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原文、注释、翻译、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克段于鄢
初,武公娶于申,曰武。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氏欲之,焉辟害?”对曰:“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伯,讥失教也;谓之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氏于城颖,而誓之白:“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
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注释】
(1)选自《左传·隐公元年》。

伯,指庄公。

属伯爵,所以称伯。

,春秋时国名,姬姓,在现在省新县一带。

克,战胜。

段,庄公之弟。

鄢(yān),地名,在现在省鄢陵县境。

(2)〔初〕当初。

《左传》追述以前的事情常用这个词,这里指伯克段于鄢以前。

(3)〔武公〕名掘突,桓公的儿子,国第二代君主。

(4)〔娶于申〕从申国娶妻。

申,春秋时国名,姓,在现在省市北。

后为楚所灭。

(5)〔曰武〕叫武。

武,武公之妻,“”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

(6)〔共(gōng)叔段〕庄公的弟弟,名段。

他在兄弟之中年岁小,因此称“叔段”。

失败后出奔共,因此又称“共叔段”。

共,春秋时国名,在现在省。

叔,排行在末的兄弟。

(7)〔寤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

寤,通“牾”,逆,倒着。

(8)〔遂恶(wù)之〕因此厌恶他。

遂,连词,因而。

恶,厌恶。

(9)〔亟(qì)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

亟,屡次。

于,介词,向。

(10)〔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

弗,不。

(11)〔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

及,介词,到。

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12)〔制〕地名,即虎牢,在现在省荥(xíng)阳县西北。

(13)〔岩邑〕险要的城镇。

岩,险要。

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14)〔虢(guó)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

虢,指东虢,古国名,为国所灭。

焉,相当于“于是”“于此”。

(15)〔佗邑唯命〕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

佗,同“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

(16)〔京〕地名,在现在省荥阳县东南。

(17)〔大〕同“太”。

(18)〔祭(zhài)仲〕国的大夫。

(19)〔都城〕都邑的城墙。

(20)〔雉(zhì)〕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21)〔国〕国家。

(22)〔制〕制度。

(23)〔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的城不能超过国都城的三分之一。

参,同“三”(因繁体作“叁”)。

国,国都。

(24)〔不度〕不合制度。

(25)〔非制〕不是(先王的)制度。

(26)〔不堪〕受不了。

(27)〔焉辟害〕怎能躲开这种祸害?焉,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辟,同“避”。

(28)〔何厌之有〕等于说“有何厌”,有什么可以满足的。

厌,同“餍”,满足。

(29)〔早为(wéi)之所〕早点给他安排个地方。

意思是早点给共叔段换个便于控制的地方。

为,动词,这里有“安排”的意思。

(30)〔滋蔓〕滋生,蔓延。

这里指势力发展壮大。

(31)〔图〕对付。

(32)〔毙〕跌倒,这里指失败。

(33)〔子〕您。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34)〔姑〕姑且、暂且。

(35)〔既而〕不久。

(36)〔鄙〕边疆,边远的地方。

(37)〔贰于己〕贰属于自己。

使西鄙、北鄙一方面属于庄公,一方面属于自己,即同时向双方纳贡赋。

贰,两属,属二主。

(38)〔公子吕〕字子封,国的大夫。

(39)〔若之何〕怎么办?若,如。

之,指“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这件事。

(40)〔欲与(yǔ)大叔〕打算把国送给太叔。

与,给予。

(41)〔臣请事之〕我请求去服侍他。

事,动词,事奉。

(42)〔若〕如果。

(43)〔则请除之〕就请除掉他。

则,就。

(44)〔无生民心〕不要使民众(因为有两个政权并存而)生二心。

无,同“毋”,不要。

(45)〔无庸〕不用(管他)。

庸,用。

(46)〔将自及〕将要自己走到毁灭的地步。

及,至。

(47)〔收贰以为己邑〕收取两属的西鄙北鄙(完全)作为自己的领地。

贰,指原来贰属的西鄙北鄙。

(48)〔至于廪延〕扩到了廪延。

廪延,地名,在现在省延津县北。

(49)〔厚将得众〕土地扩大了,将要得到百姓的拥护。

厚,指所占的土地扩大。

众,指百姓。

(50)〔不义不昵(nì)〕对君不义,对兄不亲。

,同“昵”,亲近。

(51)〔崩〕山塌,这里指垮台、崩溃。

(52)〔完聚〕修治(城郭),聚集(百姓)。

完,修葺(qì)。

(53)〔缮甲兵〕修整作战用的甲衣和兵器。

缮,修理。

甲,铠甲。

兵,兵器。

(54)〔具卒乘(shèng)〕准备步兵和兵车。

具,准备。

卒,步兵。

乘,四匹马拉的战车。

(55)〔夫人将启之〕武将要为共叔段作应。

夫人,指武。

启之,给段开城门,即作应。

启,开门。

(56)〔期〕指段袭的日期。

(57)〔帅车二百乘〕率领二百辆战车。

帅,率领。

古代每辆战车配备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二百乘,共甲士六百人,步卒一万四千四百人。

(58)〔入于鄢〕进入鄢地,意思是逃到鄢地。

(59)〔诸〕“之于”的合音字,其中“之”为代词,代共叔段。

(60)〔五月辛丑〕古时用天干地支记日,鲁隐公元年五月辛丑是五月二十三日。

(61)〔出奔共〕出逃到共国(避难)。

奔,逃亡。

(62)〔(zhì)氏于城颍(yǐng)〕把氏安置在城颍。

,同“置”,安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

城颍,地名,在现在省临颍县西北。

(63)〔誓之〕向她发誓。

之,代武。

(64)〔黄泉〕地下的泉水,这里指墓穴。

(65)〔颍考叔〕国大夫。

(66)〔为颍谷封人〕担任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

为,担任。

颍谷,国边邑。

封人,管理边界的小吏。

封,疆界。

(67)〔有献于公〕有什么东西要献给庄公。

(68)〔赐之食〕赏给他吃的东西。

之,代词,代颍考叔。

(69)〔食舍肉〕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旁。

舍,放。

(70)〔小人〕谦称自己。

(71)〔皆尝小人之食〕我的食物她都吃过。

尝,品尝,这里是“吃”的意思。

(72)〔羹(gēng)〕有汁的肉。

(73)〔遗(wèi)〕赠,送给。

(74)〔繄(yī)〕语气助词,用在句首。

(75)〔敢〕表谦敬的词。

(76)〔何谓〕等于“谓何”,说的是什么意思?
(77)〔语之故〕把原因告诉他。

语,告诉。

之,代词,代颍考叔。

(78)〔告之悔〕告诉他自己已经后悔了。

(79)〔君何患焉〕您忧虑什么呢?患,担心、忧虑。

(80)〔阙〕同“掘”。

(81)〔隧而相见〕挖个地道,在那里见面。

隧,隧道,这里用作动词,指挖隧道。

(82)〔其谁曰不然〕那谁能说不是这样(不是跟誓词相合)呢?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的语气。

然,代词,代庄公对氏发的誓言。

(83)〔入而赋〕走进隧道,唱着诗。

赋,歌吟,唱着。

(84)〔融融〕同下文的“泄(yì)泄”都是形容和乐自得的心情。

(85)〔遂为母子如初〕于是氏和庄公作为母亲和儿子跟从前一样。

也就是恢复了母子关系。

【译文】
当初,武公从申国娶来妻子,名叫武。

(武)生下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是倒着出生的,使氏受了惊骇,所以取名寤生,于是厌恶他。

(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即位,(氏)替共叔段请求(封邑,要求)制邑。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那里不好,)其他城邑,惟命是从。

”(氏)请求京城,(庄公同意了,)让共叔段住在那里,并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对庄公)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了一百雉,就是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大的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的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城的城墙(超过了一百雉),不合(先王)法度,违反(先王)法度,您将忍受不了。

”庄公说:“氏想这样做,怎能避开这种祸害呢?”祭仲说:“氏有什么满足!不如早点为共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
蔓延。

蔓延了,就难对付了。

蔓生的杂草尚且难以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他)多行不义之事,一定会跌跤的,您姑且等着吧。


不久,太叔命令西鄙、北鄙两个边城属于自己管辖。

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一国不容二主,您打算怎么办呢?想(把国)给与太叔,就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让民众产生二心。

”庄公说:“不用(管他),(他)将自取灭亡。

”太叔又收取两个边城为自己的城邑,(他的势力围)到达了廪延。

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

(他的)领地扩大了,将会得到更多的民众。

”庄公说:“多行不义之事,(民众)不会亲近他。

领地扩大(他控制不了),将会垮台。


太叔修葺城池,聚集民众,修理甲衣和兵器,准备步卒和战车,将要偷袭国(国都)。

氏准备到时打开城门。

庄公打听到了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

”于是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战车讨伐京城。

京城的民众背叛了太叔段。

太叔段逃入鄢城。

庄公亲自到鄢城讨伐,隐公元年五月辛丑日,太叔段出逃到了共国。

(庄公)于是把氏安置到城颍,并且向她发誓说:“不到黄泉地下,再不相见!”不久,(庄公)又感到后悔。

颍考叔是边城颍谷的封人,听说庄公有悔意,便(借机)献东西给庄公。

庄公赐给他食物,他吃时留下肉不吃。

庄公问他(为什么不吃肉)。

他说:“小人有母亲(在堂),全部品尝了小人供奉的食物,但未曾品尝过您赐给的肉。

请允许我把这肉送给我母亲(尝尝)。

”庄公说:“你有母亲可送肉,惟独我没有(母亲可送)!”颍考叔说:“冒昧地问一句,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对母亲发的誓言)告诉了他,并告诉后悔的心情。

颍考叔说:“在这件事上您担心什么呢?如果挖条地道见到泉水,在隧道里(母子)相见,谁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呢?”庄公听从了他的建议,(挖了一条隧道)。

庄公进入隧道时赋诗:“大隧之中,那快
乐啊,真是和睦融融!”氏走出隧道赋诗:“大隧之外,那快乐啊,真是难以忘怀!”于是(庄公和氏)恢复母子关系像从前一样。

《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
1.惊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
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
2.制,岩邑也。

判断句
3.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
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
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
6.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氏有什么满足?
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
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
5.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成:孝子推行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予(能感化)你的同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译成: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

(六)多义词
1.于
(1)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
(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氏欲之,焉辟害。

疑问代词,怎么。

(3)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呢。

3.克
(1)伯克段于鄢。

动词,战胜。

(2)克勤克俭。

动词,能够。

4.为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介词,替,给。

(2)不如早为之所。

动词,安排。

(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作为。

(七)异义词
1.都城过百雉。

古义:城邑的城墙,两个词。

今义:京城,京都。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伯克段于鄢》同步练习
【识记与理解】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寤.生(wù)祭.仲(zhài)共.叔段(gòng)缮.甲兵(shàn)
B.廪.延(lǐn)滋蔓.(màn)城颍.(yǐng)繄.我独无(yì)
C.百雉.(zhì)自毙.(bì)泄.泄(yì)不义不暱.(nì)
D.亟.请(jí)虢.叔(guó)遂恶.之(wù)具卒乘.(shèng)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A.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堪:受得了
B.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缮:修整
C. 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施行
D. 夫人将启.之。

启:开(门)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氏欲之,焉辟害?
B.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C.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4.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B. 氏何厌之有
C. 君何患焉
D. 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遂寘氏于城颖伯克段于鄢
B.及: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C.之: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D.以: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6. 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今京不度.,非制也
B. 段不弟.,故不言弟
C. 庄公寤生,惊.氏,故名曰寤生
D.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7.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 (武)请京,(庄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B.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共叔段)滋蔓!
C. 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至于廪延。

D. 公语之故,且告之(于)悔。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国氏、庄公和共叔段母子兄弟之间的斗争,反映了国统治集团部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B.氏因庄公寤生而恶之,偏爱幼子共叔段,武公在位时,多次请求“立之”;庄公即位后,
又帮助、支持共叔段扩盘和壮大反叛势力,并打算做共叔段反叛的应。

C.庄公对其弟共叔段的骄纵贪婪采取观望放纵,不予批评,更不予制止的态度,共叔段因此而加紧了反叛的步伐,庄公最终在鄢一举彻底击败了共叔段。

D.颍考叔很孝顺自己的母亲,当他得知庄公对自己不及黄泉与母亲“无相见”的誓言后悔的消息后,采取了挖隧道的方式,使庄公母子相见,并恢复了母子关系。

【阅读与鉴赏】
◆课阅读(一)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伯,讥失教也;谓之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9.下列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伯克.段于鄢克勤克.俭
B.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C.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D.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夫人将启之.闻之.,有献于公
B.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C.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D.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1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大叔完聚.,缮甲兵聚集(粮草)
B. 段不弟.,故不言弟弟弟。

同类的人
C.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
D. 其.是之谓乎?这个(意思)
(二)初,武公娶于申,曰武,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氏欲之,焉辟害?”对曰:“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今京不度,非制.也
B. 初,武公娶于.申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C. 生庄公及.共叔段无庸,将自及.
D.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不如早为之.所
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3)子姑待之。

(4)君将若之何
(5)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14. 对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文:不公正不合理的事做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看他的这种下场吧。

B.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文:不久,大叔的命运不济,西部和北部边邑同自己有了二心。

C. 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文: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扩大了,也必将崩溃。

D.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文:蔓生的野草尚且不易除掉,何况您受宠的弟弟呢?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8题。

普,字则平,幽州蓟人。

后唐帅德钧连年用兵,民为疲弊,普父回举族徙常山,又徙。

普沉厚寡言,镇阳豪族氏以女妻之。

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使词辟为从事。

词卒,遗表荐普于朝。

世宗用兵淮上,太祖拔,宰相质奏普为军事判官。

宣祖卧疾,普朝夕奉药饵,宣祖由是待以宗分。

太祖尝与语,奇之。

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鞠之,获全活者众。

淮,调补渭州军判官。

太祖领同州节度,辟为推官;移镇宋州,表为掌书记。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

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

帝曰:“已约晋王矣。

”已而太宗至,设重茵(几层垫子)地坐堂中,炽碳烧肉。

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

因与普计下。

普曰:“当西北二面,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剥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普为政颇专,廷臣多忌之。

时官禁私贩、陇大木,普尝遣新吏诣市屋材,联巨筏至京师治第;吏因之窃货大木,冒称普市货鬻都下。

权三司使王比廉得之以闻。

太祖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普,赖王溥奏解之。

淳化(宋太宗年号)三年春,以老衰久病,令遗守通判昌言奉表求致政,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驰传抚问,凡三上表乞骸骨。

拜太师,封国公,给宰相奉料,令养疾,……七月卒,年七十一。

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普事先帝,与朕故旧,能断大事。

向与朕尝有不足,众所知也。

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

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

”因出涕,左右感动。

节选自《宋史·普传》
1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时获盗百余,当.弃市当:判罪。

B.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鞠.之鞠:审讯。

C.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向:连续。

D.令遣守通判昌言奉表求致.政致:归还。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既下,则.我独当之此则.楼之大观也
B.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而祖乃今以久特.闻
C.以.老衰久病,令遗守通判昌言奉表求致政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因.出涕,左右感动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7.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普精明老练、才智过人的一组是
①太祖拔,宰相质奏普为军事判官②宣祖卧疾,普朝夕奉药饵
③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鞠之,获全活者众
④当西北二面,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剥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⑤普事先帝,与朕故旧,能断大事⑥普亦倾竟自效,尽忠国家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④⑤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普辅佐太祖、太宗两朝君主,对北宋王朝起了重要的作用。

故普死后,君臣震惊,深表
哀悼。

B.普任军事判官时,曾对已审之案表示怀疑并直言上谏请求复审,最终保全了许多无罪者的生命。

C.普生性沉厚寡言,但却精明老练,才智过人,深得太祖敬重。

太祖曾约晋王在风雪夜到普家中与之共商攻伐之计。

D.普也有缺点,处理政务独断专横,并贪于财货。

曾不顾政府禁令,派亲信小臣去购买修房木材,所以朝臣多嫉恨他。

【写作与体验】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读《伯克段于鄢》有感”为副标题,自拟正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要求:(1)容上,要有读有感,感为主体。

(2)要写出自己最深的感受,可以针对某个人物,也可以针对某件事,不必面面俱到。

答案
1.C(A共gōng叔段B繄yī我独无D亟qì请)
2.C(施,推广,延及。


3.C(辟通避;锡通赐;阙通掘)
4.A(A为判断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5. 答案:A均为介词,在。

B第一个等到;第二个到达。

C第一个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代词,他,代指共叔段。

D第一个介词,把;第二个连词,表承接。

6. 答案:C使动用法。

其余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7. 答案:D公语之故,且告之(以)悔。

8. 答案:D(不是颍考叔挖掘地道,使庄公母子相见。

而是庄公听取了颍考叔的意见,并采取行动。

)9.答案:C(均为送,赠与。

A第一个战胜;第二个能,能够。

B第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挖地道;第二个名词,地道,隧道。

D 第一个整治齐备。

第二个保全,存在。

)10.答案:C(A第一个代词,代共叔段;第二个代词,代指庄公发誓,继而悔之这件事。

B第一个连词,表目的;第二个介词,拿,用。

D第一个到达,到;第二个延及,到。


11.答案:A(聚集人民)12.答案:D介词,替。

(A第一个地名;第二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合乎祖制。

B第一个介词在;第二个介词,向。

C第一个连词,和;第二个动词,到,遭到。

)13.(1)亟:多次,屡次弗:不。

(2)不过:不超过。

(3)姑:暂且。

(4)若之何:拿他怎么办。

若何,怎样。

(5)与:给。

事:侍奉。

14.答案:B(命,是命令的意思,不指命运。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北部边区的城邑暗中归附自己控制,)15.C(“向”应为动词“将近,接近”之意)16.C(C项中的“以”均为连词“因为”;A项中的“则”前者为连词“那么”,后者为副词“就是”;B项中的“特”前者为副词“只是”,后者为副词“独”;D项中的“因”前者为连词“于是”,后者为介词“趁”。

)17.D(①介绍其担任的职位,⑥评价其尽忠国家的衷心)18.D(普遭受廷臣嫉恨的原因只是由于其为政专横,并没有涉及其它事情)
19.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