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威的教育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杜威的教育目的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杨 晶

[摘 要]作为美国传统教育改革的开拓者,杜威对教育和教育目的的理解是极其深刻的。这种深刻性不仅体现在它是对传统教育概念的一种背叛,还体现在杜威教育目的观自身的深刻内涵上。本文从杜威“教育无目的”观点的内涵、特点出发进行论述,揭示了其观点对当代教育界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杜威 教育目的论 内涵 特点 启示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也是其教育目的观最系统、最集中的表述。全面理解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论述,分析其观点的特点所在,有利于我们弄清其实质,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更好地制定和设计我们的教育目的体系。

一、杜威关于教育目的论述的内涵

教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正式教育,即直接的教导或学校教育;二是非正式教育,即儿童通过参与成人所做的事去学习成人的习俗,获得他们的情感倾向和价值观念。杜威说:“这种参与分为直接的,就是参与成人的职业,做一个学徒;有一部分是间接的,通过戏剧性游戏,儿童效法成人的动作,从而学会成人的榜样”。两种教育各有利弊。非正式教育(自然教育)或是直接的,或是游戏式的,它是亲历其境、有生气的。正式教育容易变成脱离现实的和呆板的,但这种正式教育能完成教育的绝大多数传递功能。所以“教育哲学所要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在非正式的与正式的,偶然的与有意的两种教育形式之间保持恰当平衡的方法”。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浩繁,正式教育的领域在扩大,非正式教育的范围在缩小,知行脱节的危险从未有比现在更加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杜威认为:“社会连续的和进步的生活所必要的青少年态度和倾向的发展,必须通过环境的中介才能发展,个人参与某种共同的活动到什么程度,社会环境就有多少真正的教育效果”。这种教育效果在于激起继续活动的有关目的、技能和情感精神。他继而指出:“生活的本性就是力图使自己继续生存”,“而教育的本性在于使自己获得继续生存或者说不断生存的知识和能力”。这是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核心观点。

杜威明确宣布教育本身无目的,实质上是指教育无外在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不能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教育目的的功能是能够“时时刻刻帮助我们观察、选择和计划,使我们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不具备这一功能的目的常常是外部强加的或因迫于威势而接受的。杜威给目的下的定义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有所行动,能够预见不同行动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并利用预料的事情指导观察和实验”。他说,教育是解放个人能力,是朝着社会目的向前生长的过程。

二、杜威教育目的论的特点

杜威提出的“教育无目的”冲击了传统的教育视角,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在性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而“生长并不是从外面加到活动的东西,而是活动自己要做的东西。”内在性教育目的是儿童自己的目的,是教育本身的目的,儿童的生长不是有一个外在的目的,而它的本身就是目的。“既然除了更多的生长,没有别的东西是和生长有关的,所以除了更多的教育,没有别的东西是教育所从属的。”由于这种目的是儿童自己依据活动情境确定的目的,能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主动性,在有意识的活动中,儿童的经验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改造。

(二)动态性

杜威认为,教育即是经验的不断改造。一个活动,只要使儿童获得了经验,他就具有教育意义,它就达到了自身的目的。而经验的获得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教育的目的也必然是随着活动的进程而转变的。在活动的最初出现的目的只能是一个试验性的草图,在活动的过程中,这个目的不断的受到检验,如果这个目的能成功的指导活动,这个目的就不需要变化,如果在活动的进程中发现意外的或被忽略的情况,那么,原来的教育目的就要被修改。而静止性的教育目的则是先验性的,它不是根据具体的活动来制定,也不受具体活动的检验。因此,具体的活动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这个目的。这种静止性的教育目的不能很好地指导儿童应付多变的活动情境。

(三)现时性

杜威认为,把教育看作为将来生活做准备,是采用比较的观点,把成年期当作一个固定的标准来看待儿童期,认为成人是成熟的、不需要发展的,儿童是不成熟的、缺乏的,儿童的生长与发展过程就是填补儿童与成人之间空缺的手段。这种观点忘记了,儿童与成人都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都在不断的生长。“他们之间不是生长和不生长的区别,而是各有适合于不同情况的不同生长方式。”也就是说,成熟是相对的,成长是绝对的。如果我们用内在的观点来看待儿童期,就会认识到,儿童的不成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正是儿童依赖期的延长造成了儿童可塑性的增加,从而使人类比动物更能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具有更大的创造潜能。因此,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是同样积极、同样真实的,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而贬黝当下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是极为不可取的。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自身,就是现在的生长,每一个阶段都有它内在的价值,现在教育的内在价值不在未来,而就是现在。

三、杜威教育目的论的启示

第一,为构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方法。在整个教育学史中,教育理论主要以“目的——手段”型结构存在。特里・穆尔对这种结构教育理论建构的方式进行了归纳:“某种教育目的是适当的,是可以用所掌握的各种手段来实现的;在既定的环境中,某种办法可以最好地用来达到这个适当的目的;要有详细的建议,指出这些办法应该如何用来实现这个目的。”即一种教育理论的形成,首先是提出某种希望实现的目的,并对各种指向目的进行论证,寻出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合适的手段,如编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等,然后再建议如何利用这种适当的手段去实现目的。

第二,为认识教育的内涵提供了新视野。赫尔巴特的教育是

321

为了培养儿童性格的道德力量,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的,他把手段分为管理、教学和训育,强调纪律,要求在一定的情况下,采取威胁与惩罚的手段,甚至主张体罚。斯宾塞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未来美好生活做准备,这意味着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其生活不一定是美好的。无论是赫尔巴特还是斯宾塞,他们的教育最终都沦为实现这种外在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的尊严和个人的价值都被扼杀。在这种工具主义理念下,人们所理解的教育只不过是将儿童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有用的人,而忽略教育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作为工具,教育只能教会人如何生存,而不能教人为何生存和建构人的意义世界。本真的教育既是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是导人以生存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自己意义的教育,是二者的协调与统一。因此,本真的教育要实现两种目的,“一是‘有限的目的’,使受教育者具有与外部世界期待相符的外在目的;一是‘无限的目的’——‘超出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之内在目的,这种目的是指向人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意义的建构。”尽管杜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民主主义这一“有限的目的”,但杜威教育的出发点是儿童,是为了促进儿童不断地“生长”。杜威将教育“有限的目的”(外在目的)与“无限的目的”(内在目的)有效结合起来。“无限的目的”(内在目的)注重个人意义世界的建构,强调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改善,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课堂生活质量的提高。因而,杜威使教育由一种手段转变为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他为理解教育提供了新的语境与新的词汇,这就是用道德的眼光来审视教育过程,使教育具有了‘伦理’的意义。”杜威从教育内在目的来认识和规范教育,为我们认识教育的内涵提供了新的视野。

总之,杜威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他对当时教育的批判,对进步主义教育的追求,饱含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渗透着深切的忧患意识。他为教育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从此以后,儿童的地位被提上了研究日程。研究杜威的教育目的观点,对当代教育界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启示。

参考文献

[1]王乐.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启示.当代教育论坛,2006(1)

[2]张美云.杜威教育目的观探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0(2)

(上接第317页)中,静中之动,动中之静,寂中之音,音中之寂,相因相依。

王维的另一首诗《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植林叟,谈笑无还期。”是一个“希声”、“无形”的无我之境。诗人没有俗事琐事的牵挂,随意坐着小船行到水的尽头,看云霞升起一部分。他已经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觉得诗人在描写什么,只是被他塑造出的那样一种氛围所笼罩,读者也跟同诗人成为画中的一景,自然中的一物。人与自然的界线,作者与读者的界线都不存在了。似乎是在读诗,又似乎什么都没读没想。读完已经“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语)。

到中唐,皎然在《诗式》、《诗议》中论诗境要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但见性情,不睹文字”。他提倡诗歌要率真自然,无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这种论述比“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更具体地论述了诗歌的意境。好的诗歌读起来清新自然,丝毫看不见人工雕琢的痕迹,实际上也都是作者辛苦构思的结果。晚唐的司空图论诗歌要有“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皎然的思想有相似之处,其论诗之语得力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两语极深。

三、象外之象

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景外之景等,都是我国道家和释家诗学传统的一些概念。

先秦时就有人提出了“言不尽意”的观点。深此道的文人便将“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当作自己最高的审美标准,以求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庄子・秋水》篇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郭象注云:“夫言意者有也,而所言所意者无也。故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而后至焉。”

庄子“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追求“言外之意”的主张,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古典文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只是简单勾勒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垂钓江舟的渔翁,还有一片苍茫的雪景。然而,用心细细体味,不难悟出一种悠然恬适的生活情趣、遗世独立的精神操守。再如王维《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亦是“可不可言之间,可解不可解之会”的寄托。

唐代佛学盛极一时,皎然微启以禅论诗之端。他最欣赏的诗歌境界,即是夜月当空,蓝天澄碧,寂静空灵,思绪杳冥的诗境兼禅境。皎然认为这种诗境与禅境合一、统一的艺术境界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和文外之旨,又气势腾飞,颇具动态之美,且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晚唐司空图在钟嵘“滋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真正“醇美”的诗,其味在具体的咸酸之外。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一文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前者指对构成意境的具体景象的描写要真实自然,如在目前,而不空泛;后者指由这些具体景象构成的意境应当含蓄深远,有无穷之余味。司空图把这种味在咸酸之外、“思与境偕”的诗歌意境概括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他的《与极浦书》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天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参考文献

[1]彭会资.中国古典美学辞典[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2]韩清华,邱科平.中国名画全集[M].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3]史忠义.“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内涵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2003,(10).

[4]聂春华.司空图“象外之象”的思维模式及方法论意义[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3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