本海尔销售株式会社成立,构建在日本的销售据点。
2002年2月海尔和三洋成立三洋海尔株式会社,两公司开始在中国和日本的合作销售。
2002年6月,海尔日本控股公司成立,负责管理海尔在日本的相关公司。
2011年7月,海尔宣布以100亿日元(约合1.3亿美元),从松下集团手中接管“三洋电机”,同时接管三洋在日本、印尼、大马、菲律宾和越南的家用电器业务。
海尔的全球化品牌战略
海尔的全球化品牌战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品牌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品牌化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方向,品牌经营应受到企业的重视。
良好的企业品牌有助于企业吸引人才,激励士气,增加销售,强化融资的能力。
品牌战略关系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企业长期策略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已是企业必然的选择。
本文以海尔的全球化品牌战略为例,对其进行浅析,从中得出海尔应该做到品质量优先,服务到家,树立好海尔的产品的形象,产品差异化。
【关键词】海尔;品牌战略;全球化;一、品牌、品牌战略及全球化的内涵(一)概念1、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辨认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记。
品牌可以是一个名称,一个术语,一种记号,一种象征或设计,也可以是上述若干因素的组合。
换言之品牌是用以辨别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文字,图形或文字,图形的有机组合等。
现在,品牌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标记了。
按照营销学权威P•道尔的说法,品牌是"一个名称、标志、图形或它们的组合,用以区分不同企业的产品。
" P•费尔德维克关于品牌的解释是:"品牌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
"费尔德维克是著名的广告代理商BMP公司的执行董事。
在过去的大约20年里,该公司开创性地使用较完善的研究技术来了解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2、品牌战略,顾名思义,是企业以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总体行动计划。
品牌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因此,品牌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的迅速上升有其深刻的社会和经营背景,品牌战略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演变历程。
品牌绝不是一个单独存在于市场之中的东西,它是在许多市场之外的东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一旦形成,最终会在潜在消费群体中产生类似迷信的概念。
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
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第二章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海尔是中国最早实旋国际化战略的企业之一,同中国其他企业一样,并未因国际化道路坎坷而放弃,一直在做国际化的探索和尝试。
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刚绕着刨国际化品牌为目标,此目标的实现靠海尔的“两只脚”:在国内的这只脚要站“实”,靠的是确保国内市场优势;在国外的另外一只脚要走“稳”,靠的是品牌本七化。
这一特点非常鲜明,贯穿海尔国际化道路的每个环节。
第一节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制定海尔经过了上世纪80年代的“名牌战略”和90年代的“多元化战略”,海尔国内市场的这只“脚”已拥有了相当的实力;自1998年,海尔开始进八“国际化战略”阶段.另外一只“脚”开始走出国门,寻找发展机会,抢夺市场蛋糕。
每一次战略都是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亲手制定的。
海尔同际化战略的第一步是巩固国内市场,让在国内市场的这只脚站“实”,国内市场是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基础。
企业国际化一定要首先立足国内,为开拓国外市场打好举实的基础,即“无内不稳”。
海尔在国内传统家电领域稳居第一,传统家电领域再增长一个百分点都非常困难。
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另外一只脚要走出去,即“无外不强”。
海尔存国内市场的优势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曜强后盾,国际化使海尔保持持续增长发展成为可能。
一、海尔品牌国际化巾崮企业要想做实国内市场、做强国外市场的制约性因素很多,张瑞敏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品牌形象支持不足,对市场难以形成实质性拉动。
海尔认为,企业展主要的因素就是品牌形象支持不足,对市场难以形成实质性拉动。
海尔认为,企业国际化首先是品牌国际化。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世界名牌,那么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将永远是配角,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工业。
企业只有拥有知名度的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E获得超额利润,才能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为此,海尔国际化战略的目标就是实现海尔品牌国际化,并以此为定位制定海尔国际化战赂。
品牌是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风帆,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外衣。
海尔目标市场定位分析
海尔砸冰箱事件
• /v/b/682942761378142530.html
小组成员:王莉莉(组长) 5,周幸峰20,叶莉莉29, 张颖17,叶欢欢12,张梦琪16 班级:10营销1班
结束映
返回
海尔品牌定位
• 海尔推出高端新品牌 定位“两条腿走路”
• 品牌经营理念
集中投资
品牌情感丰富化
向高端进发获取利润
• 海尔锁定的目标消费 群——现代家庭
海尔
向上发展更具
吸引力的品牌
美的 亲事达
抓住新的消费动因 创造品牌区隔点,切 入市场
普及大众追求规模
品牌使命
这个品牌渴求什么成就?
为中国打造一个世界名牌。
海尔的策略是不打价格战, 要打就打价值战。不以价格 作为卖点,而是要追求产品 的高科技含量、多功能一体 化、使用简单、完善的售后 服务等全方位的产品带来的 增值效果,以创造出能够为 企业和消费者增值的有价值 订单为目的,以不断寻求和 发展潜在的市场消费需求为 手段。海尔认为,价格并非 吸引消费者的唯一因素,也 不是最有效的因素,消费者 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个高品质, 有独特个性的产品。
劣势
聘用机制问题:海尔在传播和公关技巧方面十分欠缺, 而这一方面的欠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在聘任机制 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注重对技术,知识的考察忽略了 对个人能力的考察。
信息化节奏不协调:海尔这些年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 以至于让人毫不怀疑它的国际化。信息化进行得如火如 荼,内部的信息化还好说,外部的信息化,尤其是与国 内供应商、分销商的电子数据交换,却一直处于两难境 地,采购和分销成本的降低仍然难以彻底实现。外部环 境的不配套、不同步,是导致海尔外部信息化不成功的 重要原因。
海尔公司的信息化历程
海尔公司的信息化历程海尔公司即海尔集团。
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
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
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集团援建了164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海尔集团1984年名牌战略: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1991年多元战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1998年国际战略:走出国门,出口创牌。
2004年全球化品牌战略:整合全球资源,创全球化品牌。
海尔公司的信息化进程1992年:成立海尔集团信息中心。
1996年:建立集团网站。
1998年:实施ERP项目,建立海尔集团客户服务信息系统。
2000年:开通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海尔的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料采购管理系统。
2001年:建立海外订单管理信息系统,商流CRM网站开通运行。
2002年,建成三网合一应用的宽带广域网络。
具体如下:人心涣散。
张瑞敏是到农村大队借钱,才使全厂工人过了一个年。
1985年,张瑞敏从消费者的信中发现了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为了真正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砸冰箱”事件成为海尔历史上强化质量观念的警钟。
1986年,原西德驻华大使裴培义先生从北京专程到青岛电冰箱总厂考察。
工厂紧张有序的工作状况使裴大使十分佩服年轻的厂长张瑞敏。
由于产品质量过关,海尔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阳三大城市一炮打响,市场出现抢购现象。
张瑞敏分析了当时电冰箱市场品种繁多,竞争激烈的形势,提出了“起步晚、起点高”的原则,制定了海尔发展的“名牌战略”。
在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招标中,海尔冰箱战胜十多个国家的冰箱产品,第一次在国际招标中中标!海尔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
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已经是一种必然。
海尔集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实施了国际化战略,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更广大的发展空间,实施了由“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飞跃。
本文对海尔集团国际化的背景,思路以及其启示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海尔;国际化;战略;本土化;名牌。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Haier Group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nterprise's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 kind of necessity. Haier Group complies with historical trend, has implemente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it is enterprises that have brought the enormous market opportunity and vaster development space, have implemented the leap from "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aier " to " Haier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 This text to Haier Group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nking and it have enlightened etc. and carried on detailed exposition.【Key word】: Haier;internationalization;strategy;localization;famous brand .国际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海尔集团竞争战略
海尔集团竞争战略1 价格竞争战略现在各行业的竞争,基本都趋于价格战了在现在没有办法增加产品卖价利润的情况下,就得想办法如何降低成本毫无疑问,物流费用,在产品卖价里占了不小的比重,所以要减少流通环节国内电器行业市场基本饱和,海尔在国外,如美国等,在当地建立了很多家工厂,在当地招工人、生产,减少了国内生产,再运输到国外的这个物流的费用,自然会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2 人力资源战略(1)、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
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
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
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
在干部制度上,海尔对中层干部分类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职位都不是固定的,届满轮换。
(2)、人材、人才、人财: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对何为企业人才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企业里人才大致可由低到高分为如下三类:人材--- 这类人想干,也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但需要雕琢,企业要有投入,其本人也有要成材的愿望。
人才--- 这类人能够迅速融入工作、能够立刻上手。
人财--- 这类人通过其努力能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
对海尔来说,好用的人就是“人才”。
“人才”的雏形,应该是“人材”。
而我们要寻求的是能为企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人财”!只有“人财”才是顶尖级人才!来了就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我们企业要想兴旺发达,就要充分发现、使用“人财”。
(3)、今天是人才,明天未必还是人才: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今天是人才,明天就未必还是人才,海尔人应该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每个海尔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一定要和海尔创造世界名牌的大目标结合起来。
(4)、TVM:海尔的“全员增值管理”:现在海尔推进的让每个人通过创新实现增值的管理,即TVM(Total Value Management全员增值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打造海尔全球第一竞争力——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海尔创业21周年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2005年12月25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早上好!这么多领导参加海尔今天的研讨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的感动,因为今天是星期日。
外交部李肇星部长也来了!年底领导们工作都非常繁忙,今天来参加海尔的会议,这是对海尔的最大支持!而且海尔在21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座的各位领导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支持,在这里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的研讨会是说海尔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即:全球化品牌战略。
这个战略是我们准备从明年开始实施的。
这个题目不仅是对海尔,对于全国的企业都是一个新的课题,作为海尔,我感到已提前进入了攻坚战。
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全球化品牌战略主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逼迫。
加入WTO之后,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讲,现在你不可能在全世界找到一块不是国际市场的市场,都是国际市场。
在加入WTO之前,有的企业负责人对我说,外国企业来了之后,让他占领大城市,我到农村去;而中国市场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国内市场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
孟加拉是全球49个最贫穷国家之一,但是,国际名牌全在他们那儿有竞争。
所以,这是不能退缩而且必须迎上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全球竞争中取胜的标志是品牌,因此必须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但是如果想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又取决于你的全球化品牌的战略。
在全球化运作的能力方面,我们的国际化名牌的对手,有着我们所不具备的全球市场网络和全球化竞争的素质。
我们之前已经做了很多探索,我们上一个阶段叫做国际化战略阶段。
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有很多类似,但是又有本质的不同: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是在当地的国家形成自己的品牌。
所以,这一点是有非常大的不同。
国际化战略阶段主要是出口,但现在是在本土化创造自己的品牌。
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过三道坎我们从1984年创业至今只是较好地抓住了国内机遇,但完成全球化品牌的战略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对海尔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我觉得至少要过三道坎:第一道坎就是从入围资格到进入决赛圈。
现在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市场上有没有资格都是一个问题,更不要说参加决赛了。
就像奥运会一样,你要参加跳高,可能入围标准是2米,你现在才跳1.8米,连入围资格都不够。
入围资格首先是解决布局的问题。
海尔在全世界有30个制造基地,要想在全世界都布满了,那还需要很大的力度。
我们这几年利润下降,也有很多原因,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你到全球去布局,为品牌打广告,没有钱是做不成的。
到中国来的外国企业,他们在全世界都布局完了,中国是他最后一个进入的市场,他可以利用原来上百年的积蓄、上百年的力量把中国的市场做好。
我们只有二十年,集中这点小小的力量要进入那么多的世界市场,对我们是一种制约。
人家是集中力量以十攻一打中国市场,我们则是全面出击以一攻十,需要建立三位一体的营销体系以打造当地名牌。
所以我们是刚刚开始,后边的路还很长,也非常艰苦。
有一个跨国大公司到中国来,目标就是战略性亏损5年,报道说今年他们已经开始盈利了,但已经经历了9年,对于这么大一个公司需要9年,对于我们呢?所以我觉得这是一场攻坚战,而且是刚刚拉开序幕。
我们在全球化的开拓更要面临长期的对发展和利润的影响。
从企业的全球化竞争力上看入围及决赛的问题,我们则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
产品的竞争力包括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研发。
在质量方面,中国的企业都有质量管理体系,但是现在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否入围国际市场就非常困难。
为什么呢?你可能只是小规模的生产。
现在要求的质量水平是什么水平呢?是在大批量、多品种、新品多的情况下,仍能满足不同国家、地区用户的需求,只有这种满足全球化要求的质保体系,才可能进决赛圈。
具备高质量是入门的资格。
如果做不到,市场就会抛弃你。
比如说在纽约销售的产品,如果到用户家上门服务的话,企业平均要花费的费用是75美元,如果你这个产品就卖150美元,我不可能拿和产品一样的价格来维修;即便300美金拿出一半的钱来维修产品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自己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不可能拥有市场,连入围资格都没有。
研发也是一样的,有可以参与竞争的基本素质才可能入围,如专利、标准等。
我们的专利在中国家电企业算是最多的,我们的发明专利也是最多的。
中国的家电企业,包括中国所有的企业,入围两项国际标准的,我们是第一个,在这之前没有,应该说是不错的。
但是到国际市场这只是一个基本条件而已,或者说这只是一个竞争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是你必须把这个专利转化到市场上有差异化的产品上。
实际上国际标准也是这么定的。
比方电热水器防电墙的标准,因为过去发达国家的热水器不考虑电的安全问题,因为电路系统非常安全,但是到发展中国家不行,比方中国做过一个统计,中国家庭的接地不合格或者没有接地的占52%,有的电线甚至接到水管上,这非常危险,如果没有接地,很可能地线带电传到热水器上,很有可能出问题。
所以我们的防电墙热水器使用中,不管是地线还是上面的线带电,出来的水都不可能带电。
我们的产品差异化最后能做到多大?是国内的产品差异化还是全球的差异化?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到全球的差异化。
现在我们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做得非常好,世界各国政府肯定会支持这种工作,为什么呢?洗衣粉对环境污染非常厉害,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没有污染,另外,也可以节约很多水。
目前我们还需要取得全世界各地的水样,因为洗衣机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取决于当地水的特性。
比如我们到印度去,在印度新德里卖得很好,到孟买就不行,所以我们现在准备解决不用洗衣粉洗衣机不管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在全世界销售了。
要参与国际竞争很重要的是企业运营的竞争力。
归结起来就是三个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这三个流我们在中国做得很好,到国际上也还有差距。
比方说物流,我们是中国物流协会确定的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企业,在中国算是不错的,到国际市场上还不行。
为什么呢?因为入围就是要进入全球的物流网络,但要进决赛就要能保证货物不落地。
实际上你进入国际市场之后,即使有仓库,你也进不起。
在青岛保税区,租一平方米仓库不到8美金,到美国纽约是55美金,所以落不起。
在资金流方面,正现金流是入围的标准。
现在中国已经遇到了很大问题,我们中国企业出口,坏帐率是5%。
5%的概念就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
大量的应收逾期会有很多坏帐,所以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成为全球化企业很大的问题。
在资金流方面,我们在国内可以,比方我们是唯一一个现款现货的,但是国外我们的品牌还没有足够大,你就不可能做到现款现货。
再一个就是信息流,信息流方面的内容归结起来就是说每台产品都有条形码,不管到哪个地方去,都有可追溯性。
在国内我们基本上大城市都可以做到人码、物码、定单码三码合一,但是在国外还有很大的问题。
所谓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说到底都要有很好的客户网络支持,否则不可能流起来。
比方到国外去,产品必须到仓库,原因在于你的客户网络还不支持,如果支持的话可以直接发到店里去。
所以说到家的话还是企业的竞争力,要有产品的竞争力和营销的竞争力,体现的是系统整体的能力。
国外市场有决赛资格的只是几家垄断企业,要挤进去就要做很长期的努力和奋斗。
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道难题。
第二道坎是:进入决赛后,从机遇利润到双赢利润。
有的可能刚刚过了入围的资格,进入决赛还不行;有的进入决赛,但是竞争力还不行。
如果进到决赛了,那不是目标,还有第二道坎就是利润问题,因为进入决赛不等于你有利润,没有利润你赔钱进去,最后还要退出来,所以这就是我们能从机遇利润到双赢利润。
中国企业一开始利润都很好,现在利润都非常困难,有的是全行业亏损,为什么呢?我们一开始的利润是怎么来的?不是靠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来的,是靠改革开放的形势带来的。
原来整个市场是一片空白,你干什么赚什么,干什么可以卖出去什么。
我们海尔也不例外,海尔一开始的利润就是这个机遇来的,而且我们的机遇抓得相对比较好。
比方冰箱,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你出来的产品要多少钱就能卖多少钱。
而且刚开始出来的时候,连续三年光空调一个产品每年赚十亿以上的利润。
就是机遇抓住了,很快就进入了多元化,又利用资本积累进入到国际化当中。
但是现在再进入全球化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剩下的就要靠自己。
我觉得今后的利润没有机遇利润,而是双赢利润,就是你有什么样好的资源,人家给你什么样好的资源,是资源换资源。
上游的分供方能否给你优质资源完全取决于你的资源。
像英特尔这种很大的公司,他给你的东西绝对取决于你自己,你要的量很大,你的发展前景很好,他给你的产品很好,而且价格会很低。
如果说你要的量很少,价格高一倍。
还有的分供方可以提供他的设计专利和资源,但这也取决于你的产品的竞争力。
下游企业也是一样。
到大客户当中去,他们是否给你提供最好的位置,完全取决于你的产品是否能比他现在销售的产品赚得更多。
我到欧洲去,我到一个一个的连锁店去拜访他们,我们说海尔的产品怎么怎么好,人家只是一句话,我这个商场一共就四五个品牌,你可以进来,进来之后,你能超过哪个产品你就进,超不过你就别进;我现在卖得最差的产品是什么,他给我的毛利是多少,你能超过他,我就叫他走掉。
所以全球化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竞争力。
同样,对用户也是一样。
你的产品可不可以变现,取决于用户能不能掏钱。
用户能否掏钱则取决于你的产品能否比其他产品为他带来更多的实惠。
第一个就是性价比,人家会比较:你这个价格对我来说合不合适?第二个就看你的产品能不能给我创造更大的附加值,也就是更大的差异化。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换来利润。
所以,在家电方面,全球一般就是四五个大的国际品牌,要和他们竞争,就需要有更强的竞争力。
第三道坎是:获得利润后,要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有双赢能力才能获取利润,也才有了真正在市场上发展的后劲。
但双赢能力取决于你比竞争对手更多更快地创造需求。
但这一切又取决于人的竞争力,而且是遍布全球的人的竞争力,因此就有一个企业文化的问题:怎么样从单一文化到多元文化。
海尔能够发展到今天,我们在外部的机遇与其它企业相比都是差不多的,很多企业原来比我们好得多,现在都销声匿迹了,我们能够发展到今天,取决于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员工的努力,另外很大的一方面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被大家认同了,我们的企业文化核心就是创新。
但是我们原来的企业文化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而且面对的是中国的员工,大家有共同语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东西都被我们吸收了,比如“三纲”,可能就是我们这个文化的基础。
三纲第一条就是“明德”,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单位都不存在的一个氛围:就是透明的人际关系,所有人的上升、提拔都靠竞争,所有东西都是公开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