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农民工回乡创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农民工回乡创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内容摘要:企业资源严重不足是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使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农民工回乡创业促进了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集中,实现了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对农村经济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为此,本课题结合大悟县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动因、效应及困难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回乡创业思考

大悟县按照“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思路,着力把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把劳务收入转化为产业资本,把外出务工人员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创业人才,多种措施并举,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县返乡创业农民工共申办个体工商营业执照5000余户,创办一定规模的企业798户(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吸纳农民工1.1万人,总资产16.9亿元,年产值23.6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现状

(一)基本情况。目前,大悟县有12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近2万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和工商企业,兴办的企业总数占到该县乡镇企业总数的1/5,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为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槛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据调查,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投资办企业的约占34%,搞种植养殖的约占52%,成为经纪人的约占6%,担任村干部的约占8%。

(二)主要原因。大悟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农业人口52万(其中劳动力32万),占总人口的81%。转移输出劳动力支撑起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回乡创业经济已成为该县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1、外出务工积累资本(源)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孵化器”。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收获不仅在于获得一定劳动报酬,更重要的是打工者本人的成长。农民工中既有熟练的产业工人,又有企业的技术及管理骨干,也有在城市由打工者变为企业家的创业者。据调查,大悟县在外打工成为技术管理人员和“小老板”的有8000人,平均每个村有60人。

2、强烈的创业愿望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主动力。农民工回乡创业既有主观意愿,也有客观需要。他们一方面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有叶落归根的观念;另一方面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认为返乡创业成功的机会较多。农民工强烈的创业愿望对选择回乡创业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

3、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大背景。由于沿海地区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实行限制发展政策,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成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大背景,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产业中成为技术管理骨干或企业家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过程。

4、城市二元体制是促使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外推力。据调查,40%的回乡创业者认为,在外务工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户藉,很难融入城市生活,不能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就医贵、学费高、养老难等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此外,大部分回乡创业者反映外出务工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且城市生产生活成本相对农村普遍偏高,农民工选择在城市创业需要更多的启动资金和面临更大的创业风险。

(三)主要特征

1、回乡创办的企业与务工时从事的行业一致。农民工主要从事劳动强度较大、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他们回乡创办的企业大多数与其务工时一样,比较集中于建筑、采矿、运输、电子、餐饮和农产品加工等。

2、企业规模较小、结构单一。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基本都是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投资2万元—50万元的占大多数,其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如该县东新乡2000

多名务工人员返乡后,投身于种、养、运、建等20多个行业,累计投入资金才500多万元。

3、在小城镇创业者居多。回乡创业者选择在村创业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6%,其他54%的创业者则集中在集镇。选择在村居住的创业者占总调查人数的52%,在集镇居住的创业者占48%。大部分回乡创业者虽然回到城镇创业,但是仍然没有实现举家迁移,也没有取得城镇居民身份。

二、作法

大悟县把“走出去”的农民工视作凤凰,把家乡建设成他们的栖巢,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通过上门邀请、优化环境、优惠政策、全程服务等措施,建立了一套吸引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上门邀请”吸引“凤还巢”。早在1995年,该县就把吸引在外事业有成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是“明家底”。县乡两级政府每年都对本地在外务工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他们的务工经商地点、从事行业情况、资产状况、发展设想、联系方式等。二是“请进来”。利用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集中的春节期间,由县主要领导召开一次外出劳务人员恳谈会和返乡创业之星座谈会,向他们通报家乡情况,加强感情联络。在全县营造了“外出创业光荣,回乡创业有功”的浓厚氛围,引导“打工潮”向“创业潮”发展。三是“走出去”。专门在北京、深圳、天津等8个农民工集中的城市设立招商办事处,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商会,聘请在外事业有成的大悟籍农民工担任家乡招商顾问,实现常年招商;另一方面,对在外创业有一定规模,又具备在家乡发展条件的,县乡负责人每年定期“上门邀请”,向他们通报家乡的发展情况,推荐招商项目,引凤还巢。

(二)“优惠政策”助推“凤还巢”。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该县把“凤还巢”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对返乡创业的务工人员给予政策优惠,在土地出让、税款征收、工商登记、用电、信贷等方面享受外商同等优惠,并专门出台了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关于吸纳民间资金兴办企业的若干规定》。二是建立创业园区,壮大发展基地。不少乡镇在园区设立了返乡基地,积极鼓励返乡创业企业入园,实行园区干部专人专事工作责任制,解决返乡创业企业建设中的各种困难。三是搭建沟通平台,营造创业氛围。放宽农民工进入创业市场的条件,积极扶持发展特色经济,允许农民与法人、其他组织作为投资主体,积极促进农村经纪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